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盛世娇宠:这个娘娘有点懒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凉夜白

    “府中下人风气也极好,不卑不亢的,衣裳穿戴也不逾矩,府里的装饰建筑也都简朴。这样的人家,你叫我如何挑的出毛病”

    他这样说,苏清不自觉就联想到了自身。

    司马浒说的桩桩件件,好像都在提点他似的。

    什么妾室通房的,还有什么府中下人风气的,还有府里扩建不扩建,装饰建筑什么的……

    他想起先前苏幼仪出宫访察,来他府上的时候就说过府邸扩建了许多,还发现了他重金养的锦鲤。

    幸好他借要送给苏幼仪观赏的名义,才躲过一场麻烦。




第661章 讲笑话
    宋如白近来忙着纠缠小六和小七,倒是少在苏幼仪跟前晃悠了。

    苏幼仪对这个结果很是满意。

    至少他不在自己跟前待着,她就不用想着如何虚与委蛇地应付他了,应付一阵子还好,时间长了,她怕自己难免露出本色叫宋如白看出来。

    对于不能伺候床榻,宋家兄弟心里早有怀疑。

    苏幼仪设了法子叫他们知道,自己并非那等荒银之人,对于床笫之欢并不深感兴趣。

    那兄弟才渐渐放下疑心,以为苏幼仪太过年轻未尝好处,先在她身边陪伴她有个位置,将来再慢慢打算不迟。

    宋如白有了别的事要做,自然不会再想这些,宋如墨闲来无事,又不能和宋如白一起凑到小六、小七跟前,那就太打眼了。

    那他还能干什么

    宋如墨想了想,命人送热水来沐浴更衣,“前儿新做的那身天水青色的春裳,都熨好了没有”

    “二公子今日要穿么”

    宋如墨应了一声,“拿来备着。”

    说罢转身去了屏风后头,宽衣解带,将身体没如热气腾腾的浴桶之中……

    不消一个时辰,浑身带着香气的宋如墨潇洒地从后殿走到前殿,一路所经之处香风弥漫,路过的宫人都侧目看他。

    “好香啊。”

    男人身上也扑香粉不成

    宫人仔细一看,瞧见宋如墨的鬓角还是湿闰的,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刚沐浴完,别说,这副出水芙蓉的模样还真是鲜嫩,何况太后素来又喜欢男子着天水青色衣裳……”

    宋如墨听着宫人的议论,假装没听见。

    他自然知道苏幼仪喜欢男子穿什么颜色的衣裳,这点他们兄弟第一次见苏幼仪的时候,苏清就和他们说得很清楚了。

    他特特沐浴更衣,这样到苏幼仪跟前,不愁她见了不喜欢。

    春花从茶房端茶到殿中去,把茶搁在桌上,才朝苏幼仪笑道:“太后,一会儿出水芙蓉要来了,太后可要准备好。”

    “什么出水芙蓉”

    苏幼仪莫名其妙地抬起头。

    她正在榻上看内阁近来整理出来的折子,这是由苏志明主笔的东西,他的文风是苏幼仪认可的,看起来比那些老头子絮絮叨叨的东西要讨人喜欢。

    苏幼仪一气儿看了个过瘾。

    不仅是文风,内阁近来越发步上正轨,并没有因为缺了一个正式的首辅而有什么乱象,这一点她很高兴。

    春花笑嘻嘻的,“一会儿太后就知道了,奴婢不好打扰太后的雅兴。”

    不管宋如墨这样能不能得苏幼仪的喜欢,到底是人家精心准备来讨好的,春花不想干预。

    就算知道苏幼仪未必喜欢他两个,能让她开心一下也好。

    一阵香风袭来,像是玫瑰花瓣的味道。

    苏幼仪正想问春花哪里来的香味,一抬头,却见一袭天水青色衣裳的男子站在跟前。

    正笑吟吟地看着她。

    苏幼仪心中一阵恍惚。

    仿佛又见了那年才华绝佳的少年,一举中了探花郎的春风得意,站在她面前笑语吟吟的模样……

    那个人在她心里,就固定在了这个模样上。

    仿佛他从未老去,也从未被这朝局浸银得变了神情,从未被灭门的深仇大恨侵蚀得换了心肠……

    宋如墨站在地上,瞧苏幼仪眼神如水的模样,心中暗暗欢喜。

    果然有效。

    “太后”

