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种田养家太不易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倾情一诺
如今眼见为实,府衙贴出的画纸上的情景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怎么不令他们惊讶不已。
看着站立在一起的钟逸和秦澜心,突然有百姓朝着他们跪下来:“跪谢西北王爷、福慧公主的大恩!”
紧接着,围来的百姓越来越多,跪下的百姓也越来越多,而从官道另一方来的客商、行人,看到这三丈从未见过的光滑微微泛白的官道也是震惊的说不出话来,这西北确确实实是要变了。
一传十,十传百,神奇的西北黄沙官道从这一天开始传遍大魏朝的南南北北,而西北真正的繁荣第一步就是从这三丈的官道开始的。
到了第二天晚上,负责修官道的叶寒发现百姓们来的越来越多,而且他们晚上干完活儿,不等衙门发工钱,一个个全都走了。
他们说,这修的是西北的官道,为的是西北的百姓,他们就是西北的百姓,又怎么能拿银子呢。
秦澜心没再管糯米砂浆的事情,因为她把配方交给了叶世东,以后由他专门负责,而叶世强主要负责收黄沙,叶世堂则是负责熟石灰。
不过,一个难题解决了还会有下一个难题,那么多百姓帮忙修官道,但其实他们离官道的距离都比较远,来来回回也很麻烦,即便是修路主要在晚上,他们也要喝水吃饭的。
修路的第四天清晨,好多百姓都在辛苦地劳作着,汗如雨下,这时一辆辆马车从他们面前经过,然后停了下来。
“大家都暂停一下!”这时,跟在最后的秦澜心和钟逸下马而立。
“王爷,你们怎么这时候来了?”叶寒也没有闲着,他也是一晚上都和百姓、官兵们一起修路,现在也是一脸汗。
“舅舅,你们都先歇会儿,这天都已经亮了,今天我和王爷请大家吃好东西!”秦澜心大声地笑着说道。
“王妃,是不是还是王府的包子呀?”这时有百姓笑着问道。
仅仅几天的相处,钟逸与秦澜心的平易近人让百姓们对他们早就摒去了身份的隔阂,说话谈笑之间就如同村中邻里一般。
“包子一会儿就到!”这些天,秦澜心一直带着府里的下人给修路的官兵百姓准备夜宵,因为人手不足,就是凌知府和闫通判家中的女眷也到了王府去帮忙。
“呵呵,就是为了王府的包子,让我两天两夜不吃饭只干活,我都愿意!”又有人笑着说道。
这一说,好多人都跟着笑起来,谁让王府的包子那是真香呢!
秦澜心也笑了,让刚从漠州来的人把车子上的布都打开,露出了里面一个个硕大的西瓜,看得百姓和官兵们一愣一愣的。
“这是什么呀?好大的东西!”不少人感叹道。
“大家听我说,这叫西瓜,原本是外族的种子,但是在咱们西北种出来的西瓜比别的地方大一倍,而且更甜更沙瓤,吃起来瓜汁也是最多的,是夏天最解暑的水果。这些都是王府漠州农庄种的,沙壤土里最合适,在咱们西北五州,这样的土地多的是,好多都是荒着呢。过了今年,我把这些西瓜种子分给大家一些,再教给你们如何栽种,到了明年就能卖大价钱了,这可是咱西北特有的西瓜!”秦澜心笑着解释道。
“王妃,您说的可是真的?”好多人都扔掉了手中的工具,站立起来吃惊地问道。
“是真的!知道我和王爷为什么一定要修路吗!就是因为想把像沙甜菜、西瓜这样咱们西北特有的好东西卖到别的地方去,都说‘物以稀为贵’,等到这路修的宽修的直,那么就不怕别人不来买咱们的好东西,也不怕好东西运不出去,你们说是不是?”秦澜心高声笑着说道。
“王妃,您真是咱们西北百姓救苦救难的菩萨呀!”百姓们心中的感激不知道如何表达,唯有一次又一次地对着秦澜心下跪致谢。
“大家都起来吧,这也是皇恩浩荡!”钟逸笑着说道。
紧接着,秦澜心和钟逸就让大家分着吃西瓜,但要求他们把种子都留下来,当然有些人偷偷留下一些西瓜种,秦澜心也没说什么,反正过不久,这西瓜种子她也是要先分给一部分百姓的。
“这西瓜可真好吃,我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甜的瓜,沙甜菜都比不上!”有些人拿着西瓜不舍的吃,可又怕放坏了,也正是渴的时候,咬了一口就再也忍不住了,不过还记得把西瓜子珍惜地留下来,而且西瓜皮也都舍不得扔。
“西北竟然还能种出这等好东西,以后这西北的百姓可是有口福了!”叶寒吃了一口瓜满身的爽意,痛快,真痛快!一夜的辛劳都被这一口西瓜给缓解了。
正在众人坐下歇息吃瓜的时候,远处的官道上突然又来了一队看不到尾装满东西的马车,刚才秦澜心一行人是从湛州城的方向而来,而这一队人是从品州的方向而来。
秦澜心和钟逸也觉得十分诧异,往那边眺望着,虽说湛州较为繁华,但也从未见过这样声势浩大的商队,会是谁呢?
