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开工厂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无语的命运
“既然这里的地方这么便宜,为什么没人在这买地盖房子”
“少爷,这里的地是便宜,可问题是太远了,从咱们这也就是左安门这边到宣武门,十好几里地出去,这么远的地方,谁搁这买地盖宅子啊,别说是普通人家,就是达官贵人们,也不愿意坐上一个时辰轿子,您说是不是”
话音落下的功夫,刘裕看着少爷,又往他身后的马车看了眼,很自然的想到了庄子里那辆能坐十几个人的马车。
“少爷,您该不会是想……是想在这买地盖宅子吧,咱不是要搁这办车马行吗”
“车马行要办,而且非办不可,不过……”
瞧着左右只有少量一些民宅、村落的土地,施奕文笑着说道。
第144章 鸟铳(第一更,求推荐,求收藏)
冬日里的旷野上万籁俱寂,只听得见雪花飘落时沙沙的声音。与其说是声音,不如说是一种感觉,漫天的飞雪在空中飞舞着,在厚厚的积雪间,一只野兔似乎在寻觅着什么。
突然,那只野兔像是意识到危险似的,抬头往左右看去。
瞬间,一声枪响打破了天地间的宁静。
枪声落下时,瞧见野兔已经躺在积雪间,施奕文便称赞道。
“士吉好铳法!”
这并不是虚言,毕竟能在五六十米外用滑膛鸟铳击中野兔,这枪法确实非同一般,难怪是明代有名的火器专家。
说起来,施奕文与赵士祯认识,完全是因为公事,两个月前,作为鸿胪寺主簿的的赵士祯,奉命来他这取回“旧港宣慰使”的官印,然后两人就算认识了,当时施奕文还真没想到眼前的这个年青人,居然是晚明大名鼎鼎的火器专家。
只以为是个普通的官员,后来在办马车行时,赵士祯却主动找上门,无他,就是对轴承好奇,如此两人也算认识了,原本在鸿胪寺就是个闲差的他,这阵子倒是经常往施奕文这跑。
今个还特意带来了鸟铳,拉着施奕文与他一同打猎。
“致远客气了,这铳法倒也无他,惟手熟尔。”
说话时,赵士祯把鸟铳递给施奕文。
“致远要不要试试”
从赵士祯那接过鸟铳,看着鸟铳的铁质铳身,施奕文只是静静的端详着它,尽管过去没见过鸟铳,却也听说过他的大名,其实也就口径较小的火绳枪而已。
“致远,你别担心,这鸟铳不是官营铁坊出的劣等货,是我特意请城中最好的工匠用上等闽铁打制的铳管,即便是放上几百铳也不会炸膛,那些个匠户,着实可恨,给兵卒们用的鸟铳低劣不堪,屡屡炸膛,若是他人自掏银子让他们造铳,却不见炸膛。”
见施奕文拿着鸟铳半晌都没说话,只以为他是担心炸膛的赵士祯连忙解释道。
“其实也不尽然。”
施奕文随口说道。
“这鸟铳低劣,并不仅仅是工匠的问题,最根本原因,应该还是原料。”
“原料”
赵士祯不解道。
“士吉为什么要用闽铁打制铳管”
“因为闽铁质优,最适合打制铳管,其它各地出产熟铁打制的铳管都不堪使用。”
“那士吉可知道为什么闽铁质优可以用来打制铳管,而其它地方的铁就不堪使用了”
面对施奕文的反问,赵士祯不禁有些疑惑,过去他确实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其实,究其原因的话,倒不是因为闽铁质优,其它地方的铁质劣,而是因为福建山林茂密,当地炼铁都是用木炭炼铁,木炭杂技少,炼出来的铁自然是好铁,而其它地方,尤其是北方,因为林木不足,往往都是用煤炼铁,煤烟大灰多,炼出来的铁质多,以煤炼铁制造的火器,自然容易炸膛。”
对于这样的解释,赵士祯还是第一次听说,只见他诧异的睁大眼睛。
“你是说,所有的问题都在煤上”
“确实如此,铁矿石的质量差也有一定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炼铁方式上的差别。”
以冶金学上来看,中国铁矿普遍含磷超标,而用煤炼铁导致含硫量进一步增加,硫会造成热脆,硫和磷对钢铁的焊接性能都有不利影响。这就基本上注定了用煤炼铁器高温锻打制造鸟铳会经常炸膛。而到最后,许多人都把这个原料问题归罪于匠户制度以及工部克扣等问题上,或许有一定的原因,但铁质差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原来这根子还是铁上。”
