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在1982有个家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全金属弹壳
漏勺问道:“金柱家是怎么回事?他不在你们队里住了吗?”
钟金井抽了口烟说:“嗯,金柱他们家里现在去市里码头干活了,去年队里大包干,然后他家里头承包了一艘船,自己去市里养船了。”
王忆一听这话还真跟钟世平说过的家世有点像。
他问道:“这个金柱同志的母亲是不是做菜的手艺很不错呀?”
屋子里的钟家人便纷纷笑了起来,有的还笑着摇头。
王忆疑惑的问:“怎么了?大家怎么这么笑?”
钟金井弹了下烟灰,不好意思的说道:“金柱他娘是资本家小姐,哪能会下厨做饭烧菜?她是、她是那啥,就是跟男人相处的手艺很不错。”
“算了不说她、不说她,哈哈,王老师你们快坐下、快坐下。”
钟父说道:“说起来金柱他娘好像去了城里后还真又舞弄了一个城里的老头,那老头是城里一个大食堂的大厨师傅吧?我听金柱说现在他们吃的可好了,都是大厨师傅给掌灶。”
钟母点头说:“是,听金柱的意思是他们还准备盘下个门头开个饭店哩。”
“他们家凭什么开饭店?”钟金井不信的摇摇头,“承包咱岙里的渔船这承包费还没有交齐呢。”
王忆听着他们闲聊心里一动。
钟世平还真可能是这钟家岙的人!
他回忆了钟世平的自我介绍,然后其中就有他们家里从改革开放开始养船、他奶奶厨艺好在城里码头开了饭店由此而发家致富的信息。
而根据他对钟世平的了解,这家伙可狡猾了,嘴里实话不多。
那么如果他们家最早开饭店不是靠他奶奶掌灶而是靠他奶奶傍上的城里老师傅掌灶的,这样他的话就说得过去了:
这种事怪尴尬的,他肯定会避重就轻的把家里最早开饭店的功劳挪到奶奶身上。
不过这事不是什么重点,就是让他了解了一个八卦消息而已。
再就是在此时此地得到钟世平的消息,王忆还真有些感慨。
时光太奇妙了。
坐下之后是喝茶,钟金井说道:“你们先等等,这茶叶都是陈茶了,等我回家去拿今年春茶过来。”
漏勺便拦住他说道:“钟大叔你别麻烦了,你看我们这不是过来接钟瑶瑶同志去学校上班吗?”
“我们学校福利挺好,昨天是教师节,我们校长给所有教职工准备了福利品。”
“钟瑶瑶同志虽然还没有去上班,但今年开学我就把她的意向告诉我们校长了,我们校长给她腾出了一个编制,然后昨天教师节也给她准备了福利品。”
他说着打开了一个手提包说:“我说这么一堆话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这些福利品都是生活用品,男同志是烟酒女同志是糖茶,你看我给她把福利品带过来了,里面有茶叶,用我们带来的茶叶算了。”
听了他的话,桌上几个人都吃惊的连连眨眼睛。
钟金井愕然问道:“昨天是教师节啊?现在还有教师节这个说法?教师节学校还给老师发福利品啊?”
他看向钟世兴,钟世兴是岛上小学唯一的公办教师。
钟世兴说道:“从去年开始吹风,有提议说以后将九月十号定为教师节,不过国家还没有立法通过这个提议。”
“还有这个教师节发福利品——咱们学校哪里有这条件!”
王忆点点头道:“对,是这样子的。”
漏勺用试探的眼神看向钟瑶瑶:“给你带的这些福利品放到哪里去?”
他从自己的手提包里拿出一身衣服递给她:“这是以后你的工作服。”
“校长听说咱俩文化水平低,平时往来写封信都难,然后他给你准备了一本字典和一个笔记本、一支钢笔,鼓励你以后去了学校不光要在大灶干工作,平日里还要学习。”
“这些是暖壶、毛巾、枕巾还有床单之类的,都是生活用品,给你的生活用品……”
他把东西一样样收拾出来,桌子上的人纷纷下意识站起身,一起好奇的打量这包里拿出来的东西。
全是好东西啊!
漏勺最后还拿出来一个精致的红色钱包递过去,说:“看看这里面。”
钟瑶瑶下意识打开钱包,里面是整齐的票证。
她拿出来一看,惊呼道:“啊?粮票、肉票、布票?都是商品票呀!”
