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之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遥远之矢

    其他的下属部将,见主将孙可望纳头而拜,亦不再迟疑,立即紧随孙可望,纷纷跪地参拜。

    “唉,孙将军,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安和尚心下十分得意,却又一脸痛惜之色,在马上俯望打量了一番地下跪拜的孙可望后,才淡淡道:“无论如何,将军此番能及时反正来投,免去一场厮杀,实是十分明智之举。先前的种种过节与不快,皆可就此揭过。贵部将士,非但自身性命与财产皆可保全,俺也会依先前所诺,向唐王为你们请赏。”

    孙可望心下惭愧,不敢抬头,只是拱手禀道:“多谢安将军!在下愚蠢,有眼不识泰山,强要与贵军相争,今日之处境,可谓自取其辱,悔之何及矣!此番战败来降,亦再无半点颜面可言,安将军要如何裁处我等,但凭处置便是,在下断无二话。”

    “王将军,你与诸将皆且起身说话吧。俺已说过,我军既已容你等归降,这先前之冲突,种种不快,自是可就此揭过了,你再不必多心。”安和尚心下莫名快意,他冷冷一笑,轻轻地抬了抬马鞭,示意其起身说话。

    孙可望脸皮涨得通红,他站起身来后,其余的诸将等人,亦个个沉默起身,气氛一时间十分尴尬。

    孙可望讪讪起身,强自挤出笑容,又叹道:“在下惭愧,再次谢过刘将军厚德隆恩,贵军愿接纳我等,不究既往,这般宽大为怀,那我等岂能不推心置腹,誓死效忠乎从今后,我等愿在贵军帐下,投效驱驰,尽效死力。”

    安和尚闻言,不禁纵声大笑,内心却在不停感叹。

    孙可望这厮,从流寇起家,先投张献忠,再来投自已,还真是有做三姓家奴的最佳潜质啊,他这番话语,只怕当日,也同样对他那个义父张献忠说过了吧,当然,现在没必要再去追究这些事情了。

    安和尚内心鄙视,表面却作如欣赏之相,他沉声道:“很好,孙将军这番表态,甚合本将之心。你们放心吧,我军既能容尔等归降,自当用人不疑。只要你等忠心效力,又如何会不加信任呢。但是,尔等亦需知,我唐军可以不咎既往,却绝不容今后生变。此番来投我军后,尔等要尽心效忠,再不得有任何反复,否则,军法无情,唐王亦必不轻饶!”

    孙可望内心一凛,便急急应道:“此为自然,将军何必多虑。我等败军之将,得容唐军收留,实是不胜感激,安敢再起异心。我军部下,任凭贵军安排分配,在下无不从命。还望唐王与安将军,能不计前嫌量材为用,为我军各位将士,各自谋个前程出路,在下就心安无碍了。在此,且容我先代他们,先行谢过安将军了。”

    见孙可望表态如此乖巧,倒是与先前劝降时完全变了一个人一般,安和尚心下极其快意。他点了点头,捋须




第八百三十章 先东后西,断不可返
    张献忠等人主意既定,立即在城中发募青壮,强拉民伕,好歹调派了大军十万,浩浩荡荡从潼川北上,准备进攻保宁阆中。

    张献忠等人这般行动,早有保宁府外的哨骑侦知,立即向城中主将高杰禀报。

    原来,自阆中一降,安和尚决定率部东攻刘进忠时,他经过慎重考虑,还是决定让高杰率第二镇乙营兵马驻守阆中,以保全这座保宁的首府。

    而他自已则亲统甲营与丙营,以及马元利与孙可望的降兵,一道东攻刘进忠,准备与东面的唐军第十一镇兵马,一齐东西夹攻,消灭刘进忠部的五万兵马。

    为确保阆中安全,同时为了快速行军,安和尚决定,将全部的火炮部队,尽皆留于阆中,全部布防于城头,以便万一有变,高杰能更好地守城。

    高杰遵其命令驻守阆中,这时,阆中周围的州镇,畏惧唐军军势,纷纷请降,故高杰得以大大扩展地盘,一边紧急招募了约一万余名青壮驻守阆中与各处归降州镇,一边更将哨骑远远放至保宁与潼州交界之地。

