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盛世娇宠:这个娘娘有点懒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凉夜白
    玳太妃一时愣住了。

    元治面色肃然,“太后日后不要再说什么亲表姐不亲表姐的话了,你是先帝的妃嫔,是朕的庶母。朕自然会以待庶母之礼好好对待你,你总是提表姐不表姐的,乱了辈分,是何居心”

    玳太妃张了张嘴,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元治又道:“既然太后把你的事交给了贵太妃,自然有她的道理,她也必定相信贵太妃能把你的事办好。就算贵太妃有什么处置不妥,她到底位分比你尊贵,你岂可以下犯上,在朕面前编排她的不是”

    玳太妃一听这话更加委屈了。

    她惹不起苏幼仪,难道如今连燕妃也惹不起了

    那燕妃算个什么东西,呸!

    眼看玳太妃又要哭了,元治冷着脸,“你如今若是肯回去好好养病,病好了或许贵太妃还能叫你进园子去。若是在朕这里胡搅蛮缠耽误朕办理朝政,朕即刻命人去告诉贵太妃,永远不许你进园子,你听懂了么”

    玳太妃生生把眼泪咽了回去。

    她不可思议地望着上首的元治,忽然有种强烈的陌生感。

    元治和从前不同了,不再是年幼的孩子了。

    他如今是能独当一面的皇帝了,说话做事斩钉截铁,玳太妃一点也不怀疑,如果她继续纠缠下去,元治真的能做出让她永远不许进园子的事。

    那她该怎么办

    留在后宫受人欺凌,那不是她想要的归宿。

     




第738章 黑色的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湖边的书斋,书声琅琅,孩子的声音稚嫩而清晰。

    自从请了师傅到御园授课,那些伴读们也都来齐了之后,御园里就时常能听见书声。

    苏幼仪就爱听这样的读书声。

    这让她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父亲在学堂给孩子们上课,她就在边上煮煮茶看看书,等休息的时候给父亲第一杯茶。

    那样美好安逸的人生。

    “先前内务府的人还担心书斋也在湖边,离太后的院子太近,怕搅扰太后休息呢。没想到太后这样爱听读书声,可谓文武并举。”

    春花在旁添茶,嘴上这样说着,心里也佩服苏幼仪佩服得紧。

    谁能想到,堂堂太后为了让孩子们好好读书,宁可迁就孩子们上课的时间,每日都在他们晨读的时候起身。

    午睡也等他们读完书才睡。

    苏幼仪笑了笑,“我是不通武学的,先前重武之举不过是为了江山社稷,爱听读书的声音,也和我的家世出身有关罢了。”

    春花才不管这些理由。

    她就是觉得自家主子最好,哪里都好。

    “对了太后,苏阁老的郡主夫人生了位小公子,礼已经备下了,是即刻就送过去吗”

    “都备了什么”

    苏幼仪这才想起,这些日子忙着迁宫,倒把这件事忽略了。

    昨日苏府的人就来禀告,说郡主发动了,没想到这么快就顺利生产了,还是个男胎。

    这可是苏志明膝下的嫡长子。

    春花道:“按例备的,因是太后娘家最亲近的家人,所以又格外添了些,太后若是喜欢,再添一二也无妨。”

    苏幼仪顿了顿,“不必,你办事我放心。等孩子大了满了周岁,抓周的时候再添赏赐便是,免得惹外人嫉妒。”

    苏幼仪如今迁居御园了,手里的权力也都放出去了。

    虽然苏志明是内阁阁老红极一时,到底背后的靠山不够厚了,能少为他招惹些麻烦是一些。

    春花点点头,“那奴婢就让人送去了。等过些日子孩子满月了,叫郡主抱进园子来叫太后瞧瞧,那才有趣呢!”

