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全金属弹壳
王忆挑着双方说了一些彼此注意事项,两个人都很满意。
也感觉安心可靠。
一套流程走下来,他们都很有仪式感,觉得这雇佣工作很正式。
又在试用期合同里加了点补充条款,盛大贵和满山花签名按手印,一人一份合同。
这样王忆和王东峰就要回去了。
他跟满山花说:“以后我每个周末都会来城里,到时候过来找你,你和峰子有什么要嘱托的呀、有什么要捎带的呀,我都给你们捎带了。”
“如果有急事你就打电话,我给你留个电话号,这是张有信同志的电话,他会及时去传话的。”
满山花说:“哎,王老师你费心了,你说自从回咱生产队就跟着给我们这些人费心”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走了啊。”王忆摆摆手出门。
满山花去送他们。
老爷子着急的说:“等等我,我也去送送你们二位!”
王东峰很感动的说:“大伯你客气了,你不方便你不用出来了。”
盛大贵说:“不不不,我很方便,你们等等我啊,我送送你们然后大妹子你推着我咱在街道上转转看看。”
老爷子已经很久没能出门了。
在家里憋得慌呀!
如今有了轮椅他的生活一下子方便了,活动空间一下子扩大了,这样他怎么能不赶紧出去放放风?
我没有轮椅出不去,我有了轮椅还出不去,那我要轮椅有何用?
防盗门有个小门槛。
王东峰要上来帮忙抬起轮椅,王忆摇摇头示意不用,他教满山花说:“来,你跟我学一下。”
“这个很方便的,到了门口你先往后压这个车把,前面有两个小轮子看见了吧?先让它们跨过去,然后你再直推就行了,大轮能压过去。”
出门之后老爷子自己转动轮子外的转轮,很麻利的跟上了王忆等人。
出了楼道是夕阳。
金黄的夕阳余晖照过来,照在路上一片柔光。
海风穿街过巷。
刚离开海面的海风本来猛烈,但被城里的楼房削减了风力,如今风势轻缓。
路边小花坛里有鲜花姹紫嫣红,而他们脚下的砖头缝隙里长出了几棵小草、一缕野花。
有孩童打打闹闹的经过,后面有人骑车按动了摇铃:“叮叮叮”
不知道谁家做饭早,有水珠落入油锅发出的‘嗤啦嗤啦’声,一只小猫闻见了饭香味跳上花坛又爬上树,从树上往房间里看。
一切很平凡。
但往往平凡最能动人心弦。
盛大贵贪婪的看着这一切,他深吸了一口气眯着眼睛看向夕阳,眼角竟然湿润了。
他喃喃说道:“今天的落日,真美啊!”
王东峰往西看了看说:“美吗?没看出来,倒是真刺眼啊,我感觉还是我们岛上的日落好看。”
盛大贵问道:“多好看?”
王东峰说:“可好看了!”
王忆笑道:“确实好看,夕阳西下,海面格外广阔亮堂,上面有太阳的倒影,这样你就像是看到了两个太阳,一个太阳在蓝天上,一个太阳在碧海里。”
“海浪哗啦哗啦的往我们岛上扑,潮水也变成了夕阳的颜色,我们渔家的渔船这时候就回来了。”
“山映斜阳天接水,渔舟唱晚,美不胜收!”
王东峰跟着点头:“对,就是这样,可好看了!”
盛大贵被他的话给打动了,说:“真希望有一天我能去看看这样的日落。”
王忆说道:“以后有机会的,我们岛上有船,崭新的渔船。”
“到时候让我婶子推你上船,领你去我们生产队做客,不光让你看看我们外岛的日出日落,还让你尝尝我们渔家的铁锅炖杂鱼、大锅蒸海鲜!”
盛大贵说道:“就冲你这句话,我肯定不会辞退这大妹子,我以后还想去你们岛上看看呢!”
他这话说的真心实意,满心期盼。
王忆说欢迎,然后带上王东峰离开。
盛大贵转着轮子送他们挺远,一直到了一个大下坡才停下。
满山花站在坡上看向儿子,心里很担忧:这傻小子从小没跟自己分开过,一直是自己给他做饭洗衣,他能照顾的了自己吗?
