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高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炮兵
御膳房出品,必是佳品,那些菜不仅造形优美,看起来赏心悦目,尝起来更是味道一流,让人欲罢不能。
一张桌子坐八人,一个朝会就摆人了一百多桌,这仅仅是廊下食,散朝后,李隆基还会邀请皇亲戚朝中重臣进宫一起大肆封赏,庆祝新年。
跟郑鹏同一桌的,大多是将军侍郎一类,彼此都很客气,不过郑鹏最喜欢还是跟王文举一起聊天。
王教坊使,这朝会举行了这么久,现在还没有完,是不是有什么大事?郑鹏小声地打听道。
大过年的,就算有事也要压一压,也就是报喜不报忧,谁也不想找不自在,哪能有什么大事,把陛下哄得高兴,只要陛下高兴,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过节也过得舒心点。
郑鹏有些不解地问道:二个时辰还没能完?皇上让御膳房准备廊下食,还有事要朝议?
现在还不放人,分明是要自己站,郑鹏打定主意,下次再碰上这种事,没二话,告病假,傣禄随便扣。
完?一会才是正戏呢王文举眨着眼地说:这里都是自己人,关上门自娱自乐不算什么,红花需要绿叶衬,大唐庆贺新年,没点捧场客怎么显得隆重热闹?
看到郑鹏还不醒悟,王文举主动挑明道:那些蕃邦臣国,不得进贡表示表示?
对啊,差点忘记,大过年,那些向大唐称臣接受大唐保护的蕃邦属国还没有出现,大唐君臣上下用心谱写一出盛世大唐的好戏,要是没有观众捧场,那多寂寞。
正在说话间,有大监督促大臣们赶紧回到各自队列,御史台的御史也在叮嘱文武大臣要注意仪表,免得大过年得一个大不敬的罪名。
郑鹏有些郁闷,不过还是乖乖就位,在风雪中默默地站着。
幸好,没多久,又有很多人来到含元殿前的广场作陪。
新来的人不少,人数在三千人左右,郑鹏一看,就知他们是从四面八方赶来,向大唐称臣纳的使团。
这些使团的规模有大有小,人数有多有少,不仅衣着打扮各异,所携带的东西也各有不同:有的抬着精美的木箱有的捧着镶金的箱子,有的带着蒙着面纱的美女,除此之外,广场上还有装饰华丽的大象骆驼关在笼子里的老虎等等,可以说千奇百怪。
不用说,这些都是进贡给大唐的礼物。
使团大约分为三种,一种是大唐的附属国,向大唐称臣,接受大唐的保护,要向大唐纳贡;一种没向大唐称臣,但接受大唐的保护,来到这里给大唐进贡,算是交纳保护费;最后一种是被大唐的繁华吸引,希望通过送礼的方式与大唐交流合作。
含元殿前的广场挤满了人,也不知来了多少使团,郑鹏知道,有唐一代,记录在案向大唐纳贡的国家或部落近四百个,到了唐代末期时大半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
消亡的原因很多,有外敌入侵,如波斯帝国就是被大食所灭;有自己作死,如高昌国一直是大唐的附属国,贞观时高昌王麴文泰与西突厥结盟,唐太宗暴怒之下派遣侯君集薛万均把高昌国从地图上抹去。
说是万国来朝有些夸张,有唐一代,影响力达到巅峰时,最多一年创记录有七十六个国家前来进贡,有的还是从万里之遥赶到长安进贡,在科技落后消息闭塞的封建社会,极为难得。
当然,像那些小部落没得到承认的小国不计算在内,要不然更多。
就在郑鹏思如电转时,站立群臣有人窃窃私语起来:
你们看,那些使团来了。
今年的使团很多,听说驿馆住满,还要征用客栈。
告诉你们,礼部负责统计和安排的,他们说今年来朝贡的国家五十二个呢。
不错,去年才来了四十国,一年就多了这么多。
那是,西域一役,不仅大获全胜,还深入大食千里,不知多国家吓破胆呢。
诸位,你们看,排在最前面的,就是大食国的使团。
郑鹏忍不住回头一看,只见排在最前面,正是大食打扮的使团,只见他们规规矩矩地站在风雪中,没有半点不耐烦的样子。