    正因高杰提前做好这般措施,那些在边界巡游的哨骑,才能及时发现浩荡前来的张献忠部兵马,他们随及拔马返回阆中,向城中主将高杰急急禀报。

    高杰得到这般惊人消息,亦是大吃一惊。在经多名哨骑回禀,确认消息属实后,他立即派出使者,紧急前往东边前线,去向安和尚禀报。

    两天后,已然赶到巴州一带的安和尚收到消息,一时间,亦是吃惊不已。

    他当然知道,张献忠部率十万之众,浩荡北上,那率乙营兵马驻守阆中的高杰压力定是极大,万一有失,则乙营与阆中皆不可保。

    这般情况若是真的发生,则力量被严重削弱的第二镇唐军,将不得不从保宁撤退,这次进攻保宁府的战斗,将来最终功亏一篑。而且,更有可能的是,因为保宁府的失守,唐军原本的进攻讲划皆被打乱,再想重新进取,只怕没那么容易了。

    但是,如果就此撤退,回援阆中,那两面夹攻刘进忠的计划,将会彻底泡汤,那得到消息的刘进忠,必定会全力逃跑。那么,无论他们是撤逃回潼川,还是去与张献忠部汇合,对于自已来说,皆是一场难以接受的失败。

    毕竟,放虎归山后患无穷,这样的决定,着实难下啊。

    安和尚心下踌躇,在帐房中来回踱步,一时间真拿不定主意。

    就在他在帐中紧张思考,到底要如何行事,方为稳妥之时,有亲兵前来禀报,说孙可望在帐外求见。

    安和尚一愣,他没想到,在这个时候,这孙可望竟会来见自已。不过,他还是立即让孙可望入帐说话。

    孙可望入得帐来,亦不多行虚礼,便开门见山地对安和尚说道:“安镇长,在下已得到消息,说现在张献忠正率十万兵马,北攻保宁府城阆中。在下想知道,安镇长打算如何应对。”

    安和尚眉头紧皱,瓮声瓮气地答道:“奶奶的,张献忠竟来这么一手,俺还真没想到。现在我军到底是要进攻刘进忠,还是紧急后撤回保阆中,尚是未定。”

    安和尚一语方毕,孙可望便立即说道:“安镇长,请恕在下直言,现在的我军,只可全力进取刘进忠,万万不可后撤回援阆中啊。”

    安和尚闻言一愣:“孙将军,你何出此言难道,我军若是回援,反中其计了么”

    孙可望一声轻叹,便急急说道:“安镇长,现在全军上下,正是万众一心,想着全力进攻刘进忠部,以搏全胜,拿下整个保宁府。若突然中断进程,转而退保阆中,则军心士气必大受打击,这绝不是安镇长希望看到的局面吧。”

    说到这里,孙可望压低声音,对安和尚继续道:“而更大的可能,是原本就士气不高,被迫去与唐军一道作战的那些降兵。他们本就是新降,各人心思皆不稳定。只可一鼓作气,向前乘胜而攻,万不可身处逆境,以致人心思变。这些降兵,在得到张献忠部来攻的消息后,必定会有相当多的人思想混乱,在将军回军途中,乃至与张献忠对战之时,恐有哗变之忧呢。”

    孙可望的话,击中了安和尚内心最为敏感的地方,他眉头愈发皱紧,却淡淡地回了一句:“孙将军,你也是刚降我军,为什么愿意这般推心置腹向本镇说这般话语”

    孙可望仿佛早料到他会这般发问,不由得苦笑了一下,便回道:“安镇长,在下曾为张献忠义子之首,此番背叛投唐,估计张献忠想要活剐了在下的心思都有了。此番率部归顺,已是后路彻底断绝,再无回返大西国的任何可能,只在下只能一心一意,去为唐军效力,以重新搏取功名和前程,这才不得不尽心尽力,为唐军出谋画策,以尽在下本份啊。此番话语,忠心可剖,万望安镇长勿要见疑。”

    安和尚哈哈一笑,走过来亲热地拍了拍孙可望肩膀:“孙将军多虑了,安某早知将军忠心,方才戏言耳。只不过,你觉得我军现在全力向前,去攻打刘进忠的话,万一阆中有变,高杰部众抵挡不住张献忠的进攻,那出现这般情况,却该如何行事呢”

    孙可望目光灼灼,他沉声回道:“安将军,此番进攻刘进忠,在下不敢打全包票。但是无论如何,若我军不顾张献忠逼近,而继续进攻刘进忠的话,获胜的可能性,当是极大。”

