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高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炮兵

    郑鹏苦笑一下,有些苦涩地说:跟着我有什么好,二宝,你也看到了,猛虎营的兄弟跟着来,近四百人现在剩下不到五十人,其中大部分还带着伤,要是不跟着我,说不定他还在长安过着安逸的日子呢。

    不管怎么样,兄弟们都觉得,跟着老大好,不仅我们这样说,军中上下都这样说。

    军中上下都这样说?不会吧,?

    钱二宝有些惊讶地说:老大,最近军中流传一句话,是关于你的,没听过?

    一句话?什么话?

    最近郑鹏一门子心思都放在处理兄弟们的后事上,还真没留意有什么话是关于自己的。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跟人当随郑将军钱二宝说完,一本正经地说:老大,你是不知道,西征拨汗那时,对部下的好,那是人尽皆知,这次自掏腰包送阵亡的兄弟回家,太仗义了,西域上下知道,哪个不赞,哪个不夸,都说跟了老大是跟对人了。

    犹豫一下,钱二宝有些煽情地说:生死在命,富贵在天,就是某战死,心里绝不怨恨老大,这是真心话,相信这也是那些将士的真心话,还请老大振作,千万不要自责。

    执金吾?阴丽华?拿自己跟他们相比?太抬举了吧。

    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还没有发迹时,有幸看到阴丽华的容颜,惊为天人,对同伙说谁能娶到这么美貌的女子,此生无憾,后来到长安求学,目睹执金吾在街上走过时壮观阔气的场面,大为感叹,于是发出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人生感慨,没想到时来运转,新莽末年,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经过十余年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消灭了更始赤眉和关东陇蜀等诸多割据势力,使得自新莽末年以来分崩战乱的中国大地再次归于一统。

    一介布衣刘秀,完成了人生的逆袭,如愿以偿娶到倾慕的女子,还当了一个比金执吾威风一万倍的皇帝,可以说非常励志,更难得地是,刘秀在位的二十三年间,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使后汉成为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就连后世伟大的,评价刘秀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

    这记马屁,拍得太过分了。

    郑鹏面沉如水地说:兄弟们死得其所,他们是大唐的英雄,我一直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说起自责,还真有一点自责,不过是自责西征拨汗那时,没顺手把这个心腹大患拨除。

    说话的时候,郑鹏的声音很轻,可份量很沉,特别是话音中的冷酷和决绝,钱二宝听到内心也有一丝颤抖的感觉。

    不用说,老大这次是真的生气了。

    钱二宝小心翼翼地说:老大,你的意思是,要跟吐蕃讨还这笔血债?

    没错郑鹏面无表情地说:用吐蕃给死去的兄弟们,陪葬。

    老大,什么时候出发?算上某一个,跟他们拼了。钱二宝听出,郑鹏不是说找哪个报仇,而是整个吐蕃。

    简直就是豪气冲天。

    郑鹏看看长安的方向,开口说道:不急,李千骑使的尸首还在吐蕃人手里,我大哥郭子仪陆进也在吐蕃人手里,不管是死是活,得先弄回来再说,至于能不能报这个仇,还要看皇上给不给这个机会。

    回到营地的第二天,郑鹏就给李隆基写了一个奏折,前面是有关战斗的经过还有为伤亡者请功,最后是希望自己留在西域,也不知李隆基答不答应。

    一个人再强大,也不能跟一个国家斗,郑鹏要想为李显城他们报仇,首先要得到李隆基的支持。

    明白了,老大。

    郑鹏想报仇的时候,位于吐蕃羊同一个军所内,次仁拼命地摔打着里面的东西,茶壶茶碗笔筒水袋等,凡是能摔的东西全部摔在地上,一边摔一边大声地骂道:奇耻大辱,绝对是奇耻大辱,我次仁不雪此恨,誓不为人。

    围了几天,最后收网时两条大鱼一死一逃,本想着那些俘虏说谎,郑鹏并没有逃跑,而是根本不在哪里,还冀望其它人把郑鹏抓到,因为班公错交战中,吐蕃和大唐双方都抓了不少俘虏,等了几天,次仁没先等到自己人传来好消息,反而看到郑鹏大摇大摆在于阗镇为阵亡将士安排后事的密报。

    密报中还提到,郑鹏从山上逃走后,作出向大唐逃跑的假象,而他真人返里河里,利用一根空心的管子硬是在河里潜了二天二夜,最近被唐军顺利救回。

    一份天大的功劳就在眼皮底下溜掉,为此还可能被惩罚,次仁的心能不火吗?