漏勺说道:“嗯,也是咱们教职工的福利用品。我们校长跟供销公司关系好,给咱们教职工争取了票证,哪怕不是非农业户口也能吃上商品粮。”
这一点对于外岛的渔民来说格外重要!
钟世兴被这条件羡慕的忍无可忍。
他满脸堆笑的说:“王老师、王师傅,哈哈,你们俩可能还不太清楚,我二哥不太乐意让我这大侄女去你们队里小学上班。”
“这个怎么说呢,我家里有个小妹,嗯,今年22岁,初一的文化,然后她最近想找个工作,我寻思着……”
听到这里钟父也忍无可忍了,打断他的话说道:“不是,大兴,你这、你在我家你说这话。”
钟世兴有些尴尬,但还是坚持着说道:“二哥咱们都是实在人,王老师的为人咱们也都清楚,对吧?守着王老师咱们说实话,你不是不赞成让瑶瑶去他们天涯小学上班吗?”
钟父是寻常渔家汉子,嘴皮子比较笨,听钟世兴这一说他更尴尬,搓着手满脸为难。
钟母赶紧接话说:“我当家的觉得瑶瑶没有厨艺,所以不赞成她去学校厨房上班,觉得她没有这个本事。”
“但是我觉得这种事得听、得那个尊重瑶瑶的意见,这叫尊重个人选择嘛,瑶瑶要是愿意去他们学校厨房上班,我们肯定还是尊重她的选择。”
钟父这会还是为难。
他瞅瞅漏勺那张脸。
要是把闺女送走,那面前这男人十有八九就是自己女婿了。
不过现在来看好像这男人也不错,跟打听到的消息不一样,起码人长得还挺有福相。
长得胖就是有福相!
但他还是不太乐意让闺女嫁给一个大自己十好几岁的男人,不光是觉得这事丢脸,他觉得这事还委屈了自家闺女。
至于自家闺女乐意?
乐意也不行,小姑娘家家的懂什么男人?男人最坏了,为了糊弄个媳妇什么甜言蜜语都敢说。
他这次把钟金井和钟世兴找来一起吃饭,便是因为这两人都是他们队里说话有用的能人或者干部。
他想让两人来给漏勺施压,让漏勺打消对自家闺女的企图。
结果万万没想到。
他请了一个能人请了一个干部,人家直接带来一个大学生!
碾压局啊!
更没想到人家单位这福利待遇也太好了,说他不心动是假的,特别是可以去吃上商品粮这回事,这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
这样他便犹豫起来:他希望闺女能有个好前程,可是他又觉得闺女要是嫁给漏勺给家里丢脸也会生活不幸福。
不说别的,广播上说了当今社会男人寿命就比女人短,漏勺又比自家闺女大十几岁,那么再过上个三十年四十年,是不是得自家闺女去伺候这个漏勺啊?
他又看向王忆。
这个男人倒是挺适合当女婿的……
钟父这边犹豫,钟瑶瑶这里不犹豫。
她拿到工作服打开一看上衣红色裤子黑色、样式好看布料结实顿时满心欢喜,便果断说道:
“爹娘,我都二十四了,我自己的事我自己能做决定,我要去学校上班。”
钟金井又抽了口烟,说道:“老二,让瑶瑶过去上班吧,王家生产队现在好,那日子好,瑶瑶过去错不了。”
他又问王忆:“王老师,瑶瑶这身衣裳跟你们在县里新开的大众餐厅服务员的衣裳差不多呀?”
王忆说道:“对,其实是一样的,是我们社队企业服装队的产品。”
钟金井问道:“那瑶瑶以后有没有机会去你们的大众餐厅当服务员?”
王忆说道:“以后的话完全可以,不过叔、哥你们相信我,我们队里小学的待遇和前途比去县里饭店当服务员要好!”
钟世兴这边笑道:“我信、我肯定信你王老师的话,你王老师和王支书都是咱外岛头顶天脚踏地的好汉子,说的话绝对好使。”
“所以我幺妹哈,挺好,挺有文化的、手脚也麻利,真的,不信你问问我二哥二嫂,所以我爹娘一直想给她找个好活但咱家里没条件没关系的,所以我意思是,你们学校还招人吗?”
王忆问道:“你幺妹是自己去上班还是想要拖家带口的过去?”
