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高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炮兵
说吧。
河宽水急,一说要陵河修桥,很多会修桥的匠师都直摇头,不知少爷有几分把握在这里修一座大桥?
五成吧。郑鹏保守地说。
郑福脸色一滞,想了想,压低声音说:会不会太劳师动众,这桥还没开工,花费的钱款已经海了去,别的不说,光是那三千袋水泥,从元城运到博陵,光是运费就花了一千多贯,再加上工匠的工钱饭钱购买各种材料搭棚筑房等开销,已经花费近六千贯了。
知道郑鹏跑到这里修桥的目的,郑福觉得,自家少爷都钻到牛角尖去了,现在都花了近六千贯,往后不知还要花多少才能打住,有这笔钱,为什么不做一些简单又体面的事。
把钱花在这里,能不能修成,还是一个五五之数,没必要冒这个险。
郑鹏看了看风光如画的景色,突然开口问道:郑福,本少爷问你,你说一个人最大的成功是什么?
少爷,你说的人,是男人还是女人?
男人吧。
郑福马上滔滔不绝地说:一个男人最大的成功,自然是升官封爵封妻荫子,开枝散叶。
这话说得很有水平,把事业家庭和未来展望都包括了,这是一个典型的华夏梦。
本少爷跟你有点不同郑鹏把自己说过的话再说一遍:我认为一个人最大的成功,就是世界因我的存在有一点点不同,嗯,世界的意思就是全天下。
郑福的意思,郑鹏明白,其实郑鹏可以取巧,也就是费点钱的事,可知道自己和绿姝在大唐引起巨大的注意力时,决定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把水泥这个划时代的发明推出去。
把水泥成功推出去后,这不仅仅是一门赚钱的买卖,水泥的出现会在大唐产生颠覆性的影响,让强盛的大唐如虎添翼,变得更强大更让每一个大唐人骄傲和自豪。
既然命运让自己来到唐朝,郑鹏总想为心中的大唐做些什么,这样才不枉到这里一趟,想来想去,最后决定利用自己知道的科学知识,让大唐变得更加富强更加繁荣。
也许,这就是时代的责任。
郑鹏的话有些深奥,可郑福却是明白了,闻言身体打了一个激灵,看着郑鹏的目光也变得崇拜起来:少爷,你是想成为圣人吗?
(:有推存票的书友请点一下,欢迎到留言区留言评论,要是有能力的书友,最好能订阅一下,谢谢!)
466 选址
圣人?
让世人不同的就是圣人?郑鹏闻言,都不知说些什么好,摆摆手说:圣人太高远,本少爷承担不起,就是做些特别的事,老管家,这种话以后不要再提,说不好会惹来麻烦。
是,是,老奴多嘴。听到可能给少爷带来麻烦,郑福用手轻轻打了自己两记嘴巴。
不知郑公子驾到,崔二有失远迎。这时一个管家模样的人走过来,笑容可掬地向郑鹏行礼。
郑福马上介绍道:少爷,这位是崔府的二管家,崔二。
崔二恭恭敬敬地说:见过郑公子。
客气,崔管家请起。
经过交谈,郑鹏知道,崔二是来提供必要的协助,毕竟郑福等人是外地人,在这里大张旗鼓,没一个熟悉的人在这里,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崔二恭敬地说:郑公子一路辛苦,本应在府中设宴款代,只是郎君不在,府中全是女眷,多有不便,小的在悦客楼订了房间和酒席,请郑公子移步享用休息。
说话很客气,礼数也周到,郑鹏听出弦外之音:崔府现在不方便,没事别到崔府晃。
郑鹏摆摆手说:撒了吧,想喝酒也没一个对等的人,还是大事为重,崔管家,食宿方面我们自处理就好,就不给贵府添麻烦,不是不领情,主要是造桥的事太重要,不仅仅关系到博陵百姓的便利,还关系于本少爷与你家小姐的婚事,不能随便走开,好意心领了。
要是有诚心,不方便也可以安排一个别院,博陵崔氏三房崔源一脉,有的是房产,却安排自己住客栈,郑鹏还真不占这点小便宜。
崔二只一个管家,没经请示就安排到悦客楼,明明订了亲,这时应叫姑爷才对,可张口闭口都是公子,分明是早就得到崔源的指示。
既然郑公子坚持,那老奴就依公子的意思把席撤了,公子一路辛苦,要不要先休息一下。
不累,现在天色还早,先看看陵河。
公子做事真是雷厉风行,老奴佩服,要是有什么要老奴做的,尽管吩咐。崔二有些敬佩地说。
郑鹏一行,从长安骑马来,不坐坐马车,一来马上投入工作,没有半点官宦子弟的纨绔脾气,这点就是崔二也暗暗佩服。
很难想像,眼前这个随和健谈的人,是名动天下的大才子兼屡立军功的将军。
郑鹏也懒得跟他扯皮,直接问郑福:河勘测了没有?
