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盛世娇宠:这个娘娘有点懒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凉夜白

    苏清此人,和当初他还是举子时外界传的实在不一样。

    或许他也曾经清正廉明过,不过到了如今,只剩下恋栈权位了。

    张之洞随意端了酒杯,倚在廊下看枝头的一只小麻雀蹦跶,苏志明在旁边,若有所思。

    张之洞瞧他一眼,笑道:“你做什么闷闷不乐的既闷闷不乐,就不该来这场合。要不是你来了,我也不会来。”

    张之洞和他是好友,对于前两年西北赈灾的事他对苏清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有些了解,自然知道苏志明来苏府贺寿心里是煎熬的。

    他所理解的煎熬,和苏志明想的并不一样。

    苏志明张了张嘴,有意想解释什么,事关重大他又不好轻易开口,只好叹了口气,“你不明白。我今日确实是诚心诚意来贺寿的,没有勉强。”

    张之洞闻言想了想,“也是。你如今已是阁老了,难得在内阁那些老大人之中还颇有地位。现在朝中都在传太后要你如同当年的季首辅一样,做个最年轻的首辅,你若不是诚心诚意,也用不着来这里客套。”

    苏志明笑了笑。

    小厮端着茶水过来,他随手接了一盏,慢慢抿着,“这话我早听腻了,都是朝中那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传的,你听他们的呢薛阁老如今代掌首辅做得好好的,我一个年轻的小子,也敢自夸”

    他不敢存这份心思,苏幼仪也没有这么和他说过,故而他一直本本分分。

    内阁那些老大臣们原先听见消息也十分不满,后来见苏志明一直谦虚谨慎,而太后也没有旨意说真的要他接任首辅,众人的心才平了下来。

    他苏志明有才不假,资历不够,不是随随便便上位就能服众的。

    张之洞忽然站直了身子,好奇道:“你既是诚心诚意来拜寿,又做这副样子做什么”

    苏志明一言难尽。

    从前他在朝中少交际,知道苏清在朝中如何交游结党,可直到今日来苏府一看,才知道自己的想象力还是不够丰富。

    苏清的交游结党,哪里比当年的李阁老逊色

    按照苏幼仪的意思,过两年皇上大婚亲政,那朝中不被苏清实打实地拿捏住才怪。

    直到今日,苏志明才当真佩服起苏幼仪的手段。

    她大约早就预见了这一日,所以早早地竖起了雍亲王这个摄政王的牌子,一旦将来她退居后宫了,还有雍亲王这个正经的皇叔帮衬皇上。

    内阁有他和薛阁老,不至于叫苏清一手遮天。

    虽不至于如李阁老当年一手遮天,可……

    他微微眯起眸子,心中痛得难受,不得不一口气把杯中茶水都灌了下去。

     




第701章 认罪吧
    若没有寿礼,那这等旨意必定是晋封了!

    苏清心里兴奋地打鼓,面上又不好表露出来,只老老实实地跪下接旨。

    却听小义子道:“苏清借寿辰明目贪污受贿,私下麦官麦官,着即刻逮入宫中问话。一应贿赂重礼之官员,皆由大理寺带回审问!”

    话音刚落,苏清猛然抬起头,一张老脸吓得惨白。

    与此同时,大理寺的官兵从门外飞快地冲了进来,吓得来贺寿的官员们四下逃窜,女眷发出了尖叫声。

    小义子不慌不忙,尖声喝道:“来人,将堂中礼单一一检验,价值逾千两白银的统统扣押!”

    张之洞还算镇定,他不过只应景似的送了两方金石墨罢了,只怕寒酸得让苏清笑话。

    他飞快看了苏志明一眼,“这就是苏兄说的,第二套席面摆不上来的原因”

    苏志明此刻顾不上和他说话,忙一招手带上了自己的小厮,过去朝小义子道:“义公公,苏府今日贺寿之人众多,还有官家女眷在场,为免冲撞,可否容我说几句”

    说着让自己的小厮把礼单拿来,“这是我今日送的礼,义公公看看。”

    小义子只扫了一眼,见是一套朴素的徽州产湘竹文房四宝,忙笑道:“自然,苏阁老有话请说。”

    苏志明回头朗声道:“诸位,诸位请镇定一些,还请大理寺属官约束下属,不要随意拿人!苏府都被包围了,这些人是跑不掉的,都是为官的斯文人何必伤了脸面”