    “哦,你可详细说来。”

    “安镇长,现在我军唐军兵马,加上在下与马元利的降兵,总数有八万余众,而刘进忠部只有五万余人,还要分驻于通江及宕水各处,如何能与我军正面相抗。更何况,本将还会率本部兵马假扮大西军,若能顺利骗得其信任,当可将其一举拿下,结束此战。就算这一招被其识破,那我们还有东面的唐军第十一镇兵马,可与我军一道联合夹击,这般凶猛兵势压来,刘进忠部如何可抵挡,估计其定会迅速溃灭。而更有可能的是,刘进忠在难逃失败命运的情况下,亦会如在下当日在阆中城一样,无奈投降,以保全自身与手下将士性命。”

    孙可望说到这里,略顿了一下,又继续道:“若刘进忠部被我军击败或投降,那我军必定士气如虹,全体降兵,亦会心思稳定,再有谋叛思想之人,怕是极少。那我军在收拢溃兵打扫战场后,当可全力回攻,与驻守阆中的高杰,内外夹击,定可大破张献忠部兵马。若是运气好,就是当阵斩了这巨贼,一劳永逸地解决大西国,亦极有可能呢。”

    孙可望说到这里,安和尚心下顿是主意已定,遂大声道:“孙将军说得有理,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军此番出征,确是不可再半途而返。传



第八百三十一章 无处可逃,不如归降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孙可望言辞恳切,刘进忠却没什么表情,只不过,在他心下,却亦是在反复盘算。

    见刘进忠虽表面保持沉默,孙可望知道他内心必有所动,又趁热打铁道:“刘将军,现在的局面,你部兵马不过五万,要分驻通江县城与小宕水西岸一带,每个驻点的兵力,只怕皆是有限。而唐军第二镇长率本部兵马与降兵约有八万余众,从后面掩袭而来,试问你哪一部兵马可以阻挡其凌厉兵锋再何况,东边还有唐军第十一镇那三万余众的兵马,对你部虎视眈眈,即将渡河来攻,到时候,唐军东西两边联合进攻,刘将军你还有何办法分身抵御么”

    刘进忠的脸上肌肉,剧烈地抽搐了一下。

    他咬了咬牙,冷哼一声,对孙可望说道:“哼,孙可望你固然说得有一定道理。但你以为,本将会这般愚蠢,去与唐军来个以卵击石吗告诉你,本将已收皇上之令,着本将从此地急急撤走,待本将离开此地……”

    “问题是,你们还离得开吗”孙可望冷笑道:“现在你部兵马,分驻于通江县城与小宕水一带,现在唐军大兵压境,即将发起总攻,你就是想要通知他们一起撤退都来不及了。以我估计,就算刘将军你现在就立刻撤走,这五万兵马,能有一半人能与你一道撤走,就算难得了。而你们这般仓皇而撤,唐军必定沿途追杀,断不会轻易放尔等逃走。你部步兵居多,这一路追杀下来,能有几千骑兵得以逃出生天,已是极为难得,甚至可以说是奇迹了。而这一路上,从通江到潼川有数百里之遥,沿途皆是唐军所占地界,刘将军你率这一众残兵,又有何把握能一定逃得出去呢恕在下说句诛心之语,万一阁下在路上被唐军或盗贼所杀,那临死之际,只怕是悔之无及了吧。”

    刘进忠脸色十分难看,脸上的肌肉在不停地颤动,看得出他的内心波涛汹涌,却又在强自压住。

    孙可望见他这般模样,知道自已的劝诱已是极有效果,遂淡淡一笑,又说道:“好了,再退一万步来说,就算将军能最终率领这数千骑兵逃出生天,顺利返回潼川或成都,而且张献忠亦不追究将军败军折阵之过,那么,在大西国都行将覆灭的情况下,将军将来的前程,又是何在呢只怕最终的结局,便是无权无势的刘将军,最终,亦随大西国一道覆灭吧。这样的最终结局,难道真是刘将军所真心想要的吗”

    孙可望说到这里,长长地吁了口气,便道:“好了,在下话已说完,刘将军最终如何行事,相信已有主见,孙某再不多言。”

    刘进忠冷笑一声,下意识地把腰间佩刀握紧,又反问道:“孙可望,你就不怕,本将拿了你与那数百名骑兵,去胁迫唐军让路,让我军从本地撤走吗”

    孙可望仿佛早料到他会这般问,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刘将军,你乃是聪明之人,怎么可能行这般愚蠢之举啊。”孙可望笑着摇头:“在下不过是一名降将,那些骑兵,亦是跟随我一道投降的原大西国骑兵,包括在下在内的这点人马,对于唐军来说可有可无,如何可令他们放你们脱逃!说难听点,就是你就是把我们全部杀了,唐军也不会眨一下眼!”

