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世家子的红楼生涯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木璃
梁荣听出皇帝的不高兴,却怎么也不肯叫勋贵得了意去,低头道:“叛逆徒宥明叛变之时,荣国府上下安然无损,这其中之事,荣国公已当不得一个忠字……”
话还没说完,一本折子便飞了过来,正正砸在他脑袋上,不重,却叫他心底猛地一颤,梁荣倏然跪下,咬着牙不肯改口:“皇上,臣句句肺腑啊……”
皇帝再不肯听:“贾卿虽小节有失,但纵观其一生,对朝廷实是功大于过,忠信二字不必再改,中书舍人,拟旨传下去吧。”厌恶的看了眼梁荣,对着其他人挥挥手,“今日便到这里,众卿退下吧。”甩袖便走。
皇帝怒极之下将一干勋贵人家抄了个底朝天,好些老人受不住没了,如今惹得朝廷里清流勋贵两派势力失衡,牵累出一堆麻烦事,皇帝心中不是没有悔意,只是九五之尊的身份,叫他说不出后悔两字。自然这些事就成了他心底的一个忌讳。这个梁荣,真真是令人生厌……
梁荣等到皇帝的仪架远了才敢起来,一抬头,就见承恩公几个外戚勋贵对他冷笑着走出去,他心中惴惴,去却不肯认输,硬撑着面无表情出来。一路出了正殿,跟梁荣交好的御史大夫张源才跌足恨道:“你这臭脾气什么时候才能改,我这御史大夫得罪的人还没你得罪的多。你就不看看,当时皇上、承恩公几个的脸色,有多难看。”
梁荣小声咕囔着:“我又没说错!”
张源没好气地翻个白眼:“皇上不喜欢再提起这些事,你不知道啊,还往枪口上撞。”
梁容振振有词:“我本就没错!荣国公尸位素餐,国公爷身份,这些年来,除却与其他勋贵之家交好,与朝廷有何进益?忠字尚有疑虑,信字,哼,背主另投的主儿,也当得这字!”
张源脸色大变,怫然怒道:“我好心劝你,你倒越发上头了。荣公当年另投他主却不错,却是投的圣上,你莫不还要编排上官家不成?!”说不得倒是还要牵连他。张源不肯再与梁荣说话,转头就走。
梁荣见他走远了,也有些后悔,只是他近来一路升迁,铁了心要新官上任三把火,好叫人看看他新上任礼部侍郎的手段能力,终究认为自己不曾做错,反而是秉持礼法谏言,皇帝不采纳他也无奈,可下次遇到什么事,该说的他还要说。当的不久后荣国府的一连串事冒出来,梁荣跳出来好一番弹劾,那一幅“我早说如此”的模样,终究是惹了今上的厌,宁可话费力气再拔擢人才顶替他,也不肯再留他在眼前,把他贬出了京城,此乃后话不提。
单说圣旨入了荣国府,忠信二字谥号出来,贾母的病仿佛就好了大半,欢天喜地地谢了恩,带着张氏王氏等去给贾代善烧香,站在棺木前看着躺在里面的贾代善,絮絮叨叨地说话。
张氏开始还以为贾母是一时情绪来了,谁知贾母竟来来回回反复不停,从日上三竿到夕阳西下,一颗都不曾停过。她这才警觉不对,可已是晚了。接旨时全副大妆,在贾代善停灵之所,她又要跪着,几个时辰下来,腿早就麻木了,偏胸口一阵发闷,眼前也开始出现重影。
张氏冷汗都浸湿了地面,偏贾母仿佛半点不曾看到,犹自跟贾代善絮叨。孝字在上,王氏还在一边给贾代善烧纸钱,张氏如何能说自己给贾代善跪灵跪得受不了了?
