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在1982有个家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全金属弹壳
至于月饼的做法不用研究了,安排人手来学习就行了:
他买的是成品馅,品类比较简单,一共只有四种,分别是经典五仁馅、花生馅、芝麻馅还有一个豆沙馅。
这四种馅在八十年代初不说常见,但确实都能见到了,只是一般人家买五仁馅很少买其他馅的月饼。
就五仁的便宜……
而王忆买的五仁跟这年代的五仁不一样,八十年代初的月饼只要拿出来就能卖出去,好吃不好吃,老百姓没得选。
这年头很多月饼压根不是现烤的,都是几个月甚至几年前的东西,有些月饼硬的用牙齿啃不动。
但即使这样只要推上市场降降价,也会被老百姓一抢而空,现在外岛人家吃月饼不是一个个的啃,是用刀切几块,一个孩子分一块过过瘾就行。
王忆研究机器,王向红那边开始清点妇女来上工。
烤炉的个头不小,一共四层两边八个托盘,每个托盘能放入五十个大个头月饼,一次能烤出四百个月饼。
王向红点了十个妇女过来忙活,有要和面揉面的,有要盯着烤炉的,最多的是用模具扣月饼的。
队里有了月饼烤箱的事当天傍晚便传遍了全队。
这压住了小摄影家的消息,让学生们很不满意。
他们还以为自己能出风头呢!
恰好第二天的23号是秋分。
这一天到来,时令分两边,一边是夏一边是秋。
中秋要来了!
大清早的被选入点心队的十名妇女去了寿星爷家里,寿星爷不出去讲古了,他坐在屋门口好奇的看。
队里还没有自己烤过茶食点心呢!
王忆拿着一张土豆饼一边吃一边走来,问道:“嫂子婶子你们来的挺早,都吃过饭了吗?”
妇女们腼腆的笑。
都没吃早饭。
王忆说道:“行,等第一炉月饼出来,分给你们先吃两个,就当早饭了。”
他把最后一口土豆饼塞进嘴里,又把带来的两张土豆饼给寿星爷。
寿星爷闻见香味使劲抽了抽鼻子:“是大油饼?”
王忆说道:“不是,是土豆饼。”
寿星爷疑惑的问道:“土豆还能做饼呢?”
王忆笑道:“能,土豆丝混上鸡蛋液和面粉,你尝尝,寿星爷你尝尝。”
寿星爷乐呵呵的说:“跟着你净吃些好东西了。”
他撕下一块土豆饼塞进嘴里,顿时满足的眯起了眼睛:“香、这可真香呀。”
土豆饼油多,他看看手指肚上沾染的油脂,便塞进嘴里舔了舔。
好吃,真是好吃!
王忆回到厢房去跟妇女们说:“那个做月饼这事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
“要说这个活简单,是因为咱们已经把馅儿准备好了,只要用面皮包住馅儿,放到模子里扣出来就行,再上炉子烘焙,烘出来的就是月饼,简单不简单?”
妇女们笑了起来:“跟蒸包子一样呀。”
“比蒸包子还简单,蒸包子咱还得自己调馅儿呢。”
王忆让她们随意的聊了几句,然后说道:“流程简单,但要做出合格的月饼却不简单!”
“月饼还不是包子,月饼不光要好吃还要好看!再说了,包子是咱自己吃,月饼却要往外卖,要做的漂漂亮亮的才能好卖!”
“我刚才说的那些只能做出月饼来,但要做的好看,那就需要技术了!”
一个叫孙贝贝的少妇讪笑道:“其实,做的不漂亮也能卖出去……”
“我们是要卖到沪都的!”王忆说道。
月饼馅在22年有的是,他可以将点心队做大做强,做出一个饮食品牌来。
然后他继续说道:“所以这月饼咱们要做的漂亮点,但这不容易啊,很考验咱们的技术,前期我估摸了,肯定有五个问题——”
“纹路不清晰、上色不好看、偏软或者偏硬、烤的过程中会开裂、烤完会塌腰泄脚的,还有一个回油慢导致吃起来太干、不香。”
其实这月饼具体怎么做他也不好说,他就是在22年看了一些烤月饼的食品,又让邱大年在烘焙店找师傅买了烘烤技巧自己学习了一下,期间肯定需要实验。
相比于这个时代,他的月饼只要做的不太难看那肯定能热卖,毕竟馅儿的质量在这里摆着的。
就像海鲜凉菜摊子,现在县里有不少人家看他们生产队卖凉菜发了财心动了,于是跟着拌凉菜、卖凉菜。
可他们不管怎么调味,就是卖不过他们生产队的摊位,为什么?