儿子应该也在担忧自己,他一直回头看着呢。
王东峰频频回头,王忆提醒他:“你注意点脚下,这边有台阶,别踩空了。你要是想你妈,那你不用当销售员了,以后周末我领你来”
“不是,我肯定要当销售员。”王东峰打断他的话,“我回头不是想我妈,王老师你看后面停着一辆大货车,这车可真大呀,比咱的船都大!”
王忆翻白眼。
他找市场、肉铺和副食品店,这次来城里他带了肉票和菜票,准备买上一批猪肉和西红柿。
港岛路有个菜市场,两人溜达进去,里面菜摊还不少,肉摊则只有一家,应该是国营肉摊。
王东峰去肉摊看,说:“王老师城里就是好,肉比咱那里便宜,一级肉是一元二毛九。”
县城一级肉是一块四。
市里的肉和菜都比他们县里便宜,毕竟县里的粮食蔬菜和副食都是从市里运过去的,要算运费的。
王忆背着手看。
市场里菜不少,豆角也下来了,三等豆角是七分钱一斤,一等每斤卖一毛钱。
还有角瓜,角瓜很便宜,三级的角瓜一斤才要二分五!
市场上来来往往的人在询价,菜摊老板回答‘几斤’都是默认为‘一角钱几斤’。
四十年后默认为‘十元几斤’。
王忆买了西红柿看到了大白菜又买了两棵大白菜,一斤是两分七!
相比之下西红柿可能刚上市价格贵,三等西红柿一斤也要九分钱。
王忆买了一袋子的三等西红柿,反正明天就要做西红柿炒蛋给学生吃了。
王东峰兜里也有钱,他捏在手里走马观花的看,迟迟不知道要买什么。
什么也想买,什么也不舍得。
一张一块钱的票子被他攥的汗淋淋的。
最终他看上了水果糖。
一斤水果糖块是一元二毛一分钱。
王忆直接把他拉走:“去我门市部买,我门市部也有水果糖了,一斤一块钱。”
王东峰一听这话赶紧把掏出的钱塞回去。
他们买的菜不少,王忆要小心的拎着毛瓷所以不敢再去拿蔬菜,于是他先坐公交车去找李家兄弟,抓两个兄弟当劳力。
两个兄弟鬼鬼祟祟的挤在金铺门口。
金铺准备下班了,当班的卫兵说:“我准备走了,你俩站的光明正大一点,你俩这个怂样子在我们单位门口这不是等着让人当小偷小摸举报吗?”
王忆跑过来打招呼,他看着两兄弟的样子也是哭笑不得:“岩华哥岩松哥,你俩可是民兵呀,怎么弄的这么畏畏缩缩?特别是岩松哥,你拿着枪当时怼我的气势去哪里了?”
李岩松尴尬的说:“王老师我不瞒你说,我那时候是有眼不识泰山了,你现在给我肚子里塞个炮弹当胆子我也不敢冒犯你啊。”
“而且,”他往周围看看凑到王忆跟前说,“我们怀里有钱,现金!”
王忆说道:“你们怎么不存起来呀?”
李岩松说:“我们兄弟俩的存了,里面有我大爹的一份,再说我俩也得留出点零钱回去请客,所以我俩现在身上加起来九千多。”
“一共是九千五。”李岩华低声说,“我大爹是八千九,另外我俩一人拿出来三百块回庄里请客喝酒用。”
王忆说道:“噢噢,明白了,没事的,你俩把钱贴身装好跟我走,光明正大的走就行了,小偷没那么多。”
他们又坐公交车回市场,这样人多了,王忆又买了些菜带上,他们三人扛着菜,他自己拎着毛瓷。
李家兄弟在老家各种横,到了城里特别是带上钱后那叫一个怂包。
这会下班时间坐公交车的人很多,每一趟都挤得很满,于是他们不敢上车了,怕被人下手摸走钱。
还好路上有驴车马车,王忆找了一辆马车给车把式上了一根烟,说道:“大爷,我看您要去码头,捎我们一趟吧。”
“我们一个人给您两毛钱,另外还有几袋子蔬菜,再给两毛钱,一共给您一块钱。”
大爷挺厚道,将他烟卷夹在耳朵上说:“行,给我八毛就行,菜不要钱了。”
他们上车。
王忆给兄弟俩分烟。
结果李岩华从兜里掏出一包红塔山递给他。
王东峰笑道:“岩华哥你行啊,刚赚了钱就抽上好烟了,你们在庄里请客要抽这烟?”
