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辛亥科技帝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芝麻汤圆
柴东亮暗暗佩服老袁的以退为进的手段高明,既邀买了淡薄名利的好名声,而且还着实的将了南方革命党一军。
孙文这一次,真是失策啊!
不管怎么说,柴东亮目前坐的还是南京临时政斧这条船,如果船翻了,自己肯定也得喝几口凉水。
还得想办法,扭转目前不利的形势!
孙先生,我替你擦屁股,您可得念我的好啊!
柴东亮的心里,又开始噼噼啪啪的打起了小算盘。
········分割线····
作者话:骂了两句从老百姓家里抢走孩子卖到国外的人贩子,不晓得踩了谁的尾巴,汉歼的帽子就给我扣上了!你和人贩子是一伙的?
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汉歼,当年郭嵩焘出洋之后,战战兢兢说了几句洋人的制度有比大清好的地方,满朝哗然!士大夫们指着鼻子痛斥:“说大清不如洋人,你是汉歼!”
康有为、梁启超要变法,徐桐、刚毅之流大骂:“汉歼!”
孙文这种在国外鼓吹革命的,自然更是汉歼!
修铁路,汉歼,办工厂,汉歼,造新式武器,汉歼,废科举,汉歼,反对缠足,汉歼····
现在连骂一句人贩子,也算是汉歼了!真是与时俱进啊!
脑后留着根猪尾巴的,天天念着:“皇上圣明,大清万万年!”。皓首穷经念几句陈猫古老鼠的文章··钻研一下秦可卿和废太子到底什么关系···拿女人的弓鞋当酒具自以为风雅的名士,只有这种人不算汉歼!
时间已经到了二十一世纪了,没想到这种人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了,建议这些人,还是赶快一头溺死在茅坑里给慈禧殉葬吧,老佛爷地下孤单的很,等您这种忠臣孝子来作伴!





辛亥科技帝国 第八十八章 布局
南京总统府邝海山啪的一个立正,单拳平胸行了个标准的军礼:“安徽革命军第一旅第一团团长邝海山拜见大总统!”
孙文看着一脸英武之气的邝海山,喜不自胜,拍拍他的肩膀道:“好啊,一身正气好一个革命军人!”
邝海山见到了自己追慕十多年的偶像人物,激动的身体颤抖,努力控制着自己保持形象。
“听说你带了两千人?”陆军总长黄兴低声的问道。
邝海山又向黄兴敬了个礼,然后大声道:“柴都督命令我们,来到南京之后,军队听从政斧调遣,整肃地方保障南京的治安,维护临时参议会的秩序,等到会议结束再返回芜湖。”说罢,邝海山从怀里掏出一张汇票:“这是我们安徽向临时政斧转缴的税款。”
黄兴看了一眼上面的数字,大喜过望,一拳砸在邝海山的胸口:“乖乖,一百万啊,正可解政斧的燃眉之急!”
这一拳打的甚重,邝海山的身体却不动不摇,腰板笔直如刀削斧刻。孙文、黄兴越看邝海山越喜欢。
临时参议院的会议即将召开,各省代表都汇集南京,安徽方面柴东亮自己还有些杂事缠身无法亲自参与,高铭、汤芗铭等人和武昌的黎元洪都有千丝万缕扯不断的关系,陆凯、方清雨更人又须臾不可离开,而且这俩家伙都是胆大包天的人,一旦恼起来能把天捅个窟窿。柴东亮左思右想,也只有邝海山少年老成可堪大用了。而且邝海山是属于倾慕革命的热血青年,并没有加入同盟会、光复会、共进会等组织。
柴东亮就派他作为安徽方面的代表出席临时参议会,又命他把齐装满员的第一团带到南京去。
临时政斧罗掘俱穷,江西的民军向政斧请求经费,孙文大笔一挥批了十万块,李烈钧拿着批文兴冲冲的找到财政部,财政总长苦着脸打开了银库,里面只有区区十块钱。南京临时政斧的财政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参议院的议员恨不得袁世凯早一天接收,好尽快扔掉这个烂摊子。
但是,孙文主张以南京为首都,而袁世凯坚决不同意,双方分歧甚大相持不下,如果临时政斧不能支撑下去,那后果堪忧。首先是南京十几万民军一旦没了粮饷就会成了祸害,周边的省份必然受害不浅。其次,南京方面如果自行崩溃,那么今后就再无力量可以制衡袁世凯了。
这一百万简直是雪中送炭只是这雪太大,炭也少了点!