胸口一阵阵的抽痛,张氏摇晃了一□子,还没等一旁苏妈妈反应过来,她已然撑不住,一头栽在了旁边的青白大理石上。
昏迷前,她还听见贾母惊叫一声:“这傻孩子,身子不适怎么都不说呢……”





世家子的红楼生涯 104第一百零三章
贾代善本就是立有军功的勋贵,如今又蒙圣恩赐下“忠信”两字谥号,有眼见的都不敢怠慢,钦天监很快就择准日子,停灵七七四十九天,不日正式开丧送讣闻,还要准备一应事宜,贾赦忙得是脚不沾地,开始还死撑着,不肯叫贾政出头,后面实在熬不住,便也管不得其他,连忙让贾政过来。贾政开始还推脱说要陪着贾母,被贾敬贾珍好一通劝,这才过来了。
几人主持大局,还请了同为族人的贾敕贾效贾敦等人帮忙,请了京郊鼎鼎有名的般若寺的见性大师等一百八十位和尚来府里大厅念经,超渡亡魂。另单设一祭坛于小花园内,也请一百零八位全真道士,打醮四十九日为鬼魂解冤洗业。停灵之所设在万夏阁,灵前另外再请五十位高僧,五十位老道,对坛按七作好事。
旁的又借了镇国公家养得京中数得着的一班小戏来府里鼓乐吹打,开了库房拿出上等素绢将门前一条大街从荣国府到宁国府全点上了白,再另做了四十九日消灾洗业平安水陆道场……
前后忙得正是焦头烂额,皇帝圣旨下来了,贾赦还来不及高兴呢,到得晚间,正和官家说着厨房素席师傅已经准备妥当,到时候宴客事宜,突然就见一个丫头急匆匆跑来,气儿还没缓过来呢,就慌慌张张地说大奶奶不好了。贾赦一个激灵,哪还顾得其他,忙忙请贾敬贾珍先照看着,自己拔腿就跑了。贾政跟在他后面,一脸焦急。
掀开门帘才进门,就听见就满是自责道:“可怜见的孩子,脸上半点血色的没有了。都怪我考虑不周,倒忘了你身子不好,如今才叫你躺在床上。我这个老婆子,做事是越来越糊涂了,老大家的,你可别怪我。”
张氏虚弱地微喘着道:“太太这可折煞我了,都是我身子不争气,哪能怪太太您呢。”说着,看到贾赦大踏步进来,眼里划过一丝委屈,却只扬起了笑,喊道,“大爷怎么来了,前头事忙,我这里没事,你很不必□过来的。”
贾赦还没来得及说话呢,贾母就轻轻拍了张氏一记,嗔怪着道:“你这孩子,怎么就这么老实。”一边又看了贾赦道,“你别听你媳妇的,她是贤惠,可你也要心里有数,能有这么好的妻子,那是你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如今她身子不好,你便是再忙,也得记着多抽出时间来陪陪她!”
真真是慈爱关怀,亲切体贴,不说王氏目瞪口呆,张氏贾赦更是张大了嘴,好久都没回过神来。
贾母自然是看到了他们的反应,拉下了脸,半真半假地怨怪着贾赦:“瞧你这样,怎么着,我关心我儿媳妇就这么让你惊讶?我平日难道对你媳妇不好吗?”
贾赦听得忙忙摆手:“不是不是,母亲说的哪里话,你对瑚儿母亲好着呢,这是有目共睹的,儿子万不敢这么想。”讪讪笑笑,道,“儿子就是心里有愧,听了母亲的话才恍然,确实好些天没来看过瑚儿母亲了,前头忙得慌!”
贾母瞪着她:“再忙再忙,连抽出点时间来这里走走喝杯茶的时间也没有了?就会找借口,这么个贤良淑德的好媳妇,你也不知道疼人!跟你爹一样,一点也不知道体贴,你以为,没你媳妇在后面帮你打点内院,你能那么逍遥在前院做自己的事?美得你!”说着越发来气,狠狠瞪了贾赦一眼,“还愣着干什么,没见你媳妇脸色不好,你就这么傻站着啊?”直是恨铁不成钢地刚地撇过脸,“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榆木脑袋的儿子。”
贾赦真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贾母何时变得这么关心张氏了,还是这般真情切意地为了张氏呵斥自己。往日里,可从没把她放在心里的。贾赦再一寻思,怕这是给的自己面子呢。贾母怕是因为贾代善去世了,也知道关心自己一房了,当即又惊又喜,赶忙答应了一声,坐到张氏床前,柔声问道:“你怎么样了,可是哪里不舒服?”