记得李隆基即位时,大食国派遣使者来到长安,史书记载进马及宝钿带等方物。其使谒见,唯平立不拜,宪司欲纠之,中书令张说奏曰:大食殊俗,慕义远来,不可置罪。上特许之。
当时大食国已消化完波斯帝国,在河中地区无人能敌,风光一时无两,对大唐也轻视起来,骄慢地对李隆基说只跪自己的君王,不跪大唐的皇帝,满朝文武百官一起声讨他,考虑到大唐的新皇即位,局面还不够稳定,张说找了一个台阶,这样把这件事掩了过去。
自此,大食使者越发骄纵,贡礼越来越少,脾气越来越大,直至张孝嵩率直入大食境内千里,连破百城,这才变得老实。
不仅大食国的使团老实,其它国家的使团,被集中在广场上,在风雪中着着等待,没人闹事没人申诉,没人抱怨,全是乖宝宝的模样。
靠的就是大唐文治武功超强的国力。
作为华夏的一份子,作为大唐的见证者,一股骄傲从郑鹏的内心升起,忍不住昂首挺胸,此刻,郑鹏脑里想起了大诗人王维的两句诗: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
432 误解与赏赐
陛下有旨,宣大食国使者觐见。
陛下有旨,宣大食国使者觐见。
陛下有旨,宣大食国使者觐见。
先是近身太监大声宣布,然后由内至外,一层层往外传递,传到广场上轮值的礼部官员耳中,再由礼部官员协调带领他们进去面圣。
不仅人要到,礼也不能少,郑鹏看到大食的使团,足足三百余人,觐见前,先是把头上身上的雪花抖落,又整理衣冠,整理完仪容,手捧肩挑,带着大批礼品,浩浩荡荡由龙尾道进含元殿进贡。
快要进殿时,一名大食使团人员肩上还有雪花没抖落干净,一名御前侍卫有些粗暴地拦住他,二话不说用刀鞘在他肩上拍了二下,拍干净了才让他进殿,那名使者不仅没有生气,还一个劲地请罪。
胜者为王,财者为寇,不管大食国心里有多不甘,被唐军重创后,起码在舔好伤口前,得夹起尾巴做人。
不知是不是李隆基训斥还是大食国带的贡品太多,大食国的使团足足二刻钟才出来,郑鹏注意到,使团的正使没有跟队出来,估计是等一会人齐了,还得一起向大唐的皇帝跪贺。
陛下有旨,宣新罗国使者觐见。
陛下有旨,宣日本国使者觐见。
陛下有旨,宣骠国使者觐见。
一道道圣旨从庄严肃穆的含元殿内传出,一队队使团带着各自准备的贡品进殿向大唐的皇帝进贡,这是一个让大唐君臣无比骄傲的时刻,也是大唐强大国力的直接体现。
大唐收获尊敬和荣光的时候,来自五湖四海的奇珍异宝,如象牙宝石香料贵材药材等奇珍异宝如流水般流入大唐的国库,让郑鹏印象最深刻的骠国新罗的贡品。
骠国伊洛瓦底江流域的佛教古国,都城为卑谬,有18个属国,文化发达,擅长音乐,它的贡品包括一头装饰华丽的大象,由于体积太大,殿内人太多,不便拉进去给李隆基,李隆基还率着文武大臣出殿查看,还骑在大象上,由骠国正使牵象,绕着含元殿转了一圈。
新罗的贡品里有一项特别的贡品,就是新罗美女,当三十名用薄纱蒙面身材婀娜的新罗美女从身边经过,留下一股香风时,引起了不小骚动。
无论什么时候,美女都是一项受欢迎的礼物。
朝会一直举行到日薄西山才算告一个段落,李隆基在宫中设宴,款待这些来长安朝贡的使团,只有朝中重臣才有参加晚宴的资格,郑鹏很高兴自己落选。
这类晚宴,仪式大于实在,礼仪也多,郑鹏还真不稀罕。
再说现在仅仅是向皇帝庆贺,晚点还要向后宫的太后皇后等人祝贺,还有的是折腾。
郑将军,准备去哪?散朝时,王文举主动走近搭话。
站了一天,哪都不想去,老老实实地回家。
王文举嘿嘿一笑,压低声音说:那是,长安最漂亮的花魁被郑将军金屋藏娇,自然是回去好好享用,都是男人,明白的。
嘻嘻,还是王教坊使厉害,这都让你看破。
这种事,越是辩解越是可疑,也不是什么坏事,郑鹏很干脆地认了。
刚刚那些新罗美女经过时,郑将军好像挺感兴趣哦。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欣赏一下,那些御史不会治我的罪吧?