钟世兴一下子把握住了这句话的重点,说:“我幺妹刚20,比我小18岁,还没有结婚呢,哪有拖家带口?她就自己一口子。”
王忆说道:“行,那让她一起去吧,我们学校大灶正好缺人手。”
钟金井想弹烟灰,结果手一抖把烟蒂给整个弹出去了。
他想捡回来没好意思,于是犹豫了一下,说道:“那个怎么回事呢,我妹妹家里的大闺女,就是我大外甥女,她那姑娘也挺好的,王老师要不然你也给她安排个工作?”
钟母换了茶叶上来给他们倒茶,接着钟金井的话说:“王老师你也考虑考虑我二闺女,你看她姐自己一个人在你们队里上班,你们学校能不能给我二闺女也匀个活?”
正在灶台前烧火的姑娘赶紧擦了把额头上的汗水回头看王忆。
王忆痛快的一挥手说:“咱们这什么关系?没问题,都能安排。福利待遇都一样,都是咱们小学的后勤职工编制!”
漏勺和大迷糊来负责大灶其实挺吃力的。
而且马上又要开始磨豆腐。
磨豆腐可是力气活,他准备让大迷糊去干这活,这样大灶可就要缺人手了。
这时候要是能给补上四个女同志的话,那大灶的工作便能如常运转。
何况队里还有好些光棍呢。
所以他不只是给学校大灶招员工,还是给队里招媳妇儿!
至于几个姑娘会不会不愿意嫁进天涯岛?
这个王忆还真有信心。
王家的青年并不丑也不懒更不坏,他们前两年娶不上媳妇就是因为穷!
这几个姑娘只要进入天涯岛享受过岛上的电气化生活和富足的物资供应,那以后绝对愿意留在岛上过日子。
而且岛上不光是物质生活丰富,精神娱乐项目更丰富,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还有电影放映机,以后会有其他电气化工具的带入,这足够吸引人留在岛上了。
如果对此毫无兴趣、不想留在岛上?
那天涯岛自然不会强留人家,结束合同便是。
本来只准备过来招聘一个钟瑶瑶,结果钟家把二闺女也给送出去了。
直接投了!
这样饭桌上一切顺利了,没有什么旁敲侧击也没有什么语重心长,大家伙推杯换盏的吃喝就是。
不过能看出钟家生活条件不怎么样,酒是一毛烧,菜全是海货。
螃蟹大虾、海螺蛏子,清蒸大黄鱼、清蒸金鲳鱼、用酱油红烧了带鱼,都是外岛海上常见的东西。
主食是面条。
钟家有个竹编的大瓮用来存放稻谷,为了避免被老鼠偷稻谷也为了避免进虫子,大瓮是精心搁置在了客厅角落里的。
钟母就把干面条放在这里面,这也是外岛最常见的干面条储备方式。
这也一是可以防老鼠防虫咬,二就是为了防止受潮。
因为谷子是晒了又晒放进去的,很干燥,极具吸水性。
于是钟母拿出干面条,钟金井和钟世兴看到后便调侃说:“行啊二嫂,你家里还备着面条。”
“二嫂你家里条件还行,还能有干面条,我家里可找不到这样的好东西。”
钟父呵呵笑道:“这还真是好东西,东屋里上上个月刚给还回来的,是新鲜面条。”
东屋就是东邻居。
漏勺偷偷给王忆解释,外岛穷人家多,他们做不到时时刻刻家里存放着面条和肉食这些好食材,有时候突然有亲朋好友上门来做客,他们就会去倒借。
听钟父的意思是他们家里面条之前被东邻居家给借走了,七月份的时候人家又给送了回来。
他说话声音小可钟瑶瑶还是听见了。
姑娘很大方,笑道:“是这么回事,不过我家一般不出去借,我娘要强,虽然我家也穷,但总是为客人留了吃食的。”
“就像这干面条,我娘隔着十天半个月就会拿出来晒一晒,保存时间长。”
“也不光是为咱自家客人准备,咱家有东西,前后左右的邻居都在胸膛里放着心,他们知道自家突然来了亲戚朋友的不至于丢了面子,可以来咱家倒借。”钟父说道。
这样话题便说开了,大家伙便不再藏着掖着,都把这事拿出来说。
钟金井是文书,家里生活条件好。
生产队文书、会计之类不是国家干部,但公社每个月多多少少给点补贴,不给钱给粮票买白面白米之类。
不过他家也是从这样的日子过来的,所以喝了口酒叹气说:“得亏改革开放,让老百姓有力气的去出力气、有本事的去耍本事,让咱们社员日子好歹强了一些。”
“以前有时候真是几块汤头放一年啊,满村就靠这些汤头应付亲戚。”
汤头这东西更应该叫‘菜’头,硬菜上头好看的东西,比如谁家来了客人端出一大碗菜,打眼一看这一大碗都是大肉片子。
其实掀开大肉片下面就是萝卜白菜土豆芸豆之类的蔬菜,这些肉就是汤头,是用来好看的、用来维护主人家颜面的。
客人不能吃汤头,得掀开肉片去吃下面的蔬菜。
为什么?
