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破梦者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许大本事

    李忠最担心的是意外,那种十分随机的“过江龙”,一般都是流窜作案,动机随意性大,线索少,因而造成的断头案最多,往往一拖就是数年、数十年都无法侦破,直到本人在另案上被抓获,才有可能牵出其过往的罪恶。

    &nb




第四百七十五章 征调巡游者
    “钦帮没听说过。”一名叫尕海的专案组成员努力思索后摇摇头,显然对这个名称很陌生。

    他曾是一名缉毒警察,常年在边境与各种毒枭、黑恶团伙周旋,并有一年多的卧底经历,对德弘州边境一带的大小势力了如指掌,黑帮缅国北部武装组织拟或是新出现的恐怖组织似乎都有可能,但范围实在太大了。

    专案组立刻将情况汇报省厅和国安部门并发函给缅国警方,寻求协助。

    “这个杀手不对劲儿。”案情分析会结束后,郝克成回到房间,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喃喃自语。

    “什么地方不对难道这混蛋还没说实话”紧随其后的李忠不解。

    “说不准,但连续几轮高强度审讯,是鬼也得扒层皮,可能他知道的真不多。”郝克成摇摇头,“可是时间点总衔接不上。”

    “唔,时间点……你是说他们的目标不是小张”

    “我担心的是,他们的目标是随机的。”

    “随机的!”李忠瞪大了眼眼睛。

    “你想想,从这俩人入境潜伏,到范木匠案发,有近一个月的时间,目标显然不会是张连发。但如果仅是是范木匠,又有很多矛盾的地方无法解释。”

    郝克成顿了顿,又缓缓道:“还是动机问题,范木匠身上会有什么秘密,令对方如此大费周章而且杀了范木匠后,凶手完全有时间逃离或继续潜伏,避开风头。然而却选择了再杀张连发,说明有很重要的线索被小张发现和掌握,这显然是计划之外。整个过程的逻辑好像没有太大问题,但这个’补刀者’却一直没有按计划行事,这才是很大的疑点”

    “你是说那个假白岩对范木匠实施杀害后,’补刀者’却没有对其灭口,远走高飞”

    “大体上是这样。”郝克成点点头,“范木匠被害后,’补刀者’完全有时间和条件实施这最后一击,这从交巡警的的抓捕过程就能看出来,’补刀人’似乎从未远离过’白岩’,然而为什么不做呢”

    “此人口供不是交待了,还没来及找到机会。”李忠不解。

    郝克成连连摇头,却没有再正面解释,想了想又到道:“这俩人相互配合,却又互不统属,很明显还有上线在遥控指挥,这一点专案组也已达成共识。但对于这第三人,’补刀者’却一无所知,行动上完全受白岩制约,却还要完成补刀,是不是有点乱”

    李忠一脸愕然的张大嘴巴,的确有些迷糊。

    “其实很简单,就是对方在单线联系的情况下,假设达成什么条件了,’补刀者’才会着手实施杀人灭口。”

    “也就是说,这个条件需要’白岩’给出这岂不是等于主动寻死么太诡异了。”李忠终于明白过来,但仍然难以置信。

    “不奇怪,这说明’白岩’自己也不知道。”

    “可恶!这么说此人还是隐瞒了什么,没说实话!”李忠拍案而起,“马上报告崔队,建议立刻再审案犯。”

    郝克成不置可否,但突然眼睛一亮,“案犯提到过酬金!”

    “哦,我明白了。入境前案犯从坎拉尔那只拿到了定金,那么剩余的酬金会在境内支付,而如何支付,也许只有从’白岩’无意识的行为中获得答案。”

    “没错。这或许能解释张连发家被翻了个底朝天,并不一定是’白岩’独自所为,看来案犯真的隐瞒了重要情况,但如何做到现场不留痕迹的呢”郝克成同样拍桌而起,“走,去找崔队。”

    巧合的是,郝克成二人想到的情况,崔刚等几个专案组重要成员也想到了,并且已经先一步再审“补刀者”。

    再次提审的结果让众人大跌眼镜,案犯配合的极好,不但证实了大家的猜测,还主动交待了’白岩’的上线。一个代号叫“毒蝎”的,在他俩入境二十多天后,以观光客的身份随旅行团入境,此刻应该滞留、潜伏在州府。