    停手,疯够了没有?这时一个庄严的声音突然响起,话音刚落,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人走进来,二话不说就一脚把次仁踹倒在地。

    平日在军中不可一世的次仁,被骂被踹连屁都不敢放一个,因为来人是他父亲坌达延。

    次仁捂着脸,小心翼翼地说:阿爸,你怎么来了?

    怎么来,你心里没数吗?坌达延指着次仁骂道:多难得争取来的机会,多大的一笔军功,就在你的眼皮底下溜掉了,你说,作为这次行动的首领,某能不来吗?

    说到这里,坌达延怒其不争地说:次仁,你太让为我太失望了,知不知吐蕃为了这次行动付出了多少心血,知不知在班公错多待了一天,吐蕃勇士伤亡是多少吗?

    次仁知道,郑鹏在自己重重包围下顺利逃生的事阿爸知道了,低头不敢说话。

    看到儿子不敢答话,坌达延有些苦涩地说:因为你的过失,军中很多人对你不满,这一次为父怕也保不住你了。

    阿爸,不要次仁一听急了,马上跪下:一定要救救孩儿。

    坌达延苦笑地说:此次损失太大,一定要给赞普和军中上下一个交代,次仁啊,你阿爸不是不肯救你,就怕连阿爸也自身难保。

    这次失利,不仅是次仁的过错,作为这次行动的总策划兼总指挥,坌达延没法置身事外,因为计划和人选都是他提出,赞普又给矛足够的权力。

    不夸张地说,坌达延都做好被罢官打下大牢的准备。

    很多人早就对大将军的位置眼红。

    看到阿爸落漠的神色,次仁心中有愧,正想说自己会一力承担责任,保住阿爸大将军的位置,刚说到嘴边,脑中灵光一闪,马上兴奋地说:阿爸不必灰心,天无绝人之路。

    哦,你想到什么办法?

    次仁径直问道:阿爸,你听说了吗,郑鹏回到于阗镇,不惜钱财替他的部属办理后事,还高价请人把他们的尸首送回家中。

    听说了,这个郑鹏收买下属很有一套,当年吐蕃和大唐在拨汗那较量,郑鹏还自己出钱反悬红,当时把我们逼得有些狼狈,情报说他生财有道,是大唐有名的富豪,会做人,也舍得花费钱财收人心。

    次仁嘴边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继续说道:阿爸,你觉得这个郑鹏,讲义气吗?

    当然讲,要知一个将领不贪没军功不是剥削部属就很了不起,这个郑鹏还倒贴出去,真是仗义。

    这就对了次仁抚掌笑道:阿爸,郑鹏最信任的结拜兄弟在我们手里,你说能不能在他身上做点文章?

    坌达延一下子瞪大了眼神,有些惊喜地问道:郭子仪?他被你抓到了?

    是,此人是大唐武状元,打仗很勇猛,折了我们不少勇士,好在他中了涂了麻药的箭,被我们生擒,这个郭子仪真是一块硬骨头,醒来后就一声不吭,皮鞭抽断都用上烙铁了,直到晕过去,都从头到尾都没哼过一声。




645 夸下海口
    坌达延连忙说:“次仁,记住掌握好分寸,千万不能再让他死了。”

    “阿爸放心,孩儿一直很有分寸,派了最有经验的老手去审问,知道郭子仪的脾性和决心后,已经停止用刑,还派人一天十二个时辰盯着他。”

    “不能掉以轻心”坌达延皱着眉头说:“当一个人连死亡都不怕,说明他死意已决,记住李显城的教训,要小心他自寻短见。”

