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后看向满宝,和蔼了些,笑道“你母亲应该是商州人氏,那丧报是魏大人托人给办的,他行事向来滴水不漏,就算要造假,那至少也有七分真在内,我回去核查,到时候可以帮你查一查你母亲可还有什么亲眷在世。”
最主要的是肯定一下这个案子,排除了周银夫妇的嫌疑,接下来就可以专注的查白启一案了。
第818章 各家
或许是担心他们才知道自己的身世心里不痛快,唐县令一直坐在石头上和他们絮絮叨叨的说话,直到肚子实在饿得受不了,他才拍拍衣服起身,“走吧,我们下去吃点儿东西,这太阳也快要西下了,一会儿还要乔装往你家走一趟呢。
满宝就领着唐县令下去,才走过菜园,正碰到道和提着菜篮子来摘菜,看到他们便停下脚步,先是沉稳的向唐县令行礼,这才看向满宝和白善,“道虚说你们来了,我却总不见你们去前殿拜神,我就猜你们到处跑了,怎么到这儿来了?”
满宝道:“说悄悄话呢。”
唐县令看向满宝。
道和并不问是什么悄悄话,而是转开话题问道:“你要不要请护身符?”
满宝摇头,“我娘肯定给我请了。”
道和也不失望,从衣兜里拿出两个护身符,一个给了她,一个给了白善,道:“这两个是给你们的,我也给了白二一个,你们今天怎么不一起玩儿?”
白善道:“他比我们早来,所以就错开了。”
道和便点点头,侧身让到一旁道:“他这会子就在前面的大草坪上跟人玩呢,你们去找他吧。”
满宝和白善点点头,一个道:“我给你抄了一本医书,可惜今天出来得赶,我忘了带,明天我让人带来给你。”
白善也道:“你上次要找《冲虚经》,我和满宝在府学的藏书楼里找到了,但只给你抄了一小半,也给你带回来了,明儿一并叫人给你送来,剩下的,估计得等我下次回家,或是周四哥回家的时候才能给你带上。”
道和眼睛一亮,颔首道:“多谢你们。”
满宝和白善回以微笑,双方告别,唐县令便跟着满宝和白善一起离开,走了老远后回头看了一眼道和,问俩人,“他这个年纪竟都看《冲虚经》了,看得懂吗?”
“不管懂不懂,先看再说,”满宝道:“我们先生说了,书读得多了,意思自然就明白了。”
“他读完《道德经》了?”
“那当然,我不是道士,我都读完了。”满宝指了白善道:“他也读完了。”
唐县令笑问,“读得懂吗?”
满宝摇头,“连五分懂都不敢说,也就明白了一两分而已,先生说,他读了一辈子的老庄,如今也不过才体悟到其中五六分的意思。”
唐县令就感叹道:“能体悟到五六分就很厉害了,这世间的人若都能明白这一二分的道理,那也就没这么多乱事了。”
白善扭头好奇的问唐县令:“唐大人不是不信道吗,怎么也读老庄?”
“我不信道就不能读了?”唐县令居高临下的瞥了他一眼道:“我同样非儒家,兵家和医家,不也读他们的书?”
满宝乐,“那你一定是法家。”
唐县令笑了笑后道:“算是,也不算是吧,不过家父是法家。你这算是医家了?”
满宝摇头,“我也不算是,我既喜欢医术,也觉着老庄说的好多事都很有道理,我还特别喜欢天尊老爷,但孔老夫子说的话也颇有几分道理,凡是对的我都学,他们之间彼此不能说服的,我也会思考,然后找出自己喜欢的答案来,可这答案既有偏法,也有偏儒,还有偏兵的,而且过段时间,这答案还会变,你说我是哪个家?”
白善:“你是杂家,还是意志很不坚定的杂家。”
唐县令闻言就哈哈大笑起来。
满宝道:“先生都没给自己划是哪个家,哪个家,我为何非要当家?”
“大家之才,天下争颂之,你想当还当不了呢,”白善道:“你才多大呀,还是多读些书吧。”
“我现在读的书可不比你少。”
白善:“那可不一定,你要比一比吗?”
