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历史系之狼
王生在天禄阁内屋里跟刘长汇报情况的时候,这厮就冲进来袭击王生。
当他反应过来的时候,拳头还在僵硬的落在王生的身上,只是越来越慢,仲父的眼里却开始闪烁起红光.很快,鼻青脸肿的刘卬就跟在王生身边,给他做了一个月的随从。
这些竖子们,只要刘长三天不动手,他们就能把未央宫的瓦给拆喽!刘长坐在唐王府内,左右都是群贤。除却那几个在外地做官的,基本上都来了。
众人面前摆放着各类的肉,酒,相当的奢华,已经是刘恒看到了能打人的地步了。刘长喝了一口酒,随即无奈的摇着头,长叹了一声。
周胜之甚至都没有迟疑,本能性的问道∶“大王...陛下因何事而叹息啊”吕禄没能抢先,只是愤的瞪了周胜之一眼。
刘长随即说道∶“朝中内外,都缺人手啊....朕开疆扩土,又设立了诸多机构,原先跟随阿父征战的那些大臣,也没剩下多少,如今各郡县,乃至庙堂,都缺少能人....朕设太学国学县学,就是为了得到更多的贤才,可这都需要时日啊,如今西域诸国诚服,朕却连国相都有些凑不齐了.“陛下何不问计与群贤呢”
刘长抬起头来,看了他们一眼,无奈的摇了摇头。“连大臣们都束手无策,尔等又有什么办法呢”刘长说这话,群贤就有些不服气了,他们看了看身边,可惜陈买和灌阿并不在,周胜之最先起身,说道∶“陛下,实在不行,我就带着人出长城讨伐那些国家,打上一仗,分了军功,这官吏不就有了吗?”“放屁!他们跟着你打一仗就能拥有治理地方的本事吗?”
“朕要的是人材,不是爵位!按着你说的,朕直接将长安周围的百姓都封了爵,拿来用不就好了?”周胜之低下头来,好像还真的是这样啊。
樊伉随即起身,“陛下,实在不行,我就带着人出长城讨伐那些国家....打上一仗!”周胜之勃然大怒,“这是我的想法”
樊伉摇着头,“不,我的意思是,我们去抓那些其他小国的大臣,让他们过来给我们担任官吏!这不就解决了吗”
“放屁!其他国家的大臣,能抓过来给大汉当官吏吗?!他们便是有能力,也不知大汉的情况,不知文字语言,而且还是敌人,岂能作朕的官吏”樊伉低下头来,好像还真的是这样啊。吕禄随即起身,“陛下”
“怎么,你也准备带兵出长城”“没错”“然后呢”
“然后天下人都会关心战事,人手不足的事情就不会有人提起了…”“放屁”
夏侯灶想了想,顿时站起身来,刘长直接骂道“你给朕坐下去”
夏侯灶很是乖巧的坐了下来,却低声嘀咕道∶“我的政策您都没有听呢,我那策略特别好...”就在群贤一筹莫展的时候,樊市人说道∶“陛下先前不是组织考核,让天下的人来参与吗?要不要再举办一次”
“这举办一次要多长时日才能办好而且上次,也不过是选出了数百人而已,朕得要举办多少次啊…..如今各地的官吏都缺的厉害,很多老官跟朕请辞,朕都不敢让他们回去,就怕没有人能顶替上他们的位置。”
刘长无奈的抱怨着,起初,让刘长最烦恼的事情就是粮食,大汉总是粮食不足,随着后来几年的发展,先前的积淀,大汉的农业总算是发展起来了,到现在,若是不征召个五六十万人,那粮食基本是够吃的,不会出现严重的缺粮情况。目前困扰刘长的问题,却成了人才不足。
刘邦当初给刘长留下了绝好的班底,基本上随便一个郡守,都带着侯爵,诸国放眼望去,国内三公九卿都是开国的狠人,庙堂里更是天团坐镇,县中官吏都是从战场上杀出来的狠人,连里中的官吏,那都是老甲士。
刚刚创立的大汉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才,顶级的猛将天团,谋臣天团,治国天团…..可惜,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人一一离去,而继承他们位置的,却大多都是刘长的群贤这类的人,他们的后人跟他们完全没得比,或许也就周亚夫,算是二代里能达到父祖水平的人了,其余之人嘛....就很难说了。