因为生产队的凉菜舍得用料!
同样,王忆这边的月饼馅相对于这时代的常见馅料而言有碾压式的优势。
再一个他用来做面皮的料也都是好料,用转化糖浆、用花生油,用的面粉可不是普通面粉,有低筋粉、高筋粉,现在食品厂做的月饼面皮肯定没有他这么多讲究。
他领着社员开始下手做实验,把糖浆和油充分搅拌均匀,直到油和糖浆完全融为一体。
再往里按照比例加高筋粉、低筋粉和水——他是带着电子秤过来称重加水的。
这年头也算是个稀罕景了,因为现在不管是厨师还是面点师为什么都是老师傅值钱?因为这些活要做好了得靠经验!
有经验的师傅一过手就知道炒菜要用多少菜、多少盐,做点心要用多少面多少水。
没有经验的那就有意思了:做点心时候加面多了就再加点水,加水多了就再撒点面……
最后加成什么样全看祖师爷怎么保佑了!
王忆指导妇女们说道:“月饼的面皮要求很高,饼皮的状态要不软不硬,太软会泄脚、太硬会裂开,拌匀后揉成团儿,像这样就可以……”
他是按照师傅给的比例来加面加水的,揉了一通后感觉没问题。
这面团温暖柔软,触手生弹……
一看就好吃!
他叮嘱妇女们:“别太使劲揉啊,别让面团上劲了。”
面活好之后还要醒面,王忆掏出个温度计挂墙上,说道:“嗯,当前温度还行,两个半小时吧。那个我给你们贴个表,你们要监控一下温度,不同温度醒面时间不一样。”
妇女们都惊呆了。
还能这么操作?
恕我等孤陋寡闻,我们今天是大开眼界了!
不过她们也来信心了。
本来她们第一次烤月饼非常担心自己手艺不到家,浪费面粉浪费馅——队里对浪费问题特别看重。
社员们自己也自觉,她们都知道生产队现在条件困难,如果浪费了队里的东西,不用王向红批评她们,她们自己都会难受的抹眼泪。
如今王忆给她们一演示:她们有没有经验压根没关系,人家把一切标准都定出来了。
用乡下话说就是,小牛学大牛屙屎,尾巴怎么摆、屁股怎么翘,照着学就行了!
实际上确实这样。
王忆让她们先醒面自己去上课了。
等到半上午的时间到了,他去领着妇女们开始揉面、揪面团,塞上馅儿扣进模子里,拍出来的就是漂亮的月饼!
黄澄澄、软绵绵,花纹很漂亮,上面还带这四个字:花好月圆!
第一批次是五十个月饼,王忆开了烤箱的一个烤层,放进烤盘之前他先教妇女们在月饼上刷一点水来润皮:
“记得先给烤箱做个预热,每天早上和下午做一次预热就行。”
“行了,放进去,上下可以调整温度。看这个钮,看到了吗?一层有两个,上面的这个是空置烤箱上头的温度,下面这个是控制烤箱下头的温度。”
“烤月饼不是跟蒸馒头蒸包子一样,一次就出炉,得分成两次,第一次是定型。”
他又挑出鸡蛋黄配料调了个汁水,说道:“定型之后先把月饼抽出来,然后用这个刷一层,这样烤出来的月饼一般会更好看一些,也更有光泽。”
后面这节课被他调走了,他直接留在了月饼工坊里。
定型二十分钟,烤制又是十分钟。
这时候已经有香甜的滋味从烤炉里冒出来了。
时间到。
王忆深吸了一口气。
关掉烤炉戴上手套将烤盘端了出来。
五十个巴掌大小的月饼整齐摆放在上面,外观饱满油光发亮,拿起一个看看,底部平整,整体没有任何收缩、塌陷和露馅的痕迹。
他捏了捏月饼。
月饼回油很成功,表皮挺松软的。
第一次烤月饼就相当成功!
