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巨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五彩贝壳
一些不明情况的人,看到这样的报道,只会是笑一笑,并不放在心上。而那些通过服用“独活通滞口服液”治愈了多年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为神农堂感到不平。
开始一、两天。仅仅只是有一些小媒体在报道神农堂和“独活通滞口服液”,随着事情的发酵,一些大型媒体,一些大v,都开始关注并报道这些事情。
尤其有一家国内知名的媒体,用上了“是被吹嘘的神药,还是真正的好药”的标题,大篇幅的进行报道。
&nbs
第一百七十一章 全线反击
这几天,关于神农堂以及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独活通滞口服液”一直都是新闻和舆论的热点,焦点。
原本仅仅只是在南江市,以及周边县市有不小名气的“独活通滞口服液”在全国范围内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事情的发展,绝对超出了苏家父子当初的预期,他们绝对没有想到,无形之中为神农堂打了一次很好的广告。
办公室之中。
苏宝林又背着手,脸色有一点阴沉,正在来回的走来走去,在他的办公桌上放着好几份报纸,无一例外,全部有关于神农堂以及“独活通滞口服液”的相关报道。
在他的电脑之中,打开数个网页,也全部有这些内容。就在刚才,他还看了手机上很多诸如类似的东西。
这可不行啊……
苏宝林脑海之中想道,这越来越偏离了当初的方向,必须想一些办法,采取一些措施才行。
但他又有一种无力感,事态发展这么大,已经超出他苏宝林的掌控范围,不是他区区苏宝林可以左右的。
“咚、咚、咚……”
办公室门外响起了敲门声,推门进来的是苏子明。以苏子明的尿性,一般是不会敲门的,往往是直接推门进来,但被苏宝林训斥了几次之后,终于有了一点起码的规矩。
“爸……”
苏子明的脸色也并不好,显得有几分焦急之色,他直接道:“现在铺天盖地全是关于神农堂,以及‘独活通滞口服液’的有关报道,我们该这么办呢,这样下去,最终受益的恐怕是神农堂。”
这是一个问题。
他已经深刻的意识到。当初花费了不少的钱,弄出这么大的动静,可能只是为他人做嫁衣。
不行。
这样下去绝对不行!
这才有了苏子明敲门进来,脸色如此焦急的原因。在他眼中无所不能的苏宝林,此刻内心深处已经有一种无力感。
这么多媒体参与进来,广泛的报道并热议这件事情,远远不是他苏宝林当初所能想象的。
在他的计划之中,收买一些小媒体,大肆抹黑神农堂,大肆的贬低,甚至污蔑“独活通滞口服液”是靠吹嘘出来神药,目的只是让神农堂声誉受损,刚投产的“独活通滞口服液”没有市场。
如今,他收买的那些小媒体,完全淹没再滚滚的新闻舆论之中,即使它们发声,也不会引起多少人关注,大家关注的都是那些有巨大影响力的大媒体。
“爸,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苏子明显得很担心,忧心忡忡的看着他的父亲。
本来背着手,在来回走来走去的苏宝林停了下来,他想了想之后,语气低沉的道:“让我再想一想,先不要急。”
苏子明哪里会不急,他急切的提醒道:“爸,就在昨天,张驰召开了神农堂药业有限公司的一次股东大会,我担心他们会对我们动手。”
什么,召开了股东大会。
苏宝林的脸色变了变,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终于发生了,他认为,最忌惮的不应该是张驰,而是神农堂药业有限公司后面的那一帮股东,那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事情有一点不好办了啊!
