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燃烧的海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闪烁
按照这套作战计划,在六月二日凌晨一点之前,只有周渝生调整了潜艇部署,扩大了钓鱼岛北面的潜艇巡逻区域,把陪伴东海舰队作战的那艘093级攻击核潜艇派上去,充当对付第三护卫群的主力。
当时,杨禹方把重点放在了联合舰队上。
凌晨一点左右,也就是在收到“海龙”号报告后大约四个小时,随着当晚的第四次战术侦察情报到手,腾耀辉改变了战术安排。
牧浩洋的判断没有错,担任佯攻的不是第三护卫群,而是联合舰队。
到这个时候,联合舰队不但没有加速,反而调整了航线,没再奔向钓鱼岛,而是在冲绳西面大约一百公里处转向北上。
即便只是战术转向,比如发现中国空军的战术侦察机之后,故意转向麻痹对手,联合舰队也不可能在第三护卫群之前到达。
当然,得有一个前提条件,即第三护卫群仍然以三十节的速度冲向钓鱼岛。
只要证明了这一点,就能肯定牧浩洋的判断准确无误。
更重要的是,能够由此推断出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作战目的。要知道,此时东海舰队已经越过了钓鱼岛。如果第三护卫群没有调整航线,那么其袭击对象就不是东海舰队,而是后面的第二舰队。
日本海上自卫队为什么要袭击第二舰队?
腾耀辉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让杨禹方安排侦察机,尽快确定第三护卫群有没有像牧浩洋判断的那样,直接杀向钓鱼岛。
当然,在执行命令的时候,杨禹方肯定得考虑到其他情况。
侦察机起飞后,海航的两架kj-200也紧急出动,在空军提供的八架j-20的陪伴下向东海腹地飞去。
因为kj-200的巡航速度不到七百公里,所以不用急着派遣制空战斗机。
考虑到,mig-31是纯粹的战术侦察机,只配备了航空照相机,原配的火控雷达早就被拆掉了。即便没有拆掉,这种用来拦截高空高速轰炸机的雷达也不具备对海搜索能力,在侦察中派不上用场。
杨禹方随后又派出了四架j-11c,用来扩大战术侦察范围。
不管怎么说,j-11c的速度比kj-200快得多,而且在使用火控雷达时,能够搜索前方一百二十度区域内、二百五十公里范围内的海域。如果第三护卫群以防空编队航行,探测距离还能增加几十公里。
更重要的是,j-11c在执行战术侦察任务的时候,能够全程超音速飞行。
使用117s发动机后,j-11c在携带两具大型副油箱与一具航空侦察吊舱的时候,起飞推重比超过一。在用掉了副油箱里的全部燃料、抛掉副油箱之后,j-11c能以一点三马赫的速度巡航飞行。如果有必要,可以用内部油箱里的燃油以两马赫的速度飞行一千一百公里左右。
对于侦察半径大概为八百公里左右的任务来说,基本上可以确保全程超音速飞行。
这样一来,j-11c能在四十五分钟之后发回确切情报。kj-200起飞之后,需要一个小时到达战区,还要十五分钟进行搜索。
在高强度交战中,半个小时的意义非常重大。
只是,在此之前,杨禹方就收到了kj-200发来的消息。
虽然是战术预警机,但是kj-200采用的是y-8-900的机体,比e-2d大得多,不但有更多的指挥控制台,还能额外搭载一些电子设备,比如专门用来搜集无线电信号的被动探测系统。
首先起飞的那架kj-200爬升到一万米的巡航高度后,没有立即启动雷达。
随即,这架预警机就截获了e-3g的雷达信号。
从理论上讲,只要两架飞机飞得足够高,电子侦察机能在相当于预警机探测距离两倍的地方截获预警机发出的雷达信号。
因为预警机飞得不是足够高,所以实战中往往达不到这个距离。
只是可以肯定,被动探测系统的探测距离肯定超过了雷达。
也正是如此,在作战使用中,预警机往往要跟电子侦察机搭配,由电子侦察机提供预警机探测范围之外的战场信息。
