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至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永恒之火
顺便说一下,自然法的概念性质一直不能算统一,有很多流派和说法,而圣元大陆显然不适合推广实证主义,或者说实证主义和自然法一样都存在缺陷,所以建立有圣元大陆特色的自然法体系是最好的道路。至于理,会慢慢展开。
第2545章 完美法
其名曰‘理’,当为万法之始!
方运话音落下,圣道文会的会场寂静无声。
数十息后,会场炸了锅,数不清的读书人议论纷纷。
其中反应最激烈的,是景国读书人,尤其是方党成员聚集的地方,无比激动。
至于方系友人所在的地方,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
一部分人面色通红,仿佛在见证开天辟地的圣道诞生,还有一部分人眉头紧锁,好像天要塌下来似的。
李繁铭一拍大腿,叫道:我没有任何词语能形容方运。方运这话,虽然论实不如自开圣道,论高不及礼敬天道,论远不如教化万民,但却是独辟蹊径,若是将这个‘理’不断扩展,就算形不成圣道,也必然会极大地影响圣道。
万法之始曰理,太过托大,但先辈一直说,立志就要立大志,方运如此说,绝无问题。这法,显然不是法家的一家之法,而是相当于术的,理,是一切法理的源头。唯一可惜的地方在于,这‘理’应该是方运新立,并未完善,还处于雏形状态。张知星忍不住感慨。
宗午德却道:你们,有没有觉得方运太大胆了?
颜域空却微笑道:墨子广收门徒时,并未封圣,与之相比如何?吕不韦吕圣言奇货可居时,并未封圣,与之相比如何?董仲舒董圣进言汉武帝罢黜百家时,并未封圣,与之相比又如何?
孔德论点点头,道:域空兄此言有理。方运未立圣道,可避免四面树敌,亦未直截成书,论而不断,便没有太大风险。方运此言,更接近一个想法,提出一种方向,失败无妨,若成,才会引发矛盾。事败方运都不怕,如若事成,天下还有几人值得方运担心?
贾经安却叹息道:方运此‘理’,立意太高,隐隐有超脱圣道之意,直指天道,儒家的顽固之徒,怕是不会放弃批判。
孔德论冷笑道:我孔家都不阻止,那些抱残守缺的东西出面又能成什么大事?为人族立道,是天大的好事,有争议乃是正常,甚至对立也无所谓,若是有卑劣手段阻道,当圣院不存在吗?更何况,方运明显选择了蒸蒸日上的法家,并以法家为根基,提出‘理’,至少在这个‘理’失败之前,法家会不计一切代价维护。
颜域空点头道:不错,无论是‘理’,还是那‘自然法’,都足以让法家为之痴狂。依我看来,法家对理还是有心无力,不会过度重视,反而会在意那‘自然法’或者说‘完美法’。方运真是大胆啊,一言捅破法家的穹顶,为法家开辟出一道青天。冥冥中的完美法,的确要高于现在的法家圣道。若能深研完美法,的的确确能拓展圣道,获得前所未有的伟力。
韩守律嘿嘿一笑,道:域空说的对,我这个法家人,其实并不在意更高的理,对‘完美法’则充满兴趣。我甚至迫不及待想听人讨论具体何为完美法,如何才能无限接近完美法。我们法家目前形成的圣道,仅仅是初级层次,只有对完美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法家圣道才会完善。
颜域空却双目深邃,道:我最在意的,是方运的‘理’,我想大家都明白,方运其实早早就在研究这个‘理’,只不过现在才抛出。最大的可能是,他的‘理’其实并没有完全成形,还在磨砺之中。这应该就是他明明气息超越文宗,却故意压制境界的原因。
一些人听着有些不理解,但少数几人却领会颜域空的真正想法。
孔德天面色一变,惊骇道:不会吧,他竟然想借这‘理’,成圣道根基,筑大儒登圣之路?
颜域空道:若不以身厉行,谁还有别的办法确立万法之始这种层次的力量?历代自开一家的众圣,哪一个不是以身试道?
李繁铭疑惑地问:不过,究竟是什么是‘理’?
竟无一人能回答。
颜域空思索一阵,笑问:什么是天道?