苏宝林脸色又阴沉了一分,挥手道:“我知道了,你先出去,让我先静一静。”
等苏子明出去之后,苏宝林无力的坐在沙发上,心中微微后悔,也许当初不应该去招惹张驰,更不应该去招惹神农堂。
接下来,我该怎么办……
苏宝林脑海之中,想着将来他该怎么办,极力的思考着对策,怎么去应付目前的事态,只是,他越想越没有头绪。
……
晚上大约七点半。
张驰刚回来不久,舒舒服服的坐在客厅,拿着遥控器打开电视,调到了江北卫视。
江北卫视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江北省,而是在全国都有比较广泛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因为它是各省市所有卫视之中收视率排名前三的存在,尤其是晚上七、八点的黄金时间,收视率很高,全国很多观众都会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江北卫视。
打开电视之后,张驰看了看时间,还有几分钟就是晚上七点四十分。
几分钟的广告之后,江北卫视第一套播出今天的特别节目,主要是鉴于这几天关于‘独活通滞口服液’火热的报道的争议,电视台方面特别邀请了好几名重量级的嘉宾,面对广大观众,讨论“独活通滞口服液”。
这是关于“独活通滞口服液”的特别节目,也是刻意安排的。
很快,进入节目时间。
看着电视之中的节目,张驰开心的一笑,心中赞许道,不愧是罗伟东,不愧是江北罗家,在江北省的影响力还真不小。
这节目是罗伟东说服他的父亲和爷爷,又江北罗家出面运作的,不然呢,人家江北卫视凭什么安排这一档特别节目。
这一档节目对神农堂,以及对“独活通滞口服液”的报道是正面的,十分可观的。
邀请的几位嘉宾也极具分量,全是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名医等。主持人先是介绍了目前的新闻舆论,然后也介绍了“独活通滞口服液”。
与其说是介绍,还不如说是向广大电视机前的观众推荐这一款药,
第一百七十二章 全部捅出去
前两天,罗伟东回了一趟江北省,昨天下午才刚刚回到南江市。
电话一通,罗伟东的声音就传了过来,“哥,在哪里呢,有一个好消息我要告诉你。”
从电话之中能感受到罗伟东那振奋的语气,张驰心中微微一动,“哦,是什么好消息呢,你这么高兴!”
罗伟东也不卖关子,直接道:“关于苏氏制药的消息,这一回,如果我们将这些事情捅出去,够苏宝林父子喝一壶的。”
关于苏宝林父子的事情,张驰一颗心渐渐的热切起来,朗声的道:“我现在正在去公司的路上,我们在办公室之中详谈。”
“好的,我到你办公室来找你。”罗伟东也绝不废话,爽快的挂了电话。
吴科在开车,注意到张驰的神色之后,他侧头道:“驰哥,什么好消息,你这么开心。”
张驰一笑,没有正面回答吴科,而是在心中想道,关于苏氏制药的消息,希望能给苏宝林父子重重的一击。
不久之后,抵达神农堂药店连锁有限公司,刚在办公室之中坐下来不久,罗伟东就兴冲冲的进来了。
两人的关系好,又没有第三人在场,就用不着那么多的讲究,罗伟东直接在椅子上坐下来,带着几分神秘道:“驰哥,你猜测到了是哪一方面的消息吗”
张驰笑着摇头道:“这我可猜不着,快和我说一说,到底是什么好消息。”
罗伟东道:“这一切,还要感谢晓涛,全是他的功劳。”
“哦。”
张驰看着罗伟东。没有想到罗伟东首先就提到了温晓涛。
温晓涛是一名非常有实力的二代,只是为人一直比较低调,他也是神农堂药业有限公司的股东之一,当初曾出资6000万入股神农堂药业有限公司。
温家的产业不仅仅局限于江北省,其实重心更多的在江南省,温晓涛本人也经常呆在南江市。
这一次股东们对苏宝林的全线反击之中,温晓涛看似很低调,没有大张旗鼓,其实,他一直在玩大动作。
罗伟东道:“哥,晓涛已经掌握了苏氏制药集团很多弄虚作假的证据,他们旗下有好几种药做假更为严重,称之为假药一点都不为过。”
什么,苏氏药业集团在药品上作假。
闻言,张驰的眼睛亮了。
在药品行业,弄虚作假是非常严重的事情,如果让广大的患者知道,那用过这些药的患者们可能会陷入恐慌之中。
张驰在大感兴趣的同时,也想知道,平时不显山露水的温晓涛,他是怎么掌握苏氏制药集团弄虚作假的证据的。
