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回八一:长嫂的奋斗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肥妈向善

    “你不知道你大哥和孟师长在部队里是搭档吗”

    曹德英点点头:“我知道。但是这有什么关系”

    窦骁从车前镜里扫过一眼她的表情后没有说话。

    从刚才两人避风的屋檐下跑出来,曹




【752】惊赞发言1
    四中确定去参加市里选拔的选手选出来的,一共三个人。一个魏则新,这个是全部人都可以想到的人选。另外两个人,在宁云夕和冯组长按照公平原则的挑选下,按照成绩排名选出了一个高一年级的学生和一个初二年级的学生去参加。

    到了市里选拔考试的日子,宁云夕和冯组长带了这三个学生和邱副校长汇合。由邱副校长亲自率队前往考场。考场安设在市教育局里。

    可能是因为首届选拔的关系,各所学校都是倾尽全力,做好初次尝试的工作。所以来到选拔考试赛场上的,都是首都里数学顶尖的学生以及最好的数学老师。

    首都的生源向来都是很好的,比起她原先所在的地方要好很多。这点宁云夕过来首都教学后已经认识到。不过在她看来,生源平均素质高不意味着能出天才。天才往往是如同金子一样埋藏在沙子里的。

    所以当邱副校长悄声问她对于今天本校选拔出来的学生感觉如何时,宁云夕诚实地说道:“恐怕离奥数选手水平还差一点。”

    奥数,考的是天才。不是说平常大量的做题练习以及听老师教学能学出来的。

    邱副校长的眉头紧了紧,因为知道她教出过刘妮妮那样真正的天才,所以对她的话是比较相信的。

    学生们进入选拔考场进行笔试的时候,带队老师们全部集中在了等候的接待室里。

    同时,市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将今天选拔考试的考卷分发了各个老师阅读。

    各个学校的老师们拿到考卷立马议论起来。

    有的老师坦言:“这个题有点难。”

    “为什么是只有六道题”有的老师指出。以为选拔赛像平常数学考试那样,会给多



【753】惊赞发言2
    “今天选拔赛的这六道试题难吗”邱副校长问。

    “我觉得都挺难的,放到高考应该都算是附加题的内容了。”冯组长先回答道。

    在场很多老师同样这么认为的。

    邱副校长只看着宁云夕:“宁老师你的意见是什么”

    “我觉得都不难,都没有达到奥数题里面最难那个档次。”

    “你怎么知道没有达到”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另一个学校早已按耐不住的一位老师。

    在一些老师的眼里,大概宁云夕这么一个看起来很年轻的女教师居然敢当众对市里考题和奥数评头论足,足以叫人跌破眼球了。

    耳听几个老师的口气很冲,一幅幅兴师问罪的模样。

    邱副校长出于保护自己学校老师的目的,想带宁云夕离开到外面说。哪里想到在场的几个老师喊道:“让她在这里说,有本事说了开头,没本事说完她要说的话吗”

    冯组长惊讶又无奈地摆了摆头。

    “宁老师你在这里说吧。”邱副校长这个气也来了,当场拍板让宁云夕说给这些人听,看这些人的脸往哪里搁。

    宁云夕接到邱副校长的示意,想着这些话又不是不能说,直言道:“奥数难题的标准是,解决方法可以用到大学里的数学课程比如微积分之类。当然,赛事组不希望不鼓励选手以超出中学数学所教的范围来解决这些难题。等于说是考验学生以仅有现有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高等数学题目。你们说能不难吗奥数是竞赛数学,不是中学数学不是高等数学。”

    此时接待室门口有双经过的眼睛对着宁云夕的身影闪了下芒光。

    “你瞎说的吧一个题目用微积分能解决,



【754】惊赞发言3
    “宁老师,你这次又带了哪个数学天才来参赛”有其他学校的老师向着她刺探军情。

    宁云夕道:“没有数学天才。”

    “哎”老师们正惊讶她这个回答。

    由于苗心红向她招了招手,宁云夕征得邱副校长同意后走了出去。

    苗心红一把抓住她的手心握住道:“瞧瞧你,不穿多点。”

    “这里很暖和的。”宁云夕说,边看到了站在苗心红旁边的一位老人。

    “北大数学系的薛教授。”苗心红贴着宁云夕的耳边介绍道。

    “你好。教授。”宁云夕向老前辈敬礼。

    “刚才路过这里听到宁老师的发言很有意思。”薛教授说道,“好像你之前有学生在我们北大念书。”

    “是,读物理学的李想同学。”

