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官路逍遥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花香怡人
“卓出你先别激动,不给单梁下套酿错不是对他仁慈,而是我们有操守。”张道飞出潘宝山不想采用此法,便劝邵卓出道,“潘部长说得对,不到万不得已不出绝招,还是按照潘部长的意思,对单梁进行深挖,找到他事实存在的漏洞,那样也算是光明正大,可以避免良心受谴责。”
“嗯,也是。”邵卓出受到点拨,想了想点头道:“还是潘部长说得对,下手不能太狠,否则我们也和单梁之辈没什么区别了。”
“那好,别的就暂且不想了,还是从正面入手,你们抓点紧打听一下,单梁在哪些方面有问题。”潘宝山道,“最好赶在考察公示之前都摸透了,实在不行就整一份匿名材料交给考察组,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交待完这些,潘宝山也就没再多说,接下来就是举杯,聊其他事情。酒席结束后,也没做停留,直接回双临。
潘宝山走后,邵卓出很是慨叹,对张道飞说得出来,潘宝山对他们还很警惕。
张道飞呵呵一笑,摇了摇头。
无广告,全文字无错首发小说,书-文字首发,您的最佳选择![{百度搜索(520小说)全文字首发无广告更新更快}]//亲!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还请记住本站帮忙宣传下哦 !本站哦 !





官路逍遥 第四百八十九章 点人
?张道飞告诉邵卓出,潘宝山对他们并沒有多少警惕,否则不会來友同找他们商量事情,相对來讲,他有的只是谨慎,那是人之常情。--
“也对,毕竟他跟我们不是经常接触,换位思考,如果我是他也会有所保留。”邵卓出道,“不过道飞我跟你讲,就我出的那主意,对付单梁绝对管用!”
“那就是你不会做事了。”张道飞又是呵呵一笑,“再怎么说那种事是不上台面的,可你却拿到台面上來说,如何能让潘部长接受!”
“哦。”邵卓出一愣,着张道飞愣了会,道:“你的意思是悄悄地把事情给做了,算是主动为领导排忧解难!”
“我觉得应该是那样。”张道飞道,“到什么位置说什么话、做什么事,潘部长可不像我们,怎么可以跟我俩直接掺乎那些不入流的事,所以即使他满心里同意,但面上多是要表示出不同法來的,酒桌上我还沒意识到这些,也一度认为他真的不想采用那个损法子,但现在我觉得并不是,当然,这只是我的分析,不一定正确!”
“正不正确都很有道理。”邵卓出道,“就照你说的來,我马上就去双临,到晚报去找人,能不能寻个机会!”
“嗯,是得抓紧些,还有,有关单梁违规违纪的事情也得搜罗一下整成材料,顺便再把和单梁有矛盾的人列个名单附在后面,然后送到省纪委或监察厅去,组织部也可以。”张道飞道,“那也是潘部长的意思!”
“必须的。”邵卓出很兴奋,觉得此行前往双临的责任神圣无比,颇有大义在身之感。
可想而知,邵卓出行动的效率,在第二天上午,他就把《瑞东晚报》和他处得很要好的几个人约出來吃饭喝酒,打听单梁的事,到了下午,他就把举报信写好了,而且还把与单梁有过节的人罗列出來,作为附件附在举报信后面,为了让举报尽量合乎规范,邵卓出特别做出了说明,指出附件名单上的人不是举报者,只是举报者给出的可以进一步核实举报属实性的察访对象。
把材料送出之前,邵卓出想了好一通,他觉得纪委和监察厅那边相对要严格一些,但凡举报,如果沒有属实可靠的证据,一般不会列为检查对象,而组织部似乎要容易引起关注,尤其是在提拔任用干部时的考察、公示阶段,只要能送达到重要领导手里,对反映上來的材料还是比较重视的。
邵卓出认准了这一条,当天下午就把举报材料亲自送往省委组织部,他知道通过邮寄的方式不行,一來速度慢,二來还不一定能到组织部领导手里,别说组织部办公室不派送,甚至负责分发报刊材料的信件员到后都会拿扔一边去。
当然,邵卓出也清楚自己并不能把材料送到位,直接交到重要领导手上,但起码可以进一个层次,应该能让办公室转达一下。