罗伟东道:“哥,你可千万别小看了晓涛,他们家旗下有好几家商业调查公司,实力很强大。”
难怪,难怪能弄到苏氏制药集团弄虚作假的证据。
张驰兴致勃勃的道:“快和我说一说,苏氏制药集团有哪几种药物作假,温晓涛弄到了哪些证据”
“好的,没问题。”
罗伟东一边答应着,一边将他特地带来的文件袋打开,将里面的东西给了张驰。
“这是证据,还附有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
接过这些东西,张驰认认真真的看了起来,坐在椅子上,仔细的翻阅。整个办公室之中安静下来,只有张驰翻阅这些资料的声音。
罗伟东呢
他知道张驰翻看这些东西需要时间,显得非常有耐心,坐在一旁,慢慢的喝茶等待着。
足足过了十几分钟,张驰终于翻阅完这些东西,将它们在手中扬了扬,十分开心的道:“这真是雪中送炭啊,我正在发愁,光有舆论的反击稍显不够,无法让苏宝林父子遭受实质性的损失呢,现在好了。”
罗伟东道:“那是不是将这些东西捅出去,让整个行业都知道苏氏制药集团的丑事呢”
当然。
肯定要捅出去。
这么好的机会,不利用一下,那都有一点对不起我们自己。张驰毫不迟疑,点头道:“我们再火上加一把油,将这些东西全部捅出去,一点不留。”
罗伟东大喜,“没问题,我去安排。”
张驰叮嘱道:“一切做得小心一些,我们不用亲自出面,花一点钱,安排别人去做,做得尽量隐蔽一些。”
罗伟东赞同道:“这我知道,引火上身的蠢事,我是不会去做的。”
拿着这些证据,罗伟东高高兴兴的走了,马上去着手安排接下来的事情。张驰呢,不用去做什么,等着看好戏就可以了。
不愧是罗伟东!
他的效率是很高的,才第二天,张驰就看到了一家媒体的报道。早上,一打开手机,习惯性的想看一看新闻。
很快,张驰就从手机网站上看到了关于苏氏制药集团弄虚作假,尤其是数据和检验结果作假的新闻。
图文并茂,证据充分。
看完这篇新闻报道,张驰笑得很得意,很开心,心中想道,这真够苏氏父子喝一壶的。
不久之后。
张驰接到了罗伟东打来的电话,“哥,相关的报道已经出来了,一共有三家比较有影响力的媒体报道了苏氏制药集团作假的事情。”
一共有三家吗
张驰询问了哪三家之后,结束通话,马上又拿起手机,果然又很快看到了另外两家的报道。
哈哈……
张驰真想得意的大笑三声。
虽然仅仅只是三家媒体,但这三家媒体的影响力并不算小,由他们率先进行报道,肯定能以点带面,带动很多媒体参与其中,进行一系列相关的报道。
只要给一点点时间,苏氏制药集团造假的事情就会发酵,然后就会引起广大群众的愤怒。
对苏氏制药集团来说,最致命的是他们也是一家疫苗生产制造企业
第一百七十三章 这样,行吗
神农堂药业有限公司的办公大楼还没有建好,还在外墙装修之中,距离正式交付使用还需要一段时间。
现在的办公场所是租的,同样位于医药产业园,距离厂区不远。两人离开厂区之后,到了公司的办公地点,进了办公室。
刚坐下来不久,郭涛瑞就敲门进来了。
张驰朗声的道:“郭总,我和王总刚才去了厂区,看了生产情况,尤其看到了生产制造出来的,价值大约1个亿的‘独活通滞口服液’,销售的事宜必须提上议程。”
从1号厂房内的那条生产线启动试生产,到目前已经近10天的时间,也从刚开始时候的每天两、三千盒,到现在稳定的每天5000盒。
仓库之中,库存超过3万盒,价值大约1个亿,这些药品,必须卖出去,变成现金才行。
销售的事情,主要由郭涛瑞在负责。
为了药品的销售,他甚至还有一点焦急上火。他主动的去联系了很多药品经销商,但对方不是觉得“独活通滞口服药”出厂价格太高,就是提出的一系列条件过于苛刻。
在药品行业,零售价格和出厂价格相差是很大。比如一盒零售价100元的药,它的出厂价可能只有10元,或20元钱,其他都是各中间环节药品销售商的利润。
“独活通滞口服液”的零售价格是3000元,显然无法做到以几百元的出厂价格给那些药品经销商。
凭什么大头让他们赚。
零售价3000元一盒的“独活通滞口服液”,在郭涛瑞看来,起码要在达到2500元以上,能到2600元更好。
但那些药品经销商不这么认为,一个个将价格压得很低,最高也仅仅接受“独活通滞口服液”一盒1500的出厂价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