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木三大少

    走到半道上,吴敏总算是醒悟过来了,虽然同是主和派,可耿南仲是新皇帝赵桓身边的亲信,而自己却曾是太上皇赵佶的重臣。

    一朝天子一朝臣,原来我吴敏虽然为皇帝赵桓上位立下了功劳,但也是太子党的清洗对象啊!

    不过,比起帮助赵桓守住太子之位,却依然被杀的梁师成,吴敏的下场已经算是很好了。

    咱们这个圣上,还真是刻薄寡恩啊!

    面对强大的外敌威胁,皇帝赵桓身边的重臣不是精诚团结,而是相互倾轧,不论是主战派还是主和派,都逃不过被政治攻击的命运。

    此时的朝堂上,政治风向完全根据皇帝赵桓的好恶而改变。

    然而赵桓初登皇位,本就没有执政经验,他的为人又善变,立场总是摇摆不定。

    于是,朝中一会儿主和,一会儿主战,让各地官民和军队都无所适从。

    面对金军大举南侵之势,以耿南仲为首的主和派大臣主张派使臣与金国谈判,割地赔款求和。

    中书侍郎何?却反对割地,请求建四道总管,由胡直孺、王襄、赵野、张叔夜分别率军勤王。

    各地军队已响应勤王号召,唐恪、耿南仲、聂昌等人却认为,两国正要和谈,我朝却不停调兵,如果让金朝人知道了怎么办岂不是让金国怀疑我朝求和的诚意

    因此,唐恪、耿南仲等人发檄文止住军队,不让他们赶赴东京汴梁城。




第九百三十三章 康王北上
    尽管西门庆曾经劝诫过杜充,让他守好大名府,不要出城与金军野战,但杜充按捺不住建功立业之心,还是派“天王”李成、“急先锋”索超和“美髯公”朱仝领兵三万与金军对阵。

    李成、索超与朱仝三人武艺高强,都是很好的统兵武将。可是他们麾下的禁军比起金军却差了许多。

    完颜宗弼、斜卯阿里等金军将领率领骑兵一个冲锋,就冲散了大名府禁军的军阵,杀得李成等人大败而归。

    杜充经此一败,方才清醒的认识到金军比辽军强大了许多。他只得将兵马收回城中,固守大名府。新首发

    凌州位于河北东路,不在金军的进军路线上,暂时没有遭到金军的攻击。

    可是,凌州城中的两个团练使“神火将军”魏定国与“圣水将军”单廷珪二将却不敢掉以轻心。

    因为,在凌州境内有一个曾头市,那里的地方豪强曾家祖上是女真人。

    如今金军入侵,官府虽无证据,但也担心曾头市的地方武装会叛变投敌,偷袭凌州城。

    魏定国与单廷珪暗暗地监视提防着曾头市。

    东昌府,“没羽箭”张清一边整军备战,一边派人联络西门庆,要与阳谷县守望相助。

    西门庆从金国回到阳谷县后,早已将目光投向了金军的东、西两路军。

    金军的东路军击败大名府的军队后,马不停蹄的赶到黄河岸边,攻占了魏县。

    随后,金兵渡河,攻下黄河两岸的临河县、大名县、德清军、开德府、胙城等地,轻松地突破和控制了黄河防线。

    河东、河北宋军战败,各地相继失守的消息雪片般的飞回东京汴梁城,皇帝赵桓吓得不知所措,对是战是和举棋不定。

    于是,赵桓召百官于延英殿商议割三镇求和之事。

    然而,此时太原府和真定府已经落入金军的手中,中山府与河间府虽然还没有陷落,却也被金军包围。

    可以说,三镇基本上已是金军的囊中之物,此时宋朝再与金国重提割让三镇之事,并妄想以此为停战条件,未免也太儿戏了,将金国的尊严置于何地网更新最快 手机端:https:/m/

    赵桓君臣似乎还未意识到利用金国使臣传递蜡丸密信,离间金国大将是多么严重的一个外交事件。

    难道宋朝将撕毁的和约再捡起来,金国就会捏着鼻子认了么世上哪有那么轻巧的事!

    可是赵桓君臣却天真的认为金国会原谅宋朝的背信弃义,在延英殿里煞有其事地讨论起求和之事。

    耿南仲说皇弟肃王赵枢和宰相张邦昌已出使河北金军,建议再派兵部尚书王云出使完颜宗望军,吏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莫俦出使完颜宗翰军,与金军二帅达成停战协议。

