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枭雄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高月
除了杜如晦外,还有三名年轻官员,都是二十岁上下,他们则是出任交市监的官员,一般官员都不愿意来边塞任职,那里条件艰苦,远离家人,也只有胸怀大志,有锐气的年轻人愿意去边塞。
一路之上虽然寒冷艰辛,但几个年轻人却兴致勃勃,对前途充满了期待。
这天中午,队伍到了柳城戍,远远便看见戍堡顶上一柱狼烟冲天而起,这是一座丰州和灵州之间的戍堡,同时也是烽燧,距离黄河转弯处约四十里,属于丰州军管辖。
戍堡占地一亩,高三层,一层养马,二层住人,三层是烽燧,共有戍卒二十人,由一名戍主统领。
队伍离戍堡还有一里,戍主便带了几名士兵迎了上来,戍主叫野离拔哥,是一名内附党项人,他曾是鱼俱罗的亲兵,和杨元庆很熟。
飞马上前,他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拜见卑职野离拔哥,参见杨将军!”
杨元庆下马拉他起来,拍拍他肩膀笑道野离,几个月不见了,又攒下多少皮毛?”
戍兵生活艰苦,平时都会在附近打猎,获取皮毛再卖给沿路商人,以换取酒食和一些日用品。
野离拔哥满脸苦涩地叹了口气,“别提了,一个秋天就没出去,收获都没有。”
杨元庆一怔,“为?”
“等会儿再告诉你。”
野离拔哥看了一眼骆驼队笑道有没有给我们的?”
“都是茶叶,走的时候给你留两担。”
杨元庆回头对众人招手道大家去戍堡休息一个时辰,喝点热汤!”
众人一路跋涉,都十分疲惫了,听见杨元庆的喊声,众人纷纷加快速度,向戍堡而去。
戍卒们已经替他们搭好几顶帐篷,烧好干牛粪,送进帐给他们取暖,野离拔哥虽然长相粗鲁,却心细如发,他听巡哨说杨元庆队伍中有女眷,便特地给她们搭了一座厚实的羊毛帐,也不用牛粪,而是烧制的木炭给她们取暖。
众人来到戍堡旁,纷纷从马上和骆驼上下来,拼命跺脚搓手,他们手脚都快冻僵,驼夫们则安顿好骆驼,争先恐后地钻进帐篷烤火取暖,一名士兵带着几名女眷进了羊毛帐,又送来不少毛毯。
“杨将军!”
新任县丞杜如梅走上前拱手施礼问道今晚我们在这里过夜吗?”不跳字。
杜如梅长得面容黑瘦,身材中等,虽然才二十岁,却生得老相,看上去像有三十余岁,但他精神很好,一路上谈笑风生,随处都可以说出不少典故,显得学识很渊博。
他虽是第一次当县丞,但他从十六岁起便经常到京畿县衙帮忙,也积累了不少政务经验,这次出任大利县丞,他也一样满怀憧憬,想做一番视野。
杨元庆兼任县令,而杜如梅是县丞,在一般县里,县令和县丞的关系都很密切,但杨元庆毕竟是军人,不是文官,杜如梅和他之间就缺少一点共同语言,显得略有点隔阂,不是那么默契,一路上两人谈话并不多。
杨元庆也明白这一点,等上任忙碌后,自然会慢慢好转,不过他对这名年轻的下属也颇为尊敬,他摇摇头解释道再过些日子就会有暴风雪,我们必须尽快赶到大利城,只休息一个时辰就走。”
他看一眼杜如梅的手,手指通红肿大,竟然生了冻疮,便问道县丞没有用冻疮膏吗?”不跳字。
杜如梅苦笑了一声,摇摇头,“我临走前还特地买了一点,但好像不管用。”
杨元庆立刻回头向一名戍卒招招手,士兵上前施礼,“将军有事吗?”不跳字。
“把你们的防冻膏拿一盒给我。”
士兵奔进戍堡,片刻,拿来一只巴掌大的圆木盒,递给了杨元庆。
杨元庆将盒子打开,里面装满了黑色的油膏,他递给杜如梅笑道这是当地人用土法熬制,虽然粗糙,但很管用,县丞试一试。”
杜如梅接过盒子嗅了嗅,脸上露出会心的笑意,“有麝香,好!”
他拱手笑道多谢将军,我先进帐了,出发时叫我一声。”
杜如梅转身走进帐中,杨元庆望着他削瘦的背影,忽然想到了另一人,房玄龄,不知此人在哪里?
