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满城风沙

    刘琅解释了一下。

    “我说刘琅呀!我还想给你助助兴,没想到你就是这两首歌曲的原作者,我这可是班门弄斧了!”

    火天霆一拍大腿道。

    “这两首歌在港岛可是火的一塌糊涂,随便一条小巷都能听到,刘琅,你的变形金刚漫画书火了,现在歌曲又火了,我看再过两年,整个港岛的娱乐圈都要被你给霸占了!”

    火天霆大声说道。

    “娱乐这种东西就是随便弄弄,不过火大哥,叶金生这个人也是老革命的后代,跟小虎哥和王大哥都认识,他独自闯荡你们港岛人生地不熟的,你要是见到他可得多多关照一下呀!”

    火家在港岛很有势力,有他的关照叶金生也能顺利一些。

    “没错,叶大哥和我是发小,我们两家的关系可不寻常,以前我不知道他去港岛了,现在知道了,那就要重视,不说帮忙了,起码别欺负我们就行………你们港岛人太小家子气,屁大点地方还瞧不起外地人,我们首都人都不敢你们港岛人凭什么刘琅,你既然要做娱乐业,那就做大一些,把港岛那些电视台都买下了,到时候看他们还敢小瞧我们!”

    木小虎对港岛人很有意见,觉得他们天天装逼,整个港岛才一千多平方公里,还没有首都一个区大,有什么好装的

    “是,是,港岛很多老百姓的确眼界不大,看不到世界发展的趋势,我回去就找这个叶金生,他是你们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以后在港岛我就照着他了!”

    火天霆刚忙说道。

    “港岛的经济支柱是旅游业和金融业,跟新加坡相似,如果发展的好,经济增长非常迅速,再加上两个地区人口不多,所以他们才能在短短几年内成为东南亚的焦点,但是不要忘了,只靠旅游业和金融业的国家是绝对不能称之为强国的,看看英美德法就知道了,他们依仗的还是自己强大的工业基础,有原子弹、人造卫星,有强大的制造能力,有这些东西,别的国家就得老老实实,都得乖乖听话,这些东西都不是港岛和新加坡这样的国家




第四百六十二章 善于创造奇迹的民族
    数百人高唱爱国歌曲,这一幕让万贺何权等人感慨万千,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了这些人对于国家的感情,美国科技水平是远远强于中国,双方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但是美国人对美国的感情就很淡了,倒不是说美国人不爱国,而是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黑人、白人、黄种人等等,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和人种都能在美国找到,他们到美国生活的原因是想享受那里优厚的待遇。

    一个人为什么会爱国不是因为这个国家给了他多少待遇,而是这个国家给了他多少感情,中国在近一百多年来就是个多难的国家,中华民族也遭受了无数的苦难,这种苦难都由所有国民承受,这就是一种患难与共的感情,而且这种感情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高于物质层面。

    “为什么在五十年代中国战胜了美国,我现在终于知道原因了!”

    何劲感叹道。

    “就是因为这种爱国精神!爱国精神有时候可以迸发出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放在战争年代,可以在战场上打败强大的敌人,放在现在的和平年代也可以创造出奇迹来,这芯片他们一定是可以制造出来的!”

    何劲本身就成长在战争年代,对爱国热情非常熟悉,当年他也是怀着为国为民的情绪投入到了学习之中,幻想着学成之后报效祖国,只是大时代的变化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原来的那份爱国热情早就深藏在了心底,现在听到激昂的歌声又将这份情绪唤醒出来,这是血脉的呼唤,永远也不会消失。

    刘先明这个办法的确有效,大家工作的热情又被激发出来,枯燥的生活之中也有了一丝趣味。

    时间飞逝,转眼之间就到了年底,刘琅这些日子很忙碌,也很充实,有时在中芯科技和大家弄着芯片,有时也会坐飞机回到首都看一看华夏大学的机床制造,不过他大部分时间还是留在沪市,因为他想亲眼看到国家第一块自主的芯片诞生。

