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战国大司马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宣太后看似亲近地抚了抚义渠王宽厚的背脊,旋即问魏冉道:“冉,你如实对本宫言,我大秦能够应付这次的危机么”

    魏冉稍稍瞥了一眼义渠王,故作为难地说道:“怕是很难,诸国联军很强大,尤其是魏、赵两国的骑兵……我大秦这些年来训练的骑兵,完全不是对手。”

    宣太后一直看着魏冉,岂会看不到魏冉的小动作

    细细一想,她顿时就会意过来,脸上顿时露出了愁容,唉声道:“这……这可如何是好”

    瞧见心爱的女人露出愁容,本来混不当回事的义渠王,面色亦微微变了,连忙说道:“美人莫急,我义渠有强大的骑兵,可以帮助秦国击退中原各国的联军……”

    “这……”

    “你放心,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

    在宣太后的故作犹豫下,义渠王信誓旦旦地应了此事,看得魏冉暗自冷笑。

    说实话,魏冉此时对义渠王倒也心生了几分好感,不是因为义渠王答应帮助他秦国,而是因为这个狂妄的异族王,被他姐姐吃地死死的。

    要知道,义渠王可不是蛮狠愚昧的异族王,他长久接触中原文化,称得上是一个文武兼备的异族王,所以秦国才一度视此人为心腹大患,但在宣太后面前,这位异族王却仿佛被蒙了心,可见他对宣太后确实是动了真情。

    『……日后,给他留个全尸吧。』

    魏冉暗暗想道。

    作为让秦国以及秦国王室蒙受了巨大屈辱的对象,义渠王日后注定要死!

    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离开了甘泉宫后,魏冉立刻返回咸阳,入王宫请见秦王稷。

    不得不说,相比较宣太后,秦王稷确实过于年轻,以至于在得知前线溃败的噩耗后,秦王稷又惊又怒,愤然将手中的战报摔在地上,指着魏冉斥责道:“这就是你推荐的骁将!”

    魏冉一点也不生气,毕竟眼前这位君主是他的外甥,并且还年轻,年轻人嘛,当然会有冲动的时候。

    他弯腰从地上拾起了白起的战报,平静地说道:“前线不止有白起,还有司马错,倘若果真是白起导致了前线军队的溃败,相信司马错早就派人送信劾问白起了,但据老臣所知,司马错迄今为止并未有什么书信送回,这说证明,司马错并不认为白起犯了什么错误……前线军队的溃败,只是命该如此。”

    “……”秦王稷被堵地哑口无言。

    这些年轻的君主,确实不是很信任白起,倒不是因为白起是魏冉的心腹,只是因为白起太年轻了,而且名声不太好。

    比如前些年伊阙之战时,白起不顾咸阳的态度就杀了俘虏的魏国名将公孙喜,打破了历来各国战场上那不成文的规矩与默契,这让秦国很被动——没有人会去喜欢打破规矩的人。

    更何况,天下无百战百胜之将领,万一日后他秦国的将军落到中原各国手中呢岂不是也会被中原各国杀了

    但相比较白起,秦王稷对于将一生都奉献给他秦国的老臣司马错却很信任,尤其是司马错不厌其烦地暗中提醒秦王稷,让后者防范宣太后、魏冉、芈戎等人,莫要让这些人窃取君王的权利,虽然秦王稷心中不以为然,但还是很感于司马错的反复提醒。

    俗话说疏不间亲,司马错作为一介臣子,居然敢提醒君主小心后者的母亲、舅舅,这就说明司马错是真正的国之忠臣、王之忠臣。

    眼下,就像魏冉所说的那样,既然司马错都不认为这件事是白起的过错,秦王稷也只能接受——他相信司马错的判断。

    冷静下来后,他注意到了魏冉的镇定,心中一好奇,问道:“舅舅似乎对当前的局势,丝毫不觉惊慌”

    “因为臣很清楚诸国的极限。”

    魏冉面带笑容,从容地说道:“大王太着急了,可能不曾注意到,司马错与白起已经在战报中讲述了他们反制联军的办法……”

    “你是说,将两百余里国土拱手相让”秦王稷皱着眉头问道。

    “正是。”魏冉点点头,说道:“将两百余国土拱手相让,这并非白起或司马错胆怯,不敢与联军交战,这是睿智的举措。……前几日,臣就禀告过大王,有魏国的方城骑兵潜入了我国腹地……”

    “哼!”

    一听这话,秦王稷就一肚子火。

    那群该死的魏国骑兵,一口气焚烧了他秦国好几座城池的农田,从桃林到阴晋,几乎每座城池都遭到毒手。

    若非阴晋那边有华阳君芈戎的军队驻扎,搞不好那群方城骑兵还会继续深入他秦国破坏。

    而造成这一切的人是谁是谁不慎把那群魏国骑兵放进来的

    不就是眼前这位舅舅所推荐的将军白起么!

    “……鉴于方城骑兵的破坏以及潜在的威胁,白起与司马错经过深思,决定后撤两百余里,在臣看来,这是很明智的决断。果然,联军中计了,骄傲自大的联军,贪婪地占据了沿途的城池,将战线推进至阴晋一带,这就给了我大秦击败联军的机会!”