。。。。。。。
不多时,熬制的肉汤香味弥漫了整个营帐,野离拔哥带着杨元庆上了戍堡三层,这上面有烽燧,一共三口锅,放狼烟为号,平时无事,放一柱烟,如果小规模敌军来袭,放两柱烟,大队敌军来袭,则放三柱烟。
这里地势较高,远远望去,不远处是白光闪亮的黄河,已经冰冻结实,再向西便是一望无际的乌兰布和沙漠,而西北方向是一条黑黝黝的山脉,那里是阴山的一条支脉,狼山的起始处,从狼山到阴山,俨如一条巨龙横卧在天地之间,延绵数千里。
“为一个秋天都没有出去狩猎?”
杨元庆也一直在想这个原因,“是不是有敌军出现?”
野离拔哥点了点头,“是薛延陀人,不过不是大队骑兵,经常有小股骑兵来骚扰抢掠,逼得我们一个秋天不敢出猎。”
‘薛延陀人?’
杨元庆很熟悉这个铁勒部落,哈利湖一战,他击溃了两万多薛延陀骑兵,这帮草原土匪居然阴魂不散,跑到丰州来骚扰了。
“今天气候格外寒冷,金山那边九月就下了暴雪,薛延陀遭了大灾,他们开始四处抢掠了。”
野离拔哥担忧地看了看戍堡下的骆驼队,“将军,你要当心,你带了这么多货物,如果被薛延陀人盯上就麻烦了。”
杨元庆沉思不语,他没有想到薛延陀人居然会越过阴山来丰州地界骚扰,草原小股敌军通常都是百人或者两百人组队,不管遇到哪一种,他都会损失,早他灵州时就应要求军队护卫。
可现在和灵州已经相距七八百里,太遥远了,杨元庆沉思良久,便对野离拔哥道这样读书阁!你分十名手下给我。”
“十人够吗?我可以给你十五人。”
杨元庆摇了摇头,“你只留五人太危险了,前面勒石烽和横河口烽那边还有十人,我可以再取五人,我率十五人足以应对百名敌人。”
“这样读书阁!我再派一名手下去永丰县求救,让那边军队赶来接应将军。”
永丰县是丰州第二大县,有近两千驻军,距离这里四百余里,是最近的一支军队。
杨元庆点了点头,这样也是一个办法,“好读书阁!你立刻派手下去报信,我继续赶路。”
。。。。。。。。。
一个时辰后,队伍继续启程北上,队伍中又多了十名骑兵,北行二十里,途径勒石烽燧,这里有五名烽子,杨元庆又取了三人,不久队伍便到了黄河分岔处。
从这里开始,黄河分成两股,一股继续北上,呈弧形流向东方,而另一股则呈九十度折道向东,两股黄河各自奔行数百里后又重新汇合,他们之间便形成了沃野千里的河套平原。
骆驼队伍停在了黄河分岔口旁,杨元庆立在马上,久久凝视着西方,冰面如巨大玉盖,向远方延伸,夕阳下,闪烁着一种瑰丽的光芒,另人感到是如此地壮丽。
妞妞心细如发,她队伍中多了十几名士兵,心中便有点担忧起来,缓缓催马上前,拉开遮住颜面的帘幕,问道元庆,有危险吗?”不跳字。
杨元庆回头看了她一眼,艰难跋涉一个月,她明显瘦了一圈,脸上显得有点憔悴,她是南方人,从未经历过这样的严寒,风沙和气候使她不太适应。
杨元庆微笑着安慰她,“草原上,危险总是会存在,冬天遇到野狼群,那就是一件很危险的事,不过腾格里会保佑我们。”
“腾格里是?”
“腾格里就是草原之神。”
杨元庆振作起精神,对众人大声笑道快要到家了,大家过河读书阁!”
。。。。。。。。。。。
突然历史大神开新书的很多啊!三戒的《一品江山》,庚新的《宋时行》,雁九mm的《天官》,都是老高的好,大家可以去看看
------
……
第一章 戍堡闻警
第一章 戍堡闻警
天下枭雄 第二章 敌踪初现
“将军!这边来。(”
过了黄河不久,一名士兵便发现了情况(武动乾坤最新章节),杨无庆催马上前,远远便看见荒草丛中有一匹倒毙的马尸,身上插满了七八支箭,这些箭做工粗糙,长短不一,凭着经验,杨无庆一眼便认出,这是特勒人的箭,突厥人的箭做工虽然也不好,但这两年已经开始成批制作,至少箭羽整齐。
在战马两丈外,一名死尸仰面朝天躺在地上,身上同样中了数箭,衣甲已被剥去,穿着单薄的里衫,脚上军靴显示着他是一名隋军士兵。
他身边蹲着的一名火长慢慢放下他的头,沉痛地道:“他叫郭病,是我们的弟兄,戍主命他去永丰县送信。”
杨无庆心一沉,这样话,永丰县守军就无法来接应他了,还有三百余里。
“他死了多久了?”杨无庆又问道。
“看样子,最多一个多时辰。”
杨无庆猛地抽一鞭战马,向不远处的一座小山丘冲去,站在山丘上他眺望远方,夕阳即将从远方的山峦落下,迸出最后一丝血色余晖,染红了西天空,四周旷野苍茫,一层灰色的寒意弥漫着整个大地。
忽然,杨无庆看见了西面数里外有两个小黑点,也在向这边张望,杨无庆回头,他身后是数百匹骆驼,在旷野中醒目,他又向西面望去,两个小黑点已经不见了踪影,杨无庆的眼睛眯了起来,他知道,他们已经被薛延陀人盯上。
“我要告诉大家一件事!”