    他这样一说,那些大理寺的官兵也停了下来,四散逃跑的官员、女眷也不跑了。

    是啊,跑有什么用呢

    就算官不做了,也跑不出铜墙铁壁的苏府。

    就算跑出苏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与其做个逃犯,不如盼着太后和皇上开恩留他们一条小命。

    苏清跪伏在地,此刻不可思议地抬起头看向苏志明。

    瞧他这镇定模样,一定是事先早就知道了。

    苏清颤颤地抓住他的衣角,“你,你早就知道了……是你害我”

    “没有人要害苏伯父。”

    苏志明低下头,不忍道:“太后和皇上还没有给伯父定罪,不过是让你进宫问话。只要你没做过那些事,便不会有危险,不是吗”

    苏清盯着他,好一会儿才颓然松手。

    他说得没错。

    正因为苏清知道自己做过,所以他才无可辩白……

    ……

    苏清被小义子带走了,堂中寿礼都被点验了一遍,过于贵重的礼,送礼者也被大理寺抓了起来。

    其实被抓的人并不多。

    因为真正有事请苏清帮忙的人,多半早早就打点好了,不会等到寿辰这一日才来送礼。

    与此同时,京城不仅是苏府一家在抓人。

    好几家官员府邸都进了官兵抓人,其中包括那个刚要准备上位的工部员外郎。

    苏清要他避嫌,今日不必去苏府贺寿,他正在家中欢欢喜喜地等着自己正式成为工部侍郎,不想一道旨意,他就被抓进大理寺了。

    京城乱了,朝堂乱了。

    还没等想趁火打劫的人冒出头,便见到京城的街道上多了许多巡防的士兵,原来是白言带着江城军,奉命协助京城巡防营护卫。

    其中护卫的重点自然是今日被抓了人的几家府邸,主君被抓走了,府中下人势必要乱,也会有小偷窃贼等意图做乱。

    一见将士们巡防如此严密,这些歹人之心也就消停了。

    京城还是一如既往地平安,只一夜过去,人们就几乎感觉不到乱象了。

    苏清被抓进了宫里,并没有直接带到苏幼仪和元治面前审问,而是在暗室里关了一夜。

    这一夜对他而言



第702章 恬不知耻
    “你害我,我与你同僚多年,你居然害我!”

    苏清一心想拉拢司马浒,不想最后将自己置于死地的也是司马浒。

    他连忙朝上首元治的方向拜去,“皇上,这些都是别的大臣送给臣的礼,近来的礼太多了,都是府中管家代收的。具体是什么臣并不清楚,臣实在不知啊!”

    苏清还想用这三言两语糊弄过去,他当元治年少好骗,却不想元治心里早有了计较。

    果然,苏清关了这一夜,还是想出了些说辞的。

    元治道:“即便这些礼单你不知情,乃是府中管家代收,那这些官员调动升迁,你又如何解释”

    说罢,殿外传来脚步声。

    苏清扭头一看,赫然是那个行贿的工部员外郎和工部尚书、侍郎一干人。

    他们进殿见着苏清,面如土色。

    苏清只觉得一颗心掉进了寒潭里,再也热不起来。

    元治道:“工部尚书和侍郎两人,都已经招供画押他们伙同你买卖官职的行径了,你还有什么可说的一应往来文书凭证具在,如何抵赖”

    千算万算,苏清算不到司马浒连工部这件事都查到了,而且早早就把相关涉案人员抓起来签了押招了供。

    他可算明白为什么昨儿要关他一夜了。

    这一夜,只怕大理寺马不停蹄地审问着其余的大臣,只等着拿出确凿证据来问他。

    他辩无可辩。

    “皇上,老臣知罪,工部这件事……确是老臣财迷心窍。可这里头有些不是老臣所为,皇上不能叫他们把罪栽赃在老臣头上啊!”

    说罢指着司马浒,竟是一副看仇人的表情,“有些人想将老臣排挤下野,不过是为了自己能上位,求皇上明察!”

    看元治的面色不为所动,连带雍亲王、苏志明等人也没有反应,苏清迫不得已道:“皇上!此事兹事体大,老臣要求见太后,请太后做主!”