    没有在意秦王稷脸上的不悦之色,魏冉心平气和地讲述着他的策略。

    或者说,是白起与司马错的策略。

    策略是什么

    很简单,无非就是先断联军粮道,然后在伺机追杀因为粮草耗尽而溃败的联军罢了,正是为了这件事,魏冉才跑到甘泉宫,借宣太后取得义渠王的帮助。

    虽然如今的义渠国每况愈下,但义渠王还是很有号召力,并且,还有不少愿意效忠他的义渠战士。

    每一名义渠的战士,几乎都是出色的骑兵。

    “义渠王……”

    当从魏冉口中听到义渠王三个字时,秦王稷的脸上闪过几分憎恨与羞耻之色。

    他怎么说也是秦国的君主,他母亲与义渠王在甘泉宫内的事瞒不了他,包括他母亲为那个异族王生了两个儿子的这件事。

    “大王,大局为重。”魏冉低声劝道。

    长长吐了一口恶气,秦王稷咬着牙面无表情地说道:“这件事,就交给舅舅你,阴晋是寡人最后的底线……”

    魏冉微笑着拱了拱手:“大王且放心。……对了,为了离间五国联军,臣希望能以大王的名义向五国联军派去求和的使者……”

    “唔”

    秦王稷微微皱了皱眉,有些不解地看向魏冉。

    仿佛是猜到了秦王稷的心思,魏冉解释道:“臣与白起、司马错,虽有借机重创联军之心,但倘若联军团结一致,臣等未必能如愿。……若是臣没有猜错的话,眼下联军中主张继续讨伐我大秦的,应该只有韩国的暴鸢以及魏国的蒙仲,这二人为各自效忠的国家利益考虑,才会希望借机重创我大秦,并且,他二人也不怕因此得罪我大秦。但凭借臣对奉阳君李兑的了解,他不至于到这种地步,毕竟我大秦迄今为止与赵国并无太大的冲突,李兑不至于会冒着鱼死网破的危险,继续讨伐我大秦,是故,只要派出求和的使者,联军内部必定产生裂隙。齐燕两军本就不情愿加入讨伐我大秦的行动,倘若连奉阳君李兑都放弃继续讨伐我大秦,哪怕暴鸢与蒙仲坚持己见,我大秦的威胁也将大大减轻……顺便嘛,派去使者还能蒙蔽联军,以便白起与司马错伺机发动反击……”

    “唔。”

    秦王稷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寡人知晓了,你就以寡人的名义派出使者吧。”

    “喏!”

    魏冉拱手而退。

    离开王宫时,魏冉抬头看了一眼天空。

    不可否认,他秦国确实面临着极大的危机,但同样也是一场机遇,倘若他能趁此机会重创三晋联军,最起码重创魏韩两军,那么他秦国踏足中原的野心,将无人能挡。

    唯一值得在意的,就是那个蒙仲,郾城君蒙仲。

    一位能在才智上匹敌白起的年轻宿将,居然会想不到其联军一口气挺进两百余里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魏冉不信。

    显然,为了能重创他秦国,对方也在冒险。

    这就得看,谁能笑到最后了。




第401章:迹象
    咸阳积极备战,甚至通过义渠王的影响力,试图将义渠国的战士也拉拢到他秦国的阵营,一同对抗联军犯境的威胁。

    说起来,自当年秦楚之战后,秦国还从未被逼到这种境地。

    而相比秦国目前的失利,其实五国联军当前的处境也是不好,毕竟一口气挺进两百余里,将战线从桃林一路推进至阴晋一带,这对于联军的后勤输运能力来说确实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所以陷入粮草供应不及的险峻,这并不奇怪。

    当然,这里所说的粮草供应不及,倒不是说联军目前已经处在了断粮的边缘,而是指联军军中的粮草正在不断减少,哪怕后方督运粮草的部队其实也在源源不断地向这边运输粮草。

    截止九月初十,联军军中的粮草储备仅仅只能维持一个月左右当然,在不断有粮草运达的情况下,实际能维持的日期要比估算更多,但总得来说,鉴于联军目前粮草入不敷出,最多两个月,联军迟早会陷入断粮的窘境。

    尤其是考虑到眼下已经是秋季,再过两个月便将入冬,倘若不能提前储备更多的粮食,搞不好这二十余万联军都会在冬季因饥寒交迫而死。

    难道这么严重的问题,联军中竟无一人看出问题么

    当然不是!