这花钱就是比单单看免费视频学习要更好,烘焙店师傅给的配方和流程很精准,很有用。
王忆分给她们一人一个月饼,笑道:“来来来,都尝尝,一起尝尝咱们自己烤出来的月饼。”
他拿了一个豆沙和一个芝麻的去给寿星爷送过去。
寿星爷挺不好意思的,捋了捋胡须说:“队集体的东西……”
“就是咱们社员的!”王忆打断他的话说道,“再说了,我们占了寿星爷你的房子……”
“你这话说的不好了,一家人说出两家话来了。”寿星爷又打断他的话。
然后问:“那我尝尝咱队里的月饼?”
王忆看着他馋样子哈哈笑了起来:“寿星爷你快尝尝吧,你活了一百多年,吃的盐巴比我吃的米都要多,见多识广有经验,来,指导指导我们。”
寿星爷小心翼翼的咬了一口。
两条眉毛夸张的挑动了起来,他指了指手里的月饼又指向王忆:“你、你们怎么做的?”
他眉开眼笑的抿了抿嘴巴,满脸的满足:“好吃,我确实见多识广,可没吃过这么好吃的月饼。”
“这是什么馅儿的?我就没吃过这个馅儿的月饼!”
王忆看了一眼说:“豆沙馅的,专门给老人准备的馅儿,豆沙这东西挺常见的,你不至于没吃过吧?”
寿星爷认真的说:“我真没有吃过豆沙馅的月饼,豆沙我吃过,豆沙包嘛!”
“说起来我还吃过里面带蛋黄的月饼呢,是祥鸿的战友来看他捎带的,说是广粤月饼,跟咱们的不一样。可我没吃过这个豆沙馅的,豆沙馅的真好吃!”
他又轻轻的咬了一口,赞叹道:“太好吃了,王老师,我不是在这里瞎说话,这月饼还能这么好吃?”
“香、甜、软,我实话实说、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我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点心,你这月饼做的比那什么龙肝凤胆也要好吃啊!”
王忆一听这话当场乐的拍大腿。
老爷子哟,你这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你这是有一说10000!
不过刚出炉的月饼确实要比冷却后好吃,工坊里头的妇女们也在惊呼,她们是真吃惊了:
“这漂亮月饼咱做出来的?”
“哎妈呀,好吃,这个太香了,花生嘎嘣脆,真好吃!”
“王老师王老师你快回来尝尝,咱这月饼烤出水平来了!我去年吃过市里头供销社买来的月饼,绝对没有咱的好吃,差老鼻子远了!”
王忆回头笑道:“对,我尝过了,咱们的月饼是好吃,你们放心大胆地做吧,今天先做它五千个,咱们点心队请全队社员吃月饼,怎么样?”
妇女们高兴的喊:“好!”
寿星爷乐呵的不行:“哈哈,又有好吃的了,太好了,又有好吃的了。”
王忆先给妇女们一人分了四个月饼当早餐,剩下的几个全收拾起来给了寿星爷,说:“你去讲古的时候,切开分给晚辈们尝尝,让他们尝尝咱自己的手艺!”
寿星爷乐呵呵的说道:“好啊好啊,王老师你是真能,考虑的也是真周全,难怪祥鸿那娃全队的社员都要听你的了,你就是能!”
“我以后也听你安排,你有文化就是不一样,啥都懂、啥都会,我还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你就是诸葛在世、孔明转生啊!”
王忆更乐了。
老爷子是吃货呀,为了一口吃的这不只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这是有一说10086了!





我在1982有个家 365.这月饼有缺点(请注意,章节末有必看内容)
花生油、糖浆还有各种馅料,它们一旦经过炙烤,那味道可就太香了。
香甜气味满岛的飘!
这一点不带夸张的。
烤月饼是很快的,只有醒面比较耽误时间,但醒面可以一次性多醒一些面,然后将时间段衔接起来。
醒面之后揉面团、包馅料,用模子扣出月饼造型,这速度杠杠的快。
进烤炉不多久就能出炉,一炉满满当当可是四百个月饼呢!