&nbs
第145章 戚继光(第二更,求推荐,求收藏)
“你能造出不用火绳点火的鸟铳”
身后的话声,让施奕文与赵士祯都回过头去。
只见通往庄子的路中不知何时来了三个客人,除了居中的五六十岁模样的老人之外,吸引施奕文注意的是那人身后两个随从,一个满面的络腮胡,像是个莽汉,一个留着山羊须,面上带笑,可两个都有一双如鹰一般的眸子,目光在施奕文的身上掠过时很犀利。
这是施奕文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人,尤其是这目中所掠过的杀机,既像是久经军阵的将军,又或是手刃无数人的杀手。
可偏偏,这样的两个人,居然只是站老人的身后,充作护卫随从。
中间的这位身份自然更不简单了。见他还盯着自己,等待着自己的回答,施奕文笑道。
“这有什么难的,无非就是对鸟铳引火器稍加改进罢了。”
“哦”
老者盯着施奕文说道。
“那如何改进”
别说是这个陌生的老者,就连赵士祯也好奇的盯着施奕文,被众人盯着的施奕文感觉有些无奈。
自己也就是随口一说。
“哼哼,我瞧也就是个光说不练的主的。”
那满面络腮胡的莽汉冷哼道,不过那双眼中的杀意似乎并没有减轻,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施奕文觉得只要自己稍有异动,他肯定就会动手。
动手对我动手
心底涌起一阵愠色,施奕文冷冰冰的说道。
“施某以能不能制,恐怕和你没有丝毫关系吧!”
说罢,施奕文就要转身离开时,那老者连忙拱手道。
“哎呀,施同知,是吾冒昧了,吾是蓟镇总兵戚继光。”
戚继光!
双眼猛的一睁,施奕文诧异的瞧着面前这位瞧着差不多小六十,貌不惊人的老人,他是戚继光。
居然又活抓历史名人一枚!
惊讶之余,施奕文具着见前这位大明最后的名将,连忙拱手回礼道。
“施奕文见过戚帅。”
既然他喊出了自己的官身,肯定是特意过来的,虽然不知道他的目的,可来者是客,施奕文便请他去庄子里。很何况人家还是抗倭大英雄,情于理都应该请人家去做客。
一路上,戚继光倒也没有再追问鸟铳,甚至直到在堂厅坐下后,待丫环上了茶,喝了几口茶水后,他才挑明自己的来意。
“施同知,吾这趟进京,看到满京城都是“捷程行”的大马车,瞧着那些四轮马车于冰天雪地中行走便利不说,而且能带二十余人,着实比旧式便利许多,而且转让灵敏,稍加打听后,听说捷程行是施同知的生意,所以便寻思着,能不能从你这买些马车回去,好供军中使用。”
居然是马车惹得祸,旋即施奕文也释然了,不说戚继光除了是名将之外,还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就是明代的其它将领官员也对新技术应用极为敏锐,无论是鸟铳或是佛郎机,都是在接触的第一时间加以仿制。
不过这才半个月,人家就找上门来想买马车,这种反应速度,确实超出施奕文的意料,毕竟,原本他还寻思着,这会不会有人上书“四轮马车实是怪物”之类的话语。
要是搁晚清不定就有这个可能。
“这事好说,不知戚帅想要什么样的车城中大马车尺寸太大,并不适合军中,戚帅是想要载货的,还是快速的”
“哦,还有这样的区别”
戚
第146章 化铳为枪 (第一更,求推荐,求收藏)
不但赵士祯站了起来,戚继光也站了起来。他们无不是盯着施奕文手中的东西,对于那东西,他们倒是再熟悉不过。
火镰。
但凡是寻常人家,谁家里没有火镰。毕竟这是升火做饭的玩意,而对于行伍中人来说,更是需要随身携带,以备不时之需。
大家都不陌生,不过……施奕文并不熟悉。他甚至不会用它,不过这并不妨碍他用火镰给戚继光解释一下。
有了这个实物,甚至都不需要解释,戚继光就知道了施奕文的想法。
“致远莫非是想用火石引火”
不等戚继光发问,赵士祯就急忙问道,然后又不解道。
“不行啊,这火石怎么能引火呢除非能让这火石动起来……”