“钟阳,先去看看!”钟逸对正在吃瓜的钟阳说道。
“是,王爷!”钟阳放下西瓜飞身上马,快速地往那队人马而去。
不过,很快他就又转身回来了,而且一脸喜气,身后还跟着另一个骑马之人,此人便是百味庄园的大管家重言。
“小的见过王爷、公主!”重言一路风尘,未到秦澜心身边就下马跑来跪下说道。
“大管家?你怎么来了?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情了?”秦澜心首先担心的就是韩氏和秦向争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问题。
“公主莫要担心,家中一切安好,小的是奉老爷子和老爷、夫人之命,来给公主送东西的!”重言赶紧说道。
他话中的老爷子便是钟敬轩,而老爷和夫人自是秦向争和韩氏。
“送东西?”秦澜心往他们身后的马车瞧了瞧。
这时候,修路的百姓和官兵也都好奇地看着越走越近的车马队伍,都猜想着这马车上的东西是什么。
“是的,公主!这些马车上都是咱们庄子里产的粮食,有小麦也有稻米,另外还有一些甘薯粉、土豆粉和二小姐配好的秘制调料。这还有几位主子给公主写的家信!”说完,重言将怀中的一个大信封递给了秦澜心,里面有钟敬轩几人给秦澜心写的书信。
“好,我知道了!大管家这一路辛苦你们了,正好这有刚从漠州运过来的西瓜,先让大家吃了之后再进城!”秦澜心有些激动,隔了这么久收到家人的书信,她心里暖暖的。
“是,多谢公主赏瓜!”重言也算松了一口气,不辱使命,他终于到西北了。
秦澜心有些迫不及待地赶紧拆开信来看,而且每看完一封就会让钟逸再看一遍,因为家人的信中提到的是他们两个人,字里行间的思念、心疼和牵挂让秦澜心鼻酸眼热,背过众人落下泪来。
看到这一幕的众人都默不吭声,世人都道福慧公主聪颖无双,是天下第一奇女子,可她坚强的外表之下亦是一颗柔弱令人怜惜的女儿心。
钟逸同样也背过众人,不过他心情虽激动脸上却很平静,只是轻轻地拍着妻子的肩膀无声地安慰着。
到了第二天,天还未亮,众人依旧在修官道,却发现又有一辆辆的马车紧接而来。
钟逸和秦澜心夫妇要重修西北官道之事早就在大魏朝传开了,可是从品州前往湛州这一路,看到被西北官员和百姓称之为黄沙官道的官道时,好多人的眼珠子还是差点掉了出来。
这路怎么能宽的人连心都豁然开朗起来,而且线形如此直,更是平整硬实,马车要是在上面行驶,绝对不会颠簸,必定畅通无阻跑得飞快,真是忍不住想要现在就踏上去呢!
“这西北的路可是比京都的路还要宽敞呢!要是西北的官道以后都是这样的,我可是要经常来这边逛逛了!”一位衣衫华贵的少年笑嘻嘻地说道。
“这可都要仰赖西北王爷和福慧公主之功,看来咱们各家的老爹真是有先见之明呀,呵呵!”另一位略显沉稳的年轻男子笑着说道。
“几位是哪里来的?”叶寒一眼就看出这些人从外地而来,听他们说到钟逸和秦澜心,于是出声问道。
“远方来的!”少年调皮地笑着答道。
穿越之种田养家太不易 第百五十七章亲朋相助
这一行人慢悠悠地从原本的旧官道上行进,而且并没有和叶寒过多地闲聊。
等到他们全都朝着湛州主府城的城门而去的时候,叶世东有些奇怪地看着叶寒问道:“爹,这些人看起来非富即贵,马车足有三十辆呢!”