而且刘长上位之后,大汉迎来了大幅度的扩张,燕国向辽东,唐国向塞外,陇西向河西,向西城,吴楚向南越,长沙向夜郎,巴蜀向滇国,整个大汉的版图都不知增加了多少,这位穷兵牍武,暴虐蛮横的君王四处讨伐,大汉的领土是变多了,可所征服的这些土地却都需要能人来治理,总不能打下来就不管了呀。除却扩张之外,在内部设立的新机构更是数不胜数,太学弄出来的官吏也完全不够用。刘长不由得看向了周亚夫。
周亚夫沉思了许久,方才说道“陛下,大汉并不是没有贤才,我当初在陇西,在河西的时候,就知道地方有不错的人才,还结交了不少,在其他各地,贤才肯定是更多的,只是没有一个好的办法来让他们为庙堂所用。”
“这种国家大事,也不是我们这些人就能商谈决定的,我认为,陛下应当召集大臣们,一同来商议这件事,或者,单独召见他们,一一来询问。”
刘长摇着头,“朕已经提了几次,大臣们都没有什么好的意见。”“陛下,臣想起一件事来。”“你说。”
“先前太尉重组三军,需要布帛为大小令旗,令我往少府取,少府令说要等七日方能做成,不肯与我,奈何太尉要的急,几次派人催促,称要以军法处置,少府令便想出办法,令人带布帛往百姓之家,以钱令妇制旗,数百户同制,一日乃成。”周亚夫认真的说起了这件事。
刘长若有所思的问道∶“你的意思是...只要朕逼得够紧,群臣就能想出办法来?”周亚夫摇了摇头。
“臣只是想说,少府令这个人,非常能干,就是懒惰成性,不肯做事,您只要逼他,他就一定能想出办法来”
夏侯灶却很不服气,“陛下,其实我也有很好的办法,绝对可以让您拥有很多的贤才,而且绝对不逊色与萧相,留侯他们...”“好了,吃你的肉”
刘长大手一挥,决定安心跟群贤们吃喝。
夏侯灶忍不住对身边的卢他之抱怨道∶“陛下居然不知道礼贤下士的道理!”卢他之一愣,放下了手里的羊肉,对着夏侯灶微微一笑。你开心就好。
樊哙却很是好奇趁着众人吃饭的时候,他悄悄坐在了夏侯灶的身边,问道“你倒是给我说说,你那个好想法到底是什么”
夏侯灶得意的说道“你是个识人的我问你,高皇帝之时,为什么贤才就那么多呢”“我不知道。”
“那是因为正逢乱世他们会经历各种锻炼,故而人才辈出不然,我阿父还在养马,你阿父还在杀猪..你说对不对”“你说的有道理”
“所以啊...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各诸侯王们带着军队互相打仗,只要他们打起来,将现在的盛世变成乱世...”
“好了,你吃饭吧”
群贤们吃饱喝足,便开始高歌起舞,喝的上头了,便驾车外出,准备在城外狂奔,这么一伙人在长安里,简直就是无法无天,就是张释之对他们都是无可奈何,就在他们的车架冲出长安的时候,从远处行驶而来的一辆车,却注意到了他们。
晁错皱着眉头,看着远处那些飞奔而去,甚至不走在道路上,直接翻山越岭就消失在远处的战车,不悦的质问道“什么人敢在长安这么横行霸道呢”“这是陛下的车。”晁错恍然大悟。
他在接到刘长的命令之后,就从南越国开始往长安走,也不知走了多少时日,总算是来到了长安,看着远处那些消失的战车,晁错笑了笑,说道∶“陛下登基之后,仍然是这般的好武,这是大汉之幸啊,若不是这样,陛下能击败匈奴这样的强敌,给大汉以安宁嘛真雄主也”城门校尉瞥了他一眼,好嘛,又来了一个申不害的门徒。
可昆错随即皱着眉头,又说道;“只是,其余众人又怎么能跟随陛下做这样的事情呢?陛下可以做的,他们却不能做!也不该去做!他们这样的行为,就该斩首,来告诫其余的人!”城门校尉又愣了一下,哦,搞错了,原来是慎到的门徒啊。
晁错摇着头,“大汉的律法明确的规定,不许在城内纵车,在城外三里之内不得飞驰,不得偏离道路,您作为城门校尉却没能拦下陛下,没有去劝谏陛下,甚至还纵容那些人跟着陛下一同违背律法,这怎么能行呢?若是国中权贵都不遵从律法,您又不能尽到自己的职责,其余人又怎么会屣行呢?”城门校尉这下确定了。
这厮不是申派,不是商派,不是慎派,这是韩非的门徒啊
