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中华之帝国崛起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诩人
金融业和殖民活动密不可分,欧洲各国的殖民活动所需的资金都是从金融业获得的。和欧洲一样帝国的财团和大商人都比较倾向与投资已见成效的殖民公司,比如在东非的海角殖民公司从五十年代开始在上海证券市场上市后一举做大,现已成为东非最大的商业集团,掌握了东非最有价值的香料贸易和特产*、没药。现在帝国在非洲又多了超过三百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开发这些地区所需的资金曾国藩更希望从金融市场上获得。
1871年,7月27日,内阁成员名单通过皇帝批准,正式组阁。
1871年,7月29日,日本国上书帝国皇帝林宏,请求献土消藩,帝允。日本国以东瀛省加入帝国领土。
1871年,8月1日。内阁召开第一次国务会议。
“好了,现在人都到齐了,我今天也就不说废话了,当前的问题是如何开发我们从中非新得到的土地还有就是关于‘wn’铁路的修建问题。”在会议室内曾国藩有些激动的看着自己的这帮班底,大家都是熟人了他也就不废话了。
“既然事关殖民事务就有我先说吧!”作为殖民大臣的杨利通站起来首先鞠了一躬说道。作为从东瀛省被皇帝特招来的殖民大臣大久保利通(以后都用杨利通称呼了)可不想因为自己的失职而丢皇帝的脸,作为殖民事务大臣他特意浏览了帝国十几年来的殖民事务报告并向帝国大学的地理教授做了专门的咨询。
“关于帝国刚得几块殖民地,殖民部的意见是以点到线在到面为主和‘wn’铁路修建为辅相结合。我们刚得的几块殖民地面积巨大如果想要充分开发所需的人力巨大时间也过长,因此殖民部的意见是现修建殖民据点和堡垒,铁路修到哪儿我们的殖民点就到哪,也可以是我们殖民点到哪儿铁路修建就经过哪儿,等铁路修完后将这些点连成线扩张成面。这是殖民部的方案,不住各位同仁有什么意见?”说着让助手送上方案给各部大臣,现在日语已经作为方言存在了,杨利通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陈述这自己的观点。
作为交通大臣的刘坤一开看完了殖民部的方案后,对此很感兴趣。但想到探险队发来的报告还是苦笑的摇了摇头无奈的看着大家说道:“杨部长的方案很好也很吸引人,这种殖民模式前所为有。但首先事实是我的地理勘探探险队告诉我这样一条铁路的修建难度太大了,纯粹的地理因素尚能靠技术解决但殖民地的恶劣环境那些蛇虫鼠蚁不仅会阻碍铁路的修建还对铁路的维护和通行造成巨大影响尤其是赞比亚地区和博茨瓦纳地区,而且‘wn’铁路的修建成本太高了按照我们的计算财政部的拨款仅够完成我们的一期工程,就是新上海(摩加迪沙)到新西安(内罗毕)的一段和新南京(鲸湾港)到奥奇韦龙戈的一段。交通部的预算这条铁路修建完全要花费十年左右,就是说到1880年后才能通车。”
听到这样的消息曾国藩也是头大啊!拿刚果河流域换来的这些土地虽然把东非和西南非练成了一片,但开发的难度也不是富饶的刚果河流域能比的。要知道刚果河流域已经有一个封建王国,发展的已经基本成形也有了一定的商业的基础,新疆勋爵汪榴东靠着几件陶瓷骗刚果国王签署的商业保护协议和宗主国协议是一次伟大的成功啊,想不到现在被自己卖给了法国人,这买卖真是亏大了,怪不得法国人当时那么热情。
“其实你们都太急了,铁路不行可以先修公路嘛!”不愧是当过东非总督的李鸿章,对这殖民地最清楚了,“一开始在东非的那会,铁路都是优先国内建设,那时候公路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也还好东非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骆驼,才能保证对东非的控制,所以我想建设我们新得到殖民地主要还是因地制宜,哪怕铁路确实是最好的选择。至于具体怎么办就看殖民部的安排了,我只能给点经验了。”