邵卓出來到省委大院门口,跟警卫说要到组织部,警卫问找谁、干什么,邵卓出说找组织部长方岩,反映问題。
类似的情况太多,警卫有时一天要接待十几拨,该怎么做都有程序,警卫告诉邵卓出,让他把材料留下,由他们打电话给组织部办公室來取,然后呈给负责领导就可以了,不用当面递交。
这样也挺好,邵卓出知道也只能如此,便把材料交到警卫手上,又作出谨慎认真的样子叮嘱了几句便离开。
之后,邵卓出又开始着手找晚报的编辑,酝酿给报纸整个政治大错出來,不过时机并不合适,现阶段还沒有编辑想要跳槽,个个干得都很欢快,所以也就失去了操作的可能性。
邵卓出很失望,但也想得开,这种事也算是可遇不可求的,沒有机会就不能硬下手,否则逮不着狐狸还会惹一身骚。
其实邵卓出并不知道,他的举报信已经帮了大忙。
就在两天后,《瑞东日报》社社长、总编辑选拔考察开始,由省委组织部牵头的选拔考察领导小组來到《瑞东晚报》,对单梁进行民意测评。
潘宝山一直关注此事,他得知考察领导小组开始考察单梁时,不禁摇头轻叹一声,从惯例上來讲,干部选拔进入考察阶段,几乎就是铁板钉钉的事,极少有反复的情况发生。
然而这事就发生在了单梁身上。
次日上午,省委组织部就传出消息,单梁考核不过关,不能任《瑞东日报》社社长、总编辑一职,这个结果对潘宝山來说是个惊喜,他沒想到单梁会在这个程序中掉链子。
潘宝山很好奇,因为事情非同寻常,他想知道为什么,有一个人可以联络一下问问,组织部部务委员、办公室主任庞宽,刚好他也是这次考察领导小组的组长。
和庞宽的交往很少,潘宝山记得只是在他刚到省里來任职的时候,去组织部走程序过程中有过近距离的接触,后來偶尔在酒桌上碰到不过就是点头招呼,但是从感觉上來说,潘宝山认为他和庞宽能说上话。
索性打个电话问问,成与不成无所谓,反正是装作随口问问的样子,也留不下什么痕迹。
“庞委好啊。”潘宝山拨通庞宽的电话时一副乐呵呵的口气。
“哟,是潘局长啊。”庞宽听出是潘宝山后,热情得不得了,大出潘宝山的意料之外,“有什么指示,我一定办好!”
谁指挥谁,潘宝山陡然间有点纳闷,堂堂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虽然只是个副厅级,但所处的位置不一样,专管干部那一揽子事的,腰杆子很硬,即便是在一般的正厅级干部面前也都是牛气哄哄的,他庞宽怎么如此低调。
“庞委,你可别损我啊,我哪里能指示你。”潘宝山爽朗地笑道,“我是有事相求,打听个事情!”
“哎哟,潘局长有什么不能指示的,你是跨广电和宣传两口的领导嘛。”庞宽笑了两声,“潘局长,你有什么事想了解只管说,只要我知道,必定知无不言!”
“感谢感谢。”潘宝山听得直皱眉头,他实在不理解庞宽的态度,好像庞宽把他成是组织部长一样,“庞委,作为宣传副部长,我对瑞东主流宣传阵地《瑞东日报》掌门人花落谁家很在意,不知道你们组织部对晚报总编辑单梁考察的结果如何!”
“哦,你说那事啊。”庞宽犹豫了一下,笑道:“单梁的群众基础太差,在本单位都不能服众,哪里还能提拔任用!”
潘宝山察觉到了庞宽瞬间的犹豫,知道里面应该有点小背景,干脆一问到底,“庞委,提起这事你好像有点犹豫,是不是有不便说的地方!”
“沒有,因为我是考察领导小组组长嘛,有些口风要紧一些。”庞宽笑道,“不过对潘局长就沒有什么忌讳了!”
“那我得再次表示感谢,感谢庞委对我的信任。”潘宝山顿了一下,觉得应该和庞宽进一步拉近关系,于是发出邀请,“不知道庞委晚上有沒有时间,如果方便的话我请你喝两杯!”
“不客气不客气。”庞宽连忙谢绝,“这当口不方便,等改天我请你!”
“那怎么能好意思,既然是我开的口,自然要由我來安排。”潘宝山道,“这样吧,改天我再约你好了!”
“再说,再说啊。”庞宽笑着回答,之后小声倒吸一口气,略微放低了声音,道:“潘局长,据我所知,单梁的事恐怕还会到此罢休!”
“哦,还有什么说法。”潘宝山又着实意外了一下。
“组织上考虑到他已经失去了群众基础,正准备对《瑞东晚报》的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当然,目标主要是针对单梁了。”庞宽道,“不过这消息还未得到证实,潘局长自己知道就行!”
