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高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炮兵

    咳咳

    睡在胡床上的老者突然咳嗽起来,库罗楞了一下,连忙跑过去:父汗,父汗,你醒了?

    艾则可汗微微睁开眼,看到是库罗,苍白的脸上有了一丝血色,眼里也有了几分神采,有些慈爱地说:儿啊,圣山的雄鹰眼里只有广阔的天空和美味的食物,为父有奴婢照顾就行了,这里用不着你。

    库罗摇摇头说:再俊的雄鹰,就是飞得再远也会飞回它的巢,因这里巢里有它的家和亲人,父汗,孩儿多是离家在外,不能好好照顾你,就让孩儿尽一份孝心吧。

    艾则可汗有点费力想坐起来,库罗看到,连忙把父亲扶起,还拿了一个锦枕垫在他的腰下,让他躺得舒服一些。

    躺好后,艾则可汗叹了一口气:伊不拉怎么样,没有异动了吧?

    库罗沉默一下,然后点点头说:回父汗的话,已经满足他的要求,把玛依嫁给他,还给了族里最肥美的那块草地作陪嫁,伊不拉已经安抚完了,只是,只是委屈玛依了。

    玛依是库罗的妹妹,美丽善良,号称葛逻禄族最漂亮的月亮,族里人数最多力量最强的伊不拉认为大唐奴役葛逻禄族,对葛逻禄族不公,要求跟吐蕃结盟,为达目的,率部众逼近葛逻禄王族的领地,以武力威胁艾则可汗就范。

    其实,没有西征之前,艾则可汗的部落人口最多精锐之士最多,由于在西征过程中伤记惨重,反而让伊不位一部摇身一变,成了最强大的部落。

    艾则可汗知道,伊不拉不一定敢挑战大唐的权威,不过是看到王族一部势力减退,想乘机多要好处,为了安抚伊不拉,也为了葛逻禄一部不内讧,咬着牙把伊不拉多次提亲的玛依许配给伊不拉,还把一块最肥美的草地作为嫁妆。

    没办法,艾则可汗重病在床,威信大减,库罗又刚游历回来,根基未稳,只能委以虚蛇。

    如果不是艾则可汗身体有恙,像苏禄可汗一样亲自带兵西征,说不定张孝嵩还给几分面子,不会塞那么多硬骨头让葛逻禄一族啃,导致伤亡惨重。

    艾则可汗长叹一声:这是玛依的宿命,伊不拉也算是一名勇士,也不算辱没玛依。

    库罗低着头,握紧拳头说:可惜我没有跟着再向西行,要不然,也不会让西征的勇士伤亡那么大。

    连城一役,郑鹏算是功成身退,库罗作为郑鹏的护卫,在郑鹏受伤后,一直陪在郑鹏的身边,当郑鹏为了绿姝的事赶回长安时,得知有人可能对郑鹏不利,于公于私库罗不能在这种时候离开,于是一路保护郑鹏回了长安,这样一来,就没有继续西征。

    没想到,没了郑鹏的监督,张孝嵩肆无忌惮,在大食境内不拿葛逻禄族将士的性命当一回事,经常派去攻坚打硬仗,以致部族将士伤亡惨重。

    艾则可汗知道西域境内,唐军是战无不胜,为了多拿战利品,把自己部落的精锐派了大半,没想到不战场不仅在西域境内,还深入大食,以至西征结束后,伊不拉部骑在了头上。

    我的儿,这也是神灵的安排,你不必自责,作为圣山下的雄鹰,与其为过去的事悔恨,还不如为部族的未来发奋。

    父汗的意思是?

    艾则可汗盯着为罗,一脸正色地说:我的儿,为父身染恶疾,已经感受神灵在召唤着我,时日无多了,现在最放心不下的,是我的库罗,我的玛依还有我部族,儿啊,答应父汗,继承汗位,让父汗可以休息,也让葛逻禄一族有一位更年轻更有能力的可汗,你愿意吗?

