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民国之铁血少帅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铁帅
“唉!我说,你们都在打什么哑谜呢!赶紧说出来,都急死我了。”
段祺瑞、冯国璋不禁哈哈大笑,难得看见徐世昌这个‘诸葛亮’露出这种表情。
冯庸也不想再藏着掖着了,干脆就直接说道:“我们在欧洲有一只百战强军,比起我的南方军来都不弱,这就是优势,是我们最好的资本。”
什么?军队,在哪呢?徐世昌更加懵逼了,我怎么不知道,随即想了想,他似乎明白了,然后从嘴里吐出来一个词,“华工?”
“没错!我们一共派了二十万人前往欧洲,除了在非洲、巴尔干半岛的,我们送往英法的华工一共是十四万人,我派人仔细调查过来,现在在法国前线的华工还有十二万人。
你们无法想象,他们天天在战争第一线,做那些根本不是人做得工作,搬运军火是最普通的工作。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同胞磨练了一身本事,只要装备上武器,那就是一只军队,绝对能够碾压英法老爷兵。”
段祺瑞问道:“你的意思是我们要军火武装华工?”
冯庸点了点头,随即又摇了摇头,好家伙!那叫给三人看得一阵懵,到底什么意思?
“哎呀!冯小子,你的本事我服,可就这点,说话总是吊人胃口,颇不爽利,跟娘们似的。”
冯庸被冯国璋这话一说,那叫一个苦笑不得,于是说道:“英美法肯定不会坐视德国再拥有庞大的军队,上一次或者说这次的经历是它们一辈子都不会再想拥有的。
所以,德国数百万军队遗留下来的武器,还有那些已生产但未装备的武器都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德国政府或许会把这些东西当做战争赔款,当然对于英法美来说,这些武器他们看不上,毕竟各国都有自己的武器标准,并且形成了风格,顶多就是弄一些给军火公司,看能不能卖出价钱。
但绝大多数肯定是堆在德国,交由德国自己处理,按照英法的尿性,肯定会看着德国人销毁武器,到时候,这些东西都成了废物,岂不可惜!”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四百七十六章:火中取栗
事实上,一战结束之后,德国就连重机枪都不能留下,国内的大部分武器都自主销毁了,飞机都被砍成一个个碎木块,成了一堆破铜烂铁。
这也是为什么德国人对英法恨之入骨的原因,要知道数百万人的武器至少价值上亿美元,买家根本不缺,不管是远东的中华民国还是日本,又或者是暹罗,都急需大量优质武器装备。
把武器装备就算卖出去,也能够让德国内部生存环境变得美好一些,而不至于通货膨胀到国民饭都吃不饱。
说到这,冯庸甚至加重了语气:“假如我们在欧洲没有力量的话,那么这些东西就算英法美答应给我们一些,但到手的肯定不是什么好货色。
因为这白种人的尿性,世界著名,情愿看这东西变成废物,丢掉都不愿意给我们,或许德国会愿意,但在英法的压力下,它们怎么可能顶风交好我们?
但是天时在我,该有不该有的条件通通有了,那不如就地武装十二万士兵,组成一个军团,先于他们占据那些武器。
或许十二万人在欧洲成千上万的士兵堆里看起来微乎其微,但是英法绝不会为了这个莫名其妙的理由,和我们开战的,要知道他们的印度、缅甸、印度支那都在我嘴边,求着我还来不及。
我已经和白俄那边打好了招呼,武器装备经由西伯利亚大铁路直接运到蒙古,当然这其中的辛苦费少不了。
不过这些都无所谓,至少我们得到了这批武器,能够瞬间解决军队装备问题,要知道南方兵工厂虽然马不停蹄生产武器,但是仅仅够满足扩军步伐,而北洋五十万军队以及那些地方部队都需要上百万武器。”
徐世昌三人这才明白骆驼什么胃口了,当他们还在琢磨怎么武装十二万人的时候,人家就已经准备好了全部吞下。
至于德国会不会把武器装备交给中华民国,这就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冯庸肯定提前打好了招呼。
冯国璋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这批民工就交给我处理吧!让子玉过去统率,我们对不起他们,但绝不能让他们再一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务必要把这十几万人一个不剩,全部带回来。”
这时候,所有人都默然无语,徐世昌、段祺瑞一方面为北洋曾经的举动懊恼,另一方面又担心冯国璋这个提议会引起冯庸的反对。
冯庸当然不会那么小气,要知道他可不担心直系会试图利用这只部队搞事,不管是联系还是组建部队,都由南方一手处理的,吴佩孚顶多就是过去指挥一下防御。
“那就交给您了,我希望这次,中华民国的军人能够展现出自己的铁血风范,不管如何,总之不能被欺负了。”
以前没人管这事,再说中华民国也没统一,不够强,这也就算了,毕竟弱国没人权,但是既然现在有人管了,做为战胜国百姓的援欧华工再肆意被他国欺凌,岂不是贻笑大方?
