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铁血少帅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铁帅
历史的车轮总是按照既定的轨道运转,那就是一个词,尿性!以冯大少帅的‘先知’,不早不晚,就在明年春天,那个令人惊喜的日子,一个永远无法忘怀的日子。
对于英法美日来说,是一个好日子,因为他们正式赢得了整场战争的胜利,那是他们坐下分享胜利果实的时刻。
当然,这对于白俄来说,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日子,因为他们会重整旗鼓,组建起一支15万人的军队,并且展开由东向西的全面进攻态势。
白俄军队会像西伯利亚平原上的棕熊一样勇猛,金底黑色双头鹰会在伏尔加河流域上空盘旋。
到时候,新生的苏俄红军的锐气,会被他们的勇猛撕碎,就连苏俄的军队缔造者托洛茨基,为了挽回局势,不得不亲临前线督战,甚至连自己的贴身卫队也投入了战场。
可见局势对于苏俄来说有多恶劣,恶劣到苏俄红军一直败退,前期的一个月,简直就是灾难之时。
不的不说,白俄趁着苏俄措不及防的时候,找准时机,一举吃掉了他们的薄弱地,使得自己的军队势如破竹。
但这种暂时的优势只是水月镜花,便宜不是随便就能捡到的,也不是持久的。
有人曾经说过,吃了别人的,拿了别人的,迟早都要还的。天理昭昭,报应不爽,果然,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内,所谓的白俄军队,忘却了他们的信仰。
他们的‘沙皇爸爸’没有照顾他们,那头金底黑色双头鹰在别拉亚河上空哭泣。
堪称高尔察克最精锐部队,所谓的俄罗斯帝国希望,那几个军官团就这么轻而易举,被苏俄将领图哈切夫斯基指挥的部队歼灭了。
要知道相比于武装到牙齿的白俄军官团,红军无疑是一群叫花子,缺乏给养、装备极差,兴许连统一的军服都做不到。
败在这群叫花子手里,是个人都该羞愧到自杀,如果只是战斗力不足,可以理解,可这是光天化日的送菜,就是数万头穿着盔甲的猪,也不可能这么快被抓住吧!
祸不单行,白俄战线左翼也不可能安然无恙,苏俄未来名将伏龙芝可不是吃素的,他带领南线红军不是防御,而是大张旗鼓的反攻,无法想象,在白俄的进攻下,死死压制下,人家竟然成功突破,并且将局势反转。
现在是苏俄红军进攻了,他们在死死压制住白俄军,不同的是,白俄左线军队并没有苏俄的那股子韧劲,不到两天,就一败涂地。
他们还是有点脑子的,或许是因为白俄军队的指挥官,出身于沙俄帝国或者其它强国的高等军事院校,所以军队指挥能力还可以。
左线白俄败军不断反攻,试图打通和安东·伊万诺维奇·邓尼金所部的路线,重新恢复联系,或许能够合二为一。
但是,势不如人愿,苏俄将领也不是吃素的,他们知道白俄这样做的真正目的,于是,苏俄军队像钢铁壁垒一般,将白俄两边军队阻隔在别拉亚河两岸。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两百七十二章:布局分俄
失去了最后一丝希望,白俄军根本挽回不了局势,只能节节败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他们的败退速度可以说,破了俄国历史的最高纪录。
这足以让冯庸心生警惕,并且为此提前布局,而此番东北奉系代表团的到来,就是他实现计划的第一步。
“白俄会甘心彻底失败吗?难道他们甘心就这样退出争夺舞台,就这样将俄国统治权利交出去?要知道他们可是,曾经那只对抗过世界第一陆军的沙皇军队,在他们心底,帝俄的金底黑色双头鹰将永远翱翔在西伯利亚上空。
所以,他们绝不会放弃,就算在俄国内部失败,也绝不会臣服于苏俄,这时候应该做得是,选择一个适合他们作为东山再起的地方。
想必所有人都看得见,世界上只适合的地方,莫过于此刻孱弱无比的中国,装备差劲、训练落后的中国军队,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一只稍微大一点的蝼蚁。
就算是国内最强的北洋军也一样,至于其它军阀部队,比起北洋来还略显不足,何谈抵御外敌?