李岩松急忙给他使了个眼色。
财不露白!
你小子嘴巴怎么那么大呢?
李岩华解释道:“这烟不是我买的,我们哪里舍得买红塔山?这是王老师留在金铺柜台忘拿了。”
李岩松说道:“对,我们庄里请客怎么能抽红塔山?抽经济牌烟卷,那个便宜,一包才一毛钱。”
“不是八分吗?”王东峰说。
李岩松说道:“你多久没买烟了?前年、去年?反正这两年经济涨价了,八分涨到九分又涨到一毛。”
赶车的老把式回头笑道:“经济最早的时候六分钱,又叫鸡蛋烟,为什么?一个鸡蛋就能换一包经济烟!”
“不是,你们先等等!”王忆打断他们的话,“岩华哥、岩松哥,你俩把我给那师傅的烟拿回来了?”
这也太会过日子了!
李岩华说道:“这是你给他的?难怪我往后拿烟的时候他老瞪着我看呢。”
王忆服了。
他已经是个抠门的人了。
但没想到还有比他更抠的!
回到码头,王向红等人已经把粮食都搬上来了。
这样双方汇合就要撤了。
已经夕阳西下,马上就是夜晚,码头上人群散的差不多,留下的船员、渔民、力工们也开始吃饭了。
天涯二号的旁边是一艘货轮,船员倚在船舷上等着吃饭,有人挑着食盒来送饭,一个个铝盒里不是热气腾腾的大米饭就是油汪汪的红烧肉。
风一吹。
香啊!
妇女老汉们搬运粮食又饿又累,肚子顿时咕噜咕噜响起来。
这时候李岩华站出来说道:“王老师,你在城里上过学,又经常来城里,那你肯定在国营大饭店里吃过饭吧?”
王忆说道:“吃过。”
“他们的菜做的就是好吃?”李岩松问道。
王忆说道:“确实是好吃。”
这年头饭店的饭菜比家里的饭菜实在是好吃多了。
老百姓家里舍不得用油、调味料又少,而饭店里用料实在,何况厨师们都是有真本事的,菜肴火候掌控的好,导致现在饭店饭菜跟家里饭菜味道差距远比22年大。
李岩松便说道:“那王老师、王支书,咱先不回去了,咱去国营大饭店造一顿,我老二请客。”
李岩华笑道:“怎么还得我请客?咱俩不是说好一起请王老师和王家的同志吃一顿?”
李岩松不高兴的说道:“老二你心眼子多,你钱可是比我多了”
“行行行,就知道你会拿这个事来说话。”李岩华赶紧打断他的话,“王老师,开路以马斯,你领着咱去找个饭店,我今晚请你们下馆子!”
李岩松舔舔嘴唇说:“咱也吃红烧肉,一人要上一盘子,哈哈,今晚吃顿结实的!”
王向红摘下烟袋杆吐了口烟,说道:“你们两兄弟犯什么浑?干啥”
“我老二兄弟他现在手头有钱了,咱跟着他沾点光、乐呵乐呵。”李岩松大大咧咧的说。
刘红梅问道:“看来你俩是卖金饼子卖了不少钱?”
王东峰一听这话急了,他赶紧指着刘红梅对王忆说:“你听见了、你看见了,王老师,这话可不是我说的,可不是我嘴快!”
李岩华落落大方的承认:“卖了个千八百的,也算是手头上宽裕了一点,不那么紧巴了。”
他们兄弟知道自家大伯院子里挖出金饼子的事已经瞒不住了,所以也没有去瞒,而是承认确实挖到了金饼子但往小里说价值。
王向红是实在人,说:“你们兄弟攒个钱不容易,我听说你们庄子里不少人等着吃你们的大户,你们把钱留着吧、攒着吧。”
李岩华说道:“王支书,你老真是个好人、好干部、好党员,你这话说的我心窝子暖呼呼的。”
“说实话吧,这顿饭我肯定请你们,因为坐你们船过来、也因为王老师帮了我们太大的忙了。”
“可是请客吃饭要花钱,你要说我一点不心疼那是假的,但王支书有你这份劝诫,我心里一下子舒坦了,这下子不心疼了,这钱该花!”