“看这架势应该也是去西北王府的,只是不知他们究竟意欲何为?”叶寒双眼深沉地看着那些人远去。
而这些人到了城门口之时,自然引起了百姓们的围观和议论,就连城门官兵也主动上前盘查,昨日那些人是公主的家中来人,今日这些难道也是?
带着一丝疑惑拦下众人,负责盘查的官兵上前问道:“你们是哪里来的人,进城做什么?”
“我等乃南方商贾,是特来拜会福慧公主的,还请行个方便!”为首之人下马说道。
一听这些人是来找福慧公主的,官兵依律检查之后就放行了,并且还派人领着他们往西北王府而去,一路上好多百姓都被这长长的商队给吸引住了,也都跟着往西北王府而来。
王府内,秦澜心正在安排柱子等人将重言一行人带来的粮食放入王府的存粮仓库之内,而且家书中提到,重言这次来到西北之后就留在秦澜心身边帮她。
西北王府正好缺个大管家,于是秦澜心就让重言暂作西北王府的管家,跟他而来的那些人也都是秦家从丰和牙行买来的家奴,这次一同留下来,一下子西北王府内因着这些人的到来倒是热闹了不少。
“启禀公主,门外有人求见,这是拜帖!”王府小厮跑得一头汗,现在王府大门外黑压压的都是人。
秦澜心接过之后,看了一眼,然后说道:“先请他们到前厅坐下,我随后就到!”
“是,奴才遵命!”小厮又快跑出去了。
“公主,可是有什么事情?”重言见秦澜心接到拜帖之后,脸上有疑虑。
“你在来的路上没与黎、莫、司、桑四家的商队遇上?”秦澜心看着重言问道。
重言摇摇头,说道:“小的没有,难道是他们四家要来拜见公主?这里可是西北,离着南方远着呢!”
“没错,正是他们四家家主派来的人,这也是我不解的地方,你先忙着,我去前厅看看!”秦澜心心中对此也觉得奇怪,一南一北如此遥远,这四家的人来这里做什么?
秦澜心到了前厅之后,发现钟逸已经先一步回来了,而且厅中左右两边坐着四个年轻人,最年长的也不过是二十四五岁,四人中最年幼的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
一见秦澜心进厅,四人赶紧起身恭敬地跪下行礼。
“草民黎耀祥参见公主殿下!”
“草民莫广贤参见公主殿下!”
“草民司子兴参见公主殿下!”
“草民桑浩参见公主殿下!”
这四人中,黎耀祥乃是黎柏的长子,也是黎家下任家主,现年二十四岁,面容俊朗,做事最为沉稳老道,精明内敛,不但具有经商天赋,还是一位文武全才。
而比黎耀祥小一岁的莫广贤是南商莫家的三公子,长得也是一表人才,同他爹莫言堂极为相似,是一个外表严肃内心火热之人。
南商司青云之独子司子兴刚至弱冠之年,为人豪爽重情,武功超绝,也是一位文武全才,但不喜为商,一心要做个江湖中行侠仗义的男儿。
年纪最小的桑浩是南商桑久的小儿子,个性调皮顽劣,但心性善良,此次西北之行乃是其父桑久有意锻炼他为之。
当年,南商黎柏、莫言堂、司青云、桑久四位家主亲自到福江口白石码头的百味庄园内去拜见秦澜心,如今四人之子同来西北,此情此景让秦澜心颇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
“不必多礼,起来坐下吧!”秦澜心坐在了厅中主位的另一边,“夫君,你怎么这时候回来了?”
“听说王府门外一下子来了二三十辆马车,我就回来看看,既然是来找你的,你来看着办吧,府衙那里还有事情!”钟逸起身笑着说道。
“好,你赶紧去吧!”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脆弱的情绪影响到钟逸,最近几天他对自己的事情总是敏感很多。
“恭送王爷!”四人又赶紧起身说道。
几人重新落座之后,秦澜心看着他们问道:“几位不辞辛劳来到西北有何事?难道你们四家要在西北做生意不成?”这南北走一趟可是要很长时间的,秦澜心有些诧异地问道。
“回公主话,草民四人乃是奉各自家父之命来给公主送礼的,黎、莫、司、桑四家近年来屡受公主恩惠无以为报,此次公主奉皇命与钟王爷驻守西北五州,家父知道西北之地很难吃上南方的糯米,所以特派草民送来七马车南方特产的长糯米,希望公主笑纳!”黎耀祥说道。
四人快到西北的时候就听到西北王爷在派人大量购买糯米,当时黎耀祥就觉得他爹黎柏太有先见之明了,这份礼送的秦澜心和钟逸一定开心不已。
果不其然,秦澜心一听就猛地站了起来,看着他问道:“黎公子,此话当真?你真的带来了糯米?”
