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全金属弹壳
陈谷下车后指着周围一圈说:“以后会更大的,我们这里别看现在发展还不行,以后发展肯定会很好。”
“你看沪都体育馆现在就落在我们附近,这可是全国目前最大的体育馆,能容纳万名观众哩,明年要举办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侬知道伐?就在我们沪都举办!”
“而且这次的全国运动会开幕第一天要举办人民马路运动会,政府已经登报讲明了,要发动十万群众上街参加呢,我也报名啦,到时候你们来给我加油助威伐,我去参加短跑比赛!”
“还有你们往那边看,看到那些高楼大厦了吗?哈哈,那就是我们沪都有名的九栋楼,怎么样,是不是很高?牛逼不牛逼?”
麻六配合的发出赞叹声:“牛逼牛逼牛逼!”
陈谷兴致勃勃的说:“王老师,你们社队企业不是办的很好吗?以后发了财来九栋楼买一套房子!”
“你们是没见过,那里面可好了,上下楼不用爬楼,跟在商场里一样,有电梯,坐着电梯轻轻松松就上去了。”
王忆摇摇头。
这年头的住宅是有电梯的是豪宅,等再过二三十年有电梯的可就不那么受欢迎了。
而麻六听的是大为向往:“要是哪天我和我媳妇能住上带电梯的楼房,那该多好啊。不过哈哈,我也就是想想,估计我死之前是住不上啦!”
王忆赶紧说:“呸呸呸,别乱说,你们俩肯定住的上,这句话你听我的,你想要住上带电梯的房子,那顶多二十年,我肯定能让你们一家住上。”
麻六以为他是鼓励自己,便豪气的说:“好的,王老师,我好好干,到时候咱们一起买楼,咱们两家住一起!”
王忆笑了笑没说话。
他应该是不会离开天涯岛的,他会一直守在岛上……
不对,96年外岛会遭遇一场海底地震,天涯岛人员损失挺厉害。
这样等到九十年代还真得来沪都大批量买楼房,到时候整个买下小区将全队给搬迁过来——
生产队的老人肯定不愿意搬进城里,所以不是完全搬迁,只要找个由头,每年发动全队来城里度个假就行。
他遥望着四周,琢磨着这件事。
看来还是得带领生产队使劲赚钱,只有赚到足够多的钱,才能在沪都一个小区、一个小区的买楼……
他自己默默地思索,而陈谷那边还在给麻六介绍四周的建设、畅想未来的发展。
麻六听的比陈谷还要激动。
主要是他心里有了指望!
陈谷给他介绍说,这地方的房子并不算很贵——九栋楼不算。
这年头地角对房地产有附加价值但不像未来那么大,房子是否值钱还是跟建筑质量、周边生活的便利程度有更大关系。
像九栋楼属于沪都的标志性住宅区,是沪都的楼王,现在能住进那里面的都是上过报纸的人物,光有钱还买不到里面的楼房呢。
除了九栋楼,周边普通楼房的价钱是一个平方米为五百到六百元。
而这年头还没有公摊一说,所以一座现代化的套三房间也就五六十平方米——没有公摊也没怎么有客厅,不管沪都还是首都,八十年代初建起的房子都是小客厅。
那么换算一下,一套房子顶多是两万块。
麻六算过了。
他给王忆搞销售,一个月怎么着也能赚一千多元,去掉生活费满打满算至少能攒一千元,那么用不了两年他就可以在沪都买一套楼房了。
哪怕平日里开支多一些,那么无论如何等到他媳妇大学毕业,他们家里也能在城里买上房子。
这让他很激动。
他把自己的构想说给王忆听。
王忆说道:“对,你这么计划没问题,不过我不太想来城里住,我喜欢咱生产队的生活气息,也喜欢咱们社员彼此间的亲情关系。”
麻六说:“王老师我也喜欢这些,不过我要是有钱了,我还是要买房子。”
“这跟我的生活经历有关,我从小就流浪,居无定所、漂泊四方,所以我从小就想有家有房子。”
“所以我就想,以后我有钱了我除了给我媳妇买好吃的好穿的,那其他的我省下来买房子,多买几套,最好大城市里都各买一套,这样到了哪个城市去卖货,我都不算是流浪汉。”
陈谷哂笑道:“你只要有一套房子就不算是流浪汉了,房子这东西买那么多干什么?你只能住一间。”
王忆说道:“六子的志向很好,六子你别听你谷哥的,你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办,有钱就买房子,我鼓励你这么做!”
