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破梦者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许大本事

    而真正的基地另有他处李天畴越想越不对劲儿,立刻将这一想法用简单的几句话加密发给教官,希望得到苏里周围方圆五十公里范围内精确的卫星图片。

    消息发出去后,犹如石沉大海,迟迟没有回音,而腕表上那个蓝色的光点也失去了踪迹。这一点李天畴倒不意外,‘寒鸦’离开时曾说过,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他将暂时关闭定位。

    事实上李天畴也是这样做的,谨慎加小心,以防暴露。

    李天畴对‘寒鸦’颇有好感,年轻、有绝对的执行力,而且处事挺沉稳,对方并没有说去哪里筹集物资,他也不可能细问,有些纪律性的东西,心知肚明就好。

    如此想着,李天畴居然迷迷糊糊睡着了,他的身体正在快速的恢复期,已经有了新鲜的食物和淡水补充,睡的越好,恢复的就会越快。

    又是一整天,当胡德海被扒的一丝不挂,当做小白鼠进行第二次机体测试时,李天畴已经精神抖擞的醒来了。

    打开腕表,一下子涌进来众多信息,都是教官发来的,最重要的内容是批准了李天畴关于取证的计划,其次是否决了他关于破坏性武器的申请,主要就是针对可塑性,这也在意料之中。

    还有一个大文件包,打开一看,是不少卫星图片,教官这回动手倒是非常之快,对苏里周围多视角、不同比例的拍摄,非常清晰。

    最后一个重要消息是‘医生’仍处于失联状态,很有可能遇到了危险。

    李天畴皱起了眉头,他很清楚这样的失联意味着什么,以‘医生’的能力尚且如此,不敢想象早已失联的袁华和郭耀武。

    摒弃一切杂念,李天畴开始埋头研究地图,直到‘寒鸦’再次返回。对方此次背回来了一个更




第五百一十六章 深入察多克
    察多克的地方不大,沿西北东南走向分为两个部分,呈葫芦状嵌在高山险坡之中。西北部的平地相对较小,方圆不过几平方里,东南部的稍大一点,但也大的有限。

    察多克的正北方是水流湍急的岬伦江,只有南部通往苏里的交通相对便利,居然还有柏油公路。由于缺乏定居条件,所以只能算是苏里的附属加工区。

    两个小平原之间有夹山通道联系,但宽度差强人意,最窄处堪堪能通行一辆小卡车。

    地理上的天然屏障也将两边的产业区分开来,西北方的以开矿、采掘玉石为主。东南方小平原的业态较为凌乱,集中了大大小小的工厂、作坊几十家,乍一看去,都是一些粗加工产业。其中玉石和木材加工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他的则五花八门。

    这里的建筑也没有什么像样的规划,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大致上也以地理划分,西北部多是土石结构的房屋,有半数依山势、坡度而建,东南部平地上的多为竹木结构,星星点点,没什么章法。

    李天畴很快就锁定了目标,一处建在陡峭的山崖下面的二层小楼,灰不拉叽的很不起眼,二楼连玻璃窗也没安装,一排黑洞洞的大嘴十分破败的样子。

    但此建筑的特别之处是其后半部分嵌进了山崖,与山体融合,不仔细看,还挺容易忽视。但小楼前面的场地明明比较开阔,为什么要舍本逐末、开凿山腹呢这得需要多大的施工难度和成本

    放眼整个察多克,如此类型的建筑只此一家,而且位置也较另外一家偏远。

    其实西部平地总共也就三家开矿的,其中一家的矿井早已废弃,只留下了高矮不一的十来间破砖房。

    李天畴计划凌晨两点直接登门,放弃了佯装改扮去踩点的套路,一是时间紧迫,仅凭两条‘医生’失联的消息,就可知教官内心的焦灼;二是有意遮遮掩掩,反而容易打草惊蛇。

    在此之前,李天畴做了详细的功课,对照卫星图片观察了二层小楼山体后侧的坡度和走向,遗憾的是因为植被密布,无法判断有没有隐蔽的道路通往后山。

    深夜的矿区死气沉沉,二层小楼前面不远的位置有根竹竿立着,杆头挑起了一个灯泡,远远的泛着昏黄的光晕,只能照亮周围几平米的区域,其他地方则是黑压压的伸手不见五指。

    四周安静异常,除了偶尔的犬吠,剩下的就是不远处狎伦江奔腾的水声。

    这么一个简单的小灯泡却让李天畴不敢大意,似乎从哪个方位接近小楼都有被发现的危险,早先观察的时候记得周围的碎石地上干干净净,现在无端的出现了几条恶犬,体型很大,游荡在小楼附近,这下又平添了几分难度。

