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煞七十二变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祭酒
王乔看得直挠头,但李长安却早有准备。
溪石道人可给他透了底,他这个师叔祖啊,脾气是打小的古怪。本来没什么修行术法的天赋,折腾来去,只有个障眼法稍稍上得台面。
于是乎,便用此法作弄山上弟子。可龙虎山是什么地方,这点儿障眼法又能糊弄谁
往往一用便露馅儿,一般人就自己识趣儿地安分了,可他偏不,越是失败,他就越是要用。到最后,非得人家捏着鼻子,佯装中招才肯罢休。
后来荣升师叔祖,再折腾弟子未免太过跌份,只好下山折腾冤大头了。
道士给王冤大头使了眼色,他立时会意,让人取来一卷画轴展开。
却不是那日的《海上仙山图》,那幅画早就被王家家主给烧了,如今这幅却是《长亭送别图》,但却只见长亭、衰草、马车、送行人,独不见辞行者。
老道士见了此图,这才拂须而笑,递来个孺子可教的眼神。
他伸了个懒腰,下得床来,故技重施,身形一转便没了踪影。
而同时。
那图画上却多了个长胡子的道人,背着手慢悠悠踱步向那马车走去。
“好!”
李长安忽然大叫一声,吓了旁边人一大跳。
“真人果然好神通!竟能凭借区区画册来去无踪,想必此时已在王府门外倚马相待了吧!”
王乔愣愣道:“可这还没上车……”
“上车啦!”
道士不由分说把画轴一合,而后探手往身侧虚空里一捞,揪住了某个“物件”,抬脚就往外走。
俄尔。
便听得一阵杀猪也似的嚎叫。
“竖子安敢!”
“小
开个单章,解释一下剧情。
我看到有书友反映,不知道这个罗玉卿是哪个。
我解释一下:这个罗玉卿不是开篇时李长安的师傅。他师傅姓刘,是一个落魄道派上景门的掌门人。而这个罗玉卿则是在莒州王子服(山蜘蛛一卷的同伴)家里,招摇撞骗炼金丹被李长安逮到的老道士,是正一道当代天师一辈的高人。我专门花了一章去写这么一个人,没想到大伙儿没把他记住。(另外,韩知微是阴死白莲少主的葫芦书生,我只少少地提过一嘴,我的锅。)
造成这结果,当然是我这个作
第一百二十三章 高上神霄
破晓。
当第一缕阳光刺出山巅,映在千佛寺连绵起伏的琉璃金顶之上。
金光浮焰,光辉璀璨。
山前,龙图道人却越发面色凝重似铁。
“龙图道长!不能再等了!”
身旁,杨之极已是焦急万分,可龙图依然一言不发,只死死地盯着山上那“佛光普照”的千佛寺。
在他的天眼当中,没有漫山的苍翠,更没有楼阁间浮动的金辉,只有黑沉沉的魔焰拔地而起,意欲直上云天。可奈何半道上一点清光突兀而生,将魔焰压制在这爷孙二山的方寸之间。
那是千佛寺大阵中残余的佛性,如今,已然摇摇欲熄。
可以预见,兴许不待太阳升至中天,那点青光便会彻底湮灭,接着便是……
魔气四散,尸佛出世!
杨之极当然看不到这些,他只是没由来地感到不安,愈发急声催促。
“再不走,便来不及了!”
“可玄霄……”
“李道士说给他一夜的时间,可现在天已破晓,时辰已过……李玄霄,他赶不上了!”
龙图还是犹疑,杨之极心头的不安却越发鼓动,他再难顾及风度、礼仪,竟是一把拽住龙图衣襟,指着前方:
“咱们等得了,他们等得了么!”