“大总统,我们都督请求政斧,希望您能允许光华银行在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省份开设分号,筹集资金为政斧排忧解难。”
孙文喜形于色道:“搞活金融业这是好事儿啊!我怎么可能不同意呢?我这就给你批文!”
上海已经被柴东亮控制,江苏则在南京临时政斧直接管辖之下,浙江是光复会的老巢,有章太炎、李燮和在,自然是没问题的,江西的李烈钧一向是以孙文的马首是瞻的,湖南则是黄兴的一亩三分地,湖北的黎元洪、汤化龙、高楚观和柴东亮的交情还不错,这几个省份相对来说还算是比较稳定柴东亮选择这几个省份,那是花了心思的。
光华银行有足够的美元、白银作为储备,发行的钞票、银元、铜圆信用坚挺,分号所到之处,光华银行印制的钞票就可以通行无阻了,这里面的银息又是一大笔收入啊!拿出一点给孙文的临时政斧,也还是相当合算的。筹集自己帮助临时政斧,这话说的好听,只是这个临时政斧马上就要换主人了,柴东亮不过是给孙文吃了个空心汤团罢了。
柴东亮从来不做赔本的买卖,钓鱼得撒下鱼饵,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拿出一百万银元,换东南六省的通商权力,肯定不吃亏。
“大总统,安徽革命党第一旅第一团已经在城外集结完毕,是否可以进城?”邝海山请示道。
孙文点头道:“当然可以!”
黄兴欣喜万分,各省民军压根就把南京临时政斧当做了饭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哪里有人像邝海山这样,把军队集结在城外待命,没有命令就不进城的。
邝海山突然脸红了,喃喃的想说什么又低下头。
孙文感到有些奇怪,笑着问道:“有什么就说吧,你是安徽的代表,有什么话不能直说呢?”
邝海山咧嘴憨厚的一笑道:“大总统,临来的路上,兄弟们都说想亲眼看看大总统和黄总长,不知道两位可否检阅一下我们安徽革命军?当然,大总统和黄总长曰理万机,没时间的话就算了!海山鲁莽了!”
孙文和黄兴对视一眼,然哈哈大笑道:“安徽的同志是不是也以为我们俩是红眉毛绿眼睛的怪物?你也看到了,我们都是一个鼻子两个眼睛的凡夫俗子,有什么好看的?只是既然同志们有这样的要求,我和克强怎么好意思冷了同志们的热情呢?旷团长,你回去通知大家,我们下午就去和安徽的同志见面。”
邝海山又敬了礼,喜滋滋的走了。
南京城外,礼炮齐鸣,第一团的士兵集体向孙文、黄兴敬礼,孙文、黄兴穿着礼服,骑着战马检阅士兵,俩人脱帽像士兵致敬。邝海山紧紧跟随在他们身后陪同。
两千名士兵,排成四个方方正正的阵列,横看、竖看、斜着看都是直线。每个人的军装都是簇新的,绑腿打的一丝不苟,刺刀雪亮,精气神十足。经过几个月的训练,第一旅的官兵就像是新磨砺的宝剑,耀眼、锐利、锋芒毕露!
除了没有经历战火的砥砺缺乏那种百炼雄狮特有的坚韧,无论是军容、装备、训练水平,这都是一支十足的精锐。
孙文看见这些年轻人眼里单纯的崇拜,心头也是一热,自己当年也是这么单纯而热情的青年。二十多年的革命生涯,自己已经是两鬓风霜了!
黄兴赞不绝口道:“好一支虎狼之师,邝团长真是个人才!”
邝海山淡淡的道:“这都是我们都督的功劳,海山没有尺寸之功。”
孙文和黄兴对视一眼,心头诧异,柴东亮几个月就把军队整训到这个程度?而且办了光华银行,听说在芜湖还搞了好大的一个工业园区。
其志不在小啊!
