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在1982有个家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全金属弹壳
“还有王老师你平日里不钓鱼真没有经验,你扬竿太快了,竟然把竿子能耍得呜呜响,这样很危险。”
旁边的王东锴说道:“嗯,你这样要是鱼咬钩了还好说,能被你拎上来。”
“要是鱼没咬住钩,你这样使劲扬竿那竿梢的弹力会很大,鱼钩倒飞回来很容易咬住你的脸和脖子。”
围绕这话题劳力们便聊了起来:
“去年县码头就出过事,不知道是内陆哪里来的人去钓鱼,使劲扬杆结果把鱼钩给甩回来了,鱼钩咬住了他旁边人的嘴唇,这人慌了赶紧拽鱼钩,可人的嘴唇多嫩啊,一下子给拽下来一块唇肉……”
“我草!”王忆下意识便倒吸一口凉气。
这场景想想都痛苦!
众人看到他咋舌来了劲:
“这算什么?现在开客船那个吴风,他在公社上住,就他们那条街有个人叫‘漏气’。”
“对,他为啥漏气?他更倒霉更惨,年轻那会让人把鱼钩给甩在了脖子上,人家一拽,拽开气管了!”
“一直到现在他气管都没有长好,说话声音不对劲,肯定是伤口漏气,所以都叫他漏气。”
王忆苦笑道:“那不至于,气管没长好这么多年怎么活呀?光是伤口发炎就能要人命!”
几个人坚持说这是真的。
至于有没有亲眼看见?那没看见,反正它就是真的。
说话之间大胆开始扬杆,鱼钩出水,上面有一条十几公分长的小鲅鱼。
刚出水的鲅鱼非常漂亮,乳白色肚皮、蓝绿色脊背,夕阳余晖照耀在鱼皮上还有彩色光芒摇曳。
王忆赞叹道:“真是好鱼,你们看它这个成色,进化的真完美。”
大胆摘下鱼来递给他。
这条小鲅鱼拼命挣扎。
很有精神。
他把鱼递过去后问道:“什么叫进化?鲅鱼都是这个成色吗?”
王忆把达尔文的进化论简单的说给他们听。
壮劳力们听后哈哈大笑:
“王老师你真会开玩笑。”
“人是从猴子变得?咱们都是齐天大圣的后代吗?”
“人就是人,猴子就是猴子,猴子还能变成人?那不成牛鬼蛇神了!”
王忆无语。
他暗道我要是告诉你们万物起源于海洋,告诉你们人是从海洋里的三叶虫一步步进化来的,估计你们会以为我疯了。
这种事跟当代的渔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要知道即使到了22年,欧美还有好多人是不相信进化论的,其中不乏高学历人士。
甚至欧美还有富豪不相信地球是圆的……
于是他只是拿着马鲛鱼给众人介绍了一下:
“你们看它的样子,后背是青蓝色肚子是白色,如果它们在水面上游动,这时候空中的猎物如海鸟之类的从空中往水中看,这蓝绿色鱼背与海水颜色相仿,就很难发现它们。”
“同样,因为白天有阳光,阳光照耀在海面上是白色的,那么而底下的大鱼从下面往上看时发现海面是白亮的,鲅鱼的鱼肚子也是白色的,这样也很难发现它们。”
社员们听后恍然大悟,然后继续热烈的讲解谁谁谁被鱼钩咬了脸、谁谁谁被鱼钩怎么样了。
再然后他们纷纷起竿,各有收获,都是小鲅鱼。
最小的鲅鱼才巴掌长短,这种他们不要,摘下来扔回海里去。
王忆这边好不容易起竿也钓到了一条小鲅鱼,结果也是巴掌长短,这把他气尿了。
只能也扔回海里去。
这钓鱼佬的活不好干,不是什么人都能当钓鱼佬的。
一连很快收获了几十条小鲅鱼,大胆便将鱼篓里的鲅鱼倒入旁边人的鱼篓中,对王忆说:“走,王老师,咱们去钓鲶鱼,回去做年鱼吃。”
王忆说道:“回去我领着你们腌咸菜,教你们做泡菜、做酸辣萝卜,很好吃。等到白菜下来了我教你们做酸菜,这样等到冬天杀猪咱们做酸菜鱼。”
一听到有好吃的,社员们顿时精神奕奕:“酸菜炖鱼?不都是酸菜炖猪肉吗?这才是好东西啊,我听人说过,酸菜炖猪肉是王老师你们东北菜对不对?”