测了,是找经验丰富的河工测的,可以说河里有块石都摸清楚了,少爷,这是河道图。
郑鹏打开一看,暗暗点头,这幅河道图做得很详细,不同河段的宽度深度都有标注,像河床的地质哪里有礁石等等,都标得一清二楚。
绝对是下了一番苦功。
走,先去看看。郑鹏说话间,率先向前走。
图是画好了,还得亲自检查一下,要知道,60多米长的桥,就是放在后世,也不是一个小工程。
郑鹏一走,郑福父子黄三和崔二连忙跟上,李白看看郑鹏,又看看一旁的兰朵,很绅士地说:郡主,要不要找个地方先休息一下?
要是都走,只剩郡主一个女生,好像不太好。
兰朵沉着脸说:走,跟着去看看,本郡主倒要看看,郑鹏怎么在这里建大桥。
这个该死的郑鹏,陪他跑这么远,一来到博陵,什么也不管就扎身工地,好像完全忘记自己,这让从小美到大一直成为焦点的兰朵很郁闷。
越是郁闷,就越不甘心,偏要跟着,看看郑鹏到底玩出什么花样。
李白有些羡慕地看着郑鹏,摇头晃脑地说:周瑜死前,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现在某算是明白了,要是没有郑公子,嘿嘿,说不定平康坊第一点花手就是某,唉,既生鹏何生白。
羡慕归羡慕,作为幕僚,李白连忙快步跟上。
郑鹏拿着精绘的河图,沿着适合造桥的地点走一遍,为了验证河图的准确性,一会让下人在河边挖掘土质,一会让人用竹杆在河道里试探,还问在这里摆渡的船工有关下雨和洪水的情况。
河道图绘得很详细,经过郑鹏多次检查,没有错漏的地方,心是暗暗点头:郑福真不愧大户人家训练出来的管家,心思细密,做起事井井有条,把事交给他肯定没错。
转了近一个时辰,郑鹏终于停下来,转头问郑福:造桥要用地,还得跟官府申报,这里土地的归属弄清楚了吗,地价怎么样?
郑福还没说话,崔二抢着说:公子请放心,这一片滩涂地都是我家郎君所有,修桥的事也到县衙报备,想在哪里建就在哪里建,想什么时候开工就什么时候开工。
这些名门望族做事就是精细,早早做了周全的准备。
郑鹏点点头,恭维了一句,然后说:好,现在情况都明朗,现在我们商议一下,把桥建在哪里,老管家,你们事前应该做了方案吧。
老奴跟崔管家,还有跟经验丰富的河工造桥匠商量过,初选了两个地点,就等少爷来定。
黄三取来一张简易的桌子,郑福把河道图放在桌面上,然后指着其中一个标有石头的位置说:少爷,这是我们讨论过最佳建桥点,这里是河道最窄的地方,这块大石的样子像只要跳的老虎,又叫虎跳石,把桥建在虎跳石上,可以把桥的距离缩减至十七丈,这样把握最大。
看到郑鹏没出声,郑福继续说:第二个适合建桥的地点是这块,河床相对浅,水流也不湍急,少爷你说哪里好?
郑鹏想了想,很快否决:都不好。
少爷,都不好?这,这挺好的啊。郑福有点不知所措。
费了九牛二虎才制订的方案,本以为可以一锤定音,没想到二个方案都让否决了。
郑鹏毫不犹豫地说:第一个方案,在石头上建桥,有风险,原因很简单,石头大部分在水底,要是哪个发大洪水,把石头移动了怎么办?在这里建木桥还差不多,建本少爷想做的那种桥,不合适。
第二个方案,省事是省事,可你看看,官道在这里,要是建在这里,得多绕二三里地,要是马车还好,要是行人话,还不如坐船方便,体现不了桥的便利。
郑福有些为难地说:少爷说的有道理,那少爷的意思是?
这里郑鹏霸气地往河道图一指:把桥建在这里,正好跟官道无缝衔接,这样才叫便民。
少爷,三思郑福有些焦急地说:少爷,这里地质不错,河床没有石头,可是河的跨度达到二十五丈,河道里有很深的淤泥,不好办。
崔二也劝说道:二十五丈,跨度太大了,足足是永济桥的一倍之多,难度太大。
郑鹏一脸坚决地说:有难度才有挑战,崔管家,在这里建,地和手续没问题吧?
没问题,只是
没问题就行,就这样说定了郑鹏不由分说,当场一锤定音。
崔二无奈地说:既然公子作了决定,老奴也不好说什么,公子有什么要老奴做的,尽管开口。
郑鹏开口道:还真有想劳烦崔管家的,现在木材和生铁不足,需要大量木材和生铁,希望崔管家能帮忙收集一些,费用全由我这里出。
沙石还有水泥准备得差不多,现在缺木头和生铁,特别是铁,古代铁产量不高,收集起来有点麻烦。
不敢,公子是替博陵的乡亲父老造福,老奴做一些琐碎的事是份内事,这事包在老奴身上,对了,生铁不难理解,至于公子要的木料,需要什么木料?