下午的时候凉菜销售队就带上了月饼。
王忆给月饼配了草纸、和塑料袋,另外队里的印刷机可以派上用场了,用红纸印刷了好些福字。
外岛卖月饼按‘斤’,四个一斤,这样一斤用草纸正好能包裹起来,四个一叠,再盖上一张方形红色光纸,纸绳一捆,节日气氛浓厚。
王忆这边稍微做了改良,红纸上有一个福字再用塑料袋装起来,以此方式来进行出售,会看起来稍微高档一点点。
月饼销售两个渠道,一是销售队的摊位,二是大众餐厅。
反正现在凉菜生意不好做了,天气冷下来,老百姓多数不会花钱买凉菜,只有好这一口的还会吃一些,但也吃的少了。
这种情况下正好卖上一段时间的月饼。
卖月饼这生意要谋划,王忆带了四种口味一斤月饼给王向红送过去,让他和办公室里备课的几个老师给品尝一下。
王向红放下烟袋杆用烟草熏黄的手指捻起一个月饼,脸上是乐呵呵的笑容:“不用尝了吧?这绝对好味道,寿星爷和几个大辈都给它们做过广告了。”
话是这么说,该尝尝还是要尝尝。
他吃了一口五仁的,祝真学吃了一口豆沙的——王忆告诉他这个最软。
这年头的五仁月饼的五仁有讲究,是核桃仁、杏仁、花生仁、瓜子仁和芝麻仁,代表的是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准则。
中秋节吃五仁月饼,其中的圆月饼象征着团圆,而五仁则表达了吃饼人的高尚品德。
不过现在物资匮乏,五仁月饼中的五仁是很少的,会往里放一些青红丝来充数。
王忆这边用的五仁馅那就霸道了,22年想找82年这么寒酸的五仁馅也找不到呀,这都是新五仁。
核桃仁、花生仁、瓜子仁、南瓜子仁、芝麻仁、杏仁等等,没有青红丝,葡萄干全是大个头的,用了南瓜馅取代面粉来调和五仁,这口感和味道非常好。
王向红咬了一口顿时连连点头。
那边祝真学是直接就赞不绝口了。
杨文蓉更是开心的笑道:“王老师,太好吃了,比六哥从沪都给我带回来的点心还要好吃呢!”
这可不是夸张的表现。
他们这辈子没吃过这么软香可口的月饼!
王向红掰开看里面的馅料,一眼看去眼睛就瞪大了:“这馅儿好呀,我就说怎么会这么香,嗯嗯,越嚼越香,这里面葡萄干真大!”
“那咱定价一斤要一块二角钱,这定便宜了啊!”
王忆笑道:“百货商店和门市部,今年的五仁月饼定价就是一块二或者一块三一斤,我去打听过了……”
“咱的比他们的好多了!”王向红说,“咱的用料太实在了,就是吃头差一点。”
听到这里王忆一愣:“等等,咱的吃头差一点?你说的吃头是口感啥的对不对?咱们这月饼吃头多好呀,我特意做的特别软!”
现在月饼都很硬。
相声里面说,一块月饼掉到马路上,被过往汽车碾压。月饼被轧得嵌进了柏油马路中,当工人拿着铁锹把月饼撬出来时,发现还是完整的。
虽说这说法有些夸张,但由于生产工艺水平和技术水平所限,月饼在这个年代确实很硬!
再一个现在月饼不是直销的,是先在食品厂做好月饼,然后进入库存、统一分配,再通过货运送到各地仓库,仓库清点并储存,最终在中秋节之前进行销售。
中秋节之后好些地方就不卖了。
这样一套流程走下来是需要时间的,怎么着也得三四个月,经过三四个月的水分蒸发和面皮干涸,于是月饼就更硬了。
结果王向红认真的跟他说:“咱们吃头不行,做的太软了。”
王忆叫道:“对啊,我故意做的软一些,软了才好吃……”
“软了那不够吃!”王向红打断他的话,“现在老百姓吃这个月饼,是,软了好吃,可家家户户那么多口子人,你一人分半个月饼,这么软,那是不是三两口就下去了?”
“这样的吃头不行的,你想想,糖块这东西好吃,为啥要做成硬的?做成软的没人买了,买回去给孩子,嘴巴一砸吧,糖没了!”
王忆呆住了。
真的呆住了。
是我、是我考虑不周啦?
他开始怀疑人生。
王向红看着他的表情,便问道:“你啥意思?你有把它烤硬烤干的工艺?”
王忆苦笑道:“烤硬烤干不好吃。”
王向红说道:“月饼还不好吃?有个香甜滋味在嘴里砸吧着就行了!这东西不是大馒头也不是饼子,不能让人大口的吃呀。”
“大口吃月饼,那得啥条件?干部家庭也不能这样吃,能大口吃月饼,那得等到社会发展进入初级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才行!”