    当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块芯片并非是完全由国家自主制造出来的,因为主要的设备依旧是五年前在岛国进口的那套晶圆生产线,只是这套生产线内部的超过七成以上的零部件都升级换代了,尤其是光刻机,光源采用了国家最先进的分子激光仪器。

    和这台激光机一同抵达沪市的还有国家光学研究研究院的翟跃迪院长,然后翟院长在沪市也和众人干起活来。

    何权他们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他的帮助下中芯科技可以有的放矢的解决问题,建造的速度大大加快。

    八五年十二月份中旬的一天,由中国改造的晶圆生产线终于拧上了最后一颗螺丝,这预示着中国芯片第一期工程到了一个收尾阶段。

    这套晶圆生产线外观与之前差不多,但内部的零件已经完全不同了,五成以上的零部件全部变成了国产。

    零部件国产化,这是国家制造业必须要走的一步,如大众车一样,这个过程很艰难,从八零年到今年的五年时间里,才完成了百分之三十左右,这还是靠着从德国安德鲁斯公司进口来的机床完成的。

    芯片所需的零部件也是如此,要想达到万安公司的标准,不是提升某一条生产线的问题,而是提升整个产业系统的问题,就如一辆汽车,你要想达到进口车的技术指标,那就得从最小的零件做起。

    中国的制造业要想达到西方发达国家如今的水平,在国家重点支持,工人们



第四百六十一章 征途
    何权等人纷纷上了车,然后就到了市中心的酒店,五个人洗漱完毕后已经紧临傍晚,此时白为任亲自前来为众人接风洗尘。

    白为任的气度自然不凡,让何权等人十分的钦佩,他们还以为落后的中国官员也是思想迂腐僵化,可是白为任和他们谈起中国和世界未来的发展头头是道,甚至还提及电脑将成为世界未来的潮流,即便是他们也听的频频点头,这样的眼界,怕是不输发达国家的领导人吧。

    他们却不知道,如今国家高层都在学习刘琅的第三次产业浪潮和三次工业革命这两个“教材”,这两本别说是在中国了,就是放在世界范围那也是可以当成指导性纲领的书籍了。

    第二天一大早,五个人就坐着汽车来到了远郊的中芯科技,带进到工厂里看见那些设备后更是惊讶。

    “什么你们竟然有四微米制程的晶圆生产线还有这些设备,这……这已经可以开工建设了吧!”

    五个人被停放在车间里的设备所震惊,一个刚刚打开国门,老百姓都满足不了温饱的国家怎么能拥有这么齐全,技术程度如此高的设备

    “各位,中国这些年在电子产业方面的技术还算是没有落后,这些设备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要知道我们国家光是半导体、无线电的企业就有近千家,虽然无法和美国相比,但是和湾湾相比,他们打着滚也追赶不上我们!”

    黄坤自信的说道。

    “一千多家企业我的天,那别说是湾湾了,就是美国也没有这么多企业呀!”

    何权吓了一跳。

    “何老先生,我们国家电子相关的企业的确很多,这说明我们的基础很雄厚,说句大话,现在我们是可以制造出一块集成电路上所有的零部件的……但是同样问题也很多,就是这些企业大多数技术水平很低,而且没有任何的竞争力,说句实话,它们早晚都会被市场淘汰,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合并这些企业,把人才和技术都整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强大!”

    刘琅也不隐瞒实话实说。

    “嗯,没错,芯片这种集成电路是一种烧钱的产业,对技术和人才的要求非常高,单单是多自然不行,更需要精,当然,还需要钱,不过你们现在这些设备要想制造出我们所需的芯片也是足够了,三年前我到湾湾时他们什么都没有,只能从美国和岛国购进设备,但光有设备还是不行,还需要人才,我带着十几名工程师手把手的教那些大学生整整半年才算是勉强做到合格。

    你们这些设备技术比湾湾三年前的设备要差一些,但是并不大,只要进行一定的改造就没问题了,关键还是看你们的工人怎么样,如果可以,我觉得两个月的时间就能达到湾湾的水平!”