李岩松也说:“跟你一比我们庄里的干部差劲了。”
“我不怕你们外队的笑话,他们前天晚上就去找我俩了,妈个逼的,哈哈,又是说这个又是说那个,想打听我们家里挖出多少金饼子,你说这滑稽不滑稽?”
海风吹,隔壁船上的肉香味越来越浓。
于是他说道:“王老师,你们支书客气你不用客气了,我掏心窝子说,我们俩兄弟想跟你做正经的朋友,这顿饭就是冲你面子上请的,你快别客气,你客气下去我们以后不好意思找你了。”
“再说,我大哥已经馋不住了。”李岩华笑道。
李岩松说道:“谁馋的住?大肉块、大肉片谁不爱吃?是不是啊同志们?”
“就是。”妇女们笑了起来。
李岩松说:“我这辈子还没在市里下过馆子,今天我家老二请客,走,咱去好好吃一顿!”
王忆说道:“行,咱好好吃一顿,但是不用去国营大饭店。”
“第一国营大饭店里的东西贵,第二太远了,第三国营大饭店里吃肉不过瘾,他们做菜太仔细了,第四国营大饭店要粮票,咱没带足够的粮票。”
“所以我领你们去吃个好的,也是能吃肉吃到舒坦,而且不那么贵!”
李岩华终究是小农思想,他赶紧说:“咱都听王老师安排,走!”
“走!”众人积极的喊道。
王忆自然是领他们去码头大食堂,这里的炖羊肉、拌羊肉之类的都不错。
十几天没来,码头大食堂变了个样,成码头饭店了。
以前它是个棚屋,现在用石膏板和木板速建成了一座房屋,门口挂上了牌子还贴了标语:
发展经济,保障供应。
门口的牌子上写着:今日供应羊肉、猪肉、羊下水等食品,美味可口,价格公道(不要粮票)。
看起来正规很多了。
饭店里头人不多,看来愿意掏钱在外面吃饭的人还是少。
他们一群人呼啦啦的进来,老板第一反应不是来吃饭的,是来找事的,当场操刀出来了:“干什么、干什么?”
“吃饭啊干什么!还能干什么!”王忆没好气的说。
老板借着灯光看他,然后笑了:“哎呀是你呀同志,我、我你看我给弄误会了,哈哈,你们这么多人气势汹汹的过来,我害怕呀。”
“你还记得我啊?”王忆摆摆手,示意大家伙找凳子坐。
老板说:“怎么不记得你?你爱吃羊腰子,每次来都要吃爆炒羊腰。”
妇女们的目光齐刷刷的看向王忆。
补的这么凶?
李岩松却大喜:“有这好东西?这比红烧肉还好,掌柜的给我们来一盘羊腰子,搞的骚一点,越骚越带劲。”
王忆含糊的说道:“行了行了大家别杵着了,都坐下、坐下,这里桌子太小了,老板,我们拼个桌。”
一张张桌子拼起来,他们围着桌子坐一圈。
老板拿着一包丰收烟出来散烟,他看出来了,这是来了一桌大生意。
李岩松大大咧咧的说道:“老板,你们这里扎实的肉菜都有什么?”
“炖羊肉、炒羊肉咱都拿手,你要是想吃扎实的,炖白肉、回锅肉、葱爆肉咱都有。”老板大喜过望。
果然是大生意!
王忆看出李岩华紧张,便对老板说:“报个价。”
老板说:“羊肉你这个同志都了解,我说一下扎实的肉菜吧,炖白肉一盘是一元一角钱,回锅肉是九毛五分钱,葱爆肉是九毛钱”
满桌子倒吸凉气。
娘咧!
一道菜一块钱左右!
李岩华反而放松了,他身上有三百多元的零花呢。
并且王忆再次给他吃了个定心丸,说道:“我们这些人结结实实吃一顿,二十元就够了。”
“那肯定够了。”老板说道,“你们十来个人一人还能吃两块钱?”
李岩华一听二十块钱就能解决这顿饭,顿时精神抖擞:“来,老板你把刚才说的肉菜都来一份,还有红烧肉、红烧肉有吧?”
“有,红烧肉跟回锅肉一个价,全是肉,只有一点土豆在里面调个味,实际上那个土豆吃了油水和酱汁后味道更好!”老板说道。
李岩华豪气的一拍桌子:“那来两份!”