因为这些汤头往往都是借来的!
不过汤头很危险,有些人家的孩子是真馋的没办法,肚子里没有油水,看见肉两眼放光。
大人能克制住欲望孩子克制不住,所以汤头上桌一旦桌子上有小孩那得看着点小孩,要不然小孩会抓住机会夹走块肉片吃。
所以平日里外岛谁家来亲戚,等亲戚走了经常能听见小孩哭。
一听这哭声其他人家就有数了,肯定是这家人的孩子没馋住嘴,在饭桌上吃了汤头。
一人一大碗的面条里头也有汤头,是一块块鸡肉。
漏勺断过碗的时候便轻车熟路的把鸡肉给拨拉开,自顾自吃里面的面条。
钟父不想让闺女被以后的婆家人看轻,便说道:“小王你吃肉、王老师你也吃鸡肉,来来来,大家都动筷子,先吃几块鸡肉过过瘾。”
钟瑶瑶的弟弟十四五岁的样子,是个愣头青,他说道:“爹,这鸡肉是二沉家的,给人吃了咋能行?”
钟父听到这话大感尴尬,便含糊的说道:“是去找二沉家借的,咱家里鸡太小不能杀。回头去买点猪肉还给二沉家里,我看学校给你姐发了肉票。”
漏勺说道:“这肉票你们送亲戚吧,要吃猪肉我们队里有猪,我们学校门市部的冰柜里有猪肉,从我们学校买就行,不用票还便宜。”
王忆扒拉着面条说道:“对,从我们队里的门市部买就行了。”
他其实挺不想吃这鸡肉的。
这就是汤头。
估计已经不止被一个人的筷子拨拉过了……
不过入乡随俗他也不能瞎讲究,只能吞了吞口水硬生生的冲着鸡肉下嘴了。
要是他不吃不碰,让人误会他这是看不起穷人家那可就不好看了。
结果他这样还是被人给误会了。
看着他冲着鸡肉咽口水,钟父直接把自己碗里的面条拨拉开说:“来来,王老师我给你夹两块肉,这孩子妈还是心疼我,给我碗里放的鸡肉多。”
“还有我、还有我。”钟世兴也向王忆献殷勤,用筷子拨拉开面条给他夹鸡肉。
他筷子上沾了面条头,于是他下意识塞嘴里吸掉又重新夹起鸡肉。
王忆大惊失色赶紧说:“大家别客气……”
“不客气不客气。”桌子上的碗都端到了王忆跟前,“王老师吃我的。”
王忆想找理由拒绝,但一时情急没想到合适的借口,这样他心态一下子崩了。
人家是一点朱唇万人尝,到我这里怎么就是万人口水我来尝?
难受了啊!





我在1982有个家 353.大闸蟹出水(周一求推荐票哈)
这顿饭吃的宾主尽意,彼此都开开心心。
王忆带着漏勺先行回到船上。
而此时队长正坐在船舱门口吹着秋风抱着大搪瓷缸一下一下的抿。
好像是在喝酒。
码头上出行的钟家人看见了也问他:“你说你真行,你也不弄点下酒的肴,就这么干喝啊?随便弄几条小鱼干也行嘛!”
队长便举起搪瓷缸示意:“没喝酒,大晌午头的喝什么酒?吃饭喝汤呢,吃的是开水泡方便面,喝的是面汤。”
他顺势又抿了一口。
真香!
方便面这东西怎么这么好吃呢?
他正感慨着突然一抬头,看见了王忆和漏勺走上了码头。
只看见他们两个人。
见此他急忙收起搪瓷缸紧张的问道:“王老师、漏老师,怎么了?他们家里不愿意让闺女来小学上班?”