“这日本方面?”徐世昌见欧洲事情解决了,又提出了刚刚那一个疑问。
“日本人肯定不会将地盘就这么乖乖的让出来,那就打吧!在协约国召开会议的前段时间,我们出兵,以奉系三十万陆军为主力,进攻朝鲜,至于旅顺、大连则交给我的海军陆战队。
山东全境包括青岛在内,我需要北洋军控制住局面,不管日本人来多少人,那就一个字,打,给我们的代表团一张无与伦比的王牌。”冯庸狠狠的砸了一下桌子,然后说道。
段祺瑞不假思索的保证道:“北洋五十万陆军全部准备好了,我的参战军三个师做先锋,就算用命填,也要将青岛拿下。”
总不能全看别人表演吧!北洋军作为现在明面上的中华民国陆军,要是连地方军都比不过,那怎么好意思!
徐世昌、冯国璋当然没意见,段祺瑞所说的就是他们所想的,如果北洋不展露自己的力量,那未来的中华民国统一政府如何能有他们一袭落脚之地?
于是这堂《双方会谈》就这样愉快的结束了,为后面的巴黎和会奠定了基调,也为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做铺垫。
次日,全国政治协商会议正式开启,以北洋为首的全国军阀一致通过和平决议,以冯德麟为首的南方政府正式宣告入主中枢。
同时宣布北方所属各省省长暂时不变,等待随后的正式安排,至于地方部队包括北洋军、奉军、晋军、南方军一致整编为中华民国陆军,以冯庸任三军总司令,蒋百里任陆军司令,张孝淮任总参谋长。
冯德麟担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兼军事委员会主席,原南方政务委员会改弦易张,变成了中华民国政务院,周世辅为总理,阎锡山、王士珍为副总理,段祺瑞、冯国璋正式挂职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同时任命财政部长王家俭、副部长王克敏,交通部长徐名世、副部长曹汝霖,教育部长王述增、副部长傅增湘,商务部长欧阳钧、田文烈,卫生部长汪声铃、副部长孙中山,建设部长李厚恩、副部长詹天佑,警察部长臧致平、副部长段芝贵,外交部长陆征祥、副部长王寿昌;中华民国最高人民法院长叶尔衡、副院长朱深,中华民国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刘豫瑶、副院长江庸。
程越任海军司令、陈绍宽任海军副司令;李藻麟任空军司令、许颂任空军副司令;张作霖任中华民国陆军东北军区司令员,吴佩孚任中华民国陆军欧洲参战军司令员,谢持任西北军区司令员,唐继尧任中华民国西南军区司令员,徐树铮任蒙古军区司令员。
短短一天,相继通过全国十五项正式决议,不管是军事还是政治的。
最重要的是其中一项军队建设决议,上面清楚的表明了中华民国陆军正规军保持在三百万,同时建立三军预备役,各省武警部队缩减到一万人,裁撤下来的武警会迅速充斥到陆军当中去,填补余下一百万的空缺。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四百七十七章:各国纷纭
1918年十一月十五日,宣布中华民国新篇章的正式打开,冯家成为了中华民国的主宰。
同日,中华民国外交部发表通电,宣布这一消息,苏俄、白俄、德国在第一时间发来贺电,随后英法美意葡西荷秘智等国从懵逼状态中醒转过来,也表达了祝贺意愿。
日本是最痛苦的,怎么一睁眼,天就变了,莫名其妙中华民国又成了一个整体,这让他们的大东亚政策如何实施?