    孙可望说到这里,脸色冷了下来:“只不过,你若这般行事,那唐军当会再无顾忌,亦绝不会手下留情,一定会对你们全力进攻,捕获之人,亦会坚决斩杀不留活口。他们定会以此方式,作为你部死硬到底的严惩手段,你若要这般行事,可要慎重想好自已的结局,会是如何。”

    孙可望这话语冷冷说完,刘进忠脸色十分僵硬,整个人好象瞬间失掉了精气神一般,木头一样地伫在原地。

    整个帐房之中,是一片死一般的寂静。

    孙可望看到刘进忠这般模样,心下忍不住冷笑连连,只不过,他表面上,却还是一副平静而严肃的模样。

    过了许久,刘进忠才缓缓抬头,对孙可望轻声道:“这样吧,你且率部先回,去向唐军主将禀报,让他给本将一个时辰的时间,暂时不要发动进攻,到底是战是降,本将自有打算。”

    “可以,望刘将军好生把握这最后的机会。”孙可望拱手告辞:“在下只希望,刘将军千万别做天堂有路不走,地狱无门偏闯的傻事啊。”

    刘进忠没有说话,只是挥了挥手,让他出帐走人。

    孙可望离开刘进忠的中军大帐,随即带上那数百骑兵,一道西返唐军大营,返回后,随即入见安和尚,把与刘进忠相见的情况,向他简略地叙述了一遍。

    “安镇长,刘进忠既然提出要给他们两个时辰,那咱们不妨先等等看。谅他们也翻不出什么浪花来。”孙可望小声说道。

    安和尚点点头,随即一声冷笑:“也罢,既如此,就给他一个时辰又何妨,只不过,我军虽然不与其作战,但相关的作战准备,却是万万不可拖延。传我军令,立即对通江城,以及刘进忠的各处主要驻兵地点,进行分兵包围,一定要让他们充分地感受到压力巨大,他们才会尽快归降。”

    “得令!”

    在听到唐军大军来袭,无边无际,正在快速将通江县城以及小宕水的各处驻兵点进行包围时,刘进忠忍不住长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已作出最终决定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奶奶的,形势比人强,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仗既然打不下去,又脱逃无路,咱们也跟那孙可望一样,归降唐军了吧。”刘进忠苦笑道:“这样一来,虽然名节有污,但至少各位的身家性命,以及将来的前程功名,皆可保住,唉,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刘将军说得对,请传令吧。”左右纷纷附合。

    “传我军令,全军打出白旗,一道归降唐军,任凭其发落。”刘进忠长长地叹了口气。

    “得令!”

    很快,通江县城城头,以及小宕河各处的驻兵地点,纷纷打出白旗,全体驻守的大西军,纷纷放下武器,排成队伍,在已脱去盔甲只着单衣的主将刘进忠率领下,垂头丧气地向唐军投降。

    见刘进忠率部归降,唐军主师安和尚心下大喜,立即下令,为全体将士,包括新降之兵马,摆宴庆功,以示祝贺。

    这边喝得觥筹交错酒酣耳热,而远在阆中,却是那大西皇帝亲统的十万大西军与守城的高杰部唐军,已开始了生死搏杀。

    自全军到达阆中之后,大西军就近砍伐树木,搬运器件,大肆修造攻城器械,整个阆中城外,烟尘滚滚,杀机密布。

    而城内的万余守军与城中青壮,则是用一种严肃而沉重的目光,看着大西军行动。主将高杰确信,如果不是自已凭着多年威望,以及严酷军纪来约束着这些部众,也许很多城中青壮,会被大西军的气势吓得弃城而逃。

    高杰已从返回的使者那里,收到了安和尚的回信。安和尚要求他,无论如何也要坚持十天,等他们打败刘进忠后,自会全力回援,以解阆中之围。

    这个结果,其实高杰已然想过,心下也可



1...340341342343344...4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