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子的红楼生涯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木璃
贾政的脚步便停了下来,看着贾敏,想到自己被发配回了金陵祖宅,被贾代善放弃,近乎失去一切……这一切都是因为她的小产……
兄妹两面对面站着,一个面色痛苦愤怒,一个阴沉面无表情,却是谁都没有先开口说话。
只是气氛,凝滞地可怕。
跟在贾政身后的王氏出来打岔,笑着迎上前去:“姑奶奶回府了,这可真好,老爷看到你,不定多开心呢。”
贾政也回过神来,叫了一声:“妹妹……”
贾敏却不等他说完,勉强对着王氏扯了下嘴角,服了服身子,口中只道:“见过二哥二嫂,我心里记挂父亲,先去看他了。”说着头一扭,便率先进了屋子。
贾政王氏的脸色都很不好看,李嬷嬷看都不敢看她们,小声说了句:“奴婢伺候姑奶奶。”给两人行了礼,匆匆追着贾敏去了。
王氏摸不准贾政心思,强压着怒火道:“妹妹这心里,怕还有疙瘩在,二爷,你别忘心里去。”
“没什么,她也不过死被人骗了。”贾政这般说着,掸了掸袖子,也进屋去了。倒是王氏不免又想起当初却是自己动手才害得贾敏小产,如今连累贾政至此,要被他发现真相……打个冷战,王氏宽慰自己,没事没事,这部贾母贾政都以为是张氏做的,与她无关。她不会有事的……
房间里,上至贾母张氏,下至贾瑚贾琏贾珠几个孩子都来了,贾母早前哭得狠了,这会儿恹恹的靠在枕靠上,茫茫然的,双眼无神,也不知道在想什么,脸上蜡黄一片。贾敏忙扑过去:“母亲……”
贾母醒过神来,看见她,鼻头也是一阵酸涩,搂着她直喊:“敏儿,你爹他没良心,要抛下我们娘俩了……”惹得贾敏哭得越发厉害了。
贾政陪着站了一会儿,贾母哭得厉害,贾敏还算知道轻重,虽也悲伤,却更怕贾母伤心坏了身子,在旁边一直劝着。大抵是母女连心,贾母先头谁劝都不听,这会儿贾敏的话倒是能听进去。贾政见着,小声嘱咐王氏好好看顾着,自己往前头去招呼客人了。
虽说如今荣国府推拒了好些上门探望的帖子,可到底有些亲近世交不能推的,贾赦在前面忙得不可开交,贾敬已经连着半个多月都来这边帮忙了。贾政难得回来,自然也是要去帮衬帮衬的。
临出屋前,贾政回头看了眼贾敏,王氏在一边劝着她和贾母宽慰些免得伤了身子,贾敏却是头都不回,连眼角都没给王氏一个,当即,他的眼神就黑暗了下来……
贾敏在荣国府这一住就住了三天,三天里,林如海天天来,既是来看妻子,也是探望岳丈。贾母看在眼里倒有几分欣慰,可这会儿她哪有心思跟贾敏细说这些,暂时先存在了心里,等着以后再说。
第四天上午,太阳将将热起来,贾代善突然神智清醒了过来。看着众人,很是欢欣一个个叫了名字,精神百倍的模样。
没有一个人为此高兴。
贾母坐在床边上,帮着贾代善半坐起来,眼眶里眼泪打着转只不落下来,柔声喊着:“老爷,你饿吗?厨房里热着粥呢,你喝一碗?”