收到消息后,杨禹方立即命令空军出动一架战略电子侦察机。
战略电子侦察机不是去确定预警机发回的消息,而是确定那架e-3g的活动区域,从而推断日本空中自卫队的战术行动。
同样以y-8-900为平台的战略电子侦察机爬升到万米高空,需要十多分钟。
凌晨一点五十分,杨禹方同时收到战略电子侦察机与j-11c发来的战术情报:e-3g已经进入东海,正在向西南方向飞行;第三护卫群仍然在向钓鱼岛航行,只是调整了航线,更靠近冲绳群岛。
随即,j-11c发来紧急战报,至少有两架在返航的时候,遭到f-22a拦截。
万幸的是,j-11c在抛掉所有外挂、半油的情况下,极限速度高达二点七五马赫,远远超过了f-22a的最高速度。更重要的是,执行侦察任务时,j-11c从超高空进入,而执行防空任务的f-22a不可能一直呆在两万米以上的超高空,等到f-22a开始爬升,j-11c早就转向返航了。
侦察机都飞了回来,没有遭受损失。
汇总这些情报,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战术企图就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了。
只是,有一个问题无法解释,即第三护卫群为什么要在没有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故意调整航线,延迟到达时间。
难道,这与联合舰队没能及时部署到位有关?
虽然牧浩洋的判断已经得到证明,但是腾耀辉还是心存疑虑。
联合舰队的威胁确实存在,如果倾尽全力对付第三护卫群,必然顾此失彼。
不管怎么说,腾耀辉不可能知道木村小次郎在想什么,只能通过日本舰队与机群的活动进行判断。
以当时的情况,腾耀辉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说得简单一点,日本海上自卫队倾尽全力,动用三支护卫群,肯定不是来打酱油的,也就会积极寻找有利机会。只要腾耀辉在第三护卫群上耗费过多兵力,特别是至关重要的空中力量,联合舰队就会西进。
影响最大的,还是第三护卫群的新航线。
靠近冲绳群岛之后,第三护卫群不但能够得到更有效的空中掩护,还能依靠反潜直升机与反潜巡逻机对付前方的潜艇。
虽然日本并没将冲绳群岛全面军事化,只在冲绳岛上有正规军事基地,但是在其他岛屿上也没有一些供战时使用的临时军事基地,比如野战机场。即便无法在这里部署战斗机,也可以部署反潜巡逻机与反潜直升机。此外,日本很有可能在这些岛屿上部署了防空系统,保护岛上的军事设施,同时掩护在附近活动的反潜直升机。
从自然环境来看,靠近岛屿的海域都比较浅,不大适合潜艇活动。
很明显,第三护卫群调整航线,不是为了避免遭到空中打击,毕竟东海就这么宽,躲到哪都逃不出战斗机的打击范围,更别说中国空军的轰炸机了,而是为了避开潜艇,不至于在反潜作战上耗费太多时间。
也许,正是第三护卫群调整了航线,到达钓鱼岛的时间有所延迟,联合舰队才放慢了前进步伐。
果真如此的话,之前的所有判断都不成立。
日本舰队还是会前来决战,只是时间有所延迟,而担任主力的仍然是联合舰队。
腾耀辉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正是这样的担忧,让他在做出战术决策的时候,不得不有所保留。
只是,并非所有人都存在这样的担忧。





燃烧的海洋 第八十三章 试探
.无弹窗小说网,万名书迷同时在线因为舰队已经进入战场,所以腾耀辉没有召集其他战舰的舰长。
在进入战斗状态后,作战行动完全由舰队司令部负责,没有必要让舰长参与,舰长只负责执行作战命令。
在很多时候,舰队司令在做出作战决策之前,只会征求几个主要参谋的意见。
不管怎么说,军队指挥系统不存在民主表决的问题。
杨禹方把消息送来的时候,腾耀辉就给周渝生打了电话,同时让他叫上一直没有多少事情的牧浩洋。