中国?就是一块肥肉,不管是从地域面积还是人口基数来说,都是不择不扣的好地方。
偌大一个中国,绝不可能被白俄轻易占据,他们也怕中国将沙俄最后一点元气消耗掉,但是又不能不做,最好的办法就是占一点地盘。
这样既不会牵动国际势力,又不会被中国国内军阀群起攻之,当然这是他们理解的中国人,一个好内斗的民族。
就选择而言,地产丰富,靠近中亚,并且没有成气候的军阀部队,新疆、蒙古无疑是白俄的最佳选择。
并且这两地都有沙俄经营数十年的势力残余,插手其中不断是从头再来,倒像是发展固有领土。
不管白俄怎么样,作为东南自治政府掌权人的我,都不可能坐视不管,不管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心。
于公,我是东南少帅,统一西北是东南自治政府,明年开春的既定目标,至于现在的目标,则是让我冯家成为南方主宰,我的军队必定是最强陆军。
于私,身为一个军阀,总应该有所追求才是,统一是必然的,作为我即将踏足的地方,也必将是我的地方,我绝不允许白俄肆意染指。
如果让他们就那样轻易进入,轻易统治,那我冯家颜面何在,我国骨气何在?到时候,必会引得国际列强垂涎之心更盛。
最好的办法就是斩断这只安禄山之爪,告诉世界,华夏不容侵犯,从现在开始。
而招募的这批白俄军队,就是为了给他们一个选择,归顺我冯庸,或许是生,但是不归顺,势必只有灭亡!”
这番话不单单是事实,也是向张作相展现自己,光听来,就很切合年少轻狂的形象。
更重要的是,侧面展现了东南的实力,胃口与实力是相匹配的,既然能制定这么宏大的计划,自然就有拿下的底气。
不管能不能完成,这都足以震慑众人,也是告诉东北那边,我东南是一根大粗腿。
张作相没有怀疑冯庸的用心,毕竟冯庸年少有为,这个一统中国的计划,在他看来,已经很不错,他心里更想赞扬眼前这个年轻人志向远大。
当然,对冯庸话里行间的那份信心,是个人都能听出来,不过现在没有见到实物,所以张作相没有太在意。
其实他没想到,或许是想不到,冯庸的目的远比这些更吓人,他根本是想要分裂苏俄这个未来的庞然大物。
张作相感慨道:“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汉卿都长大!而我们老了,现在的年轻人也是了不得,想当年,我们在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只会窝在东北山旮旯里打猎呢!”
“话又说回来,招人是没问题的,只是你招募的白俄军如何解决呢?要知道,在东北,招募几万白俄人丝毫不成问题。
但是你怎么让他们来东北,总不可能坐火车吧!那恐怕在北京的冯国璋、段祺瑞就该担心了,我觉得这件事你还是再斟酌斟酌,思虑周全才是。”
“我是这样想的,把他们安放在福建,所以现在当务之急是要先跟老叔谈好价钱,然后再想办法在哪里送这些白俄人。
想必我东南兴华集团的船运,老叔也听过,兴华集团麾下近二十艘万吨远洋货轮,运这几万人不是小意思。
但是,总得找个停泊的地吧!东北那么大,要找一个偏僻之地,神不知鬼不觉的将数万白俄军人运出来,还是很有难度的。”冯庸点头说道。
“额!哈哈!你要是不提,我都差点忘了有这杆子事,东南手底下的兴华集团,那可是雄霸民国海运的大公司呀!又岂会连这区区几万人都运不了。
我听说,今年南宁登陆,可也是这个兴华集团把你们十万人的军队运过去的?”张作相好奇问道。
在他这样的一方重臣面前,纵然数万白俄是一只强大的军事力量,也无关痛痒。
当人到达一种高度时,他所拥有的力量也就越来越强大,眼界越来越高,在东北数十万奉军面前,那几万白俄军只是个添头。
他真正想要知道的是,冯庸麾下的兴华集团运送十万人在钦州登陆是不是事实?
