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医药巨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五彩贝壳
    “老板,出厂价格过高,这是目前制约我们这一款药销售的最大障碍,其中有一些药品经销商很气人,声称只接受500元的出厂价格。”

    岂有此理!

    张驰的脸色微微变了,心中有气,大声的问道:“是哪一家经销商,居然要我们500元一盒的出厂价格。”

    郭涛瑞道:“是万鑫公司,我特地上门拜访了他们的老板易士文,他甚至当面嘲笑我,说我疯了,一个零售价3000的药,出厂价要2500元。他说最多每一盒500元,如果同意的话,‘独活通滞口服液’可以在他们公司旗下的大药房进行销售。”

    “还提出一系列非常苛刻的条件,如要我们先铺货,将‘独活通滞口服液’放在他们那里销售,一个季度才结账一次,并扣20%的货款,年底才将这20%的给我们,另外,还有缴纳保证金和管理费……”

    郭涛瑞汇报着。

    听着,听着,张驰的脸色就沉了下去。

    王铭更是面露气愤之色,“万鑫公司这是白日做梦,我们还没下贱到如此程度,他以为他们是江南省最大的药品销售公司就了不起啊!”

    万鑫公司的总部在南江市,他们也是江南省最大的药店连锁企业,旗下的大药房足有几百家,遍布江南省大大小小的城市,各个县城都有他们的大药店,有的县城甚至有好几家。

    在一些大一些的乡镇,他们也有大药房。听说,万鑫公司不满足于江南省,正准备向外扩张,将药店开到周边数省去。

    郭涛瑞一脸苦涩,摇头道:“这个万鑫公司是最苛刻的,然后我又拜访了其他几家药品销售公司,以及和其他的一些药品经销商都有过接洽,他们都觉得我们的出厂价格过高。”

    药品的出厂价格,远低于零售价格,这是行业潜规则,张驰也知道这一点。

    张驰绝对没有想和整个药品行业对着干的想法,但以几百块钱的出厂价格卖掉自己的“独活通滞口服液”,那是绝对无法接受的,就算是1500块也不行,起码必须是2500以上。

    郭涛瑞提醒道:“老板,如果我们的出厂价定在2500以上,零售价又建议是3000元,估计,估计很难有经销商愿意给我们卖药。”

    不卖就不卖!

    我们自己卖!

    这个问题,张驰也一直在考虑,事实证明,果真如此,那些药品经销商真的不接受2500以上的出厂价格。

    既然如此,那就自己卖吧

    张驰拿定主意,果断的道:“郭总,不用再和那些药品经销商接洽,我们自己卖药,不麻烦别人了。”

    自己卖,这行吗

    郭涛瑞有一点担心的道:“老板,据我所知,您旗下才只有几家店而已,光凭它们,可能一天也卖不了多少啊。”

    突然之间,张驰身上爆发出强大的自信,“酒香就不怕巷子深,我们的药这么好,我就不信卖不出去。”




第一百七十四章 苏氏制药破产
    在药品行业弄虚作假,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苏氏制药集团作假的事情被捅出去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件事情,很多的媒体,很多的大v,纷纷报道,谴责。



    舆论压力空前巨大。



    前面两天,苏氏制药集团宛如一只鸵鸟一般,将脑袋埋在沙子里面,硬是不吭声,保持沉默。



    但这显然不行。



    实在扛不住了,苏氏制药集团终于第一次发了一份声明,希望以此平息目前的舆论,也为他们自己进行一次辩解。



    这份声明之中称,涉事药品批次质量没有问题,生产过程之中记录造假属于少部分人的行为,公司高层并不知情,秉着负责任的态度,苏氏制药集团将彻查此事,对造假人员严厉处罚,将来会严格管控药品质量,云云。



    这份声明一出,舆论似乎缓解了一些。



    苏宝林悄悄的舒了一口气,希望再过几天,随着时间的推移,广大公众会渐渐忘记这件事情,不再关注,各媒体们也不再进行报道。



    私底下,他也派出了攻关队伍,带着大量的资金,四处灭火,让一些媒体不要再报道这类似的事情。



    ……



    南江市,某茶楼。



    包厢之中,弥漫着浓浓的茶香。张驰、罗伟东和王定国等人,正在喝着下午茶。



    大家一边喝茶,一边聊着。不但聊一聊关于神农堂药业有限公司发展经营上的一些事情,更多的会聊一聊苏氏制药集团的事情。



    罗伟东道:“驰哥,苏氏制药昨天发了一份声明,你看了吗”