    事实上在九月初的时候,当联军不费吹灰之力占据柏谷的时候,蒙仲便私底下与暴鸢商议:“看来秦军打算收缩防线了,他们不断地主动弃守城池,引诱我方深入秦国,一方面固然是为了应付粮草供应不及的窘迫,另一方面,未尝不是想诱敌深入……倘若我方继续向前推进,我军的运粮路线也会被拉长,万一日后被秦国的军队截断,后果不堪设想。”

    暴鸢点点头,对于蒙仲提出的观点,脸上并无半点惊色。

    想想也是,暴鸢戎马一生,岂会连这点事都看不出来

    只不过,他不愿意放弃这次重创秦国的大好机会罢了。

    他当时对蒙仲说道:“老弟说得很对,但这次是重创秦国的大好机会。……近几十年,秦国试图踏足中原的野心一览无遗,为此,秦国频繁倾吞我韩魏两国的土地,魏国的河西、西河,我国的三川,皆陆陆续续被秦国占据,虽然匡章曾一度率领齐国的军队击败秦国,但老弟也知道,那终归是外力,齐国不可能会一直帮助我韩魏两国。想要阻止秦国东进,还是看我韩魏两国自身……”

    “话虽如此,但还是太凶险了……”

    蒙仲皱着眉头说道。

    他知道暴鸢是什么意思。

    凭魏韩两国如今的国力,再组织一次像当年伊阙之战时的联军,怕是已颇为困难了,而更要紧的是,鉴于对赵国、齐国的警惕与提防,就算魏韩两国有能力组织几十万军队来讨伐秦国也未必敢这么做毕竟要防着赵齐两国被背后捅刀子。

    中原各国不能团结一致,彼此趁虚而入、落井下石,这才是魏韩两国讨伐秦国的最大阻碍。

    但这次不同,这次魏、赵、韩、齐、燕五国一起出兵讨伐秦国,在一定程度上,这也能防止赵齐两国做什么小动作。

    另外嘛,暴鸢就是希望让中原各国一起来分担讨伐秦国所造成的损失五国共同承担战争带来损失,这肯定要比魏韩两国承担战争损失有利于多。

    暴鸢的想法是,与其盼望日后他魏韩两国冒着极大风险,再次组织几十万的军队讨伐秦国,还不如抓住这次机会,利用五国联军重创秦国。

    而一旦这件事做成了,他魏韩两国能得到巨大的利益。

    当然,最有利的,自然还是紧挨着秦国的韩国。

    想到这里,暴鸢劝蒙仲道:“秦国想踏足中原,赵国并非是其直接的敌人,但我魏韩两国却有切肤之痛……此番,必须重创秦国,否则等秦国回过气来,我魏韩两国必然遭到秦国沉重的报复!老弟虽是宋人,但据老哥所知,魏王与翟章大司马皆为老弟极为看重,老弟应当以魏国的利益为重。”

    不得不说,暴鸢迫切想要说服蒙仲支持他的主张。

    在联军的其余四位各国将领中,暴鸢最希望说服、也最有把握说服的,正是蒙仲。

    蒙仲思忖良久,徐徐点头对暴鸢说道:“若要继续征讨秦国,必须得到奉阳君的支持……唯有我三晋联军共同进退,才有可能继续这场讨伐秦国的战争。但李兑终归也是常年带兵打仗的人,也不会看不出当前我军的隐患……”

    “那就在他反应过来之前,继续深入秦国……”

    蒙仲闻言皱了皱眉,问道:“那粮草的输运怎么办”

    “老弟放心,我会派人联系郑城,请大王与国相立刻派来大量的粮车……”

    “这……还是很勉强。”

    “老弟,这次机会绝佳,你我一定要把握住。”

    在暴鸢的劝说下,蒙仲最终被说服了。

    说实话,秦国的战略纵深实在太广,因此在蒙仲看来,贸然深入秦国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但暴鸢说得没错,这次不抓住机会重创秦国,等到秦国喘过气来,那肯定是他魏韩两国首先遭殃。

    考虑到秦国那可怕的潜力,因此最好能趁此机会直接把秦国按死,哪怕不能覆亡秦国,也要让秦国蒙受沉重的损失,叫他几年、乃至十几年都无力再出兵东进,为魏韩两国赢得宝贵的和平的时间。

    此后数日,在蒙仲与暴鸢二人的默契下,他们一力催促李兑、田触、乐毅三人快速进兵。

    此时联军的五位诸国大将,暴鸢与蒙仲态度一致,已私底下得到沟通,主张继续进兵秦国,但其余三人的态度却并非如此。

    比如代表赵国利益的奉阳君李兑。

    起初,李兑见白起与司马错放弃桃林与柏谷,再加上从旁有暴鸢的蛊惑,这使得李兑对击败秦国充满信心。

    他觉得,这次秦国可能真的要栽了,这不,被迫连接放弃了桃林、柏谷两座城池,可想而知秦国眼下的虚弱。

    可随着白起与司马错陆陆续续又弃守好几座城池,李兑渐渐地就感觉不对劲了。

    就像蒙仲所说的,在赵主父时期,李兑也曾为赵国带兵征战,又怎么可能会看出诱敌深入这种计策

    只是从旁有暴鸢蛊惑,以至于当李兑反应过来时,联军已一路挺进至阴晋一带。

    此时李兑终于反应过来了:秦军为了击败他联军,不惜付出巨大代价挖了一个陷阱等他们跳;而暴鸢与蒙仲二人为了利用他五国联军重创秦国,不惜冒着极大风险主动往这个陷阱里跳,而可恶的是,这二人自己跳就算了,还要拉着他赵军一起跳。
1...330331332333334...3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