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上善若无水
更要命的是,他身为太监却是极为骄横。哪怕年轻的万历皇帝在宫中有惩罚赏赐,可不经过冯保的同意,宫中却是无人敢于执行。
骄横到这种程度,基本上在皇宫里是一手遮天。下场的话,在万历皇帝长大之后,也是被驱逐到了应天府,并且抄没了家产。
还有像是被歌功颂德的东厂提督兼掌司礼监印的陈矩,他因为进言取消矿税,所以被大头巾们吹到了天上去。
大头巾们吹嘘他有决断,敢于担当。双目炯炯有神,对人谦和,羽翼忠良。
衣食方面自奉甚薄,暇时喜欢弹琴,吟诵诗歌,收集古董书画。
大头巾们说陈矩守着‘祖宗法度,圣贤道理’八个字,廉洁安静。
不扰官不害民,从不滥用权力。仅是力图救正时弊缺失,被大头巾们称之为‘佛’。
可实际上呢,东厂的工作就是纠察。你作为东厂提督都成佛了,自然是什么都不去查。
那大头巾们还不得翻天了。
陈矩进言废除了矿税,因为当时矿税流毒天下,民不堪命,许多廷臣先后疏谏。
听听这话,再想想明朝时候真正的天下百姓,那些民们的收入,哪家的民是有资格有能力去开矿的!
民不堪命的民究竟是什么民,流毒天下流毒的究竟是谁的天下!
廷臣为什么先后疏谏,还不是为了他们自己。能开得起矿的,不是缙绅就是背后有缙绅支持。
陈矩这样的太监,自然是读书人们所歌功颂德。
毕竟不监察他们不说,还为他们出头帮忙免除税收,大明的矿场随便开采不用交税。换做是你,你也得把他供起来啊。
东厂和西厂那边,崇祯皇帝在刚刚登基不懂事的时候,被大头巾们忽悠着给关了。
从此之后,皇帝几乎就失去了对百官们的监察。
“真人的意思,是重立东厂?”
“嗯,就是这个意思。”
王霄抬手指着一旁的王承恩“不知道他以后会不会变,不过如果没有变化的话,他可是会随陛下一起殉国的忠臣。可以由他负责,肯定不会让陛下失望。”
“当然了。”
王霄端起了茶杯喝着“陛下如果没有大破大立来拯救大明的心思,就我当做今天什么都没有说过。”
在相信王霄就是陆地神仙的前提下,崇祯皇帝相信王霄说的,大明两年之后就会灭亡的话语。
而且他自己也是能够感受得到,大明的确是走到了悬崖边上。
面临着如此可怕的结局,此时此刻的崇祯皇帝,再也没有了以往的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性子。
“真人在上,朕意已决。为了大明,朕愿担万世骂名。”
看着一脸悲壮之色的崇祯皇帝,王霄哈哈大笑“陛下,你真是读书读傻了。你记住了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只要大明能在你的手中延续下去,只要你能搞定那些大头巾。那你在史书上就是个正面人物,不会被大头巾们泼脏水抹黑。”
“还有就是...”
看着王霄孜孜不倦的教导着崇祯皇帝,一旁的王承恩与骆养性,都是神色古怪。
这些帝王之术,眼前这位国师都是从哪儿学来的?
那位岳不群岳大宗师,莫不是鬼谷传人,居然会教授这些本事。
看着认真听讲,甚至不断提问得到解释,露出恍然之色或是愤怒之色的崇祯皇帝。他们好似看到了皇帝的政治能力,正在直线上升。
“事情暂时就这么多了。”
王霄看了眼已经全都喝光了的茶水,心中感慨王承恩他们没有眼力劲“现在,陛下就可以安排骆指挥使开始抄家拿人。王太监,则是可以去重建东厂了。”
崇祯皇帝还是意犹未尽“敢问国师,当抓何人?又该以何等罪名处置?”
