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帝国吃相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牧尘客

    最近这些学生三五成群走在大街上,背着统一的背包,胸口挂着统一的女子学院的铭牌,回头率非常高,而这套校服也让那些不能上学的少女羡慕不已,许多人回家央求父母帮着制作一套,因此最近大街上也陆续有一些少女开始穿着和校服差不多款式的衣裙,为秋日的咸阳增添了一份别样的风景。

    而有些精明的商家也开始制作一些同款的衣服挂在成衣店销售,听说销售还非常火爆,在这种风气的带动下,一些贵族和富豪家的成年女人也开始穿着清河商店制作的改良款襦裙出门,大街上于是渐渐出现有一种和大秦眼下单调的服饰决然不同的清新流行风潮,甚至这个风潮开始影响皇宫后院。

    从工业农业到饮食服装,陈旭都用自己的方式在不断改变大秦,不断的影响着华夏第一个统一帝国的方方面面。

    ……

    卯时未到,但咸阳宫朝议大殿门口的广场上数百辆双辔四辔的马车正络绎不绝的汇聚而来。

    早朝即将开始,文武大臣皆都吃饱喝足互相拱手打招呼,然后三五成群的交流着顺着台阶走向朝议大殿。

    而随着一辆豪华的四辔马车在一群虎背熊腰的护卫护送下嘚嘚而来,许多眼尖的大臣都忍不住愣了一下,其中大部分都停下脚步站在台阶两边等待。

    “清河候早安!”

    “拜见清河侯!”

    “清河侯好”

    “诸位大人好”

    陈旭一身锦袍顺着台阶大步而来,左右拱手和行礼的官员微笑打招呼,虽然整个朝堂之上他年岁最小,只是十七岁一个脸色稚嫩的少年,但这大半年的侯爷当下来,修身养气已经颇有风度,神态看起来非常有气势。

    入朝堂,找到自己的位置站好,许多官员都对又是半个月没来上朝的陈旭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和兴趣,甚至连蒙毅




第636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
    许多大臣都转头看着陈旭。

    金布律是最重要的商律之一,详细的规定了商贾和官仓售卖货物必须恪守的法令,比如粮食多少钱一石,盐多少钱一斗,布多少钱一匹,钱多少个一畚,而且对钱粮布匹盐巴的质量都做了要求,短斤缺两和缺尺少寸都不得在世面通行,而且还规定所有人不得区分钱币质量的好坏统一流通。

    可以说金布律实际上就是货币法、质量法和价格法的统一综合体,是维护世面物价和商品质量的最重要的法律。

    一旦废止金布律,根据商贾投机取巧的秉性,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必然会出现,因此即便是有人赞同陈旭松解商律,必然也要为粮食布匹这些对民生影响最大的物价和商品质量问题担忧。

    陈旭摇摇头脸色平静的说:“陛下,臣提请松解商律,废止金布律等压制商贾的律令,非是要彻底废除,而是觉得眼下的商律已经不适合我大秦发展的国情,眼下货币改革已经开始,新式钱币已经在铸造之中,等到明年就可能大面积废止粮食和布匹的货币属性,世面交易将全部采用钱币,而金布律将粮食、钱币和布匹强行等价折算,这样货币改革的优势将无法凸显出来,废止金布律当中一些不适合商业发展的律法,重新编制质量法、价格法、经营法,朝廷官吏以新法为绳,加强监督,凡是以次充好者,短斤缺两者,哄抬物价者,囤积居奇者都严格依法处置,只要商贾遵纪守法合法经营,又何来乱市之说”

    “何况商品一旦允许自由经营买卖,匠工制作的物品和商贾售卖的物品都将各自自由选择,价格和质量虽有波动,但购买者必然也会有自己的辨别和选择权力,物美价廉自然成了首选,以次充好者,以旧充新者,短斤缺两者必然会被摒弃而不顾,只有那些质量好价格公道的商品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陈旭转头看着中书令:“姚大人,您如果作为一个平民去市场购物,眼下有三个商人都在卖陶器,一个质量好价格贵,一个质量中等价格合适,还有一个质量差价格便宜,请问您买哪一个”

