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满城风沙
林国栋的确是个市场营销的天才,刚到美国就借着变形金刚模型的热销把漫画书也推广了出去,三十多个动画形象一经推出立刻引起轰动,那些已经买到模型的人开始关注模型玩具背后的故事,购买模型的人至少有数万之多,也就是说,漫画书的书迷在短短时间内就达到了五位数。
这从成绩上就可以看得出来,一个月的时间里漫画书就卖出了一万本,每本是十五美金,刨去成本,净利润达到了十三万美金。
&nbs
第三百八十三章 与德国谈妥了
陈春生现在是意气风发,他以压缩机专利入股,只要未来孙明凡的空调卖出去一台,他就能获得利润的百分之二十,当然,他获得的利润中有百分之三十是华夏工业科技的。
陈春生和孙明凡去年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制造生产线了,这件事并不容易,虽然压缩机现在已经被制造出来,但毕竟那是从实验室里制造出来的,很多零件都是手工打造,成本太高,要想实现规模化,就必须要制造一条生产线。
大部分零件国内的一些机床厂就可以制造出来,只有最核心的零件国内的机械水平还无法制造出来,需要进口新的机床,事实上就是那台从实验室里造出的空调也是一个“残次品”,核心零部件还是达不到设计标准,工作起来时间要是长一些就会出现各种问题,不过这些零件的制造难度不是很大,比大众车的零件都简单一些,所以,所有人都在等待德国人的机床,一旦国家和对方谈妥了,只要进口一批机床,零部件方面就没有问题了,到时候马上开工制造,不出一年时间就可以实现量产进入市场了。
第一款空调是刘琅亲自设计的,外形基本上就是二十年后大众化的空调外形,不过体型要大一些,显得有些笨重,这主要考虑的是零部件的原因,毕竟现在的制造水平无法与二十年后相比,即使如此,这款空调的形象也比国外的空调要强出很多,一旦上市,足以碾压任何其他的品牌。
“机床,机床呀!”
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机床了!不过没办法,机床是一种比较敏感的设备,需要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博弈,但刘琅相信,这件事很快就会有结果了。
果然,经济大会结束一个半月后,上面传来的消息,中德双方在引进机床问题上已经达成了一致,德方终于同意了中国的要求,允许中国购买德国的机床,但必须按照他们制定的进出口设备名录进行。
这份名录第一时间就到了刘琅手中。
“熊教授,这是名录!”
刘琅将这份名录交给了熊怀志。
“这帮德国人还真是小气,这些机床,最高的科技含量也只比咱们国内要高出一代而已,大多数都是半代产品,小气,真小气!”
熊怀志显然是很满意。
“呵呵,这就已经不错了,虽然只是一代和半代产品,但是在种类上却是很齐全,即基本上车床、铣床、磨床全部都包括了,只要我们买进,大众汽车的零部件差不多就能完成百分之四十了!”
刘琅倒是很满意,机床可是一个国家的工业基础,是国之重器,不能轻易示人,这些机床在德国国内也只能算是二三流水准,但对于中国来说,却是属于高技术,只要中国人把这些机床的技术完全吃透,那就相当于提升了本国的工业水平,像德国这样的工业发达国家,技术提升一代也得七八年的时间,现在给了中国,最多也就三四年时间就可以把自身的技术提升一代,这就相当缩短了三四年的时间,这对中国来说意义就很重大了。
如果是五六年前的中国,德国人恐怕连理都不理你一眼,但是现在不同了,中国持续改革开放,市场逐渐放开,世界大环境也是发展服务业,要寻找一个更大的市场,而中国就是这个市场中最最终于的一环,所以中国的地位飞快提升,让发达国家都重视了起来,不管是美国、德国还是其他国家,都想方设法要进入这个巨大市场,正因为有求于中国,所以最终才答应了将自己国家的机床引进到中国,这也是两国博弈的结果。
“教授,这批名录一共涉及五个种类十三个型号的机床,除了安德鲁斯公司的产品外,还有另外一家名叫怀德的公司提供的机床,国家现在正在和德国签署协议,应该最近两天就会完成了,一旦完成后马上会举办一个机床展览会,邀请全国数十家机床厂参加,在这个展览会上就可以订购机床,我仔细看了一下,我们华夏大学就买这三台机床!”
刘琅指着名录说道。
熊怀志看了一下,刘琅选的机床分别是磨床、铣床和车床,算是比较齐全了。
“好,技术方面刘琅你就可以做主,资金方面我去和赵校长沟
第三百八十四章 参加展览会
几天后,展览会召开,刘琅向王振东借了一台面包车,拉上熊怀志、鲁冠军还有一帮华夏工业科技的员工一同到了首都展览馆。
展览馆前人很多,都是来自全国机械行业的负责人,另外不少相关部门的官员也来参加,国家这两年举办的展览会不少,但这一次是清一色德国先进机床,对于搞机械的人来说,德国人的机床就好像是珍贵的宝物一眼,即便不买,能看一眼也值了。
车子停下,大家下了车,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就聚焦了过来,不为别的,因为他们认出了刘琅。
当然,认识刘琅的人没有几个,可是要认出他来根本不需要认识呀!他的身高和年纪就是他最大的标志,除了刘琅之外,谁会来参加这种展览会呀!