他还是有些放不下脸面,这要是换成朱元璋和朱棣,直接出兵就是了,哪里还要什么罪名。
强势皇帝与弱势皇帝之间的区别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不看重颜面。
祖龙不看重,他焚书坑儒不怕被儒家泼黑水。
汉武不看重,顶多下个罪己诏就把事情都给抹了。
唐宗看重一部分,所以他敢于在玄武门动手。
朱元璋不看重,所以他是千百年来第一个,成功的从南打到北的。
崇祯皇帝看重面子,所以哪怕想要迁都南下,可因为面子而不好意思开口,最终只能是煤山上自挂东南枝。
心头叹息一声,王霄还是给了他主意“抓谁不抓谁,这要问锦衣卫。二百多年传承的锦衣卫,可不是白吃饭的。谁家的生意和流寇北虏有联系的,锦衣卫那里肯定是有的。照着他们的单子去抓人抄家就是。罪名都是现成的。”
目光转向骆养性“至于锦衣卫会不会借机上下其手,打击报复什么的。可命东厂严格监控,一旦发现就重罚锦衣卫,明言罚多少都是东厂的奖励。抓的越多,罚的越重。”
骆养性连忙向着崇祯皇帝行礼,大喊着‘不敢不敢,锦衣卫为天家鹰犬,必然忠心耿耿,忠于王事云云。’
不过他的心里,却是在哀叹“如果王霄是皇帝,那大明何至于沦落至此。”
现在的话,他只能是指望崇祯皇帝能一直听从王霄的话。
唯有这样,才是拯救大明的唯一机会。
他骆养性是大明的锦衣卫都指挥使,若是大明都没有了,那他就连个屁都不是。
无论是李自成的大顺的天下,还是关外的后金入关。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 众号 看书还可领现金!
人家都是有着自己人等着分蛋糕呢,哪里有位置分给他这个前朝旧人的。
而且再说了,真要是投靠他人,那就是生死都操之于他人之手。
所以,骆养性就是属于那种,打心底里想要大明继续存在下去的忠臣。
崇祯十五年的两场大雨,让崇祯皇帝下定决心求来神仙相助。
等到他们都走出周府的时候,曾经的历史线,就此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
锦衣卫大规模的抄家行动,持续了大约半个月的时间。
城内数十家的勋贵大臣之家遭了秧,抄家拿人那是一气呵成。
干这些事情,锦衣卫那都是专业的。二百多年的职业素养了。
查抄出来的现银,接近千万两之多。
明朝有钱庄,可勋贵大臣们却是很少将自己的大额财富存在柜台上。
除了怕财富露白之外,还因为在钱庄里存钱是要缴纳费用的。
没错,在明朝的钱庄存钱的话,不但不给你利息,你反倒是要缴纳存钱的费用。
存的越多,交的钱也就越多。
他们的存钱方式,都是把金银都给融化,铸造之后存放在地窖之中。
传说晋商大家之中,有所谓的金冬瓜,银西瓜的说辞。京城这里也是一样。
王霄亲眼看到的,那种西瓜一样大小的银锭,成车成车的拉走。
除了这些银两之外,还有大量的田庄地契,古董字画,华宅美眷什么的。
因为数量太多,短时间内根本没办法统计完毕。
这段时间里,被处置的锦衣卫足有上百,而被处置的东厂之人也有数十。
都是忍不住诱惑,伸出手的人。
这种事情是禁不绝的,只能是尽可能的去处置。
相比起这些东西来说,王霄更看重的是从各大粮商与大户的仓库里,收缴出来的海量粮食。
初步统计的数量,就在三百万石以上。
天天喊着缺粮食,一石白米居然能卖到五六两银子的天价。现在找出这么多的粮食来,崇祯皇帝也算是明白了,粮食都是去哪儿了。
一手拿着银两,一手拿着粮食。
有钱有粮了,那就要开始招兵。
北直隶的流民那么多,在城外设立招兵点,很快就拉起了小两万人马。
不是招不起更多,而是需要训练精锐。
王霄提出的建议,把之前收缴的那些田庄,全都分配给这些新军。告诉他们,你们不仅仅是在为皇帝打仗,也是在为你们自己家的田地打仗。
皇帝没了,大明完了。你们的家,你们的田地也会被人抢走。
崇祯皇帝原本想要让英国公掌管新军,却是被王霄一巴掌推了回去。
“京城三大营就是英国公一直在掌管,你看看都掌管成什么样子了。你是想要让最后的救命稻草,新军也变成这个样子?”