显然,腾耀辉已经开始重视这位半路出家的海军上校。
“我们有两个选择。”杨禹方仍然充当了腾耀辉的代言人,替他说明战术问题。“一是等待联合舰队前来决战,不去理会第三护卫群,以便集中使用空中力量。二是在联合舰队到达之前,出动机群攻击第三护卫群,解除次要威胁,从而在与联合舰队决战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
周渝生与牧浩洋都没开口,因为杨禹方只说明了主要选择,没有提到细节问题。
“不管是哪种选择,都存在弊端。”杨禹方叹了口气,说道,“放任第三护卫群,日本海上自卫队很有可能采取分头并进的策略,在决战的时候从两个方向包围我们,从而使我们不得不在两个方向上作战。虽然从舰队实力上看,可以安排第二舰队对付第三护卫群,东海舰队则迎战联合舰队,空军与海航也能提供足够多的防空战斗机,还能出动轰炸机,支持舰队进攻。但是有一个问题非常突出,如果第二舰队转向迎战第三护卫群,我们的预警机要么后撤,要么跟上东海舰队,不然很容易遭到偷袭。此外空军最多能出动两架kj-2000,只要被击落一架,我们就得放弃某个方向上的空中战斗,至少在该方向上,无法顶住日本空中自卫队的反击。如果我是空中自卫队的指挥官,肯定会利用这个机会,集中机群突击该方向上的舰队。”
“第二个选择呢?”牧浩洋问了一句。
“也好不到哪里去。”杨禹方勉强笑了笑,说道,“只要我们突击第三护卫群,大规模空战就难以避免,因为得首先突破空中自卫队的防线,才能发起攻击。没有舰队配合,空军与海航得承担所有攻击任务,至少需要投入上百架战斗机、甚至还得动用轰炸机。如果联合舰队在这个时候加速西进,那么最快四个小时之后就将与东海舰队交战,而我们的攻击机群就算在北面大获全胜,作战飞机从出动到返航、再次载弹起飞所需时间绝对不止四个小时,也就很难参与舰队决战。当然,空军与海航会保留一些防空战斗机,还会留下预警机,为东海舰队提供防空掩护,可是日本空中自卫队肯定会全力以赴。最好的情况,我们仍然牢牢掌握着制空权,也很难干掉联合舰队。如果丢掉了制空权,那么我们还得想好如何让东海舰队撤下来。”
“为什么不能首先攻击联合舰队?”周渝生问了一句。
“联合舰队还在冲绳附近,而且得到了预警机的支持,我们的机群还没逼近,舰队就会转向逃逸。”腾耀辉回答了周渝生的问题,“在冲绳附近,仅靠空中突击,歼灭联合舰队的希望非常渺茫,还会付出非常惨重的代价。就算重创了联合舰队,空军与海航也难以继续提供防空掩护。”
“这么说来,我们只能二选一?”
腾耀辉点了点头,表示就是这个意思。
这下,周渝生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他根本没有提到潜艇的事情,因为联合舰队与第三护卫群都在潜艇伏击圈之外,潜艇派不上用场。
“各位,我们是不是遗忘了一个问题?”
听到牧浩洋的话,三位将军都朝他看了过去。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战役目的是什么?”
腾耀辉笑了笑,没有开口。
“不管怎么说,任何作战行动都有战役目的,不可能没有目的的乱打。日本海上自卫队如此大动干戈,肯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
“夺回钓鱼岛。”杨禹方说了一句。
“当然,这是一个说得过去的目的,而且还是日本的战争目的。”牧浩洋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但是,在两支舰队里,都没有可以用来夺取钓鱼岛的登陆舰队,而且我们也没有收到日本出动相关兵力的情报。”
“‘日向’级就是两栖攻击舰,现在钓鱼岛上只有几十名特种兵,不需要两栖登陆,直接进行机降作战就行了。”
“腾司令,我知道‘日向’级是干什么的,可是这两艘战舰能做什么?”
