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战国大司马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当然,在秦军大举败退的情况下,稍许判断失误不影响大局,就算落后一步,让白起与司马错率领秦军撤退到了桃林,那又怎么样呢

    桃林塞无险可守,他五国联军想要攻陷这座城池,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想了想,蒙仲对魏青派来的那名士卒说道:“你回禀魏青,秦军正在大规模后撤,叫他禀告奉阳君,叫奉阳君小心穿过函谷道,我在桃林等待与他们汇合。”

    “喏!”士卒抱拳而去。

    次日,魏青收到了消息,大为惊讶的他,亲自来到道中大营,求见了奉阳君李兑与暴鸢,向这两位转达了蒙仲的意思。

    秦军弃守函谷关肯定是郾城君蒙仲那边的原因,这一点,李兑与暴鸢早已经猜到,但出乎这两位意料的是,秦军不仅仅只是弃守函谷关,他们似乎连函谷道都要放弃了。

    这一下子,就连暴鸢都不由地激动了起来。

    这也难怪,毕竟当年他协助匡章讨伐秦国时,虽然攻破了函谷关,但却并未突破函谷道,没能趁机杀到秦国的腹地施加报复,报复这些年来秦国对韩国的肆意进攻与打压,这一直以来都是暴鸢心中莫大的遗憾。

    而今日,他联军终于突破了函谷道!

    激动之余,暴鸢连连催促李兑,催促李兑继续进兵,率军至桃林城下,与蒙仲麾下的军队汇合。

    暴鸢的催促,让奉阳君李兑如梦初醒。

    本来嘛,攻陷函谷关的功劳,就已经足够让李兑感到喜悦,可现在是什么情况,他们连函谷道都能突破了这岂不是意味着他赶超了名将匡章

    当然,李兑有自知之明,他当然知道自己在带兵打仗方面的才能远不如匡章,此番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果全靠郾城君蒙仲,但这又怎么样终归五国联军的统帅是他李兑,在这段期间蒙仲也是他的部下,部下的功劳,不就是他的功劳么

    反正在各国日后的史书记载上,不管提不提蒙仲,肯定都不会落下他这位联军的统帅。

    就这样,怀着激动与喜悦的心情,李兑与暴鸢率领麾下军队尝试穿过函谷道。

    期间,他们也小心提防着司马错,防止后者回马一qiang,但司马错麾下的秦军撤地非常匆忙,根本没有留下什么伏兵,以至于赵韩联军轻松地就穿过了函谷道,穿过了这条数百年来几乎从未攻破过的函山谷道。

    穿过了函谷道,李兑与暴鸢立刻率军前往桃林,准备与蒙仲麾下的联军汇合。

    而与此同时,蒙仲也已经联合齐将田触、燕将乐毅,率领魏、赵、韩、齐、燕五队渡过了门水。

    此时,白起已撤退到了桃林,且司马错率领的秦军也撤离到了桃林,两支秦军一回合,兵力顿时接近十万人,这让蒙仲有些忌惮,不敢过于逼近。

    别看蒙仲此刻麾下有十七万编制的军队,实际大概十五万人,但要知道,其中有九万是齐燕两军,别说他对田触与乐毅二人仍抱着一丝警惕,就算田触、乐毅坚定不移地站在他这边,他这十五万军队,也未必能招架地住白起与司马错麾下的近十万秦军。

    毕竟,并非任何国家的士卒,都能招架得住秦国的士卒。

    “先与奉阳君以及暴帅汇合,再设法攻打桃林。”

    在沉思了一番后,蒙仲做出了稳重的决定。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待等次日,还没等到李兑与暴鸢率军至此与他汇合,入驻桃林的白起军与司马错军,居然再次大规模向西撤离。

    秦军,居然弃守桃林!