“那何人可为将?”
“天牢之中关着的那个,孙传庭。”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第七百六十四章 不是敌人太强,是我们太弱
崇祯一朝能打的将帅其实不少。
只可惜到了现在,大部分的将帅不是战死就是投降。
此时此刻,还能用的只剩下孙传庭了。
至于左良玉这样的,那是比贼军还要贼军。
人家李自成那边,都已经开始屯田了,起码不会残害百姓。
左良玉这儿,完全是泯灭人性。比起土匪还要土匪的存在。
王霄也就是现在脱不开身,毕竟想要拯救大明必须得开挂才行。身为挂比,他现在走不开。
而且再过几个月,就是后金再次入关的时候,他要留下来对付后金。
如果不是因为这些,王霄早就动身南下去为民除害了。
孙传庭被从天牢里招出来陛见的时候,王霄也在一旁作陪。
“是你...”
对于眼前这个曾经突然出现在他面前,并且讲述了一番让自己哑口无言说辞的人,孙传庭表示记忆深刻。
“孙卿与国师相熟?”崇祯皇帝有些惊讶。
“去过一趟天牢。”王霄不想多说这件事情,直接转移话题“陛下,孙传庭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王霄之前从天牢杀出之后,狱卒们战战兢兢的去查找王霄的资料。
可把档案都给翻烂了,也没有找到和王霄有关的消息。
反复查阅之下,监牢里的犯人们一个都没少。
预祝们查看了许多遍,最终确定王霄就是个黑户。
狱卒们都笑疯了,他们还以为要完蛋了,要被追究责任。没想到最后居然跟他们没关系。
没错,别看王霄一路打出了天牢,可既然天牢的文档之中没有他的资料,那就跟狱卒们没有丝毫的关系。
“孙卿。”
崇祯皇帝没看过后世的资料,自然不知道孙传庭的重要性。
他的话语之中,还是带着一抹的疑虑“国师推荐你来掌控训练新军,你...行吗?”
“肯定行。”
王霄先说话了“他不行的话,现在的大明就没人能行了。”
“孙传庭。”王霄看着他“现在李自成兵围开封府,几个月之后后金就会再次入关。皇帝可以为你提供尽可能多的银两,士兵,粮食。能打赢吗?”
仔细考虑了一番,孙传庭开口说“予我五千精兵,可破李自成。后金的话,臣无能为力。”
崇祯不解“为何五千可破李自成,五万就对不了后金?”
“李自成所部都是乌合之众,打赢一场他们就会全面溃退。”
“后金的话,常年厮杀作战,经验丰富。哪怕是打赢了十场,也不见得能让其全面溃败。而我军如果是败了一场,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他这话的确是没说错,李自成的战斗力和后金的不是一个等级。
如果是崇祯前期的话,还算是有的打。
可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别说野战了,就连守城都守不住。
不是说后金军的战斗有多么的强大,实际上他们与曾经的匈奴,柔然,突厥,契丹什么的比起来弱爆了。
真正的原因在于,明军太烂了。
区区几个月的时间,根本没可能训练出一支可以和后金野战的强军来。
崇祯朝中后期与后金作战的将领文臣们,大都是死在了出兵野战的时候。
常年以降,从上到下都对打野战有了一种源于内心的畏惧。
唯有崇祯皇帝一心想着对流民,对后金都是用野战击败。
“城外军营之中,有新近招募的两万新兵。”崇祯皇帝挥手“现在交给你了。朕不管你怎么做,一定要先解开封之围,再退后金之兵。”
面对皇帝的逼迫,孙传庭很想说臣是真的做不到啊。
很可惜,崇祯皇帝的性格其实从来都没有改变过。
“别担心。”孙传庭走出大殿的时候,王霄跟了上来“我会帮你的。”
孙传庭被关押在天牢之中,还是天牢最深处之地。哪怕王霄的消息传遍了京城,甚至开始向着北直隶传递。可直接被从天牢带到皇宫这里的孙传庭,根本就不知道这些。