    好像是为了证实自己供述的可靠性,“补刀者”还详细描述了“毒蝎”的相貌特征、境内地接旅行团的名称以及此人护照上的化名等等。

    “为什么之前不交待!”负责提审的干警气的大拍桌子。

    “前面没想起来。”案犯一脸无辜的抬着头,目光一改之前的迷茫与涣散的样子,竟然不闪不躲,毫不畏惧,还隐隐带有一丝嘲弄的神色。

    妈的,之前看来大家被此人给涮了,这是郝克成得到消息后的第一反应。

    与此同时专案组炸锅了,不管案犯是否如实交待,这个新冒出来的“毒蝎”必须要在第一时间核实清楚,稍有不慎便会酿成大祸。

    极短的时间内,崔刚便做好了应急处理方案,除了立刻上报省厅和国安部门之外,专案组分成几路同时行动。

    一组由邵姓刑警带领,冻结出入境管理中心数据库,调阅近一个月内所有入境旅行团的资料;另一组,包括李忠在内去州府,锁定地接旅行社和入境游客可能入住的宾馆酒店。

    当然,在动身之前,州府的刑警队已经开始在秘密监控涉事旅行社,并在全市范围内对涉外饭店、旅馆布控。

    留在猛岢的人也没闲着,决定和“补刀者”死磕,这个假装白痴,实际上极为复杂和狡诈的案犯,身上一定还藏有其他秘密,不真的将其扒层皮,绝不罢休。

    而



第四百七十六章 初具规模
    西南的边陲小镇正在闹腾的时候,李天畴已经抵达了福山县。

    一趟故乡之行令他风尘仆仆,但心情舒畅了许多,家人已被秘密安置到县城,日子过的恬静而安逸。虽然李父不明所以,但组织上的安排,他一向是举双手赞成的,只是害怕给上级添太多麻烦。

    再看到阔别已久的李天畴突然出现在面前,李父终于忍不住老泪纵横,两年前出去打工,谁成想竟断了联系,他了解儿子的个性,如果不是遇上了大事儿,断然不会如此。

    村里早已有了风言风语,说是李天畴在外面闯祸了,成了杀人犯,如何如何;又有传说,李天畴为了挣钱,替老板顶罪,早已蹲了大牢,就等着吃枪子了。

    噩耗入晴天霹雳,让李家陷入混乱,惶惶度日,牵挂儿子的李母立马就要坐着火车南下,寻找李天畴,任谁也拦不住。幸亏三豆回乡探亲,不但大骂了造谣者,而且拍着胸脯保证,李哥现在出息了,在大公司当官,经常出差,忙的连面也见不到。

    但为啥不捎个信儿呢总归是不放心,李家提心吊胆了很长时间,就连嫁闺女都十分低调,想到李天畴未出生时,那个蔚云观里的杂毛老道说过的话,李父烦透了心。

    眼下终于见到儿子活蹦乱跳的回来了,也亲眼见到其双手递上的工作证,“泛泰建设(集团)公司”几个烫金大字绝不会有假,恐怕还是国字号哩,否则哪有能量委托地方将一家老小安置在县上

    放下了悬了很久的心,李父语重心长,“可要好好干啊,万事谨慎小心,你可是半个国家干部。”

    李天畴自然是连连点头应承,但心里却腹诽不已,暗道这教官和华老头真是乱折腾,不过这样也好,家人安全无忧,他以后出外勤也就心无旁羁了。

    狠狠啃了一口青稞面饼,口中的回香渐渐淡去时,也带走了对故乡和家人的眷恋之情。李天畴拍拍屁股站起身,跟着打工大军下了大巴车,眼前便是福山县长途车站外吵吵闹闹的大马路,一如他一年前刚来时的模样。

