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至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永恒之火
何止十个,他值半个景国!
此言有理!
哪怕是再不看好方运的人都纷纷点头,认可方运的价值。
方运回到县衙后,却与那些寻常代县令不同,没有去了解县衙各处,而是直入后衙的县令宅中,询问杨玉环这里如何。并与她一起决定宅院的一些布置。
等后宅的家事差不多了,方运才召集部分县衙里的官员和幕僚,让人带着他参观县衙。
方运先巡视知县县丞主簿和典史的办公地点。然后前往十房等重地。
到了晚上,方运在县丞等人的陪同下,亲自前往饭堂,与所有的官吏一同在饭堂用饭,并与厨师和部分官吏进行亲切交谈,其间询问了鸡蛋的重量等一些细节来考验厨师。最后方运发表讲话。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定要注意食物搭配和饮食安全,不能让吏员们饿着肚子办公,获得所有官吏的一致称赞。
方运的幕僚们很好奇,搞不懂方运为什么要以县令之身来饭堂,方运也没有解释。
方运用了一个下午和半个晚上彻底了解整座县衙,然后便回到自己的书房。
书房里已经摆放了十多箱的文书,这些都是在计知白离任后各个部门积累下来的,有民生舆情,有农时推算,有畜牧要事,有商贸事迹,有财务账目,有工坊盈余,有书院调整,有官吏病退请辞
这些文书原本是方运要求送来的,但有些文书根本没必要送来,显然,那些官吏想故意增加方运的工作量。
可惜,方运不是普通进士,他的才气总量不下于新晋翰林,而文胆更是接近大学士层次。
就见方运轻轻一吐气,文胆力量勃发,无形的力量托起一个箱子里的所有文书,就见最上面的一份文书飞到方运面前,在文胆力量的控制下,如同风吹书页,哗啦啦地翻页。
这一本文书是县衙所有官吏的名册,被装订在一起,足足有上百页,但不过十息的工夫就被文胆之力翻完,而方运也已经看完记住,随后奇书天地中出现一套一模一样的名册。
奇书天地可以吞噬所有书籍,在奇书天地中效率更高,但吞噬以后不能凭空制造出来,这些文书都要送还给衙门,所以方运只能看一本记录一本。
方运的速度甚至远远超过翰林,成箱成箱的文书被陆续看完,在看完第七箱后,已经是凌晨,方运终于感到疲惫,于是离开书房,回到卧室躺下。
方运先是回忆今天发生的一切事情,进行自省和温习,然后又开始精读奇书天地中的那些文书。
在奇书天地中,方运的效率是外界的千百倍。
那些文书涉及了宁安县的方方面面,吏工农商学军法等等应有尽有,比方运平时读的书驳杂百倍,所以他没有强行读完所有的文书,而是准备在临睡前精读,等明天再继续其余的文书。
这些文书如同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但方运需要抽丝剥茧,一点一点清理出来,这对宁安县有莫大的作用。
这些文书,藏着宁安县!
第二日一早,方运本来想继续读文书,但是刚吃过早饭,于八尺在一头马蛮帅的带领下匆匆来到后宅。
下官见过县尊大人!于八尺作揖问候。
都是自家人,以后无需多礼。看你匆匆而来,莫非有要事?
是的。在下一直在关注左相同党的动向,今早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若我所料不错,他们会以诉讼缠住大人,把大人牵制在公堂之上,无法分身处理其他事务。于八尺道。
方运立刻想起一些官员的随笔,知道类似的猫腻,道: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大量的案件官司,让我不断审案?