王忆正要说话,漏勺急忙扯了他一把,唉声叹气的说道:
“钟瑶瑶的父母是知道我俩事的,他们也明白让钟瑶瑶去学校的大灶上班是干啥。”
“之前我跟王老师走到他们家屋后的时候就听见他们两口子的讨论了,是啊,咱们队里又不缺劳力,为什么从外队找女同志去大灶上班?还给算工分、还给发福利品,人家都明白我们的企图啊。”
队长安慰他说道:“没事,漏老师,这事是钟瑶瑶家里头有眼不识金镶玉了,你就是一块金镶玉,他们家以后有后悔的时候。”
漏勺苦笑道:“我长这个磕碜样,算什么金镶玉?”
队长认真的说:“你就是一块金镶玉,可能以前咱队里人都以为你是铜包石头,但王老师把你一雕琢,你现在已经是学校的教职工了,你说你不是金镶玉你是什么?”
漏勺说道:“那看来我以后能找着媳妇儿。”
“能,肯定能,等我去我媳妇娘家给你琢磨一个,她们姚黄岛两个队,不管姚家还是黄家不少闺女都挺好的。”队长拍拍他肩膀说道。
王忆对漏勺说:“你见好就收,队长可是对你掏心掏肺,你得报答人家的。”
队长下意识的笑道:“咱们都是一个队的老少爷们,互相之间谁不是掏心掏肺?怎么还用上报答了呢?”
“要报答也是咱队里人都报答你王老师,是不是,漏老师?”
漏勺赶紧说道:“是是是,确实得感谢王老师,这次能接了钟瑶瑶去咱小学上班,全靠王老师的面子大。”
队长一听这话愣了愣:“啊?钟瑶瑶家里不是拒绝了吗?”
漏勺嬉皮笑脸的说:“一开始他们是想着拒绝,还找了他们这个队里的文书钟金井还有学校的公家老师、就是那个钟世兴,想让他们俩来说合我。”
“结果王老师一去把他们全给拿下了!”
“不光钟瑶瑶要去学校上班,还有她二妹也去,不光她们姐妹要去,还有钟金井和钟世平的亲戚也要去,一共要去四个女同志。”
“都是未婚的,嘿嘿。”这句话格外进行了重音加持。
队长一听很欣喜:“这、这不是好事吗?这不好了吗?一下子能去四个未婚女同志?那咱队里没结婚的社员不高兴死了?”
“不过人呢?”
漏勺说道:“人没在,不用看了,人不会直接跟咱回去,毕竟四个人呢。”
“瑶瑶的行李是收拾好了,其他人的还没有收拾,她们得收拾收拾下个礼拜一一起过去,过去就直接上班。”
“另外我也得回去跟支书说一声,得给她们安排住宿的地方。”
队长说道:“确实,这得给人家安排宿舍,这可怎么安排?”
漏勺说:“简单,我家里正好四间房,她们四个一人住一间……”
“你想的挺美吧。”队长哈哈大笑,“然后钟瑶瑶跟你睡一个屋?”
漏勺没好气的说:“哪能呢!我这边搬出去,我、我搬到峰子家里住,正好六子他们搬走了,峰子家空出房间来了。”
队长笑道:“那行,你一个光棍子随便找地方都能住,而且这四个黄花大闺女住你家里,哈哈,你这是要左拥右抱了啊?”
漏勺摆摆手说道:“可别瞎开玩笑,让人家听见了以为咱们是流氓,那不坏事了?”
“这玩笑不能开,这不是咱队里,让人家社员听见了传出去,一听这话哪里还敢安排姑娘去咱队里上班?”
“不能乱开玩笑!”
队长听到这话笑的更厉害:“好家伙,我今天竟然从你漏勺的嘴里听到了‘别瞎开玩笑’这话,你说你知道不能瞎开玩笑啊?以往在队里不就是你最喜欢瞎开玩笑吗?”
漏勺说道:“那时候浑浑噩噩的,过的人不人鬼不鬼,所以喜欢瞎折腾。”
“现在不一样了,现在跟着王老师好好干工作了,有眼力劲了,哈哈,不敢乱来了。”
王忆发动渔船,开着往姚黄岛赶去。
这段水路不近便,要绕着县城主岛转一圈,转到姚黄岛。
队长的大舅哥叫黄成顺,他最近感冒了,没有出去给人船上打工干活,一直在家里闷病等自愈呢。
1...342343344345346...5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