    还有五天假,需要抓紧咯,先看看大伙,再去趟韵山的蔡家园探望耿叔,顺带了却一桩心事,时间紧紧巴巴的怕是不够用。

    其他都好说,唯独一个意外的事件令李天畴黯然伤神。这次回来路过sz市,思量了好久,还是给肖亚东打了个电话。对昔日这个老大哥,他心中亏欠颇多,以后见面的机会不常有,不如趁这个机会见上一回。

    谁知道这个临时决定,不但让他在sz市耽误了一天,而且轻松的心绪一下子变得沉重无比。

    见面时老肖出人意料的严肃,根本不谈之前的过往,而是很慎重的交待了一件事,受刘军委托,请李天畴代领聂涛的骨灰。

    仿若一根冰锥扎在了心里,令李天畴的面色极为难看。简单的谈话中,他了解到聂涛已在年前被执行极刑,由于其并无亲友,刘军托人照顾之下,其骨灰暂被存在市郊殡仪馆。

    对于聂涛,李天畴在心里面是矛盾的,他是裕兴的老人,又是祝磊和彭伟华的至交。非常时期,应耿叔召唤回到大伙中间,但也因为其个性桀骜,不顾耿叔的劝阻,从而走上了不归路。

    这条路是聂涛自己选的,但裕兴无法与之脱开关系,不知道裕兴险中求活的过程中,聂涛起了多大作用,但为了得到耿叔失踪的消息,他不惜拿性命跟茶壶做交易,算得上是条真汉子。

    当然,自始至终,聂涛从未对李天畴看得上眼。一方面相处时间太短,另一方面,当时的时机上也过于糟糕,总之缘分尚浅。

    至于如何评价,李天畴没有答案,但内心坚定的认同其是兄弟,是理所当然的兄弟。所以,他要带着兄弟回家,回蔡家园。

    在感叹刘强心细如发的同时,李天畴也在暗自发愁,聂涛的事儿该如何跟大伙去说,其他人还好,唯独彭伟华可能接受不了,到时候恐怕得用点非常手段。

    怀着复杂的心情走在福山县城的解放大道上,前边不远处就是当年商业街的建设工地,竟然已今非昔比。

    虽然依旧是蓝漆铁皮的围挡,甚至有些破破烂烂了,但遮掩不住崭新的道路和两边已经拔地而起的建筑物,商业街建设居然已经初具规模。

    两条横跨马路的大红色条幅极为惹眼,前面一条是天马工程公司的招牌,下书一行标语,后面是泛泰建设的招牌,同样也有一行标语。透过破铁皮缝隙,依稀能看到工地现场人声嘈杂,机器轰鸣,一派繁忙景象。

    看来这天马公司还终究弄成了气候,当地政府地头蛇的势力不可小视,诚如泛泰这样有着深厚背景的庞然大物在吃了暗亏之后,居然还能与之合作,这其中的奥妙,实在有些意思。

    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李天畴懒的烦,只是看见工地,想起了华芸等一干故人才有些感慨,昔日一个工棚钻过的工友们不知在何处安身立命。

    没有多做停留,李天畴拐进了大道前方的一条小街,信步而行,同时回忆着以前在福山的点点滴滴,恍若一梦。他没有电话通知祝磊,目的就是想悄悄看看大伙过的怎么样,以及裕兴的现状。

    不知不觉,竟然已经走到了县城中心的鱼塘街。老街的变化不大,甚至比以前更加拥挤和繁乱,



第四百七十七章 耿大五的消息
    裕兴居然新增了门店,这便宜师傅也终于干回老本行了,做老板的样子还真像那么回事儿。莫非祁宝柱也在这里貌似这两个人一直都搭不上拍呀。

    想想有趣,但李天畴也不愿多耽搁,远远的绕过门店继续前行,刚过象山路口,他又呆住了,并且惊讶的合不拢嘴巴。

    又一家“裕兴实业”映入眼帘,就在丁字路口的正对面,一家不大的门脸却装潢的古色古香。门楣、门框以及门墙都是统一的青灰色,尤其是门墙上的青砖,像是刻意做旧了的,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

    而门框上方横着一块不大的黄杨木招牌,赫然写着“卓然命理探究工作室”,在招牌正上方居然还有一个显眼的黑白太极图。

    门框右侧的玻璃橱窗,约有半堵墙大,被擦的锃明瓦亮,橱窗上半部分贴了许多图片,其中一张最大的半人影像颇为吸引眼球,赫然是船长那厮!