正是如此。
若我不审或分批审案呢?方运问。
于八尺立刻答道:他们必然会闹事,从而让您在民生吏治和刑狱等方面的评等降低。
第829章 方运审案
方运早就知道左相一党还会动用各种手段,只是没想到竟然这么快。↖
嗯,多谢于典史,我已知晓。方运道。
这都是属下的分内之事,就算下官不说,您也会很快知晓。县尊莫要冲动,与幕僚多多商议再做决定,属下告退。
方运望着于八尺的背影,轻轻点头,看来此人不仅有一颗正直之心,而且观察细致,思维敏锐,普通官吏绝对不可能从蛛丝马迹中知道如此多。
这就是人才,或许在科举上很难建树,但若是放到恰当的位置,必然会有一番成就。
一县之中,地位最高的自然是县令和县院君,在一县之内手握大权。
位于第二层的,便是县丞主簿典史和捕头等少数有品级的佐官。
而位于第三层的,则是十房的总书,管理十房的其他吏员。
第四层便是普通的差役和吏员。
方运昨日已经向青乌府写了两份文书,一份是检举现任典史连涣的劣迹,请吏部派人调查,另一封文书保举于八尺为典史。
县令没有资格任免有品级的官员,现在于八尺只是代典史,而被方运赶走的连涣要在吏部走一个流程,才能彻底丢官。
县令虽不能任免典史,但能保举,上级的知府一般不会拒绝。
随后,方运招来精通政事的幕僚,开始商量此事,但是发现这些人被官场同化得厉害,九成的应对之法都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那些方法不算错,若是在当宁安县令之前,方运会选择他们的方法,但是现在,方运不想用那种方法。
方运与众幕僚坐在院子里,耳边听着幕僚们的交谈。目光却望向天空。
那里,是草蛮的方向。
随后,方运的目光仿佛失去焦点,穿过一界,望向不知名的地方。
太慢了
方运在心中对自己说。
两刻钟后,方运起身,道:嗯,此事我已经心中有数。你们散了吧,不过,应物励勇和志漠留下来。我有话要交代。
方运外放文胆之力隔绝周围,然后与三人交谈。很快,三人匆匆告辞。
方运回到屋里,与杨玉环闲聊几句后,便整理衣衫,带着敖煌和两头龙脉马蛮帅走向县衙大堂。
两位法家的举人已经在前方等候。
其中一位瘦高的举人皱眉道:东家,此次左相一党做的太过分了!就算宁安县积压案件甚多,也理应把所有案件交由我等刑名师爷,由我们遴选案件。再由您主持。审案可不是像戏曲说说的那样,来人一敲鸣冤鼓您就要升堂出面,还需要由差役闻名缘由,递上诉状。否则的话,一县之令什么都不用做了。
方运点点头,道:京恩,我记得你们已经向收发房递了名册。诉讼由你二人负责,刑房何时才与你们联系?
那瘦高的夏京恩道:刚刚才提及,而且行房的总书借口我等新来。对宁安所知不多,由他们选择案件。案件就在刑房总书手中,根本不想让您提前看。
方运皱眉道:昨天我已经看了一些文书,有提及案件,并没有各诉讼的详细文书。他们竟然让我当场看文书再判案,用心之毒,可见一斑。
您若不升堂,那些人必然会闹事!夏京恩道。
嗯,你们随我升堂。
是,大人!两人齐声应和。
敖煌一边跟着方运,一边低声道:你们人族的事好麻烦。我们龙族要是处理水妖之间的纠纷,不废话,打!谁打赢就是谁对!
所以龙族被古妖推下万界第一族的宝座。方运道。
敖煌翻了个白眼,无言以对。
方运从侧门进入大堂,一边向椅子边走去,一边望向正门口。
就见正堂门外站着黑压压一大堆人,有衣衫凌乱的穷苦百姓,有一身绫罗绸缎的富商,有带着枷锁的童生,还有一些妇人,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而在正堂内,县丞陶定年主簿申洺和典史于八尺以及刑房吏员在列,见到方运立刻起身。
县令审案,县丞主簿与典史都可参与发言,但无权干涉县令。
方运眼中闪过一抹阴影,但仍然稳步走上暖阁,坐在桌案之后。
就见刑房总书快步走到桌案前,双手递上一册文书,道:县尊大人晨安。下官怕两位刑名师爷初来乍到影响您审案,所以就自作主张,由下官来决定案件。
方运看了看刑房总书,点了一下头,问道:今日午后,可否将所有积压的案件文书全部送入本官的书房?
刑房总书稍作犹豫,微笑着道:大人,此事怕是不妥,不过既然您下令,那下官便把所有文书送到书房。只是您需要签字画押,日后案件出了差错,与下官毫无关系。
方运心中冷冷一笑,这个回答和他想象中毫无二致,一旦自己收走所有案件文书,刑房的人必然会搞出乱子,若自己由行房的人安排,那会被牵着鼻子走。
方运思索片刻,接过那册文书,道:先审案吧。
下官遵命!刑房总书立刻后退。
方运快速翻看刑房总书递上来的第一个案件的详细文书和讼词,心中有了大概的轮廓,于是手持惊堂木,重重拍下。
啪
升堂众衙役大喊。
方运身为主官,坐在椅子上不动,而县丞主簿和典史三位佐官依旧站立。
坐吧。方运道。
三位佐官这才坐下。
其余吏员则依旧站着。
方运却道:来人,搬来椅子,除却士兵和差役,全部落座。
主簿申洺立刻道:县尊大人,众人皆坐,不合礼法。
哪一条礼法规定吏员在审案时不得落座?另外,搬来桌椅与文房四宝,让夏京恩两人记录一切与审案有关的言行,名为笔录。从今日起,一切诉讼皆做笔录,如若不然,以渎职论处!