如果是的话,那恐怕问题就很严肃了,要知道,既然冯庸能送十万人从福建到广西,未尝不能送十万人到东北任何一地登陆。
这可不是十万农夫,能够在兵力劣势的情况下,打垮北洋直系军队,毫无疑问,东南陆军不单单是装备好的缘故。
至少就当前来说,清一色日式装备的二十万奉军,不敢说,绝对打得赢十万北洋军。
虽然,现在东南与东北没有利益冲突,但是,以冯庸的野心,未来肯定会有一统天下的打算,这点他已经表露出来了。
所以,一旦与东北交战,他这个随时能登陆沿海任何地方的十万军队,无疑是摧毁东北防线的最重要力量。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两百七十三章:敌未动,我先动
失去了最后一丝希望,白俄军根本挽回不了局势,只能节节败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他们的败退速度可以说,破了俄国历史的最高纪录。
这足以让冯庸心生警惕,并且为此提前布局,而此番东北奉系代表团的到来,就是他实现计划的第一步。
“白俄会甘心彻底失败吗?难道他们甘心就这样退出争夺舞台,就这样将俄国统治权利交出去?要知道他们可是,曾经那只对抗过世界第一陆军的沙皇军队,在他们心底,帝俄的金底黑色双头鹰将永远翱翔在西伯利亚上空。
所以,他们绝不会放弃,就算在俄国内部失败,也绝不会臣服于苏俄,这时候应该做得是,选择一个适合他们作为东山再起的地方。
想必所有人都看得见,世界上只适合的地方,莫过于此刻孱弱无比的中国,装备差劲、训练落后的中国军队,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一只稍微大一点的蝼蚁。
就算是国内最强的北洋军也一样,至于其它军阀部队,比起北洋来还略显不足,何谈抵御外敌?
中国?就是一块肥肉,不管是从地域面积还是人口基数来说,都是不择不扣的好地方。
偌大一个中国,绝不可能被白俄轻易占据,他们也怕中国将沙俄最后一点元气消耗掉,但是又不能不做,最好的办法就是占一点地盘。
这样既不会牵动国际势力,又不会被中国国内军阀群起攻之,当然这是他们理解的中国人,一个好内斗的民族。
就选择而言,地产丰富,靠近中亚,并且没有成气候的军阀部队,新疆、蒙古无疑是白俄的最佳选择。
并且这两地都有沙俄经营数十年的势力残余,插手其中不断是从头再来,倒像是发展固有领土。
不管白俄怎么样,作为东南自治政府掌权人的我,都不可能坐视不管,不管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心。
于公,我是东南少帅,统一西北是东南自治政府,明年开春的既定目标,至于现在的目标,则是让我冯家成为南方主宰,我的军队必定是最强陆军。
于私,身为一个军阀,总应该有所追求才是,统一是必然的,作为我即将踏足的地方,也必将是我的地方,我绝不允许白俄肆意染指。
如果让他们就那样轻易进入,轻易统治,那我冯家颜面何在,我国骨气何在?到时候,必会引得国际列强垂涎之心更盛。
最好的办法就是斩断这只安禄山之爪,告诉世界,华夏不容侵犯,从现在开始。
而招募的这批白俄军队,就是为了给他们一个选择,归顺我冯庸,或许是生,但是不归顺,势必只有灭亡!”
这番话不单单是事实,也是向张作相展现自己,光听来,就很切合年少轻狂的形象。
更重要的是,侧面展现了东南的实力,胃口与实力是相匹配的,既然能制定这么宏大的计划,自然就有拿下的底气。
不管能不能完成,这都足以震慑众人,也是告诉东北那边,我东南是一根大粗腿。
张作相没有怀疑冯庸的用心,毕竟冯庸年少有为,这个一统中国的计划,在他看来,已经很不错,他心里更想赞扬眼前这个年轻人志向远大。
当然,对冯庸话里行间的那份信心,是个人都能听出来,不过现在没有见到实物,所以张作相没有太在意。
其实他没想到,或许是想不到,冯庸的目的远比这些更吓人,他根本是想要分裂苏俄这个未来的庞然大物。
张作相感慨道:“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汉卿都长大!而我们老了,现在的年轻人也是了不得,想当年,我们在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只会窝在东北山旮旯里打猎呢!”
