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一:长嫂的奋斗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肥妈向善
苗心红服气了说道:“没有这些孩子年轻时那股劲了。走吧,进屋里去吧。”说着,她转身,冲着某人喊:“你不下车看看你,你比这些孩子还差劲。”
听见她喊声,从路边停着的一辆吉普车上,负责开车的单冬祥把围巾往自己脖子上披了下,英姿潇洒地跳了下来。
“我这不是在车上给你找资料吗”单冬祥快步冲他们走过来时说。
宁云夕才知道他们在车上放了一堆书,趁着间隙都在查资料,于是说道:“你们这么忙,陪我们来可以吗”
“忙什么忙,瞎忙。”苗心红说,手牵拉起小丫头孟晨橙的小手,“你说这孩子,隔着手套都能感觉到她掌心里的火热,你怎么这么热呢像火山似的。”
孟晨橙听苗阿姨说的话嘻嘻嘻一直笑着,苗阿姨说话真有意思,居然把她形容成了小火山。
“她整天蹦蹦跳跳的。”宁云夕说。
“我只记得她那把高歌的小嗓子。”苗心红感慨地说着,“那天你家小五在陵园里唱的那少年先锋队队歌,再次把所有人都感动到了。后来那些搞唱歌的又在问,你们家孩子是不是在哪儿学过唱歌我说我得回头再问问你了。”
“没。就她两三年前唱的那一次和文工团的老师学过,其它都是在学校跟着学校老师学的了。”宁云夕否认。主要是她和丈夫与侯军长的意见一致,现在孩子学文化课打好文化课基础比较重要。
“她上的哪个小学”苗心红问。
“我们大院附近那个桂花路
【729】少年报4
“不是你帮我收拾了吗”苗心红理所当然地道。
单冬祥这是气到不知道怎么说话好了。
报社那边听见他们的走路声,有人给他们开了门。
“胡编辑。”苗心红走上前两步,和开门的年轻女编辑握着手感谢接待。
胡编辑对他们说:“我们报社领导刚好都有事出去了,不过有交代过,带孩子们看看我们报社的资料和照片,让他们感受下少年报的历史。”
“谢谢,谢谢。这正是孩子们非常想知道的。”苗心红和宁云夕齐声说。
胡编辑很了解孩子点头,冲孩子们微笑着招招手:“过来吧,让我先考考你们一个问题。你们谁能告诉我,我们少年报是哪一年创刊的”
“五一年!”孟晨橙立马举起小手抢答。
小姑姑好厉害!磊磊吃惊的小眼睛看看小姑姑,小掌心拍拍鼓掌。
孟晨峻想,哎,今天妹妹小五怎么不变成哑巴了
孟晨橙本来挺畏生的,不过今天碰到苗阿姨后,苗阿姨疯疯癫癫的样子和亲切的拌嘴让小丫头完全忘记了自己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
所以别看苗心红被苗奶奶形容成为疯丫头,其实是挺厉害的一个教育学家的。
苗心红的手将小丫头的小肩头自然地一搂,对胡编辑笑问:“我们家孩子答对了没有答对了有没有奖励”
“有有有。”胡编辑立马配合地笑道,“来,进来后,奖励你们一本书好不好”
哇!几个孩子的小眼睛里立刻放出小太阳一般的巨光:要!