    影像的背景似乎是流云观,山门前这货头戴道冠,身披灰色道袍,三绺长髯和手中拂尘随风拂动,颇有些仙风道骨的模样,但眉宇间那丝猥琐的神情却让李天畴再也忍不住的哈哈大笑起来。

    ”何人在此嬉笑!”屋里一声断喝,一名身着黑色西装的廋弱男子出现在门口,看见李天畴却为之一愣,眼神立刻由愤怒变得复杂,再由复杂转为惊愕,只是一瞬间的事儿,“你……哥也……”

    这下糟糕了,任凭李天畴百般掩饰,船长怎会认不出来他嗷了一嗓子立马扑将上去,想要给大哥一个熊抱,但以李天畴的反应速度自然不会被他扑中,轻轻一带脚步就闪在一旁。

    兴许是太激动了,也或者是动作过于夸张,陡然间失去目标的船长像一个黑色的破布口袋,连个很短的弧线都没划完整,便扑哧一声重重的摔在了地上。

    “哎呦,靠……咳咳……”,趴在地上的船长差点背过气去,好半天才坐起身来大喘着粗气,“靠,大哥也,你这是干嘛”

    李天畴无语,每回遇到这厮便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状况,一身黑西装的卓然大师实在奇葩。不过这货的反应倒是够快的,看来所谓“微服私访”的心境也就到此为止了。

    “出息了,做老板啦。”李天畴笑呵呵的摘下了蛤蟆镜。

    “哎呦,我说哥,你就别拿我开玩笑喽。说说你,这么长时间去哪儿啦可把大伙儿想死了。”船长说话间,鼻子一抽一抽的,动情之处差点掉下眼泪。

    李天畴哭笑不得,后脖子直起鸡皮疙瘩,这货“老油条”的特点完全没变,够恶心人的。当然保留一份率真也要的,这让他想起与船长、红毛等人在城中村那段苦逼的日子,颇为怀念。

    “赶紧起来。”李天畴两脚踢在了船长屁股上,一如他在城中村帮其打架时的情景。

    “哎,哎,疼着呢。”船长哭丧个脸,磕磕巴巴的站了起来,一副可怜相,但不知怎的,又瞬间两眼放光,整个人的精气神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哥也,往里边请,看看小弟我的场面。”

    “好,看看。”李天畴也不驳船长的面子,抬腿进了小门。

    房子不大,也就四五十个平方,但装潢的颇为素雅,这让李天畴对眼前这个邋遢鬼刮目相看,严重怀疑是不是这厮自己设计的。

    门脸分为内外两个隔间,简单而齐整,外边一张办公桌,一排沙发,一个茶几,各种照片、认证书和锦旗围满了雪白的墙裙,应该是接待顾客的地方。

    里间,并排放了两个卧躺,还有一些简单的起居用具,后墙正面挂着一副三清祖师像,下面一张长条小案桌,摆着香炉和少许瓜果之类的贡品,其余两侧墙壁挂满了人体穴位、经络图,还有一些星空、褂位图,李天畴看不懂。

    “怎么样哥。”船长搓着双手跟着李天畴里里外外转圈,心里颇有些小得意。

    “还不错。”李天畴不置可否地点点头,说实在的,他对船长的这套东西始终提不起兴趣,如若不是在流云观走上一遭,那就是纯粹的反感了。但人各有志,他不会再去泼冷水,既然卓然大师一心向道,兴许以后能走出点名堂。

    也不知道这厮是怎么撺掇付尔德同意给他投资搞这么个门脸的,难道工商部门也给发这种执照一脸迷惑的李天畴刚刚坐在沙发上,船长便一杯香茗捧到了面前,这厮的眼力劲倒是大有长进。

    “开多久了”

    “刚一个月,还在创业期。”船长一吸鼻子,满脸腼腆状。

    “你平时住这儿不回小院了”

1...157158159160161...3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