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江大富豪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月纶
“抱歉,能具体谈谈吧”霞梦的表情明显认真起来。在来之前,她以为仅仅就是一位初出茅庐的创业者,或者就是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可能合作未必成功,但谈判上绝不可能很成熟。
可万万没想到,眼前这位年轻的华人,居然是一位很冷静的商业老手。既不夸夸其谈,并且只用数据说话,又在不知不觉之中,引导住了谈话的主动。而且自己确实也相当好奇,想要听听这位年轻华人的想法。
其实维多利亚的爆红,在某种意义上,给叶华带来的是种幸福的烦恼。
回归到建立维多利亚的初衷——金融刷钱,贸易收购洗钱,或者说利用通货膨胀倾销欧美!可为什么一定需要北美维多利亚做平台、做桥梁呢这并不是因为美国阳光风水好,叶华是有着自己的用意,“华哥”和“神仙水”这两款炒作成功的产品,一定要快速铺展开,而直销方式是病毒性极易传染发展的销售模式。反正按照当时的目的,有了这两个新产品任何一个直销公司都能快速发展,为什么就不再收购一个大公司炒作一番呢
叶华完全没想到,或者说,他原先的估计太过保守,奥黛丽身上的异变使“神仙水”事件的炒作会如此成功,维多利亚网络国际公司像核聚变一样爆发式发展,所以到现在,叶华就惊讶的发现,原先有点想放弃的维密,现在也跟着变成了一头“现金奶牛”
现在就可以转型做各类服装制造,那等到河对岸那边开放投资了,还可以到处画地建厂,搞几十个优衣库之类的牌子都没问题。可是现在……
自己完全可以招人搞大,干嘛要便宜卖给别人
何况这女人她也没实力吃下现在的维密啊。
她到底想干嘛
……
。
第232章 冠名(求订阅票票支持,谢谢)
然而,无论是收购,还是投资,都需要双方愿意。收购先不说,现在叶华又不缺钱、不缺技术和市场,根本不需要融资。而在这里,既然这个从电影界转型成功的服装商人霞梦上门求见,叶华就顺便探讨一下制衣厂管理经验,谁让眼前这个依然美丽的女人很有powerful的人物学习老前辈的艰苦创业精神,买卖不成仁义在,说不定哪天进入内地市场还需要老前辈提携一番。
随后的几回合探讨交流很精彩,但也很枯燥,结果当然不出意料——叶华不接受投资和收购。而霞梦多次来到维密求见,也不可能没有几手准备,她就退而求其次“叶生,投资的事让你为难,但本人认为,霞梦制衣厂与贵公司的业务有许多互补,完全可以先加强合作,而我们有一些特殊的渠道,如果贵公司愿意的话,能否代销”
“哦”叶华一下子有了兴趣,开始了详细询问。
众所周知,对岸的市场是比较封闭的,很多都是政策性的贸易活动,还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销售流通市场。简单点形容,就类似某些人手握着通行证才能过关贸易。
这里不讨论这种流通市场的原因。但就出现一个问题——对岸的中小企业的销售,相当依赖那些贸易公司,而贸易也依靠自己的强势,获得了那些中小企业的总经销权和很丰厚的销售折扣。而在这70年代,对岸产品的原材料质量还可以,价格上又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但基本是国内销售。然而,那些超大型的企业当然没问题,可以建立自己独立的国内销售网络,由于物资短缺,很多产品供不应求,但那些中小企业就完全抓瞎了,他们需要同一调配,总有生产过剩的时候,就算是大型公司也要外汇买东西,他们也需要外汇呀
他们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本来他们就没有什么直接对外销售渠道,那该怎么办难道就一直被某些欧美经销商剥一层皮吗