    “自然是质量中等价格合适的!”中书令拱手说。

    “这就对了,只要购买者不是大富大贵者,基本上都会选择质量还行价格合适的,而质量差的物品虽然价格便宜,但并非人们的首选,而且买过一次发现不好之后自然不会光顾第二次,商人为了挣钱必然还是会尽量提高自己售卖商品的质量,如果他不愿意这样做,那么就会慢慢被排挤出市场,何况有质量法令的约束,一旦所售物品质量太差导致购买者不满,还可以到署衙进行投诉,则商人要退赔钱财,若是因为所售商品造成他人财物损失,还可以加重处罚缉捕入狱服刑,这些条令我大秦并不缺,自由商业的最大好处就是市场竞争,商人为了挣钱会尽量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而松解商律也并不是放任不管,朝廷和官吏要更加注重对于商品质量的监督和市场价格波动的控制,加强对于商贾经营的管理和引导,重处那些以次充好短斤缺两的行为,因此松解商律绝对不会造成给市场恶乱,反而只会激发商贾的不断竞争而提高所售货物的质量,而且还会尽量降低价格占领更大的市场……”

    “既比如一匹布,眼下金布律规定,一匹粗麻布,长八尺宽二尺五寸,用麻三斤,制作质量不好不得流通,但何为质量不好这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全凭验收布匹的官吏自我判断好恶,而且这匹布上市流通,购买者也无从选择,可能同样花十钱买到的布质量差别很大,但如果把收售布匹的事情交给商人自行购买销售,则好坏美恶无所遁行,质量好的布大家抢着购买,质量差的布自然卖不掉,市场上自然会慢慢分化成为几种不同的档次的价格,家境不同的人可以选择不同档次的布料,这就是自由买卖商业的优势,远比用法令和官吏去事无巨细的监督要灵活的多,也方便的多……”

    “所以,我所说的废止商律,并非是彻底废止,而是要大范围的修改,现在所行之商律,从商君制定开始到眼下,已经过去了足足百余年,时移世易,许多法令早已不适合我大秦的需要,甚至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大秦的发展,当年我大秦还是偏居一隅的诸侯,如今却已经取周而代秉持九鼎,陛下之功绩,诸位辅佐之功绩,必将传承万世,但诸位为何眼光不能与时俱进耶,大秦要繁荣昌盛,必要让万民衣食无忧安居乐业,天道自然,万事万物时刻不在发生变化,诸位为何非要抱残守缺死守前律而不变,若是百年前没有商君推动我大秦变法,我大秦焉能有今日之强盛,但为法者也必然要与时俱进,废旧法推新法,不断完善法令以符合天道规律,这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为了推动商业的繁荣发展,首先必须就是要废除压制商贾和匠工农民的法令,不能自由经营就说不上商业自由竞争,因此对于推动商业改革的事陈旭可以说在心里早已盘算过无数遍,也仔细研究过大秦的各种律法,今日这些长篇大论的话,皆都是经过深思熟虑。

    但大秦眼下国家一统,以眼下站在朝堂之上的这些文武百官为核心,大秦已经开始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新兴贵族阶层,如果不是陈旭出现,皇帝的心思也根本就没有放在治国之上,而是放在南北两场战争和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之上。

    &nbs



第637章 千古赌约
    “打赌赌注为何”

    不仅皇帝惊讶,满朝文武也都有些发呆的看着陈旭。

    “赌一条路,臣愿意同约法三章一样,以修筑一条咸阳直通齐郡的水泥驰道为赌注,让诸位看到松解商律之后商贾的活力以及其为我大秦带来的巨大变化,如若成功,则陛下和诸位支持我修改商律的请求……”

    “清河侯是说你可以让朝廷不费一石钱粮就让商贾修筑一条咸阳直通齐郡的水泥大道”李斯猛然抬头看着陈旭,脸色惊讶到扭曲的状态。

    “不错!”陈旭点头,脸色和煦的看着李斯,“我知李相对于我的提议最为不满,但若是我用一年时间便修通这条直通齐郡的康庄大道,又不费朝廷一石钱粮,以此为赌注换取李相的支持,不知李相敢不敢与我一赌!”