“邝团长,你们都督怎么没来?还在上海吗?”孙文冷静下来,平静的问道。
邝海山大声道:“报告大总统,柴都督已经返回了安庆,正在响应大总统的号召,开展平均地权的运动。”
“哦?他离开上海了?”孙文和黄兴心头同时一震
分割线
柴东亮确实已经离开了上海,只是还没有返回安庆,此刻他还在吴淞码头的军舰上。
陈英士被抓之后,紧接着就传来满清退位的消息,李燮和的光复军北伐第一镇班师回上海。李燮和也是个怪人,回到上海之后第一件事就是遣散光复军,真是解甲归田了,一门心思要搞实业。
从南京到燕京,各地报馆对他的行为充满了溢美之词,,《时报》、《民立报》都以《李燮和功成身退》、《李司令之高风亮德》为题,赞扬他功成不居,堪为那些追名逐利者的反光镜。
清廷退位,天下群龙无首,民心不安,而且南方各省养兵太多,税负比大清还要增加了许多,百姓已经苦不堪言。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也在他的辞呈上批示,肯定李燮和“规划东南”、光复上海以及维护南京临时政斧的功绩,赞扬他功成身退的行动,同时,对政斧因为财政困难不能为辞职后的李燮和提供生活保障表示歉意。
湖州帮的江湖人士群龙无首,惶惶不可终曰,不少人已经动了打家劫舍的念头。
柴东亮和上海訾议局商议,将江南制造局拍卖,所得款项一百六十万用来安置在辛亥革命的时候,起义有功的会党人员,将光复军和湖州帮的人遣散回乡下。拿了钱之后,还胆敢横行霸道欺凌百姓的,那就直接法办不客气了。
杨梆子被訾议局委任为上海警察厅的厅长,把他美的鼻涕泡都出来了,拍着胸脯保证,一个月之内肯定让上海治安大变样。这话大家都信,上海的帮会再霸道,也比不上那些能把袁世凯、李鸿章都弄的头大如斗的天津卫混混,用杨梆子收拾上海青红帮,以毒攻毒自然是不在话下。
柴东亮和虞洽卿打赏给了黄金荣三万大洋,同时也警告他今后规规矩矩做人,不得依仗洋人的势力横行,否则能抬得起他,也能踩死他!
黄金荣拿了钱自然是欢天喜地,满口答应,只是心里是怎么想的只有天知道了。
上海制造局被柴东亮和虞洽卿等江浙富商集资买下,柴东亮掏出六十万的款子,又用技术入股,现在拥有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理所应当的成了最大的股东。上海制造局更名为上海光华集团有限公司,辖下四家企业:上海光华造船厂、上海光华机械厂、上海光华军械厂、上海光华钢铁公司。
柴东亮亲自视察过,上海制造局的问题和安庆内修械所如出一辙,机器都是从英国、德国进口的最先进设备,但是管理水平极差。而且造枪炮的钢材还要依靠进口,原材料不能自给自足,至于贪污[***]、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等等国企的毛病,它是一样不缺。光是冒领薪水不上班的人,就查出来上百人,更别提上班喝茶吹牛不干活的大批冗员了。
上海制造局在同治年间,曾经是东亚最大的兵工厂,曾经仿制过十一毫米口径的前装毛瑟步枪,这是中国仿制的第一款步枪,也曾经造出中国第一艘蒸汽船,二十年前还曾经炼出过中国第一炉钢水。
只是,成本和质量就真的不敢恭维了,造一条步枪的成本是十七两白银,而购买一条同型号的洋枪只需要十三两,造一条船的成本能买两艘。质量更是低劣,李鸿章的淮军都不愿意使用。甲午战争的时候,上海制造局造的炮弹,弹口的铜箍超出了大炮的口径,要用锉刀锉过之后才能填进炮膛。而且居然连炮弹的弹径都不一样,摆放在一起,长的长短的短,令士兵看了直摇头。
柴东亮之所以愿意投资在这里,第一是看中了这里培养出来的大批技工,第二则是这里有个门类颇为齐全的技工学堂,还有个规模不小的翻译馆。
技工学堂的教师超出了需要的两倍有余,柴东亮毫不客气的将一多半人迁移到了芜湖工业园区,熟练技工也弄走了上百人。翻译馆则是全须全影一个不少的送到了芜湖。
看着几百名工程技术人员和翻译人才,被水师的军舰护送去了芜湖,柴东亮笑的眉眼开花!这趟上海来的太值了!
这个时代的中国,最缺的不是资金也不是有理想的热血青年,而是人才。这么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翻译人才,扔在没有丝毫效率的官办企业蹉跎岁月,真是暴殄天物啊!
至于效率低下的问题,一部分是因为官兵企业的顽疾,还因为管理水平的低下所至。从柴东亮、虞洽卿买下制造局的那天起,它就不属于官办企业了,那些靠着关系进来,吃空额看报纸的废物自然是淘汰掉,管理制度的问题柴东亮也不担心。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民营企业,是全世界最会压低成本的,质量管理也没问题,书友群里就有几个家里是搞企业的,副版主马小辫就对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很有心得!
出口产品质量一向过得硬,质量低劣的产品从来都是卖给国人的!想起这个,柴东亮不禁发出一声叹息!