    张驰轻轻的喝了一口茶,放下茶杯,缓缓的道:“看了,仔仔细细的看了好几遍。”



    罗伟东问道:“看了这份声明,你有什么感受呢”



    张驰直言道:“这只是苏氏制药集团的一块遮羞布,通篇都在推卸责任,这么大的事情,苏宝林会不知道吗另外,在生产过程之中记录造假,那些涉事批次的药品,质量能保证吗”



    这显然是无法保证的。



    王定国道:“他苏宝林将别人都当傻子呢,我猜测,不用两天,更大的舆情肯定会爆发出来。”



    三人聊着这些事情,对苏氏制药集团的那份所谓的声明一点都不满意,罗伟东更是明确说了,是否再加一把火。



    舆情似乎稍稍平息了两天,但马上就空前爆发出来。



    医药产业占据南江市gdp比较大的比重,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舆论压力还这么大,南江市不可能保持沉默,肯定将会有动作的。



    果然,南江市方面成立了检查组,开始进驻苏氏制药集团,发现多种药品在生产过程之中记录造假。



    检查组还发现,苏氏制药为了应付检查,掩盖真像,对内部监控录像存储卡、部分计算机硬盘调换、处理、销毁相关证据。



    检查组的进驻调查,似乎很低调,知情的人很少。苏宝林还暗自松了一口气。



    尤其见舆论在渐渐平息,他感觉到事情的发展似乎仍在可控范围之内,但仅仅两、三天,舆情空前爆发。



    调查组公布了一纸行政处罚公告,彻底将公众郁积多日的愤怒情绪彻底爆发出来。



    这一份行政处罚之中称,苏氏制药集团存在多项问题,如在药品生产过程之中记录造假;抽查的多个药品批次质量不合格,按劣药处理;一共有13个药品批文已经被撤销,但苏氏制药还在用这些批文进行生产……



    针对苏氏制药的多项违法行为,南江市方面给予了苏氏制药严厉的处罚,除了责令停产整顿之外,处违法销售金额3倍罚款11亿3032万元,没收违法所得3亿1004万元。



    共计14亿4千多万!



    罚得它倾家荡产。



    十几个亿的罚款,就算苏氏制药不关门倒闭,基本也元气大伤,再也蹦跶不起来了。



    这一纸行政处罚一出来,大快人心!



    很多媒体在进行广泛的报道,为南江市的做法进行点赞。



    随即,很多媒体爆出苏子明炫富,在多个社交平台上面晒他的豪华跑车,豪华别墅,以及大量的奢侈品。



    这些东西一爆出来,公众们又愤怒了,很多记者对苏子明的私生活进行深挖,这可不得了。



    连苏子明在国外留学期间的私生活都被挖了一个底朝天,苏子明整个就是一个烂渣,连留学文凭也是假的。



    有一些患者,开始对苏氏制药集团提起起诉,状告说他们是服用苏氏制药集团劣质药的受害者。



    法院方面受理了这些起诉,媒体也进行了公开报道,于是,越来越多的患者到法院起诉。



    苏宝林父子被带走。



    在空前的压力下,苏氏制药集团成立了专项赔偿金,开始对那些用过劣质药的患者进行赔偿。



    对身体造成一般影响的,赔偿5万每人;造成一般残疾的,赔偿20万每人;造成重度残疾或瘫痪的,赔偿50万每人,造成死亡的,赔偿100万每人。



    被处罚了十几个亿,又面临高额的赔偿,苏氏制药集团完蛋了。



    办公室之中。



    张驰正在心情不错的看相关的报道,心中想道,这样的巨额赔偿,初步估计会超过20亿,苏氏制药集团已经不复存在了。



    苏宝林父子也被带走,将面临法律的严惩,估计这一辈子基本都在牢房里面度过。



    事情至此,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第一百七十六章 渐火的口服液
    张驰在等着郭涛瑞的进来,这几天,心中一直系着“独活通滞口服液”的销售事宜。

    光凭自己的那几家店,肯定是远远不够的,除非神农堂药店连锁有限公司做大,做强,拥有上百家的店,才有可能每天卖出五千盒的“独活通滞口服液”。

    在这家公司没有做大之前,主要还是必须得依靠网络销售,毕竟网络是面向全国的,不像实体店一样,仅仅只是面对南江市,或周边的几个县市。

    “老板,您找我。”