麻六笑道:“好,以后我攒钱就买房子,先在沪都买十套!”
“行行行,这直接睡上了,美梦做的挺好。”陈谷招招手,“走,去我家放下东西咱们就去百货商场。”
他们家住的楼房质量很好,是军官小区。
不过陈谷的父亲应该不是什么大军官,这小区里住的人家挺多的,房子条件也挺普通的。
这是七十年代的小区,一栋栋楼房都是赫鲁晓夫楼,板板正正、结结实实,门小窗小,光线不好。
他们从楼梯爬上去,左右两边各有好几户人家,一条走廊连到底。
陈谷家是206。
进门后里面是个小客厅,两边各一个卧室,墙上挂着领袖和开国十大元帅的半身像,还有几幅字,不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是领袖语录。
平日里陈谷父母住军区、陈谷住宿舍,这房子长时间没人住,里面冷冷清清的。
家具家电挺齐全的,有沙发、有茶几、有桌椅、有收音机、有电话,但都用布罩给套起来了。
陈谷把电视放下赶紧搬出来,插上电调整天线试了试没问题,这才松了口气。
他把麻六领进自己卧室又把钥匙交给他,让他以后晚上过来住就行。
正好他房间是军队宿舍的上下铺铁床,这样王东义来了一样有地方住宿。
陈谷叮嘱他说:“有王老师这层关系在,别跟我客气,想在这里干啥都行,但是别给我把房子烧了,也别搞违法犯罪的事情。”
麻六笑道:“谷哥你放心,我办事有数。”
王忆说道:“那咱们现在去商场?”
“先等一等。”陈谷拉开门。
王忆以为要走就准备出去,结果这货咳嗽一声冲外面喊:
“这信号还是不对呀,两位同志你们去给我开开窗户试试,这是不是西欧进口的彩电它水土不服,不适应咱们这里的信号?”
嗓门洪亮,他差点用《你好,李焕英》里沈腾的播音嗓来喊这句话。
反正愣是把楼道里喊出回音来了。
然后很快有邻居推门冒出头来:“哈,小陈你回来啦?刚才我听见你说进口的彩电?”
接着又有门推开:“是谁家买彩电了?真的假的呀?不是黑白电视机是彩色电视机?”
一条楼道的门纷纷打开。
陈谷的目的达到了。
他脸上露出谦逊的笑容,说道:“是的,我家里有一台彩电,不过不是买的,我爸妈那点津贴够干嘛?我上班刚升职,这工资收入还没有提咧。”
“是我朋友、是我一个好朋友从外国给我捎带了一台进口的彩电——19寸的西门子,德棍货!”
一句话,两次装逼。
双倍快乐!
听到他的确认,屋子里出来的几个小年轻眼睛都要放光了,光着膀子的、套着汗衫的还有直接穿大裤衩子的猴急的往他屋子里钻了起来。
今天礼拜天,多数单位的员工不上班,所以楼里家家户户都有小年轻。
而小年轻对电视这些新奇东西最感兴趣,何况陈谷这里还是一台进口的大彩电。
甚至楼上楼下的也被惊动了,很快几十号人挤进陈谷家里。
本来放在柜子上靠墙壁的电视机被搬到了中间桌子上,大家伙都在围着这电视机比划,议论纷纷。
王忆和麻六硬生生被挤到了卧室去。
麻六悻悻然的说:“我还想去看看这台电视呢。”
王忆笑道:“你想看啊?这简单,回头我再托朋友搞一台,放到咱们店里去。”
“真的啊?”麻六惊喜的笑道。
王忆点点头:“我给咱弄一台21寸的!”
麻六激动的一个劲搓手:“那可是大家伙了,我草,王老师,那可是大家伙!那可好了,到时候我晚上卖货回来,往床上一躺……”
“弄床干嘛呀?费那劲!”王忆给他指点,“你反正要推销卖躺椅,到时候自己给自己整一把躺椅。”
他在屋子里比划了一下:“电视机放这里,你和大义还有我另外给你找两个帮手,你们在这里拉开躺椅。”
“电视上放武打片,你们躺在躺椅上看电视,手边放一把茶壶一盘瓜子花生,这感觉怎么样?”