“话又说回来,招人是没问题的,只是你招募的白俄军如何解决呢?要知道,在东北,招募几万白俄人丝毫不成问题。
但是你怎么让他们来东北,总不可能坐火车吧!那恐怕在北京的冯国璋、段祺瑞就该担心了,我觉得这件事你还是再斟酌斟酌,思虑周全才是。”
“我是这样想的,把他们安放在福建,所以现在当务之急是要先跟老叔谈好价钱,然后再想办法在哪里送这些白俄人。
想必我东南兴华集团的船运,老叔也听过,兴华集团麾下近二十艘万吨远洋货轮,运这几万人不是小意思。
但是,总得找个停泊的地吧!东北那么大,要找一个偏僻之地,神不知鬼不觉的将数万白俄军人运出来,还是很有难度的。”冯庸点头说道。
“额!哈哈!你要是不提,我都差点忘了有这杆子事,东南手底下的兴华集团,那可是雄霸民国海运的大公司呀!又岂会连这区区几万人都运不了。
我听说,今年南宁登陆,可也是这个兴华集团把你们十万人的军队运过去的?”张作相好奇问道。
在他这样的一方重臣面前,纵然数万白俄是一只强大的军事力量,也无关痛痒。
当人到达一种高度时,他所拥有的力量也就越来越强大,眼界越来越高,在东北数十万奉军面前,那几万白俄军只是个添头。
他真正想要知道的是,冯庸麾下的兴华集团运送十万人在钦州登陆是不是事实?
如果是的话,那恐怕问题就很严肃了,要知道,既然冯庸能送十万人从福建到广西,未尝不能送十万人到东北任何一地登陆。
这可不是十万农夫,能够在兵力劣势的情况下,打垮北洋直系军队,毫无疑问,东南陆军不单单是装备好的缘故。
至少就当前来说,清一色日式装备的二十万奉军,不敢说,绝对打得赢十万北洋军。
虽然,现在东南与东北没有利益冲突,但是,以冯庸的野心,未来肯定会有一统天下的打算,这点他已经表露出来了。
所以,一旦与东北交战,他这个随时能登陆沿海任何地方的十万军队,无疑是摧毁东北防线的最重要力量。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两百七十四章:打哈哈
冯庸却是促狭一笑,说道:“老叔说笑了,哪里有十万人,我只不过运了一个师上去。
要知道,单单这两万多人加上武器装备、后勤补给,就用了好几艘万吨远洋货轮。
更何况兴华集团的货轮平时都在外面跑运输,说是二十艘,其实能调动的不过三、四艘,这也就是装什么都没有的白俄容易。”
虽然东南没有把奉系放在眼里,但是,该麻痹敌人的时候还是得麻痹,不然,让人家有了准备,到时候打起仗来,还不得伤筋动骨呀!
张作相仔细思考了一下,其实冯庸说的话也很有道理,纵观国内,运送两万人登陆都是一件大事了,更别说十万人了,如果真这么容易,那孙大炮等人早就做到了。
其实他想得也没错,运送部队需要专门的运兵船,如果只是货轮,空间或许够,但是设施方面总归有所不足,兵者,凶器,岂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
只是,一时的得失代表不了什么,同理,或许在福建时代,冯家的军队只能依靠货轮进行登陆作战,可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冯家横跨东南七省。
地盘大了六倍,也就意味着手里掌控的资源超乎原来,所以这个时候,再进行登陆作战方面的物资准备,也是顺理成章的,那东南海军的大型运兵船自是不可小觑。
就算不是为了登陆东北,冯庸也必须打造这等利器,须知东南亚自古以来就是中华管辖地域,怎么能让出去呢?收回来只是时间问题了。
不过,张作相听到那一番解释,顿时心里安宁不少,所以也就没再纠结这件事,毕竟正事还没干呢?索性先商确招募白俄人的相关事宜。
毕竟这是东南方面需要他们做得,有求于人必先表达善意,这是做人的基本功。
更何况,东南招募白俄人这一件事,对于奉天那边来说,不过举手之劳,而奉系需要求助东南的事情,可就是‘大事’。
只要冯家招呼一声,东北疙瘩里各个山头,哪个不给面子,牵线搭桥,要知道冯德麟在东北山林里拦道的时候,张作霖还在家里喂猪呢!
这也是冯庸在表达交好的意思,冯张两家加上东北其它五家,都是通家之好,现在也没有利益纠纷,多个朋友也多条路不是!
其实张作相再深入琢磨一下,或许就明白了,兴华集团都是冯庸的,什么时候要多少万吨货轮不是他说了算呀!