    李斯惊讶的神情慢慢变得极其凝重。

    到了这个地位,必然不会完全以一己之私来判断事物的好坏,对于松解压制商贾的法令,李斯可以有自己的理由来坚持,其实在所有人看来,国策和法令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改不改,怎么改,都只是利益的驱动而已。

    李斯可以为了代表自身利益的官僚群体来拒绝改变商律,但面对陈旭以国家利益提出来的赌注,他又不得不接招。

    拒绝,就是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这必然会让皇帝对他不满。

    这条路皇帝必修不可,已经亲口说过数次,谕令科学院和工部少府组建专门的署衙来筹备此事,但近千万石的投资可以说占了大秦全年财政收入的近三分之一,如果开建,这近千万石是必须硬生生挤出来的,三省六部为此要忍受巨大的压力,强征劳役和筹备工具钱粮,起码要动用近百万人,不亚于打一场旷日持久的灭国之战,在眼下本就劳役沉重的状况下,一个不慎便会动摇国本,如若再遇上灾荒,后果不堪预料。

    这种后果皇帝知道,李斯也知道,文武百官同样知道。

    眼下突然清河侯提出可以让皇帝一石钱粮都不花白捡一条路,皇帝没有任何拒绝的可能,即便是皇帝不开口,冯去疾必定会跳出来支持,因为修路所有的事情最后必然要压在六部的头上,面对这么大一颗烫手的山芋,自然是能丢多远就丢多远,如果可能,清河侯让冯去疾在咸阳裸奔一圈就能帮忙修路,冯去疾必然也不会有太多的犹豫。

    因为裸奔一圈下来,冯去疾绝对不会沦为笑话,而是国家英雄,三省六部的官员和各郡县的主官都会对他感激莫名。

    但如果接下赌注,那么一旦陈旭的策划成功,李斯不得不支持陈旭松解商律的改革,商贾从此翻身成为一股巨大的力量,而且陈旭必将接二连三不断推动他所需要的改革,李斯的地位必将开始旁落。

    这个赌局,其实就是以各自的前途和地位下注。

    胜则以后得到皇帝和诸多大臣的大力支持主导朝堂。

    败则偃旗息鼓蛰伏下去,要么积蓄实力东山再起,要么从此一蹶不振彻底退出朝堂这种最高层的权力争夺。

    满朝文武大臣皆都转头看着陈旭和李斯。

    这是清河侯和左相第二次在朝堂之上针锋相对。

    关于这次松解压制商贾的律令,其实最大的反对力量来自于李斯为代表的法家门徒,因为法律制定一直就是李斯和法家门徒的禁脔,外人根本就无法染指。

    但今天,陈旭把李斯逼到了墙角。

    于公于私,李斯都没有拒绝的可能。

    “好,老夫就和清河侯赌这一局!”短暂的沉默之后,李斯微笑着对陈旭拱手。

    “呼”整个朝堂之上的官员几乎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就连皇帝紧握的拳头都慢慢松开。

    如果李斯拒绝,秦始皇对李斯必定会非常失望。

    不管陈旭的筹划成不成功,李斯如果拒绝都是一种绝对自私的表现。

    “陛下,既然清河侯和左相赌约已成,臣愿意为这赌约做一个见证人!”冯去疾笑着站起来拱手,此时他感觉浑身轻松的骨头都轻了十多斤,灵魂都快飘出体外了。

    “哈哈,冯相说的是,我监察省自然也要做一个监督,还望清河侯和李相遵守赌约!”蒙毅畅快的大笑着站起来。

    “好”端坐龙椅的秦始皇也神情畅快的站起来,大袖一挥:“两位爱卿这一赌约千古未有,传朕谕令,从今日始,凡是清河侯所需的一切财物人手朕都一概应允,三省六部皆都密切配合,凡无辜推脱拖延者,一律严惩不贷!”

    “臣等遵旨!”满朝文武皆都起身躬身领命。

    “清河侯,既然赌约已成,不知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修路”李斯脸色平静的问。

    “明年开春之后,时限一年,成则希望李相践诺,不成,本侯从此以后不再提出任何松解商律的奏书!”

    “好!”

    ……

    “千古赌约,这真的是千古赌约啊!”