    苏幼仪也忍不住笑,想着今日是什么日子,便道:“这孩子生得是好时日,再过两日便是中秋佳节了。”

    提起中秋,往年中秋都是在宫里办宫宴的。

    今年因为苏幼仪和太妃们都迁居御园了,宫里只剩了一个病恹恹的玳太妃,所以元治拿了主意,让皇子公主们都去御园过这个中秋。

    皇子公主们只在御园避暑过,中秋节能去院中赏秋景,大家自然也喜欢。

    于是御园中大肆布置起来,别的不说,就说江南进贡来的各色菊椛,就满满地摆了一园子。

    书斋那头听见新鲜动静,趁师傅说休息的时候,孩子们都跑出来看新鲜。

    来御园上课的这位师傅姓刘,来之前特意和薛道明请教了许多,倒不是请教六王爷和七王爷该如何管教,而是请教太后喜欢怎么样教孩子。

    说到这个,怕是没有人比薛道明更清楚的了。

    薛道明把自己多年在东四所给皇子们上课的心得体会都告诉了刘师傅,刘师傅也很灵透,并不拘着孩子们读死书,反而常常叫他们出去玩玩。

    这会儿瞧见孩子们都朝菊椛丛奔去,他在后头捋着胡须笑。

    “哇,还有绿色的菊椛啊……”

    有伴读的大臣家孩子叫嚷起来,大家都围过去看,还以为绿色的菊椛就长得和叶子似的,没想到这几盆绿菊这样好看。

    瞧起来格外清新。

    连小六和小七和喜欢,小六拉着李千越,“你喜欢吗我摘一片给你夹在书里,怎么样”

    “可是这个,看起来很名贵啊……”

    李千越看了一眼周围。

    一大群红色、黄色、白色的菊椛中,只有这



第739章 季师傅
    “刘大人,您看什么呢”

    刘师傅正看孩子们的热闹,忽然身后有脚步传来,吓了他一跳。

    一回头瞧见是谁,他立刻捋着胡子笑起来,“季师傅,你来了啊。正好,你来了我也可以歇歇了。你瞧,小王爷他们玩得多开心!”

    说起来,这位季师傅不是朝中官员,而是太后从外头请的师傅。

    刘师傅起初是颇为不屑的。

    一个没有功名的白衣,怎么配教导皇子

    还和自己并尊为皇子们的师傅。

    不想这个季师傅来了之后,只不过和他就前年科考的题目随便谈了几句,就让他甘拜下风了。

    这样的人才,不去考科举可惜了!

    季玉深只不过三言两语敷衍了他,从那之后,两人一起在御园教导小六和小七他们的功课。

    要说起来,挑这个刘师傅来也是苏幼仪费了苦心的。

    这位刘大人从前是地方的学官,朝中李阁老之案闹得轰轰烈烈、乃至后来季玉深获罪而死之时,此人都在地方兢兢业业地做学问。

    故而他并不认得季玉深的脸。

    如今他和季玉深一道教学,也不过是以为季玉深是个深藏不露的高人,无心仕途而已,哪里知道他年纪轻轻曾经历过多少风浪

    那年春闱,京城最耀眼的探花郎,他早已享受过风光无限,如今只愿无牵无挂……

    “刘大人,明儿是中秋,想必您也要和家人团聚的,明儿仍让我来吧。”

    刘师傅一听这话,有些不好意思,客气道:“谁没有家人我要和家人团聚,怎么好牺牲你的时间呢对了,咱们一道在这里教小王爷读书也好些日子了,还没问你家中还有什么人”

    季玉深淡淡一笑,“我家中无人,所以刘师傅不必担心。”

    刘师傅老脸一红。

    想到他刚才说“谁没有家人”,这话对真的没有家人的人来说未免太残忍了。

    他不好再多说什么,“那就辛苦季师傅了。”

    ……

    孩子们赏完菊椛回来,最后头跟了一个垂头丧气的。

    季玉深只看了一眼,便知道是刚才那个说“黑色菊椛”的。

    他微微翘了嘴角。

    这一群伴读之中,小六和小七似乎格外喜欢李千越一点,不知道是因为他是苏幼仪弄进园子的,还是因为李千越的性子沉稳。

    季玉深成了他们的师傅后,李千越非常欢喜,不过他不再像之前在家里那样,大剌剌地管季玉深叫爹爹了。

    不管叫不叫,爹爹就是爹爹。

    如今爹爹教他读书,他小小的人儿,心里更是满意了。

    学生们才出去玩了一会儿,回来刘师傅就变成季师傅了,明显的,孩子们活跃了许多。

    刘师傅年纪大,不如季师傅懂孩子的心。

    再说了,季师傅年轻,长得还好看。

    季玉深每次来上课,从来不带书本,也不用戒尺,他总是负手而立,随口便道:“方才诸位学生出去赏了菊椛,明日又是中秋佳节,咱们就来聊聊菊椛。”