张氏对贾母的一番举止也是一头雾水,只是不比贾赦的惊喜,贾母表现得越慈爱,她心底的戒备就越重。事出反常必有妖,谁知道贾母肚子里打的什么如意算盘。想得太多,太阳穴便是一阵阵抽痛,张氏强忍着难受,挤出笑来,刚要对着贾赦说没什么大碍,眼角瞥到贾母,话锋当即一转,只道:“其实也没什么大碍,就是全身没力气,晕乎乎的。喝完药也就没事了。”
贾赦对张氏却是有真感情在的,听罢皱起了眉头,很是不赞同道:“我看你脸色是真很不好,真的没事吗?我怎么看着,你很没精神?要有哪里不舒服,你可别瞒着。”
张氏看出贾赦的真心,心中颇为熨帖,因贾母反常升起的不快总算是消弭了些,忍不住笑道:“你啊,瞎操心,我要哪里不舒服,还能瞒着?我自己还能不爱惜自己的身子?”又劝着贾赦,“我知道前头忙,为着老爷的丧礼,你有一堆的事务得处理,我这里不用你操心,你只管看着前头,老爷的丧礼可不能马虎,定要风风光光,一切顺利才好。”
不管贾母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到底有什么算计,反正张氏是打定了主意要跟贾母对着干的。贾母让贾赦多来看她,张氏就让贾赦安心忙着外面的事不用担心她。反正这次丧礼办得这么大,贾赦要是用心做,还能结识不少人,罗哥好名声,何乐而不为。张氏气呼呼想着,贾母让贾赦多来陪她,不是想让贾赦失礼人前,被人认为儿女情长,为了妻子连老父的丧礼都扔一边了吧?真是好歹毒的心肠!
贾赦微微笑了笑,让张氏放心:“事情虽多,还有敬大哥敕大哥他们帮忙呢,老二也在,我们这么些人,做事起来倒也还行。你别记挂我,我怎么觉得你的气色一天不如一天了?你可要好好休养,赶紧把身体调养好了,我和两个孩子,可都还要你照顾呢。”对贾赦来说,这番话也是极难出口的,此时说出来,也不过是气氛实在温馨,一时便脱口而出了。说完,贾赦很有些不好意思,一回头,缺件贾母还站在那里,这才恍然,很是尴尬地含糊道,“还有母亲,府里,都离不得你呢。”
当着贾母的面,张氏这时也顾不得其他,直羞红了脸,嗔道:“你胡说什么呢。”老夫老妻了,还说这样的话,当着人,多不好意思!要不是还有人在,张氏都想捂住脸去。
这对夫妻,一个柔情满满,一个羞涩欢欣,孩子都两个了,还这般姿态,贾母说不清心底什么感觉,瞬间一股气就冲了上来,越发见着两人不痛快,直觉便□去说道:“老大啊,这次你媳妇病倒了,说来都是我的不是。今儿圣旨下来,我心里高兴,又惦记你父亲,便去你父亲棺木前跟他唠叨着说说话。只是人老话多,我自己也没回过神来,这一说就说到了天黑,你媳妇是个心诚孝顺的,硬是跪在灵前烧纸进香念经,一路陪着我,累坏了,这才病得躺在了床上。害得你媳妇这样,我这心里,委实不适滋味……”
贾赦自是连连宽慰:“母亲快别这么说,大奶奶她本就孝顺父亲,为父亲跪灵也是她个媳妇该做的,哪是母亲的错。您这样,倒叫她心里记挂着,反而不容易好呢。”
好一通劝,这才叫贾母好受了些。回头慈爱地对张氏笑道:“那你好好休息着,我就不打扰你们小夫妻了,老大家的,这两天,你也不用去前面跪灵了,好好休息着,早点把身子养好了才是正经。”
张氏忙要推辞:“这怎么行……”
贾母双眉一竖:“怎么不行。你还要不要命了,病成这样还想劳累身子?我说了你不用去就不用去,好好养着身子,啊!”说完起身就要走。贾赦还要送,被贾母拦下了。
这时外头丫头也进来传话,说贾政在外头坐了一会儿了,男女有别就不进来看张氏了,只给张氏问好,请她多保重身子。张氏含笑点头:“二叔有心了,我没甚大碍。”
贾母笑起来,道:“他是弟弟,你是嫂子,该是过来问候的。”又道,“正好,我就跟老二一起回去了。老大啊,你多陪陪你媳妇!”