王忆说道:“肉菜差不多了,老板一人给我们上一碗羊肉汤吧,饼子上的足足的。”
老板说:“饼子你们吃,哈哈,今晚饼子不要钱——不过只能吃不准往后带啊。”
王忆诧异的问:“这么爽利?”
老板给他一个眼神:“大兄弟你带过来的朋友,我能给你差着事?”
“这是真的,我老二今天本来要请着去国营大饭店吃呢,王老师给我们拉回来了,说你这里实惠、好吃,不比国营大饭店差。”李岩松抽着烟说。
老板笑道:“同志,要不都说要听老师的话,王老师一点没说差,咱这里就是不比国营大饭店差,为什么?”
“因为我就是在咱市一营学的厨、上的班,从72年干到去年,整整十年,不信你去打听,我杨德瑞,市一营后厨师傅。”
“行了你们吃着烟,我去忙活。”
“哎哎哎,别忘了爆炒羊腰子,还有上两个凉菜,酱牛肉、酱猪腿肉啥的有没有?”李岩松问道。
老板回头说:“没有酱牛肉,有拌羊脸、拌羊肝、拌羊肚,有白切羊肉,这都是上好的凉菜。”
“那全给上一盘。”李岩松大气的挥手。
王忆忍不住的倒吸一口凉气:敢情不是你请客是你弟弟请客——果然,二鬼子永远比洋鬼子更狠,折腾起自己人来还得看自己人!
本来就拘谨的社员们听了他的安排都吓到了,纷纷劝说他:“岩松行了行了,不少了。”
“吃不了,岩松哥,咱这哪能吃的下啊?”
“凉菜要两个就行了,主要吃羊汤泡饼子的嘛。”
李岩松抬脚踢了弟弟的板凳一下子:“你是东家,你说。”
李岩华笑道:“这几个菜小意思,都上来吧,还有酒,你这里什么酒?王老师,你去点瓶好酒。”
兄弟俩的话把老板给整犹豫了。
妈的。
不对劲啊。
这帮人一看就是外岛的渔民,怎么能这么点菜?就是国家干部来了也没有这么点菜的。
他们不会是没准备付账吧?
于是他把点的菜给小心翼翼的报了一遍,最后说道:“一人一碗羊肉汤,这个一大碗是一元七角、小碗是一元钱,但你们点了很多肉菜,所以我给你们用大碗装汤,少放点羊肉,这样还是按照小碗算钱。”
李岩松说道:“对,没问题。”
老板说道:“那个,咳咳,这样二十块钱挡不住了,你们一开始点肉菜点的不多,这下子可多了。是不是?四个凉菜可都是肉菜啊。”
李岩华看他支支吾吾的样子明白他意思了,便叼着烟从贴身衣兜里掏出一叠钱放在桌子上。
都是大团结。
至少一百元。
老板见此利索的把毛巾往肩膀上一甩,说:“你们稍等,先上凉菜开开胃,马上给你们出来。”
“那个酒呢?各位同志想来点什么酒?本店现在有琴岛啤酒,一瓶五角钱,这可是名牌啤酒,都是冰镇的啤酒啊,大热天喝起来可舒坦了。”
李岩松说道:“一人先来一瓶,赶紧上!”
老板顿时跑了。
大买卖!
我在1982有个家 215.平安结编纂小组
一人一瓶琴岛啤酒。
老板娘以最快速度送上来。
王忆伸手一摸。
冰凉!
这酒瓶子和酒标跟22年区别不太大,大绿棒子配椭圆酒标,不过酒标上的生产厂家是用繁体写了个‘中国国营琴岛啤酒厂出品’的字样。
老人们拿着酒瓶好奇的看,一边看嘴里一边嘀咕:“就这个东西要五角钱?那不值了,啤酒一股子马尿味。”
王东峰奇怪的问:“这么冰凉?饭店里有冰箱吗?”
李岩松说道:“那肯定得有冰箱,饭店的肉得用冰箱保存,要不然天气这么热,那坏的不快吗?”
端着凉菜送上来的老板娘笑道:“我们小本生意,开这个馆子不为赚钱,就是想为人民服务而已,所以我们哪能用得起冰箱冰柜?”
“是码头上有制冰机,国家要制作冰块给海鲜用,我们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从码头上拿了冰块用,跟着沾光了。”
王忆给王向红往酒杯里倒啤酒。
刘红梅也倒,旁边的春红说:“红梅主任你也要喝酒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