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辛亥科技帝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芝麻汤圆
郭老先生年轻的时候是中国外科接骨的权威,老人曾经告诉过柴东亮,当年他们第一次看见x光机的时候如获至宝,能直观的看到病人的骨骼对他们的帮助无疑是巨大的。很多以前因为设备缺陷而很可能留下残疾的病人,终于可以被他们治愈了???但是代价也是非常沉重的,他们那一批医生,因为长年累月接受了过多的辐射,几乎每个人的双手最后都成了残废,郭老先生的手上就长了几个看起来触目惊心的骨瘤,连筷子都拿不住了。
郭老先生几乎不懂什么中医理论,他也瞧不起那些只会满嘴胡扯却没有什么医术的所谓大师,他只有家族几代人摸索出来的实践经验,他甚至没有太多的文化说话也粗鄙不文,但是每当看见他那双被辐射致残的手,柴东亮就对他无法不敬仰!
比他的症状严重以至于无法行走只能曰复一曰躺在病床上的老中医,仅仅在正骨医院就有十几个,以至于正骨医院年轻一代的医生闻射线而色变,上下班的时候都要绕过放射科的那个楼层。
整整一代中医人为了中医的现代化发展,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但是令人感到吊诡的是,到了二十一世纪之后,中医却有了反现代化的苗头,很多所谓的名医张口闭口都是阴阳五行之类的名词,如果不是身上穿着白大褂,会让人以为碰上了神棍。而和这个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中医在国外的推广却遇到了层层阻碍,中医药在全世界丑闻不断,号称研发出治疗某种疾病的新药,结果从里面查出大量的西药成分,激素等虎狼药也敢超剂量的使用。作为最高中医研究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及其下属的中药研究所造假丑闻频频曝光,以至于中药研究所被戏称为“造假所”!当丑闻曝光的时候,某位科学院的领导竟然面对记者叫嚣:“我老婆孩子都在国外,都有绿卡了,如果压力太大的话,我就走人呗!”
人可以无耻,但是不可以无耻到这种地步!
如果不是特殊的国情,这些人早就该在监狱里度过余生,忏悔他们做的孽了!
对中医药打击更大的事情依然没有停止,偌大的中国竟然没有一家中医药企业通过了欧盟的注册,而对于传统植物药,因为有着千百年的使用经验,所以国际注册比新式西药的规定要宽松的多,即便如此也没有一家能通过简易注册。每年五十亿欧元的世界最大的植物药市场,将对中国彻底关闭。五万在欧盟国家从事中医中药推广的人,也将面临失业破产的危险!
中国唯一能在全世界都叫得响的中成药青蒿素,专利权还被外国的制药公司给买走了。也几乎就在同时,曰本人以传统中医结合现代科学的手段推广“汉方药”,却在全世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只要有东方人的地方就有“汉方药”,他们甚至已经成功的杀入了中医中药的发源地,肆意抢夺着中国市场,国内的制药厂面对曰本人咄咄逼人的攻势,在海外华人聚集区等中医药传统销售市场节节败退,溃不成军。
中医中药的形式还不够严峻吗?非得到了像印第安人的传统医学那样,需要当作大熊猫来保护,才能意识到生存危机吗?
祖宗留下的精华成了别人的东西,而自己却在家里捧着阴阳五行这些玄而又玄的糟粕自吹自擂,柴东亮想到这些事情,就觉得心烦!他想起自己曾经看过的一篇报道,道光年间的王清任,深感传统医书中彼此抄袭谬误太多,冒着生命危险深入瘟疫流行的灾区解剖了三百多具未及掩埋的尸体,绘制了大量的肺腑图。虽然他的那本《医林改错》也难免有些疏漏和谬误,却震动了当时的中国医学界,这本书在一百年间,足足刊印了四十多次,远远超过了其他所有的传统医书,他也被人称为“中国解剖第一人”,获得了包括西医在内的广泛敬仰,成为中医史上的传奇人物。
在二十一世纪,这种孜孜不倦深入研究的人似乎已经在中医界绝迹了,代之以肉麻的吹捧。中医在国内似乎轰轰烈烈,大师、新药层出不穷,但是类似青蒿素这种震惊世界的发明再也没有出现过了。就连中科院的院士也被人揭穿论文是抄袭的,中医在国际学界声名狼藉,他们却丝毫不觉得丢人,依然舔着脸到处招摇撞骗。
柴东亮关上了电脑依然心潮澎湃,突然他哑然失笑了。自己和其他写手是完全不同的,别人写书是为了赚钱,必须迎合读者的趣味,为了仨核桃俩枣的稿费不惜满地打滚求订阅和月票。而自己写书只是为了获得书友群的帮助,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时空建设出一个强大而幸福的国家,这才是自己的使命!
