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高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炮兵
咱家问你,拜堂了吗?
郑鹏楞了一下,很快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抱歉,一时忘记了。
到博陵迎亲,迎回去要在元城郑氏的祠堂拜堂,拜完堂,喝过合卺酒,那才是妇人,还没成亲,何来命妇一说。
弄了一个大乌龙。
郑鹏对赏赐有点不满意,觉得封赏不够丰厚,然而,有人却认为封赏太丰厚,妒忌得快要发狂了。
躲在屏风后面的崔玉芳,红着双眼用自己才听得清楚的声音说:为什么,为什么是圣旨而不是懿旨?本小姐想求个懿旨也求不到,崔绿姝却得到圣旨,赏赐还那么丰厚,真是太不公平了。
皇上下的旨叫圣旨,皇后下的旨,叫懿旨,像女子出阁,多是宫中下懿旨,绿姝出阁,得到的是圣旨,还是权倾朝野的高力士亲自宣旨,这是何等殊荣。
499 迎姝桥
无论崔源有多么不舍,在张九龄和管家的催促下,还是把披上了红盖头的绿姝亲自送上精心装饰过的马车。
这是一辆能坐八人的大马车,车厢里设有床塌被铺,一路上绿姝足不出马车就能解决各种问题,毕竟作为一位新娘子,路上也不方便进进出出。
于是,迎亲团打头阵,郑鹏骑马在绿姝的花车前面引路,花车后面,是跟绿姝陪嫁到元城的管家崔二,还有一百健仆一百奴婢,这些人只听从绿姝一个人的话,属于绿姝的私产。
跟在马车后面的,是一长溜装着嫁妆的马车,一眼望去好像望不到头。
郎君崔大走近倚在府门前,对目送花车渐行渐远的崔源压低声音说:不是说,不便宜姑爷吗,怎么
无论崔源怎么威胁利诱,郑鹏就是不答应过继的事,崔源气得脸都红了,扬言给郑鹏的嫁妆,最多只给十分之一,可在抢完亲后,崔源改变主意,下令把那些提前准备的嫁妆,全部装车跟随绿姝走。
崔源叹息一声,然后幽幽地说:老夫倔强的了一辈子,现在算是看透了,人这一辈子,赢得再多又有什么用,钱财都是身外之物,最重要是珍惜身边的人,今天是姝儿的大好日子,不能再让她伤心,更不能让人小看我们博陵崔氏三房的女子。
有一句话崔源没说,就是在自己心中,对郑鹏已经有很大的改观。
一次次刁难,郑鹏一次次化解,特别是迎姝桥,崔源让郑鹏为博陵崔氏送一份礼物,让绿姝风光出嫁,本以为他修个路助资一下族学什么的,没想到郑鹏竟然造出了一座天下第一桥。
三房有面子啊,从博陵百姓的态度就可以看出。
虽说崔源依然不喜欢郑鹏,但并不妨碍他欣赏,准确来说,对郑鹏的态度不满,可对他的才华很认同。
是,是,是,郎君说得对,不能让人背后说我们博陵崔氏三房的笑话。崔大连忙附和道。
崔源自顾看了一会,然后说道:备马吧。
是,郎君。崔大恭恭敬敬地说。
人送出门,但事还没完,还有迎姝桥的揭幕仪式,让郑鹏亲自建造的桥投入使用,这是以绿姝名字起的桥,由崔源亲自题字作序,大桥揭幕可以说是崔源的高光时刻,也是载入史册的一刻,崔源肯定不会缺席。
申王李成义亲临,据说这座天下第一桥的起了不小的作用。
除了给桥揭幕,还有一件很重的事:绿姝和崔玉芳的赌约还在生效中。
崔大去备马,崔源回大堂邀请一众贵宾移步陵河,此时崔府门前已是人山人海,很多人都想看看,博陵崔氏女出嫁,有什么嫁妆。
一辆辆拉着嫁妆的马车从崔府的偏门驶出,马车上拉的嫁妆,并没有刻意蒙着掩着,很大方地让众人观看,堆积如山嫁妆,不时引得众人连连惊呼:
你们看,那么多健仆和奴婢,男的健而壮,女的美而俏,都是挑选过的。
崔小姐坐的那辆花车,装饰真是豪华,要用六匹骏马来拉,看他们的方向是抄近路去陵河,也不知到时怎么过。
笨,崔小姐的如意郎君不是建了一座大桥吗,人家就是为了迎亲用的,对了,博陵崔氏两位小姐还有赌约呢,难怪那么多人往陵河那边跑,我也去看个热闹。
等等我。
你们看,光是绸缎就拉了十二车,这些绸缎够崔小姐做一辈子新衣服了。
床柜桌茶几角几屏风梳妆台衣帽柜椅,你们看看车轮,一走一条痕,不用说,全是上等红木打造。
又是箱又是柜,都拉了五十多车还没完,博陵崔氏还真是家底丰厚。
五姓女不仅精通琴棋书画,从小就教导怎么相夫教子打理家务,娶了五姓女,不仅多了一个大靠山,还有一笔丰厚的嫁妆,换哪个不心动?