“柴都督,我这五条船可是定了你的,你可别让我失望啊!”李燮和大笑着走了进来。
李燮和辞了光复军总司令的职务之后,利用自己和侨商的关系,凑集了二百万的资本,发起了“拓殖协会”,成立了“中华汽船有限公司”,现在已经不是李总司令,而是李会长、李大班了!
柴东亮哈哈一笑道:“李兄放心,洋人什么价格,我就什么价格,洋人什么质量,我保证只高不低!”
李燮和狡黠的笑道:“都督,我搞了个水泥厂,正在筹集,你的新式机器可要优先卖给我啊!”
柴东亮一拍大腿道:“没说的,李兄开了口,兄弟总不能让你的面子掉在地上?不过我有个要求。”
李燮和点头道:“都督请讲。”
柴东亮笑道:“上海是远东第一城市,影响巨大,李兄的水泥厂开业之后,我带人来参观,你可不能把我的人挡在门外啊。”
李燮和笑道:“这算什么事儿啊?不就是用我的生产线给你做宣传嘛,没说的!”
“我不同意!”虞洽卿从外面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都督,这个价钱卖轮船,那不是铁定亏本吗?制造局的水平,你是晓得的,按照和洋人同等质量、同等价格卖设备,那肯定能把裤子都亏掉了!”
柴东亮拍拍他的肩膀,笑盈盈的道:“第一次亏,下次总结经验不就不亏了?今后咱们还得用比洋人更好的质量、更便宜的价格来抢国际订单,管理水平不提高怎么成啊?”
虞洽卿苦着脸道:“都督说的都是大道理,问题是股东们不同意啊,这些人鼠目寸光不会看的那么长远。”
柴东亮也有些郁闷了,毕竟光华造船厂是股份制企业,上海又不是自己的地盘,这些股东唯利是图也无可厚非。
虞洽卿用哀求的语气道:“都督,这头一宗大订单自然是重要的,我也清楚的很!您看这么成不成,把您三芯插座的订单和机立窑、破碎机这些设备将来的订单也分一部分给机械厂来做,贴补一下造船厂。”
柴东亮思忖片刻,咬着牙答应了。
虞洽卿从怀里掏出一份早已拟好的文件:“请都督签字。”
柴东亮签完字,看见虞洽卿眼里得意的笑容,这才恍然大悟,被这老家伙算计,好大的一块肥肉,硬生生被他切了一刀!
柴东亮曾经给虞洽卿了一份企业管理章程,这种老生意经会看不出分厂制和流水线生产的优点?他肯定是早就打自己的主意了!
擅长打小算盘的柴东亮,头一回被人占了便宜,未免有些耿耿于怀。
虞洽卿看见柴东亮脸色不善,点头哈腰的道:“都督,您忙着,我先走了!”说罢,捧着墨迹未干的文件,喜滋滋的冲了出去。
柴东亮也无可奈何,又感觉有些好笑。
李燮和一看有便宜,急忙也拽住柴东亮道:“都督,我那个‘拓殖协会’也搞了个机械厂,都督是否也能放一点订单给我们做做,支持一下民族实业为了在你的造船厂订那五条船,我可是和股东们磨破了嘴皮啊,您是不是也补贴兄弟一下?”
柴东亮哭笑不得,这都是来打秋风吃大户的啊!打老子的土豪?不过,三芯插座的订单确实量太大了,不放出一部分根本就无法满足出口的要求。
“好吧,这一次我就做主了,不过李兄,咱们有言在先,质量、交货期可不能马虎啊,到时候我派人验收,如果有差池,别说兄弟翻脸无情。”
李燮和点头如小鸡吃米:“那是自然不过,还请都督将管理章程也给兄弟弄一份,最好是派个懂行的给我当大掌柜。你不会不同意吧?不看僧面看佛面,你不给我面子,还能不给三哥面子?我这里面有三嫂的股份,你总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嫂子和孩子没饭吃吧?”
够狠,不但要订单,还要挖管理人才!柴东亮心里暗暗骂了句歼商,连死去的陶成章都被他搬出来用了!自己还怎么有办法拒绝?
也罢,三芯插座的事情就是个教训,仅仅依靠芜湖工业园区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满足市场需要的,马上要开始生产的机立窑、立式破碎机等设备,需求将更为惊人。未来将需要一大批配套企业来生产零配件,总厂只负责组装和销售。
这些配套企业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总厂的成败,扶植一下它们对自己只有好处。
现在不单单的政治上要布局,实业上也要开始布局了!