贾代善摇头:“那玩意儿有什么好吃的,让厨房给我弄只烧鸭来,我这会儿,就馋这个。”
没人反对说贾代善这会儿不宜吃油腻的,都笑着道:“厨房里材料都是现成的,老爷等等,一会儿就来了。”一边催着下人赶紧做。
贾代善又不满意了:“这东西就要够味儿才好,告诉下人,不着急,一定要细细做,不能跑了味道。”
众人无有不应的。贾代善这方高兴了,左右扫了一圈,对贾敏招招手。贾敏赶忙擦干了眼泪过去在贾母旁边坐了,哽咽着喊道:“父亲……”
贾代善慈爱地看着他唯一的嫡出爱女,粗粝温暖的大手为她擦掉眼角的泪珠,和声说道:“傻姑娘,生死天注定,人力所不能及,我这也不过是人之常态,你自小读过那么多书,怎么连这也不明白?你想来身子弱,哪能这般哭?!快收了眼泪,高兴些。”
贾敏听着,心中更痛,泪水想止也止不住,忙低着头胡乱擦了擦,挤出了灿烂的笑来:“诶,我高兴呢,父亲你别为我操心,女儿大了,会自己照顾自己的。”
贾代善只是轻笑着:“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做父母的,为你们儿女哪有不操心的。”说罢眼神扫了贾赦贾政,两人赶忙过来,贾代善叹口气,对着贾敏道,“都是我的骨血,你哥哥不争气,我也不能让你吃亏,旁的我都不说,只是希望你们以后能记着,不管怎么着,你们都是一母同胞的血脉骨肉,血浓于水!”沉声喝道,”血浓于水,骨肉亲情!你们都不许忘了!”
贾赦贾政贾敏三人对视一眼,都扯着嘴角点头:“父亲教诲,儿子(女儿)铭记于心。”
贾代善打量着三人,突然又似泄了气一般,瘫靠在枕上,摆摆手,示意他们出去,留了贾母陪着说话。
贾母为他掖了掖被脚,喊道:“老爷……”
贾代善眼神想着床顶,叹口气:“咱们夫妻几十年了,这么多年,辛劳你了。我有时候想想,当初我去战场,留你在家,你定是吃了不少苦头。”
贾母啐了一口:“老夫老妻了,说这些做什么。”
贾代善却闷声笑起来:“再不说可就没机会了。要不是这会儿,我还说不出口来呢。”贾母便静默下来。贾代善眼神飘忽着,追思着过往,“那时候我不在家,母亲对你总是带着几分苛求,你定是不好过的。可你从没抱怨过,连老大被抱走了,你也只是背着人掉眼泪,在我面前,从来不多说一句……”
贾母低声说着:“其实,也不委屈……”
贾代善这次是真笑了:“怎么会不委屈,要是不委屈,你也不会那么不喜欢老大了。”
贾母一下变了颜色:“老爷!”
贾代善拉着她的手:“我知道母亲有过,可老大无辜,这些年我冷眼看着,他对你,濡慕非常,那、也是你儿子!”
贾母心头纷杂,一时只不知该说什么才好。贾代善有心在说些什么,想想,到底罢了,只道:“老二考虑这么些年,总归是少了些气韵,这会儿我走了,守孝三年人走茶凉,我上了折子求荫蔽,想来他也能有个着落了。”
心爱的儿子有了前程,本该是大好喜事,偏贾代善这般,贾母心头不仅不喜,反而越发悲伤起来,泣道:“这些年,我做错了不少事,亏得你不计较。”
贾代善笑起来,摇摇头叹息着:“咱们是原配夫妻,不提这个……”
夫妻俩絮絮叨叨说起从前,又哭又笑,好一会儿,厨房送了饭菜来,当中烧鸭不说,还有酱牛肉,烤羊肉,上等大曲,全是贾代善爱吃的。贾赦贾政贾敏三个亲自上前服侍,贾代善乐呵呵吃了大半,摸着肚子大笑:“倒叫我想起了当年战场上的日子,那时候,做梦都想着这样的好东西!”笑过,又和在场众人说了几句,谢过了来帮忙的贾敬贾蓉,贾代善精气神渐渐变弱了,慢慢地打个哈欠说要睡了,贾赦贾政贾敏三个含着泪坐在贾母身边,看着他一点点合上眼睛,胸前起伏一点一点的,归于终止……
众人皆是恸哭起来……
世家子的红楼生涯 105第一百零四章