“快看,那个小孩子就是刘琅!”
“这个刘琅真是厉害,带着保钢鞍钢那伙人硬是把不锈钢冶炼炉给撺了出来!”
“我孙子都比他的,怎么一考试都及不了格,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呀!”
所有人看着刘琅都在嘀嘀咕咕地说着,的确,刘琅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传说,这帮人在谈论之时还有些自豪,都为能见到这个活着的传说而沾沾自喜。
“妈呀!刘琅,所有人都认识你呀!”
鲁冠军在旁边小声地说道,在他眼里,如果有一天自己走在大街上要是有人这么议论自己,那他这辈子就没有白活了。
“哼,废话,我们刘总可是完全靠着自己的本事拼出来的,搞机械的要不认识我们刘总,那他就白活了!”
旁边一位研究生说道。
“低调,低调!咱们赶紧进去吧!”
刘琅可不愿意自己被别人当猴看,带着大家飞快的向大厅里走去。
“哈哈,刘琅,这一次你可来了!”
刚到门口迎面就走来了几个人,为首一位六十左右岁的男子老远就对刘琅打着招呼。
“江部长!吴部长!”
来人是四机部的江波涛部长和机械部的吴中部长,而这个江波涛就是华夏大学学生会主席江宏的父亲。
这个时候的国家在政府机构上很有意思,主管工业的部门最多,什么一机部、二机部、一直到七机部,另外还有机械部,淋淋种种记都记不住,比如一机部主管民用机械、电信、船舶工业,二机部主管兵器、坦克、航空工业,三机部主管核工业和核武器等等。
很多部门的职权都是有重叠,现在国家就在酝酿将这些部门统一起来,未来就会成立工信部了。
“江部长吴部长你们好!”
两位部长级的官员出现,刘琅自然不能绕着走了。
“刘琅,叫部长就见外了,你和江宏是同学,你叫我江伯伯就好了!”
江波涛笑着说道。
部长在国家机构中也是高官了,而刘琅没有任何一官半职,但在刘琅面前,他们可不敢摆什么官架子,论地位,人家是“编外第一智囊”,连邓老都要听的他主意,论对国家的贡献更是让所有人都心生佩服。
“来,咱们到小会议室去,你的那位德国朋友就在那里!”
小安德鲁穿着一身非常郑重的西服正坐在小会议室里,旁边也有一位德国人,德国怀德机床厂的负责人名叫沃西,这个怀德公司也是一家小厂子,比安德鲁斯还小,这次德国在全国范围内征求出口中国机床的企业,安德鲁斯自然没有问题,他们可是中国点名要的企业,另外还有几家企业希望能和中国做生意,德国政府就选择了怀德公司,这两家公司的技术水平都不是太高,没有掌握德国最先进的技术,生产的零部件也是很平常,即便卖给中国,未来也不会在国际市场对德国造成竞争。
一帮人走进了一间小会议室,小安德鲁看到刘琅走了进来急忙站起身来。
“刘琅先生,我们又见面了,您好,您好!”
小安德鲁早就不把刘琅当成孩子了。
“小安德鲁先生,我早就说过咱们会
第三百八十五章 现场火爆
很快展览会开幕,主管工业的副总理丁惠中亲自到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词,还亲自接见了小安德鲁和沃西二人。
十三台机床摆放在宽敞的大厅之中,每一台都是锃明刷亮,旁边还放着制造出的各种零件,所有到场的人都可以近距离接触这些零件。
“西德人的水平可真高,那台车床车出来的零件起码比咱们厂子精确五个米毛!”
“好家伙,这台磨床磨出来的钢面比镜子还平滑,我这辈子都没看过这样的机床!”
“国家让咱们厂子承接大众公司的零部件制造,这下好了,这台机床完全可以制造出符合对方要求的零件,咱们就买这台……!”
到场的都是全国各大机床厂的负责人,都是行家里手,机床好不好一看便知,即便德国的机床看不懂,那制造出的零件就放在旁边,一对比就知道有多少差距了,可以说,所有人都惊叹德国人的技术,国家的机床行业真是有不小的差距呀!
展览会要举办两天的时间,只是第一天就有六十多家企业提出了购买申请,其中辽北省制造一厂一下子就要购买四十台机床,涉及金额达到了一百五十多万美金,其他什么金陵制造三厂;沪市制造总厂也都提出了购买申请,有的购买二十台,有的购买十五台,总之第一天就预购出了三百多台机床,总价值达到了一千四百多万美金,而展览会的现场更是非常火爆,出乎了很多人的预料。
这么快就卖出去一千多万美金了小安德鲁和沃西两个人只觉得有些大脑有些缺氧。
安德鲁斯公司比怀德公司要大一些,一年的总产值差不多有一千万马克左右,换成美金,大概是三百多万,这些钱除去给工人的工资和购买原材料外,剩余五六十万美金吧,如果算上研发新技术的费用,能给小安德鲁留下二三十万美金就不错了。
但是现在,短短一天时间订购就达到了一千四百多万,还是美金,这净利润就有二百万美金了,快比得上他一年的收入了。
“真是做梦一样呀!”