“酸菜炖大肥肉加上一把粉条子,呲溜,这家伙再来一杯酒,什么生活啊。”
“不能用杯子喝酒,我听说东北人喝酒都用碗,用大海碗,到时候咱也得用碗喝酒。”
“对,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爷们就得这么吃喝!”
大胆吞了口口水说道:“行,那今天怎么着也得弄点年鱼回去,晒成咸鱼干,到时候再来个豆腐炖年鱼,配着猪肉炖酸菜得多好呀!”
王忆说道:“酸菜炖鱼也很好吃,你们到时候等着尝尝吧。”
然而大家伙只想吃猪肉……
大胆领着王忆点了四五个人跑去螃蟹楼。
螃蟹楼这片地区是潮间带,说直白点就是泥窝子,浅的地方海泥能没过脚腕子,深的地方要没过腿肚子。
大胆他们脱掉鞋子挽起裤腿下去走,跋涉过潮间带后去海边找地方钓海鲶鱼。
王忆头一次感觉到了深秋的森冷。
螃蟹楼这里的海泥冰冷,光脚踩在里面从脚底板冷到了大腿根,要不是他戒掉了祖传手艺活所以下丹田火力壮,那估计这会寒意已经到脖子根了!
海泥很冷也很黏糊,走在里面还得小心翼翼,真是一步深一步浅!
本来海泥冰冷,踩在上面浑身发冷。
可走起来费劲,得聚精会神、好好发力才能跋涉过这片潮间带。
这样走过去后脚上冷可是身上、头上热,后背有汗水渗出、额头也有汗水往外冒。
此时到了海水边缘找个礁石站定,一阵寒风吹来,王忆忍不住就打摆子了!
他当场心里一寒:我草,怕是要感冒!





我在1982有个家 400.队集体腌泡菜(再求月票)
春白秋夜落。
寒流一来,秋后的海面气温很低,尤其是到了这傍晚时分,海风吹的人一个劲抿衣襟。
大胆这样的糙汉子也遭不住了,不光抿衣裳他还跺jiojio。
有人便嘀咕说:“我草,这到底是秋天还是冬天,怎么这么冷了?”
王祥海说道:“天气预报说是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南下了,估计是到咱这里了——确实挺冷。”
王忆说道:“回去咱生产队请社员吃烤地瓜,烤地瓜吃肚子里可热乎了。”
钓海鲶鱼要么踩在烂泥里要么踩在海水里,这要比钓小鲅鱼更冷。
一行人哆嗦了一会遭不住了。
大胆一咬牙说道:“他妈的,不能钓了,再钓下去指不定咱几个人里得有谁要感冒。”
“下定钩子,用定钩子来钩海鲶鱼,明天后天的过来清鱼!”
定钩子钓鱼类似张网捕鱼,都是固定下渔具然后等鱼自己上网,只是张网捕鱼是在海里下渔网,定钩子捕鱼则是下鱼钩。
大胆带人忙活起来,寻找礁石绑上鱼线、洒下鱼钩,鱼钩上带一块蚯蚓,这样等着鱼自己上钩,到时候人过来挨个检查鱼钩情况,有鱼便收走、没鱼换鱼饵继续钓。
这就叫清鱼。
定钩子钓鱼全靠运气,不过海鲶鱼一年生,它们没什么反垂钓经验,很容易咬钩。
可是下定钩子的家伙什都扔在渔船上了,这样只好是不会下定钩的王忆去拿家伙什,其他人则寻找着可以下钩的地方。
下定钩的过程同样得遭罪。
一行壮劳力吃苦耐劳,可这种情况下也忍不住感叹起来:“老人说的好,樱桃好吃树难栽,这年鱼好吃但难钓啊,哪年钓年鱼都得遭一茬罪。”
大胆作为领头人这时候就得鼓劲了。
他精神抖擞的说道:“来,同志们,苦不苦看看长征两万五,咱们这时候不要叫苦了,一起来喊个号子鼓鼓劲吧?”
其他人纷纷笑:“可拉倒吧,这天还要喊号子?灌一肚子冷风回家拉肚子吧!”
“就是,咱本来就被风吹的不得劲了,怕是要感冒,这要是再拉肚子那真是遭罪了,遭两茬罪!”
“拉肚子上厕所可得小心,别跟那个调钢琴的同志一样掉粪坑里去,这天没法洗澡,太冷!”