    散朝之后,朝堂发生的这件事迅速如同一股飓风横扫咸阳,不到一个时辰便几乎已经传的家喻户晓。

    无论王侯公卿、商贾富豪还是百家方士,皆都被陈旭和李斯这个千万石钱粮的巨大赌注惊的目瞪口呆。

    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曲园杂舍,无数人都聚在一起谈论这个最新的话题,惊异者有之,恐惧者有之,事不关己者有之,但大多数人好奇的是清



第638章 集资修路
    “原来如此!”陈旭这样一说,陈平等人恍然大悟。

    “侯爷,这服务站和物流市场究竟如何抵押才能凑够千万石的钱粮”

    “我暂时的设想是服务站两百万钱,抵押时间十年,物流市场八百万钱,抵押时间同样是十年!”

    “可是侯爷,这样算下来还差的远,就算是一千万石粮食,折算下来也是近四万万钱,您这全部抵押出去,收入加起来也不过是七千万钱的样子,差的太远了!”头脑灵活的人已经很快算出了收入和支出之间的差距。

    “光是这些肯定还不够,但是还有水泥厂的建设权限,为了尽快修好这条路,我准备在全国每个郡授权成立一家水泥厂,把水泥的制作配方提供出来,每家水泥厂作价五百万钱……”

    “嘶”所有人都吸了一口凉气。

    眼下全国三十六郡,如果这些水泥厂都授权成功,就会筹集到一点八万万钱。

    “侯爷,如果您的这两个方案都策划成功,差不多可以筹集到二点五万万的资金,但还是不够啊,何况这些水泥厂短期之内卖不掉怎么办”陈平揪着下巴上稀稀拉拉的几根胡须有些担忧的说。

    “根本就不需要把资金一次到位,因为这路也不是一天就修好,修路可以采用难易程度分段招标进行,参加修建的商贾提前垫付资金,验收合格之后才会付款,而你们的任务就是不断通过报纸帮我宣扬水泥和水泥路的好处,让全国的商贾都知道这件事,何况如今全国近三分之一的富商都集中在咸阳、洛阳和南阳等地,对于水泥也肯定都听说过,本来咸阳已经有不少富商都想求取水泥的烧制方法,但我一直都没答应,这次正好可以好好敲他们一把,水泥作为建筑利器,未来就是一个会下金蛋的母鸡,谁抢到手将来会挣钱挣到手软脚软,至于剩余的资金我会想别的办法!”

    “好,侯爷放心,我们这两天尽快把您说的东方道的资料进行一次详细的分析,然后把集资的情况详细的报道出来!”陈平和付安等人都一起点头。

    “嗯,此事你们抽调几个人成立一个专门的小组负责跟进,对了,后天有一群南阳和河东诸郡的商贾要来咸阳,都是当初参加了约法三章的人,报馆也安排几个记者做一些专访刊登到下期的报纸上,总体来说,最近几期报纸要大张旗鼓的报道商人的动向,渭河大桥、水泥、东方道等商业上的话题,我能不能赌赢李斯这一局,就要看这一次集资的成功与否,所以你们的报纸的作用非常重要!”

    “侯爷您放心,我们报馆一定会不遗余力的帮助您打败李斯!嘿嘿,侯爷一旦成功,恐怕李斯以后见到侯爷就要绕道走了!”几个编辑都双眼放光的嘿嘿冷笑,完全已经丢弃了文士节操化身成为了陈旭的狗腿子。

    陈旭在报馆呆了差不多一个时辰,详细的把各种集资的方案都仔细交代了一遍,至于报社怎么去写就需要陈平等人仔细斟酌。

    而接下来要做,陈旭就是要开始筹备东方道工程指挥部,由科学院、工部和少府联合成立一个部门来统筹东方道的修建事项。

    科学院负责安排人测绘线路,将桥梁道路根据修建的难易程度进行定标,桥梁这些难度很大的必须要有科学院的专门匠吏和匠工去设计指挥修建,至于道路就简单了,到时候每个建筑队委派一个匠工和几个帮工进行简单的培训就行了。

    工部自然是负责安排监工进行道路规划和工程验收。

    少府主管全国的资源,自然是负责协调修建过程中和当地郡县的麻烦事,还有就是采集砂石以及烧制水泥等进行监督和指导,不能乱挖乱采,也不能让当地民众破坏和攻击建筑队的正常修建过程。
1...207208209210211...56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