不过此时此刻,他们还在为国家统一而奋斗,日本国内现在三足鼎立,死活不相让,就连天皇政府都没有办法。
这个消息传遍了世界,同一时间也让世界各国不禁动容,相机做出了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动作。
美国华盛顿,总统威尔逊召集了国务卿大臣,就最新一封电报进行讨论。
“总统阁下!新上任的中华民国政府是一个强势的政府,自南华时期,它们的实力就不逊色于日本,所以才能轻而易举拿下台湾。
尤其是他们的掌权者,冯德麟只是明面上的总统,而中华民国实际权力掌握在少帅冯庸手里。
英国人的缅甸以及法国人的印度支那这半年的风波,后面都出现了那个南华少帅的影子,可见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国务卿兰辛面色凝重的说道。
威尔逊似乎明白了,随即问道:“中华民国现在的国策是否摸清楚了,少帅冯庸对我国观感如何?”
“总统阁下,据我们的资料显示,这个少帅冯庸是一个利益主义者,并没有表现出与哪个国家有更深的交往,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德国了,因为在南华时期,他们的军队使用的就是德国武器。”
“那就向中华民国示好,我国一项主张交好它们,根据这个少帅的以往作风,绝不会允许各国在他的地盘上存在租界以及驻军,把我国的驻军全部撤回,同时知会驻华公使,向中华民国提供一笔五千万美元的无息贷款。”
“是!”
威尔逊并不在乎这点钱,相比之下,它更愿意用这点微不足道的利益换来中华民国的友谊,要知道美国现在经济实力超过了英国,但是军事实力还差了不少。
所以,在太平洋这片海域上,美国海军有三个对手,一是日本,二是英国,三是法国。
交好毫无海军基础的中华民国,利用他们强大的陆军牵制英法日,为美国打头阵,这无疑是一个好想法。
英国方面,首相劳尔.乔治正忙着收拾德国呢!毕竟这番大战损伤过多,需要得到一点安慰,但是远东传来的消息打破了他的平静。
他看着桌面上的三封电报发呆,一份是中华民国的外交照会,剩下两封分别是驻华公使朱尔典以及印度总督发来的。
久思之下,劳尔乔治做出了一个决定,“电告朱尔典,远东事宜由他全权处置,如有需要,本土给予支持。”
最不爽的就是法国了,明明知道印度支那的乱局是中华民国造成的,结果还得拍贺电,这多憋屈!
最重要的是,现在上台的居然是暗地里支持印度支那叛乱的南华政府,简直是搞笑。
.....
与之相邻的德国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小规模起义不断,苏维埃的热焰并没有熄灭,反而有抬头的趋势。
慕尼黑一处郊外庄园内,德国陆军元帅兴登堡正在接待一位东方客人。
“皇甫先生,贵国需要的东西我已经准备好了,不知道贵国什么时候前来接收?”
“抱歉,兴登堡元帅,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想必贵国也知道,日前协约国内部正在就贵国问题做出研讨。
这个关键时期,如果我国与贵国的交易被发现,恐怕会引起轩然大波,到时候别说帮助贵国了,恐怕自身难保。”
兴登堡暂时沉默了,抿了一口茶,这是那位少帅送给他的礼物,据说是东方难得的茶叶,叫什么大红袍,味道蛮好。
随即说道:“我国现在正处在混乱之际,各种物资急需,特别是粮食。”
“我知道您是什么意思,恕我直言,贵国的问题不在于战争,而在于内部矛盾,就算我国这个时候能够援助大批物资,暂时让贵国平定下来,可这些矛盾如果没处理好的话,始终是个妨碍,就像一颗不知道什么时候爆炸的炸弹。”
皇甫冷看着眼前这个双鬓斑白的德国老人,他的一生都在为了国家强大而努力,就算是这个时候,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国家,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让他心中很是敬佩。
不禁说道:“我国少帅已经准备好了大批物资,只等时机一到,立刻就能运往贵国,希望贵国再等等,等到协约国做出决定,至少我国会尽量改变贵国的处境。”
“感谢贵国在这个时候伸出援手,我国对贵国的感激之情不甚言表。”
这个时候,他还能说什么呢?全世界都抛弃了德国,那些所谓的盟友更是自身难保,还能指望谁呢?