孩子们进了屋内。
办公室里有暖气,很暖和,同时散发着一股浓浓的油墨味儿,是报纸
【730】少年报5
孟晨峻有些红了脸,继续默默做事。放在以前,他此时应该会先自己得意忘形一把。
孟晨橙听着苗阿姨的话,看看自己四哥长得高起来像棵大树的身体:四哥是大人了她呢什么时候能长大
胡编辑和单冬祥各自两手抱着资料袋走了进来。
大大的相册摆放在了孩子们的面前。几个孩子的小脑袋凑在了一起,稀奇地看着相册里的一张张老旧的黑白照片。
“这个是我们少年报的第一份报纸,第一份彩色报纸。你们看看。”胡编辑给孩子们一一介绍着。
孩子们的小眼睛几乎是应接不暇。小丫头孟晨橙不由急喊着:“看不过来了,脑子记不住怎么办”
胡编辑哈哈哈笑起来说:“这个小姑娘真可爱,嗓子又好听。”
“你是不知道,她上过全国报纸的,三年前在他们当地的军民联欢晚会上唱过歌。”苗心红说。
“是吗”胡编辑立马弯下腰,在小丫头的小脸蛋上再仔细地看了两眼,“好像是有点印象,她那时候才几岁。”
“七八岁吧。”苗心红问宁云夕。
宁云夕点头。
“真可爱。”胡编辑恋恋不舍地用手掌心揉着小丫头柔软的头发说。
磊磊是人小,整个人在会议室宽敞的办公桌子上趴着了,小眼珠盯着相册。
孟晨橙对小侄子说:“磊磊,你这样压着相册不能翻页的,你走开一点点。你不想看后面的相片了吗”
听见小姑姑的话,磊磊往后退退。孟晨峻却急急忙忙哎了声,在后面用手托住小侄子差点从桌子上掉下来的小腿,一面说起妹妹:“你怎么能让他退他都不懂。你应该把他抱下来。”
孟晨橙立马站起来伸出自己双手抱小侄子。
&nbs
【731】少年报6
宁云夕想起了那天,自己丈夫在床下找半天都找不到袖口的那颗五角星扣子,原来是被儿子藏起来了。估计孟晨浩今晚事后知道,心理阴影得一大片了。
苗心红在对面看见,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磊磊,是你爸爸的你知道不”
磊磊的小眼珠疑惑地闪闪:不是家里床底下的吗是小爷自己找到的星星。
宁云夕哭笑不得,又得教儿子说:“以后你捡到什么东西,必须先交给爸爸妈妈,因为可能是有人不小心落下的。不是捡了东西就是你的。还记得那首歌吗让你小姑姑给你唱唱。”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孟晨橙张开小嗓子给小侄子唱。
磊磊跟着小姑姑的歌声拍打小掌心。
“这个小姑娘的歌声真好听。”胡编辑再次赞叹着对苗心红悄声说。
苗心红摆摆头,只知道孟家人似乎并不想小丫头去学唱歌。
孟晨峻听着妹妹的歌声也是几乎陶醉了过去。
接下来在胡编辑的指导下,小四和小五各自写出了一份较为简单的手抄报,学会了标题设计,边框设计,以及艺术字概念。
在他们离开的时候,胡编辑给他们送上了书,是少年报自己出的书。
宁云夕带着孩子们十分感谢道:“他们一定会永远记住这一天的。他们永远是少年报的忠诚读者。”
“宁老师。”胡编辑对她说,“我们主编想正式向你约稿。想让你给全国的少年和儿童们,写一篇关于数学趣味的科普文章。”
苗心红替她说:“她写肯定
【732】报社写稿1
回家写起来。这个雄心勃勃的念头在宁云夕脑海里一闪而过,然而写什么好。比起那些伟大的科学家数学家,宁云夕不敢号称与伟人并肩,充其量她只能是多讲讲伟人的故事。因此,她想到了写大自然的伟人故事。比如蜜蜂打造的蜂房。
孩子们跟着她回到家以后,一样兴致未减。那时候在报社是时间不够,回到家时间充足了。孟晨峻和孟晨橙立马开工,怕刚学到的东西给忘记了,急急忙忙重新制作起手抄报。
于是孟奶奶孟爷爷发现,宁云夕和孩子们玩了一趟回到家后似乎是更忙碌了,不由感到惊讶。
磊磊一会儿看看妈妈伏案写文,一会儿看看小姑姑小四叔做手抄报,自己呢趁爸爸没有回来之前,拿着爸爸的五角星纽扣,缠起了孟爷爷教他画五角星。
“行,磊磊,太爷爷帮你画。”孟爷爷卷起袖管,抱起小曾孙子放在自己膝盖头上,握着小曾孙子的小手慢慢画起了五角星。
磊磊的小嘴巴不断地缩圆着发出惊呼声。
孟奶奶看来看去,发现老三孟晨熙一直在做作业和练习题目好像都没有意识到弟弟妹妹回来了。好了,全家全员都在忙着工作和学习,这个晚饭
“你们打算几点吃晚饭”孟奶奶喊。
没人答应孟奶奶,个个埋头苦干。
孟奶奶一跺脚,饭总得做,饭总得吃,老人家只信这个信条,回身进厨房做饭去了。
那晚上,全家吃得有点晚。因此孟晨浩回来的时候惊奇地发现家里人尚未开饭。
孟奶奶喊他说:“你媳妇回来后一直在忙,你看看她去。”
孟晨浩走进卧室里,站在媳妇后面观察了会儿。宁云夕拿着工具在画蜜蜂的蜂房工程图,没想到他站在她后面竟然看得津津有味起来。
 
【733】报社写稿2
孟晨浩将媳妇画的蜂房工程图拿回部队的时候,刚好窦骁来到了部队探望未来姐夫。