晁错进了城,也没有去休息,直接来到了皇宫门口,等待着陛下回来。只是,刘长在城外玩了一整天之后,却没有回皇宫,反而是来到了张苍的府邸。“师父”
“哈哈哈,来,你拿着这都是朕今日的猎物”
刘长将车上的猎物丢给了周围的家臣们,让他们去收拾干净。
这些人有些茫然的看着手里的猎物,这獐和野鸡,野兔也就算了,可是这羊,您是从那里猎的难不成大汉的上林苑里还能找到羊张苍笑呵呵的看着刘长,让他坐在自己的身边。
刘长看了看周围,说道∶“师父,朕可得提醒你一句,你这家臣的数量可是严重超标了,朕的新律规定好了,您的爵位,只能留下八个家臣,您这规模都已经有三四十个了吧”张苍摇着头,“这不是我的家臣,那些都是我的儿子。”“哦,那没事了。”“你怎么忽然来我这里了”“格外想念师父,就特意前来了。”
张苍对这话是一点都不信,这厮定然是憨着什么坏水呢,刘长此刻也是有些为难,若是其他大臣,他直接招着脖子,就让对方拿出好办法了,想不出办法就扭断他的脖子,可这毕竟是他的老师,这么做实在是有一点点的不合适。
而言语的恐吓吧,张苍又不会放在眼里,这厮身为大儒,完全就是流氓本性,根本不在意那些恐吓。刘长也不知该如何下手,两人就开始聊起家常。“我的孩子虽然没有您的多,不过也要诞生新的子嗣了。”“朕的妃子雍娥,即将临盆,但愿是个女儿…”张苍点了点头,问道“名字可取好了”“还没有取…老师学问高深,不如帮我取一个”
张苍想了片刻,认真的说道∶“德音无良,良者,善也,不如取名为良,无论是男是女,都能用,陛下觉得呢”
“良刘良好啊就叫良”
刘长拍了拍手,忽然反应过来,问道∶“师父,你不会是因为留侯的缘故,才取了这么一个名字吧?”张苍严肃的说道∶“为师怎么会是这般的人呢?我向来敬仰留侯,留侯之名善也,取作皇子之名,多好啊!老夫有个儿子,也叫良,我所赞赏的就是这个字,这跟留侯有什么关系呢?”“啊您的儿子叫良那不就跟留侯同姓名了吗”“咳咳,我儿子颇多,纵然有同名,也不值得惊叹。”
刘长点着头,随即一脸苦涩的说道∶“师父啊…如今大汉各处都缺少官吏,朕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想来想去,只能是想到您,您是朕的老师..朕自幼就跟随在您的身边.唉,如今朕是茶饭不思,整日都在想这件事...肉也吃不下去,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张苍眯着双眼,苦肉计啊。
他很是平静的说道∶“陛下不必担心,等太学再经历一段时日,大汉就不愁无人可用了。”刘长可怜巴巴的盯着张苍,脸上满是委屈。张苍别过头去,不看面前这位弟子。“师父啊…若是连您都不能相助,朕还能找什么人呢”
“天下之大,竞然找不出一个人来帮助朕...难道朕就是这般的无道暴君,如此的不得臣心吗...”“唉....”
张苍长叹了一声,无奈的看了一眼刘长,随即说道∶“若是陛下急着要操办这件事,可以让地方自行举办科举,如今不是缺贤才,是缺少任用贤才的手段。”“啊”
“例如县里缺少一个游微,就可以发布科举令,让非本地之人前来参与考核,通过的留下来担任游微...如此来迅速选拔出基层的吏,然后其余的吏就可以按着他们的政绩来调动...”“而在庙堂里,则是举办大科举,通过苛刻的考核来选拔更重要的职位上所需的贤才。”
“臣的意思,就是多放开几个选拔人才的通道,科举,地方招募,太学,举荐,自荐,征辟等等,能用的都给他用上”“朕好像有些明白了....”
刘长若有所思的点着头,随即咧嘴笑了起来,“那这件事,师父也一并操办了吧?”
刘长离开这里的时候,张苍满脸的无奈,对着自己的两个儿子挥了挥手,吩咐道∶“不疑,你和聂两人一同去送陛下”刘长听闻,顿时仰头大笑。
“师父,您也太坏了,这与您不对付的人,您不会都用在孩子身上吧?”刘长忽然醒悟,急忙问道∶“没有叫长的吧”
“陛下.....天子之名是要避讳的....”“那就好。”“对了,叫不短也不行”
家父汉高祖 第385章 原来是你小子!
