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官路逍遥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花香怡人
“暗中拆潘宝山的台?”王一凡问。
“潘宝山的台要是那么好拆,估计还轮不到我。”邹恒喜道,“一凡,要善于用逆向思维考虑问题。”
“逆向思维?”王一凡真的是皱起了眉头,他实在想不到邹恒喜有什么主意。
“不是拆潘宝山的台,而是拆姚钢的台!”邹恒喜一顿一挫地说完,颇为骄傲地着王一凡,又微笑道:“你明白其中的道道?”
王一凡算是彻底被镇住了,他完全没想到邹恒喜竟会有如此想法,一时间还真不知道其中有何奥妙,忙惊问道:“邹部长,你高见?”
“呵呵。”邹恒喜仰头叹笑,“你想啊,我现在受的是夹板罪,两块板而已,随便拆除一块便能重获快活身。而摆在眼前的情况是,潘宝山那块板牢固性太强,下手不但拆不得,反而还会有被反拍的危险;相对比而言,姚钢那块板却比较松散,动起手来要容易得多。”
“可是邹部长,姚钢那块板现在是你所依靠的啊。”王一凡面露疑惑之色。
“依靠?”邹恒喜眉毛一抖笑了,“你举得姚市长是能依还是能靠?告诉你,什么都不能,如今他只是会拨溜我们这帮手下做为他解气的事,哪里还会为我们的将来着想?所以说,一定程度上讲,如果姚市长倒下去,我们这边一批人会迎来新气象,当然,跟潘宝山死磕的一批会倒大霉。”
“邹部长你说的是有道理,不过要是万一走漏了风声,那不是很棘手?”王一凡道,“惹了姚市长,他报复起来可是没有底线的。”
“怎么走漏?”邹恒喜哼了一声,“如果要行动,所有的事情都会指向潘宝山,他是个天然的保护屏障。”
“哦,也是。”王一凡道,“就像潘宝山出事,所有的矛头都会指向姚钢一样,他们是矛盾的主体。”
“是啊,所以我才有了上面讲的想法,实在不行就玩个大的。”邹恒喜道,“不过那要经过周密的计划,近期肯定是不会行动的,反正姚钢不会善罢甘休,还会或明或暗地跟潘宝山较劲,就等等吧,最后谁厉害,能把对方的头角给磨平了。如果双方僵持不下,我还是受左右为难之罪,那就不会客气了。”
“邹部长,恕我直言,从稳妥的角度来讲,我觉得不是太保险,而且更没必要啊。”王一凡道,“再怎么左右为难,用你的话说也不过就两年时间,一忍再忍也就过去了,何必搞那么大动静?”
“这个你可能就不太明白了。”邹恒喜道,“一切无定数,谁能说两年后姚钢就一定能叱咤松阳,把潘宝山给压到五指山下?毕竟上了正厅级档次的干部,不是说随便一巴掌就能拍闭气的,假如潘宝山到时离开松阳,或者说即便留在松阳也还能晃动个膀子,有些事照样还是能使劲,那不也是个愁事?换句话说,两年后郁长丰书记退了,潘宝山难道就没了别的靠山?省里领导的关系错综复杂,有时候照顾到平衡问题,是不会随随便便就把一个正厅级干部给消耗掉的。”
“邹部长,你这么一说,我完全明白了,你得真的是绝对深远!”王一凡又慨叹着点起了头,道:“在你手下一日,胜过摸打滚爬十年啊!”