    肃王赵枢和宰相张邦昌哪里是出使金军啊!他们是作为割让三镇的人质跟随完颜宗翰去往燕京城的。

    由于宋朝撕毁和约,拒不割让三镇,完颜宗望将肃王赵枢和宰相张邦昌扣留在了金国。

    此番南下,完颜宗望将宋朝宰相张邦昌带在了身边,却依然将肃王赵枢扣留在燕京城。

    赵桓听了耿南仲的提议后,让他再与少宰唐恪商议,耿南仲又说只遣派兵部尚书王云、吏部侍郎李若水亦可。

    当然,朝中亦有主战的大臣。太学博士万俟虚、监察御史晁贯之殿中侍御史秦桧等去找宰相唐恪,建议主战。

    唐恪答复说“皇上欲以耿南仲、王尚书定议,遣康王前去了。”表明朝廷的宗旨已经是割地赔款求和。

    康王就是赵构。

    完颜宗望在进军途中遇到宋使请和时,曾告诉宋使,要想求和,须得再派遣康王赵构前去。

    因此,赵桓有意让自己这个九弟再为自己冒一次风险,前往金军大营求和。

    西门庆的老朋友秦桧是怎么从金军手中安然



第九百三十四章 赵构之死
    金军会害死康王赵构的阴谋论在京师官民中悄然传播,但是朝廷上的宰执大臣们却予以了坚决的驳斥,认为这是某些人的阴谋,是为了破坏宋金两国的和谈大计。

    此时皇帝赵桓最害怕的就是金军再度打到东京汴梁城下,因此,他愿意抓住每一根救命稻草。

    金军要康王赵构去谈判,那就立即派九弟北上啊!甚么金军的阴谋,朕不想知道,朕不愿相信!