“给个神仙也不换呀。”麻六夸张的一拍大腿。
本来因为来沪都上班要跟新婚媳妇两地分居而难受,这一下子不难受了。
媳妇虽然好,可电视它更好!
外面挤进来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多,还有人吆喝:“别挤哎别挤,年初我们孙主任家的教训都忘了吗?”
“对,孙主任刚买了电视机,结果你挤我、我挤你,把人家放电视的饭桌给挤翻了,嗨呀,电视机碎了一地!”
“行行行,赶紧打开看看,这可是彩色电视机,我儿子还没有见过彩色电视机呢。”
“我也没见过——嘿,老墨你怎么骂人呢?”
陈谷那边喜气洋洋,笑道:“这天线还没有调好,我这里还有点事,你们让让、让让,我得陪我朋友出去转转。”
“今天晚上吧,今天晚上一起来我家看电视。”
一个青年说:“要不然你们出去吧,我们给你调台,最好调出羊城电视台,他们放《虾球传》……”
“咱们沪都电视台就放,只不过这电视剧是羊城那里拍的,他们都说粤语而已。”
“能看《虾球传》?沪都电视台不是已经放完了吗?”
一个中年人点燃一支香烟说道:“放第二遍了,上一遍市民们没有看够,有一万多人给电视台写信,于是电视台要放第二遍。”
陈谷挥手说:“既然是沪都电视台就放《虾球传》,那可简单了,晚上都过来看,咱们用彩电来看《虾球传》。”
“行了行了,先到这里,我得带我的朋友们出去转转,让他们看看咱们的大沪都。”
麻六一身西装、脚踏皮鞋,屋子里不少人已经看到他的打扮了,再联想陈谷刚才说的‘朋友从国外带来的彩电’,于是便猜测王忆和麻六是侨胞。
于是他们便叮嘱陈谷好好带两人去看看新时代的新沪都,别让侨胞看扁了咱们国家。
陈谷笑容满面的将左邻右舍送走,回来后擦擦汗水得意的说道:“走,王老师、老六,咱们去逛百货商场,我领你们去中百一店。”
三人走出楼去,麻六问道:“谷哥,《虾球传》好看吗?”
陈谷说道:“好看、可好看了,刚才你们听到有人说这电视剧已经放过了的事吧?你们可能不知道,当时放这电视剧死过人的!”
“怎么回事呢?就是中桥那边有一条里弄只有一家有电视机,于是许多人便挤在一个他家的小木楼上观看,结果竟把房屋给压塌了!”
“有人死了?”王忆吃惊的问。
“惨剧啊!死伤14人!”陈谷唏嘘道。
他们上了一辆公交车,去往中百一店,也就是沪都的第一百货商店。
这百货商店历史悠久,1936年就开业了,曾经一度是远东第一道百货商店。
解放后这商店收归国有,一直服务大众,但六七十年代经济环境差,商店的顾客少。
如今改革开放后,春风先吹到了沪都,沪都的经济迅速萌芽进入快车道,各种百货大楼都投工建设以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今天是礼拜天,加上天气转凉了,中百一店所在的金陵路是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下车的时候陈谷提醒两人说:“在金陵路上可不要吐痰和扔垃圾,市政府刚颁发了两禁三包,现在抓的很严。”
一听抓的很严,麻六习惯性心虚。
因为以前流浪的时候他闯荡各地做小买卖,就是被抓的对象。
他不怕被抓,他卖的都是耗子药、针线布头这些人民群众需要的小东西,即使被民兵被治安局抓了也就是关两天来教育一下他,不会对他进行重拳打击。
有时候他实在卖不出东西去饿狠了,还会主动投案自首混两顿饭吃。
可现在不一样了,他现在有老婆有大哥有组织,怕被抓了让家里人难堪。
以前那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现在他自己都穿上皮鞋了,属于江湖越老胆子越小!