不管张氏如何防备,接下来的日子,贾母真真就像是换了个人一样,不但时时关心贾赦贾政,叮嘱他们不要累坏了身子,对张氏也是嘘寒问暖,关怀备至,甚至还开了自己的私库,给了张氏好些上等药材。张氏让人偷偷拿去验过,都是没有问题的上等药材。
不仅如此,贾母对外时,也在不同往常,伺机说上一两句张氏贾赦不好,败坏他们的名声,正相反,前来祭奠的夫人围坐一起劝慰贾母时,贾母都要说上一句:“老大媳妇孝顺,病得脸都瘦了还要来给她父亲上香,跪灵时都昏过去了。这份孝心,实在难得。我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她累坏了身子,就不叫她来前头,只在后面养着。就这样,她一好些,都要来给老爷烧纸的。”
众人听了,便都赞张氏孝顺,说起贾母来,也都道她慈和,着实是个好婆母。
贾敬之妻许氏每每这时候都忍不住暗地里打量贾母,见着她好不心虚将这些赞美都受了,心里就一阵腻歪。她嫁给贾珍几十年,孙子都有了,对贾母这个婶娘却是看得清楚。这是个再偏心不过的,这辈子在乎的,也不过是自己贾政,再多个贾敏而已,贾赦也不过堪堪比一般人好一些而已,对两个媳妇,却是从来都只有利用而已。
张氏以前过的什么日子她可是知道的,暗算利用,贾母耍的手段多了去了,要不是张氏自己有能耐,如今早就声名尽毁了。亏得这个好婶娘如今有脸在这里充好婆婆。许氏撇撇嘴,很是不屑,回头就告诫媳妇以后离贾母远点:“这位可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
她媳妇贾珍妻子黄氏疑惑:“既这样,母亲怎么不帮着张婶娘分辨分辨?”
许氏便道:“事不关己莫插手,那太太可不是好惹的,咱们说破了得罪她有什么好处?都是贾家的人,名声坏了,咱们也落不了好。知道的自然知道实情,不知道的,你张婶娘也不是好惹的。咱们只管做自己的事,帮过了这忙,回来过自己的日子就是了。”见黄氏面有不忍,少不得加了一句,“你少替人操心,那太太打什么算盘我不知道,可你张婶娘定是早就有了防备的。”
这个靖远侯府出来的大奶奶,可也不是省油的灯!
只是这次许氏却是猜错了。张氏虽然戒备,可却根本没有办法防备准备,因为,她根本搞不明白,贾母到底想要做什么?
开始她还以为贾母是想要迷惑她,所以故意做出了姿态来表示关切,谁知道,头七那天,按规矩,家里晚辈是要给亡者守夜的,张氏经过几天休养,身子已经好了许多,倒也可以挣扎着去,可不等她们表示,贾母就主动免了她的守夜。
“这病情最怕的就是反复,你如今才将将好一点,再跪上一晚上的,可不就白费了前头的那些修养?”贾母说这话时拉着张氏的手,好不温情,“知道你孝顺,但孝顺不急在一时,等你好了再给老爷上柱香也就是了。”
话虽如此,张氏却不得不去。百善孝为先,她一个当媳妇的,身子已经有所好转了,却连公公的头七都不守,像什么样?如今贾母说得好,等以后真追究起来,她还能追着人后头说是贾母允许她不守夜的?人人只会当她张氏不孝,而不会听她辩解丝毫。
张氏当下就不和贾母争,只是头七晚上,金妈妈往她荷包里塞了好些老山参片,好叫她累了能含上一片,里头衣服也多加了一件,膝盖上缝了层厚棉垫,张氏带着人,直接就去了灵堂。
虽说是不告而来,可来了就没有赶人回去的道理,贾母嗔怪了一番:“傻孩子,有孝心也不急在这一时啊。”说完了,还是要给张氏腾出位子来,又让人拿了蒲团,等张氏跪下去了,又叮嘱道,“要撑不住别勉强,身子才最重要。不看别人,为了瑚哥儿琏哥儿,你也得照顾自己。”