    如此变化,说明这个二层小楼很不简单,李天畴拿出了带有夜视成像的望远镜,仔细观察着远处小楼上方的山崖,在反复确认高度和斜度后,迅速离开了藏身的草窝。

    没多大的功夫,李天畴的身影就出现在了崖顶,他并不急着行动,而是采集了很多细叶植被,成把成把的叠在一起用双手拧碎,然后把四溢的汁液涂抹在身体暴露的部位,主要是为了预防嗅觉敏锐的恶犬。

    当然,李天畴还有后备手段,他给手枪安装了,以备不时之需。在探头对下方做了最后的观察后,他固定好攀登绳索,顺着崖壁慢慢而下。

    到达楼顶的过程相对顺利,期间只有一个小小意外,半途中地面的恶犬突然纷纷狂吠,大约分把种的功夫后又都安静下来,奇怪的是没有任何人出来查看,小楼里似乎根本没有人一般的死寂。

    楼顶的状况让李天畴傻了眼,根本没有预想中的排气天窗,疙疙瘩瘩的楼面,看得出来施工质量很差,但找不到任何可以活动的缝隙。

    唯一可试试的地方就是山崖和楼顶的接缝处,这是一个扁平的拱形缝隙,目测中间最高的地方约三十五公分,仅能容一个人爬过。

    李天畴毫不犹豫的卸下了背包,用望远镜向缝内瞄了半天,才决定冒险一试。

    看似盲目的冒险,其实李天畴却有自己的道理,因为他发现此处的气流强劲,还隐隐带着某种熟悉的味道,难道里面才是真正的通风口

    如此推测,竟然让他误打误撞的找到了正确的进入山腹的入口。

    缝隙不是预想中越来越狭窄,恰恰相反,里面的空间迅速扩大,到最后李天畴几乎都可以直着站起了身躯,这说明山腹内被凿开的空间要远远比外面目测的宽广很多。

    眼下,李天畴被一扇半圆形的巨大墙壁给挡住了,目测直径恐怕有五六米,墙壁上边有一条条整齐的内嵌式缝隙,强劲的、带有些许温度的气流便从缝隙内冲出,近处隐隐可闻哄哄的声响。

    是了,如此巨大的通风口才能说明山腹内空间的广阔,恐怕这种通风口不止一处。李天畴返身取回了背包,然后摸索着试图找到打开通风气窗的机关。

    吧嗒一声,李天畴的手指扣开了一处凸起的铁扣,墙面似乎略有松动,再摸索一番,果然在铁扣垂直的下方还有一处凸起。

    依照刚才的样子打开后,李天畴



第五百一十七章 小楼内的秘密
    已是深夜三点半,教官终于忍不住烧掉了小半包香烟,感觉口干舌燥,嘴皮子都要起泡了,他正要起身倒杯水喝,忽然面前的显示器叮的一声轻响,屏幕左下方的信号灯亮起,一个弹窗跳出,终于出现了画面

    画面起初一片模糊,但很快就清晰起来,教官忍不住的抓起一支香烟塞在嘴里,然后点燃坐下,目光再也离不开近在咫尺的显示屏。

    镜头里是一条宽大的走廊,两边有不少关闭着的铁门,甚至可以看出来地面很讲究,类似于环氧地坪一般非常的光滑。

    走廊内的光线很昏暗,镜头偶尔有点晃动,但不影响整体视界的清晰。

    “这小子怎的如此大胆”教官皱起了眉头,在对方的地盘上像逛大街一样随意,难道不怕有监控和巡逻的内保么但随即又释然,他相信‘行者’不是那种鲁莽之人,如此行事一定有他的道理。