刘长坐在马车上,晃荡着脑袋,哼着歌曲。
这代表他的心情很好,刘长但凡心情不错,就会哼上一曲,有时是唐风,有时是楚辞,齐风也能哼上几句,就是不唱赵国的。
师父来操办官吏选拔的事情,刘长是很放心的。
单论治国齐民的本事,师父能锤爆当今庙堂百官,就是人好色了点,懒惰了点,好逸恶劳,若是没有这些缺点,就是追一追萧相,问题也不是很大。奈何啊,是个人就定然会有缺陷,就拿原先大汉三大狠人来举例。
萧相能政,可就是人太实在,少警觉,心思不够灵活。张良能谋,可早期性格暴躁冲动,为了复国之事不择手段。韩信能战,可刚愎自用,自负无礼,轻视他人,反正他身上的缺点应该是最多的,当然,自负也是因为有足够的资本。
陈平能谋,就是有些太惜身,说难听点就是有些势利,狡诈残忍,冷酷自私。
至于为什么三大狠人会有四个,这就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了,就如大汉所供奉的四帝其实有五个。总之,这些开国天团,或多或少都有些缺陷,周勃,樊哙,夏侯缨,莲婴,周昌等人也同样如此,就是刘长的群贤天团,其实也是一样,他们的缺陷就比较大了,周亚夫能从他们之中脱颖而出,也是不容易,不负武庙之名,在历史上,周亚夫跟韩信一样,是进了武庙的,汉初诸多名将都没这个待遇。就在刘长晃晃悠悠的来到皇宫门前的时候,隔着老远,他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
因为天色有些黑暗,在前方开路的甲士是提着灯笼的,在灯笼的火光下,刘长眯着双眼,随即大笑着,从马车上跳了下来,迅速扑到了那人的身边,“晁错”
在皇宫门前苦苦等待的晁错急忙上前行礼,奈何,昏君不给他这个机会,直接便是抱起他。晁错本就瘦小,被刘长这么一抱,整个人都看不到了,直接消失在刘长的怀里。
“哈哈哈,朕方才就觉得眼熟,还以为是哪个反贼想要在皇宫门前行刺呢!原来是舍人王错啊!!”晁错大口喘着气,大王方才那一下,真的是差点将他的骨头都给捏碎了。“陛...陛下..您这力气是越来越大了..
“哈哈哈,你也这么觉得?前几天刘敬也是这么给朕说的!”“你是何时回来的”
“臣今日回来,看到陛下的车驾出城而去,故而就来这里等候着陛下回来....”“哎呀,那是让你等了好几个时辰啊”
刘长热情的楼着他的脖颈,脸上洋溢着笑容,如今他对这些过去的舍人们是越发的喜爱,总是怀念当初他们一同来追赶自己的那些时日,他搂着晁错往前走了几步,忽然想起了什么,对一旁的吕禄说道∶“晁错来了,岂能不准备好肉皇宫内的肉,他在南越也能吃,这样吧,你去少府那里,将朕今日送他的那些獐肉野兔肉都取回来”
吕禄愣了一下,问道∶“陛下..那都是已经送给了少府令的,再去取回来,是不是有些不合适啊?”“怕什么,反正他已经答应朕要操办这件事了,也不能反悔,你去拿回就好!”“唯...”
晁错看着刘长的操作,不由得感慨道∶“许久不见,陛下当真是一点都没有变!”
刘长拉着晁错的手就往皇宫里走,晁错却急忙说道∶“陛下,三公之外的外臣不能在这个时候进入皇宫啊”
“这大汉,朕说了算,朕若是不乐意,就是三公都进不去!”两人进了皇宫,是直接来到了宣室殿内,面向而坐,又令人取来美酒。
“不错,不错,壮实了不少,当初你弱不禁风的,连不疑都能对着你一顿训斥,如今不错”刘长点着头,赞叹道。
晁错嘴角抽了抽,不由的说道∶“陛下有所不知,申屠相对臣的身体状况颇为上心,时不时就要臣操练一番,臣这身体也是愈发的强健啊,若是臣能享命百岁,这都是申屠嘉的功劳!”
刘长哈哈大笑,随即好奇的问道∶“对呀,朕总是听闻申屠嘉跟你动手,你是怎么敢跟他动手的??”“他可是从甲士一路做到国相的啊,先先后后不知经历了多少战,人又在壮年,身材高大,孔武有力,便是周勃夏侯缨他们,也不敢说能胜过他,你虽也不弱,可绝非是他的对手你是怎么活下来的?”晁错向来是实话实说的,他认真的说道∶“主要是申屠相留力,不敢全力殴打,怕打死了臣,臣就没有什么顾忌,撕咬无不用其极..有时还在衣袖里藏一根短棍”“哈哈哈,难怪申屠嘉那么痛恨你”
刘长都已经能想象到那个画面,申屠嘉几次抢拳,又无奈的放下,晁错这厮就趁机猛攻。“你就不怕他真的打死你”
“臣乃陛下之舍人,别说他申屠嘉,就是南方诸王,也不敢对臣怎么样。”晃错非常自信的说着。
“不过,你也不该总是跟他过不去啊。
晁错摇着头,“陛下有所不知,这厮始终都忘不掉自己的出身,很多事情都拿不定主意,习惯了服从命令,自己就难以去下令,他做事按部就班,若是臣不得罪他,只怕南越到如今都不能有如今的局面。赵伦凭借着自己多年的经营,暗中扶持势力,藐视群臣,申屠嘉迟迟不敢动手,若非臣相逼,他都不敢下手去处死赵伦麾下的那些人”
“吴王几次写信,要求我们尽快处置国内的事情,申屠嘉这厮居然俯首帖耳的执行,吴国不过是一个藩王,因为陛下的厚爱,方才能监察南国,他有什么资格对陛下的大臣下令呢?