    何权认真的说道。

    他原本是不想接受这个任务的,当然,不是因为他不愿意到中国来,做为第一代华人,他对祖国还是很有感情的,但在他心里觉得中国非常落后,还是一个农业社会,这样的社会怎么可能会拥有芯片这种产业呢

    当年他帮助湾湾搞技术就是累的够呛,又来帮助更穷的地方,这对于一个都到了退休年龄的人来说实在不是个好差事,但万安即是他的老板又是他的老友,对方恳请自然不便推辞,所以他来之前抱着一个长久奋战的心理。

    可事实上,中国电子产业的基础远远超出他的意料,即便是技术还差了一些,但是各种设备齐全,电子产业就是这样,不怕升级换代,就怕没有基础。

    没有基础就说明连人才都没有,那一切都得从头开始,要是有基础,就必然有人才,只要教会这些人才就可以了。

    “这样吧,我现给这些工人出一些题目,让他们做一做,看看这些人的水平如何!”

    何权也不废话,马上就开始进入角色。

    他的一位助手在纸上写



第四百六十二章 善于创造奇迹的民族
    数百人高唱爱国歌曲,这一幕让万贺何权等人感慨万千,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了这些人对于国家的感情,美国科技水平是远远强于中国,双方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但是美国人对美国的感情就很淡了,倒不是说美国人不爱国,而是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黑人、白人、黄种人等等,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和人种都能在美国找到,他们到美国生活的原因是想享受那里优厚的待遇。

    一个人为什么会爱国不是因为这个国家给了他多少待遇,而是这个国家给了他多少感情,中国在近一百多年来就是个多难的国家,中华民族也遭受了无数的苦难,这种苦难都由所有国民承受,这就是一种患难与共的感情,而且这种感情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高于物质层面。

    “为什么在五十年代中国战胜了美国,我现在终于知道原因了!”

    何劲感叹道。

    “就是因为这种爱国精神!爱国精神有时候可以迸发出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放在战争年代,可以在战场上打败强大的敌人,放在现在的和平年代也可以创造出奇迹来,这芯片他们一定是可以制造出来的!”

    何劲本身就成长在战争年代,对爱国热情非常熟悉,当年他也是怀着为国为民的情绪投入到了学习之中,幻想着学成之后报效祖国,只是大时代的变化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原来的那份爱国热情早就深藏在了心底,现在听到激昂的歌声又将这份情绪唤醒出来,这是血脉的呼唤,永远也不会消失。

    刘先明这个办法的确有效,大家工作的热情又被激发出来,枯燥的生活之中也有了一丝趣味。

    时间飞逝,转眼之间就到了年底,刘琅这些日子很忙碌,也很充实,有时在中芯科技和大家弄着芯片,有时也会坐飞机回到首都看一看华夏大学的机床制造,不过他大部分时间还是留在沪市,因为他想亲眼看到国家第一块自主的芯片诞生。

    当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块芯片并非是完全由国家自主制造出来的,因为主要的设备依旧是五年前在岛国进口的那套晶圆生产线,只是这套生产线内部的超过七成以上的零部件都升级换代了,尤其是光刻机,光源采用了国家最先进的分子激光仪器。

    和这台激光机一同抵达沪市的还有国家光学研究研究院的翟跃迪院长,然后翟院长在沪市也和众人干起活来。

    何权他们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他的帮助下中芯科技可以有的放矢的解决问题,建造的速度大大加快。