要是开战了,他肯定会提前准备的,再说了东南还有海军,十万军人登陆沿海各地并不是没有可能的。
这个可能基于东南政府到底有没有,对东北产生什么不好的想法,明眼人都看得出东南少帅冯庸天纵奇才,雄图伟略,放在古代,那就是一个开国君主的模样。
所以他的心思很深沉,轻易不会表露出来,等到剑出鞘的那一刻,必定会震惊天下,这就是藏剑之道。
或许在所有人眼里,东南的大计划是由冯德麟制定的,因为那看起来老奸巨猾,而实际操作却是由少帅冯庸来干,因为每一次作战都显得锋芒毕露。
其实不然,冯庸结合两世的经验,如果只是那般锋芒毕露,那未免显得太过平庸了,恰好他这个名字。
正是因为他有能力,所以才会有计划,并且将计划如愿以偿,试问哪一次东南的计划不是两面功呢?
既在战争中获得胜利,又在桌面上震慑所有人,这恰恰表明了东南少帅的狡猾。
半个小时后,两方商量完毕,速度很快,包括确定了招募白俄的具体章程,东南自治政府需要付给奉天督军府白俄一个人十五块大洋的招募费。
并且承诺安排来东南的白俄人都有工作,包吃住,这种有钱赚又不怎么费力的事情,想必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白俄人不会拒绝。
相对于战争,还是跟凶恶的那些苏维埃匪徒作战,他们更愿意偏安一隅。
什么沙俄,什么布尔什维克,都让他们见鬼去吧!只要我能活下来,能过得好,那就足够了。
平平淡淡才是真,这句话不只是哲言,更是社会真理,如果你想在这个吃人的世界活下去,要么同流合污,要么什么不管。
这当然不是假的,就白俄这些人,大部分是沙俄时代流传下来的贵族,不少还是有着族徽、几百年历史的大族。
可这又能怎么样呢?或者说代表什么呢?一旦白俄在俄罗斯的最后一块阵地失陷,那他们就是一群丧家之犬。
看样子,时间并不会太久,有先见之明的白俄人是不会将希望寄托于额国临时政府,当然,远东那个外贝加尔政府并不被承认。
也对,如果连一个‘劫匪头子’都能代表沙俄的话,那沙俄就真的没希望了,至于远东的哥萨克骑兵,虽然武力强大,但是一直被俄国上层视为野蛮人。
试问,俄国的贵族老爷会甘愿将身家性命,托付于这群被他们视为‘野蛮人’的哥萨克人吗?
那自然是不会的,真交给哥萨克骑兵,那无异于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奉天代表团,以张作相为首的一干人等虽然表面上说,商榷具体事宜,实际上只有点头答是。
其一,因为东北有求于人,自是没有不答应之理。其二,白俄对于东北来说,也是一个不安定因素,甚至比日本人来要张狂。
这个时代的日本人还没有达到巅峰状态,国力仅比中华民国强一点,且看它虽然赢了日俄战争,但是残胜之后,勉强挣扎三年,把自身背负的债务还清。
但是白俄就不一样了,光脚不怕穿鞋的,他们现在就是一群没有家的人,还怕什么呢?在东北大地上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给东北百姓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
奉系有心整治这个情况,可没办法呀,现在的奉系只拥有整个奉天、热河,加上吉林部分、黑龙江部分。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两百七十五章:表面光鲜
黑龙江跟白俄外贝加尔政府交界,各方犬牙交错,特别是现在,什么联合国军,一大堆都聚集在那边,谁敢动,谁又能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哪!
至于吉林,边界线与日本占据的朝鲜紧密相连,敢动吗?人家巴不得现在和你开战,趁机从中国撕下一块肉来。
就连奉天都毗邻日本关东州,你能拿它怎么办?
请注意这个关东州是我国山海关以东地方,包括大连、旅顺在内,作为日本租借地。
就奉系那个小身板,别说撩日本、白俄了,就连日本关东州驻扎的一个旅团就足以令他们吃一壶了。
这是基于东北军没有其它武器购买来源,所以手里头的家伙什,日本的金钩步枪,啧啧!那跟烧火棍也没啥差别,至少对比日本现役的三八式步枪来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