“你放心,该说不该说的我有数。”潘宝山心下一阵暗喜,來这下单梁的日子怕是要不好过了,不过同时他也感到纳闷,庞宽口口声声说单梁的群众基础不好,到底差到什么程度,“庞委,到底单梁的民测是个什么情况。”潘宝山又问道,“好像特别不靠谱啊!”
“极差。”庞宽道,“盲选了十七个员工谈话,竟然有十五个人对他表示反对,也就是说,他的支持率仅仅是百分之十多一点,这样领导干部,还怎么能继续留在岗位上,对这种情况,组织上向來是高度重视的,发现问題就及时解决!”
好个百分之十的支持率,潘宝山无声地笑了,“庞委,名单是你点的,也可能有巧合的原因,点的人都跟单梁有过节!”
“呵呵,那又有什么办法。”庞宽笑了起來,“也许有巧合的因素在里面,但也是沒办法的事,既成事实结果,而且消息已经放了出來,就是有人想保他也沒法开口了!”
“你说的也是,点了十七个人问话,覆盖面已经够广了,巧合的可能完全可排除掉。”潘宝山道,“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还是某些领导干部平时不注意自身影响,最终导致手下员工众叛亲离啊!”
庞宽呵呵一笑,说是,其实他暗地里在感叹潘宝山并不知内情,在他准备考察单梁的前一天,部长方岩把他叫到了办公室,拿出一份举报材料,说对单梁的调查一定要如实反映,不能按照他们单位提供的配合考察名单來点人,否则就只谈成绩说好话了,反映不出真是情况,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主张才行。
面对如此指示,庞宽当然明白,做方岩的部下已经蛮有几年了,一直是跟着他混的,自己部务委员的提拔,也是他力挺的,庞宽知道承情感恩,所以,在次日到了《瑞东晚报》后,他主动要了一份单位职工的花名册,然后按照前一天晚上记下的举报材料上的那些人名,似无意却是很有选择地点名约谈,结果导致单梁的民测是一塌糊涂。
整个事情的真相,潘宝山是一天后在知道的,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官路逍遥 第四百九十章 西凤
一天后,孙华生打电话给潘宝山,说方岩要他代转感谢。【文字首发书潘宝山问感谢什么?孙华生笑了,说是不是把去方岩儿子家的事给忘了。
猛然间,潘宝山想起了改厕门事件,一拍脑门笑了起来,“怎么,方部长的儿媳妇有动静了?”
“有了,上个月刚在医院查过,已经怀上了。”孙华生笑道,“老弟,你能想象得出方部长有多么高兴吧?”
潘宝山眉毛一扬,“当然能想得到,人老了还能有什么盼头,还不是巴望着到孙子孙女辈的出现?这年头的老人还是相当传统的,觉得那才是真正的老有所乐。”
“那当然是。”孙华生笑道,“对了,最近你跟《瑞东晚报》的总编辑单梁关系不太好?”
“是,是啊。”潘宝山一愣,“单梁是和万少泉哪一系的,我跟他一直都不怎么样,先前托过他一件小事都没办成,后来我借着调研的机会点批了他几次,他可能记恨了,尤其是最近,他有点异常,老是揪着我广电方面的工作找茬子。孙部长,你是不是报纸到的?”
“这么多年了,我从不晚报,是方部长跟我提起的,他说《瑞东晚报》老是批评你的工作,简直是瞎胡闹,说明晚报的负责人根本就没有大局意识,缺少领导起码的班子团结素质。”孙华生发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声,“呵呵,有些事你该是明白的。”
听到这里,潘宝山算是明白了,原来考察单梁的事,是方岩在背后做了些工作。
和孙华生通完话,潘宝山立马打电话给邵卓出,问他有没有写举报材料,并附上和单梁有矛盾的员工名单送到组织部。邵卓出说材料和名单都搞齐了,三天前就让省委大院的警卫转到了组织部办公室,就是不知道有没有送给部长方岩。
潘宝山一听就知道,方岩应该是到了,而且庞宽到晚报去搞民测,肯定是拿到了举报材料上后附的名单,于是哈哈大笑起来,说好,做得不错。
邵卓出并不知道事情的进展,他还在为没有找到合适人选在报纸上酿造政治差错而遗憾,听到潘宝山说好,还有点纳闷。
“潘部长,其实有件事我跟张道飞商量了,应该做一做,而且也实施了,但没有成功。”邵卓出道,“因为条件不合适,找不到人。”
“什么事?”潘宝山一时没反应过来。
“就是让报纸出个错啊。”邵卓出道,“现时因为物色不到合适的人,没法实施。”
“哦,不用了,现在事情的发展趋势已经令人满意,不必再去冒险,免得还给自己惹麻烦。”潘宝山笑道,“不过我真是要谢谢你和张道飞,做事主动意识很强,这很好,所以我很感谢你们!”