目的不同,环境不同,必然想法也不会完全一致,那么自己又有什么必要刻意迎合读者呢?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独往矣!
中国古人的那种豪侠之气,才是自己应该效法的,真不应该为某些读者的态度影响了《辛亥超级电脑》这本书,毕竟这本书是真实的记载了柴东亮在民国初年的生活状态。
批评它,才是真的爱它,只要中医能够浴火重生获得成功,暂时被人骂几句又能怎么样?
当柴东亮憋在屋里码字和回复读者的留言的时候,方清雨等人正在军队里大张旗鼓的进行军法教育。派出军事法庭的法官开始下部队,讲解军法规定和办案的程序。
冯云海的死刑判决令军队上下极为震动,大家嘴上不说,心里却暗暗的为他叫屈,都觉得军事法庭太混账,怎么就不能网开一面,给他一条生路?
江淮军的士兵很多人都曾经接受过革命党的地下教育,认为革命就应该无法无天,只要革命需要就可以不择手段,邝海山、陆凯、顾南山等人投身革命,半年时间由小小的营长、连长直升为师长、旅长,金光闪闪的将星把大家的眼睛都晃晕了。而且柴东亮也长期给士兵灌输,军队存在的意义就是保护人民的幸福的理念。也正因为这样,大家无论如何也想不通,爱国爱民难道还爱错了,冯云海凭什么就应该被枪毙?给他发个勋章还差不多。
柴东亮也不指望三天两晌午士兵就能想通,只是要求军法官反复的宣讲,将法律高于一切的理念灌输给每个士兵,希望长期的宣传能令他们知道军法无情就够了,不论何等冠冕堂皇的理由,都不能挑战军法的权威。如果军人触犯军法而不受到严惩,他们势必就会藐视军法,那这支军队很快就会蜕变为野兽部队,甚至会成为四分五裂的军阀团体。也许军法有缺陷,也许军法不合理,但是在没有修改之前就必须无条件的遵守,这是不容挑战的底线。
???分割线???
先遣军三面围歼乌泰的马匪,只在东边的乌兰察布留下了一个口子。事实上,乌泰除了东逃满洲之外也没别的出路了,他只有寄希望与俄国驻哈尔滨总领事馆的军官给他提供保护和帮助。不论是“大蒙古国”的哲布尊丹巴、杭达亲王还是俄国驻库伦的总领事施什勒马福,都对他不冷不热,原先承诺的物资和兵力支援都只停留在口头上。如果再不能获得接济,等到冬天到来,即使先遣军不打,他们也将冻死饿死在蒙古草原。
秋天的夜里,草原的风已经很硬了,吹得帐篷啪啪作响,守着火塘,乌泰恶狠狠的咬着牛肉干。
“父汗,前面不到一百里就是巴林左旗了,要不咱们先在这里打点野味?”德楞泰用刀子削着烤得吱吱冒油的羊羔。
知子莫若父,打野味的意思乌泰太明白了,不就是抢劫牧民和巴林左旗的台吉嘛!
乌泰微微摇头道:“巴林左旗的大汗,是你亲舅舅,在他的地盘上闹事儿。”
德楞泰冷笑道:“舅舅怎么了?咱们起兵前的时候说的好好的,可是最后没派一兵一卒,就送了两百头瘦骨嶙峋的老山羊。父汗,汉人说过‘你不仁别怪我不义’,咱们身边还有两千多人,如果不打点野味说什么也到不了满洲。这一路上只有巴林左旗的牧民和台吉最富,不能犹豫了!”
乌泰还有些迟疑:“要不,到了科尔沁再说?我和科尔沁的大汗是‘安达’,他应该会给咱们些牛羊和粮食!”
德楞泰不屑的撇撇嘴道:“父汗,这些东蒙古的王爷还能信得过吗?都是老歼巨猾的混蛋,现在民国政斧占了上风,他们不打咱们就算不错了,还能指望给咱们帮助?科尔沁有六千骑兵,咱们只剩下不到两千人,要是被他们发现了,没准就把咱们爷俩绑了交给民国政斧请功了!还是打巴林左旗吧,这里只有不到一千的骑兵,咱们能打的过!”
乌泰咬牙切齿的道:“这些汉人,没完没了的追咱们,从包头一直追到了巴林左旗,他们想干什么?”
德楞泰冷笑道:“让他们追啊,汉人是耕田的牛,咱们蒙古人是草原的狼,就算牛能打败狼,但是我不信他们能追的上狼???父汗,把他们引导满铁附近,我自有办法!”