当然不会,郑将军,你不会仅仅欣赏一下就满足了吧?
郑鹏楞了一下,有些意外地说:王教坊使的话,好像另有深意哦。
以陛下的习惯,会挑出一部分留在宫中享用,一部分赏给有功之臣,也会让一部分充盈教坊,因为新罗国进贡的美女,在送长安前琴棋书画都会教导,嘿嘿,今年轮到优先补充到左教坊,只要新罗美女到了左教坊,某一定让郑将军先尝头啖汤。
王教坊使真够仗义郑鹏一脸感激地说: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千万别客气。
在朱雀门时,郑鹏就察觉王文举有心亲近自己,现在连皮条都拉了,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不管这件事成还是不成,也要给他一个面子,识趣一点。
王文举出自太原王氏,虽说不是出自嫡系,可他家是太原巨富,人脉很广,都说花花轿子人人抬,多一个朋友好过多一个敌人。
看到郑鹏这么上路,王文举心里很满意,闻言点点头说:听说高公公与郑将军相交甚好,不知郑将军能不能代为介绍呢?
最近事多,高公公怕是脱不开身,这样吧,我找机会,王教坊使,你也知我这个人懒,什么事都不想掺和,能不能见或你们能不能谈得拢,我可不敢包。
那是自然,郑将军能介绍一下已是感激不尽。
两人相互一眼,很有默契地笑起来。
各自散去后,眼看快要宵禁了,郑鹏径直回家。
刚进门,就看到在院子里堆雪人的兰朵,兰朵一看到郑鹏,嘟着嘴说:郑鹏,今天快乐了吧,太没良心了,过年也不好好在家呆着,跑到外面吃香喝辣花天酒地,亏薰儿弄了那么多好吃的等你。
什么花天酒地,我是大唐官员,整天都在忙公事。郑鹏没好气地说。
兰朵的眼睛瞄了瞄郑鹏的脚,再熟练地翻了翻白眼:切,什么公事,是去青楼谈公事吧,大唐官员的作派,谁不知道,看你两腿都发软了,也不知节制一下。
大唐是一个包容的国度,外国人可以到大唐游历做买卖定居甚至做官,各民族的百姓能和平共处,包容不仅仅对外人,也包容本朝官员,例如官员可以到风月场合寻欢作乐,甚至狎妓也能报销。
尼玛,郑鹏都有些郁闷了,自己在龙尾道上站了一天,不知行了多少礼,两腿是站得发软,兰朵竟然说自己是去风月场合累得双脚发软,冤死了,幸好,见识了万国来朝些盛况,体验了廊下食,总算不虚此行。
接惯例,廊下食只是普通的工作餐,肉食是三只羊,那么多官员分食三只羊,分到每个人的嘴里并不多,菜品也简单,大约后世四菜一汤的水平,幸好现在开元盛世,又正好是元正,规格和菜品都丰富很多。
郑鹏累得够呛,也懒得跟她吵,随口说道:那是你想,也不想想今天是什么日子,全国各地的官员给皇上庆贺,还有那么多国家来进贡,本将军可是站了一整天,上个茅房都没时间,哪来花天酒地。
不知为什么,无意中看到兰朵的打扮时,郑鹏忍不住心头一动:小妮子戴着一顶白色的貂皮帽,身上披着一件狐裘披风,身穿翻领窄袖锦边袍,下穿白色绣纹小口裤,脚上踏着一双锦靴,典型的胡服装束,把她姣好的面容婀娜的身材完美的表现出来,特别是那双修长得有些过分的大长腿,让人很印象深刻,再加上不时流露出西域女子独有的风情,真有一种把她办了的冲动。
让她看看自己的子弹是不是充足,有没有花天酒地。
这些念头一闪而过,郑鹏的鼻翼动了动,皱着眉头说:哪来的臭味,今天没打扫吗?