王忆真是只能苦笑了。
祝真学笑道:“是啊,我这家里条件算好的了,双职工家庭,可一直也舍不得让孩子大口吃月饼。”
“以前,咱不说建国之前了,建国之前我家里吃不起月饼的,建国后我工作了,家里有孩子了,然后一般是家里一个人能分两块月饼的配额。”
“中秋提前买了,等到中秋那一天,由家里表现最好的孩子来切饼,一块月饼要切成四块,一人一份一块,慢慢吃。”
祝晚安放下笔兴奋的说道:“我还记得以前的日子,小时候我家里都是我切月饼的。切完以后家里人都慢慢吃,先慢慢咬一层皮,再咬一口馅儿下来含着吃,连落在手心的碎渣都会舔干净!”
过去的日子很苦,可如果是在回忆中,那就会甜蜜许多。
逝去的光阴总是珍贵的。
王向红又咬了一口月饼,一边慢慢吃一边说:“你们这还是建国了,国家体恤老百姓,分着让老百姓吃一口月饼。你问问祝老师,建国前咱普通老百姓真吃不上月饼。”
祝真学说道:“对,吃不上,拿咱翁洲来说吧,我就是民国那年的生人,你们猜我第一次吃月饼是多大?”
“二十三四,那年你跟着我的爷爷奶奶去了羊城。”祝晚安笑吟吟的说道。
祝真学也笑了起来,伸手点了点她,然后继续说:“是呀,二十三四了,我跟着爹娘去了羊城,那年八月十五,第一次吃到了月饼。”
“那时候月饼真贵呀,我还记得我爹当时咬咬牙买了个七星伴月——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它是有个盒子装了八个月饼,其中一个个头特别大的月饼,旁边再放七个小月饼,就像七颗星辰拱卫一轮圆月。”
王忆吃惊的问道:“哟,民国时候就有这样的月饼包装款式了?”
祝真学说道:“对,有,那时候月饼样式比现在还要多呢,不过也贵。”
“当时羊城陶陶居的月饼档次最高、最好吃、价格最贵,普通月饼每盒卖1元左右,而七星伴月则卖到3元2角一盒。”
“比现在都贵。”杨文蓉下意识的感叹道。
祝真学笑道:“那时候花的是毫洋,不是现在的人民币,换算一下你就知道有多贵了。”
“那时候羊城的劳工都没有房子,住在工厂或者租房去住,然后每月的租房开销是多少?”
他咬了口月饼比划了一下:“用不了三元,相当于陶陶居的三盒普通月饼。”
“而且当时羊城市内还有政府开发的少量劳工住宅,条件比较差但便宜,单人房每月租金八角,家庭房间每月租金才4元,水电费均已包含在内,不另收取。”
“也就是说,在陶陶居买一盒最便宜的月饼,可以在劳工住宅租一个月的小单间;买一盒高档月饼,则超过一个家庭在廉租房社区租房一月的全部开销。”
说到这里他又补充了一句:“七星伴月还不是高档月饼,另外还有一种叫陶陶可观月的月饼,每盒5元,这应该是很高档的月饼了,我没吃过。”
王向红感叹道:“三几年时候的事,小鬼子还没有全面侵华呢,那时候日子不好过,却也能凑活过。”
祝真学也叹了口气:“唉,三几年,一回头五十年喽,半个世纪!”
“现在回头想想,当时我爹娘还那么年轻,我娘在纺织当女工,刚去11元,后来到25元;我爹在纺织厂当电机修理工,每月是50元左右。”
“我记得清清楚楚,当时我念师范,他们俩不会算账,家里都是我管账。”
他说着话倚在了椅背上,眼神看向门外被秋风摆弄的花枝,满脸的怅然。
时光,真是神奇又可怕的东西。
祝晚安看出大家的情绪都受到感染了,赶忙笑道:“咱们把话题扯远了,还得说这个月饼,这月饼真好吃,我这个是花生仁的?太香了吧!”
“确实好吃。”杨文蓉舔了舔嘴角粘的零碎,“过几天我一定多买几块,回去放到米缸里做米缸月饼。”
外岛的老人把月饼买回家,不会直接吃,都是提前几天买了放入家中的米桶,用米盖上或者是放在米上。
1...357358359360361...5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