瞧见皱眉思索的赵士祯,施奕文笑着说道。
“士吉所言极是,只要让这火石动起来,自然也就可以点火了。”
有时候仅仅只是讲,不一定能解释得清楚,非得有实物不可。看着那边搁在椅子的鸟铳,施奕文笑道。
“不知可否借士吉的铳管一用”
现造一支燧发枪肯定来不及了,不过有了现成的铳管,剩下的自然好办许多。
借口要回屋绘制图纸,先进入空间先在图书馆里找到燧发枪燧发机的图样,然后又找到一块巴掌大小的弹簧钢片,然后才再次返回书房,不过只用了一会的功夫,施奕文就用铅笔绘出了燧发机的图纸,毕竟,只是个十几个简易零件的装置罢了。
作为曾经的皇庄,石台庄有着普通村庄难以岂及的优势——有各种工匠制作维修农具,自然也有铁匠。
“老奴见过少爷,”
许铁山瞧见少爷领着客人来了,离还有半丈远的时候,就连忙行礼,他是庄里的庄奴,也是世传的匠户,有着一手颇为不错的手艺。
“老许头,不用这么客气,我想找你帮我打个东西,哪,就是这个。”
把图样递给许铁山,施奕文问道。
“怎么样,能打出来吗”
瞧着图样上的东西,许铁山寻思了一会,然后点头说道。
“瞧少爷说的,又不是什么复杂的玩意。少爷要的急吗”
“那行,最快要多长时间”
“我和铁柱、铁栓我们爷三一起干的话,最多两时辰。”
两个时辰,也就是四个小时,戚继光自然愿意等下去,别说是两个时辰,就是两天他也愿意等,毕竟,到京城里要办的事已经办完了。
在等着许铁山打制燧发机的时候,施奕文倒也没闲着,而是与戚继光探讨起了如何练兵,毕竟在后世的诸多观点中,都说戚家军近乎于一支近代化的军队。
对于施奕文的询问,戚继光倒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从严格甚至残酷的军法再到如何鼓舞士气。当然还有他如何指挥作战。从斥侯每隔一个时辰报告一次敌情。再到军中的地图也是用红黑两色绘制,如此才能一目了然。用泥土塑成地形沙盘……
如此种种,让施奕文看着戚继光的目光也发生了变化,尽管有时候是跟在他身边的李自得、张鹏两人偶尔补充,但在他的身上施奕文似乎看到了一个近代军事将领的影子。
尽管对于动辄割耳之类的残酷军法不太认同,但是施奕文对于军法的重要性倒也颇为认同,毕竟严格的军法是近代军队与古代军队主要的分别之一,当然还有诸如后勤等方面的分别。
不过在更多的时候,施奕文也就是个听众,毕竟,在戚继光这样的当世名将的
第147章 给你个活干 (第二更,求推荐,求收藏)
简单!
可不是非常简单,简直是简单至极,可是对于久经战阵的戚继光、张鹏举、李自得他们而言,又怎能不知道,这么一个简单的小玩意是何等的重要。
鸟铳或许犀利非常,但是射速太慢,无法应对可能发生的近战,所以必须要有长矛手、刀盾手为他们保驾护航,所以戚帅练兵就是一半以鸟铳为主的火器兵,一半装备各种兵器的近战兵。
可是现在施奕文口中的“刺刀”却颠覆了一切,有了刺刀,鸟铳兵可以自己参与白刃战,不需要长矛兵等近战兵的保护。铳兵在鸟铳射击的间隙中,可用这支类似长矛的冷兵器,或驱走袭来的进攻者,或冲入敌阵进行白刃战。
“致远不妨让庄里的铁匠一并制出了这个刺刀吧,要是不能亲眼见着刺刀,吾就是走了,恐怕也是吃不下睡不香的。”
戚继光的话看似玩笑,可说得却很认真。
“这事容易,我一会就吩咐铁匠制一柄刺刀来,要是来不急,就找个庄丁守庄的矛头改制一下。”
在几人说话时,陈木匠已经把燧发机、扳机装好了,期间施奕文也就是在一旁边偶尔指导一下。
“戚帅,你瞧,这就是燧发枪。”
施奕文一边介绍,一边扳动机头。
“哒!”
扣动扳机时有力的击发,让他笑了笑。
“把火石固定在台钳上,这边是防雨罩,可以抵挡一些小雨,只要不是瓢泼大雨那种,一般的雨应该是没问题的。”
一边解释着,施奕文一边把从火镰上取下来的火石用斧头修整了一下,然后夹在石钳上。
就这样在完成所有的准备之后,施奕文问赵士祉要来了牛角药筒,然后给燧发枪装起了火药,火药是粉末状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