腾耀辉皱起眉头,让牧浩洋说下去。
“就算‘日向’级是两栖攻击舰,能够支援两栖作战,还能用直升机运送地面部队,可是在两栖登陆作战中,首要条件是确保制空权与制海权,而不是把两栖战舰编入舰队,参与争夺制海权的战斗。更合理的安排,是以这两艘战舰为核心,加上其他登陆舰艇,再提供几艘护航战舰,等到舰队夺取制海权之后,再前往钓鱼岛。只要日本舰队夺取了制海权,空中自卫队掌握了制空权,什么时候攻打钓鱼岛都没有区别,有必要急于一时吗?”牧浩洋看了腾耀辉一眼,又说道,“更主要的是,在日本海上自卫队里,‘日向’级承担了更加重要的战术任务,即充当舰队旗舰,用搭载的十多架反潜直升机增强反潜能力。跟我们相比,日本海上自卫队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攻击核潜艇,因此在反潜作战上存在巨大缺陷,特别需要增强舰队的反潜能力。”
“所以说,把两艘‘日向’级编入联合舰队?”
牧浩洋点了点头,说道:“也许,‘日向’级上有一支两栖突击部队,但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战役目的绝对不是攻占钓鱼岛。”
腾耀辉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似乎认同了牧浩洋的观点。
那么,最大的问题就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战役目的是什么?
只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准确判断出日本舰队的战术行动。
问题是,站在四个人的立场上,确实找不出比夺回钓鱼岛更好的作战动机了。
沉默了好一阵,周渝生干咳两声,说道:“也许,日本舰队只是想找我们决战,希望通过舰队决战夺回制海权。”
显然,这个理由明显占不住脚。
如果日本海上自卫队寄希望于舰队决战,就应该把三支护卫群集中到一起,而不是分散行动。
海战与陆战一样,分散兵力绝对是大忌讳。
杨禹方看了周渝生一眼,对腾耀辉说道:“老腾,日本舰队是不是在声东击西,想拦截我们的登陆舰队。”
“登陆舰队?”腾耀辉的眉头跳了几下。
因为登陆舰队运载的只是工程部队,所以腾耀辉之前根本没有想过这件事,周渝生与牧浩洋也觉得日本海上自卫队不可能如此重视一支没有任何威胁的登陆舰队,至少在夺得制海权之前不可能盯上登陆舰队。
“我也只是猜测。”
“什么猜测?”
杨禹方迟疑了一下,说道:“如果第三护卫群没有改变航线,那么在其到达的时候,登陆舰队刚好到达钓鱼岛附近。”
“也许是巧合吧。”
“也许是,也许不是。”杨禹方长出口气,说道,“日本已经吃了败仗,再次失败肯定会影响到高层的战争决心。从纯军事角度上讲,舰队决战是迟早的事,没有必要急于一时。根据二部提供的情报,要到六月五日之后,美国提供的援助才会全部到达。为了保险,日本海上自卫队有足够的时间把决战实际安排在六月五日之后。”
“还有一点,”牧浩洋也想明白了,“今井利村刚刚上任,肯定会对荒川太郎的作战部署做出调整,也就需要几天时间。如果空中自卫队需要在几天之后才能达到最佳状态,海上自卫队更加没有理由在这个时候与我们决战。”
“显然,这不是巧合。”周誉龙赶紧附和了一句。
“排除了其他可能之后,剩下的就算再难以置信也是真相。”
“福尔摩司?”腾耀辉看了牧浩洋一眼,说道,“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你们还不是臭皮匠。”
三人都笑了起来,觉得腾耀辉不是在夸奖他们。
“当然,作战不是断案,所以我们得证明这个判断是否正确。”
“怎么证明?”周渝生问了一句。
“安排一次空中打击,规模不能太小,就算不能全歼第三护卫群,也要重创,但是绝对不能对接下来的战斗产生影响。”腾耀辉稍微停顿了一下,对杨禹方说道,“如果能够干掉几艘战舰、或者重创几艘,我们就能知道日本海上自卫队到底是盯上了登陆舰队,还是准备与我们决战。”