听到这话,笑声顿时更加响亮。
大胆一看这法子没用,他便换了个法子:“同志们,老话说的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对吧?秋后下海钓海年鱼虽然艰辛困苦,但海年鱼的美味绝对值得我们费劲。”
“想想、都想想,等咱收获上一盆子海年鱼带回去,让老婆把它们大小分开。”
“小一点的、嗯,小一点的做炮干鱼,中等个头的就剁碎了馇鱼酱,大个头的油炸一下晒起来,啥时候想下酒了去摘一条,怎么样?”
这招有用。
大家伙顿时有了干活的力气。
炮干鱼又叫锅炮鱼,做法跟晒鱼鲞相仿也要晒,不过更麻烦的是它多了一道工序,得清洗干净后蒸熟,蒸好了先放凉了,然后再把它们晒干。
这种鱼很适合煲汤和熬青菜吃,因为它们很出汤水,熬过的炮干鱼就跟熬鲫鱼汤一样,熬出来的汤汁是奶白色的,想想就让人流口水。
馇鱼酱就是做鱼肉酱。
馇这个字是动词,很有渔家味道的一个字,意思是‘一边煮一边搅拌’。
全国各地很多省市都有用这个词来组词,比如鲁东南地区把搅拌猪食叫‘馇猪食’,把煮粥叫‘馇稀饭’。
馇鱼酱则在津门一地叫法最多,著名的汉沽八大馇说的就全是馇海货。
像是馇年鱼酱就是把海年鱼切成段,然后用虾油或是咸菜卤放入锅里加水煮,一边煮一边搅拌,馇烂糊了晾凉后放在坛子里做成鱼肉酱,能保存很长时间。
这玩意儿跟虾酱蟹酱其实是一样的东西。
除了能馇鱼酱,外岛还有一种馇沙蚕酱,王向红这次让大胆领着王忆来螃蟹楼也是想要找沙蚕。
沙蚕这东西长得挺不友好的,从俗名就能听出这点:比如叫海蜈蚣、海蚂蟥之类。
但它没有骨头全是肉,很适合馇酱,馇沙蚕酱很鲜美,鲜味和咸味都很足,冬天炖菜觉得口味淡了往里舀上一勺子,这家伙的味道立马起来了。
于是布置上定钩后,大胆便挽起裤腿在海滨翻开石头查看起来。
翻看几块石头后他便吃惊的说:“咦,队长还是有经验,今年沙蚕出来的挺早,现在已经跑上来了。”
沙蚕在潮间带很常见,但其实它们主要生活在深水区,只是到了秋天开始慢慢会往岸边移动,到了冬天才会大批出现在潮间带。
王忆跟着去找沙蚕看了看。
这东西比海肠、沙虫之类的要恶心,四周长了好些小触手般的足,身体两边密密麻麻都是小脚,难怪叫海蜈蚣。
大胆看着他一个劲皱眉便笑道:“王老师你没吃过沙蚕酱,很好吃的。”
“你等着看吧,再过几天更冷了,这边沙蚕可多了,到时候队里派一队人过来捡沙蚕回去馇成酱,用来炒萝卜丝能鲜掉人的眉毛。”
他们沿着岛屿海边掀开石头找了找,最后心里有数了,差不多太阳也要沉入海里了,这样便一起招呼着拎起鱼篓返程。
今天没钓到海鲶鱼但钓到不少小鲅鱼。
王忆挺美滋滋的,今晚就吃鲜鲅鱼了。
结果其他人不满意。
大胆连着抽了两支烟将烟蒂扔在海里,骂道:“他娘的,实在咽不下这口气,白浪费咱这么多劳动力,亏本了,没有钓到海年鱼亏本了!”
王忆笑道:“你前天不是说昨天晚上就要带我去钓鲅鱼吗?虽然昨晚有事没去成,但这不是今天钓成了?那你怎么还亏本了?”
大胆无奈的说道:“要是单纯想要钓鲅鱼崽子,那咱们何至于跑这么远?往西南二里地有石矶,去那里就能钓到鲅鱼。”
“我来螃蟹楼还是队长的安排,他想让咱们顺便钓点海鲶鱼,结果今天空手而回啊!”
果然,他们回到岛上的时候已经天黑了。
码头上围着满满当当的渔船。
全是外队过来看电视的。
比看电影的人多!