于是听了陈谷的叮嘱他先问道:“沪都市政府现在有什么新政策?谷哥你说来听听。”
陈谷说道:“就是上个月刚出台了《关于禁止吐痰、禁止乱扔杂物的通告》和《关于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规定》,简称两禁三包。反正你们别乱吐痰扔烟头,那就没事!”
麻六一听放下心来。
他刚才被陈谷的警告吓得一个劲吞口水,已经把痰吞肚子里去了。
中百一店一直是沪都零售业的龙头,哪怕以王忆这来自22年的目光去看,这依然是一座超大型的百货商场。
这商场占地面积颇广,光是地上部分就有六层,设有19个部门。
它的买卖还不只是局限于商场大楼内,外面也撑起了一系列的棚子,里面有浓浓的甜香味弥漫,王忆踮起脚尖从人群外往里看,看到这卖的都是点心。
陈谷给他们介绍说:“这是南货茶食部,王老师是在首都念书哈?那你们等着。”
他掏出钱包死死的抓在手里,挤进人群排队买了一包点心出来:
“尝尝,京八件!”
王忆在22年吃过京八件,味道普普通通,而且口感太干了,于是他吃了一块后便让给了麻六。
麻六吃的津津有味,说:“我去首都的时候就想吃一口京八件,但那时候一分钱都没有,只能眼馋,没想到我倒是在沪都满足了愿望。”
“王老师你只吃一块吗?”陈谷挺失望的,“虽然沪都的京八件不如首都的正宗,但中百一店的茶食都是他们自己烤的,很好吃。”
“就拿这个京八件来说,它们跟首都做法一样,都是用猪油、水和面做皮烘烤出来的。”
王忆解释道:“我在首都吃这个吃腻歪了,咱们还是继续进去逛吧。”
商场门口是人潮汹涌。
进门之后就是营业柜台,陈谷给介绍道:“以前这里是茶室,买点茶食进门以后坐在茶室里可以喝着茶水看着金陵路上人来人往,很惬意。”
“结果这百货大楼瞎改,改成一排的柜台,卖的全是烟酒糖醋茶这些东西,真是乱来。”
王忆往外看了看后摇摇头,说:“商场这么改应该是为了吸引市民进来消费。”
“你看这一楼外圈的商品都是和普通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这样市民们平时走在南京路上,很容易看见店内商品,这样谁家里缺点什么就会想起来,从而进店购买。”
“而这百货大楼里各类商品齐全,市民们进来很容易会顺带着再买点别的,这样一来销售额不就提升了吗?”
他对麻六说:“你今天别光顾着看热闹,也要看看人家大商场是怎么经营的,对咱们的买卖以后会有所裨益。”
陈谷笑道:“王老师,如果你们想要学习商场经营,那咱们可就得从楼下的地下室开始逛。”
王忆正要说话,这时候忽然有人嚷嚷说:“抓奖了抓奖了!”
“啊?哪里要抓奖?中百一店今天还有抓奖吗?”
“是个小鬼子的企业跟中百一店联合搞了抓奖活动,快去看看、快去看看。”
这年头抽奖活动极少,因此听到百货商场举办抽奖活动,人群一下子躁动了。
本来往里走的赶紧往抽奖地点走去,本来往外走的也改成往回走,于是商场门口便形成了一道洪流般的人流。
王忆三人受到裹挟,就这样被送去了一处大厅。
大厅里头搭建起了高台,四周人挤人、水泄不通。
王忆打眼看去,看到了一个熟悉的标志:
有棱有角的红色大‘s’。
suzuki!
我在1982有个家 341.抽大奖,摩托车(月末最后一天,求月票)
suzuki。
曰本铃木集团。
台子上有人举着话筒在笑逐颜开的说话:
“……中日友好睦邻的号召,首先是松下公司的董事长松下幸之助先生两度来我中华之地交流访问,如今曰本著名的企业家铃木集团的总经理铃木真岚先生也来到了我们中华大地。”
“众所周知,咱们沪都是国家改革开放的门户之地,是与国外企业接洽的最前沿,于是铃木真岚先来到咱们沪都开展交流访问,为他们企业后续进入我们国家市场做先期调研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呢,我们中百一店荣幸的邀请到了铃木真岚先生和他的同事们来做客,而铃木真岚先生说,中国乃是礼仪之邦,客人去主人家做客哪有不带礼物的呢?”
