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高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炮兵

    太神奇了。

    放下望远镜,把眼睛睁得再大,还是什么都没看到,把望远镜放在眼前,马上又看得清清楚楚。

    这,这太神奇了,老大真是无所不能。陆进心悦诚服地说。

    郭子仪点点头说:战场上得此利器,能料敌先机,简直就是如虎添翼无往而不利。

    远远就能看到敌人,通过望远镜,可以把敌人的主将数量兵种和阵形全部看透,打起仗来事半功倍。

    陆进眼前一亮,把望远镜收紧:对啊,这玩意不错,拿着去巡逻最合适不过。

    想得美郭子仪一手抢回:现在就一个样品,某都还没有配备,哪里论得着你,等着吧。

    不待陆进说话,郭子仪拿着望远镜翻身上马,径直骑马回营。

    回到营地,郭子仪二话不说,马上追问道:三弟,这望远镜太好了,简直就是神兵利器,做多些,多做些,有了它,看那些人还怎么猖狂,对了,把这事及时给唐将军通报,都说出军中无戏言的话,让他看看三弟的能耐,还有,不要忘了给皇上也进献一个,皇上看到肯定很高兴,进献之功不会少,龙颜大悦之下,说不定三弟的爵位要晋升。

    郭子仪越说越激动,脸色都有些涨红。

    郑鹏摆摆手说:我负责打造,其它的事全由大哥作主。

    没问题郭子仪一脸严肃地说:这里得加强护卫,某的二名私卫也调到这里守卫,防守级别升到最高。

    验正望远镜的效用后,郭子仪看出望远镜在军事上的好处,马上加强防卫。

    郑鹏郭子仪李显城唐宽等人,为了战略防御忙得不可开交,而隐在暗处的次仁坌达延等人也没有闲着,都为下一场的较量作准备。

    次仁走到坌达延的营房前,刚想推门进去,突然想起阿爸坌达延不喜欢自己没规矩,犹豫一下,轻轻敲了敲:报!

    进来。

    次仁应了一声,推门进去。

    一进去,只见坌达延趴在一份地图前,很仔细地画着什么,他的脸色有些严肃眉头也轻皱着,没了以往那种自信和洒脱。

    看到桌上的茶杯空了,次仁一边倒茶一边说:阿爸,喝茶。

    放着吧。

    次仁站了一会,看到坌达延没搭理自己,忍不住开口道:阿爸,大半个月没有出现,勇士们的刀都快生锈了,大伙都想出动打打草谷,解解闷。

    哇达村后,吐蕃的特别行动部就再没出动过,在吐蕃境内一个隐秘的营地休整,一休整就是大半个月,次仁都有些坐不住了。

    天天在营地里,哪也不去,闷都闷死,去打草谷多好玩,可以抢财货抢女人,还能杀人玩,大半个月没杀人,次仁的手都有些痒痒了。

    要不是坌达延下过死命令,任何行动都要经过他同意,次仁早就带人去打草谷了。

    坌达延头也不抬地说:忍着,没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踏出营区一步。

    阿爸次仁忍不住说:大唐让我们骚扰得惶惶不可终日,哇达村那次行动,我们都目睹目标人物郑鹏到了,趁他立足未稳,正是抓他的好时机,怎么突然停止行了呢。

    前面盼着大唐把郑鹏派到西域,不用到长安就有机会把他拿下,问题是,现在正主来了,前面一直很活跃的坌达延,突然变得非常克制。

    坌达延头也不抬地说:好时机?不见得吧,次仁,你不是没注意到,葛逻禄方面,超过半个月没有情报送来了。

    注意到了,可能被什么事耽搁了吧,没事。次仁不以为然地说。

    坌达延还是摇摇头说:古言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怠,我们的眼线有消息来了,大唐在西域重新布置防御,像营地巡逻队全部重新部署,知道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以前得到的情报全部变成了废纸,在没有得到足够的情报之前,不能冒然行动。

    大唐的部队,以往都是拼命地到处出动,都想用最短的时间解决最辣手的问题,坌达延只要做点小动作,就可以把大唐部署在西域的部队特别是靠近边线的部队牵着鼻子转,很轻松就可以消耗大唐军队的体能气力还有决心。

    坌达延没想到大唐会改变策略,由主动出动变成被动防备,不仅军营和巡逻作了全新的部署,还指导部落和村庄进行抱团取暧,完全打完了坌达延的作战方案。

    唐军有点认怂的表现,可能在西域被人看轻,问题是,很实用。

    起码坌达延没有胜利的把握,只能把行动一拖再拖。

    次仁有些不以为然地说:阿爸,怕什么,就算他们改变策略,依然抵挡不了我们勇士的快马和弯刀,找一个油水丰足的村庄下手就行。

    啪的一声,坌达延猛地一拍桌子,大声地骂道:无知。




613 内讧
    坌达延突然发火,次仁吓了一跳,忙小声说道:孩儿说错话了,请阿爸息怒。

    哦,错在哪里,说说。

    次仁有些犹豫地说:孩儿不清楚,请阿爸赐教。

    坌达延叹了一口气,很快平心静气地说:阿爸问你,我们为什么要成立秘密行动部?