    “对,是他。”薛教授想起来的样子说,“宁老师如果不介意,可以给我们多讲讲imo吗国内教育界对于这个赛事确实是第一次接触,不是很清楚来龙去脉。”

    宁云夕因此和苗心红一块走着,一面尽可能回答薛教授提出的若干问题。

    北大的数学系教授都来到这里勘查,足以说明国家教育部门对于首次参赛的重视。第一次参赛以观察赛事为主,但是,不能完全到国际赛事上去丢脸。所以,高等院校的数学教授被委托参与是正常的事情。

    “到时候,一部分国内高等院校的数学系老师和教授都会参与到国家队的集训来。问题在于,他们习惯于教大学生了,甚至是教研究生博士生,对于怎么指导这些中学生不是太擅长。”苗心红和宁云夕说出薛教授等专家的顾虑所在。

    宁云夕等着他们的决定。

    “是这样的。薛教授刚才和我说,说可以推荐你来加入国家队集训老师行列里面。”苗心红道。

    &



【755】同行相知1
    “我说你给我推荐的那个数学尖子,现在是在考场里吗”薛教授问。

    “是,是的。”石老师一边答应,一边看到了苗心红和宁云夕,道,“这位好像有点面熟。是在哪儿见过”

    “是宁云夕老师。”

    “我知道了。”石老师想了起来喊,“是教出那个考上t大的理科状元的宁云夕老师。”

    “你印象深刻”薛教授问。

    “印象很深刻。因为她那位学生,叫做孟晨逸吧,在t大我认得的张教授那里据说在写论文了,不过是大三。读研读博应该妥妥的。”

    “你和张教授有联系”

    “有。”石老师坦诚答。

    那头从苗心红的讲述中,宁云夕得知这位石老师是首师大毕业的高材生,毕业后在人大附中教学。人大附中的名气与首都四中是不相上下的。据说当年这位石老师不选择首都四中而是人大附中,只因为人大附中学校离自己家门口近一些。

    与其时间浪费在上下班来回的奔波上,不如省多点时间去给学生补补课。这是石老师的名言。

    薛教授每次想起石老师的名言都乐,道:“如果每个老师都像你这么想——”

    “千万别。”石老师有点后悔自己当年的心直口快了。

    “石老师是一位出了名的孝子。”薛教授和苗心红替石老师解释着,“他父母腿脚不好,住在家里需要经常有人照顾。如果他工作地点太远,家里父母有事不方便的。当然,他也热爱自己的工作。”

    石老师被人夸的有一些汗颜。于是把话题转移自身说:“宁老师这次带来的学生怎样”

    “估计吧,可能考不到前几。”宁云夕说。

    “我怎么听说四中有个学生很不错的,是医学教授的儿子。”

     



【756】同行相知2
    一听学生这个话似乎悬了。冯组长心头的大石头悬挂了起来。

    邱副校长有之前宁云夕说的话有了心理准备,觉得比较正常。

    下午成绩出来了。按照全体考生的成绩排名进行选拔,一共首都要派出五名选手。在成绩单公布栏上,可以见到排名第一的是人大附中的刘年同学。石老师那边的老师和同学们一片欢呼声。

    魏则新排在了第五。

    冯组长拍着心口松着大气,差点儿都不知道怎么回学校向领导交代了。

    邱副校长看到这个成绩没有放松眉头,而是转回身和魏则新同学交流了两句:“你用了超出中学的数学知识去解题了吗”

    魏则新怔了一下。

    按照宁云夕的分析,今天这六道题的难度非难到必须用高等数学去解题。然而,市里得到了相关信息的话是会出一点类似的考题。宁云夕之前那话的言外之意是今天的题目是可以用到高等数学来解答的。

    魏则新低下头。他今年高三了,有信心有能力可以考上大学。先拿点大学的课程来自学并不奇怪。很多学霸都会做这样的事情,当年孟晨逸也一样。

    所以为什么宁云夕强调刘妮妮是数学天才没有说自己家老二是数学天才是这个缘故了。

    邱副校长从眼前学生的表情读出了宁云夕的全部判断是没有错的了。

    当然不是说考上大学数学系的必须是数学天才。因为天才往往一年都不知道能不能出几个。考上数学系的是很多个。

    邱副校长的手在同学肩头上拍一拍,给学生减轻压力。

    没想到,石老师这时候带着自己学生走了过来走到宁云夕面前说:“宁老师,我和教育局拿了我学生的考卷出来,你给他看看他的解题方法怎么样”