    “菊椛的别称有许多,寿客、金英、黄华、秋菊、陶菊、日精、女华、延年、隐逸花……有谁能说出,这其中的典故”

    小六方才赏菊憋了气,这会儿正好发泄,他立刻站了起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都说晋陶渊明独爱菊,这便是陶渊明的隐逸花了。”

    季玉深微微一笑,压手示意他坐下,“不错,还有吗”

    小七也道:“宋朝文人姚宽的 《西溪丛语》卷上有云,牡丹为贵客,梅为清客,兰为幽客……菊为寿客,木芙蓉为醉客。菊椛有长寿的寓意,正是寿客了。”

    季玉深眉梢微挑。

     



第740章 中秋之夜
    中秋之夜,宫宴就在御园的湖边设下。

    湖水映月,则天上一轮与水中一轮互相呼应,格外美好。

    这是在宫中赏月见不到的景象,毕竟宫里的湖太小,不如御园的开阔,没有平湖潋滟浸葱苍的气象。

    因是在御园中,也像在宫里那样拘泥身份,大家在湖边小榭随意落座,倒也亲热。

    苏幼仪坐在小亭之中,元治陪在身侧。

    大家用过了晚膳都三三两两走到边上,或是湖边或是花丛,一面欣赏今夜的圆月,一面说说笑笑。

    远处忽然传来洞箫之声。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叫人耳闻生凉,又不知不觉被吸引了进去。

    元治端起酒杯,有些纳罕,“这是母后让园子里的乐师吹奏的么听着倒是清雅,不像平常宫廷乐师曲调里都是华丽浓郁,只是……有些哀伤了。”

    哀歌在盛世响起,倒也不算忌讳。

    只是令人好奇,到底是何人有此等风雅。

    苏幼仪侧耳细听了一番,随后笑了笑,不发一言地端起酒杯,碰了碰元治的酒杯,“若我没猜错,此人你也认识的。”

    元治抿了一口杯中酒,想到先前御园的消息传到宫里,说无名不告而别了,他心里便有了数。

    今日一听,越发确定了自己的猜想。

    “母后,是他回来了吗”

    “嗯。”

    苏幼仪淡淡应了一声,一饮而尽。

    元治心中莫名有些复杂。

    他还记得初次见季玉深,他和苏幼仪陪着先帝去视察旱灾灾情,那时在下榻的小院里,季玉深一袭青衣而来,气度翩然。

    他陪自己玩华容道,玩九连环,所有在孩子眼中难以攻克的难题,在他手里都能轻轻巧巧地解开。

    元治对他印象很深。

    当年那个人死了,他心里还有些遗憾,没想到他竟然还活着,如今又出现了……

    元治张了张嘴,原想说什么,到底又咽了回去。

    那是苏幼仪的私事,他身为晚辈不该管太多。

    苏幼仪退居御园,给了他最大的权力和尊重,他也应该投桃报李,给苏幼仪这样的尊重。

    只是……

    有些关心,到底是忍不住的。

    元治缓缓道:“母后,那你接下来是如何打算的”

    元治长大了,不再像从前幼稚,他也快成家了,懂得人事。

    苏幼仪和他之间的相处,越发从母子、姐弟,到如今更像是无话不谈的朋友。

    她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他回来了,自然是好事,活着就好。可将来的事,我如今也说不清。我和他之间经历的风浪波折太多了,不是一下子就能全都平息的。”

    元治点点头,深表理解。

    他劝道:“母后不管做什么决定,不要委屈了自己才好。我已经长大了,可以独当一面,朝中若有何议论敢对母后不利,我定然不会放过。所以母后行事,只凭自己本心就好,不必顾虑太多。”

    苏幼仪瞧了他一眼,目光中怀着感激。

    元治果然长大了……

    “这洞箫声好生别致。”

    小六和小七一人捏着一块月饼,一边吃,一边坐在湖边的栏杆上晃着小腿。
1...206207208209210...4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