满宝:“比就比,谁怕谁呀,待回了益州城,我们就比,不叫先生出题,我们就斗文,看谁能给出对方接不上的文章。”
“好,不是一局而胜,让白二做裁判,一条一条的记下,到最后算谁的最多,谁输。”
俩人斗着嘴走到道观的前殿,那里还是一片香火旺盛的模样,不断的有人出来进去的拜神仙。
满宝看向唐县令,“你要不要拜一拜?”
唐县令便把扇子往后腰一插道:“既然来了就拜一拜吧,一会儿还要见一见观里的道长呢。”
去见人家观主,怎能不先拜人家的神呢?
满宝他们已经习惯,每次来观里,都是要把每一个神仙都拜过的。
当然,那会儿满宝还是小短腿,心无杂念,只是带她来的钱氏所求甚多,为了心安,便每一个神仙都拜过去。
满宝就跟着娘亲拜过去了。
到后来白善也喜欢上观里来拜神了,便跟着满宝一个一个的拜过去,所求也不过是,希望作业能简单些,老师要多放假,可以去县城里玩儿诸如此类的愿望。
到得后来,人越大,许的愿望也就越多,越大了,开始是家人亲朋身体康健,自己学业顺利……
哪怕知道神仙并不能保佑这么多人,完成这么多人的愿望,他们还是习惯性的一个一个拜过去。
唐县令却是习惯的只拜主神而已。
这道观是老子的主场,所以他只拜了老子,便看着俩人一个一个的拜过去。
他笑着摇了摇头,跟在后面走,到了最后总算是见到这观里的道长了。
两位道长正分坐两边给人解签,唐县令看了一会儿,发现他们解签竟是免费的,有的人给钱,有的人不给,还有的人则是从怀里拿出两个鸡蛋给道长……
唐县令:……
而不管信众给什么,两位道长一律收了,钱放在一旁的盒子里,鸡蛋和其他的东西则放在脚边的篮子里。
而不论给还是不给,他们皆是微笑以对,并没有什么变化。
唐县令摸了摸下巴,扭头问满宝:“这观里的道长们一向如此?”
“是啊。”满宝踮起脚尖看了看后道:“今年的行情比去年好多了。”
一丈拂尘便拍了过来,满宝回身,就看到守才不知何时站在了他身后,他眼中带笑的瞪着满宝,问道:“来了也不来拜见观主,才观主在这儿坐了半响,就等着你过来摇签呢。”
满宝嘿嘿一笑道:“我今年就不摇签了,好多人解签呢。”
守才却摇头道:“还是摇一支吧,年年庙会都摇一支,今年何必例外呢?摇了拿去给师兄解签。”
然后看向白善笑道:“白小居士也摇一支签吧。”
白善点头,“好。”
第819章 道观
白善拉着满宝去摇签,一人一个签筒,咚咚咚的,不一会儿就调出来一支签。
满宝看了一下,交给守才看,“还是上签。”
白善的也是。
唐县令看了觉着好奇,也拿签筒摇了一支签,发现也是上签。
他便看向签筒,很想将里面的签字都拿出来看一看。
守才已经笑眯眯的把签筒收了起来,和三人道:“师兄在后院静室里,你们去找他解签吧?”
唐县令拿着签子和满宝他们一块儿去静室,路上忍不住问道:“那签筒里的签子是不是上签比较多?”
满宝点头,“是呀,道虚说,里面就放进了几支下签和中签,基本上没人能摇出下签来。”
“这是为何?”
满宝道:“守清道长说七情伤志,信众既然来观中拜求,那多是遇到了难事,人有烦忧,伤心伤肝,还伤精气,这会儿说些好听的话使人以喜冲忧总是好的。”
满宝顿了顿后道:“我觉得守清道长说得对,《黄帝内经》中也记了情志生克之法,我虽未曾用过,但我见医书上记载,有好些有名的大夫都爱用这样的法子。”
唐县令就看着手中的签子问,“那你们还去解签?”
都知道根由了,再去解签有什么意思?
白善就道:“虽知道根由了,但抽到上签还是很高兴,且每一根上签的签文都是不一样的,你抽到的总有些特别的意思在内。”
唐县令就摇了摇头笑道:“我知道了,你们既不信,且又信。只愿相信好的一面,遇着坏的一面就要想着信鬼神不好了。”
白善理所当然的道:“我们是凡人嘛。”
满宝盯着唐县令看,“唐大人,那你这会儿拿着上签心里高兴不高兴?”