    八五年十二月份中旬的一天,由中国改造的晶圆生产线终于拧上了最后一颗螺丝,这预示着中国芯片第一期工程到了一个收尾阶段。

    这套晶圆生产线外观与之前差不多,但内部的零件已经完全不同了,五成以上的零部件全部变成了国产。

    零部件国产化,这是国家制造业必须要走的一步,如大众车一样,这个过程很艰难,从八零年到今年的五年时间里,才完成了百分之三十左右,这还是靠着从德国安德鲁斯公司进口来的机床完成的。

    芯片所需的零部件也是如此,要想达到万安公司的标准,不是提升某一条生产线的问题,而是提升整个产业系统的问题,就如一辆汽车,你要想达到进口车的技术指标,那就得从最小的零件做起。

    &nb



第四百六十三章 第一块国产芯片
    中华民族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还造出了原子弹、卫星和核潜艇,如果说这些都是奇迹,那么芯片产业还真的没有什么可以骄傲的,起码就在晶圆生产线完成后,何劲等人都觉得这件事对中国来说不算什么,这不是说中国能够制造芯片没什么了不起,而是指芯片对世界的影响还很微弱,比不上原子弹那震天一响,也比不上卫星升上天穹后的遥遥俯视,他们没有刘琅重生的灵魂,不知道在二十年后,一块小小的芯片足以让整个疯狂。

    晶圆生产线开动,周明、谢喜德带着王元等几位资历最深的人小心的注视着设备的运转,这台设备里面所有的零部件加起来都超过了一亿元,尤其是那台激光光刻机和几百片纯度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纯硅材料晶圆,光是这两个部件的价值就有两千万,更不用说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了,要是算上这些成本,那两个亿都打不住。

    一分钟后,一块巴掌大的集成电路板出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那细小的纹路上镶满了更加微小的零部件。

    “成了!”

    何劲只是看了一眼就基本上判断出这块芯片完全符合万安公司的要求,当然,这块芯片还要进行测试,不能马上使用。

    “呼!完成了吗”

    在场的人没有欢呼,只是长出了一口气,这副场景和当初华夏大学制造出不锈钢电炉截然不同,这种电炉制造成功的那一天开始,就意味着中国自己掌握了一种先进的冶炼技术,国家的工业水平因此大大提升。

    所以,不是说中芯科技的员工不激动,只是他们不知道这块芯片到底意味什么,制造芯片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刘琅在坚持,然后是高层们选择无条件听从了他的意见,这才最终走到了这一步。

    别说是中芯科技的人了,就是万贺何劲他们自己,对芯片的未来也不甚了解,即便是刘琅“吹”的天花乱坠,但那毕竟不是自己亲眼所见。

    “恭喜各位呀!中国的电子产业水平从今天起,从这一块小小的芯片起,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了!”

    何劲看着向旁边的刘先明和黄坤等人说道。

    “何先生,这可是你们万安公司的功劳,没有你们的鼎力相助,我们哪里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成功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了!”

    黄坤赶忙回应。

    “是呀!这么几个月来你们可是累坏了,别说是你们,就是我的嗓子唱歌都唱哑了,现在终于完成领导交个我们的任务了,所有人都可以好好休息一阵了!”

    刘先明的话让大家哈哈笑了起来,没错,这些天刘先明时不时地就带着大家高歌一阵,他带头唱,虽然五音不全可是情绪饱满,正是这种情绪时刻激励着众人。

    “刘琅,其实最感谢的人还是你,要是没有你,我们这帮搞电子的人就没什么用处了,或许再过几年,老的退休年轻的也会转行,所以是你拯救了我们,让我们这群老家伙还觉得有点用处呀!”

    谢喜德对着刘琅说道,芯片的未来如何他不知道,但这几年电子产业的情况他是一清二楚,国家已经对这个行业不重视了,就是因为刘琅要搞芯片,国家才重新把他们想了起来,又组建了中芯科技,现在把芯片搞了出来,算是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子技术,光是这份成就感就足以让他此生没有遗憾了。
1...123124125126127...4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