    想得到郑鹏,从而得到有用的水泥,但又不想让大唐知道。

    为什么不让大唐知道?坌达延继续追问。

    拨汗那之战,吐蕃败了,因为大唐比我们更富有装备更精良,我们不是大唐的对手。

    说对了坌达延有些屈辱地说:你阿爸是谁,吐蕃大将军,堂堂大将军跑来做这些偷鸡摸狗上不了台面的事,不是为了好玩,而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确保不让大唐抓到把柄,次仁,你以为大唐不知是我们做的吗?他们知道,只是我们这出苦肉计用得不错,他们苦于没证据而己。

    次仁张张嘴,最后什么也没说。

    坌达延叹了一口气:有什么不明白的,说出来,别憋在心里。

    阿爸,大唐是强,可我们吐蕃不怕它,哪年没到大唐打草谷,抢了那么多人口和牲口,可大唐就是生气也拿我们没办法,因为吐蕃是神佑之地,大唐的士兵到了吐蕃,会晕倒呕吐甚至丧命,每次打仗,吐蕃攻多守少赢多输少,为什么要怕大唐?

    大唐建国初期,为了争夺地盘和利益,和吐蕃经历多次战争,大多是输多赢少,主要原因是吐蕃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大唐军部一旦深入吐蕃境内,身体会出现各种不适应,严重的甚至丧命,于是大唐将士把吐蕃视为诅咒之地,而吐蕃则得意地自称为神佑之地。

    吐蕃有地理优势,打不赢就逃,龟缩防守;大唐的城池坚回,装甲精良,很难进攻诅咒之地,但防卫没问题,因为吐蕃铁骑没有攻城的经验,于是双方位于一个对峙的局面,谁也拿谁没办法。

    坌达延解释道:这个问题问得好,论军事,吐蕃不怯大唐,偏偏要对它称臣,原因很简单,吐蕃地势太高,土地贫瘠,适合种植的作物很少,产量低,自然灾害也多,但大唐地大物博,土地肥沃,百姓在种植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各行各业的工匠也非常出色。

    向大唐称臣,不是怕大唐军队兵临城下,而是我们想得到大唐的茶叶盐巴铁器武器装甲,我们想学习大唐各行各业的技术,吐蕃要想打破对峙的局面,要想有更大的作为,还需要努力变得更强大,一时的忍辱负重是有必要的,也就是说,我们既要达到目的,又不能破坏现在的大好局面,懂了吗?

    次仁有些惭愧地说:阿爸,我就是怕郑鹏来了又走,我们功亏一篑。

    郑鹏进了羽林军,羽林军不仅仅是大唐的颜面,也是大唐狗皇帝的颜面,现在他们担心我们走而己,我们根本不用担心郑鹏走。

    阿爸,那我们的下一次行动

    作了这么多铺垫,是时候作一个决绝坌达延把目光投向地图,冷静地说:事不宜迟,天下也没有不散之宴席,下一次行动,将决定这次行动的成败。

    大唐由主动出击变成战略防御,给坌达延很大的警示,一个冷静的对手比一个狂怒的对手难对付多了,再说主战场是在大唐境内。

    没有神佑之地的庇护,坌达延没有必胜的把握。

    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把准备功夫做好,提高胜率,一想到即将面对大唐最聪明的人和大唐最精锐的部队,坌达延不仅没有害怕,相反,他的内心还满怀期待。

    滚开,我要见你们大将军。

    敢拨剑?好,看看是你们吐蕃的刀锋利还是我们葛逻禄的刀锋利。

    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次仁看了坌达延一眼,把手搭在刀柄上,冷笑地说:是库罗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竟敢到这里撒野,阿爸,我去教训他。

    不坌达延摆摆手说:某亲自去会他。

    营房外,坌达延亲卫把库罗和他的二名侍卫团团围住,大有一触即发的迹象。

    退下。坌达延厉声喝道。

    坌达延在军中,向来说一不二,亲卫闻言,马上退下。

    看到坌达延出来了,库罗犹豫一下,还是把武器收起,勉强行了一个礼:见过大将军。

    坌达延哈哈一笑:库罗少族长,吐蕃与葛逻禄一族已经结为盟友,怎么还兵戎相见呢,当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误会?说得好库罗咬牙切齿地说:既是盟友,不知大将军派人血洗哇达村,让一百多名葛逻禄的百姓惨死在你们的屠刀之下,不知当中又有什么误会呢?

    坌达延淡然一笑:原来是这件事,还以为以少族长的精明,会明白本将这样做的苦衷,看来是有些误解。

    大将军杀盟友的百姓,还变得有理?库罗冷笑地说。

    听到哇达村被血洗,库罗还不敢相信,亲自看了现场,看到族民惨死的情境,当场暴走,马上找坌达延算帐。

    坌达延没说话,次仁在一旁冷笑地说:库罗,我们是在帮你,这都看不到?