现在叶华收购维多利亚网络国际后,突然开拓广阔海外市场,他们早已探听到叶华回国的消息,反正叶华都已经富得流油,连20世纪福克斯都能买下,那还不如去买家叶华手下那个维密牌子一起合作。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维多利亚就进入了贸易公司的视线。于是这一次,很多对岸贸易公司就索性主动出击,通过霞梦制衣厂作为联系人,打算直接买下维多利亚网络国际旗下的维密,作为一个跳板进入欧美市场。
对于这样的合作,叶华想了一下就拒绝了。他并不想这么早介入对岸市场,一是怕引起港英政付的打压,二是对岸市场只是一些初级货品,卖石油、钢铁维多利亚现在以轻工业直销为主,这些大宗商品不说他一下子吃不消,没有相对应的实力,他也不想这么招摇过市,引起某些势力的反感。
他还是闷声发财,低调卖自己的“华哥”和“神仙水”,拍自己喜欢的电影,潇潇洒洒美女作伴。
就算缺货,叶华也可以叫伊藤三郎在霓虹开辟新市场就行,70年代的霓虹经济已经崛起,产品质量并不差,物廉价美,出口总额已经超过了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贸易大国。到时去霓虹叶华还能再浪一波……
……
港大校长办公室。
“……去做个研讨会,你看你做的什么事情敢在哈佛大放厥词你还是第一个,不过你有这么好的研究成果,干嘛不在港大发布呢好东西要想着自家人,咱门港大培养你用了很多心机的,按你发回来的资料做过验证,你那一氧化氮理论完全是真实可行的,咱门港大校董研究过了,授予你生物化学的博士学位和名誉副教授职位,知道你收购了好莱坞大公司很忙,只要你每月回来为我们上两节课就行了……”一边为坐在椅子的叶华倒了一杯收藏多年的碧螺春,黄校长一边在唠叨,“……课程虽少,你可得认真点,我们需要高屋建瓴的指导。华仔,其实你这么年轻,完全回归我们校园搞研究开发,把公司都给经理人做那很累的。”
“呵呵。名誉副教授会不会太随意了黄校长。”叶华笑笑,“叶教授嗯,这称呼很不错,可是我才十八岁啊。你看,人家看我这么年轻肯定没人选修我的课程的。所以别开玩笑了,我想回去补补觉!明白吗黄校长!”
“切,听说你那‘华哥’能增强抵抗力还能抗癌,是基于什么理论研究出来的还有那神仙水是怎么回事能不能和咱门港大合作一把我们给你单独建立个实验室!”
“啊,原来你们是打这个主意‘华哥’和‘神仙水’是我的独门秘方,不会公开的。算了,那啥,那学位我也不要了,你们自己研究吧。”
“可是……”黄校长多少有点犹豫,终于说出自己想问的话,“我感觉,你这两个药太暴利了,你在国外发展应该引来很多眼红的想永远做独门生意,你不想回国了还是不要命了你这样独食,就不怕……”
“怕啥”这是两人第一次严肃的讨论回国问题,“我又没犯法,所有的公司都是离岸公司和信托基金控股的,并不是我个人独资。”
“维多利亚网络国际呢”
“哼,那也不是我个人单独股份,那是个直销公司,现在达到钻石级别的合伙人应该超过一万人了,什么行业的人都有,就算是医生律师政付议员,只要买我们的产品也被吸收成为维多利亚的会员,只要购买的产品数目足够多就算我们的合伙人。”叶华嗤之以鼻,“那些需要我们的产品的人就是我们的会员,那些想通过我们的产品赚钱而不停发展会员的人,都是我们的合伙人。亲戚、朋友、同学一切能利用的关系,他们都拿去推广我们的产品了。我们的产品很好啊,大家都需要,维多利亚的销售模式是很惊人的。连贸易委员会和司法部都被我们的产品打动了,你说他们敢乱来吗”
其实木秀于林,天下根本就没有净土。真以为欧美就是一片光明照样会尔虞我诈、明枪暗箭,无非是规则不一样,玩法不一样罢了。而高手会害怕挑战吗或者说,没人挑战的还算高手吗不适应欧美的游戏规则,或者不适应中华的游戏规则,这都没什么,但美化一处,黑化另一处,那就太可笑了。
至于叶华他需要的是精彩,需要的是挑战,根本无所谓是什么规则,也无所谓未来会有什么惊涛骇浪。一句话,当叶华选择赚取金钱的时候,他就根本不怕举世为敌!