    追击,蒙仲自然是不敢追击的,毕竟在还没有与李兑、暴鸢汇合的情况下,单凭他麾下这些军队去追击白起与司马错的近十万秦军,不是说没有可能取得胜利,但不可否认这件事风险极大,毕竟他真正信赖的魏赵韩三军精锐,其实就只有六万不到,其余九万齐燕联军,他本来就是用作摇旗呐喊的,这就不难猜测他对齐燕两军的信任不管是什么方面的信任。

    于是,思忖良久后,蒙仲还是放弃了追击,决定先在桃林与李兑、暴鸢二人汇合。

    只有当三晋联军汇合,他才有底气继续追击白起与司马错的军队。

    一日后,李兑与暴鸢率领赵韩联军抵达了桃林,他们吃惊地发现,桃林这座城池居然已经在蒙仲的掌控。

    “秦军连桃林都放弃了”

    对视一眼,李兑与暴鸢都感到十分惊讶,立刻进城找到蒙仲,与蒙仲相商。

    商量什么

    自然是商量是否继续讨伐秦国。

    此时蒙仲对李兑与暴鸢二人说道:“前些日子,我派我方城骑兵深入秦国腹地,于桃林、柏谷等城沿途焚烧农田,使这几处今年的秋收损失惨重,也使得秦军陷入了缺粮的窘迫,在我看来,眼下正是大举进攻秦国的最佳时机!”

    这一番话,听得暴鸢热血澎湃,激动不已。

    说起来,对于奉阳君李兑来说,其实他这次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因此是否继续讨伐秦国,对于李兑来说区别不是很大,但蒙仲与暴鸢二人则不同。

    暴鸢代表着韩国的利益,而蒙仲代表着魏国的利益,考虑到魏韩两国在针对秦国的问题上,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致的,因此此刻蒙仲与暴鸢二人的态度,不出意料也是一致的,那就是继续讨伐秦国,最好趁这次机会,借助五国的力量,彻底将秦国揍趴下。

    至于齐燕两军的意见,说实话,在五国联军当中,虽然都代表着各自国家的利益,但田触与乐毅二人其实并没有什么话语权,因为三晋不信任齐燕两国。

    总之真正能做主的,就只有李兑、蒙仲、暴鸢三人,现如今,既然蒙仲与暴鸢都坚持继续讨伐秦国,李兑自然也不好反对。

    尤其是李兑也觉得,继续讨伐秦国的胜算确实很大。

    最终,三人在意见上达成一致,即继续讨伐秦国。

    可就在这会儿,李兑派出去打探消息的赵国骑兵却送来了一个消息:秦军,弃守柏谷。

    不止是函谷关与桃林,连柏谷都拱手相让

    照这个趋势,似乎白起与司马错准备将数百里平川都让给他联军

    敌人白送的东西,为什么不要

    哪怕日后在秦国的fangong中守不住,但在当前,这可是他们实打实的功劳啊,拿下那些城池,他们日后逢人就能吹嘘,我一口气打下秦国多少多少城池,这是多么有面子的事!

    这不,在名声的驱使下,就连李兑都打消了逼秦国和谈的念头,带着蒙仲与暴鸢,率领二十余万五国联军大举挺进,攻陷确切地说是接管白起与司马错弃守的沿途城池。

    短短数日内,联军便一口气挺进了两百余里。

    而在这个情况下,联军亦陷入了粮草供应不及的窘迫……




第400章:咸阳反应
    九月上旬,就当白起与司马错一口气后撤退到阴晋一带时,在秦国的国都咸阳,穰侯魏冉也已收到了白起送来的消息,得知前线作战不力的噩耗。

    『白起,竟也不能抵挡那蒙仲么』

    在看罢白起的书信后,魏冉皱着眉头沉默了许久,也思索了许久。

    诚然,魏国的蒙仲是个奇才,但他并不认为他亲自挑选的白起会比蒙仲逊色。

    白起的能力如何

    这一点,在白起去年讨伐赵国的战果就已足以说明问题,那时赵国的大将李跻、韩徐,轻轻松松就被白起打地溃不成军,若非当时时机不合适,白起一个人甚至就有能力覆亡一个赵国。