    这库罗沉吟一下,最后咬着牙闭着眼说:父汗,孩儿愿意。

    一旦继承可汗的位置,就意味着跟过去的生活说再见,不能心情愉快地再去游历,不能跟兄弟们一起切蹉一起喝酒一起寻乐,每天都要把近二十万部族扛在肩上。

    然而,库罗没有选择。

    艾则可汗有五个妻子,八子五女,其中有二子一女还没成长就夭折,三个儿子在保护部族开拓领地中阵亡,还有二个兄弟,一个被射瞎一只眼,一个被砍了一条腿,可以说除了库罗,没人可以接任。

    库罗知道,自己接任可汗之位,不仅可以带领葛罗禄将士走正确的道路,还可以保护家人的安全,要是权力落在伊不拉手里,无论对部族还是家人,都有可能是灭顶之灾。




430 当官也是体力活
    继承汗位,不仅要得族里各长老的同意,还要上报朝廷,得到朝廷首肯才能完成,这事一时半刻也急不来,库罗本来打算处理完族里的危机就到长安找两个兄弟,现在这种情况只能放弃,只能耐心留在西域等。

    就是等,也不能闲着,一边照顾生病的父亲,到处找郎中给父亲治病,一边团结整合葛逻禄部,防止内部分裂,还要准备妹妹的婚事,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库罗忙中透着疲惫,而远在千里之外的郑鹏也很疲惫,不过忙不是干活,而是每天吃吃喝喝的疲惫:

    少爷,王教坊使派人说已温好酒,准备好新歌舞,邀你到左教坊点评一下。

    平康坊周会首送来请柬,邀请少爷今晚到周府对饮。

    张外郎的管家来了,说已在府中备下酒菜,请少爷到张府赴宴。

    丽春院王媚儿请少爷叙旧,还说**一刻值千金。

    少爷,三宝号的团年饭准备好了,就等着你出席了。

    随着新年越来越近,各种琐事应酬越来越多,郑鹏的人缘不错,又是皇帝身边的红人,每天都迎来送往,可以说一天一小宴,三天一大宴,感觉每天晚上都是带着酒意入睡,一睡醒又到了赴宴的时辰,简直快乐不知时日过。

    就是郭子珪和李白也跟着沾光不少。

    郭子珪真不愧是名门弟子,每次喝酒都彬彬有礼,最多只喝五六分醉,喝完酒就规规矩矩扶郑鹏回家,不掂花不惹草,郑鹏看着就顺眼;

    李白不同,逢宴必赴,逢敬必干,非常豪爽,不仅自己喝得痛快,还会主动替郑鹏挡酒,这家伙有酒量也有诗才,还特别会搞气氛,有一点不好,就是喝多后有些狂放,有时喝得兴起,还要拉着那些舞伎一起跑舞取乐,惹得不少人发笑,幸好他狂中有细,没惹出什么祸事。

    不过有一点很讨郑鹏喜欢,这货去到哪里都拼命吃卤肉,没有卤肉找到机会还会问别人为什么没上,别人问他为什么喜欢吃卤肉,李白每次都会很耐心把吃卤肉助学习增记忆等好处一一列出,郑鹏那是看在眼时喜在心里。

    这小伙,懂事。

    优哉悠哉的日子,到了正月实初一告一段落,因为郑鹏要上朝。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到了正月初一,也就是元旦这天,皇帝会在宫中接受文武百官使臣的祝贺,长安五品及五品以上的官员包括有爵位的官员都要到宫中向皇帝祝贺,在长安没资格进宫的官员,则像全国各地大小衙门的官员一样,身穿官服,前往所在衙门举行望阙遥贺之礼,以示对皇帝的尊敬。

    郑鹏是定远将军,开国县男,有资格进宫给皇帝祝贺。

    要是可以选择,郑鹏肯定选择不去。

    这不,三更还没到,就让林薰儿轻轻唤醒,然后林薰儿跟小香,又是给郑鹏沐浴焚香,又是穿戴朝服,弄了大半天才弄好,然后吃早饭。

    谁也不知皇帝开朝会要多久,不吃可不行。

    很久没这么早起床,就是吃完饭,郑鹏还是一边打着呵欠一边往外走。

    天还没亮呢。

    按规定,太阳还没有出来,城门和坊门不开,不过对上朝的官员例外,郑鹏带着黄三和阿军一出门,马上有武候迎上来,按例作了简单的记录后,武候主动带路去找守坊门的士兵打开小门,让郑鹏一行顺行通行。