“谈不上深远,只是多为自己考虑考虑而已。”邹恒喜笑道,“不过总归一点,就像你说的,要保证稳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轻易行动。下一步嘛,就先姚市长的反击。”
“我姚市长的反击没有多大作用,也不是一次两次的验证了。”王一凡道,“反倒来还让潘宝山借势打反击,弄得他没头没脸。”
“所以嘛,我希望姚市长把潘宝山给惹毛了,那样一来,只要潘宝山稍微一使劲,姚市长就会摇摇欲坠。”邹恒喜道,“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那种可能性不大,潘宝山是个有大略之人,不被逼到绝境,就不会对姚钢出手,那也算是官场规则。”
“邹部长,听你这么一说,我真是觉得处处有学问啊。”王一凡听到这里颓然地摇起了头,“突然感觉有点无所适从了。”
“这说明你在进步,学习的过程就是这样,就跟爬坡一样。”邹恒喜道,“感到吃力费劲的时候,说明你在上升。”
“噢,邹部长你这话真是像盏明灯,一下就把我说透亮了!”王一凡笑了起来。
“你的路还很长,慢慢来,不着急。”邹恒喜高高在上地弹手一笑,“好了,有事你就先帮忙,我这边还有个小活动。”
“好的邹部长,改日有机会再来学习请教!”王一凡一点头,退出邹恒喜办公室。
此时的王一凡有点按捺不住,他觉得有些情况必须得向潘宝山及时汇报一下。
- ,





官路逍遥 第六百二十四章 发展规划
潘宝山接到王一凡电话的时候正在望东区调研,就制订发展规划的具体措施与陆鸿涛商议,他要求望东区要结合港口疏港道路,快速拉开城建骨架。
“望东区的发展,无异于是平地起新城啊。”潘宝山的语气并不轻松,“陆书记,你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呐。”
“是啊潘书记,自上任以来,我一直数倍自加压力,好在是拆迁没有阻力,否则我还没法向您做保证。”陆鸿涛笑道,“从现在的情势来,我们望东应该能拿出一个在时间上比较明晰的计划方案来。”
“那我再给你施加点压力,在城市建设上做到季度打基础、半年见成效、一年基本建成,如何?”潘宝山朗然笑道,“当然,也不能为了赶时间而不注重质量,起步的高度多少还是要讲一点的,但从根本上来说要务实,因为望东区目前要靠居住来吸纳人气,至于更高的档次和水平,那是下一步的事情。”
“潘书记,我觉得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城市建设首要的是搞商业住宅开发。”陆鸿涛道,“那些都是可以很快上手并尽快见成效的。”
“住宅商业化开发,要注意政府的调控。”潘宝山道,“要把房价很鲜明地降到最低。现在百源区的房价都五六千了,好的楼盘已经逼近万元大关,望东区要参照一下,把价格降到它一半的水平。”
“一半?”陆鸿涛愣了一下,“潘书记,望东区的发展前景大家都清楚,想来此置房产的大有人在,所以在价格上用不着摆那么低的姿态。”
“要想超常规发展,就必须采取超常规的措施。”潘宝山道,“现在望东最需要的就是一夜崛起,不把姿态摆到最低,就难以实现目标。陆书记,还是从实际需要出发吧,你们区委区政府就不要想在土地上动财政收入的念头了,一律把地价降到最低,甚至不惜以零利润来促使房价跌到位。”
“我明白潘书记您的意思,想通过低房价来段时间积聚人气。”陆鸿涛神色庄重地点点头,“不过这也可能会给一部分投机分子带来机会,炒房很可能会轰轰烈烈地上演。”
“非常时期,不是不允许投机,我们只管把房子足量开发,那样即使有一半被用来炒房也无所谓,毕竟还有另一半是真正应了居住之需。”潘宝山道,“有总量的一半,对望东区的人气提升作用就非常之大。不过也要尽可能地加强管控,对二套房、三套房相对提高门槛。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防止大户炒房,一经发现,不管到什么程度,都要想方设法收回来。”
“这个请潘书记放心,我会尽最大努力做到!”陆鸿涛道,“只是有一点我还说一下,人气积聚起来以后,怎么留住?”