    李显城是死在战场上,可他不是死在敌人手里,而是死在自己手上,留在山上的李显城死了,不留在山上的郑鹏逃了,两条大鱼一死一逃,以致次仁功亏一贯,知道郑鹏的弱点后,坌达延担心起郭子仪的安危起来。

    活捉的郭子仪,是要挟大唐的关键。

    不夸张地说,在坌达延眼中,自己父子的性命前途,很有可能系在郭子仪身上。

    次仁嘿嘿一笑,有些得意地说:“阿爸放心,这件事孩儿早就想到,除了郭子仪,我们还抓了八个活口,那个郭子仪不是在安西的虎头营侍过吗,孩儿把抓到他认识的人都集中起来,跟他明说了,要是他配合我们,不自寻短见,就不杀他的战友和同胞,要是他不配合,就把那伙人全部处死,现在看来,郭子仪好像妥协,起码近期内不会自寻短见。”

    “很好,次仁,你终于学会用脑袋处理事情。”坌达延有些欣慰地说。

    次仁暗暗松了一口气,心里大叫侥幸:把事情办砸后,一直想着怎么弥补,为此次仁把心腹和军师都叫来,群策群力想办法,也是在心腹的提醒下,次仁决定在郭子仪身上作文章。

    “阿爸夸奖”次仁连忙说:“大唐和吐蕃势如水火,要想突到我们的目的,得找一个能说动双方的中间人,不然扣着那些人也是浪费粮食。”

    “这次行动,连大唐倚重的葛逻禄也策反了,大唐恨之入骨,除了盟友,所有人都跟我们划清楚界线,中间人不好找,弄不好让大唐视作背叛,次仁,你这样说,想必有了合适的人选,对吧”

    次仁一脸心悦诚服地说:“阿爸高明,不过这个中间人好像有点抗拒,孩儿想阿爸出面说一下。”

    坌达延分析道:“中间人得双方认同,最好是得到郑鹏的信任,这样的人不多,你又说到这人有点抗拒,是说葛逻禄的少族长库罗吧,此人虽说反了,但对我们有些的抗拒,在战场上也远远避开羽林军,从不跟羽林军正面冲突。”

    “没错,就是库罗”次仁一脸严肃地说:“郭子仪只是一个百骑,官职太小了,根本不入大唐皇帝的法眼,要谈成这件事,只能找郑鹏,他是郭子仪的兄弟,据说非常看重他,正好水泥又是他捣弄出来的,由库罗出面最合适不过,一来他是郑鹏的兄弟,二来库罗只是背叛大唐,并没有背叛兄弟,兄弟情谊还在,要是他不成,别人更没可能,就怕他心中有愧,不肯出面,所以想阿爸出面压一下他。”

    坌达延自信地说:“葛逻禄要是顺利拿下龟兹重镇还好说,可它失败了,在大唐管辖的范围内没了立身之地,只能投靠我们,接受我们的庇护,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头,现在可轮不到他们讨价还价,放心,这次事交给爸。”

    “谢谢阿爸。”

    .......

    西域乱了,

    葛逻禄背叛了,

    羽林军遭到伏击,差点全军覆没,

    &nb



646 风向要变?
    吐蕃和大唐都是在公元618年立国,立国后的吐蕃,很快就显出咄咄逼人的架式,有天可汗之称的李世民和松赞干布几度交锋后,决定化干戈为玉帛,把文成公主嫁到吐蕃,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边境得以平静;景龙四年,中宗命左骁卫大将军杨矩护送金城公主入蕃,嫁予吐蕃赞普赤德祖赞。

    大唐两次把公主嫁到吐蕃,用和亲怀柔桀骜不驯的吐蕃,主要是因为吐蕃难缠,建国以来大唐跟吐蕃大小冲突数不胜数,总体来说占不了便宜,主要是吐蕃有诅咒之地,唐军不敢深入,于是吐蕃就抱着一幅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不时给大唐使绊子,还跟大唐争夺西域的利益。