    可如此有能力的白起,却两度败在蒙仲手中,这是什么原因呢

    对此,魏冉也曾反复思索过白起先前两次败给蒙仲的原因。

    第一次是在伊阙之战时,此前籍籍无名的白起差一点就同时挑翻了公孙喜与暴鸢那两名当世名将,可没想到,中途冒出来一个同样在当时魏国籍籍无名的蒙仲,此前白起根本不知魏军中有蒙仲那么一号人物,以至于蒙仲利用后发优势,挑翻了白起,为魏国赢得了伊阙之战的最终胜利。

    而第二次在宛方之战,这次白起纯粹就是被司马错的部将拖了后腿,因为军中缺粮,不得已只能选择以命换命的方式,牺牲他自己麾下的军队来保全司马错的大军,免得他秦军因为粮草耗尽而被蒙仲逐一击破。

    因此在魏冉看来,白起的这两次战败都属于是非战之罪,说白了就是运气不好。

    可能就像白起自己认为的那样,那蒙仲就是其这辈子注定的对手,反正每次碰到蒙仲,白起总会因为各种非人力的原因而莫名其妙地陷入劣势——就像白起在这份战报中所讲述的、门水秦营之所以陷落的原因一样。

    在意识到联军内部并非铁板一块的情况下,设法联络田触与乐毅二人,纵使无法策反这两人,最起码也要让这两人在他秦国与三晋联军的较量中保持中立,说实话,魏冉一点也不觉得这招策略有什么问题。

    他甚至觉得很惊讶,惊讶于白起的眼界并不拘泥于眼前这场战争,而是囊括了整个中原目前的形势,将齐国的态度也考虑了进去——他甚至有些怀疑是司马错在旁指点白起。

    可谁曾想到,就是这招看起来非常巧妙的计策,葬送了门水秦营——魏军的大将蒙仲也不知怎么都猜到了白起与田触的暗中协议,在几十里外骤然发难,一口气夺下了门水军营。

    若非其中有人泄密给蒙仲,这蒙仲简直就是如有神助!

    “蒙仲……”

    放下了手中的战报,魏冉抬手揉了揉有些发张的额角。

    他感觉有些头疼。

    这次魏、赵、韩三晋抱团讨伐他秦国,宋国没有参合,对此魏冉认为,这宋国好歹也是要脸的——毕竟去年他秦国帮宋国击退了齐国的进攻,只要宋国还要脸面,就不至于恩将仇报对他秦国不利。

    但宋国放任蒙仲作为魏将讨伐他秦国,这让魏冉感到十分不满,毕竟这意味着,宋国在或秦或魏的站队中,最终还是选择了站在魏国那边。

    敌人的盟友即是敌人,哪怕敌人的盟友曾经也是己国的盟友。

    既然宋国选择站在魏国那边,那么理所当然,也是他秦国的敌人,日后势必会遭到他秦国的制裁!

    当然了,这狠话魏冉暂时也只能放在心里说说而已,毕竟秦国暂时很难对宋国造成什么威胁,毕竟两国中间隔着魏韩两国哩!

    『我的判断是正确的,宋国果然还是倒向了魏国……』

    捋了捋胡须,魏冉幽幽地长吐一口气。

    去年,他因齐国伐宋而出使宋国,见到了宋王偃与宋相惠盎,当时魏冉就意识到,宋国的态度很暧昧。

    诚然,宋国是希望与秦国结盟的,哪怕是今时今日也同样如此,但前提是,这个‘秦国’,是暂无能力踏足中原的秦国,而一旦他秦国具备了踏足中原的实力,宋国大抵反而会成为秦国的敌人。

    毕竟再怎么说,宋国也是中原各国所认可的中原国家,自然不会欢迎他秦国这个蛮横想强行踏足中原的西垂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秦国也好,楚国也罢,其实一直被那些中原国家所轻视。

    正因为当时宋国立场暧昧,魏冉果断出使齐国,毫不犹豫地用出卖宋国作为条件,换取与齐国结盟——齐取宋国,秦取魏韩,双方互不干涉。

    可没想到,齐国现如今的君主田地,居然是那么个色厉内荏的家伙,仅仅只是因为三晋有结盟的迹象,就吓地自废帝号,甚至于,居然还反过来讨伐他秦国,以至于成为天下人的笑柄。

    真是可悲!