他所指处搭建着一座法台,上头幢幡、旗帜林立。法台周遭,聚集着熙熙囔囔上千人,其中有甲士、有游侠,但更多的却只是战力孱弱的府兵。而更靠近法台的位置,还有百十个身作彩衣的男女,其中还有为数不少的童子。
此时此刻,都是用忐忑甚至于恐慌的目光,瞧着两人的争执。
昨日,李长安与溪石商议之后,便去莒州请罗玉卿,为的就是龙图等人口中能除灭尸佛的“北极大帝伏魔坛”。
而溪石等人则留下连夜准备蘸坛,那些甲士、兵卒是坛前护法所需,而彩衣男女童子则是演法诵经所用。
这道士蘸坛脱胎于巫祭,亦是召神借法的路数。
其中最隆盛的当属“罗天大蘸”,最古老最普及的则是“大傩”,乃是以主祭戴方相面具,蒙熊皮,执金戈,带着百余童子为伥子,重演方相氏驱逐疫鬼的故事。
“北极大帝伏魔坛”即是此类。亦是诵咏经文,重演真武荡魔天尊统帅诸神扫灭诸魔王故事,以期借助神威,召来神力,镇杀妖魔。
其场面自然不是寻常镇宅超度的法坛所比,较真起来,非得数百名道士一连作法七天不止。纵使眼下事急从权,但最底线的人手、场面还是要有的,否则也招不来神明,镇不了妖魔。
法器一类还好说,郁州府库自有准备;但人手方便就捉襟见肘了,这郁州佛法昌盛,道法自然也就衰微,实在找不到几个正经的道士,几个正一道道士无奈之下,只得招来男女善信甚至童子,以数量抵质量了。
好在溪石几人本就是擅长蘸坛的道士,提前教导,尽力指挥,也能济事。
但是。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基于李长安能及时带回罗玉卿的前提上。
如若不能。
久等下去,万一尸佛出世。龙图等人还能且战且退,那些个府兵、童子恐怕只能命殒当场!
杨之极这一问切切实实击中了龙图心中软肋,那一张张忐忑、恐慌的面容终究压倒了心头不甘,他望着慢慢升起的朝阳,嚅嗫说道:
“那便……”
“叮铃铃。”
忽然间。
一道铜铃声由远而近。
龙图一个激灵,猛然望向铃声来处。
接着,一张愁苦的脸顿被欣喜占满。
“玄霄道友!”
随着这声呼唤,法台下,特别是属于昨日入山残余的一角里响起一阵喧嚣,这喧嚣很快便蔓延整个人群,最终汇成一句。
“李道长回来啦!”
此时。
在晨光灿漫的山道上,一个短发的道人骑驴而至。
在他身后探出个灰头土脸的“物件”。
“见着了小道士,偏生见不着老道士有能耐,让小道士给你们蘸坛去”
一人一驴一同翻了个白眼,懒得搭理。
…………
片刻之后。
头戴莲花冠,身作紫绛衣,脚踏登云履。
登上法台的罗玉卿焕然一新。
仙姿飘飘,风采照人。
就是一嘴巴练鬓长须突兀地少了一块,看来分外怪异显眼,惹得龙图几个后辈频频打量。
老道却只能拿眼一瞪,也不好解释。
难不成告诉自个儿的徒子徒孙们:
你们师叔祖在幽冥手贱,惹怒了冥府,差点儿作了花肥,全赖那小道士揪着胡子,拔萝卜也似的把他从冥土里扯出来,外带差点耽搁了时间,累得驴
儿丢了尾巴尖
老道板着脸不说话,只取下腰间葫芦,倒出两点法酒,往眼皮上一抹。
而后凝目打量了一番爷山,二话不说,转身就下了法台。
龙图吃了一惊,在身后连忙追问。
“师祖祖,这伏魔坛……”
“没用。”
“啊”
“我的北帝伏魔坛降不了这妖魔。”
这话好似个晴天霹雳打在龙图的脑门上,他神色恍惚了一阵,却又萧索一笑,嘴里咕噜几句“罢了、罢了”,便下法台要招呼众人撤离。
罗老道连忙喝止。
“你作甚”
龙图苦笑道:“师叔祖不晓得,那妖魔手下有数千活尸,既然不能降服,不如早早撤离,免得妄作牺牲。”
不料,老道却把胡子一捋。
“谁说不能降服我是说伏魔坛不成,不是我不成!”