虽贾母怎么也不肯贾赦送,到底他还是送到了院门口,看着贾母和贾政身影远去了才返回屋内。苏妈妈送来药,张氏一口气喝了,苦着脸捻了颗蜜饯进嘴里,这才舒缓了双眉。贾赦好笑道:“怎么喝药跟个孩子似的。”
张氏白了他一眼:“晚上不去前头做事了?”
贾赦往床边一坐,接过丫头送上来的茶水,一边说道:“不去了,你不是不好,我陪你说说话,母亲不也说,让我多陪陪你?!”兴致上来,随手把茶盏往边上一放,舔着脸凑到张氏边上,低声道,“我也好久没陪你了,正好今儿有机会,我们好好说说话。”
张氏红了脸推开他,苏妈妈等早就带着丫头婆子出去了,这才没好气地对着贾赦道:“你啊,太太说什么你就做什么啊……”恍然见贾赦有些不高兴,忙警觉地把话更委婉了一遍,说道,“要搁往常也就算了,如今却是府里正忙的时候。母亲虽是好意关心我,可我也不能为府里着想。事情那么多,虽有人帮衬,可敬大哥珍哥儿都是东府那边的,敕大哥敦大哥他们又都只是族人,你和二弟才是正主儿呢,一笔写不出两个贾来,这话说得是没错,可咱们也不能就这么撒手把事情全往他们身上推不是?你好意思啊?”
贾赦想想也是:“敬大哥珍哥儿东府那边事情也有呢,能过来帮忙已是很大的情面了,你说得很对,就这么拿他们不客气的使唤,是我做错。”
张氏笑道:“倒也不是这么说,咱们两家毕竟亲厚。只是大爷好歹以身作则,事情多,他们忙,只要你更忙,谁能说什么?别人不说,敬大哥可是喊咱们老爷叔叔的,帮忙也是应当的。只要不是他们做事,大爷你在这里陪我这个媳妇,也就是了。”
贾赦细一想,果然是这个理儿,有心要走,又放不下张氏,关心道:“你身子真的没事儿?”
张氏欢喜他的贴心,柔声道:“你放心,没事呢。”却也不让他立刻走,“还没吃饭吧?也不急这么一会儿,在我这先用了晚饭再走。”
贾赦没拒绝,苏妈妈等赶紧送了饭菜上来,贾赦坐着吃,他忙了一天,也真是饿坏了,几口扒光了一小碗饭,桌上的菜去了三成,张氏本没胃口,看到他吃得香,跟着多用了小半碗饭,喜得苏妈妈直念佛:“可算是今天多吃了些,往日里,要不是两个哥儿哄着,奶奶几口就说饱了。可真真急坏了我们。”
贾赦惊讶:“怎么你胃口不好吗?”
张氏不在意地摆摆手:“不过是喝药坏了胃口,没事的。”
贾赦这才不问了,转而关心了两个孩子:“你不舒服,这两孩子都跑哪里玩去了,也不知道过来看看。”
张氏一听便不高兴:“你别冤枉孩子,是我怕过了病气给他们,赶了他们去吃饭了。他们前头陪了我好久呢。哪有你这个当爹的,不分青红皂白就冤枉孩子的?”也不理贾赦的讪笑赔不是,把人赶着去前厅做事去了。
人走了,屋内安静下来,张氏来来回回想着贾母先头的态度,怎么想都想不明白,怎么贾母会突然对她这么好了?
“也不知道打的什么注意?!”