叶华说的很霸气,黄校长眼中满是惊讶,笑道“好好好,咱门港大是小池塘,容不下你这条真龙。学位证都给你颁发了,你先收下吧。现在你赚了大把钱,是不是考虑过帮助一下穷困的港大学弟学妹们”
“你是说捐款吗我预期分20年捐1亿美元给港大医学院合作研究新药,专利收入五五分成,但医学院要改个名字。”叶华从身上拿出支票簿写了一张支票递给黄校长。
“改什么名字”黄校长还没看支票,喝了一口茶,随口问了一句。
“叶华医学院!”叶华笑道。
“噗!等你捐了一个亿美元再说吧。”黄校长差点把嘴里的茶水喷到叶华的脸上,你个小屁孩想叫港大医学院为你改名这也太异想天开了吧
“这是我从美国带过来的十支血液,我打算和港大合作研究一批新药。”叶华打开身边的冷藏箱给黄校长看,这是田旭东用小药丸换血液偷运回来的。
“什么血液什么药”黄校长凑近看了看。
“艾滋病毒!一种另世界恐慌的病毒,极易传染致命。如果你们不愿意,我自己建立实验室单独研究。”叶华冷冷道。
“好好,我给你找医学院的院长过来。一起走一起走!”听到这里,黄校长头皮发麻了。他知道叶华虽然顽皮一点,但绝对不会拿这种严肃的问题开玩笑的。
“……”
望着叶华开车离开,黄校长手里拿着苏格兰皇家银行的500万美金支票,轻叹一声。到最后,还是不知道该如何开口。“算了,前期捐款都收下了,改名就改名吧,开校董会讨论讨论,哎……!”
笑着开车回到玩具厂总经理办公室,就响起了电话“叶生,听说你喜欢喝酒,我们带来一些茅台过来给你品尝品尝,给点改进意见”原来是霞梦。
“我很忙的。”叶华真是无语了,真是阴魂不散。
“收藏了50年的原浆茅台,我也是第一次听过……”
叶华笑了,他真不想和这样powerful的人做交易,有时候还真的挺烦人。但也不能拂了霞梦的好意“那等会儿你来我们玩具厂见面,问你拿。”
“半岛酒店吧,我订了位置,晚上六点半,我请客!”
“也成。”
……
。
第233章 加班上瘾(求票票支持)
“华仔,想问你……”
“嗯”
“……没什么,没什么。就想问问,今晚你来不来”
“不是说过周末吗我现在是一个拼命赚钱的大老板啊”
“骗人。挂了。”
挂上电话,陈钰连微微叹气。其实对叶华的花心早有准备,可是真的面临,还是有点不是滋味。尤其想到,叶华虽然在半山区给自己买了一套别墅,他回来三天了就来过一晚,她平常也很少来这栋房子,去太平山顶游玩的时候才回来住一宿,可万一让父母知道自己,多少总有些尴尬。也只能……这样啦!
……
而在观塘工业区刚建成的华威电子厂,陈炳超的办公室,面对叶华,陈炳超汇报道“叶生,这一个月您交代的任务挺多,我中五才毕业没什么文化,承蒙您厚爱,您就叫我看着塑胶厂、玩具厂、制衣厂,还要我买地买楼招人搞这个电子厂,再搞那么多我真没时间连功夫了!”
