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帝国巨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楼下赫本

    看着菲利普离去的背影,彼得微微一叹。

    华夏因为经济、军师、文化的全方位复兴,导致所有已开发的国家都是对华夏虎视眈眈,外界对于华夏也几乎是不遗余力的抹黑,致使老一辈存在固有观念的许多人,对华夏心生反感。

    但在年轻一代,因为思维的开阔,互联网的连接,在这个信心大爆照的时代,不少懂得甄别信息的年轻人,也已经逐渐开始从各方面了解华夏的优点,他们惊叹于华夏这四十多年的迅速发展,也对华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




第272章 关照
    六月份飞速到来。

    柴可夫斯基大赛即将临近,廖远在与裴红玉进行一番交流,确认各方面无误后,便是提前两天抵达了莫斯科,准备暂时休养生息,养足体力与精神,迎接两天后的赛事到来。

    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

    柴院是世界级的名校,全球闻名的音乐教育重镇,以培养大师级音乐家为宗旨,从创校至今,近两百年来,培养了大批享誉全球的音乐家,其中著名的音乐家拉赫玛尼诺夫就是其中之一。

    这里被人们誉为音乐界的神话,在古典音乐界里具有象征性意义的地位。

    同时,也是柴可夫斯基大赛的举办地。

    “这个廖,已经来了”

    “是的,他们已经入驻了凯宾斯基酒店。”

    彼得笑着道:“这位廖先生年轻气盛,我听说前不久,他的女朋友参加了滨松钢琴大赛,在与一名日本选手争夺第一名时遗憾落败,廖先生为了女朋友,去砸了滨松钢琴大赛的场子,当场演奏一曲《拉三》,把在场的所有钢琴家吓呆了,那个得第一名的日本选手直接就向廖先生鞠躬道歉,在亚洲音乐圈里,此事可是炒的沸沸扬扬……”

    “这种心性,难成大器!”

    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院长菲利普冷哼一声:“华夏从来没有出过什么顶级的钢琴家,他们弹琵琶,拉二胡或许是一把好手,但在乐器之王钢琴上,他们并没有什么代表性的人物……”

    “您这句说错了,廖先生在去年金色大厅举办的亚裔音乐家专场上,一曲《鬼火》可是一鸣惊人的,他的女朋友也不同凡响,似乎是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的金奖获得者,要知道,肖邦金奖得主的位置,可是连续空缺了两届……单单是这两人,已经足够代表华夏钢琴界了。”

    彼得据理力争:“更何况,在过去数十年中,华夏也有两名钢琴家曾获得柴可夫斯基大赛钢琴组的金奖!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彼得如今已经几乎是廖远的狂热追捧者,也深知以廖远当前的实力,是足以撼动世界乐坛的。

    不过,由于各方面消息闭塞的原因,在俄国,乃至美国、英国等欧美之地,廖远的人气依然没有真正的打开局面,纵然《战争狂想曲》、《野蜂飞舞》等曲子较为知名,但那仅仅只是相较于作品而言,对于作品的创作者,人们并没有太大的印象。

    所谓爱屋及乌,虽然此前未曾对华夏钢琴界有所关注,可当成为廖远的粉丝之后,彼得还是通过各方面,对华夏乐坛进行了细致的了解。

    但不得不说的是,华夏乐坛真正的钢琴家,的确是少之又少。

    十三亿人的人口大国,还是在步入新世纪之后,才掀起音乐学习浪潮的。

    其中,钢琴在近几年,随着一帝四皇大赛的成功举办,地位也在逐渐攀升。

    目前的华夏国内,音乐氛围是十分浓厚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甚至近在眼前,华夏的音乐家们,会迈出国门,在世界各地横扫奖项。

    直到现在,彼得还始终觉得,如果廖远愿意亲自下场,横扫世界三大音乐赛事的奖项,绝对是轻而易举的。

    菲利普挑了挑眉毛,缓缓道:“我不反对廖远当评审——反正他的一票,可

    有可无。”

    看着菲利普离去的背影,彼得微微一叹。

    华夏因为经济、军师、文化的全方位复兴,导致所有已开发的国家都是对华夏虎视眈眈,外界对于华夏也几乎是不遗余力的抹黑,致使老一辈存在固有观念的许多人,对华夏心生反感。

    但在年轻一代,因为思维的开阔,互联网的连接,在这个信心大爆照的时代,不少懂得甄别信息的年轻人,也已经逐渐开始从各方面了解华夏的优点,他们惊叹于华夏这四十多年的迅速发展,也对华夏成



第273章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敲门声响起,裴红玉打开门,疑惑的看着眼前的中年人,用英文问道:“你找谁”

    “您好,我是来找廖远廖先生的。”