    那真的是齐国么还是曾经那个一度令他秦国都不得不臣服的东方强国么

    遥想齐威王时期,齐宣王时期,那时的齐国是多么的强大且强势,尤其是齐宣王,霸道在齐宣王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动不动就因为一点小摩擦与他国宣战,唬地当时中原各国都不敢轻易冒犯齐国。

    再看看现如今的齐王田地……

    对此魏冉只能冷笑,曾经强大的齐国,怕是早已不复存在了。

    如今的齐国,充其量就是一个顶着强国名号的空壳而已。

    “看来我大秦最大的敌人,还是魏韩啊……不,是魏国!”

    思索半响后,魏冉若有所思地喃喃道。

    确切地说,秦国如今最大的敌手,是以魏国为首的魏、韩、宋三国同盟,倘若赵国被魏国拉拢的话,那就是魏、赵、韩、宋四国联盟,这仿佛就是一个晋宋之盟的翻版。

    『算了,先解决当前的危机吧,然后再考虑离间三晋……』

    想了想,魏冉带着白起的战报离开了府邸。

    离开府邸后,魏冉先前往甘泉宫求见了他的姐姐宣太后,倒不是因为他畏惧被他侄子秦王稷责罚,主要还是因为宣太后目前才是在秦国执掌最高权利的人,顺便,为了应付这次联军的入侵,他也希望能从宣太后那边得到一些帮助。

    在甘泉宫内,魏冉见到了他姐姐如今的姘头,义渠王,一个曾经让他秦国倍感头疼的异族王。

    但正所谓美人乡、英雄冢,自从这位异族王搬入甘泉宫居住之后,曾经的那些宏图大志,早已被其抛之脑后,终日与酒色相伴,以及宣太后、以及宣太后为他生下了两个儿子——唔,这是他大秦的耻辱,不足为外人道。

    总而言之,义渠王不是一般的姘头,堂堂秦国太后不惜蒙受屈辱,出卖色相笼络此人,这本身就已经说明了问题,魏冉自然也不敢让义渠王避退。

    而义渠王,也没有主动避嫌的意思,这个家伙,可能早已将自己视为了甘泉宫的主人,那理所当然的架势,纵使魏冉都忍不住在心底暗骂一句:狂妄的家伙,看日后你如何下场!

    对于魏冉的到来,宣太后感到很意外,毕竟这段时间,她将权力下放给了她儿子嬴稷,也下放给了魏冉,自己则长住在甘泉宫,也不返回咸阳,除非是国内发生了什么大事,否则魏冉只需与秦王稷商量即可,无需亲自到甘泉宫来与她商议。

    毕竟,她也懂得羞耻二字,身边那个姘头,能少被人看到还是少被人看到为好,哪怕是被她的亲弟弟看到。

    “太后,臣今日前来,是有要事启禀。”

    拱了拱手,魏冉讲述了魏、赵、韩、齐、燕五国联军攻破函谷关的事,听得宣太后面色微变。

    在旁,义渠王倒是不以为然,甚至仍哈哈大笑:“大秦几时变得如此虚弱了”

    魏冉瞥了一眼义渠王,一言不发。

    其实他很想嘲讽回去:我大秦虚弱你看看你义渠国现在如何!

    是的,在义渠王被宣太后魅惑,于甘泉宫内醉生梦死的时候,曾经秦国最大的隐患义渠国,早已四分五裂,且被秦国徐徐吞并,相信再过些年,秦国就能彻底消化义渠国,从文化、从根本上彻底同化掉义渠国。
1...329330331332333...3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