天道的定义很复杂,有各种说法,我们其实无法准确将其定性,毕竟天道有其不可说之妙哦,你的意思是,这个理,并非只是一理,而是如同天道一般,是一个复杂的事物?李繁铭问。
颜域空点点头,道:圣道,是我们能用语言描述的极限,因为圣道是有限的存在,法家圣道就是法家圣道,它容纳不了儒家圣道。但方运却说理是‘万法之始’,这明显是高于单一圣道的境界。
我们还是不要乱猜测,估计方运也不可能对‘理’全盘托出,应该是慢慢琢磨,待大成之后,才会完全问世。孔德天道。
各处的读书人讨论的内容都差不多,除了法家人大部分更注重完美法,大多数读书人还是更在意什么是理。
众人足足讨论了两刻钟,方运才在台上轻咳一声。
会场迅速安静下来,看着方运。
方运微笑道:我只是提出一个法家通往更高层次的可能,而在我之前,也有其他大儒提出过,所以,大家不要过分解读‘理’。至于自然法或者说‘完美法’,才是我认为的重点。我想简单说一说我对完美法的理解,权当抛砖引玉,至于最后完美法如何,还要靠各位主修法家之人。
我们现在或许无法确切定义完美法,但是,我们可以推断出组成完美法的一些特质。比如,既然是完美的,必然是正义的,而不是偏颇的。
正义这个词语,很显然是一种源自道德的判断,所以,我们的道德标准,在完美法中依然适用。
既然是完美的,必然是正确的。
道德的判断,往往充满不确定性,所以,在有些时候,我们要在不违背道德的前提下,用法家人的所学来确定正确与否。
诸位会感觉,这样做有些矛盾,但实际上,这不成称其为矛盾,因为只有经过多角度多方面的验证,才能让法律更加完美。任何孤立的单一的角度的法律,都会让人族陷入灾难。
第2546章 自助餐
既然是完美的,那必然永恒长存,是反毁灭的,必然能阻止人族走向毁灭。比如,善,正确,或正义,不会让我们毁灭,但是,恶不同,恶能毁灭人族。所以,恶法,强盗法律,既然存在毁灭性,便应当改正。
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错误的善,必然错误,也能让人走向毁灭。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不杀牛羊,是不是善?是善,但我们如果不杀妖蛮,是不是也是善?似乎是善。那么,后果是什么?就是更多的人族被杀死。所以,如果从更全面的角度看,我们不杀妖蛮,反而是在作恶,等于间接杀死自己同胞,那么,那种善就是错误的善,不应该提倡。
完美的法,不仅有被动的不为恶,也有主动的预防恶甚至解决恶,否则,便不够完美。
好,今天便讲到这里,现在有请其他法家大儒。
方运说着,坐回座位。
但是,台上的法家大儒们差点翻白眼。
方运若仅仅是讲一些普通的,甚至在抛出完美法之前停下,这些大儒都可以按照已经打好的腹稿讲,或是讲自己的新研究成果,或是讲自己的独特见解。
但是现在,谁的成果比宪法加完美法大?谁的见解比完美法和理独特?
最关键的是,方运的道德标准恶法强盗法律完美法已经讲得相当明白,而这些大儒要讲的内容,必然有一些与方运的话冲突。
如果现在再按照原来的腹稿讲,肯定会闹笑话。
所以,所有法家大儒干坐在那里,大眼瞪小眼,没有一人主动站出讲话。
台下的人很快意识到法家大儒们的窘境,想笑却又同情他们,不禁想起论榜上一句引发读书人共鸣的话。
与方运生在同一个时代,何其幸哉!又何其不幸!
台下的人很幸运,而台上的法家大儒们很不幸。
高默看一众大儒都不愿意出头,无奈站起来,带着一抹浅浅的愁容,道:诸位也看到了,有人怀疑方运是杂家派来的奸细,不是没有道理的!明明是法家的圣道文会,生生被他搞成方运的圣道文会!所以,我们这些大儒都不说话,是在想着怎么赶他走。
众人笑起来。
高默扭头看了一眼方运,又快速转回头,认真道:赶是赶不走了,所以,高某建议,我们便确立今日圣道文会的第一个主议题,那就是‘完美法’。现在,我给大家一个小时自由讨论的时间,一个小时一过,我们再正式探讨完美法。
高默说着,侧身看向台上的其他法家大儒,继续舌绽春雷却装作小心翼翼的模样压低声音问:一个小时够不够?