“回公主,南方特产长糯米就在府门外停着的马车上!”黎耀祥眼中闪过亮光地笑着说道。
“这真是太好了,最近我和王爷正在愁糯米的事情呢,黎家主这份恩情,本宫代西北百姓收下了!”这份礼秦澜心可是十分愿意收下的。
“回禀公主,莫家送上的是七马车压实的上等木棉和麻絮,西北冬日严寒,希望这份礼物您能笑纳!”莫广贤很平静地说道,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莫家的这份礼本宫也收下了,这份恩情本宫同样记得!”秦澜心倒是比几人表现的都激动。
虽说西北的棉花今年肯定高产,但是一般百姓肯定是用不起的,而且到时候大部分棉花是要运往京都或者做成衣物给边疆的将士。
莫家送来的这些御寒之物正好可以给修路的官兵和百姓做些衣服,夏天已经快过完了,秋天的晚上西北也是冷得很。
接下来,司子兴和桑浩也将自家送的东西禀告给秦澜心,司家送的是七马车布匹,而桑家送的则是七马车的南方特产的大米。
秦澜心见四家送的东西虽各不相同,但都是西北急缺之物,而且都是七辆马车,可见四家家主定是来之前就商量好的。
“黎、莫、司、桑四家今日这份大礼本宫欣然收下,他日本宫也不会薄待了你们四家,来人,将漠州特产的西瓜抬四个过来!”秦澜心没有多说什么,这份情谊她会记住,西北的百姓也会记住的。
“公主厚恩我黎家永世不忘,这些礼物本就是谢礼,公主严重了!”黎耀祥起身施礼说道。
其他三人也都起身称“正是如此”。
虽说四家送礼此举有讨好秦澜心之嫌,但秦澜心在生意上之前的确帮了四家不少忙,如今黎、莫、司、桑能渐渐成为南方的大商,这都是秦澜心的提携之恩。
很快,就有下人抬着西瓜进来了,而看到这大西瓜,黎耀祥四人都惊叹不已。
他们曾有幸吃过京都的西瓜,那可是夏日里最奢侈的水果了,没想到这西北的西瓜竟比别的地方大那么多。
“这乃是西北特产的西瓜,几位拿回去吃吧,不过种子可记得给本宫留下来!”秦澜心笑着说道。
“西北特产?”黎耀祥这时候的脑瓜子就开始快速地转起来了,“公主,草民想问一下,这瓜种和京都公主农庄中种的瓜种可是一样的?”
“黎公子卓见,正是如此!虽说种子一样,但是西北的气候、土地与别的地方是不一样的,就如西北特产沙甜菜一样,可是甜得很,这也是老天爷赏西北百姓一口饭吃!”秦澜心笑着说道。
“今日真是令草民大开眼界,没想到这苦寒荒凉的西北之地竟然处处藏着宝物,是公主与王爷之福福佑一方百姓,也是我大魏朝之福!”司子兴觉得此刻胸腔之中一股热意,他也是有为国为民的胸怀的。
“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而且真的好大的西瓜呀!”桑浩则是十分好奇地围着西瓜转了一圈,也馋得很。
西北之行又热又苦,水喝到嘴里都不解渴,这么大的西瓜他恨不得一口就塞进去。
“别的地方可很难见到这样大的西瓜,也只有咱们大魏朝的西北能种出来。到了明年,西北各州会大面积的种植,到时候要是你们还来,本宫请你们吃个够!”秦澜心笑着说道。
“多谢公主赐瓜之恩!”四人脸上神色各异,但心中都很激动,这样的西瓜要是卖到别的地方,那不得抢疯了。
秦澜心命下人帮忙把瓜送到了黎耀祥四人暂住的客栈之中,现在湛州城内百姓们除了热烈讨论的沙甜菜、黄沙官道接着就是这西瓜了,西北百姓现在对于往后的日子那可是充满了期待。
百味庄园来了近二十两马车,黎耀祥四人又运来近三十辆马车的东西,西北王府的一个大库房和两个小库房很快就填满了。
而秦澜心此时还不知道的是,就在重言和黎耀祥几人分别出发来西北的时候,商人圈中听到消息的人也都纷纷有了行动,很多大小商人都学着南商黎莫司桑四家联合在一起往西北运送物资,福江商会的车队更是已经到了昉州。
接下来半个月的时间里一直都有成群结队的马车一辆辆地从窄小扬尘的旧官道上朝着湛州主府城内而来,吸引着西北百姓的目光。
“快看,那边又有人来了!”这些天一辆辆的车马从身边而过,修路的官兵与百姓也是兴奋极了,西北何时这样热闹过,只要这官道修好了,说不得以后来的人会更多。
“这次是哪家的商队呀?就这几天,天天都有人来湛州城给福慧公主送礼,人家送礼一只手都拿得过来,这些人倒是阔气,各个都是好几辆马车呀!”