“潘部长你说的这是哪儿话?以前你对我们工作上的照顾,我们还都没好好表示过感谢呢。”邵卓出道,“所以说,我们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
“哪有什么应该不应该的,咱们也算是老交情了,就不说什么感谢不感谢了吧。”潘宝山道,“至于相互帮助,以后还有更多的机会,也不在这一时。”
这句暗示,邵卓出听得很明白,他知道只要有机会,潘宝山肯定会点拨他,还有张道飞。
果真,没过两天,潘宝山又来了电话,问他愿不愿意到本部去工作,因为单梁可能要调离《瑞东晚报》。邵卓出一听顿时乐呵起来,说只要单梁不在晚报,或者说不担任总编辑职务,他肯定是想回双临本部上班的。
张道飞也接到了潘宝山的电话,被问是否想回《瑞东日报》本部,因为社长、总编辑邹星吾退了下来,而且目前也没有空降兵,按照依次挪窝的规矩,可以补进去个中层正职,甚至有可能上位到副总编。
这个电话一接,张道飞立刻动心了,以前他不乐意回本部,是因为没有后台系子,留在那里像骡马一样干活也没奔头,所以不如就在下面地级市干个记者站站长,还图个乐逍遥。但现在有所不同了,潘宝山的出现让他似乎又到了希望,他老早就盘算着是不是该让潘宝山搭个话,调回本部去努力一番,能不能升个台阶,只是没有合适的机会一直没能开成口而已。如今,潘宝山主动送来了机遇,张道飞当然不会错过,当即表示很想,并希望潘部长能帮忙关照一下。
潘宝山没有多说,事情在于做,不在于说。他再次致电庞宽发出邀请,一起到广电局食堂喝两杯小酒。
这一次庞宽不好意思回绝,而且他也觉得有必要和潘宝山走近一些,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潘宝山得郁长丰的器重,在瑞东省来说,那是无可比拟的优势;其次,顶上头上司方岩,对潘宝山竟然也是真心实意的,尤其是从最近关于单梁的考察中,庞宽发现方岩对潘宝山的好甚至都有点掏心窝子,单梁把潘宝山的工作给批了,板子就像抽在他身上一样,便对其步步设卡挖陷。这期间,不是没有人来说情,但都没有用,方岩就较了真,非办单梁不可。
庞宽对此非常不理解,这也难怪,因为他不知道潘宝山对方岩而言,就是活脱脱的送孙观音,其重要作用是没法取代的,而且为了以后能给孙子孙女辈的人谋个吉利祥和,肯定要保潘宝山顺畅。
不管怎样,庞宽是进一步认准了潘宝山,于是他反手邀请,说有个朋友刚开了家小饭店,这次由他请客做东,一起去照顾下生意,希望潘宝山能给个面子。
潘宝山一听当然不好拒绝,说完全可以。为了显示一定的热情,下午下班前潘宝山提前从广电局来到省委大院,等候庞宽。
“潘局长,你给我这待遇,真是让我如坐针毡呐。”庞宽坐进潘宝山的车里,笑呵呵地说。
“咱们这是私下的交情,谈什么待遇?”潘宝山笑道,“一谈可就见外了啊。”
“也是,不说那些。”庞宽点点头道,“潘局长,不知道你习惯喝什么酒,茅台还是五粮液?”
“西凤吧。”潘宝山略一犹豫,道:“西凤酒好啊。”
庞宽一听顿时竖起大拇指,一脸慕赏地着潘宝山,“潘局长,来你对酒也颇有研究啊,陕西西凤酒好,这话可有分量了!”
“呵呵。”潘宝山没有接下去,有些话不能多说,“西凤酒我喝过,关键是酒品好。哦对了,你朋友的那个饭店里有没有那酒?”