    皇帝赵桓身边的大臣们如何不知陛下的心意,因而,他们无比坚定地将康王赵构打发上路。

    可是,这一次康王赵构北上,没有几个人愿意陪同他去燕京城送死。但凡有一点门道的,都设法回避加入康王带领的使团。

    此时,禁军将领徐宁却主动站了出来,愿意护送康王赵构北上。

    殿帅府的同僚们都对徐宁的忠勇无畏大为景仰,赞不绝口。甚至有几个军官还设宴为徐宁饯行。

    可是,当徐宁当真出发时,这些同僚却如同看傻瓜一般看着徐宁远去的背影。

    在徐宁领兵护送下,康王赵构带着为数不多的几个朝廷官员赶到了滑州,在此渡过黄河,到达了黎阳。

    紧接着,这支百多人的小队伍就向北进入了相州汤阴县境内。

    按照原定计划,康王赵构会穿过相州,进入宗泽担任知州的磁州。

    宗泽此时为了抗金,正在利用磁州百姓迷信神鬼,在磁州大搞求神拜佛的活动,以此组织不怕死的神兵义士,补充官军兵力的不足。

    得知康王赵构要途径磁州的消息,宗泽决定暗中劝阻拦下康王赵构,不让他北上求和。

    宗泽欲请康王赵构以亲王的身份在河北召集勤王义军,与金军决一死战。

    可惜,宗泽这一次却等不到康王赵构了。

    当徐宁护送着康王进入汤阴县后不久,使臣团就遇到了太行山盗贼的袭击。

    徐宁寡不敌众,被杀得落荒而逃。康王赵构和他身边陪同的几个官员却被强盗们乱箭射死。

    这伙太行山强盗来无踪去无影,杀人抢劫之后,就彻底消失了。

    两日后,相州官府才知道康王赵构在汤阴县被强盗杀害,急忙派人收敛了赵构一行的尸体。

    此番康王遇害疑点重重,虽然袭击者自称太行山的好汉,可是有几个侥幸逃脱的禁军士兵指出,强盗中有几十个人长相颇似曾经围困东京汴梁城的女真人。

    这……难道真是金军阴谋杀害了康王殿下

    相州知府不敢乱下定论,只好将康王遇害的消息和所知疑点上奏朝廷,请皇帝赵桓和大臣们决断。

    东京汴梁城中,得知康王遇害后,皇帝赵桓和身边的大臣们大为悲恸,一致认为是太行山的强盗杀害了康王。

    为了天下的苍生百姓,宋廷决定继续派使臣与金国洽谈求和。

    数日后,“金枪手”徐宁在栾廷玉和乔郓哥的陪同下来到了水泊梁山,见到了西门庆和自己的家人。

    西门庆设宴为徐宁接风洗尘之后,就交给他两千钩镰枪兵,让徐宁统领并传授用钩镰枪对付骑兵的战法。

    徐宁就此留在梁山泊,成为了西门庆麾下的一员大将。

    此时,兖州对影山,“花和尚”鲁智深也正在与“九纹龙”史进等兄弟一起练兵备战。

    徐宁出现在水泊梁山,那么康王赵构是西门庆派人除掉的吗

    怎么可能,幸存者都说袭击者不是太行山强盗,就是金军假扮,怎么可能是西门庆大官人的部队

    虽然赵构死了,宗泽等人就失去了扶持效忠的对象,将来少了一个搅局争夺天下的势力,对于西门庆是大为有利,但西门庆绝不承认这一点。

    咱又不会未卜先知,怎么会知道将来赵构那



第九百三十五章 呼延灼阵亡
    对于金军搜寻船只,呼延灼并不担心,因为上下游数百里的船只都被他控制了,金军不可能找到一只小船。

    可是,呼延灼未与金军接触过,不明白这支军队有多么可怕。

    完颜活女率领三百骑来到孟津北岸后,也没有找到渡河需要的船只。不过,他却发现河水下有一道石梁,似乎从黄河北岸直通到南岸。

    因为时值冬季枯水期,石梁处河水不太深,或许可以骑马泅渡。

    完颜活女大喜,留下二十骑在北岸观望,自己亲自带领手下骑马冲入了黄河之中。

    虽然天寒地冻,这黄河水却拦不住在白山黑水间长大的女真人。完颜活女成功渡过黄河,湿漉漉的登上了黄河南岸,迅速占领了孟津码头。

    见完颜活女渡河成功,他留下的二十骑立即飞马赶回大营报信。

    过不多时,大将完颜娄室就率领数千骑兵赶来,也顺着那石梁渡过了黄河。

    紧接着,完颜宗翰统率着金军西路军主力赶到,用同样的方法渡过了黄河。

    全军过河后,完颜宗翰兵分两路,一路由完颜娄室、完颜活女父子领兵,从孟津南下攻击宋朝的西京洛阳城,另一路以完颜银术可为前锋,大军杀向宋军在黄河南岸的兵营。

    完颜娄室领兵突然出现在洛阳城下,吓得守城官兵弃城而逃。他顺利地占据了西京洛阳,切断了宋朝东京汴梁城与陕西五路之间的通道,实现了对东京汴梁城的战略包围。

    完颜宗翰、完颜银术可的数万金军则直扑宋军大营,打了呼延灼一个措手不及。

    呼延灼听说金军不凭一船一板就渡过了黄河,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双耳。

    可是,湿漉漉的杀到眼前的数万女真人,让呼延灼不得不接受这一失败的现实。

    失去了黄河天险,呼延灼军哪里会是金军主力的对手两军一交手,宋军就被杀得七零八落,节节败退。

    “可惜我的铁甲连环马没有了,否则还可与金狗一战!撤军!撤军!”

    呼延灼好汉不吃眼前亏,当机立断地领兵逃往东京汴梁城。

    损失了一大半人马后,呼延灼、韩滔、彭玘三人终于带着数千人马摆脱了金兵的追击,顺着汴河逃回了东京汴梁城。

    可是快到城下时,呼延灼却吓了一条,因为前方又出现了一支金军。

    原来,完颜宗望统领着金军东路军提前一日已经杀到了东京汴梁城下。

    完颜宗望远远的看见呼延灼的败军,立即调兵遣将上前迎击,将呼延灼军团团包围。

    东京汴梁城上守卫的将士发现呼延灼军被困,立即报知了统制姚友仲。

    姚友仲和姚平仲两个人只相差一个字,很多人容易将他们搞混淆。

    其实他们是两兄弟,姚平仲是姚家名将姚古的侄儿兼义子,而姚友仲是姚古的亲儿子。

    完颜宗望第一次攻打东京汴梁城时,姚平仲跟着种师道最先赶到东京汴梁城下勤王。

    为了击败金军,姚平仲曾经去偷袭完颜宗望的大营。结果因为皇帝赵桓的一番大肆宣扬,导致事机不密,反而中了完颜宗望的埋伏。

    姚平仲全军覆没,因为害怕被主和派出卖给金军,他背负着擅自用兵的罪名畏罪潜逃,不知去向。

    随后,姚古带领熙河军赶到京师勤王。姚友仲也跟随父亲来到了东京汴梁城。

    皇帝赵桓顾及姚家在西军中的威望,又在用人之际,还仰仗姚古去解太原之围,就没有因为姚平仲之事责难姚古。

    朝廷不仅给姚古加官晋爵,并且任用姚友仲为京都统制,负责守卫东京汴梁城。

    怎料到,朝廷拿得出手的将领姚古、种师中、刘韐、解潜、折可求、张灏、张思政、折彦质等都相继在前线战败,太原城失守,金军两路铁骑再一次奔袭东京汴梁城。

    此时,老将种师道病故后



第九百三十六章 西门庆起兵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正文卷第九百三十六章西门庆起兵在金军东、西两路大军会师东京汴梁城下,对东京汴梁城形成包围之势时,京东西路,一支五万余人的军队衣甲鲜明,浩浩荡荡地从东平府阳谷县向南开拔,打着勤王的旗号穿过济州、单州,进入了南京应天府。



    这支士气高昂,有别于京东路各州官军的军队,正是阳谷县西门庆大官人的私兵。虽然朝廷还未下旨号召各地地方豪杰起兵勤王,但对于西门庆起兵,山东的各地官府都毫不奇怪,没有一丝阻拦之意。



    因为,曾经威胁山东、河北、两淮的梁山泊强盗都是西门庆大官人帮助官府剿灭的,山东各州早已被西门庆的势力所渗透,与西门庆是利益相关的团体。所以,西门庆在山东境内可以任意调动军队。


1...206207208209210...2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