是!夏京恩虽然第一次听说做笔录,但没有感到太奇怪,因为这和记录口供有相似之处。
申洺目光惊疑不定,弄不清方运意欲何为,然后看向县丞陶定年。
陶定年乃是官场的老油条,从昨天开始就一直不动声色,从来不出面反对方运,似乎是完全中立。
陶定年轻轻摇了摇头,不清楚方运为什么突然要弄出一个笔录。(未完待续索,!
第830章 《狱讼书》
申洺摸了摸山羊胡,笑呵呵道:众人皆坐,堂审笔录,都是前所未有,县尊大人若是如此,怕是有人会说闲话。
方运点头道:多谢申主簿提醒,审案暂停,我将会以县令之身上报景国刑部与圣院刑殿,以宁安县为试点,进行律法变革!
方运说着,开始书写鸿雁传书。
无论是支持方运的夏京恩和于八尺,还是其余反对方运的官吏,全都目瞪口呆,心想方运是不是疯了?
方运现在可是处于殿试之中!
殿试是什么概念?那是人族今年最优秀的进士争十科考状元,容不得半点马虎,任何人都不可能在这种时候做律法变革,要做也是改变一些边边角角的事情。
因为万一变革失败,形成巨大的后果,会被取消殿试资格,更别说争什么状元。
申洺反倒面色一喜,方运这是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
一身蓝衣秀才服的于八尺急忙起身,拱手道:虚圣大人,请您三思。
方运停下来,抬头看着于八尺,目光如水,眼睛如玉温润。
本县酝酿已久,自有分寸。
于八尺看着方运的目光,愣住了,因为他从那双眼睛中看到一股莫大的力量,那种力量仿佛置身于天崩地裂中都可岿然不动,陷于暗流岩浆内都可从容自若。
于八尺默默坐下。
方运手握官印。以意念书写两封相同的文书,《狱讼书。
刑事案件名为狱,民事案件名为讼。
早在殿试之前。方运就想好了如何在刑狱一科争甲等。
全面使用后世的法律不仅是揠苗助长,更不符合发展规律,所以方运决定一步一步来,在殿试期间,做好两件事,一件是审讯合理化并推动去刑讯化,另一件就是明确刑事案件与民事案件。并把民事案件的审判交由典史而非县令负责。
这些,都是历史的大势所趋。只要做好这两点,刑狱一科的评等必然极高!
至于其他的变革,方运准备一步一步来,不能过于冒进。
方运以意念快速书写完《刑狱书。说明了自己的观点和变革方向后,请刑部与刑殿设宁安县为试点,并要求派人监察记录,为律法变革保驾护航。
送出鸿雁传书,方运才抬起头,这时候差役们已经搬来桌椅,夏京恩等两名法家师爷坐在方运的右手侧,准备好了笔墨纸砚进行堂审记录。
啪
方运一拍惊堂木,道:带原告与被告!
方运阅遍书籍。原告一词在华夏古国的元朝就有出现,而在圣元大陆的一些法家书籍中也有提出。
这两个词浅显易懂,众人先是一愣。很快理解,尤其是两位法家举人,本能地点点头,这两个称呼可比苦主人犯等词语更加中性,越发觉得这位方虚圣不一般。
圣元大陆,平民见官拜而不跪。
就见两个身穿绸服的中年人进入大堂。一起恭敬地弯腰行礼,然后齐声道:小民见过虚圣大人!
原告何人。报上名来。方运一脸平静,哪怕这是他第一次审案,也没有丝毫怯场。
小民张有德见过虚圣大人!
方运循声望去,说话的是一个年过三十的中年人,一身整齐的绸布衣服,比寻常的棉布衣服好一些,不过衣衫并不光亮,只是半新。方运的目光落在这人的腰带上和手指上,只有腰带上挂着一件玉佩,除此之外身上没有任何配饰,并不奢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