现在到了初秋,白天也有人在修路,所以看着来送礼的商队,大家边干活边闲聊。
“我听说这些人都是往日里受过公主的恩惠,听说公主到了西北,担心她在这里吃苦受累,所以都给她送东西呢!”刘老二把家里的田都交给了妻子和两个儿子,他则专心在城外修官道,而且有吃有喝,比在家好多了。
“咱们公主真是好人缘,天南海北都有人相助呢!”百姓们也是与有荣焉,虽然东西不是送给他们的,但是他们每日里修路时吃喝的东西,听说都是这些人送来的,要不然王府早就给吃穷了。
“可不是,而且这些人都没走呢,好多人都留下来要收沙甜菜,我听说现在沙甜菜都涨到了一斤四十文呢!”伍大山脸上都是笑容,他一下子买了十亩的沙土地,虽说只有五两银子,可也是他们一家仅有的积蓄。
如今沙甜菜成熟了,他在这里帮忙修官道,父母、妻子和孩子们忙着收沙甜菜、晒沙甜菜和磨沙甜菜,光是夏天这一茬的沙甜菜,他这十来亩地就能赚不少呢。
“我也听说了,往漠州去的人最多,不过漠州那边的官道太窄,也不好走,听说光是拉黄沙的马车和去漠州的马车就堵了一天一夜过不去,可不是耽误大事,百姓们都着急,商人也着急,要都是咱们修出来的这样的官道,哪能耽误事!”刘老二看了一眼这些日子修出来的官道,早已经看不到头了。
“就是,昨日听知府大人和闫大人说,漠州那边新上任的知府都来湛州跑三趟了,一直问王爷什么时候修漠州的官道,还说漠州的百姓与官员定会鼎力相助,有些百姓现在都主动加宽道路呢,就是希望往他们那走的商队多一些!”伍大山昨天修路的时候,不小心听到了凌知府和闫通判笑着闲聊之语。
“现在都知道修官道的好处了吧,呵呵!还是咱们湛州好,这官道一修通,保准来的人不少,我到时候一定在这官道上痛痛快快地跑个来回!”刘老二抹了一把汗笑着说道。
“哈哈哈,我现在就想跑了,你们都不知道,有好几次我都不敢走在这路上,就怕给踩坏了!”伍大山大笑地说道。
几人说说笑笑的时候,刚才的那队车马已经到了近前,自然是看到这修出来的官道惊得差点从马车上摔下来。
此刻,王府内,秦澜心带着重双几人也是忙的脚不沾地,她每日里都要忙着接待远方来的客人,然后再把众人送的礼物分类放好,也幸好重言来了,有他这个大管家在,自己省去了不少麻烦。
“启禀公主,姚家的车马到了!”有丫鬟说道。
“快请!”秦澜心说道。
不一会儿,姚家的下任家主年仅三十岁的姚宗和走了进来,他身后除了跟着贴身的侍卫、管事还有二十名衣着统一的女子。
姚家既是勋国公府姚太夫人的娘家,也是织染世家,原本有些没落,后来因为秦澜心的原因,去年已经晋升成为大魏朝的织染皇商,其织染技术如今更是无人能比。
姚太夫人曾有三位兄长,但都已故去,就是兄长之子女也大多不在人世,嫡系侄孙倒是有几个,其中嫡系长房一脉中的现任家主是姚太夫人大哥长子的孙子,已年过五十与钟逸平辈的姚崇。
而前来西北的姚宗和是姚崇的嫡长子,按着辈分应该喊钟逸一声表叔,喊秦澜心一句表婶。
“表侄姚宗和见过公主表婶!”姚宗和见到秦澜心,恭恭敬敬地给她行了一个大礼,只是一声“表婶”把秦澜心叫的有些尴尬。
好在,秦澜心也知道古代人都比较看重辈分,虽说“一表三千里”,但总是有亲缘的亲戚,再说一直以来她对姚家人的印象都极好。
“快起来吧,这一路上辛苦你们了,我是真没想到大家都会接二连三地来西北!”秦澜心笑着说道,“对了,她们都是些什么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