兴登堡不禁感叹皇帝陛下的睿智,如果不是威廉二世力排众议,偷偷地调用了两亿马克贷款给南华,恐怕今天也不会得到中华民国的大力帮助。
尽管这些物资是南华用来偿还贷款的,可谁都知道,德国马克一文不值,中华民国只需要付出那么微不足道的一点东西就足以解决了。
但是它们硬是答应了支援德国价值三亿华元的粮食以及各种物资,这个举措可以说无比仁义。
“元帅阁下,少帅希望贵国能够将一批青年军官送往我国培训,我国承担他们在华的一切花销。”
“这...这,贵国少帅实在是太仁义了。”突如其来的大招让兴登堡防不胜防。
不过他不知道,冯庸并不是无私为德国军队留下种子,而是借此培养一批亲华德军军官,为以后的大战略做准备。
毫不怀疑,兴登堡没有拒绝这个慷慨的提议,挑选了一千名德国各大军事学院在校军官,前往福州接受现代化军事教育,要知道南华军的训练水平以及武器,并不逊色于德国。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四百七十八章:忙碌不停
自十一月十五日大会开完以后,冯德麟父子就一直未曾停歇,先是将福州的政府机关全部搬迁到京城,随后手不停歇,不断处理各项事务。
要知道,北方各省,除了山西、黑龙江、奉天、吉林四省之外,每个省份都需要进行大改,张作霖、阎锡山早在年初就已经按照南方政府的配备改造自己了,但是北洋麾下,那叫一个糜烂不堪。
这还是经过段祺瑞等人整理过的,留下的算是官员中的极品,但这些极品大多数没达到南方官员的标准。
不是能力不够,因为制度限制,北洋政府种种制度要么学得四不像,要么干脆就是满清遗留,问题颇多,官员按照这种制度来办事,肯定不能达到他想要的效果。
“报告!”
“我的大总理,又是什么事呀!”冯庸埋藏在诺大一沓文件里的头抬起来一看,无奈地问道。
周世辅也是一脸无奈笑道:“这北方各省的铁路建设方案。”
“啊!我要炸了!”冯庸看了看周世辅,摆了摆手,“我的大总理,以后政务上的事情,你干脆全找我老爹吧!我这只管军事。”
再怎么下去还得了呀!迟早也是被累死的,这都第三天了,天天坐在总统府里,马不停蹄的批文件,不管大小,但是每天放在眼前的文件数量只见多不见少。
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清朝早期的皇帝都那么容易早死了,你看雍正皇帝,多勤奋一天哪,可啥福也没享到,皇帝当了没多久就一命呜呼了。
索性他想了个偷懒的办法,政事全部交给冯德麟,什么北方建设、外交事宜,通通不管。
然后军事方面的文件,都转手给蒋百里和张孝淮,部队整编训练事宜归张孝淮,大规模兵力调动归蒋百里,这不,自己就解放了。
奶奶的,光是北洋军那五十万人以及地方上几十万三线部队,就足以让他处理到怀疑人生,更别说还有这些那些。
“报告!”
“又是谁呀!”冯庸差点崩溃了,事情不都分好了吗?怎么还有人来找他,抬头一看,这不是空军司令李藻麟呀!
只见李藻麟讪笑道:“少帅,您看这空军第一师调到了山东,第二师调到了奉天,第三师在福建,我这一共就三个师,全没了,这偌大国土,西北、蒙古那边催着呢!”
冯庸一拍头,毫无疑问,这是来批钱买飞机的,这种大事也不可能交给蒋百里处理,毕竟蒋百里只是陆军司令。
“好吧!你就说你想要多少?”
“嘿嘿!”李藻麟也不说话,讪笑着将手里的一份文件递了过去,看样子应该蛮多的。
冯庸接过来一看,“啪!”瞬间把文件扔旁边去了,惊讶的大叫“什么?你没开玩笑吧!两千架战斗机,两千架轰炸机,三百架运输机。”
奶奶的,这是不当家不知才米油盐贵,那战斗机、轰炸机平均每架两万华元,可这加起来足足上亿军费,中华民国半年的税收也不过如此吧!
李藻麟也不好意思,他也觉得这份方案不太可能通过,只能陪笑着询问道:“那少帅觉得该多少合适?”
“数量减半!”
“这!”李藻麟似乎还想说什么,但是看着冯庸,只能说了句“好!”其实这数量也不少了,足够他武装五个空军师,至少在短时间内能够满足中华民国的作战需要,纵观世界,哪个国家有上千架作战飞机?