“不错,因地制宜,殖民部尽快那个章程吧,不过铁路也要建铁路是关键,毕竟我们对外宣传了那么久,到头来建不好丢的不止是内阁的脸,皇帝也会难看的,至于资金我们可以向国民集资或者组建公司尽快上市,这一点国内铁路的修建模式我们还是可以借鉴。要知道赞比亚的矿藏非常丰富中非的黄金白银对商人的吸引力是很大的。”曾国藩总结了一下。
“还有一件事,开罗会议后现在整个红海沿岸都是帝国势力范围了,这一点我们要尽快利用起来保护我们的商人给他们提供便利,也需要大家给个意见。目前帝国对埃及红海沿岸的控制仅限于苏伊士和塞得港这两个公共城市(所谓公共城市即运河区各列强主要是中法英三国共同驻兵和管理的城市)在古尔代盖和阿莱姆港一些重要沿岸城市我们还是缺少影响力,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上述城市我们是组建一个类似东印度公司的埃及公司还是将红海沿岸划归东非殖民总督监管以此来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控制。大家还有什么想法说说看,我们取长补短。”





中华之帝国崛起 第一百六十六章 势力范围
外交大臣郭嵩焘首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的意见是倾向前者,扩大租界董事局权力并且组建埃及公司。我们位于开罗的租界董事局的权力必须扩大,然后组建一个埃及公司总部就放在古尔代盖或者塞法杰港的红海沿岸城市,另外我还有一个提议让我们的埃及舰队将驻防地换到塞法杰港,塞得港的位置在地中海这对欧洲国家太敏感了,开罗会议上奥地利和俄国已经不止一次向欧洲国家发出提议向我们发难了,就连我们的意大利小伙伴也隐晦的向我提过是否可以更换埃及舰队的驻防地。”
郭嵩焘的前半段话大家觉得很有道理但关于埃及舰队的母港这就需要考量了,“我想知道都是那些国家有这样的想法。是否包括英法?”曾国藩看向郭嵩焘。
“英法的态度还不明确,有这种想法的国家目前明确的是奥地利和意大利还有俄国和奥斯曼,不过俄国现在黑海都出不来,我们可以不用在乎俄国的态度,至于奥斯曼,我让驻奥斯曼的大使交涉过,奥斯曼的回复是他们的海军主要的对手是俄国,是控制黑海,他们不希望我们的埃及舰队对他们南边的领土产生威胁,哪怕我们对他们没有威胁。”
“只要英法没有出声,我们其实不用理会其他国家,毕竟他们和我们一样在埃及有一支舰队,但奥斯曼我们需要好好回复了,奥斯曼可以说是我们在欧洲的天然盟友即使他现在受法国的影响多一点。筠仙(郭嵩焘字)明天就让驻奥斯曼大使向奥斯曼苏丹释放善意和诚意,我们可以在军事教官的派遣、工业机械输出和留学生方面给予奥斯曼足够的支持,另外如果奥斯曼需要帝国可以为奥斯曼建造先进的战舰,包括铁甲舰。”曾国藩想了一会决定扶植一下这个西亚病夫。
“好了好了,扯远了,我们还是回到埃及事务上。”李鸿章感觉话题好像扯远了,果断把话题拉了回来。
“其实我认为扩大埃及的租界董事和组建一个埃及公司局势在必行,埃及是一个国际实力纷乱的地方全世界强国都盯着埃及,所以在处理埃及事务上我们必须有一个高效的行政组织,租界董事局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埃及公司则负责经济上的掠夺。东非总督要管着东非和最近新的的土地,在埃及事务上东非总督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杨利通紧接这说道。
“好,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利通你等会儿会后就向埃及发电报,让开罗租界董事局做好扩大的准备,让董事局的人着手组建一个埃及公司,乘着开罗会议还没结束我们要完成这些所有事。”曾国藩一锤定音。
“嗨,首相阁下!”