世家子的红楼生涯 第一百零四章
不管张氏如何防备,接下来的日子,贾母真真就像是换了个人一样,不但时时关心贾赦贾政,叮嘱他们不要累坏了身子,对张氏也是嘘寒问暖,关怀备至,甚至还开了自己的私库,给了张氏好些上等药材。张氏让人偷偷拿去验过,都是没有问题的上等药材。
不仅如此,贾母对外时,也在不同往常,伺机说上一两句张氏贾赦不好,败坏他们的名声,正相反,前来祭奠的夫人围坐一起劝慰贾母时,贾母都要说上一句:“老大媳妇孝顺,病得脸都瘦了还要来给她父亲上香,跪灵时都昏过去了。这份孝心,实在难得。我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她累坏了身子,就不叫她来前头,只在后面养着。就这样,她一好些,都要来给老爷烧纸的。”
众人听了,便都赞张氏孝顺,说起贾母来,也都道她慈和,着实是个好婆母。
贾敬之妻许氏每每这时候都忍不住暗地里打量贾母,见着她好不心虚将这些赞美都受了,心里就一阵腻歪。她嫁给贾珍几十年,孙子都有了,对贾母这个婶娘却是看得清楚。这是个再偏心不过的,这辈子在乎的,也不过是自己贾政,再多个贾敏而已,贾赦也不过堪堪比一般人好一些而已,对两个媳妇,却是从来都只有利用而已。
张氏以前过的什么日子她可是知道的,暗算利用,贾母耍的手段多了去了,要不是张氏自己有能耐,如今早就声名尽毁了。亏得这个好婶娘如今有脸在这里充好婆婆。许氏撇撇嘴,很是不屑,回头就告诫媳妇以后离贾母远点:“这位可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
她媳妇贾珍妻子黄氏疑惑:“既这样,母亲怎么不帮着张婶娘分辨分辨?”
许氏便道:“事不关己莫插手,那太太可不是好惹的,咱们说破了得罪她有什么好处?都是贾家的人,名声坏了,咱们也落不了好。知道的自然知道实情,不知道的,你张婶娘也不是好惹的。咱们只管做自己的事,帮过了这忙,回来过自己的日子就是了。”见黄氏面有不忍,少不得加了一句,“你少替人操心,那太太打什么算盘我不知道,可你张婶娘定是早就有了防备的。”
这个靖远侯府出来的大奶奶,可也不是省油的灯!
只是这次许氏却是猜错了。张氏虽然戒备,可却根本没有办法防备准备,因为,她根本搞不明白,贾母到底想要做什么?
开始她还以为贾母是想要迷惑她,所以故意做出了姿态来表示关切,谁知道,头七那天,按规矩,家里晚辈是要给亡者守夜的,张氏经过几天休养,身子已经好了许多,倒也可以挣扎着去,可不等她们表示,贾母就主动免了她的守夜。
“这病情最怕的就是反复,你如今才将将好一点,再跪上一晚上的,可不就白费了前头的那些修养?”贾母说这话时拉着张氏的手,好不温情,“知道你孝顺,但孝顺不急在一时,等你好了再给老爷上柱香也就是了。”
话虽如此,张氏却不得不去。百善孝为先,她一个当媳妇的,身子已经有所好转了,却连公公的头七都不守,像什么样?如今贾母说得好,等以后真追究起来,她还能追着人后头说是贾母允许她不守夜的?人人只会当她张氏不孝,而不会听她辩解丝毫。
张氏当下就不和贾母争,只是头七晚上,金妈妈往她荷包里塞了好些老山参片,好叫她累了能含上一片,里头衣服也多加了一件,膝盖上缝了层厚棉垫,张氏带着人,直接就去了灵堂。
虽说是不告而来,可来了就没有赶人回去的道理,贾母嗔怪了一番:“傻孩子,有孝心也不急在这一时啊。”说完了,还是要给张氏腾出位子来,又让人拿了蒲团,等张氏跪下去了,又叮嘱道,“要撑不住别勉强,身子才最重要。不看别人,为了瑚哥儿琏哥儿,你也得照顾自己。”