    中年人殷勤的拿出自己的名片:“我也是华夏来的,这是我的名片,我儿子吴迪也来参加柴可夫斯基大赛,是钢琴组的,他一直非常崇拜廖先生……”

    裴红玉接过名片打量了一番,就见上面写着“南海建设集团工程部总经理,吴忠生”等字样。

    “你稍等。”

    裴红玉说了一声,便转身离开,半晌后才重新返回,对吴忠生道:“进来吧。”

    吴忠生喜出望外,拎着手中的礼盒就走了进去。

    廖远正在看书,但听到动静后便是站起身来,与吴忠生握了握手,微笑道:“你好,吴总。”

    “您好您好,廖先生。”

    吴忠生激动的把礼盒放在一旁,握住廖远的手就是用力的摇晃,“廖先生,一直以来都想与您见上一面,您的作品我儿子最喜欢弹,像是《保卫黄河》、《野蜂飞舞》……”

    廖远听着吴忠生长篇大论的夸赞,笑容不减,良久后才问道:“不知道吴总这次找我来是为了什么事”

    吴忠生顿了顿,才陪笑着说:“吴迪这小子在国内获得了很多钢琴大赛的冠军,他曾经被誉为我们南海省的钢琴神童,现在虽然长大了,但实力未减,今年刚满十七,就过了柴可夫斯基大赛的资格赛,我听说廖先生是此次大赛钢琴组的评审,想着咱们都是华夏人,出国在外,那就相当于一母同胞的亲人……”

    廖远听明白了吴忠生的话外之音,他也并不是一窍不通的榆木疙瘩,便是笑着道:“吴总的来意我想我已经清楚了,你说得对,大家都是炎黄子孙,如果吴迪小朋友实力达标,我当然不会吝啬赞美之词……”

    吴忠生大喜过望,再一次握紧了廖远的手,感激的说:“廖先生,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才好,对了,您还没吃饭吧走走走……”

    廖远婉拒道:“吴总,我想此时此刻,并不是吃喝玩乐的时候,柴可夫斯基大赛马上就开始了,希望你作为父亲,多陪陪孩子,这个时候,孩子是很需要亲人的鼓励的。”

    “这……”

    吴忠生犹豫了一下,最终点头道:“廖先生说的对,等比赛结束后,我再登门向您拜谢。”

    廖远微微皱眉。

    等送走了吴忠生后,裴红玉在旁边道:“您确定要帮忙吗”

    “都是华夏人,能帮的肯定帮。当然,前提是这个吴迪真有这实力,如果烂泥扶不上墙,我说再好听的话都没用。”

    廖远笑了笑,然后便继续坐在摇篮椅上看书。

    他看的是俄国的一本历史著作,和他预想的一样,在历史的进程中,俄国与他所知的另一个俄国在大方向上并没有较大的出入,但在历史细节中拨开云雾,仍旧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来到俄罗斯后,廖远便一直沉浸在这些历史的碎片中,结合前世的故事,仿佛开启了上帝视角,让他对俄国历史中出现的大事件有了新的看法。

    一天时间很快过去。

    第二天,彼得来到酒店与廖远进行了一番赛前的交流,并驱车载着廖远与裴红玉两人,一路欣赏莫斯科的文化盛景。

    走过历史悠久的克里姆林宫,站在著名的伏尔加流域旁,欣赏了莫斯科大剧院的芭蕾舞,廖远把前世未曾欣赏过的美景,一一记在脑海。

    莫斯科最多的还是随处可见的森林公园,街道上四处可见绿化带。

    从高空俯瞰这座城市,会看到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海,故有“森林中的首都”之美誉。

    彼得把车停在了莫斯科的郊外。

    这里依然是绿野匆匆,大片的白桦树枝繁叶茂,在树林的周边,还有一些中间挖了一个洞的瓶子,这是附近的居民给鸟儿和松鼠准备的,里面装满了食物,有些地方甚至给还搭建了小屋子,让鸟儿或松鼠可以在风雨天有个安全栖息的地方。

    四周有数不清的百年大树,而在树林的另一个方向,则有几个池塘,一些居民还在戏水游泳。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在岸边上,一座座篝火摇曳着,周围则是一些年轻男女正弹着吉他,大声高歌。

    彼得笑着说:“这就是莫斯

    科郊外的晚上。”

    廖远看着这一幕,手指敲打在车窗边缘,回想起今日看到过的那些关于俄罗斯的历史故事。

    晚上,廖远辗转反侧,孤枕难眠,最终敲响了裴红玉的门。

    裴红玉显然也没有睡着,明天就要比赛了,面对世界顶尖音乐赛事,即便此前廖远曾给她灌输了各种放松的信号,但裴红玉依旧睡意全无。

    当看到廖远的时候,裴红玉明显有些紧张:“老板。”

    廖远嗯了一声,“睡了吗”

    “还没。”裴红玉道。

    廖远笑了起来,指了指裴红玉身后挂在墙壁上的小提琴盒:“你别紧张,我只是想借用一下你的小提琴。”

    “啊”

    裴红玉一愣,脸颊微红,连忙道:“好,我给您拿来。”

    &



第274章 评分
    ?