张氏看着贾母一副为她掏心掏肺的样子,恶心地一肚子火,末了还要感激道谢,心里憋气地紧,寻思着怎么也不能叫贾母得意了去。等到月落西山,东方渐白,张氏很有些撑不住了,可转头看见贾母,怎么都不甘心就这么倒下去,硬是从荷包里掏出参片来含着,熬到了天大亮。
自然,这一回去,少不得又躺在了床上开始喝药。贾瑚不好说她什么。只看女子七出三不去,其中女子为父母守孝,丈夫便轻易休不得就知道,时人对守孝之事看得多重,张氏为贾代善守灵生病,总好过被人戳着脊梁骨议论不孝身子好了也不为公公守灵来得强。只是人都偏心,贾瑚虽知道这道理,少不得还得埋怨贾母:“要不是她前头小动作,母亲没有生病,这次守夜,不定就能安好撑下来了。”短短八天,劳累了两次,张氏的身子要想好起来,没个三五年就别想了。
张氏倒看得开:“最少没被抓住把柄,就是累点我也认了。正好要守孝三年,我便乘着这时机好好养养。”
也只能如此了。贾瑚叹着气,回头把善于素菜的陈妈妈调到了张氏身边替换金妈妈,嘱咐多给张氏进补,银耳羹红枣汤的,天天不能断。“身子那般虚弱,不能不补。”
贾母提出要给张氏开小灶,另外做荤菜,母子俩不约而同都拒绝了。谁都不是傻子,张氏自己的身子自己能不爱惜?明着说不吃荤,暗地里苏妈妈金妈妈给捎带些肉进来,晚上偷偷吃了,谁知道?正大堂皇地设个小厨房,那可真要人尽皆知了。张氏是不肯留下半点把柄的,推说尽孝,死活不肯,闹得僵了,只说要她在孝期,不如叫她饿死就是,在贾母面前很是赌咒了一番,贾母实在无可奈何,只能罢了。
停灵一个月的时候,金陵老宅那边的人也来了,好些跟宁荣二府关系已然远了,但辈分却跟贾代善贾母平辈,冲着这个,府里人也不敢怠慢,张氏少不得出去应酬,谁知道贾母人前做足样子,这些族人不明所以,还真当贾母如何待媳妇好,夸个没够,叫张氏生了好大的气,憋得胸口都疼了。
这样贾母还嫌不够,竟一天里突然想起来,提出要把贾瑚贾琏带到身边养着,自然还少不得贾珠。可贾珠以前就是跟在贾代善身边的,常往贾母处,贾瑚贾琏却是自来在张氏身边长大,贾母对他们,也并不很关注。如今来这么一出,分明不怀好意。母子连心,就连贾瑚去宫里伴读张氏都舍不得,更不要说把他们交给居心叵测的贾母。
可贾赦已经被贾母连日来的好给迷惑了,贾母才哭诉了几句“自老爷去后,我这里就空落落的,心里也憋得慌,想要孩子在身边热闹热闹。这不你媳妇也病着,我就帮着看顾几天,等她好了,孩子还回她身边去”,竟就傻傻得答应了。
张氏当时气得恨不得打贾赦一巴掌,看能不能打醒这个轻易就被人哄骗了的傻子,叫他看清楚他那母亲到底是个什么货色,可冲动过了,却也知道,贾赦的性子,对旁人也就算了,对贾母,却真是记吃不记打,吃过多少次亏也能被贾母哄了去,到底还要她自己想办法。
正自一筹莫展,贾瑚给她出了个主意。当晚张氏就不小心‘风寒’昏过去了,昏迷的时候还直喊着贾瑚贾琏,不消贾赦开口,贾母就把孩子送了回来,口中直说自己思虑不周:“老大家的也在病中,正是需要孩子在一边的时候,我怎么能这时候带走瑚哥儿琏哥儿。罢了,还是让孩子留在他们母亲身边吧。”
贾赦心里愧疚的紧,贾珠在一边笑着安慰贾母:“太太别难过,还有孙儿陪着你呢,母亲身体好,孙儿可以好陪着太太,孝敬祖母的。”
贾母搂着贾珠,欢喜的眼睛都眯起来了,直夸他:“好孩子,好孩子!”抱养贾瑚贾琏一事,就此搁置。
张氏暗自庆幸不已,贾赦却有些失落:“看母亲多喜欢珠哥儿?对瑚儿琏儿就少了那么一点,不是在身边养着的,果然就不一样。”
张氏瞟了他一眼,话都不想多说一句。这男人,怎么就能没心眼成这样,明明这些日子丧礼事宜处理的很好,回到后宅,却这般糊涂!他还真当一起在贾母身边养着,贾母就能一视同仁对待三个孩子了?天真!