    长安一百零八坊,每个坊都有坊长,坊里住有什么人都一清而二楚,也会做好相应的对策,要不然长安城武候那么多,这个盘问那个拦截,会耽误时间。

    出了宜阳坊时,天还没亮,可前面有不少灯光,郑鹏忍不住笑了:左边是务本坊,很多勤奋的学子早早起床学习,右边是平康坊,那些交了渡夜资的客人,会不会趁着天还没亮,挑灯再来春风一渡?

    越靠近皇城,人越多,上朝的官员,有的坐轿,有的坐马车,郑鹏惊讶地发现,还有不少官员骑着脚踏车就来上朝,显得非常潮流。

    上朝的官员四面八方赶来,最后聚集在朱雀门前,郑鹏看到,人虽然多,但杂而不乱,很多熟悉的官员,见面只是默默行拱手礼,偶尔有聊天的,也会下意识压低声音。

    一些起得晚的官员,蹲在皇城的城墙上大口吃食,生怕朝会时饿着。

    郑鹏在人群中看到王文举和张九龄,都是相互拱拱手示意。

    不知不觉,朱雀门前聚集的官员越来越多,所有人都在耐心地等待着,等着开门的一刻。

    宫中有严格的门禁制度,除非拿到皇帝的亲笔手令,要不然没到时辰绝不开门。

    终于,宫城的角楼敲响了开门的信号,郑鹏就是站得很远也清楚听到城门开闸的声音,然后在一阵轧轧声中,关闭的朱雀大门缓缓打开。

    当城门完全大开时,郑鹏看到城门门洞的两边各站着一队禁卫,每隔一人就提着一盏明亮宫灯,一个个站得笔直,手握剑柄,威风凛凛地站着。

    诸位臣工,请有秩序进门,不得喧哗,手里拿好各自的腰牌,方便检阅。负责守卫的头领大声说道。

    皇城是保护皇宫的一道重要门户,安全是重中之重,为了皇宫的安全,安全工作一丝也不能马虎。

    进了皇城,很快有礼部的官员些协助排列,还有御史台的官员前来巡逻。

    皇宫是天子居所,朝会是神圣的仪式,不能随意走动喧华,不能衣冠不整,不能举止不雅,要是哪个臣子朝服穿得不整齐鱼袋佩戴的位置不对站错队或偷吃东西等,让御史抓到可要记录在案,有错的要被罚俸,严重的甚至要被罢官。

    折腾了好一会,然后在百官之首宰相宋璟带领下,由皇城进入宫城,走过御桥,最后由官职高低依次进入朝会的中心,含元殿。

    含元殿修建在龙首原上,殿基高四丈多。殿前东西两侧建有向外延伸的阁楼,东名翔鸾阁,西名栖凤阁,为了百官朝见的方便,于是在殿前修建了二条平行的斜坡砖石阶道,共长70余米,每遇朝会,群臣即由此两道而上。这两条阶道由丹凤门北望,宛如龙生而垂其尾,极为壮观,故称为龙尾道。

    这时职位的高低就可以看出来了,职位高的,可能进入殿中面圣,而职位低的,则是站在龙尾道和含元殿前的广场前,看不到皇帝的面,听不到皇帝的话,只能根据经验,前面行礼就跟着行礼,然后就是静静地站着。

    郑鹏只是五品武散官,没资格进殿朝贺,只能在殿外的龙尾道上傻傻地站着。

    长安是大唐的政治中心,大官满地走,勋贵多如狗,勉强到进宫朝贺的资格,只能排在较尾的位置,郑鹏估计,要不是自己还有爵位,说不定连龙尾道都没资格站,只能老老实实地站在广场上。