张氏看着贾母一副为她掏心掏肺的样子,恶心地一肚子火,末了还要感激道谢,心里憋气地紧,寻思着怎么也不能叫贾母得意了去。等到月落西山,东方渐白,张氏很有些撑不住了,可转头看见贾母,怎么都不甘心就这么倒下去,硬是从荷包里掏出参片来含着,熬到了天大亮。
自然,这一回去,少不得又躺在了床上开始喝药。贾瑚不好说她什么。只看女子七出三不去,其中女子为父母守孝,丈夫便轻易休不得就知道,时人对守孝之事看得多重,张氏为贾代善守灵生病,总好过被人戳着脊梁骨议论不孝身子好了也不为公公守灵来得强。只是人都偏心,贾瑚虽知道这道理,少不得还得埋怨贾母:“要不是她前头小动作,母亲没有生病,这次守夜,不定就能安好撑下来了。”短短八天,劳累了两次,张氏的身子要想好起来,没个三五年就别想了。
张氏倒看得开:“最少没被抓住把柄,就是累点我也认了。正好要守孝三年,我便乘着这时机好好养养。”
也只能如此了。贾瑚叹着气,回头把善于素菜的陈妈妈调到了张氏身边替换金妈妈,嘱咐多给张氏进补,银耳羹红枣汤的,天天不能断。“身子那般虚弱,不能不补。”
贾母提出要给张氏开小灶,另外做荤菜,母子俩不约而同都拒绝了。谁都不是傻子,张氏自己的身子自己能不*惜?明着说不吃荤,暗地里苏妈妈金妈妈给捎带些肉进来,晚上偷偷吃了,谁知道?正大堂皇地设个小厨房,那可真要人尽皆知了。张氏是不肯留下半点把柄的,推说尽孝,死活不肯,闹得僵了,只说要她在孝期,不如叫她饿死就是,在贾母面前很是赌咒了一番,贾母实在无可奈何,只能罢了。
停灵一个月的时候,金陵老宅那边的人也来了,好些跟宁荣二府关系已然远了,但辈分却跟贾代善贾母平辈,冲着这个,府里人也不敢怠慢,张氏少不得出去应酬,谁知道贾母人前做足样子,这些族人不明所以,还真当贾母如何待媳妇好,夸个没够,叫张氏生了好大的气,憋得胸口都疼了。
这样贾母还嫌不够,竟一天里突然想起来,提出要把贾瑚贾琏带到身边养着,自然还少不得贾珠。可贾珠以前就是跟在贾代善身边的,常往贾母处,贾瑚贾琏却是自来在张氏身边长大,贾母对他们,也并不很关注。如今来这么一出,分明不怀好意。母子连心,就连贾瑚去宫里伴读张氏都舍不得,更不要说把他们交给居心叵测的贾母。
可贾赦已经被贾母连日来的好给迷惑了,贾母才哭诉了几句“自老爷去后,我这里就空落落的,心里也憋得慌,想要孩子在身边热闹热闹。这不你媳妇也病着,我就帮着看顾几天,等她好了,孩子还回她身边去”,竟就傻傻得答应了。
张氏当时气得恨不得打贾赦一巴掌,看能不能打醒这个轻易就被人哄骗了的傻子,叫他看清楚他那母亲到底是个什么货色,可冲动过了,却也知道,贾赦的性子,对旁人也就算了,对贾母,却真是记吃不记打,吃过多少次亏也能被贾母哄了去,到底还要她自己想办法。
正自一筹莫展,贾瑚给她出了个主意。当晚张氏就不小心‘风寒’昏过去了,昏迷的时候还直喊着贾瑚贾琏,不消贾赦开口,贾母就把孩子送了回来,口中直说自己思虑不周:“老大家的也在病中,正是需要孩子在一边的时候,我怎么能这时候带走瑚哥儿琏哥儿。罢了,还是让孩子留在他们母亲身边吧。”
贾赦心里愧疚的紧,贾珠在一边笑着安慰贾母:“太太别难过,还有孙儿陪着你呢,母亲身体好,孙儿可以好陪着太太,孝敬祖母的。”
1...5960616263...1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