“那就涉及到另一块领域的事了,也正是我要跟你说的,要注意营造亲商的氛围,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吸引企业前来落户。”潘宝山道,“只要企业规模达到一定水平,本地用工就会显现出积极的效应,就不愁人气留不住,而且还会适量带来一批外来务工者,能进一步带动人气。”
潘宝山和陆鸿涛讲话的时候,陪在旁边的郑金萍一直默不做声,现在她已经算是成长了起来,知道这个时候不是她能主动插言的。
这一切,潘宝山在了眼里,对郑金萍也比较满意,于是笑道:“郑区长,我对你是了解的,在招商引资等外联工作上你有优势,所以一定要与陆书记配合好,争取把望东区的发展早日提到轨道上来。”
“潘书记,那是肯定的!”郑金萍极力压抑住内心的兴奋,尽量让自己显得宠辱不惊,“就工作的方方面面,我已经和陆书记不止一次交流了。”
“郑区长是巾帼不让须眉,她的工作能力和热情,让我佩服得很。”陆鸿涛也跟了上来,“有些思路让她一启发,还真是豁然开朗。”
“那我就感到很欣慰了,当初安排让你们搭班来是正确的。”潘宝山笑道,“好了,题外话暂且不说,就招商引资的问题我再讲两句。首先,要为企业入驻开通绿色通道,凡是涉及相关审批项目,在不违背大的方针政策情况下,尽量实行限期办结制,原则上不超过三个工作日。其次,要让入驻企业享受到全市最优惠的政策,尤其是对于符合产业导向的重大项目,要采取‘一事一议’的方法,实行综合优惠或专项特殊优惠,尽最大努力稳住企业落户扎根。”
“潘书记,现在望东区的项目发展,还真有点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的感觉。”陆鸿涛不无忧心地说道,“底子真的是一穷二白。”
“有一个底线不能失掉,环保!”潘宝山听后神情严肃了起来,“前车之鉴啊,环保的代价太沉重了,我们松阳坚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那是对子孙后代的不负责。”
“潘书记,刚才陆书记只是随口一说,他可不是真的要不设门槛搞招商引资。”郑金萍听到这里忙插话,“前两天我跟他讨论的时候,他还说要坚决一把尺子卡到底,哪怕让土地闲着,也坚决不接纳污染企业,即使它能为望东地方带来巨额利润也不可以。”
“嗯,我明白陆书记刚才的话,无非是想表达下望东区基础薄弱的情况。”潘宝山了郑金萍,又望了望陆鸿涛,笑道:“好啊,通过这件小小的事情,我到了望东区领导班子的精诚团结,这很好,我借着这个话题多说两句,希望今后你们党政两把手要继续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千万不要貌合神离,表面上和和气气,暗地里却拆台不止,那是我一百个不愿意到的。”
“潘书记,我和陆书记都知道来望东的目的,您就放心吧!”郑金萍说完了陆鸿涛。
陆鸿涛笑了笑,对郑金萍道:“郑区长,现在我们说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以后用实际行动来向潘书记证明。”
“嚯嚯,两位,我可不是在对你们否定啊,只是就势一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下面继续回归主题,谈发展。”潘宝山笑了起来,“刚才说招商引资,说实际点就是要大兴项目,项目是发展的载体,没有项目,谈发展就是空喊口号。”
“我们望东区已经开始行动了,全民招商计划正在制订中,马上就将开展一系列轰轰烈烈的招商活动,通过内引外联,全方位打开招商局面。”陆鸿涛道,“其实在这方面,我们的压力也来自正在建设的临港产业区,那边的势头也很猛,到时在招商引资上肯定会有竞争的。”
“竞争?那不是要内耗嘛?坚决要不得。”潘宝山认真地说道,“马上我回市里就开个会研究一下,在发展规划上要做好协调工作,要根据不同的功能区有针对性地招商,否则容易造成重复上项目,那也是一种浪费。其实仅就目前情况来,我比较倾向于望东区开展软招商。”
“软招商?”陆鸿涛对这个词感到有点陌生。
“软招商,是与重工业招商相对比而言。”潘宝山笑了笑,“具体来说就是重点招引企业总部或者地区总部、金融机构、商贸物流、信息科技、服务外包、文化创意、酒店餐饮、休闲旅游娱乐等项目和企业。原因很简单,因为望东区的发展的重任,就是要引领松阳迈向海滨城市的路子,所以它本身的发展就要有所选择。当然,也不是说完全不要重工业,在这方面,我也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就是把望东区的工业板块与临港产业板块聚拢到一起。不过这些都还没有开会讨论,具体如何还不得而知。”