贾代善发丧的时候,皇帝额外赐了贾政一个出身,地位不很高,工部一闲散职位,可好歹贾政不再是白身了,出门也能被人叫声老爷,贾母王氏不很满意,心底却也欢喜。
等到贾代善入了土,府里万夏阁也收拾妥当了,贾赦特地摆了一桌酒,谢过贾敬贾敦贾敕。因在孝期,没上荤菜,只是素席,宴上贾赦直赔不是:“如今不方便,怠慢了兄长弟弟,等三年后出孝了,我再给几位赔不是。今儿在这里,我就以茶代酒,谢过几位这次帮忙,要不是你们,我父亲的丧礼,不可能办得这么体面!”
说是素席,也是京里有名的素席师傅做出来的。贾敬几个没得挑的。酒也是好酒,男人嘛,几口酒下去,再大的矛盾也能消了,更别说区区饭菜小事,忙都说贾赦太客气:“同是贾氏族人,帮忙也是应该的,就你这么生分!”酒气上来,非逼着贾赦也和两杯不可。
贾赦却不过,想着在家里,又同是族人,应是无妨,就跟着喝了。也不知道是太久没喝酒还是怎么的,贾赦感觉没喝多少,头就开始晕乎乎的了,好容易撑着送走了客人,贾赦再忍不住,找了椅子就瘫在了上面,很快,就人事不知了……
世家子的红楼生涯 103第一百零二章
病了这许久,贾代善最终在妻子儿女孙辈的围绕中,告别了这个人世。
因为贾代善临去前的那一份难得的温柔,贾母的悲痛越发厉害,当时就哭晕了过去,躺在床上至今没有回过神来。贾赦纪要忙着前面的人情往来,又要为贾代善的后事做准备,根本分不开身,倒是贾政,推说了照顾贾母,很少往前面走,只是主动请缨帮着写丧贴,祭文之类的东西,贾赦对贾政有着防心,恨不得他少出去才好,很干脆就答应了。只是落在贾母眼里,难免多了几分不快,寻思着贾赦果然对贾政有隔膜,故意不给他露脸的机会。
可怜贾代善,临死前满心不甘满心担忧,好说歹说劝了贾母好一通,他去后不过一天,贾母便把这些话全抛到了脑后去了,枉费了他的一番苦心,没有任何效果不说,在贾母的推动下,贾赦贾政兄弟两,益发越走越远。
张氏身体虚弱,丧礼这么重要的事宜她哪有精力打点,贾母喊来张氏料理的时候,张氏一口就回绝了:“不是儿媳因私不顾及大局,实在我如今精力不济,老爷乃堂堂荣国公,何等身份,往来祭奠的也都是王公显贵,这会子要是出了什么点差错,咱们家的脸面还要不要了?媳妇实不敢硬撑着出风头接下这差事,出了差错,媳妇万死难辞其咎!”
贾母怫然不悦:“你年轻轻的,说什么死不死的,也没个忌讳!”很给了张氏些脸色看,不过话说到这份上,到底不能再说下去,总不能硬逼张氏接下差事,到时要是张氏真的体力不支哪里出错了或者累坏了身子,背后人还不戳她的脊梁骨?