电视对这年头老百姓太有诱惑力了,主要是它不花钱,之前队里放电影也吸引了很多外队人,可看电影要给柴油等于要花钱。
这种情况下很多人是舍不得花这钱的,他们可能一个礼拜过来看一次,于是断断续续的,看电影的人并不算很多。
看电视不要钱,外队社员有事没事吃完饭就赶紧往天涯岛跑。
有的甚至不吃饭了,省下一顿饭,他们说‘看电视就看饱了’。
确实,看电视的时候人得聚精会神,会忘记饿肚子这回事。
再说天涯岛的王家人心善,他们有时候看到有人饿着肚子看电视,会给个煮土豆或者拿一个饼子过来分给饿肚子的人。
特别是队里的秋土豆快要收获了,社员们家里的是旧土豆,表皮褶皱了,现在家家户户有粮食,煮个土豆送给人能换个大方名声也挺好。
大胆没地方停船,他们只能骂骂咧咧的上岸。
王忆带着小鲅鱼去山顶。
鲅鱼这种鱼成群的时候会在深海潜行寻找食物进行迁徙,这种情况下被捕捞上来会出水死——死于水压和气压的剧烈变幻。
但是钓上来的小鲅鱼却能暂时活下来,当然它们活不久,因为只要不能在水里游动它们就失去摄取氧气的能力,慢慢的会缺氧憋死。
只是野生鱼的生命力顽强,王忆带着这些小鲅鱼去了大灶递给漏勺,漏勺打眼一看笑道:
“肯定是回来的时候把鱼篓放海水里拖回来的!”
鱼篓四面漏水,放入海里后便会迅速渗入海水,这样拖着鱼篓回来等于制造了水流或者说让小鲅鱼们依然在游动,于是它们有的可以侥幸存活下来。
漏勺就把这些鲜活的小鲅鱼给收拾了进行干煎。
小鲅鱼要么红烧要么干煎,能压住腥气。
胶东地区的老百姓还喜欢用韭菜切丝炖着吃,外地人一般受不了这个腥味,但鲅鱼和韭菜确实是绝配。
鲜活小鲅鱼干煎后依然很鲜美,王忆用来就馒头吃。
鲅鱼鱼肉很漂亮,除了脊骨这条大骨头,只有后背上还有一些刺,另外都是一块块的肉。
这样将小鲅鱼居中剖开,去掉脊骨和后背小刺,再将馒头切片将大块鱼肉夹在里面吃。
喷香!
比的上肉夹馍了。
美滋滋的吃过馒头和煎鱼,王忆给杨文蓉等人上课。
但海风渐渐猛烈起来。
特别寒冷!
寒流确实来了!
明明还是深秋,可是给人的感觉却一下子进入寒冬了。
王忆一看这样子不行,提前结束功课让各回各家去避寒。
另外他赶紧给秋渭水弄了个暖水袋——他这边有小炭炉,不过他怕秋渭水烧炭一个烧不好烧出人命来,于是就把暖水袋给她送过去了。
安全。
秋渭水正在用热水泡脚。
她看到王忆给自己送来暖水袋,一时之间又开心又幸福,王忆见此赶紧准备钻进被窝结果被拦住了。
秋渭水来大姨妈了。
她之所以看到王忆给自己送来暖水袋感到幸福就是以为王忆注意到了自己这两天的身体情况。
然而王忆只想跟她困觉。
不过知道秋渭水来了亲戚,王忆这边感觉天气突然降温那只用暖水袋来取暖不合适。
他跑回去到22年随便找了家商店买了一副电热毯。
这家伙才给力呢!
他夹着电热毯去找秋渭水,这会秋渭水已经进被窝了,王忆又让她披着被子下床给铺上电热毯。
这东西在82年很不常见——起码在国内还不常见,但是在欧美发达国家则已经被淘汰了,毕竟这种电子产品在1912年就开始出现。
王忆查看资料,七十年代国内便引进了电热毯的生产线,这时候叫电褥子,起初是在友谊商店出售专门供应外宾。
不过在82年,琴岛电器开始较大规模的生产电热毯,这时候还叫电褥子。
秋渭水便认识电褥子,看到后挺惊喜的笑道:“你还准备了电褥子呢?王老师,你真是什么都有。”
王忆暗道是22年什么都有。
他问道:“你用过电褥子吗?”