    在场其他老师都惊诧着,想着石老师都教



【757】笔友1
    那时候刚好贺卡明信片挂历都流行了起来,算是过年的赶时髦货。

    宁云夕一想,想起家里孩子们给宁爷爷宁奶奶春节写明信片的传统。今年春节一样免不了。到邮局去看看,刚好儿子两岁大了能给宁爷爷宁奶奶画葫芦了。

    据说要去邮局寄明信片,家里几个孩子兴高采烈的。一个个争着,不止要寄给宁爷爷宁奶奶,还要寄给以前的小伙伴们。小丫头孟晨橙特别想念小妹妹妞妞,决定给妞妞夹带着写一封信。

    磊磊长大了,说是要亲自给太姥姥太姥爷写明信片。

    孩子们在家里急急忙忙准备着东西,这次记得带笔、胶水、信纸、文具等准备出发前往邮局。没想到要出发之前,傅玉听说他们要去邮局寄明信片,咚咚咚跑过来了。

    “你又来做什么”小丫头孟晨橙给傅玉开门都觉得奇怪了,“找我三姐学习吗不是放寒假了吗”

    “孟晨橙,你不欢迎我了吗你一到这边我都夸你,你忘了”傅玉一边说一边双手搂住小丫头的肩头,嘴巴贴在小丫头耳朵边上悄声说着,“我告诉你,我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你要不要认识新朋友”

    “什么”孟晨橙眨着懵懵懂懂的眼珠子问。

    “笔友。交个笔友。平常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儿烦恼什么的,写信给对方,互相安慰是不是很棒的事有些事不能对其他人说都可以写信的。”傅玉说着从自己棉袄的大口袋里掏出了一本杂志出来,翻到后面一页有找笔友的信息。

    孟晨橙拿过傅玉手里的杂志吃惊地瞪大眼珠子看着,竟然这样都可以交朋友了。

    “是不是很有意思,孟晨橙,快感激我。”傅玉摸着小丫头的脸蛋说。

    &nbs



【758】笔友2
    妹妹小五跑进来问的时候,孟晨熙一口否认:“没有。”

    笔友的事她听说过,不过她不可能会有的。交笔友的人一般都是喜欢写字写信,心里孤独想要宣泄。刚好这两个条件她都没有。她喜欢阅读但不是很喜欢写信的那种人。孤独偶尔会有可是有哥哥在身边,有家里人在身边,她在学校同学关系一直可以。要写信给谁的话她早年都是给哥哥们写信,给其他人写信哪有给哥哥们写信好。

    听见三姐这样一说,孟晨橙也觉得:“我继续给二哥写信好了。”

    “小五,你不要闹笑话了。现在二哥随时可以见到,你写信给他不如打电话给他。家里有电话这么方便。”孟晨熙对妹妹说。

    可孟晨橙被傅玉说得心里头有点儿蠢蠢欲动,写信交朋友,一个来自远方的陌生人朋友。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只能说,孟晨熙已经成熟到没有了这种窥探远方陌生人的好奇心了。

    傅玉向小丫头招招手。

    孟晨橙跑出去对她说:“你骗人,我三姐没有笔友。她说不需要。”

    “什么我骗人她是不懂有笔友的好处。你要不试试看嘛,孟晨橙”

    “什么笔友”孟晨峻帮着奶奶爷爷把东西搬上楼,一进家门听到妹妹说话走过来问。

    “四哥,说是交笔友,这里这里。”孟晨橙指着杂志上的笔友信息说。

    孟晨峻看了看想起来:“好像玲玲的哥哥交过笔友。”

    “是啊。”听见玲玲姐的哥哥交过笔友,孟晨橙总算感觉这事儿好像有点儿靠谱了。

    宁云夕同爷爷奶奶买菜回到家里,问他们几个:“准备好了没有准备好了我们要出发了,车到了我们就走。”

    “大嫂。”小四和小五齐齐问着笔友的这个事。

    &n



【759】送老人家礼物1
    “要写给妞妞。”

    “要写给妮妮和大顺。”

    磊磊伸着小手努力加入小姑姑和小四叔:“写,写给,二叔。”

    噗,车内一大帮人全笑起来。孟晨峻抹下鼻梁说:“和小五那年一样蠢。”

    “我不蠢了。”孟晨橙抱着双手鼓鼓腮帮子同四哥生气。

    “都带齐东西我们就走了。”苗正清对孩子们说,接着踩下油门。

    宁云夕道:“麻烦你了,苗主任。”是没想到她打电话去部队,结果苗正清自己亲自开车过来了。
1...119120121122123...4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