“潘书记,这么说来,我们望东区的发展规划还是要稍微等一等。”陆鸿涛道,“具体还要根据您的设想来展开。”
“对,这也是我今天过来的最主要目的。”潘宝山道,“招商软硬的侧重、板块是否聚拢,都关系到望东发展规划的制订。本来可以电话告知你们的,但又觉得可能会打击到你们的热情,所以还是来一趟,当面跟你们说说。”
“哈呀,潘书记!”陆鸿涛一笑,压低了声音,道:“我们都是指哪打哪的,您完全没必要这么做。”
“是啊潘书记,其实就您刚才说的两点发展大计,我也不用开会研究讨论了。”郑金萍也附声上来,“您是松阳的舵手。”
“不经过会议研究讨论,恐怕就要被人说搞一言堂喽。”潘宝山笑了起来,“不过你们放心,耽误不了什么时间,回去我就走那个形式。”
“潘书记,那我们就先按照您的意思开展工作了,提前一步走,抢抓先机啊!”郑金萍笑着试探问道。
潘宝山没回答,只是微微一笑,转了话题,“刚才接到电话,回去有急事,今天就到这里吧。”
“潘书记,您是第一次来望东望我们,不留下了吃个便饭?”陆鸿涛问。
“机会留在下一次吧。”潘宝山一摆手,转身走向车子。
陆鸿涛和郑金萍也不再说什么,只是扬臂送行。




官路逍遥 第六百二十五章 视察组来到
在回百源的路上,潘宝山给王一凡打了个电话,约好见面的地方。【‘
车子快驶进市区的时候,潘宝山换乘了一辆普通牌照的越野车,前往百源区产业园新扩区。那里才刚开始规划,除了少许意欲接标的建筑商探路外,没有什么人。
王一凡自己驾车先前已到,见潘宝山前来立刻迎上。
“潘书记,我跟邹恒喜聊了一阵,梳理出两个比较重要的信息。”王一凡不嗦,“一是姚钢可能要利用省党代会精神学习贯彻落实视察小组来松阳的机会,通过蓝天公司的戴永同给你惹麻烦;二是邹恒喜对姚钢有一肚子意见,后期还有对他放冷箭的可能,然后往你身上引不是。”
“哦,这个邹恒喜还挺狠呐。”潘宝山略显惊异,“以前只知道他圆滑,没想到肚子里还有一颗邪恶的心,竟然还想对他的主子姚钢下手。”
“现在他只是有打算,下一步他最希望到的是姚钢能把你打倒。”王一凡道,“我初步估计他的等待预期最长也就一年,短的话也就半年。”
“他没指望我把姚钢打垮?”
“没有。”王一凡道,“他说你懂的游戏规则,不会对姚钢动手脚。”
“来那家伙的头脑很好用啊,只可惜没放在正道上。”潘宝山笑了笑,戏谑似地说道:“不过也好,解决姚钢的事,那就寄托在他身上了。”
“呵呵……”王一凡不由得也笑了,笑过之后道:“潘书记,但也要提防他嫁祸于你,那是他的如意算盘。不过也不用太担心,到时由我抓一些证据,完全可以让你开脱出来。”
“你的精力主要是放在百源的发展建设上,邹恒喜的鬼把戏不要太在意,他还没有跳出松阳问题,兴不起什么大风浪。”潘宝山道,“因为他眼力虽然够了,但碍于眼界有限,所以有些事情并不是他想得那么简单。你想想,姚钢是那么容易就给打倒的?他上面的系子不会那么松垮的,真是苗头不对的时候,他有可能就被拔走了,到时邹恒喜连他的鞋跟都摸不着。”
“嗯,也是。”王一凡点着头说道:“潘书记,邹恒喜方面是不用太担心了,不过戴永同那边可不能掉以轻心。”
“戴永同的事牵涉到松阳市对房地产业的态度,那不是个体性问题,所以他再怎么闹腾也无所谓。”潘宝山道,“但也不能放任,毕竟不能出大乱子。”
“省党代会精神学习贯彻落实视察小组什么时候来松阳?”王一凡问。
“具体日期我也不清楚,也懒得去打听。”潘宝山道,“说实话,我还真是想戴永同要玩什么花样,他闹腾一番也存在有利的一面,因为省里一旦关注了,我就可以趁机再明确一下现有对房地产业的方针政策。如果省里同意,那很好,继续实施;如果省里不同意,也很好,我就及时收手,省得错路越走越远。”
“还是潘书记你大气!”王一凡钦佩道,“本来我听说邹恒喜说了那么多后,觉得问题很严重,所以迫不及待地要向你汇报一下,现在听你这么一说,突然间觉得一切都不是什么事了。”
“呵呵,因为那些本来就不是什么事。”潘宝山笑了,不过随即又叹道:“但有些却是实实在在的大事,让我感到压力不小啊,像望东区和港口的发展,到底能达到何种高度、会不会顺顺利利?就在刚才回来的路上,我觉得望东区的工业板块有必要和港口临港产业区相对靠拢,而且就两方面的招商引资问题,也需要成立一个东部城区招商引资领导小组,来统一安排这个发展的强大动力源。”