半个小时之后,冯庸长抒了一口气,我的天,终于搞定了,正想着,幸好海军没来找他,不然又得愁出一片白头发来。
可没想到,说曹操、曹操到,程越连同陈绍宽一起来了,晕死,差点没把他吓得从椅子上掉下去。
“你们!”冯庸无奈的摆了摆手,“算了,把东西拿上来吧!我先看一看。”
程越立刻将手里的文件递了过去,好家伙!准备了一肚子的话瞬间被堵住了,啥都没说出来,就看看等会有没有机会说了。
“这是你们海军最新的整编计划,不对吧!这么几天你们就搜罗完了,然后拟定了新的海军计划?”冯庸显然并不相信。
“嘿嘿!少帅!这不是知道迟早有这么一天,所以提前准备好了吗?”
好家伙!这是早有预谋呀!原民国海军整编成内河舰队,负责中华民国境内各处河流的警卫工作,至于原东北舰队与福建舰队合并,变成东海舰队,广东舰队则变成东南舰队,琼州舰队变成南海舰队。
当然,岸边防御也不容小觑,以奉鲁苏台浙闽粤桂琼八省为例,其中东海舰队驻扎在奉天省,东南舰队驻扎在福建,南海舰队暂时驻扎在广西,所以这几个省的海防安全无需担忧。
但是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琼州、台湾分别建立了海警部队,下辖摩托艇大队、两艘丙级驱逐舰、四艘丁级驱逐舰。
这不单单是换马甲的问题,毋庸置疑,程越两人这个时候如此郑重的前来,手里肯定还有其它的。
冯庸盯着程越,突然笑道:“哈哈哈!”程越也笑道:“哈哈哈!”
“老狐狸,还藏着掖着呢?赶紧拿上来吧!过时不候!”
程越偷偷的朝陈绍宽招了招手,陈绍宽这才递上下一份文件,这准备够充分的。
看得冯庸一脸皱眉,没错!这文件里面的方案的确不错,东海、东南、南海三大舰队通通用这个模式。
每个舰队包括主力舰、巡洋舰驱逐舰大队、布雷舰大队、登陆舰大队、潜艇大队、扫雷舰大队和供应舰大队等。
其中,巡洋舰驱逐舰大队下辖六艘市级巡洋舰、六艘县级巡洋舰、六艘丙级驱逐舰、六艘丁级驱逐舰,以两到三艘舰艇为一中队,也就是巡洋舰四个中队,驱逐舰四个中队。
布雷舰大队与扫雷舰大队编制基本一样,下辖一艘大型布雷舰五千吨、四艘中型布雷舰两千吨、二十四艘布雷艇五百吨。
至于登陆舰大队,这是一个相机编制,一般舰艇多少不固定,毕竟取决于登陆战规模,有时候甚至需要调用民用万吨远洋油轮进行辅助作战。
而潜艇大队比较特殊,使用超乎别国的大编制,下辖四个中队,中队编配6艘潜艇,一共二十四艘。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四百七十九章:惊人海军方案
要知道以这份方案建设海军的话,至少在目前,中华民国海军不会逊色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单独编队,但是这玩意不是固定的,就好像美国,战时另外使用特混编队方式,这都是各国常见的。
威慑力很强,一个舰队这样下来,没有上百艘军舰那都不可能,我的天,巡洋舰十二艘、驱逐舰十二艘,布雷舰二十九艘、扫雷舰三十二艘,潜艇二十四艘,在不包括补给舰、登陆舰、主力舰的情况下,已经达到了一百零九艘,堪称豪华。
可这也是让冯庸头疼的地方,光是三大舰队的主力舰配置就已经头大了,中华民国海军一共四艘重型巡洋舰,可这上面,一个舰队就需要四艘,更别提两艘战列舰,两艘战列巡洋舰了。
“你们觉得这玩意适合我们现在?”他不禁问道,自己都快怀疑人生了。
陈绍宽义正言辞的说道:“报告少帅,这是目前最适合我中华民国海军的方案,其实我们已经否决了好几份方案了,经过最后决定,选择了它。”
冯庸笑了,“那你跟我说说,你们前面那些方案都是什么内容?”
“好!”陈绍宽立即叙述道:“一号方案主要是‘四四配置’,以四艘‘帝’级战列舰、四艘‘尊’级战列舰为主力,再配备.”
1...131132133134135...2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