    镜头在其中一扇门前静止,一双带着白手套的手出现在门把手下方的锁孔处。

    教官认出来是‘行者’的手,虽然修长纤细,但充满了爆发性的张力。不知为什么,他喜欢称呼李天畴为‘行者’,似乎是多年以来的职业习惯,只记代号而忘却了人名。

    那双手不知怎么捣鼓了几下,铁门就缓缓的打开了,镜头忽然急速拉近了与铁门之间的距离,然后画面一花,镜头再次抖动几下便稳定下来。

    光线更加暗淡,面前是一长溜大理石台面的操作台,台上一字排开的放置了各种仪器,有的红灯闪烁,似乎还在通电工作。

    限于专业知识,教官显然无法分辨那些仪器是干什么用的,但是画面突然明亮起来,一改刚才昏暗朦胧的状态。从感知上判断,教官猜到李天畴可能打开了一个手电筒,开始对着每一台仪器录像。

    这个过程不长,但也耗费了两分多钟,教官终于凭借阅历和常识马马虎虎的认出了几个有限的设备,一台液相色谱仪,还有一台似乎是离心机,最后一台是瞎蒙的,像冰柜一般的东西大概是制冰机。

    其他的就马虎不出来了,但房间内设备仪器的种类之多还是令教官意外。

    紧接着画面突然切换到了房间上部,乳白色的吊顶极为严密,天花板边缘有一排粗大的内凹型通风口,如果教官具有专业知识的话,他应该一眼就看出来,那是理化实验室专用的vav通排风系统。

    镜头拉出了长焦距,一阵炫目的旋转然后定格,画面内容似乎是房间的另一边,同样的一排操作台上摆满了显示器,此刻都处在关机黑屏状态。

    “似乎也没什么嘛。”教官自言自语,一个不留神,被烟头狠狠的烫了一下。

    镜头再次晃动起来,李天畴很快离开了这个房间,同样的走廊画面一晃而过,一间房门又被打开,镜头下的房间布局很拥挤,两排操作台横亘了房间的中部,上面放置了更多的仪器。

    手电光亮起,李天畴开始一丝不苟的录像,最后镜头定格在一台冰柜上,可能是因为画面延迟,也可能是稍有犹豫,冰柜的门还是被打开了,里面放满了一排排玻璃器皿。

    绝大多数器皿都盛满了液体,有的清澈透明,有的浑浊不堪,但几乎都没有什么可成型的东西泡在里面,自然也看不出是做什么用途的,但李天畴还是一一录像。

    很快,李天畴就离开了这个房间,教官注意到前两个房间他已经耗费了整整十五分钟。

    第三间房屋的画面传输在显示屏上,这里似乎很特别,镜头里明显宽大的门框给人一种压迫和神秘的感觉。光是厚重的钢制防护门就让李天畴颇费了一番手脚,而教官此刻已经点起了第五支香烟。

    镜头内的场景与前面的房间截然不同,更大的空间内是整齐有序的一排排货架,而货架之上则是大大小小的玻璃器皿,小的如茶缸,大的却犹如水桶一般。

    器皿内溶液里的东西顿时让教官精神抖擞起来,他浑然不知的将烟头扔进了自己的茶杯,目不转睛的盯着镜头。

    画面里是一个暖水壶大小的圆柱形器皿,淡绿色的溶液大概有三分之二的高度,里面泡着一个极为怪异的肉团,成年人拳头那么大,一个长长的尾巴,像极了大号的蝌蚪。

    暗红的肉色给人的视觉带来压迫感,可能是光线的原因,教官注意到肉球的表面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短柱状凸起,某些似乎还在蠕动,而肉球下部有两个十分模糊的环状疙瘩,当手电光靠近此处时,那两个疙瘩立刻突起,表皮分开后是一对像眼睛一样的白色筋膜。

    这个变化不但让教官大吃一惊,也让近在咫尺的李天畴下意识的后退了一步,从镜头迅速晃动的样子判断,‘行者’的镇定恐怕并不如教官。

    接下来的镜头里,连续几个器皿内都是这样会奇形怪状的烂肉,看似没有任何生机的东西,却让教官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和邪恶。

     