他应当先给陛下上书,再由陛下来对我们下令才对,因此,臣绑了吴王派来的使臣,抽了他三十鞭!!!”“什么”
刘长瞪大了双眼,问道“为什么四哥没有跟朕说过这件事呢”“哦,臣是以赵佗的名义动的手....”
“难怪四哥对赵佗那么的愤怒,一来就各种言语相逼,险些将他逼杀......赵佗还那般的委屈,原来是你啊”
“啊还有这种事可惜可惜啊”
晁错痛心疾首的拍打着自己的膝盖,”臣应该早点来,到时候,可以借刘恒的手杀赵佗,再以这个罪行对付吴国!!!”
“除吴国除了吴国谁来治理南方你来吗”
刘长瞥了这厮一眼,随即叮嘱道“你不要总是想着跟这些诸侯们作对,他们都是朕的兄弟,没有谋反的意思,你非要将他们逼反了才如愿吗多将你的心思放在治理国家的事情上”
“陛下,诸侯迟早都是大汉的心腹大患,臣并非是要对付您的兄弟,臣是要为大汉扫除这心腹大患”
刘长不可置否,只是笑了起来。
“朕说当初四哥怎么那么生气呢,他一向沉稳的人,哈哈哈,原来是你这厮在其中惹事啊..不过,你这么做,是如何瞒得住申屠嘉的他身为国相难道对你的所作所为就一点不知情”
“他跟臣一起做的....臣跟他虽有恩怨,可都是陛下之臣,对付外王,那还是要齐心协力的....”这厮说的好听,可在南越王宫里,两人打得都快把王宫给烧掉了,晁错的位置,最好还是换一个人来,刘长心里其实也早就有了人选,他准备让郭它去南越担任御史,这位郭它是东武贞侯郭蒙的儿子,东武侯也是个大侯国一万户,而最重要的是,申屠嘉曾跟随郭蒙打过仗,在他麾下为将,对他颇为敬重,像晁错这样的事情,大概是不会再发生了。
“这次让你回来,是要你来担任少府尚书令。”
晁错点了点头,这尚书令其实就是少府的一个属吏,是负责管理少府文书和传达命令的,这不算是一个要职,当然,九卿属吏,地位当然也很高,反正晁错这个年纪能担任九卿属吏,已经是非常非常厉害了。而众人都知道,当今陛下是喜欢用年轻人的,用人从来不看他们的年纪。
也是在刘长时期,出现了大汉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三公张不疑,最年轻的国相贾谊,最年轻的九卿冯敬,最年轻的将军周亚夫。群贤们大多都很年轻,当然,其中封将军的还是不多,周亚夫是位同九卿的前将军,其余众人里,卢他之和周胜之虽然也有将军封号,可只是偏将军。至于其余众人,只是校尉。
年轻人担任要位,在地方上,这样的情况也很常见,正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厉王好后生,白须染成墨。”,为了得到厉王的重视,很多人都会特意修改自己的年纪,让自己年少几岁。很多大族也是给自己年轻的后生造势,希望能被陛下所知晓。
一个帝王的言行举止,真的会在很大方面影响到那个时代的风气,这个在各国也能看到缩影,懒惰的梁国,勤俭的吴国,蛮横的唐国,而刘长的性格特点,也逐步从影响唐国转变到影响整个大汉,大汉的邻居们恐怕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晁错觉得,陛下千里迢迢的将自己从南越带到长安,肯定不会只是让自己当一个尚书令这么简单。刘长随后的说法也证实了晁错的猜想。
“如今大汉辽阔,诸事也愈发的繁杂,少府令暂时为朕处置奏表,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毕竟是外臣,如今朕还在,若是往后如此,那少府的权力就太大了,故而,朕准备设立一个内臣制,目前就是看中了这个尚方令和中书令的位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