    还是春花见她失神,悄悄提醒了一下,苏幼仪才回过神来。

    原来是宋如墨。

    他怎堪和那人相比

     



第662章 李千越
    倒不是笑话不好笑,而是苏幼仪又想到了别处去。

    从前也有人这么给她讲笑话,那还是在她豆蔻年纪的时候,在山野里,在岭南。

    季玉深说笑话和旁人不同。

    他自己不笑,只是绷着一张脸,面无表情地用最平静的语气来讲笑话,讲完之后苏幼仪笑得哈哈的,时常捧着肚子不得了。

    可他还是一脸淡然,这让苏幼仪越发觉得好笑。

    她也不明白为什么,就是很好笑。

    后来她进了宫,也听过许多笑话。有时候是孩子给她讲的,有时候是宫人给她讲的,先帝也给她讲过……

    不过她再也没有笑得像当年那样了。

    如今想想,恍然如隔世。

    见苏幼仪怔怔的,宋如墨以为自己的笑话没说好惹她不开心了,忙道:“太后,您怎么了是不是我说错什么了”

    苏幼仪看向他,淡淡一笑,“没有。你讲吧。”

    不知道是因为想到了少年往事心感欢喜,还是别的什么,苏幼仪今日待宋如墨的态度也格外温和了些。

    宋如墨大概看不出来,春花看得真真的。

    真的温和和假装出来的温和,到底是不一样的。

    也难怪,今日宋如墨是来讲笑话的,虽然也是争功邀宠,到底没有干坏事,怪不得苏幼仪兴致还不错的样子。

    宋如墨闻言精神鼓舞了些,搜肠刮肚又给苏幼仪找了个笑话说,“一个庸碌无能的将军战败被围,正在危急关头,突然一位神灵驾雾而来救他一命。”

    “将军感激不尽,跪地磕头问神灵是谁太后猜那是谁”

    古往今来流传的神灵太多了,大的有玉帝王母如来佛,小的还有灶王和床头婆婆之流,苏幼仪哪里猜得过来。

    她摇了摇头,连在旁听着的春花也没头绪。

    宋如墨坏笑,“那神灵答道,我是训练用的箭靶神,你从来都没有伤害过我,所以我才来救你。”

    他模仿着一个老神仙的口气,怪腔怪调的,春花倒看得笑了起来。

    苏幼仪噗嗤一笑。

    不过她的笑和春花的笑不同,因为春花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哎呀,奴婢听懂了,这将军太过无能,从未射中过箭靶……”

    她明白得也太慢了些。

    不过宋如墨并不在意,因为苏幼仪终于笑了,这才是他最大的成功,“太后终于笑了,方才我还提着一颗心,想着这次太后再不笑我该如何是好,谢太后给面子。”

    说罢起身朝苏幼仪拜了一拜。

    苏幼仪笑了,是因为这个笑话确实好笑。

    她想了想,“这种段子你是哪里听来的什么将军丞相的,自来都是用来讽刺时事的,却不知这个段子讽刺的是谁”

    宋如墨忙道:“太后别多心,这个段子是笑林广记是找的,不是本朝的书,自然不是讽刺本朝的人。何况咱们如今并没有战事,朝中也没有这样草包的将军,怎么会是讽刺呢”

    苏幼仪听罢,微微点头,“这话倒是没错。我朝一帆平顺,周遭小国都算安静,已经许久不起战事了。不过你这个笑话倒是提醒了哀家——”

    “太后的意思是……”

    苏幼仪道:“虽然是和平年代不起战争,但将军带兵打仗的本事不能丢。先前哀家一直在朝中文臣身上留心,倒是该找个机会同摄政王说说,让他关心关心军中之事。”

    宋如墨张了张嘴,没想到他的一个笑话,反而在朝政上给了苏幼仪启发。

    他不知道该高兴还是不高兴。

    高兴的是自己仿佛有了些用处



第663章 练兵
    叫人照顾着春花还理解,还要请先生教导,这是为什么

    春花道:“太后,那孩子虽是太后的故交之子,可到底是罪臣之后。即便得到太后的关照,将来也该做个平头百姓才算安稳。太后还要请先生教导他,莫非还希望他将来考试中举么”

    苏幼仪嗔怪地看她一眼,“我平日教你们的那些,都教到狗肚子里去啦读书是为了什么,忘了”

    春花摸摸鼻子,“读书是为了明理明智……奴婢错了,奴婢一听见读书就想到考科举了。”