乌泰先是一愣,然后恍然大悟!
(未完待续)





辛亥科技帝国 第一百六十七章 轻机枪
“好东西,真的搞出来了!”
芜湖兵工厂的实验车间,柴东亮欣喜异常,摆在他面前的是一挺带着巨大圆盘的轻机枪。
“都督的图纸,我们经过了优化,把七点六二毫米口径改成了七点九二毫米,子弹和汉风i型步枪完全通用,只是弹容量由四十七发降低为了四十二发,重量也由原设计的九点一二公斤增加到了九点三七公斤,这有些美中不足???未经都督同意,就擅自变更了您的设计方案,请都督原谅!”兵器工程师骄傲中又带有些许歉意。
柴东亮笑的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你做的很好,是我考虑的不周详,忘记了弹药如果不通用,对后勤保障带来的困难了,作为设计人员就应该不拘一格!”
吴锦堂见柴东亮非常满意,也凑趣的道:“请都督亲自试试此枪如何?”
柴东亮笑着摇头:“我的枪法自己清楚,别糟蹋了这把好枪!”
这挺轻机枪是柴东亮山寨了二战中苏联的德普轻机枪,马克沁虽然也是经典好枪,但毕竟重机枪不能代替轻机枪,士兵冲锋的时候也需要这样的重火力支援。比较了多种经典好枪之后,柴东亮选定了德普。书友群中的闪电凶神是苏式武器的铁杆拥趸,自告奋勇帮柴东亮搞到了德普轻机枪的图纸。
看见厚厚的一大堆图纸,柴东亮当时就晕了,这还是以设计简洁著称的苏式机枪,要是换做德式的,自己恐怕半年都难把图纸描绘出来。
柴东亮理智的选择了将困难的工作交给专业人士,莫小怜描图又快又好,这个艰巨而光荣的工作自然是非她莫属了!
在汉风i型步枪的图纸刚刚开始生产的时候,德普轻机枪就已经开始画图了,莫小怜足足忙了十几个通宵,两个水汪汪的大眼睛硬是变成熊猫,这才将全套图纸交给了柴东亮。
柴东亮又迅速转交吴锦堂,命令他秘密研制,经过三个月的努力,第一挺样枪终于新鲜出炉了!
这挺轻机枪为导气式自动武器,开膛待击,活塞在枪管下方,与枪机直接相连,枪口带有喇叭状消焰器,采用螺纹形式直接拧在枪管上。独特的鱼腮撑板式闭锁机构,结构简洁。不用任何工具,全枪可以分解成六大部分。全枪只有六十五个零件,没有形状特别复杂或者需要特殊处理的零件,这些优点使得该枪在生产、使用以及维护方面都比较简单。
简单,对于一种大规模装备部队的武器来时说,那是至关重要的!
修改柴东亮设计方案的工程师是个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名叫杨光,他曾经留学奥匈帝国学校武器制造,毕业后又在著名的斯柯达兵工厂实习了两年,回头后担任了安庆内修械所的工程师。杨光粗手大脚,一看就是个憨厚朴实的人,这令柴东亮对他更加喜爱。柴东亮和他握手的时候,明显的感觉到了他手上厚厚的老茧和粗粝的毛刺。
这些曰子,相信技术人员也非常的辛苦,杨光的眼睛布满了血丝,这让柴东亮不禁有些小小的感动。
杨光笑着道:“都督,如果不是时间太紧了,我还打算对这个枪再做修改!”
柴东亮疑惑道:“哦,这个枪还有什么问题?”
杨光笑道:“这个枪过于追求坚固可靠了,大量采用了整块金属切削,这样太浪费原材料,而且车床加工件过多,影响大规模生产,一旦发生战争的话,产量跟不上就会是大问题了,我觉得不如大量采用冲压件简化设计,既保证了可靠姓,又降低了成本???其实,机枪真的没必要过于追求射击精度!”
柴东亮拍着他的肩膀道:“说的好!“杨光得到鼓励,兴致大涨:“我觉得这把枪在设计上已经够先进了,但是还是有些小毛病,复进簧套在活塞杆上,连续射击时活塞会将热量传递给复进簧,引起簧力减弱,进而导致射击故障;二是没有小握把,艹作不够方便,长时间射击时射手容易疲劳,这些都需要进行改进???不过以我所知,这种枪目前已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轻机枪了!”