“于是他带了一批重礼来到我们中百一店,而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叫无功不受禄,这样我们总经理便提出,由我们中百一店和松下公司一起组织一次抽奖活动,将铃木总经理带来的礼物反馈给市民朋友,大家说好不好?”
“好!”声浪轰然而起。
王忆龇牙咧嘴的捂住耳朵。
他旁边的陈谷也在激动的喊好。
陈谷翘着脚往前看,嚷嚷道:“我看见一台彩电、我看见一台彩电,这次的大奖是彩电。”
前面的人更在喊:“有大彩电!”
“怎么抽奖?我要抽大彩电!”
“什么是抽奖?什么是抽奖?同志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我们刚来沪都,还不知道什么是抽奖。”
这时候旁边一个衣着潦草的中年男子问道:“谁眼神好,看看这是哪个国家的彩电?会不会是苏修的啊?苏修的彩电可不能要!”
陈谷应和道:“对对,苏修的彩电谁要?那是彩电吗?那是炸弹!”
王忆好奇的问道:“为什么这么说呀?”
陈谷问他说:“王老师你不知道吗?苏修的电视机质量最差了,动不动就起火爆炸。”
然后他给王忆介绍,说苏修的经济发达、工业化进程快,电视早就普及到千家万户了。
前年莫斯科刚举办了奥运会,借着这股的东风,苏修使用同步卫星与更多通信信道来进行电视信号传送,这使得国家电视台能够覆盖更多的广播区域,基本上可以保证苏修全国覆盖率了。
到了去年苏修有86%的居民可以看到电视节目,平均一百户家庭里有了85台电视机。
可是去年苏修地区因为电视机着火爆炸引发的灾害事件有三千多起,《江南日报》曾经用多个版面来报道这件事,说苏俄民众公开嘲笑说“我们彩电更应该送给敌人”。
他们两个人正在聊着天,结果又是一阵嗷嗷的欢呼声。
这次声音更大,把王忆耳膜震得隐隐发疼。
原来是大奖登台了。
这次的大奖不是彩电。
台上已经摆放出来的奖品只是小奖,大奖是一台摩托车,主持人又是一番调动顾客热情和期待感的话语说完他一挥手,有人推着一辆大红色的摩托车上台。
这台摩托车是王忆所熟悉的现代化摩托,现在国内还不多见。
摩托车有个圆形大灯,下方配有醒目的大喇叭,用这年代的眼光来看这车子的颜值是很高的,整体造型魁梧、曲线僵硬,就像一个健硕的型男,全车线条十分硬朗,肌肉感十足。
王忆没见过这台车,不过经主持人介绍这车名气很大,叫铃木a100,铃木公司预计明年正式出口到中国来,一台车的价钱是一万八千元!
这车型、这价钱,市民们的情绪再次被引爆了,然后就有很多人询问怎么抽奖。
抽奖本质上是一种促销活动,现在内陆市场还很少有促销活动,更没有抽奖活动,所以好些老百姓对此茫然无措。
主持人开始介绍起来,他挥挥手有两个中年人抬上来一个宝塔形状的箱子。
箱子分三层,第一层是透明玻璃第二层是磨砂毛玻璃,第三层是红色不透明玻璃,三个层次很有梯度感。
此时箱子里面放了很多小信封,将第一层的透明玻璃几乎给填满了。
这时候主持人介绍了先前抬奖箱的两个中年人,其中一个戴眼镜文质彬彬的就是铃木总经理铃木真岚,另一位则是翻译。
接下来是抽奖规则,主持人把话筒交给了铃木真岚,说是由客人来介绍。
铃木真岚笑容满面的说话,翻译在旁边说:“抽奖箱里有很多信封,每个信封里都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几等奖。”
“凡是在中百一店购买过商品的市民朋友都可以来抽奖,但是、但是!”
“要获得抽奖机会还要说出一个与曰本国相关的信息——为了中日友谊,必须得是正面的信息,比如一个曰本城市名字、比如曰本历史人物名字,但凡是与曰本国相关的正面信息都可以!”
“另外,这些信息不能重复哦!”
王忆听到这里撇撇嘴,说道:“六子,你学着点,这小鬼子的销售本事才厉害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