几个军人连同窦骁看着宁云夕画的蜂房草稿,啧啧惊叹。
“原来蜂房是这么准确的六角柱体,契合起来分毫不差,稳固到难以想象。”窦骁说。
其他军人好奇地问他:“你不知道吗”
窦骁摇摇头:“没读过这个,是不知道。我所学专业不是这方面。所以可以想象宁老师的知识多么渊博。她写这个是——”
“她说给全国小朋友看的。后来据我打听,她带家里孩子们去了一趟少年报后,少年报向她约稿,估计这是她想给少年报写的稿子。”孟晨浩说道。
一帮现场的人想都不用想:“这个稿子肯定会被录取的。光是这个有趣的蜂房图形,宁老师画的多好。”
“她画数学图形的功底很深,感觉像搞研究的。”处于研究行业的窦骁一眼洞察分毫说。
孟晨浩和苗正清登时想起了当年宁云夕给英雄团讲课画的电路图板,让他们部队技术科看的都很惊奇。
画图对科研工作者来说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这里需要非常具像化的想象能力,具体来说就是从小学开始打造起来的几何图形能力。只会解题还不行,关键是要会画题。比解题高一层要求的画图,相当于是对空间想象能力的一种高要求把控。
没有想象力,没有扎实的基本功都是不行的。
窦骁说:“有的人,做研究做到最后,败在了图形这一步。会画图形的人实际上占了很大的优势,等同于是把难以理解的东西画成简单易懂的给其他人看。因此,在做学术报告的时候,大多数评选人肯定更倾向于研究人员做图形报告,因为非常直观明了。但是,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出好的图形报告出来。要求挺高的。”
在场的军人悉心听
【734】报社写稿3
曹德奉说:“一零八军团现在不在这边驻军,欠是没有办法的事。等一零八军团调防了再说。但是我们师在这里,完全随时可以请老师过来普及一些数学知识的。像讲讲这样的东西,我觉得可以激发军官和战士们对知识的兴趣。到时候再听宁老师指导买些书。”
孟晨浩和苗正清听着他筹划的很美好,但是实现估计挺难的。如果真行,侯军长早做了。
一个师人数也不少,况且,各单位对讲课内容的要求有所不同。因为各单位职责不同,都有迫切地想要知道的知识。光是讲课内容都很难定下来。关键是宁云夕一个人讲,下面这么多是战士军官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听起来效果完全不一样有可能等于白讲了。
估计是这个缘故,侯军长想想先不忙了,免得打扰宁老师的学校教学任务。让宁老师多培养几个优秀学生进入部队一样的。
和侯军长不同的是,曹德奉很积极,似乎根本不打算放弃说:“我到时候和宁老师商量一下,找个时间。”
“你别让他媳妇又忙病了。”苗正清甩了甩胳膊肘道。
“不会不会的。我有分寸,会好好安排。”曹德奉说。
窦骁或许是猜到了一丝什么,微笑着不插嘴。
孟晨浩想,如果曹德奉真的安排妥当,媳妇真有这个精力,是可以试试的。毕竟,自己媳妇也说过,给部队官兵讲课有点儿意思。
不过现阶段,宁云夕真没有这个空。只看她这两天努力挤出时间将蜂房的文章写完,打了电话叫少年报的胡编辑过来取。
胡编辑叫做一个神速。早上接到宁云夕在学校打来的电话,下午宁云夕下课后回到家,胡编辑已经在她家里等着她拿稿
【735】报社写稿4
胡编辑听明白她的顾虑后,一串笑声飞了出来。
宁云夕红了脸。
“宁老师,你是我见过最有意思的数学老师。希望以后你能和我们经常合作。”胡编辑伸出手对她说。
宁云夕握住她的手表达出:“能收到贵报的邀请,我深感荣幸。还有,我家几个孩子上次参观你们报社后,对学习更加积极了。”
“我们报社创立的初衷就是这样,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到现在这个初衷这个宗旨永远不会改变。很期待我们和宁老师一块可以为了孩子多做一点事情。”胡编辑道。
宁云夕不禁被对方这种热爱教育事业的情绪感染到,答:“是。”
“我先走了,赶着把稿子拿给我们主编再过目一下。”胡编辑将稿子利落放进自己背来的绿色帆布包里,转身走了出去。
宁云夕送她到门口。只见她是骑着单车来的,外面继续下着雪呢。
当个报社编辑同样很不容易。风里来雨里去的,大雪纷飞,只为给孩子们贡献更好的阅读文章,叫人敬佩。
“哎,她不留下来吃饭吗”孟奶奶走出来发现客人走了惊问道,“现在都几点了她回家有饭吃吗”
“她要回她单位去,奶奶。”宁云夕答。
“这——她真是比你还积极工作。”孟奶奶叹道,想着自己大孙媳妇对工作够尽心尽力的,没想到还有更甚的人。
没到第二天下午,中午宁云夕在学校午休时接到了胡编辑打来的电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