秋渭水说道:“嗯,我爷爷有一副,是国家发给他的福利品,他身体不太好,到了冬季天寒地冻特别容易感冒。”
“而一旦感冒引发的咳嗽很厉害,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便给他发了一副电褥子来取暖防感冒。”
“我爷爷给我用来着,但我一般不会用,也是、也是冬天碰到这种特殊时期才会用。”
她说到最后有些不好意思。
外岛的冬季挺糟践人的。
实际温度不太低,可是湿度很大,导致体感很差劲,形成了22年网上说的冰系魔法攻击。
当然在绝对的温差之下,外岛的魔法攻击比北方特别是东北的物理攻击——绝对零度,还是要好受很多的。
否则这解释不了候鸟干嘛要在秋季从北方南迁到南方,毕竟候鸟们又不傻。
王忆对秋渭水说道:“我早就给你准备好了,本来还想着等哪天下雪了,我拿这电褥子送你当个礼物。”
“但你今天身体情况特殊,又有寒潮来了,我觉得还是给你提前拿过来吧。”
他又叮嘱秋渭水:“这电褥子你别给其他人看见,咱们队里电路太差劲了,电量也不够,如果家家户户都有一台电褥子,那咱的电网分分钟都崩溃!”
这个真是没办法了。
生产队的条件确实不允许他们一家一户一台电褥子。
不过到了冬季冰柜可以暂时停用,不管是菜是肉可以悬挂在阴面进行保存,保存时间挺可观的,这样倒是可以省下许多电量。
六台冰柜的用电比全队电灯用电还要猛烈。
他给秋渭水调了一档,秋渭水让他上床挤着试了试。
很温暖。
王忆跟她聊了会悄悄话,发现外面风越来越大,吓得他赶紧披上衣服先回去了。
心惊胆战的过了一夜。
第二天醒来后他伸展胳膊腿的试了试。
嗯,没感冒!
这让他挺开心的,在82年的劳动加上时不时穿越时空屋在两个时空的折腾让他体质大增。
公社那边动作很快,上午就有一艘长板型运输船来到天涯岛,开始大规模的卸沙来铺设一片新沙滩。
王向红特意找王忆来商量打排球比赛的事:“王老师,公社那边的意思是,一旦礁石滩铺设成沙滩,咱们这里就要举办排球比赛了。”
“咱们队里得组织男女各一支队伍,你看看怎么组建?需要怎么挑人?”
王忆说道:“让小秋老师来当教练吧,这件事我就不怎么去掺和了,因为我不太了解排球比赛。”
王向红一听这话便蹲下了。
他在烟袋锅里塞了点烟丝点燃,慢慢的吸了一口烟后问道:“小秋老师,她能带咱们天涯岛队伍夺取两个第一名吗?”
王忆笑道:“哟呵,队长你志向挺大呀,男女两队都要拿第一名?”
王向红坦然的说道:“嗨,咱们可是东家,东家怎么着也得拿下好成绩吧?要不然容易被人嘲笑。”
“咱要是拿不到第一名,人家会在背后戳咱王家的脊梁杆子——看看王家人,就他们有能耐、就他们能折腾,还搞什么排球赛,结果折腾来折腾去,他们不还是没有折腾出第一名吗?”
他阴阳怪气的说出这么一席话,听的王忆哈哈大笑。
老队长歪着嘴、吊着眼角阴阳怪气还真是像模像样。
王向红被他笑的不好意思,说道:“你别不在意,我跟你说,到时候水花岛肯定最先说这样的话。”
王忆说道:“就把这事交给小秋老师吧,咱们应该能拿第一名的,咱们要对她、对生产队有信心。”
王向红敲了敲烟袋锅说:“这不是光有信心的问题,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你跟我说说,我为什么要对小秋老师和咱生产队有信心?”
王忆说道:“那队长你知道咱们的学生为什么考试成绩会那么好吗?”
王向红说道:“原因你不是说了吗?第一是你让他们拼命做题,让他们学会了考试;第二是学校饭菜供应的好,他们有力气、有精力去学习……”
“明白了!”
他恍然的一拍膝盖。
王忆笑道:“你明白我说咱们肯定会赢的原因了吧?”
“第一,咱们可以多加训练,球就在咱们手中。”
“第二,排球队要保障吃喝,每天炖两只鸡、隔天吃一顿猪肉,把力气养的足足的。”
“这样咱的队员会打球又有力气,这样比赛怎么会输呢?特别是女队肯定能拿第一,咱们有小秋老师这样一个专业运动员!”
“有我干什么?”秋渭水从办公室里走出来恰好听到了他们俩最后的话。
王忆把她执教排球队的安排说出来。
秋渭水在他面前的时候总是有小女儿姿态,但在生产队里做事却有另一幅巾帼风范。
她说道:“我懂一些排球的战术,训练咱们生产队的同志问题不大。”
“女排的比赛上,据我所知咱们公社应该没有女同志会打排球,这样我们精心训练一下,拿个第一还是有信心的。”
1...400401402403404...5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