    大赛日终于来临。

    一大早,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大门前就人声鼎沸,除了当地的居民之外,还有世界各国的媒体记者、音乐爱好者成群结队的涌入。

    吴迪与父亲夹在人群中,好不容易找到了登记处。

    “进去好好表现,爸爸在观众席等你!”吴忠生笑容满面的拍了拍吴迪的肩膀。

    吴迪默默的点头,然后便转过身,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前往选手通道口。

    音乐学院一共有三个音乐厅,分别是室内音乐会厅,大音乐会厅,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厅,三个厅均装备有录音设备。

    其中,室内音乐厅是小提琴组比赛场地,大音乐会厅既是主音乐厅,也是钢琴组的比赛场地,至于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厅,则被分配给了小提琴组。

    吴迪走进主音乐厅,第一眼便被舞台上偌大的柴可夫斯基的头像所吸引。

    柴可夫斯基仅仅活了53岁,但从大厅的这幅巨大的头像来看,柴可夫斯基要明显比实际年龄苍老的多,但伟大的音乐家当然不能以外表来判断他的成就,即便他只是53岁的外表,但很显然拥有着106岁的思想和内容,

    此时,观众席上已经陆陆续续坐满了听众,和观众席只有一条走廊间隔的则是选手席。

    其它两个音乐厅规模较小,分别能容纳200人和500人,但主音乐厅却很庞大,可容纳1800名观众入座,因为钢琴组的观众最多,又是乐器之王,所以钢琴组便是自然的落在了主音乐厅来举办。

    整个选手席大概有二十多名参赛者,来日东南亚的亚裔有很多,大概占据一半以上,但吴迪却是唯一的华人。

    按照比赛选手号码,刚刚对号入座,吴迪就听到耳边传来热情的招呼声:“hi,我叫妮可埃维莉娜,我来自美国。”

    吴迪扭过头,就看到一个扎着黑马尾,有着黄皮肤,并且还有一章典型东方人面孔的女孩,正露出洁白的牙齿,向他微笑。

    他连忙与对方伸手相握:“你好,我叫吴迪,我是华夏人。”

    “啊”

    妮可吃惊的说:“你来自华夏好巧,我是一名华裔,但可惜的是,我从未去过华夏,你能向我介绍一下华夏吗”

    吴迪正准备说什么,舞台上,一名留着白胡子的老人,在助理的搀扶下,走上了舞台。

    然后他伸出手,对所有人道:“安静。”

    全场噤声。

    “他就是菲利普院长!”妮可吐了吐舌头,小声说道。

    此时,菲利普开始颂扬柴可夫斯基学院的精神和思想,一番叙述之后,他便开始向在场所有人介绍此次大赛钢琴组的评审席成员。

    这些评审遴选自世界各地的音乐人,包括著名的演奏家、音乐学者教授、指挥以及之前的大赛得奖者,由他们负责评判参赛者的表现,并选出得奖者。

    其中有两名亚裔面孔,一个是来自日本的安藤直树,另外一个则是来自华夏的廖远。

    在介绍安藤直树的时候,菲利普语调高昂,把安藤直树的生平荣誉几乎全部念了出来,但在介绍廖远的时候,却很简洁:“廖是华夏著名的钢琴家,拥有极高的演奏水准,在钢琴方面具备自己独特的弹奏理念……”

    在介绍完评审席后,时间便来到了早上九点钟。

    比赛即将在十分钟后开启。

    评审席上,廖远与安藤直树在叙旧,但交谈中却隐隐有那么一丝隔阂,廖远当然知道这一丝隔阂出现在什么地方。

    他把目光看向选手席,前不久刚刚在静冈县滨松钢琴大赛上碰面的德川晴明,此刻正用仇恨的目光盯着自己。

    廖远淡然一笑。

    他提前看过资料,这一次,一共有两名日本选手来参加柴可夫斯基大赛,其中一个就是德川晴明,另一个则是参与了小提琴组的竞赛。

    对于很多钢琴家来讲,能在年轻的时候多拿荣誉,那就是资历的沉淀,在未来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比如安藤直树,因为年龄、体力、精神和技术等各方面的原因,虽然现在已经无法与顶




第275章 辛德勒的名单
    廖远给出的评分是全场最高,让台下的吴忠生看的激动不已,暗自下定决心,等比赛后一定要好好谢谢廖先生。

    比赛仍然在进行中。

    “这个廖先生,对亚裔选手比较偏爱,给出得分值都没有低于八分的。”
1...148149150151152...2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