天啊,数了一下,都拉了八十多马车,现在还没拉完。
这就叫完?出阁这位崔小姐是三房的一根独苗,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听说从头到脚像首饰衣裳鞋袜就准备了十八套,刚刚订婚,三房就在元城附近给她置了八个田庄,还有很多店铺,像仆人马车各式名贵药材衣裳首饰家具等等,衣食住行都妥善安排,可以说这辈子都衣食无忧了,想想吧,光是绸缎就拉了十二车,哪有这么快拉得完。
就是,到时各房亲朋戚友还要添嫁妆,到时拉彩礼的马车更多。
拉着嫁妆的马车,一辆接着一辆从崔府的偏门鱼贯而出,引起众人一阵又一阵的感叹,虽说很多好东西放在箱里看不到,但是什么也别说,光是这些马和马车就值不少钱。
队伍不急不徐地向陵河的方向走,当郑鹏一行抵达迎姝桥时,博陵崔氏大当家崔羽,崔氏三虎崔源崔雄崔伟,李成义姚崇高力士等人已经在桥头的方向候着,陵河两岸,密密麻麻全是人。
来这里的目的很简单,一是看这座号称天下第一桥的大桥到底怎样,二是看看博陵崔氏二女之间的赌约谁胜谁负。
此时大桥尚未投入使用,两边桥头都用栅栏围着,桥面也用布挡着的,让人看不清它的真实样子。
这么多人等自己,就是为了看大桥揭幕。
郑鹏连忙跳下马车,急走几步上前,连连向他们行礼。
一番客套后,崔源有些神色复杂地看了郑鹏一眼,开口道:吉时已到,揭幕吧。
是,大父。郑鹏应了一声,扭头大声说:吉时已到,开桥。
郑福闻言,马上大声跟着说:开桥!
一声令下,负责守桥的人,有人把拦在桥头的栅栏搬走,有人把遮住大桥的布扯上,人多力量大,不一会,除了桥头石碑上蒙着的红布没拉下,大桥上所有的障碍物全部清走,当大桥完好地展示在众人面前时,很多人忍不住惊呼起来。
河水湍急的陵河上,大桥就像一条横卧在河面的巨龙,桥面笔直,桥面是桥墩,桥墩与桥墩之间还有弧圆形开拱,设计简颖大方,看起来赏心悦目。
令人惊讶的是,桥面不仅增设了栏杆,竟然还有绿化,种了不少花,明眼人看出,长得高的是桂花树,远远看去还能看到五颜六色的菊花,还有不少花草,不过远远看不清。
现在是秋季,桂花飘香,菊花看开得也很灿烂,桂花树菊花大桥在河面相映成趣,一时间不少人都看呆了。
李成义吃惊地说:这,这是桥?太奢华了吧。
普通的桥,为了尽可能利用桥面空间,连栏杆都省下,郑鹏不仅做了栏杆,还在上面修了花坛种了花,看着桥上盛开的桂花,应是直接找成年桂花树,整株运来种下,明显花了很多心思。
高力士感叹道:桥上把马车和行人分开,考虑得很周到,还在行人道上铺了青石板,更显得他用心。
就是崔羽也说道:把一桥变成一景,费心了。
崔源曾几次偷偷远远观看,都看得不真切,这是他是第一次清楚地看到迎姝桥的全貌,心中那份震撼难以形容,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本以为郑鹏修一座可以普通的可以过人的桥,虽说很牢固,但样子不会很漂亮,对桥来说,实用为主,郑鹏建的桥,竟然这么漂亮。
天下第一桥啊,崔源心中一片火热。
500 有才就高调
得知整座大桥的长度宽度和跨度都碾压永济桥,李成义有些吃惊地说:上元节时,飞腾还在长安,这座大桥什么时候开始建的?
回王爷的话,是三月上旬。崔源有些骄傲地说。
什么?李成义惊讶地说:半年就完成了?
永济桥从选址到建成,据说用了三年多时间,这座桥无论是高度跨度还是建造的难度,都比永济桥大,可建造的时间仅用了五分之一,太吃惊了。
要知道,当年李春建造永济桥时,那是集中了全国最顶尖的工匠,这是郑鹏没法比的。
王爷,其实五个月已完成,只是飞腾把时间放在栽花种草上。崔源语出惊人地说。
李成义高兴地说:好,非常好,有了新式物料和建桥技术,这是大唐之幸,也是万民之福,本王一一定向陛下禀报,让陛下重重有赏。
谢王爷。崔源眼里有些调侃的神色,不过还是一脸恭敬地说。
早在一年前皇上就知道,并一直暗中观察,现在才去禀报,这饭已经冷得不能再冷,还炒?