柴东亮呵呵一笑,不置可否,德普轻机枪在另外一个时空是一九二一年开始设计,一九二八年才真正装备部队,自己提前了十多年就盗版了,当然是最先进的。
不过,闪电凶神这厮也不够敬业,帮自己找图纸不找后来的改进型,而是最初的原型。不过这样也好,以原型为基础,让工程技术人员在这个基础上改进,也可以大大的锻炼他们的能力,提升自己兵器制造水平。
“样枪口径是七点六二,为了适应兵工企业的现状,改为七点九二毫米,弹药和汉风i型步枪完全一致,可以互相通用。枪身全长一千二百七十毫米,枪管长度六百毫米,子弹初速八百六十米每秒,理论射速五百到六百发每分钟,战斗射速八十发每分钟,全重九点三七公斤,弹容量四十二发,有效射程八百米!”杨光不停的向柴东亮报着参数。
柴东亮对这挺机枪越看越爱,这种在苏德战场和抗美援朝战场上发挥过巨大威力的轻机枪,将提前为中国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了!
“走,去靶场试试!”柴东亮兴致盎然的道。
走出实验车间,靶场上的风已经带有了丝丝凉意,再过几天就是传统的中秋节了,芜湖已经是一派秋天的景色。
靶场上立好了一个巨大的白色的木靶,射手将已经装好了子弹的机枪摆放好,然后啪的打了个立正:“实弹检验装备完毕,请求允许射击!”
柴东亮还礼之后道:“可以设计!”
射手趴在地上瞄准之后,伴随着“哒哒哒”的枪声,一串曳光弹从枪口喷出,划出一道美妙的直线,飞向四百米远处的木靶。
爆豆般清脆的响声在柴东亮听来,比海涅的钢琴曲还要悦耳,这才是男人的音乐!
转盘轻机枪强大的火力先是在靶子上留下一串串的圆洞,随着倾斜到靶子上的子弹越来越多,木靶被撕的粉碎。柴东亮心惊肉跳的看着,如果对面不是靶子而是活人,岂不是要死无全尸?
真是好枪!
实弹射击的结果令柴东亮非常满意,而杨光等设计人员早见见识过了也就没太大的反应,要知道第一次看见这挺重量不足十公斤的机枪威力的时候,他们惊讶的下巴都几乎掉了下来。
“好,你们是有功之臣,回头要重奖大家!”柴东亮笑的眉眼开会,挑着大指赞道。
杨光见缝插针的道:“都督,这种枪的生产是否就由我们芜湖兵工厂承办了?”
柴东亮笑着摇头道:“不急,不急,你刚才不还指出这枪还有些设计缺陷吗?我给你们和上海光华兵工厂同样的三个月时间,三个月后你们分别拿出改进型再进行测试,谁的价格合适设计优良,江淮军就采购谁的!”
吴锦堂本来以为这个合同是手拿把攥的事情,没想到居然节外生枝,他看着杨光哭笑不得,话多没好处啊!
杨光信心满满的道:“都督放心,三个月内我一定拿出改进型给您看,肯定会让您满意???至于价格,那我就做不了主了!”
吴锦堂见皮球推倒自己这里,只好硬着头皮拍了胸膛:“都督放心,价格肯定是最低的!”
柴东亮满意的点了点头,又恋恋不舍的摸了摸那挺枪管已经微微发软的轻机枪,然后笑着道:“我相信你们不会让我失望的!”
“不会,不会,一定让都督满意!”
汉风i型短步枪,掷弹筒,改良后的可以高平两用的马克沁重机枪,转盘轻机枪,步兵的轻武器终于形成系列了。
用这些最新式武器装备起来的江淮军,战斗力应该不会低于北洋军了,北洋军的优势在于训练的时间较长,江淮军则在纪律姓上和装备上有优势,如果再加上柴东亮在迫击炮、火炮等武器上的优势,一个师的江淮军战斗力应该可以和一个半师到两个师的北洋军相差无几。
三个师编制的江淮军,在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北洋的一支武装力量???但是如果对手是列强的军队呢?江淮军又能有怎样的表现?
打内战赢了也不见得光彩,军人的真正敌人应该是侵略我国土,屠杀我人民的外敌!
柴东亮突然想起了远在蒙疆的邝海山和顾麻子,他们在千里朔漠追杀乌泰的马匪,还要对付那些首鼠两端的蒙古王公,又肩负着驱赶乌泰去满洲,然后伺机夺取整个满洲的秘密使命???以区区六千军队,要干这么多的事情,也真是难为他们了!
柴东亮自己都感觉是否对手下人有些过分了,这么重的使命压在邝海山的肩膀上,要知道,仅仅半年前他还是个小小的队官!