杨无庆的声音在寒风中回荡,数十人默默站在暮色中,听杨无庆给他们讲一个不幸的消息。
“我们已被一股草原马匪盯上,会有多少人我不知道,但不会低于百人,今晚他们就会袭垩击我们,我们必须做好准备。”
康巴斯的小女儿害怕得扑进父亲怀中,她的母亲惊恐地低下头悄悄地抹泪,旁边三十名驼夫个个面如土色,他们都是西域胡人,长年往返于丝绸之路,深知遇到马匪的想惨。
杨无庆看他们胆怯的模样,心中忍不住涌起一阵失望,他还指望这三十名驼夫和他一同奋战。
妞妞却异手寻常的冷静,她已站到无庆身后,手按住剑柄,紧咬嘴唇,她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和爱郎共同杀放,共赴生死。
杨无庆心中迅速思考对策,他自已一个根本无所谓,关键是他带了大批货物,他必须保证货物的安全。
一转念间他已想到三策,放弃货物和骆驼,带人返回戍堡,但这个想法他立刻否决,他如果这样干,他名声在边塞就臭了,临阵脱逃是最让人瞧不起。
其次是带人和骆驼返回戍堡,但他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向南数十里都是戈壁滩,他们更容易被袭垩击,伤亡必然会惨重。
要么就继续向前,寻找一个有利的地形,反正敌人也不会太多,最后实在不行就突围而走。
“杨将军,我有一个建议!”跟随杨无庆的士兵火长举手道。
火长叫李云贵,陇右人,二十七八岁,戍边多年,不仅经验丰富,而且对这边的地形十分熟悉。
“你说!”
“将军,再向北走十里就是横河口烽爆,那里的羊马城修得结实。”
一句话提醒了杨无庆,横河口烽缝是修在一座突兀的绝壁上,下面修建有一座坚固的羊马城,虽然容不下六百多头骆驼,却可以置放货物,只要薛延陀人拿不定货物,他们就不会离开,而且可以把妇孺安置在烽遂里。
杨无庆武艺极高,就算来他三五百人,他一个人也能杀尽,关键是他要把妇孺安置好,他才没有后顾之忧,羊马城他倒不在意,他想到的是横河口烽馊,是修在绝壁之上,正好可以安置妇孺。
时间紧迫,杨无庆立刻下令道:“我们走!”
骆驼队再次启程,这次加快速度,向北浩浩荡荡而去,杜如晦催马上前低声问杨无庆,“杨将军,丰州一直有马匪吗?”
杨无庆摇摇头,“不是马匪,是薛延陀人?”
杜如晦一惊,“薛延陀不是在金山一带吗?怎么跑到丰州来了?”
“听说他们遭雪灾了,薛延陀有上百个部落,估计不少部落南迁躲避寒冷,正好黄河冰冻,一些部落就会组织小股骑兵进丰州来抢掠,他们来去如风,隋军很难防备。”
杜如晦沉默片刻,又道:“将军,给我一把刀读书阁!我在国子监也练过武,我不想成为拖累。”
杨无庆笑了笑,从马袋取出一把横刀递给他,又拍了拍他的肩膀,“等会儿你上烽炷,草原骑兵不是你想的那样容易对付,他们非常凶猛,力大无穷,我可不希望你在半路被杀死。”
杜如晦慢慢拔垩出刀,在空中挥舞两下,寒光闪闪,不过他立刻便泄气了,这刀太重,足有十几斤,他挥了十几下,手臂就有点发酸,他心中叹一口气,自己当真是无用。
就在这时,忽然有士兵大喊:“薛延陀人!”