当然,这事不能揭穿,不然李成义很尴尬。
这桥命名了吗?李成义突然饶有兴趣地说。
崔源心里一凛,马上说道:飞腾建桥时已取了名字,已刻碑留念,要是王爷不嫌弃,不如一起给大桥揭幕吧。
不用说,听到这座桥那么有意义,李成义有想给它命名的想法,崔源可不愿这个荣誉落在别人身上。
幸好郑鹏提前想好了名字。
要是李隆基在这里,崔源并不介意把起好的石碑推翻,让皇帝重新命名,可李成义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王爷,没必要太迁就他。
李成义的神色有些遗憾,不过还是欣然点头道:崔御史诚意拳拳,本王就恭敬不如从命。
崔源马上说:王爷,请。
在众目睽睽下,两人一起来到桥头的石碑前,崔源笑着说:王爷,说几句?
不了,不了李成义摆摆手说:今天是你们博陵崔氏的大喜日子,本王能为天下第一桥揭幕也算沾了光,这话还是由崔御史说吧。
崔源看到李成义真不愿说,想了想,从一旁把博陵崔氏的大当家拉出来:大哥,这么高兴的日子,你来说几句。
说话无非是赞为博陵崔氏作了贡献的郑鹏,要是崔源说,有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感觉,换一个人效果好很多。
崔羽推辞了二次都推不了,只好扬扬手,示意众人静下后,这才大声地说:诸位,这座桥是我们博陵女婿郑鹏,为方便博陵父老乡亲,自行出资所建,此桥长二十五丈,高三丈余,无论是长度高度单拱的最大跨度还有建桥难度,都超过天下第一桥永济桥,除了技术方面的原因,郑鹏还有很心地把桥分为马行道和人行道,装栏杆,饰花草,让博陵一桥变为博陵一景。
说到这里,崔羽有些激动地说:可以说,此桥才是天下第一桥。
话音一落,现场掌声雷动,围观的人特别博陵的父老乡亲,一个个兴奋地欢呼着拍着手掌。
家乡有一座天下第一桥,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等掌声过后,崔羽继续大声说:都说女婿是半个子,老夫在这里说一句,以后郑鹏就是博陵崔氏三房的女婿,也是整个博陵崔氏的女婿。
话音一落,欢呼声雷动,就是崔源也露出满意的神色。
博陵崔氏的大当家发话,以后整个博陵崔氏都是郑鹏的靠山,这可是极大的殊荣。
只有郑鹏有些不满地嘀咕着:其它几房也不见都嫁个美女过来,说得好听,实则是雷声大雨点小。
看到天气不早,张九龄在一旁大声说:吉时已到,请王爷和崔御史为大桥揭幕。
在一片掌声中,李成义和崔源各拉一头,把石碑上蒙着的红布扯下来,很快,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出现在众人面前:迎姝桥。
围观的群众一下子沸腾起来,不少人对着郑鹏指指点点。
这个郑将军,太直白了,在长安写了一首《赠薰儿姑娘的诗,到了博陵又作一首《鹊桥仙之赠绿姝,就是造个桥也要起一个《迎姝桥,不仅有才,还粗暴地向喜欢的人示爱。
最让人无言的是,他每次示爱,都弄得天下皆知。
有才,任性,高调。
人群中女着男装的崔玉芳啐了一口,又是妒忌又是不满地说:什么东西,有一点好事生怕天下人不知一样,臭不要脸。
花车中的绿姝听到婢女的禀报后,俏脸多了一片红晕,有些娇嗔地说:少爷真是的,让人家多难为情。
话里有些怪嗔的语气,可内心都甜得快要醉了。
坐在一旁的红雀有些无言:这个郑鹏,哄女子真有一手,自家小姐都让他迷得不知西东了,不过,他这招还真让人难以招架,换作自己也招架不住
很多人觉得郑鹏起名字有些随意,有种变着花样**的感觉,一旁的姚崇突然大声说:好,这桥的名字起得好。
要是别人,会以为他是有心拍马屁,不过说话的是姚崇,高力士一脸好奇地问道:姚开府,这好在哪里,还请不吝指教。
两大人物都开口,现场顿时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看着姚崇,想听听他有什么见解。
姚崇是前任宰相,不仅地位尊崇,本身也是一个公认的才子。
干咳了二声,姚崇这才摇头晃脑地说:《诗·邶风·静女写道[静女其姝],这姝字有美好的意思,郑将军把这桥命为迎姝桥,除了向天下宣告他迎娶娇妻崔绿姝的喜讯,也有祝愿博陵父老乡亲迎接美好生活的意愿,可谓一箭双雕。
高力士反应最快,闻言马上抚掌说道:好,郑将军不仅命名得好,姚开府学富五车,也好。
崔羽也赞道:老夫还以为飞腾对姝儿一往深情,没料想还有这么一层含义,哈哈哈,好,都好。
众人也纷纷鼓掌喝采起来,就是郑鹏也不得不跟着拍掌。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郑鹏也暗暗佩服:说真的,自己就是想向绿姝表表心情,成为一段佳话,让后人一踏上这座桥,就想起自己跟绿姝,没想到给过姚崇这么一说,突然变得高大上起来。
有这份学识和反应,难怪姚崇在官场上几经起落屹立不倒,就是退下来还能得到皇帝的信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