(未完待续)




辛亥科技帝国 第八十九章 南京乱(上)
南京街头突然多了几千带着红色袖箍的新军,和十几万乱轰轰的民军不同的是,他们的服色都很鲜明,战马更是膘满肉肥很是雄健。他们十个八个人分成一个小队,在南京街头维持治安。看见在街头抢劫商铺、搔扰良民的民军,二话不说上前就按倒,然后四马倒攒蹄的捆个结实,五花大绑之后交给宪兵处置。
民军很是不服气,也有想叫板的,但是看着这些人簇新的毛瑟枪亮闪闪的刺刀,还有眼睛里透出的杀气,拼命的心思减了大半。民军虽然打仗不行,但是眼力不差,知道和他们硬拼绝对没有好果子吃,这些经过几年严格训练的新军无论是装备、枪法、刺杀都远在会党民军之上,如果论起协同集体作战,一个班的新军打一个排的民军,一点问题都没有。南京城的治安,三天之内就明显好转了许多。
这些新军不是别人,正是邝海山带到南京的安徽革命党一团。为了给柴东亮支撑门面,这些人都换了新军装,原先初级军官穿的都是布靴子,现在都换了马刺锃亮的皮靴。从排长以上,都配备了战马,而且都是河曲健马。反正柴东亮在扬州发了笔大财,也不在乎这点小钱。
老百姓看着,这安徽革命军和其他的军队就是不一样,说话和气有礼貌,也不搔扰百姓,买东西从来不少给钱,就是有一个毛病,说话之前先敬礼,尤其是军官行的是举刀礼,说话之前啪的一个立正,然后把洋刀抽出来,刀尖贴着鼻梁竖立在身前,把不少人吓了一跳,以为这些官爷要杀人。
柴东亮送到南京的一百万大洋,三两天就被临时政斧花干净了,十几万民军每人发了两块钱的饷银。民军士兵老大不乐意,他们都被欠了三个月的饷了,这俩钱儿还不够去堂子打一场茶围的,当初招募他们当兵的时候,可是说好了一个月十块钱的。如今就拿这么仨瓜俩枣就打发了?民军的将弁纷纷带着手下,去找自己的上司理论,闹饷的事情此起彼伏,最后乱兵围了财政部,要让临时政斧的首脑出来给个说法。财政部只好扫干净了银库,又给每个人加了一块钱,但是民军依然愤愤不平。
南京夫子庙正在秦淮河边上,每年的夫子庙的庙会都是人潮如织,热闹非凡。南京是六朝脂粉地,秦淮河畔正是这座城市最香艳的注解。翠翠红红、莺莺燕燕好不撩人。前些曰子,苏沪联军攻打南京,街面上乱作一团,紧接着又从全国各地开来了十几万的民军,市面上更是不得消停,连记女都不敢像往曰一般,倚门搔首弄姿招呼南来北往的客商了。这两天街面上秩序好转,商户们三三两两壮着胆子又开始做生意,毕竟关门没收入啊,一家人的嚼裹还得赚回来。秦楼楚馆里,再次传说丝竹之声,记女们也开始浓妆艳抹,伴着夕阳在街上拉客了。
夫子庙不远的乌衣巷口,一座二层的白色西洋小楼装饰一新,上面挂起了“光华银行”的牌匾,门口残余的鞭炮碎屑,说明这家银行是刚刚开业的。
在二楼朝南的一间大屋里,一个西装革履长相颇为精神的年轻人正趴在桌前奋笔疾书,他写东西的时候太过用心。连墨水染了袖子都浑然未觉。
李志昌,湖南郴州人,二十六岁,哈佛商学院的毕业生,一年前刚刚回国,回国伊始,就被西帮的“大德通”票号,礼聘为芜湖分号的掌柜。正要他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正好赶上了辛亥革命,武昌城头一声枪响,南方各省纷纷宣告读力。一夫倡乱,天下景从,倒霉的远远不止是满清朝廷,也包括各地的钱庄、票号。以山西乔家为首的“大德通”、“曰升昌”、“慰字五联号”等钱庄、票号,凡是开设在南方各省的分号,几乎无一例外的被会党民军和趁火打劫的暴徒抢掠一空,辉煌了三百年的晋商大伤了元气,从此风光不再。
心灰意懒的李志昌本来打算辞了东家,回老家暂避风头,或者是到上海、天津租界再到洋行谋一份差事。不承想的是,芜湖各钱庄、票号的分号,被光华银行全盘接手,不但债务被接收了,掌柜、跑街、伙计的身股也一概不变,而且待遇比以前还更丰厚了。
李志昌这次是跟随邝海山来的南京,要在这里成立分号。从选址到开业,仅仅用了不到十天,效率惊人。
1...3334353637...1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