随即马蹄声响起,杨无庆一回头,只见二百步外的树林里冲出三十几名薛延陀骑兵,在副暗的夜幕中挥舞着战刀和绳套,向这边猛扑而来。这是一支前锋哨兵,数百头满载货物的骆驼将他们头脑烧副,贪欲使他们丧失了理智,竟不顾一切地冲出来抢掠货物。
杨无庆冷笑一声,立刻喝令道:“赵云贵将官员和妇孺引进骆驼中,其他士兵列箭阵!”
士兵们皆训练有素,火长赵云贵将几名官员和康巴斯的妻女带进骆驼群中,其余十二名士兵一字排列,张引搭箭,严阵以待。
杨巍和妞妞手执兵器,各站在士兵一头,杨巍没有骑马,手执大锤站在地上,满脸兴垩奋,他从未打过仗,能和敌人血战一场,这是他梦中才会发生的壮举,此时就在眼前了,他激动得两眼发红。
妞妞却有点紧张,她学得是小巧之武,一对一的打斗她不怕,但几十名胡人骑兵并驾齐驱形成的冲击气势却是她从未感受过,和她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她偷偷看了一眼离她只有一丈的杨无庆,他那稳如泰山般的凝重使她心中稍稍平静,她拔垩出长剑,紧咬嘴唇,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刺杀。
杨无庆抽垩出双箭,搭引上弦,这把风雷引他已经练了不下百次,可今天却是第一次用于实战。
当敌群冲进一百五十步,他猛地拉开弓,双箭射出,引如霹雳弦惊,两箭快似闪电,射透了当先两人的胸膛,两名薛延陀骑兵惨叫着摔下马。
一百五十步精准劲射,使其他薛延陀骑兵气势为之一涩,而杨无庆手下的十几名士兵却士气大振,久闻杨将军神箭无双,今天他们总算亲眼目睹。
杨无庆却不再射第二箭,等待着敌军的靠近,进入六十步了,再前向十步,便进入薛延陀骑兵的射程范围,杨无庆一声令下,“射!”
十几支同时射出,五六敌军骑兵从马上摔倒,杨无庆更是箭如连珠,霎时间便射出四轮八箭,八名薛延陀骑兵惨叫落马。还没冲进五十步,三十余名薛延陀骑兵便死伤近半,他们胆寒了,纷纷调转马头奔逃。
“追上去,全部杀死!”
杨无庆大喝一声,率领十几名士兵策,策马追上去,士兵名追击放箭,敌军不断被射中落马,追出四百余步,见薛延陀骑兵已经渐渐逃远,隋军不再追赶。
杨无庆翻身下马,来到一名受伤的薛延陀人面前,用突厥语低声问他。
杨巍动作稍慢,等他奔上来,战斗已经结束,恨得他根狠一锤向地上砸去,骂道:“我又错过机会了!”
“啊!,一声惨叫,杨无庆一刀杀死了受伤的薛延陀人,站起身冷冷道:“你还有机会!”
横河口烽蠖离黄河约十几里,一条河从烽炷下流过,河套平原上有上百条大太小小的河流,绝大部分河流都是南北流向,但这条河却是东西流向,所以叫做横河。
横河口烽缝附近有几座低矮的石山,几万年风沙侵蚀,使这些石山变得奇形怪状,有的像一柱擎天,有的像卧马于野,烽炷就建在一座高二十余丈的石柱山上,四周绝壁,只能靠软梯攀登。
一般烽幄都会选择建在敌人难以破坏之处,或绝壁或高山,同时会在烽疑下再建一座羊马城安置牲畜和马匹,以防避猛兽和狼群。
杨无庆一路盯着横河口烽缝,见它始终没有烽火燃起,他一颗心也微微放下,说明薛延陀人路途较远,没那么快赶来。
横河口烽炫的羊马城占地一亩半,高约两丈,就地取材,用石块砌成,非常坚固结实,除了烽遂士兵自已的马匹和牲畜外,也供往来客商躲避狼群,修建得还算宽敞。
众人一到羊马城,便立刻忙碌起来,众人一起动手卸货,将茶叶堆放进羊马城中。
骆驼只能进几十头入羊马城,大部分都放不下,杨无庆见百余步外,有一片密林,他立刻命驼夫将骆驼拴进密林中。
杨巍挠挠头奇怪地问道:“无庆,骆驼拴在密林里被他们拿走怎么办?”
杨无庆笑了起来,“你好好想一想,拿走骆驼,他们拿什么运货?他们可不蠢。”
杨巍一拍脑门,“我真是笨了!”
他忽然一转念又问:“可是他们如果只要骆驼,不要货物呢?”