丧仪最后就交给了贾敬夫人许氏,王氏协同办理,贾珍媳妇也过来帮忙。自然,族里的夫人也没落下,贾代儒夫人帮衬着应对来祭奠的族人,贾代修夫人领了灵堂看顾的差事,贾赦往上递了折子,一面又去请钦天监阴阳司来帮着择日。下人们往来穿梭,将早就准备好的了白布灵幡挂好,布置好灵堂,又四处给至亲好友送了口信,打点奠仪,为之后的停灵祭奠努力奔忙。
今上早早收到了消息,再看贾赦的折子,难得有些沉默,情绪也低落了下来。
承恩公叹了口气:“算算今年里,却是去了不少老人。这贾代善,虽说为人滑不留手,做事却很有自己的一手,极是能干,处事也极有分寸,如今去了,皇上可是少了一个臂膀啊。”
皇帝心里也是记挂这事,起先叛乱中百姓死伤过百暂不提,自打平叛后,却有好些老辈勋爵过身了。往日皇帝自然是看着他们不顺眼,偏因为叛乱时,他过于拔擢了平民出身的官员,如今朝中勋贵一派少了这些分量极重的带头人,势力大减,竟隐隐的被请流派压制住了,虽如今不显,可有好些人已经开始翘起了尾巴。皇帝心中不悦,看着折子,便越发认同承恩公说的话,贾代善死的,实在不是时候啊。
“贾卿去世前给朕上了道折子,言道本想以微力再为朕效犬马之劳,不想残躯不济……倒叫朕心中有愧,前些时日,委实是委屈了贾卿了。”明面上贾代善做得尽善尽美,外人只道他是旧疾复发没熬住去了,可知情的却知道,贾代善这是再给他全面子,为他遮掩罢了。
皇帝的目标是做个留芳史册的一代明君,怎么能有逼死臣子这样的丑闻?就冲着贾代善这份心意,皇帝就相信他是个忠的。沉吟一会儿,道:“好歹也是元勋之后,有功之臣,罢罢罢,便赐个忠信的谥号,也是朕的一番体恤。”
承恩公并其余几个和贾代善有些交情的老臣都是直皇帝英明:“荣公得皇上如此这般爱重,想来必能一路好走了。”
皇帝笑笑,虽知道里面很有些水分,可到底人都是爱听好的,他自认给贾代善一个忠信的谥号,也着实是优待了荣国府,承恩公等人说话时又是如斯真心诚意,皇帝心里因为贾代善之死而升起的低沉登时一扫而空。
偏还就有那不开眼的,赶在皇帝兴头头上泼凉水。新上任的礼部侍郎梁荣是顶着前头在叛乱中死掉的上司被拔擢上来的,突然站前一步,弯下腰扬声道:“皇上,微臣认为此时不妥,荣公何德何能,能当的忠信二字?虽大错不曾有,小事上却毛病多多,亏得皇上开恩才免他责罚。如此人物,实当不得忠信二字,还请皇上收回成命!”
梁荣他本是贫寒子弟出身,年少有才,却因家贫而险些不能继续攻读,到得三十几才中了进士,亏得当年房师看中,同年得力,二十几年下来,结亲交友,倒也爬到了三品的位置,小朝时也能在大殿中占个位置。
梁荣做事能力很有一些,偏有个毛病,对勋贵家很有些意见,每每与勋贵出身同僚往来,一口口规矩,噎的人说不出话来,人缘很是不好。要不是还有些文人把这当成有风骨赞叹,是贫寒士子中的一面旗帜,皇帝还要他来做清流中的那一把刀,皇帝早不耐烦见他了。
梁荣最不该的,就是在贬斥勋贵子弟之时,把所有出身富贵之人都贬到了尘埃里,仿佛过得好些的子弟全都是纨袴膏粱,只有他这样贫寒百姓出来的才是真正于家国有益之人,却全然忘了,要论富贵,天下何人能出皇室左右?家天下、世间最尊贵的人家里,偏每每朝代,总有昏君糊涂君主,皇帝想得多,虽知道梁荣没有隐射之意,皇帝依旧免不得不舒坦。
好兴致被这最讨厌的梁荣搅了,皇帝冷下脸看着梁荣:“荣国府袭开国元勋,贾卿年少征战沙场为国效力,其后辅佐朕身旁,为朝廷鞠躬尽瘁。如此功劳,竟还当不得这忠信二字?那依梁卿所见,如何才当得起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