唐县令:“……高兴。”
白善便也忍不住抿嘴笑起来。
他们去找守清道长解签,守清道长看着满宝和白善的脸色,夸了他们好一通,让他们放宽心,前路自坦途,然后便收了他们的签子看向唐县令。
显然,刘老夫人和钱氏找过守清道长了,因此守清道长做足了和唐县令相谈甚欢的样子,假模假样的客气一番,又论了一下道。
满宝和白善坐在一旁看他们客气的论道,觉得一点儿也没有听先生和守清道长说话来得有趣。
说了半天,守清道长觉得时间够了,便端茶送客。
唐大人和他不熟,自也不能深入的交谈,因此识趣的起身告辞。
道观前面的草坪上已经摆了好几个摊位,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被东西背上来的,这会儿正滋滋的冒着热气。
饿了的唐县令都没忍住和满宝白善一起咽了咽口水。
白二郎正蹲在一块石头边上和小伙伴们玩儿,抬头看到他们两个,便跑过来,不高兴的叫道:“你们这一整天都跑去哪儿了?我爹说你们就在山上,我把道观翻了一遍都没找着你们。”
满宝:“那真是不巧,正好就错过了。”
满宝咽了咽口水,指着那几个摊位上的东西问道:“你吃过了吗?”
“吃过了。”
白善问:“哪家的东西最好吃?”
“那家卖馄饨的最好吃,那家的馕饼最难吃,其他的一般吧。”
三人转身就去馄饨摊上坐好,满宝高声道:“要五碗馄饨。”
唐县令就看了一下那份量,问道:“你吃的完吗?”
“还有大吉和你家的明理呢。”满宝奇怪的看他,“一人一碗也不算多吧?”
唐县令便点头。
“呀,唐县令你怎么在这儿?”一旁的白二郎惊叫起来。
唐县令:……
他顿了好一会儿才看向满宝和白善,问道:“他反应一向如此慢吗?”
白善:“差不多吧,习惯就好了。”
白二叫道:“你们当着我的面说我坏话,太过分了吧?”
“没有,不是坏话,是实情。”满宝道:“这么大一个活人站在我们旁边你到这会儿才看到。”
白二不想理他们了,起身便要走,但想想不对,还是坐回去问,“今儿一大早你们干什么去了?怎么没叫我?”
满宝和白善对视一眼,都决定不告诉他,于是道:“就在村尾转了一圈,是你出来的太快了,我们坐车来的,来那么早有什么用,热闹还没开始呢。”
“谁来赶庙会坐车来呀,往年我们不都是走着来的吗?”
有小伙伴跑来找白二,“白二,你到底还去不去找竹鼠了?这天都快要黑了,咦,满小姑你也在呀,白善,你们两个去不去?”
满宝和白善一起摇头,看向白二道:“天快黑了。”
“黑了怕啥,我们要戌时过后再回去的。”
白善道:“那你们可不要跑远,跑到山里去没灯,我们找不到你们可不会进去找。”
“放心吧,我们年年都去那儿抓竹鼠,太阳一落山我们就回来。”说罢拉着白二跑了。
唐县令跟着俩人着实体验了一下他们这儿的庙会,他们吃完了馄饨,又去品尝了一些小点儿,酉时的时候,观里铛铛铛敲响了钟,守清道长从观里出来,随便找了块空地坐下,就给大家讲道。
很通俗的讲,不过是教大家如何放宽心,如何长寿养生而已。
唐县令听了好一会儿,颇觉无趣,便有些走神的去观察前来旁听的信众,就见他们听得很认真,嘴上还念念有词,似乎是想把这些都背下来。
唐县令摸了摸下巴,问道:“你们这儿每年庙会都会讲道?”
满宝点头,“多是说的养生之道和为人处世之道,守清道长说,别的他说了,大家也听不懂,也用不上。”
唐县令笑问:“长博听过吗?”
“听过呀,杨县令还夸守清道长讲得好呢,还给道观写了一篇嘉赏的文章,”满宝道:“杨县令说这是开启民智,别的不说,教人养生之道可使人长寿,教人为人处世之道,更是教化的功德,因此杨县令还把山下那块地拨给了道观以作嘉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