    郑鹏有些无聊,除了跟队对着含元殿的方式行了几次大礼,又跟着朝朝贺的舞,至于殿中皇帝说些什么,哪位大臣又得到赏赐还真不知道。

    大多时间都是傻傻地站着。

    看着四丈多殿基,看着高高耸立的含元殿,再看看龙尾道广墙和四周的宫墙,郑鹏心里震憾之余,也有对官场的无奈。

    很明显,大唐的官场就像一场升级游戏,能进皇城是一个级别,从皇城进皇城是更高一个级别,然后是站在含元殿前广场的站在龙尾道上和进入含元殿的,都是不同的级别,即是进入含元殿,排列的前后也大有讲究。

    除非像宋璟一样有贵人扶持,不然绝大部分的人,终其一生也没有完成升级任务,倒在升级的路上。

    慢慢地,郑鹏发现当官不仅是一个技术法,还是一个体力活。

    参加元旦庆祝朝会的逾千人,但能坐着的只有皇帝一个,所有大臣要恭恭敬敬地站着,不能交头接耳,更不能随意走动,郑鹏练过武,站了一个多时辰都有些累,一些上了年纪的大臣,慢慢地身体有些晃动,可他们不敢作声,默默地忍受着。

    不仅站得累,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开始出来,刚开始晒着暧和的太阳很舒服,慢慢就感到有些头昏脑涨,最难受的是,出了一点热汗,一阵寒风袭来,又冷干了,弄得身体粘粘痒痒的,很不自在。

    眼看快要日当空了,郑鹏又饿又累,快要郁闷坏的时候,突然听到有太监大声喊道:朝会暂休,陛下有旨,诸位臣工辛苦,特令御膳房备了酒食供诸位臣工享用。

    谢主隆恩。

    郑鹏跟着一众大臣行礼,不过并不是因为皇帝赏赐了酒食,而是可以休息,顺利去一下茅房。

    从等候开门到朝会暂休,起码超过二个时辰,二个时辰就是四个小时,站了四个小时不吃不喝,累得不轻,要不是郑鹏年轻,肾功能好,说不定都要尿了。

    这不,一宣布暂休,一些上了年纪的官员,连滚带爬向厕所的方向冲。



431 万国来朝
    回来的时候看到王文举,郑鹏跟他边走边聊。

    王教坊使,一会我们去哪里吃饭?郑鹏随口问道。

    早饭已经尽可能吃了,站了大半天,还真有点饿了。

    王文举有些有惊讶地说:郑将军以前很少参加朝会?

    少郑鹏老实地说:像我这种散官,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以前为了完成皇上的差事,需要静心,申请不上朝,皇宫来得不少,但朝会很少参加。

    原来这样王文举向前一指:郑将军,你看,那些人不是在摆桌子了吗?

    郑鹏扭头一看,果然,只见很多侍卫宫女在搬着桌椅,摆放的位置很特别,就在各宫殿走廊里,人多好办事,没一会的功夫,就在走廊里摆了长长的一排。

    不会吧,在这里吃?

    看出郑鹏的疑惑,王文举解释道:郑将军,这叫廊下食,每当朝会拖延,不能如时散朝,皇上要用膳,文武百官也不能饿着肚子,让百官散去再回来很麻烦,这里是皇宫禁地,所有人不能随时走动,于是就把酒席设在宫殿檐下的走廊里,方便简捷。

    原来这样,郑鹏拉着王文举说:饿了,王教坊使,我们一起用餐吧。

    慢着王文举拉着想就近坐下的郑鹏,开口说道:郑将军,你看看餐具是什么颜色。

    深绯郑鹏一边回应一边四处打量一下,很快恍然大悟地说:餐具的颜色,对应官服的颜色,也就是说,只有四品或四品以上的官员才能坐这张桌子?

    然也,朝贺的官员逾千人,要是没点规矩,那岂不是乱了套?

    郑鹏对王文举说:受教了。

    古代讲求君权神授,用各种规章制度来束缚神化阶级观念,没想到就是吃个饭,还分三六九等。

    王文举笑呵呵地说:郑将军,这边请,用餐虽说分品阶,可饭食相差无几,味道还不错呢。

    现在是开元盛世,大唐国力的巅峰,国库充盈,李隆基也是一个喜欢排场的人,再加上是元旦,饭菜很丰盛,鱼羹羊排鹿脯一样不缺,还有各色名菜果品。
1...240241242243244...4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