是不是有些揠苗助长了呢?柴东亮扪心自问!
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自己没有办法,国家和民族等不起,没有时间等待他们自然成长和成熟,机会一旦错过就再也不会回来!
两年,两年后的一战,才是自己真正等待的机会!
(未完待续)




辛亥科技帝国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触即发
安庆、芜湖,整个安徽境内,所有街道都排起了长龙,大家欢天喜地的来领取每人二斤月饼,两斤肉,半斤冰糖和半斤桂花糖。三天后就是中秋节,军谘府照例给所有人发放节礼。老百姓当然是兴高采烈,但是不像五月端午发粽子那么惊讶了。虽然很多人还不明白,为什么安徽省内的矿产收益应该人人有份,但是不要钱的东西都不拿,那脑袋肯定是起包了!青年学生自发的组织起来维持秩序,各县区的訾议局也瞪圆了眼睛,盯紧了各地政斧,有些趁机捞点油水的人被他们毫不留情面的揭发了出来,县法院更是迅速派出法警抓人。
柴都督违反个交通管制条例都被处罚扫了三天大街,法院连他都敢抓都敢判,还有谁敢不把法律放在眼里?
通过报纸上连篇累牍的造势,全国上下都知道安徽试行了六年制免费教育,建设荣军农场奉养伤残军人,全面土改令耕者有其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防止洪涝灾害,奖励工商业安置流民,兴办实业提升国家的实力???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邻省江西,赣军残民以逞,李烈钧好大喜功,江西饿殍遍野民不聊生。逃亡到安徽境内的江西人更是最好的活广告,中外记者将一篇篇颂扬柴东亮的善举和抨击李烈钧的文章用电报发往报馆,然后连夜刊印出来由报童散发到大街小巷。
有了李烈钧这个陪衬,柴东亮的形象顿时显得无比高大,原先一直欠缺的声望终于在全国范围内竖立了起来。风头之劲直追孙文、袁世凯两个巨头,已经压过了被软禁在燕京的黎元洪。安徽成了民国的典范,连袁世凯都不得不在报纸上通电表彰安徽为共和模范省,授予柴东亮勋二位,文虎勋章一枚。
袁世凯的通电并不能让出来的心情变得好一些,军谘府里,他焦躁不安的在办公室里一圈接一圈的踱步,周围人也觉得空气有些压抑,下意识的将衣服领子解开,依然感觉到有些喘不过气。看着柴东亮像上了套的驴子在拉磨,高铭等人觉得眼都晕了!
“燕京有回电了吗?”柴东亮已经是第六次问同一个问题了。
高楚观摇头道:“还没有,应该快了吧?”
“不是说,今天就出决议吗?怎么还没开完会?八个代表投个票就这么难?早上九点开会,现在都十一点了,都两个多小时了还没出结果?不会是今天又不投票了吧?”柴东亮明知道别人无法回答,但是还忍不住要问。
今天宋教仁等国民党的理事要在燕京开会,投票表决开除李烈钧党籍的议案,这是柴东亮最关心的事情,赣军的中下级军官的骨干全部都是国民党的党员。只要李烈钧被开除,赣军中的国民党的党员就会自动放弃他,柴东亮拥有江淮巡阅使和国民党的副理事长双重身份,不论从南边还是北边哪头论起,江淮军挺进南昌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一举控制江西全境,把安徽和江西连成一片。安徽有资金和技术,江西有资源,简直是天造地设的组合!
如果李烈钧的党籍没有被开除,那么就很麻烦了,柴东亮进兵南昌就很有可能引发一场大规模的内战,虽然赣军的战斗力实在是很一般,柴东亮也不想打这一仗!
打烂了容易,建设起来就麻烦了,而且战争难免有死伤,这会造成江西和安徽老百姓的对立情绪,不利于将来的统治。而且出师无名的话,国民党内部的几个都督都会敌视柴东亮,安徽将成为南北双方的众矢之的,柴东亮的曰子从此就难过了,怕是睡觉都得睁大了眼睛。
“该到吃午饭的时间了吧?让伙房随便搞点吃的,大家边吃边等吧!”柴东亮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
如果说军谘府只是有些压抑,那么九江的空气就已经沉闷到了窒息,陆凯的江淮军第二师全部压在了九江报国寺一带,整整一万两千全副武装的军队,草绿色的迷彩服和初秋郁郁葱葱的草木混杂在一起,更是令人生出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恐惧感。和他们针锋相对的是两个师的赣军。一边是军容整齐装备精良的江淮军,一边是服色杂乱枪支也五花八门的赣军,几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7576777879...1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