空气中有一股膻臭味,隐隐还尿屎的味道。
郑鹏很爱干净,虽说懒,但不允许下人懒,宅子是小了点,但一直搞得很干净,突然多了一股臭味,当场就不乐意起来。
兰朵指了指后院:那是皇上给你的赏赐,薰儿正在清点呢。
唐朝官员的待遇不错,俸禄一般由禄米人力职田月杂给常规实物待遇和特殊实物待遇几部分组成,逢年过节都有赏赐。
散朝的时候,郑鹏还奇怪李隆基抠门,一点赏赐也没有,没想到人还没回到,赏赐比自己先到家了。
来到后院的时候,看到林薰儿一手用手帕捂着鼻子,一手指挥着下人安置肥羊,粗略看一下,有鸡有鹅,有十多只肥羊。
薰儿,这种事,让下人们处理就行,外面冷,小心身子骨。郑鹏关切地说。
奴家没事林薰儿有些感动地说:少爷,你看,这是朝廷赏你过节礼单。
郑鹏接过来一看,忍不住说道:咦,还挺丰厚呢。
礼单上写着:宫缎二匹,宫绢十匹,玉如意一柄,如意吉祥金锭一对,金玉满堂银锭一双,熊掌二对,鹿筋五斤,榛松桃杏各一袋,柴炭一千斤,活鸡鸭鹅各二十只,羊二十只。
吃穿用度都有,连取暧的炭也备有,显得非常体贴。
只是体贴得太过,好端端的宅子,突然多了一群活物,又叫又屎又尿的,弄得有些狼狈。
奇怪,这赏赐有些逾制,皇上也太大方了吧。郑鹏有些惊讶地说。
常规来说,过年给点绸缎绢,赏点金银,再给点肉食,主要是羊,郑鹏是五品上,可以分得九只羊,现在明显丰厚。
林薰儿分析道:少爷除了官位,还有爵位,再说郡主住在这里,多给一些赏赐也没什么不妥。
433 欢度元正
大堂正中的饭桌上,鸡鸭鱼肉各占一角,羊排鹿脯狍子肉獐子腿等菜品散发着诱人的肉香,最正中是一道红烧熊掌。
饭菜很好,可气氛相对有点小尴尬,郑鹏坐在正中的位置,郑冰和兰朵分别坐在左右,然后林薰儿李白和郭子珪,在桌子的旁边,阿军小音有些为难地站着。
阿军面带感激地说:少爷,我们都是下人,平日还算了,大过年的再同桌,这不合规矩。
是啊小音用手扯着衣角,小声地附和道:知道少爷对我们兄妹好,可尊卑有别,传出来怕对少爷不好。
吃团年饭,肯定是跟家人一起吃,郑鹏坐下后,像往常一样,让阿军兄妹也上席,兄妹二人诚惶诚恐,不敢坐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