    吐蕃,就像一颗钉子一样,镶在大唐西进的路上,成为大唐历任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偏偏拿它没有办法。

    郑鹏一个半吊子的四品上右万骑中郎将,五年能解决大唐一百多年的隐患

    这般夸下海口,也不怕磕了自己的大牙

    “力士,你也是这样想的”

    犹豫一下,高力士有些支支吾吾地说:“陛下,有句话,老奴不知该不该说。”

    李隆基笑骂道:“朕就知你还有藏了半截,这里也没外人,有什么就说什么,无论说什么,朕都恕你无罪。”

    一句没有外人,把高力士感动得热泪纵横,连连跪下谢恩:“大家对老奴恩比再造,老奴就是做牛做马也不能报皇恩之万一。”

    “好了,都说了不必多礼,快快起来”李隆基亲自把高力士扶起来。

    高力士谢过后,这才站起来,斟酌一下,小心翼翼地说:“五年灭蕃,这话要是别人提出,老奴肯定不信,想必大家肯定也不信,都不用犹豫,直接给他一个欺君之罪,但说句话的人是郑鹏,那得另看。”

    李隆基坐在龙椅上,闭上眼睛,不紧不慢地说:“力士,不必顾忌那么多,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高力士继续说:“老奴归纳了几点,其一,郑鹏是一个天马行空又擅长创造奇迹的人,这一点不仅仅是老奴,就是陛下和朝中一众大臣也有此共识,别人不可能,不代表他没有办法,再说郑鹏一向小心谨慎,能这般夸下海口,肯定有倚仗,可以放手一搏;其二,一个人夸下海口,无非是为了功利二字,这一点放在郑鹏身上不成立,满朝文武大臣都知道,郑鹏那小子对功名不热衷,在其位不谋其政,就是让他进羽林军做千骑使,还百般推辞,功可以排除,至于利方面,郑鹏名下三宝号和酒坊,日进斗金,据说贵乡郭氏合作的卤肉,每年都能分得百万,这个利也可以排除。”

    “其三,吐蕃出兵,特别是葛逻禄背叛,西域已经乱成一团,不管郑鹏怎么折腾,都不会坏到哪里去,最重要的一点,大唐人国运昌隆,兵多将广,无论什么情况也不怕失控。”

    “最后一点,郑鹏经历西征拨汗那和这次事件,西征的事就不说了,就是这次,一出马就抓到舌头,从千军马军中绝地逃生,还自掏腰包运部下的尸首回乡,让家人见最后一面,有勇有谋、有情有义,西域上下对他评价很好,要是他坐值西域,想必阻力不大,还有一点得注意,突骑施的兰朵郡主,得知安禄可汗受伤后,兰朵已紧急回西域,大家,兰朵跟郑鹏关系甚密,这件事在突骑施早就不是秘密,突骑施虽说被袭后实力受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依然是西域第一大势力,要是郑鹏真是主持西域的工作,想必突骑施会更紧密地配合。”

    李隆基饶有兴趣地问道l:“哦,兰朵回西域了”

    “回大家的话,回了,应该是突骑施的人告诉她吧,要说安禄可汗对



647 朝堂暗涌
    ?

    “诸位卿家,尔等有什么意见,但说无妨。{随}{梦} w{][la}”李隆基看着下面一脸狐疑的大臣,再次发声。

    犹豫一会,一位姓程的待郎站出来:“陛下,微臣有话要说。”

    “准”

    站出来的人叫程庆,任工部待郎,此外他还有一个身份是博陵的女婿,这个时候崔氏的人不好说话,作为博陵崔氏的“半份子”,程庆果断站出来。

    “陛下”程庆恭恭敬敬地说:“战场上瞬息百变,谁也没想到吐蕃和葛逻禄会勾结在一起,更没想到所谓的流匪,由始至终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圈套,郑千骑使刚到西域,对哪里的情况不了解,能从重重包围中突围并不容易,战报上说郑千骑使在战场上智计百出,屡立战功,打仗时也很英勇,微臣以为朝廷不应罚,还应奖励。”
1...355356357358359...4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