“那么让我们启航前行吧!”曾国藩心里默默的呐喊着。
-----------------------------------------------------------------------1871年十月一日,曾国藩内阁颁布《开罗租界董事局扩大和组建埃及公司决议》,确定组建埃及公司总部位于红海沿岸城市古尔代盖,并扩大董事局政治权利赋予董事局管理埃及东部沙漠以东的全部势力范围内的土地。租界董事局完成扩大由驻奥斯曼大使馆武官聂士诚和埃及大使馆武官左宝贵担任董事局主席和副主席,之所以让武官担任主席和副主席主要是考虑到埃及势力复杂,另外由在埃及和奥斯曼的几个帝国大商人和资本家组建埃及公司同时担任董事局董事。
1871年十月十一日,内阁殖民部颁布《红海沿岸城市司法条令指示》,宣布由埃及红海租界董事局任命的人员才有权在其范围内执行司法职务,由租界董事局组建警察部队维持领内治安。内阁批准董事局攫取了红海沿岸的司法裁判权和警察任命权,为此埃及伊斯梅尔帕夏大为恼怒,结果英法两国紧随其后颁布了各自势力范围的司法文件,埃及政府向三国提出抗议,未得到回复,无奈作罢。但致力于埃及发展和现代化的伊斯梅尔帕夏怎么可能会容忍这种结果呢,从苏伊士运河修建开始伊斯梅尔一直憋着一口气,一条运河也就算了至少埃及还得到了补偿,现在三国公开侵犯埃及的主权,这让和英国女皇维多利亚有着良好关系的伊斯梅尔感到彻彻底底的愤怒。至少从锦衣卫的情报上看来伊斯梅尔准备干点什么来维护自己作为埃及帕夏的尊严。
1871年十二月一日,埃及租界董事局颁布《地方治安管理条例》、《东埃及沙漠地区司法条令》和《红海地区警察事务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政令。
1871年十二月十一日,埃及租界董事局宣布修建“塞法杰—基纳”铁路和“塞法杰—苏伊士”铁路,修建资金由董事局和埃及公司自行筹集,铁路所有权归租界董事局和埃及公司所有。
到1872年中期时租界董事局已经基本掌控红海沿岸各主要城市甚至一些城镇组建了地方政治局和法院。当然其实人口主要集中在古尔代盖等一些大城市,快速掌控也不是什么难事,贫苦的埃及人民对于给予他们饱食的新统治者十分满意。有时候食物或者说吃饱了远大于什么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在埃及的红海沿岸董事局执行的是英国在印度所用的“双重管理制度”:那董事局挑选和任命的埃及人当局管理民事,董事局掌握征收田赋权。就是说黑锅埃及人自己甚至让伊斯梅尔帕夏来背,利益有董事局占了。就是说一旦董事局有个什么错误的决定或法令,那么底层的埃及老百姓只会觉得错的是地方上的埃及政府或帕夏,而不会在意这个在政治上隐藏的董事局。
------------------------------------------------------------------------马向阳,男,温州人,高中学历。1841年生,军属遗孤的他在皇室的关怀基金援助下他艰难的完成了高中学历(帝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一般帝国青年都有初中学历,到1870年帝国识字率达到62%军队识字率也已达到93%)。毕业后他当了三年预备役兵,退伍后在工厂做过工因为学历和当过兵的资历加上个人勤劳能干很快当上了工厂经理。现在他三十岁了,他果断辞职带着自己积累的第一笔财富两万华元来到了埃及寻找自己的发家致富之路。
做一个探险家或者说冒险家是他的人生理想,在1858年皇帝出版的《我的殖民地》一书中系统介绍了帝国的东非殖民地和西南非洲的土地,这本书一度引发了帝国年轻人前往殖民地发财的狂潮,马向阳也是在那时候有了这样的想法。现在他正在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前进,本来他想去帝国新得的中非土地,但殖民部的朋友靠诉他那地方虽然充满机遇但环境太恶劣了,他建议他还是去埃及看看。
1871年十月二十三日,他坐上了前往苏伊士的船票。




中华之帝国崛起 第一百六十七章 发财了
1872年一月十一日,马向阳总算是抵达了苏伊士,初见大海的他是那样是兴奋,可将近一个半月的航行早已没了一开始的兴奋只有无尽的寂寞。还好这艘皇家航运的“长公主”号并不是长期航行,也让马向阳见识了印度和东非的风情。最重要的是让他有机会考察这两地的市场。
元旦是在新加坡渡过的春节是肯定要在埃及过了。离开祖国的他第一次感到如此惆怅。在踏上埃及的土地的那一刻起,他哭了。水手们没有笑话他这样的泪水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
马向阳上岸的地方是苏伊士,他首先要做的是前往当地的帝国领事馆做商业和政治上的咨询,从港口的埃及官员眼里的尊敬他很清楚在这片土地上,他作为华人是“上等人”的存在。
从领事馆出来时马向阳得到了两条好消息。一是租界董事局和埃及公司筹建“塞法杰—基纳”铁路和“塞法杰—苏伊士”铁路,这两条铁路在军事和经济上具有巨大的效应,自己如果可以入股的话是稳赚不赔的,并且可能成为埃及公司的股东获得巨大的政治地位。第二个好消息是领事馆商务参赞告诉马向阳,以他军属遗孤的身份在从事商业活动的时候皇家银行的商业基金可以给予他十万华元的低息贷款,给予他创业使用。
考虑再三后他决定还是先去开罗看看有什么机会和商业潜力再说,不过第二天他在街上看到了帝国的驻埃及军团正在集结,他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从苏伊士的领事馆里他打探到原来是埃及的统治者那个什么帕夏不满帝国和英法在开罗会议上对埃及的瓜分,派兵包围了中法英三国大使馆,现在外面的帝*队就是准备前忙开罗解救各国大使和谈判代表的。
从领事馆出来的马向阳一直念念着:“我要发财了!我要发财了!”