“你从港大招的人不听话吗你也要去港大学习提升一下自己的管理技能啊!”叶华看着开始发福的陈炳超,原本刚毅长脸已经长了横肉。
“谁敢不听话!我给他们那么多工资,谁没做不出成绩,我杀他全家!”陈炳超圆瞪着双眼拍着桌子大喊。
就算结婚生孩子了,陈炳超那一言不合就喊打喊杀的爆裂脾气还是改不了。
说话表情夸张,也是希望在老板面前留个印象。
当老板觉得你真的没用的时候,就没有存在价值了。
“哥们,天热脾气爆,你特么激动个急吧差不多就可以啦。你要时刻想到,你现在是个大老板,已经成功洗脚上田的有钱人,别整天打打杀杀的,吓坏小朋友怎么办他们都不敢来我们这上班了。”叶华挥了挥手,示意陈炳超别激动坐下说话。
“不会的,现在河对岸那边来了大把人,只要说我们华威公司招人,想要多少有多少。”陈炳超拍着胸膛豪气万千道。
拼杀多年,没想到自己也能上位管上万人的几个工厂,两三个月前还在街边收数被别人骂呢,现在突然变成了人人巴结的大老板,每天快乐得要飞起。
“把规矩都整好了,人心都是肉长的,公司里做事要有人情味,要人文关怀,别搞社团那一套。”叶华倡议的是狼性文化,不是。
以前那些无所事事的小流氓能被改造,有一份安稳的工作,一个值得奋斗的目标,平安度过一生,无论对个人对社会,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我们所有华威公司都包吃包住,加班工资比别人多一倍以上,年底的年终奖半年起。月末还一起吃烧烤聚餐,啤酒管够。”陈炳超炫耀道。
那边刚逃过来的人,有的四处流浪饿好几天了,现在管吃管住的当然感恩戴德了,虽然现在提供给他们的只是棺材床。
“花擦,加班工资比别人多一倍每个月加班多少个小时”看着陈炳超那逐渐龌龊的笑容,叶华就知道这家伙坏得很。
“没多少,一个月就150小时到200小时。”陈炳超淡定道。
现在港城工厂都这样,为了争夺订单都是拼命加班的,时间紧任务重……
“别整死人了,到时赔的钱更多。”叶华无力吐槽了,果然是黑心资本家,为了节约成本,每天上班十三小时以上,比996狠多了。
不过这年代的人都是很有耐力的,能加班赚钱当然是最好不过了。
加班也要有个度,每天加班四五个小时就差不多了,进了icu,到时医药费又是一大笔钱。
“是他们自己主动要求加班的。我们还成立了几个外包公司,承包给他们干的活,他们外包死多少管我叼事。”陈炳超一边抽着烟,一边无所谓的品着蓝山咖啡。
最近当上了大老板,生活情调也跟着提升,对喝咖啡也挑剔起来,买了个咖啡机,自己磨咖啡,慢慢品尝。
“谁想到外包的主意”叶华好奇问。
外包公司只是公司的一种模式,没有什么好与不好的,至于说好与不好,完全看公司的具体管理情况了,后世这种模式的确很火,随着互联网发展,每个公司逐渐都有着自己的技术团队,但是有些公司他们没有比较强的技术人才,还是会找外包公司求助,从某种程度来说,外包公司的技术实力还是可以的,说外包公司不好这就是一个错误的说法,什么模式的公司都有好的与不好的!
只要钱给到位,你管人家去哪里,打工不就是为了钱么
“他叫李正宇,听他说过跟您很熟,上次你打棒子人的时候,他帮忙收拾维密店的。今天他外出公干,孙红梅经理在新界那边新开了十几个制衣厂,又招了一万多人,他过去协调管理。”
“卧槽,他不是很痴迷学功夫吗怎么跟你混了”叶华突然想起当初那个怂恿他上门打遍港城所有武馆的功夫狂。
现在也改邪归正了
还是个商界狂人
“他听说我们打败南樾帮后就投奔我这里,他也是那边逃过来的,鬼主意特别多。”陈炳超给叶华续了一杯咖啡,笑呵呵道。
“外包的兄弟也是人啊,别整那么狠了。周末聚餐的时候叫上他们,年底双薪吧。”叶华笑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