    唤了他多年苏伯父的那个人,是苏幼仪,不是元治。

    眼看元治糊弄不过去,苏清便想到了苏幼仪。

    他知道自己糊弄不了聪慧的苏幼仪,可只要她还稍稍顾忌着早逝的婉太妃,便会放自己一马。

    罪证确凿,此时他也只能打亲情牌了。

    薛阁老在旁听着,忽然哼了一声,“太后在坤宁宫照顾六王爷和七王爷,这些日子已经不问朝政了,老苏大人不知道吗”

    苏清一时语塞。

    正想豁出脸皮去说几句话,忽听元治笑道:“说到这个,太后老苏大人是见不到了,倒是可以见见太后派人的特使。”

    特使

    苏清皱着眉头看向殿外,忽见一个熟悉的男子身影走了进来。

    他形销骨立,面色苍白,看起来分外憔悴,连平日合身的半旧衣裳穿在身上都显得宽大漏风。

    可不正是宋如墨么

    他怎么会变成这样!

    苏清还没想明白,便见宋如墨踉跄了一步,一旁带他来的多禄眼疾手快,迅速扶住了他。

    宋如墨晃晃悠悠地上前跪下,朝元治行礼问好。

    元治瞧见他这副病恹恹的模样,知道他是那日淋了大雨晕死过去还没好全,有些担心他能否完成今日的指证。

    “宋如墨,把你知道的事都说出来。”

    宋如墨伏地磕了一个头,声线平缓如将死之人,“回皇上。草民宋如墨,与兄长宋如白乃是老苏大人精心寻觅献给太后之人。外人一直以为他此举是为了邀功争宠,其实并非如此,我兄弟二人一直在做他的探子,为他探查太后的心意和宫里的消息。”

    此语一出,满座皆惊!

    诸位老臣议论纷纷,连一向话不多的薛阁老都震惊地指着苏清,半晌说不出话来。

    想当年周首辅还在的时候,还领着他



第703章 错看太后
    苏幼仪到底没掌住,还是派人来了。

    苏清看见了多福,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似的,忙不迭道:“多福公公,我要见太后,劳烦你通传一声,我要见太后!”

    多福瞧见苏清这样,只微微颔首,朝着元治道:“皇上,太后让老苏大人去坤宁宫觐见。”

    她不是说,这件事她不管,全由元治做主么

    元治心里犯了嘀咕,却没有多问,只朝多福道:“带去罢,这里的话都问清楚了,他在不在没有什么相干。”

    苏清听着元治的话心里害怕,转念一想如果苏幼仪愿意保自己元治也没办法,他便挺了挺腰杆。

    这副模样落在众大臣眼中,越发令人不齿。

    等苏清被多福带去坤宁宫了,病恹恹的宋如墨也被押了下去,剩下诸位大臣和元治面面相觑,有人不安道:“不知太后此时把老苏大人叫去,是何用意……”

    话语里的担心溢于言表。

    众人心中清楚,无非是担心苏幼仪袒护自家外戚。

    “无妨。”

    沉默了许久,还是元治先开了口,“母后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你们知道这些书信是哪里来的么是母后逼迫宋如墨交出来的。”

    众臣都颇为惊讶。

    有元治先开了口,苏志明这才敢不避嫌地站出来,说道:“其实太后从来就没有耽于享乐,真的让宋家兄弟伺候她。她从一开始就怀疑苏清另有所图,先是西北赈灾,后是吏部政绩考核之事,太后怀疑苏清却没有证据。”

    “因此在苏清献上这兄弟二人的时候,太后便将计就计,反客为主,果然利用这兄弟二人反握住了苏清的罪证。”

    见众臣面露不可思议的神情,苏志明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因我到底是太后的自家人,又和西北赈灾、吏部政绩考核之事都息息相关,所以太后对我并无隐瞒。我也不是有意隐瞒各位大人的,只是这事……不到今日,志明不敢开口。”

    他这样说,众臣反倒来安慰他,“无妨无妨,原来是如此,都是我们错看太后了。原来太后有如此胸襟手腕,我等惭愧不如。”

    “是啊是啊,太后如此隐忍,还要受外界那些蜚语流长,实在是我等之过。早知太后有这般大义灭亲的胸襟,我等也不必担心了。”

    这下好了,众臣心中已经不担心苏幼仪偏袒苏清了,这回苏清必定获罪。

    从此之后,朝中再无这等贪污受贿一手遮天的权臣……

    ……

    坤宁宫中。

    苏清被押了进去,却见坤宁宫的院中,摆着一方香案。

    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鲜花,一盏檀香清幽,灰白的烟气袅袅升起。
1...195196197198199...4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