“你能帮什么忙。”他叹息一声“大师,你还是回山中修行,等待乱世结束吧。”
“我是治道家的。”王霄哈哈大笑“乱世道士下山,盛世和尚开门。身逢乱世,自当为国为民身死不惧。修行什么的,以后有的是机会。”
孙传庭动容,拱手行礼“道长高洁,是孙某孟浪了。”
“无妨,道家一向低调,不在乎这些。”
“不知道长能帮什么忙,若是卜卦算命那就无需再提。若是道长身怀医术,那就烦请道长入营为军士们治病疗伤。”
王霄想了想就明白了,一边向着皇宫外面走,一边笑着说“孙将军回家之后,可以询问家人最近京城里的大事。到时候咱们再好生商议。”
孙传庭回家,接风洗尘之后就听他夫人说了有关陆地神仙的事情。
他连续三次追问,是否真的开坛做法就能呼风唤雨。
三次都得到确定的回应,孙传庭直接连饭都不吃了,出门就直奔王霄那儿。
王霄住的地方是之前的周府,也就是周延儒的家。
在周延儒这个上了奸臣录的奸臣被天诛国贼之后,崇祯皇帝就把他家里人都给流放回了老家,同时把府邸送与王霄暂住。
孙传庭过来的时候,王霄正在会客。
他也没有什么顾虑,直接就请孙传庭进来客见客。
大明没有这种规矩,所以孙传庭与王承恩见面的时候,都是有些尴尬。
不过再尴尬,皇帝交代的事情还是要做的。
王承恩恭敬的询问“皇爷交代老奴,前来询问国师。那周延儒被天诛之后,何人当为首辅?”
一旁的孙传庭极为惊讶,皇帝居然连谁做首辅的事情都要询问王霄,这是何等的信任。
不过再想到皇帝的脾气,他也就了然了。
崇祯皇帝就是个中二的脾气,信任一个人的时候,能够无条件无底线的信任。
就像是当年的袁嘟嘟,原本不过是个七品小官,就因为整天见人就说自己有平辽之策,就被信任有加。一直到最后兜不住了才结束。
“有一个人最为合适。”
王霄没有犹豫,直接就开口推荐“现任的兵部右侍郎倪元璐。忠君爱国,能力出众。在没有人比他更合适了。”
他自然是知道史可法的,可史可法的气节没的说,但是能力堪忧。
而且现在史可法在大明的体系之内,只是属于微末之列。
倪元璐是兵部右侍郎,妥妥的朝廷重臣。出任内阁首辅虽然是越级,可起码说得过去。
史可法,级别差太多。
王承恩来之前,自然是做过功课。
听王霄这么一说,脑海之中就有了印象。
“老奴这就去禀明皇爷,告退。”
送走了王承恩,王霄看向孙传庭“孙将军,有何贵干?”
孙传庭的职务原本应该是三边总督,这是专门用来对付流民的。
不过因为王霄的加入,孙传庭现在的工作重心转为督练新军,他现在的暂定头衔是行营都督。
喊声将军,自然是毫无问题。
“国师。”孙传庭极为郑重的行礼“敢问国师,会何种仙法?”
在孙传庭看来,如果真的有仙术,那他可就什么都不怕了。
李闯的兵马再多,一通天火下去什么都不剩下。
后金的军将再能打仗,喊来天兵天将能把他们打爆。
有神仙帮忙,还练什么兵啊。
“将军误会了。”王霄耐心的解释“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练气士,勉强达到了内视的程度。你说登坛做法,呼风唤雨什么的倒也可以。可别的事情,请恕在下无能为力。”
王霄刚刚过第一次的天劫,算是正式的打开了这扇大门。
可入门的时间太短暂了,而且他手里除了猪哥送他的那本书之外,也没有别的可以实际使用的能力。
就算是那本书,顶多也是以改变气象,奇门八卦之类的为主。
孙传庭遗憾的叹了口气。
“别瞧不起人啊。”王霄笑着说“我能做的事情很多的。”
“你从天牢里面出来之前,我已经做了不少事情。”
他起身去了后面,不大会的功夫就端着一杆火枪出来“走,去外面试试。”
对于在明军之中占据到三分之一强的火器,孙传庭自然不会陌生。
来到外面院子,打量一番疑惑的问“火绳在哪儿?”