第五百一十八章 逃离险境
    “玛的,不是高手,就是在装逼!”教官暗骂了一句,像是对自己心里没底的安慰,又像是在鼓励李天畴。

    镜头突然急速晃动,黑衣人模糊的身形被成倍放大,李天畴似乎已经扑了上去,但对方仍然矗立不动。

    “小子,别掉以轻心!”教官似乎也进入了临战状态一般,伸手一抓桌边的烟盒,却一根香烟也找不到了。

    画面再次乱七八糟,除了黑白影像交替闪烁,什么也分辨不出来了,教官狠狠的将手中的烟盒揉成一团扔出去老远。

    在重重的吐出一口浊气后,教官很快迫使自己镇定下来。按道理来讲,他大半辈子游走在生死边缘,比眼前恐怖、危险和激烈的场面见过的太多了,不应该如此沉不住气,但偏偏就这么十分意外的焦躁。

    发现和培向一个‘行者’很不容易,这是一个重要因,更麻烦的是此次事件牵扯太多,而且跨境执行任务过于敏感,牵一发而动全身,可以说教官已经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压在了上面。

    尽管借白岩失踪案和钱福坤毒品案已经通过官方渠道照会缅国警方,但毕竟约束太多,而且缅国北部骤然紧张起来的局势也对目前的行动极为不利。按李天畴这么个玩儿法,真的是在走钢丝。

    但教官也深知将在外的道理,他此刻只能选择坚定的支持李天畴,只要能取得铁证,那么境内外两地警方携手捣毁毒瘤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镜头再度定格,但仅仅是一瞬间就又开始晃动,沉思中的教官仅来得及看清一副画面,眼前便又混乱不堪了。画面的远端似乎有一个拱形门,头顶两排昏暗的灯泡一直延伸过去,有十来盏之多,距离不近。莫非李天畴已经摆脱了那个黑衣人

    教官注意到此刻的时间已经是凌晨四点三十五分,从画面传输开始到目前,李天畴已经在里面呆了足足一个小时,这是难以想象的事情。以前类似的深入绝地的任务基本上是停留时间越短越好,从安全角度讲,敌方毕竟不是安乐窝,随时都有意外和丧命的危险。

    但此次任务不同,取证是极耗耐心和精力的事情,也幸亏李天畴艺高人胆大,换做他人恐怕连十分钟不到就会被迫撤离、暴露或是发生其他意外。

    想到此处,教官心里热乎乎的,眼眶也有点湿润。但他不清楚,李天畴从凌晨两点潜入,到目前已经整整在对方的老窝里呆了两个半小时的时间。

    前一个小时,李天畴一直在小心寻找对方的监控系统,同时熟悉山腹内的构造。可能是运气不错,一根暴露在外面的、类似于闭路电视线一样的线缆帮了他的大忙。

    顺着线缆,他很轻松的找到了监控机房,只有两个身着灰色工作服的男子在值班,一个坐着,一个躺着,其实都在睡觉。

    李天畴很利落的解决了这俩人之后,并不急着在服务器上动了手脚,而是频繁的切换镜头,迅速熟悉山腹内的建筑布局,在确认好重点和危险区域后,他才锁死监控画面,迫使其始终循环播放刚刚过去两分钟的影像。

    这个意外的顺利为他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不仅很快锁定了目标位置,而且也了解了夜间内保人员巡逻的人数、线路和时间间隔,所以,在刚开始的镜头里,李天畴在宽大的走廊里大摇大摆是有底气的。

    只不过好运气很快用完了,李天畴根本没料到对方内保人员的巡逻间隔突然发生了变化,被四个陡然出现的黑衣人堵在了当场。

    对方显然比他还吃惊,借着四人愣神的机会,李天畴迅速拔出了消音手枪,果断的扑了过去,这种情况下容不得半点犹豫和手软。

    但是动作再快,也没能完全阻止对方发出警讯,于是那扇贴有骷髅头的大门不再重要,活着离开此处才是当务之急,李天畴开始玩命奔逃。

    从地下二层跑到一层,他仅用了不到一分钟,期间避开了几波人马的围堵,对方就像被捅破了的马蜂窝,不知道从哪里蹿出来那么多人。
1...169170171172173...3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