老道继续言道。
“那尸佛融汇了白莲妖女体内疫鬼,如今可称神魔,好在昨日你们几个冒险入山,斩去了妖女头颅,
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触即发
“九天应元府,无上玉清王……总司五雷,运行三界。群生父,万灵师。大圣大慈,至皇至道……”
法台之上。
罗玉卿高声诵咏《雷祖宝诰》。
随着他的诵咏,法台周遭三十六柱人高的法香飞速燃烧,升腾起的轻烟缭绕不散,烟笼雾罩里隐隐幻化出种种异相。
而后。
罗玉卿又取出一封手书,用朱砂写上“弟子正一道罗玉卿代天师谨奏”字样,再盖上阳平治都功印,投入火盆之中,这才手持玉圭,叩首一拜,呼出尊神名号: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话声方落。
那手书“轰”的一下化为飞灰,周遭的轻烟忽而一聚,化成一枚令箭,直上苍穹。
紧接着。
万里晴空里一声雷响。
不知哪里涌来冷风,吹得烟尘四散,幢幡转动,旗帜招摇。
而再看那碧蓝的晴天之上,好似平湖吹皱起涟漪,竟然浮起漫天浅纹样的云气。那云气初时浅而疏,转眼便浓而密,再转眼已勾连成乌沉沉的云幕要遮天蔽日了。
底下人俱是惊呼,连李长安也不由咂舌,心道:这效果看来比人工降雨还厉害几分。
可是。
法台之上。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一道真人罗玉卿却是邹起眉头。
慢了!
他望了一眼对面的千佛寺。
在他的法眼当中,最后一点佛光在滔天的魔气里,仿若风中残烛。再有半个时辰……不!兴许连半刻钟的时间也没有,那佛光便会溟灭,尸佛便将出世。
太慢了!
他对自个儿说道。
别看罗玉卿在龙图等后辈面前信誓旦旦的模样,但这神霄雷部又岂是一时半会儿能召来的。
他深知,他是在抢时间,赌一把先后。
若他先请下雷部诸神,则尸佛死;若尸佛先一步出世,那自个儿这条老命恐怕就得交代在这里,至于护法的军阵乃至于法台下的李长安,群魔出巢之下,又能坚持多久呢
时间紧迫。
罗玉卿却反倒露出些迟疑的神色。
但没几秒。
他挠了挠后脑勺,谄笑着对天师印道了声“祖师见谅”。
而后,取下腰间的葫芦,搁在案台之上。
“啪”一声,拍桌子瞪眼对那葫芦喝骂道:
“太湖君,昔日你妄自驱洪,水淹庄稼八百里,吞杀生灵六十万,罪大恶极,本当诛杀于震泽之畔。但我正一祖师念你曾有功德于天地,故网开一面,只罚你关押于此葫芦中一千两百年。”
“今日,局势凶危,正是你将功补过之时。你若能助我一臂之力,为我兴云聚雨,我便担下干系,为你减去百年刑期!”
言罢。
那葫芦作出回应一般,自个儿晃了一晃。
但老道却神情一僵,继而,一张老脸蓦地涨得通红。
“两百年放屁!你已刑满千年,再为你减去两百还不如直接说放你归海。”
他气急败坏在台上来回走动,将木头搭建的台子踩得“砰砰”作响,口中“长虫”、“蚯蚓”骂骂咧咧一阵,终究还是一跺脚。
“好!两百年便两百年。”
他咬牙道。
“但须得除去此魔方可兑现。”
葫芦又晃了一晃。
老道点头,不再磨蹭,抄起法剑,踏起魁斗,口中诵念:
“授你追风吏,授你布云兵,授你开天将,授你先锋旗。”
法剑在葫芦前连番虚点。
而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