枣木,要条木,越高越好。郑鹏想了想,很快说道。
枣木是多年生木本植物,质地坚硬密实,木纹细密,适合搭棚架,后世在解放战争时期,机器一时没有轴承,把它当成轴承短期使用,还有老司机在野外爆胎,砍一棵枣木绑在车架上充当轮子,拖着前进也能走二三十公里。
造桥除了要用到钢材水泥沙石,在这种环境,还需要弄一个吊架来架桥,用枣木在岸边搭一个吊架不错。
老奴明白,一定会尽快收集好给公子运来崔二犹豫一下,忍不住问道:公子准备用枣木来造一座木桥吗?
不是,是搭一个架,吊架听说过没有?
老奴孤陋寡闻,不知什么叫吊架。
郑鹏拍拍他的肩膀:以后你就会明白,哈哈哈。
崔二带着疑惑退了下去,给郑鹏准备材料去,看到崔二走远,郑福压低声音:少爷,你要是来早一天就好了,昨天绿姝小姐到这里踏青,赏了老奴很多点心,还问老奴少爷什么时候来。
郑鹏心中一动,连忙问道:绿姝怎么样,胖了还是瘦了?气色好不好?
回少爷的话,绿姝姑娘很好,不胖也不瘦,长得更加高挑漂亮,女大十八变,她是越变越漂亮了,少爷,要不要老奴替你送信?
不用郑鹏一脸自信地说:今晚本少爷表演一出窃玉偷香。
467 开始建桥
博陵的夜,是宁静的夜,跟长安相比,这里少了几分喧嚣,却多了二分宁静。
夜色有点深了,崔府的绣楼还亮着灯,绿姝对着烛火做着针线。
哎哟绿姝突然惊叫一声。
一旁的红雀马上走过来,担心地问道:小姐,怎么啦,没事吧?
绿姝把指头放在嘴里吮一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没事,不小心刺到手了。
红雀拉过绿姝葱白的小手看了一下,发现没事,这才松了一口气,调侃地说:好像某人来博陵后,小姐的心思就不在这里了。
博陵不大,郑鹏到博陵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开去,绿姝在吃晚饭时听到这个消息后,那时就心不在焉,吃完饭做针线,人在绣花,可心思早就不知飞到哪里,被针刺到手指也就不奇怪了。
红姐,说什么呢,谁心思不在这里。绿姝俏脸一红,有些娇羞地说。
就在红雀想再调侃绿姝几句时,面色一凛,伸手一抄,快如闪电把绿姝搂在怀里,先是挡在绿姝面前,然后身形的一闪,把绿姝带到墙角,嘴里叫道:有暗器,小心。
经过无数次残酷的训练,红雀对四周环境保持警惕的状态,耳中突然捕捉到有尖器破空的声音,她第一反应是护在绿姝面前。
这是崔源把红雀留在绿姝身边的原因。
安置好绿姝,红雀正想叫人,突然看到袭击的暗器后,楞了一下,很快,刚刚一直悬着的心放下,只是犹豫一下,很快装作没事地说:小姐,奴婢回去整理房间,估计要整理很久,要是有什么吩咐,大叫一声就行。
哪里是什么暗器,就是一块小石头,小石头身上系着一根纱钱,还一动一动的,明显在有人在拉扯。
有了上次的经验,红雀哪里不明白是什么回事,主动成全这对情感路上多波折的小情侣。
以前崔源跟郑鹏的关系那么僵,红雀还能做到一只眼开一只眼闭,现在两人都订了亲,就等着过门,红雀自然更加识趣。
好,谢谢红姐。绿姝说话的时候,喜上眉梢,嘴角微微向上微。
都掩饰不住内心的笑意。
看到红雀出去,隐隐还听到她吩咐婢女不要打扰自己,绿姝一个箭步冲到梳妆柜前,从抽屉里拉出一个小竹筒,熟练地系上纱线,轻轻拉了二下,放到耳边,很快,话筒传来郑鹏熟悉的声音:是姝儿吗?
听到郑鹏声音的一瞬间,绿姝的眼圈都红了,强忍心中的激动,轻轻拉了一下手中的纱线,柔声地说:少爷,我是绿姝。
两人沉默了好一会,还是郑鹏率先打破沉默:
最近还好吗?
很好,少爷,你呢。
挺好,对了,绿姝,最近听到什么传闻没有,有关我的。
话筒里传来绿姝偷笑声:听到了,少爷跟林姐在长安大出风头,我那个堂姐还拿这事来挑拨离间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