    这也怪不着她,世人何尝不是这样想来的

    只有苏幼仪是一朵奇葩。

    苏幼仪缓缓道:“我让人教他读书的目的,和你想的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他是罪臣之后,我才担心他长大之后心怀怨怼,走了歪路。若有个先生教他读书明理,他就会懂得是非,不会陷入歧途。”

    春花会意地点点头,“奴婢明白了。那孩子是季首辅的儿子,长大后不一定多聪明呢!这样的孩子走上正途倒是好事,若是走上岔道,保不齐怎么危害乡邻危害朝廷。”

    苏幼仪点点头,不再多言。

    ……

    宋如墨此后便一直注意着前头的动静,想着苏幼仪说的让雍亲王关心军政的事。

    没想到不出几日,果然听见小宫女议论,说是雍亲王进了坤宁宫,正和太后、皇上商议事情。

    雍亲王是小叔子,说得难听些,小叔子和嫂子是最要避嫌的。

    故而他平素很少单独来坤宁宫,这回过来一定是有要紧事,还有皇上作陪。

    宋如墨心里只盼望着,太后千万别说她的想法是他一个笑话勾出来的……

    “喂。”

    “啊!”

    他正出神,不知道谁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吓得他跳了起来。

    回头一看是宋如白,他立时出了一口气,“哥,你吓死我了,做什么好端端地出现在我背后”

    宋如白一脸莫名,“我还想问你呢,做什么这么魂不守舍的,又闯什么祸了”

    “我没有。”

    宋如墨敷衍他。

    宋如白进来自顾自坐了,给自己倒了一杯茶,“还说什么我都听说了,最近我常往偏殿去见两位小王爷,你就趁机往太后跟前凑了,是不是”

    宋如墨有些不好意思。

    可转念一想,他们两个都是被送进宫来给太后做男宠的,凭什么哥哥能得宠,他就不能邀宠

    他道:“哥哥这话就说岔了,你去往小王爷们身上使心思了,我自然要多往太后身上使心思。难不成把太后推给那个无名咱们是兄弟,哥哥还怕我得宠不成”

    宋如白连忙笑道:“误会误会,我怎么会怕你得宠呢”

    他忙请宋如墨坐下,又亲手给他倒了一杯茶,兄弟两个对坐饮茶。

    见宋如墨神情缓和了些,宋如白这才道:“那你刚才到底神魂不守的做什么,能不能说给哥哥听听”

    当然不能。

    宋如墨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原本宋如白比他得宠,他在老苏大人面前已经很没脸了,老苏大人书信里虽没直说,也表达了对他的不满。

    如果现在他再自己说出这回事,那叫老苏大人知道了,还能有他的好

    他才不傻,不会跟旁人说。

    他便编了句瞎话,“没什么。本来我是要往前头去陪太后的,只是听说皇上和雍亲王来了,这不是坏了我的好事么我心里有些不乐意,又想着能不能替老苏大人探听探听他们在谈什么,便想愣了。”

    宋如墨



第664章 是这个道理
    “这个主意好虽好。”

    元治摸了摸光溜溜的脑袋道:“只是各军中派钦差去考察,如何比较是要派同一个人去呢,还是不同的人去若是同一个,担心有人说不公允,若是不同的,那又难比较。”

    “这个不难。”

    苏幼仪道:“咱们不派一个,可以派一团。一个考察团里罗列各方人,比如兵部自然是要的,考察兵士的素质。还有御史台也要派人,考察军中的风纪,再有军饷的用度,将士衣食的好坏程度……等等。”

    “将每一项都罗列出来,比如十分为满分,具体规定每一项达到如何程度判为几分,这就公平了。”

    苏幼仪一边洋洋洒洒地说,一边笑道:“还可以搞一个比武大赛,各军中挑选优秀人才在一起比武。比如骑射可以比一项,武功可以比一项,兵法韬略还可以比一项……士兵也比,将官也比,大家都有机会出头,也都能被考察到。”

    雍亲王和元治听得一愣一愣的,细细想来,这确实是个好主意。

    雍亲王道:“如此极好。可以让京中之人,无论朝堂官员还是普通百姓,都更加注意军中的建设。从前朝开始,这重文轻武的风气一直没改,太后此举既能鼓舞军中将士,也能让尚未投入军中的男儿产生向往,从军者会更多,这是好事。”
1...184185186187188...4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