---------------------------------------------------------------------1871年,当中法英三国就埃及势力范围达成协议后当时的埃及各界可以说是群情激奋,不管是军队还是政界哪怕原本艰难度日的底层老百姓都被激怒了。
1871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埃及帕夏伊斯梅尔就通过侍从开始联络此时的埃及军队下层指挥官,要知道上层的哪些个将军甚至连到团长级的都是被三国收买的,只有下层的少壮派才是真正希望自己的国家好的。而且这些少壮(派姑且称之为少壮派)又是直接掌控军队的,所以一开始伊斯梅尔做的很成功,在开罗的所有埃及军队基本愿意听从他的命令。
伊斯梅尔的计划很简单,这次参加埃及开罗会议的大多是各列强的政府要员,只要包围会场和三国的大使馆切断他们对外的联系就行,伊斯梅尔只是要列强们做出妥协,让他真的去攻打各国的使馆和会场那就叫作死了,结果会议过了一半包括中国大使曾国藩在内的英国首相和法国的麦克马洪在解决了主要事务后相继回国了,让伊斯梅尔大呼可惜。
1872年一月九日傍晚,伊斯梅尔的埃及军队按计划开始进城包围中法英三国使馆,不过倒霉的是三国大使都不在自己的使馆里,在哪里呢?在德国大使馆里参加舞会,这场舞会德国人是为了庆祝自己的军队刚刚在多哥以东战胜了当地的土著荷达美酋长国获得了多哥以北和以东的大片土地,之所以英法也在是因为中英法三国正在讨论关于中国埃及公司计划修建的“塞法杰—苏伊士”铁路连入苏伊士运河铁路的可能性。苏伊士运河铁路连接苏伊士到塞得港,这条铁路的作用和运河一样重要,大吨位的商船如果无法通过运河则可以将商品通过铁路再运输至地中海商船就不必再走好望角航线了。
帝国提议将自己即将修建的“塞法杰—苏伊士”铁路接入运河铁路在英法看来这样中国的军队可以短时间从自己的势力范围调兵进入运河区,并控制运河。随后英法也相继提出了自己的铁路修建计划一条从开罗连接伊斯梅利亚,一条从亚历山大连接到塞得港。为了解决这三条铁路的问题三国才聚在一起讨论,结果让可怜的伊斯梅尔扑了个空。
当伊斯梅尔重新带兵包围德国大使馆并切断电报线时,陈震已经发完了给苏伊士和塞得港的电报,英法也完成了各自的动作。所以当伊斯梅尔希望三国代表修改条约里关于埃及的条款时,三人只是风轻云淡的抽着雪茄聊着闲话。伊斯梅尔作为一个拥有近现代思想的统治者他在英国读过书和英女皇维多利亚常年保持着书信交流,他深知自己的计划失败了,如果计划成功包围三国使馆后他准备短时间内断水断电迫使三国各自做出妥协,到时候在把罪过推到那些军人身上,自己将重掌埃及大权。现在全完了,当然他也不傻,在支开守卫的军士后伊斯梅尔向陈震和法英国代表格雷维、威妥玛爵士表示自己是被手底下的军官挟持的,这么做本非本意。
三人互相看了一眼,眼神一瞧大家都懂的,三人脑海里现在都在考虑是否还是支持伊斯梅尔当这个埃及帕夏,最后还是威妥玛说了一句:“那就请伊斯梅尔先生先把外面的军队撤走吧!”