众人哄堂大笑,为了化解之前尴尬的气氛,堂堂刑殿阁老真是拼了。
小小的插曲很快过去,有了足够的时间,众多读书人开始用神念快速交流。
一个小时已过,已经重新打好腹稿的法家大儒们陆续走到书案前,开始阐述自己对完美法的理解。
和方运主要侧重方向性和全面性不同,这些法家大儒则更深入地探讨一个点,将一个很普通的法律问题彻底说透。
这种事看起来很寻常,但是,当法家能吃透所有的点,那么,完美法的最后体系就会逐渐成形。
在大儒们讲话的过程中,许多人会在纸上写上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陆续递到台上。
有的问题标明提问人,有的则是向所有大儒请教。
在场的大儒们得到纸条后,都会看一遍,然后挑出自己认为值得说的,一边听讲话的大儒说,一边思索如何更好地回答提问。
不同的法家大儒讲话的时间不同,以至于还剩一半法家大儒没讲的时候,便已经到了第二天清晨七点。
而后,景国的官员宣布,在会场两侧各有一个食堂,若是想吃饭,可以去食堂解决,并且说食堂是自助形式,由方运发明,其中有许多新式蔬菜和水果,请各地读书人品尝。
民以食为天,从孔子开始都讲祭祀的食物要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所以读书人中吃货众多。
于是,大量的读书人好奇地前往两侧的食堂。
很快,他们看到壮观的一幕,一张张大桌子上,放着一排又一排大盆,每个大盆之下,都有热水保持温度,而且每个大盆之中都只有一道菜,但是,全食堂的菜品种类超过三十种。
有意思的是,其中过半的蔬菜都不曾在圣元大陆普及,因此每种菜前都有标牌,注明菜的名称,甚至还有医家人给出的药性。
和平时吃饭的用具不同,这里的吃饭用具是独特的餐盘,每个人都可以自选。
实际上,自助餐这种形式古已有之,古时集体狩猎后,就有类似的饮食方式。
但是,人族在文会上用这种方式进行用餐,却是第一次。
众人立刻意识到,这种方式特别适用于多人用餐,虽然味道差了一些,但胜在方便。
于是,读书人们兴致勃勃尝试这种新型用餐方式。
读书人永远了解新事物,所以除了一些比较拘束的读书人,大多数读书人都去品尝没吃过的蔬菜。
而且,让这些读书人意外的是,这里除了饭菜,还有自助的瓜果,甚至允许他们带没有异味的瓜果回会场吃。
这里的所有瓜果,皆未曾在圣元大陆普遍种植。
各种新式的蔬菜和瓜果,在数百万读书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景国的农家读书人一直在暗中观察,越发佩服方运。
吃饱喝足后,读书人们回到会场,有的直接坐着睡觉,还有读书人继续讨论文会的内容。
但是,有相当一部分读书人在讨论食物!
同时安排数百万人的饭菜非常困难,众人本以为饭菜会是那种特别简单的食物,诸如烙饼或馒头,配上人族常吃的咸菜风干肉之类的军用食物。
但这次文会的用餐方式不仅新奇,食物也无比丰富,超出众人的想象。
于是,正如方运和景国官员所料,各国读书人尤其是农家读书人和官员,开始找景国读书人询问这些蔬菜和瓜果的种种情况,比如产量,比如种植条件等等。
一笔笔蔬菜瓜果种子的大订单,因为一次用餐而完成。
第2547章 法家之敌
早饭结束,经过短暂的休息,圣道文会继续召开。
对于有着才气的读书人来说,连续多日参与文会完全可以撑得住。
这第二天的圣道文会,也完全由大儒讲话。
直到第三天,大儒们才开始陆续回答其他读书人提出的问题。
和普通文会不同,这种圣道文会允许其他读书人进行反驳,不过,一般至少要翰林才会提出反对意见。
所以,第三天与第四天的气氛非常热闹,人族的读书人往往因为一个问题争执数个小时,以致于无法达成一致,只能暂且放弃讨论。
第四天的晚上,圣道文会暂停,让所有读书人在天地贝中的临时住所休息一晚。
第五天,圣道文会继续。不过,从今天开始,不再专门讨论自然法,今天的议题是宪法。
不仅圣道文会的会场无比热闹,论榜上也成了战场,数不清的人针对圣道文会的主题进行讨论。
宪法整整讨论了两天,又开始讨论其他法律。
随着探讨的加深,再加上方运故意引导,法家在法律的许多方面进行了改变。
法家的圣道文会开了整整十天。
到了第十一天的凌晨,文会已经讨论完所有的重要问题。
许多低文位的读书人脸上浮现疲惫之色,但是,高文位的读书人不仅没有疲惫,反而精神奕奕,各有所得。
临近尾声,高默走到高台的桌案之后,缓缓扫视全场。
此次会议即将结束,经过在座读书人多日的努力,法家收获颇丰,至于具体效果如何,要等宣布文会结束后才有定论。至于‘完美法’是否要确立,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是,得益于方虚圣伟大的智慧,我们法家已经有了新的方向。我坚信,此次圣道文会,会成为法家崛起的根本!无论未来法家有多高的成就,都无法绕过今日的文会,无法绕过方虚圣!所以,从今以后,人族所有法家学院,皆尊方运为法家夫子。
在场的工殿阁老形色各异,其中几个阁老甚至如同老小孩一样,向高默等法家阁老投以鄙夷的目光。
同时,工殿阁老们有些小小的郁闷。
因为,是工殿最先决定与方运联手建造专科学院,但却是医殿抢先宣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