“是啊,没有招商引资,东部城区就谈不上发展。”王一凡道,“这方面的工作必须得抓好、抓实。”
“我现在就让石白海下通知,马上召开常委会,研究这个事情。”潘宝山说完就给石白海打电话,让他把会议通知发下去。
“潘书记,我也没其他要汇报的了。”王一凡一不能再耽误时间了,忙道:“要说的也就是刚才两点。”
“行,那就这样,等以后再找时间放松,喝喝酒,闲聊聊。”潘宝山也急着回去先准备一下,毕竟还要考虑到姚钢方面是不是会反对。
情况还好,常委会上姚钢没有提出疑义,现在他的策略发生了稍微改变,对潘宝山所主张的事情不再针锋相对地予以反对,而是把精力相对放在侧面攻击上。
潘宝山也出了点端倪,所以就乘势而上,把所有的事情都敲定了下来,而且直接宣布由郑金萍任东部城区招商引资领导小组组长。
一切都超乎预料,没想到会这么顺畅。
这个消息传到郑金萍那里,她高兴极了,忍不住两手抱拳放在胸前,闭上眼睛祷告起来,希望能够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一举打开工作局面。
就在这时,手机响了,郑金萍睁开眼了,号码很陌生,但犹豫了一阵后还是接了。
“郑区长,你好啊!”一个陌生男子的声音,但又似曾熟识。。
“哦,你好,哪位?”郑金萍微皱眉头,“不好意思,我一时还听不出来。”
“我啊,王韬,你的老部下,你忘了在夹林乡那会?政府办的小王啊。”
“喔,王韬啊!”郑金萍说到底也是有情义之人,一听是当年夹林乡政府办王韬,不自觉地情绪高了起来,“听说你发财当了大老板,阔气了啊!”
“什么阔气,还不是要仰仗老领导多多照顾?”王韬笑道,“我这才听说你到望东区做官了,恭喜你啊,又高升了。”
“说到高升,那还是感谢潘宝山书记,要不是他提携,我哪里能有今天。”郑金萍笑道,“当年你们可是铁杆啊,怎么没找他要点项目?”
“当年的事就别提了,郑区长,有些事你不太明白,我们之间后来闹了点不愉快,虽说还没撕破脸,但也不怎么来往了。”王韬道,“所以有些事我也不找他。”
“哦,怎么会这样呢,在我来你们两人都不是那种尖酸的人,没有什么事谈不开的。”郑金萍道,“是不是需要一个合适的和解机会,把可能的误会消除一下?”
“算了,人家是玩政治的,我是玩钱的,有铜臭味啊。”王韬笑道,“其实吧,现在我跟潘宝山也都还顾及到些情面,毕竟当初同事一场嘛,像我到望东区搞房地产开发,也是跟他招呼过的,多少也能得点便利吧。不过有一点我很清楚,我跟他不再那么交心了,没准就因一点小事也有反目的可能。”
王韬这么说,事前跟潘宝山沟通过,因为他进入望东区房地产开发领域,所以跟潘宝山之间的关系也就没必要再昭示毫无瓜葛了,但是,也不能一下就大敞开来,毫无顾忌地展现交情之深厚。因此,刚好借郑金萍这一层关系,来表明他们之间那种有着丝丝游气的关系,相当不稳定,以便留出足够的回旋余地。
“任何关系是慢慢培养的,以后有机会多接触接触,什么疙瘩都都能解开。”郑金萍听了王韬的话笑道,“王大老板,要不我寻着机会,在潘书记面前提提?”
“别别别,我最好还是顺其自然。”王韬忙道,“刻意去制造机会,有时还适得其反,你想想,如果潘宝山上个细劲,说我王韬有事不直接找他,还通过你郑金萍,算什么?是不是在摆架子?”
“哦,你这么说也对。那就不着急,缓和关系嘛,的确也像你说的那样,要顺气自然。”郑金萍道,“对了,你打电话给我,不应该只是恭喜我吧?”
“老领导就是老领导,还跟以前一样,有什么心事在你面前就躲不过去。”王韬笑道,“哎唷,其实喊你老领导也不合适,你现在是风华正茂正当年呢。”
“哪里啊,真的人老珠黄喽。”郑金萍笑道,“所以也不介意别说说我老。”
“我错了,我错了,保证以后不再喊你老领导了,这是最后一次!”王韬笑嘻嘻地说道。
“好了,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你尽管说就是。”郑金萍颇为得意地说道,“当然也不能太让我为难,毕竟我才刚到任,动作不能太大。”
“肯定不会难为你,都是政策之内的事。”王韬道,“我不是在望东区开发了几个小区嘛,有些是涉及到优惠政策的,但没有给足。还有,临港产业园内,我也投资了一个生物化工项目,也算是招商引资了,更涉及到优惠补偿问题,也都还没到位。”
1...263264265266267...4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