东亚范围内的火枪,都是以火绳枪为主。
不过此时孙传庭看到的,却是一杆没有火绳的火枪。
“这是燧发枪。”王霄指着燧石与火门“击锤的钳口上夹了一块燧石,需要射击时就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药。所以叫做燧发枪。”
真正的燧发枪一百多年前就发明出来了,经过百多年的改进,在西方欧洲那边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产品。
用在大明末年,并非是什么不得了的黑科技。
也别把大明的兵马当作只穿号衣的某兵,大明的火器化程度极高。
火枪火炮早已经配备到位,只是因为战术不行,质量差劲,将士畏战,指挥乱弹琴等等原因,并没有发挥出火器针对冷兵器的压倒性优势来。
战术不行没关系,王霄已经编写了战术书。
质量差劲没关系,改变过去兵仗局与工部把工匠们当作奴隶看待的事情。直接改为责任制,把名字刻在武器上。
做的质量好,做的东西快那就奖励多多。出问题的话,直接一路追责,谁也跑不掉。
王霄手中这杆,就是质量极为出色的产品。
将士畏战,指挥乱弹琴什么的,都让孙传庭自己去解决。
王霄将燧发枪递过去“试试看。”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第七百六十五章 战略扶持
孙传庭也不含糊,学会如何使用之后,直接端起来对着不远处的一颗大树扣动扳机。
轰然一声响,那颗比大腿还粗的大树,当场就被打成了两截。
“枪法不错啊。”一旁的王霄称赞了一句。
虽然说距离不算远,不过是一个院子而已。
可燧发枪他也不是后世的精工产品,不需要去考虑什么射击精度。
至于为何威力如此之大,一枪下去大腿粗的树木都能打成两截。那是因为距离近,装药多,而且子弹的口径高达近12毫米。
“此物甚好。”
孙传庭并不是很高兴“可惜只有一杆。”
他对于明军火器的弊端,那是了解的清清楚楚。
朝廷的工匠过的是牲畜不如的日子,自然也就不可能有什么工匠精神去精工细作。
所以明军使用的火器,绝大部分都是粗制滥造。很多时候这边点火,那边就直接炸膛了。
这种质量,明军拿着上战场,谁有勇气去使用?结果只能是白白的浪费实力。
“谁说只有一杆的。”
王霄挥手让听到动静赶来查看的仆役们退开,迈步走向大门“我带你去看看。”
两人策马疾驰,一路来到了京城西南的王恭厂。
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王恭厂大爆炸的地址,而这场发生在天启年间的大爆炸,直接改变了后世的历史走向。
原因是因为这次火药库大爆炸,导致距离不算远的皇宫受到影响。
还不满一岁的皇太子朱慈炅,因为受到惊吓而死。
他如果不死,那就没有崇祯皇帝的事儿了。那以后的历史走向,将会是彻底的走向未知。
这场大爆炸,也是与‘通古斯大爆炸’‘死丘事件’并称为世界三大自然之谜。
来到这里,是因为兵仗局在这里重新设立了工坊,依旧是京城主要的火器生产来源地。
“这么多?”
孙传庭来到库房,看到木箱之中一排排上了黄油,被包裹妥当的燧发枪,眼睛都在发亮。
明军官军能经常性的打赢流民,除了流民的确是乌合之众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明军打仗动静极大,枪炮齐鸣硝烟翻滚的。
流民百姓们绝大部分都是老百姓,整日里忙碌种地的,能看个爆竹就不错了,哪里见过这种场面。
所以明军打流民,通常都是击溃战。因为流民们都被吓跑了,冲了自己家的阵型。
好的东西,单单只是看着感觉就是不一样。
常年在军营之中待着的孙传庭,立刻断定这间库房里百余杆火枪,都是极为难得的精品。
王霄把有关工匠的奖赏与惩罚制度,跟孙传庭解释了一遍。
1...352353354355356...7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