这下轮到伊斯梅尔沉默了,这些军官就是相信他才跟这他干的,现在如果把他们撤走,天知道那些少壮派会干什么。“先生们,外面的军官不会听从我的意见的,不过我可以保证各位先生的安全。”伊斯梅尔想了想说道,“那么我先去稳定外面的局势,先生们祝你们有个好梦。”
“先生们看来他还没明白,埃及和我们的差距。不知道各位有什么决定吗?我已经发报给苏伊士的驻军了最快明天下午他们就该进攻了,你们呢?先生们。”陈震似乎对伊斯梅尔的不识时务毫不在意。
“同样先生,伟大的法兰西军队正在向开罗进军,他们将重现拿破仑大帝的光彩。”格雷维说完看向威妥玛。
说真的威妥玛也有让英驻军调集,但在开罗城外的驻军毫无消息看来应该是被包围了,而最近的英军则驻扎在法尤姆但问题是那里的英军不过五百人,调过来顶不了多大用,不像中法两国在亚历山大和塞得港都驻扎了一个师的兵力。很明显这次两国的军队入城明显是来抢蛋糕的。开罗一直是英国的埃及大本营但这次的事件根本无法拒绝中法两国的军队进城。等事件过去了天知道开罗会不会变废墟一片。
思考了再三威妥玛还是笑着说道:“是应该给埃及人一点教训了让他们知道谁才是这片土地的真正主人,不过埃及毕竟是世界贸易的焦点,希望两位不要太冲动影响贸易往来。”
“只是要给埃及人一点教训而已,不用担心。”陈震笑着说道。陈震早就给帝国驻埃及军团的指挥官罗荣光发了电报,电报里只有一条,“明日进城抢钱抢粮抢女人!(嘻嘻,懂的哈!)”。




中华之帝国崛起 第一百六十八章 抢钱抢粮抢公司抢地皮
帝国驻埃及军团名义上是军团编制,实质上军团编制是帝国国内不常用的,埃及军团的编制特殊整个军团只有九千到一万人也就是国内一个乙种师的编制(就是不满编师)
和马向阳一样还有几个极具冒险精神的商人默默的跟在埃及军团的身后准备前去开*一票。罗荣光并没有感到这些商人有多厌恶,他知道这只是商人追逐利益的本能而已,当初他还在东非剿灭埃塞俄比亚叛乱的邦国时他身后也跟着一大波的行商,这样的商人在殖民地是很受欢迎的,因为在殖民地的军队除了政府的薪金外每年军队还会获得大量的物资金钱的奖励,而奖励基本来自这个有商人们募捐的“在役军人补助基金会”,所以在殖民地的军队机构都会为商人的商业活动提供必要的帮助或者照顾,当然商人和有钱的人是不被允许向军队送钱的,所以基本都是通过这个基金会。
1872年一月十日清晨,刚刚繁华起来的开罗,等待他的将是一场严峻的考验,战争永远伴随着掠夺。
一月十日上午八时,中华帝国埃及军团抵达开罗城郊,幸运的是法*队才刚过本哈,因为铁路被埃及人破坏了所以法国人接下来只能步行了。埃及在罗荣光和马向阳眼里就像即将被他们xxoo的美丽躯体,当然首先要做的就是消灭盘踞在城里的三万埃及军队,罗荣光现在正在考虑是等法国人来一起进攻还是自己独自攻城。等法国人来了在一起可以降低自己军队的伤亡,毕竟那三万人也不是猪困兽犹斗肯定会对自己的士兵造成大量的伤亡尤其是在开罗城里打巷战,即使这是帝*队的重要训练科目。但多了法国人自己抢钱抢粮的指标就完不成了啊。
就在罗荣光纠结的时候,一个埃及人打着白旗来到了他的指挥部。
罗荣光诧异的看着眼前的埃及人,是的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他tm就是个纯种的阿拉伯埃及人啊!可他tm的居然是皇帝锦衣卫的人,看着这个埃及人给他的锦衣卫腰牌和确认密码,再看了看他的脸,罗荣光还是感到满脑的诧异,如果以前锦衣卫给他的感觉只是皇帝觉得好玩用来警示或者吓唬百官用的,那现在站在他面前的埃及人给罗容光的感觉是害怕。
“将军?将军?”埃及人疑惑的看向罗荣光,说的是标准的官话。
“啊!您说!”想想就怕的罗荣光都用上了您字。
“将军客气了,我现在是埃及军队里的一名上尉,我的防区的南边可以控制我的部下在南线的防线上放出一个口子,当时候将军就从哪里突破,另外这是南线整个防线的分布图。”说着埃及人递上一个圆筒,作战参谋一打开就发现很明显是军队防线的布置图。
“非常感谢!不过您到时候自己小心,此事结束后埃及政府肯定不会放过你的。”
“将军放心,我自有办法说不定到时候我也是将军了呢!”埃及人笑了笑,“那么我先回去了,一个小时后我等着您。”
......“将军,您觉得这个埃及人可靠吗?不会是什么计谋吧!”一个作战参谋谨慎的问向罗荣光。
“你觉得呢?锦衣卫啊!埃及人会没事来找我开这个玩笑吗?再说就算是计帝*队还会怕埃及佬吗?地图是真的吗?”
1...5758596061...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