杨无庆摇摇头,“突厥人和铁勒人都信奉草原狼,草原狼绝对不会只杀一半猎物,不拿到货物,他们绝不罢休!”
这时,五名烽卒也从绝壁上爬下来,上前参见杨无庆,杨无庆问道:“烽炷里有多少多余的武器?”
一名头领上前禀报道:“回禀将军,除了我们自已的随身武器外,还有五张引,五把刀和三十壶箭。”
隋军的标准配置是一根长矛,一把刀,一张引,一壶箭和一只圆盾,杨无庆迅速估算一下,这样他手下有十八名士兵,加上他和杨巍共二十人,每人可以配两壶箭,如果敌军是百余骑兵,可以班而易举干掉。
这时,一名去巡哨的骑兵从远处奔来,大喊:“将军,五里外发现敌群,有四百余人。”
……
(未完待续)
天下枭雄 第三章 烽燧血战
第三章烽燧血战
薛延陀是铁勒诸部中最强大的一个部落,由薛和延陀两个部族组成,下面又分为大大小小百余部落,可战兵力达十余万人之众,游牧于金山和于都斤山之间,薛延陀大酋长乙失钵在西突厥可汗达头死后,被其他铁勒诸部推举为野咥可汗,他野心勃勃,开始想取西突厥而代之。
或许是乙失钵的野心触怒了长生天,九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潮袭击金山,暴风雪肆虐了几天几夜,使薛延陀的牛羊冻死数百万头,损失惨重,更重要是,他们秋草未打,无法过冬,薛延陀部被迫无奈,举部南迁过冬。
大部分部落迁移到了阴山和河套之间的狭长地带,已经逼近了隋朝边界,此时薛延陀的异常举动,隋王朝还并不知晓。
乙失钵有三个儿子,长子夷男是可汗之位的继承人,跟随在父亲左右,次子薛乞罗在哈利湖一战中被杨元庆所杀,三子刺铎自成一个部落,部落很小,只有三千余人,刺铎自称酋长。
刺铎部南迁到狼山以南,距离河套平原只有两百余里,和其他部落一样,刺铎部也遭受雪灾痛击,损失惨重,但刺铎并不像其他薛延陀部那样收拾牛羊自救,为了弥补损失,他的目光便盯上隋境丰州。
自从开皇十九年隋军大败西突厥后,隋王朝便开始有计划地向丰州移民,开发河套平原,为河套驻军提供粮食,五六年来,已经从关内各州迁移了上万户汉人。
这些汉人主要聚居在五原县和乌梁素海一带,另外还有少部分迁移到河套西部的永丰县和北面的大利县。
永丰县大约迁来一千余户汉人,按照家族形成了大大小小十几个村落,分布在永丰县周围以及南面的河口地区。
刺铎的目光便盯上了永丰县的汉人和往来于居延海和河套之间的粟特商人,此时正好是冬天,没有什么粟特商队,刺铎便将他部落的一千多名战士化整为零,以小股骑兵的方式进入隋境抢掠汉人村落,一个秋天,他们已经抢了百余户人家,杀死数十名老人和男子,其余妇孺皆掠走为奴。
但他们不敢大规模骚扰,时断时续,这种百余人小规模骚扰一般都不会报给朝廷,都是边将自己解决,在鱼俱罗向乙失钵提出警告后,乙失钵立刻派人去斥责刺铎,刺铎服帖了,派人送回被掠走的边民,保证不再进犯隋境。
在蛰伏半个月后,这几天,刺铎又按耐不住心痒,再次亲自带领数百人,分为四个队趁夜色掩护潜入丰州地界,他们像狼一样小心,尽量避开隋军烽燧,在永丰县以南搜寻目标,但整整两天,他们一无所获,汉人都被吓坏,迁去了永丰县,寻求那边的隋军保护。
就在刺铎万分沮丧之时,他的一名手下在柳城戍堡附近发现了六百只骆驼组成的粟特商队,骆驼上满载着货物,只有十几名隋军护送。
这个消息让刺铎惊喜若狂,他立刻下令四支小股骑兵队汇集,仿佛野狼一般向这支粟特商队猛扑而去,只干这一票他们就收手。
。。。。。。。。
横河口烽燧已经严阵以待,杨元庆带着十八名隋军士兵扼住羊马城,康巴斯带着家眷和几名官员则顺绳梯爬上悬崖顶的烽燧,三十名驼夫则顶住大门,羊马城的大门是木质,并不坚固,难抵敌军用巨木撞击,驼夫们又搬来几块巨石顶住大门。
羊马城修得很不规则,城墙高低不一,南面最高处有两丈,而北面靠大门一带只有一丈高,大门一带也是整个防御的弱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