    帮我?亏你说得出口。

    我们行动这么久,差不多袭击了所有的势力,只有葛逻禄的人从没受过袭击,大唐方面会怎么想?大唐开始调查你们了,不会一点也没察觉吧,哇达村的行动一出,变相替你们摆脱嫌疑,感谢都没一声,还好意思质问?

    库罗红着眼说:那是我们葛逻禄一族的百姓。

    次仁冷笑地说:成大事者不拘不事,为了这次秘密行动,吐蕃也要使用苦肉计,付出了三个村庄合计三百多条性命的代价,怎么,你们葛逻禄的百姓是人,我们吐蕃的百姓就不是人?说起伤亡,吐蕃的伤亡是你们葛逻禄的二倍。

    库罗一时有些语塞,不知该说些什么。



614 真福星也
    长安,内教坊内,声乐飘飘,盛妆打扮的舞会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宏大的舞台壮观的排场,再加上训练有素的乐官和舞者,宛如谱写一曲盛世乐章。

    停!坐在看座中央的李隆基突然有些暴怒地打断。

    皇上息怒。一众乐官舞伎吓得脸色苍白,一个个跪下认罪。

    伴君如伴虎,宫里的人都知李隆基的心情不好,前二天因为一道菜品不佳,御膳房的人都被打了板子。

    李隆基余怒未消地吼道:下去,都给朕下去。

    尔等还不退下?从外面高力士适时发声。

    一众乐官舞伎有些狼狈地退下,高力士走到李隆基身边,讨好地说:大家又是为西域的事犯愁?

    李隆基长叹一声,有些无奈地说:西域之乱,如梗在喉,真是可恶,十万雄师况竟不能保一方平安,朕要他们又有何用。

    西域流匪之乱,由最开始的治安事件演变成国际事件,不仅仅大唐臣民在观看进展,很多邦国也在密留意这件事的进展,就在今天,大食的使者还主动在朝会上说,愿意出兵协助大唐剿匪。

    这不是帮助,而是一种变相的嘲笑,李隆基差点没在朝堂上骂人。

    可是将领不争气,剿了近一年还没有剿灭,派最精锐的羽林军去,暂时还没看到成效,李隆基的心情被消磨耗尽。

    心情不好,跑到内教坊听曲,本想放松心情,没想到平日最喜欢的乐曲越听越烦,直接叫停。

    皇上息怒,西域兵强马壮,还有羽林军出马,那伙流匪肯定逃不出生天。高力士一脸自信地说。

    哼李隆基冷哼一声,很快说道:真有那么好,为什么一个捷报也没给朕,全是糟心的消息。

    看到高力士手里拿着奏折,李隆基没好气地说:又有什么事?力士,朕心累了,不想再烦,要是不好的消息,就押后吧。

    高力士笑逐颜开地说:大家,好事,大好事,西域传来一个大好事。

    西域的流匪歼灭了?李隆基面上一喜,一脸期待地说。

    李隆基说不上爱民如子,但也看得大唐的子民,流匪动辄就屠村,把大唐百姓视如牲口,内心愤怒异常,再加上西域之乱涉及到大唐颜面,听到西域传来好消息,立马变得期待起来。

    高力士小声地说:大家,流匪的事,暂时还没有进展。

    有什么好事快说,敢跟朕打马虎眼,让人吃板子。李隆基虎起了脸。

    大家高力士连忙说:这事与郑鹏有关,看看奏折就知道了。

    李隆基忙拿过奏折,快速看起来,看完后吃惊地说:望远镜?有了他相当于有了千里目?真是这般神奇?

    奏折是李显城和郭子仪联名,主要说了二件事,一是郭子仪提了战略转换,这件事唐宽已经上过奏折,没什么出奇,第二件事引起李隆基很大的兴趣,主要说郑鹏捣弄出一种叫望远镜的东西,可以增强人的目力,可以远距离搜寻和监视敌人。

    高力士再次奉上一个长长的锦盒:大家,这是郑鹏所做的望远镜。

    李隆基亲自打锦盒,只见里面是一只用三层绸布包着的望远镜,望远镜头大尾小,镜身没有镶金嵌玉,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造形,连简单的花纹也没有。

    不夸张地说,这是李隆基看过最朴素的东西。

    李隆基轻轻拿起,感到手有些沉,这个望远镜的镜身是青铜打造,看起来怪怪的。

    这个望远镜怎么用?李隆基拿着望远镜,左看右看,有点不知所措。

    高力士又拿出一张纸,开口说道:大家,这里绘图,说把小的那头放近眼睛,大的那头对准远方,筒身分成二截,可以通过移远来观看远处的东西。

    李隆基有些吃惊地说:郭子仪在信中说,十里之外,可以看清一个人鼻子上的汗珠,真有这般神奇?
1...340341342343344...4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