    郭涛瑞敲门进来,连忙主动的打着招呼,他的脸上已经一扫之前那几天的空前压力,而是透着一股振奋之色。

    张驰马上就注意到了他的不同。

    “郭总,请坐。”

    招呼郭涛瑞坐下来之后,张驰道:“看你的气色不错,和前几天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是不是遇上了什么喜事呢”

    郭涛瑞谦虚的道:“喜事倒没有,但我们的那几家网店,已经渐渐的有了起色,我看到了希望,心中放心不少。”

    “哦。”

    张驰晓有兴致的看着郭涛瑞,等待着他继续往下说下去。一个电话将他叫过来,张驰主要是想听一听这几家网店最近的经营情况。

    按照张驰的吩咐,郭涛瑞以神农堂的名义,在国内最著名的三家网络购物平台注册了网店,开始在店上销售“独活通滞口服液”。

    时间已经过去好几天。

    开始两、三天起色不大,可以用冷清来形容,每一家店卖出的“独活通滞口服液”都在个位数,也就是一天下来,只有区区几盒的销量。

    这不行啊!

    相比每天五千盒的生产量,差距太大了,连杯水车薪都算不上,这也难怪郭涛瑞的压力大,显得很焦急和担忧。

    随着一系列的推广,尤其是在电视台之中开始做广告之后,渐渐的有了起色,情况慢慢的显得喜人。

    郭涛瑞汇报道:“老板,这是我们在某宝的销售情况,前面几天成绩惨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销售情况渐渐的好了起来,前天终于突破了100盒大关,昨天超过150盒,今天到200盒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

    这完全是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区区几天,从每天的数十盒,增长到了一百多盒、甚至两百盒。

    照这样的速度下去,是不是可以每天达到300盒,甚至突破500盒呢!

    郭涛瑞一下子看到了希望,也难怪他的脸上浮现出了振奋之色。

    张驰拿着这几家网店的销售情况报道,高高兴兴的翻看起来,看完之后,十分满意的道:“不错嘛,已经有了明显的气色,做到每天销售300盒,甚至是500盒,我想仅仅只是时间的问题。”

    对自己的药,张驰有信心!

    只要有敢吃螃蟹的心,买了第一盒药服用之后,接着就会买第二盒,第三盒,一直到风湿性关节炎被彻底的治愈。

    绝对没有人,买一盒尝到甜头之后,忍住不买第二盒的。这也是销售数量呈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

    不错,不错。

    张驰满意的又点了点头,然后叮嘱道:“郭总,你亲自关注这三家网店的销售情况,运营情况,让它们成为我们药品销售的主力军!”

    “好的,没问题!”

    郭涛瑞信心十足的回答。

    他已经做了相关的计划,准备将三家网店做大。如和这几家购物平台方面联系,出一些资金,由购物平台方面对网店进行一定的推广。

    如再招聘一些出色的客户人员,网店的工作人员,负责和顾客沟通联系,负责网店的运营等等。

    郭涛瑞侃侃而谈,向张驰汇报着他的一些计划……

    ……..

    前两天,丁崇文在某宝上买了一盒“独活通滞口服液”,非常肉疼的花了三千大洋。

    这一盒药昨天上午就通过快递送到了他的手上,收了药之后,将药给了他的父亲,叮嘱每天早晚各服用一瓶。

    反正钱已经花了,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万一有效果呢

    现在是上班时间,他家距离公司有一点远,他不是每天都回去,隔三差五的回去一趟而已。

    这是一间大办公室,数十人办公的那种。他的临桌李建龙凑过来,轻声的道:“兄弟,听说你在网上买了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花了三千块,什么药这么贵啊!”

    “神农堂的‘独活通滞口服液’,先买一盒试一试。”

    “这个药啊,我听说过,前面有一段时间在网络上和电视中都有相关的新闻报道,但很多都是负面新闻,这个药行不行啊。”

    丁崇文道:“哎,我心中也没有多少底,如果是骗人的,这三千块钱就打水漂了。”

    李建龙摇了摇头,想要说一些什么,但最后还是忍住了。他觉得再说也没有什么用,反正药已经买了,这三千块钱可能真的是打了水漂。
1...6970717273...1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