小安德鲁和沃西两人此时都恍如隔世一般。
“一旦订单定下来,我得赶紧回去加班加点的干了,所有人都得干!不行,还得招工,起码得招五十个人才能在三个月内把机床组装好!”
这些机床的零部件也不都是他们自己的公司生产,很多也是在其他公司购买的,只有核心零部件是自己家生产出来的,现在他们已经隐隐感到人手不够了,决定回去马上开始招工,然后加大购买量,只有这样才能在规定是期限内完成订单了。
小安德鲁和沃西二人陷入了甜蜜的烦恼,不过刘琅看着那些工厂的厂长们却是若有所思。
不得不说,国家的工业基础还是很完备的,这主要原因就是建国初期的领导人们对工业非常重视,纵然当时国家很穷,有的地方连饭都吃不饱,但还是最大限度把钱投入到了工业建设中去,什么炼钢厂、机床厂,几乎每一座城市都修建了工业企业。
遍地
第三百八十六章 机床到手
特企改革算是走出了国企改革的第一步,这一点要比前世早出许多,但是所谓的特企其实都是技术含量很低的企业,比如饮料行业、棉纺织行业和电器行业,即便是技术含量高的家电行业在刘琅眼里也算不得什么,毕竟孙明凡不用考虑去制造零件,只要能买到生产线制造出电器就可以。
刘琅对这些不太感兴趣,他现在考虑的是如何将改革推广到机械和芯片行业,但这存在不少困难,一是这些行业经营状况还算是过得去,生产出的产品即便不能赚取多少利润,起码还能活下去,没有达到特殊企业的标准,另外一点就是这样的行业都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企业,没有钱没有技术你买过来也白扯,不像家电行业那样,生产出的产品可以很快进入市场形成资金流。
所以机械制造和芯片产业的发展需要很长的时间周期才能看到效果,这对于飞速发展的财富时代来说有些格格不入,刘琅考虑是不是要亲自出手买下几家机床厂管理,可要是那样的话,就需要很多资金,或许买下几家机床厂资金用不了多少,几百万就差不多,但是要提升这些机床厂的技术,再加上培养人才支付工资,这个资金量可就非常巨大了,没有几千万甚至上亿元那是绝对无法完成的。
上亿元资金,刘琅现在手里可没有,而国内也没有那么高回报率且回报周期短的项目,只有国外那些发达国家才有可能。
刘琅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美国,如果他记得不错,在八六年,也就是明年,美国将出现一次股灾,几天之内道琼斯指数就缩水五分之一,这场股灾对于股民来说是灾难,可对于刘琅来说,绝对是一次天上掉金砖的大好机会呀!赚上个几千万都是少的,或许这一下子就能赚出几个工厂也说不定。
刘琅早已经打算好了,等到明年自己就会到美国留学,顺便逛一逛“扫荡”一下美国的市场,不劳而获是所有人都奢望的,刘琅也不例外,尤其是占世界第一强国的便宜。
当然,这些事情要等到明年,今年的事情还有很多,万贺的实验室要进驻沪市,大众汽车的零部件要好好研究,这些事情都很重要,每一件都要重视。
两天后,展览会结束,短短两天的时间订货量就超过了两千万美元,这还是还有很多小厂子没有钱买不起的情况下,如果国家出钱,恐怕订货量就要翻上几倍了,鲁冠军也订了一台车床和一台磨床,一旦国家批准,他就得支付三十多万人民币,这些钱已经是他这几年的所有积蓄了,为了实现他心中的梦想,他也是豁出去了。
别人要等国家的批准,之后还要等待至少三个月的时间才能收到机床,不过刘琅不用那么麻烦了,展览会一结束,用作展览的那三台机床就被他拉到了华夏大学的实验室里,其他人只能是羡慕嫉妒了,没办法,国家现在有特区和特企,另外还要加上一条“特人”,就是特殊的人,这个人就是刘琅,他想要什么东西国家会立刻给他拿来,别人也不敢说什么。
刘琅、熊怀志还有十几位机械学院的老师,再加上数十位学生都围着三台机床如同欣赏三件宝物一般。
“啧啧!西德人制造的机床就是好,简直就是艺术品呀!”
“是呀!有这样的机床才能制造出那么好的汽车,不知道我们国家什么时候能制造出这样的机床来!”
一位学生感叹道。
“我们不要妄自菲薄,更不用灰心丧气,只要咱们现在奋起直追,未必赶不上他们!”
熊怀志在一旁大声说道。
“没错,现在我们和他们的差距还不是太大,主要是轴承的精度、材料的材质、可靠性和高速性能方面的差异!”
刘琅一边围着机床不停地看着一边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