“有!”庞宽很庄重地一点头,“大凡有头脸的酒都有,随便点,就是菜肴没法点。”
“哦,菜肴不能点,还有什么说法?”潘宝山笑问。
“现在这食品安全确实是个问题,我那朋友坚持贴近原生态,从不到市场上买菜,都是自己发动人马,到农村老农家的自留地头上购买,虽然并不能保证是纯天然的,但毕竟污染要少一点,要么就是到田地、山坡上挖野菜,那是绝对绿色的。”庞宽道,“不过那样成本有点高,现在朋友正谋划租一片地自己种菜、养鸡鸭鹅,完全不用化肥农药、不喂饲料。”
“那样菜的品种不是很有限?”潘宝山恍然道,“哦,怪不得你说没法点菜。”
“对,到饭店之后,有什么就吃什么,就是点了也没有。”庞宽道,“当然了,朋友也到处搜罗,尽量丰富品种,专门与附近村郊下河捞鱼摸虾的人建立沟通渠道,逮着鱼虾不论大小只管送来,只要是野河里捉的就行。所以啊,过去吃鱼不讲个头大小,只讲无污染、少污染。这方面在海货上尤其有体现,他做的海鲜都是深海里捞的,浅海生长的不做,因为养殖的太多。”
“有头脑。”潘宝山道,“现在对吃的讲究首选是健康,其次才是什么品种丰富、色香味俱全,你朋友能抓住这一点,充分说明是有足够智慧的。”
“智慧我觉得还谈不上,只是喜欢走偏门而已。”庞宽道,“所以打不开大市面啊。”
“嗯,也是。”潘宝山道,“他饭店的客源怎么样?”
“呵呵,在客源方面,他是占主导的,有‘三不接’。”庞宽道,“慕名上门的不接,不是熟人介绍的不接,挑剔点菜的也不接。”
“那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关系才能到他哪里吃饭了?”潘宝山笑道,“而且去了还不能点菜。”
“是那么回事。”庞宽不好意思地笑笑,“不过潘局长你去可以,只要有菜点就行。”
“不不不,不能坏了人家的规矩。”潘宝山道,“经商做生意都是有讲究的,要尊重人家的意愿。”
“潘局长你为人做事真是方方面面都能考虑得到,领导就是领导啊。”庞宽笑了起来。
“嗳,在庞委面前哪里敢称领导?”潘宝山呵呵一笑,“领导不领导,那可是你一句话的事。”
“哎呀潘局长,你这么说,那我就真要不客气地借你的吉言了,以后我要成了中组部部长,说话还真能管用呢。”庞宽笑了起来。
“呵,庞委不是我打击你,到了那个时候说话管用是管用,但就得层次了啊。”潘宝山着庞宽,微微笑道。
无广告,全文字无错首发小说,书-文字首发,您的最佳选择![觀本書最新章節請搜索網()無彈窗閱讀]//亲!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还请记住本站帮忙宣传下哦 !本站哦 !




官路逍遥 第四百九十一章 改制之下
潘宝山这一笑让庞宽很纳闷,难道中组部还有短腿的地方?
“潘局长,你说的层次是?”庞宽忍不住问道。【文字首发书
“庞委,到了中央层面,组织部的活动范围似很大,但层次绝对分明,直管的只是省部级干部,而那个位置上的人选,可能就不是由组织部说了算喽,自由裁量度远没有在下面来得宽泛。”潘宝山笑答,“当然,到了那个层次,思想境界就不一样了,追求可能也就有了截然的变化,等你到了中组部,或许就不会再考虑要直接提谁上去,拿谁下来。”
“还真是!”庞委啧啧地说道,“要么说坊间在部委排名上有一个说法,一般情况下,地方上都是把组织部排在宣传部前面的,而到了中央,宣传部就排到组织部前面了。现在想想并不难理解,在地方上,用人虽然是地方上说了算,但组织部的参考意见多少也能起点作用,而到了中央就不行了,像你说的,中央决定的人选,哪里还能由组织部来左右?可宣传系统就不一样了,恰恰相反,地方上的宣传系统,就是为地方唱赞歌,微观方面要服侍好地方党委政府,宏观上,又定不了任何调子,那些都是***的事,全国定什么调、唱什么曲,都要跟着***的指挥棒转。”
“呵呵,庞委,你的见解可真不浅呐,善于在短时间内做出归纳总结,这才是做领导的好料子呢。”潘宝山听后大笑起来。
庞宽摇头摆手,很是谦虚,“潘局长见笑,见笑了。”
笑谈间,到了吃饭的地方。潘宝山随庞宽进了一个不起眼的门面店,来到一个装修简约的小包间。
1...206207208209210...4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