杨禹方点了点头,表示明白腾耀辉的意思。
牧浩洋与周渝生也不笨,立即明白了过来。
道理很简单,只要第三护卫群在遭到重创之后没有退出战斗,而是继续南下,联合舰队也没有前来与东海舰队决战,就能证明杨禹方的判断准确无误。相反的话,则证明日本海上自卫队在寻找决战机会。
好看的小说尽在,告诉您的朋友




燃烧的海洋 第八十四章 轰炸机登场
.无弹窗小说网,万名书迷同时在线六月二日凌晨三点三十分,杨禹方向空军与海航下达了攻击第三护卫群的作战命令。
按照腾耀辉的要求,杨禹方对打击力量做了特别部署。
三点四十分,一架空军的kj-2000紧急升空,前去加强由kj-200支撑起来的制空作战指挥与情报系统。
作为支援力量,空军出动了第二架战略电子侦察机。
因为在二十九日的战斗中损失了六架j-20,仅救回了三名飞行员,而且这三名飞行员都在医院养伤,没法驾驶战斗机升空,所以一次能够出动的j-20只有八架,剩下的都得在地面待命。
杨禹方在这个时候撤回了一架kj-200,确保只用八架j-20掩护支援飞机。
仅仅五分钟后,执行攻击任务的战机起飞了。
不是战斗机,而是空军与海航三个航空师的六十架h-6轰炸机。这些轰炸机都在战争爆发前转移到了腹地机场,离东海数百公里,离战场更远,而且轰炸机的速度更慢,所以得提前起飞。
六十架轰炸机的打击能力绝对不容小觑。
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h-6就用行动证明,在中国空军与海航中,还没有一种作战平台的打击能力能与之媲美。
正是如此,战后中国空军与海航都高度重视轰炸机的价值。
只是,空军与海航在发展方向上有所区别。
对空军来说,h-6再老当益壮,也是一种已经落后的轰炸机,即便在制空权有保证的情况下,也只是一种不那么强大的巡航导弹发射平台,最多能携带投掷距离在一百公里以上的防区外弹药执行轰炸任务。至于难度更高的轰炸任务,比如在开战时突破敌人的防空网,轰炸敌人后方的战略目标,显然办不到。执行战略威胁任务更加不大显示,因为算上最新式空射巡航导弹三千五百公里的最大射程,h-6的打击半径也不会超过七千公里,远没有达到跨越太平洋的级别。
显然,空军需要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轰炸机,而且是性能不能比b-2a差。
问题是,以中国的航空实力,在短期内制造出b-2a级别的战略轰炸机,与一千零一夜里的神话故事差不多。
保守估计,至少需要十年以上,中国才造得出b-2a级别的战略轰炸机。
到了十年之后,恐怕还得花上十年,才能造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轰炸机。
不要以为,能造战斗机就能造轰炸机。更不要以为,能造大型运输机就能造轰炸机。
从技术上看,这三种飞机中,轰炸机的难度最大,特别是战略轰炸机。
当今世界上,能够制造轰炸机的国家只有两个,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俄罗斯。因为荒废了几十年,俄罗斯开发的新一代轰炸机原本计划在二零一八年上天,结果现在推迟到了二零二四年。
也许,到了二零二四年,还会再次推迟。
难度大,不等于办不到。
只要假以时日,中国肯定能造出轰炸机,而且是足以与对手匹敌的轰炸机。
当然,这是一条非常漫长、而且充满了艰辛的道路,除了需要时间,还要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持续不断的投入巨额研制经费。
所幸的是,在未来十年内,中国空军还没有全球作战的任务负担,而且由二炮与战略核潜艇构成的战略打击能力足够牢靠,能够提供最基本的战略安全保证。对付周边国家,战术打击能力就足够了。
为此,空军坚定不移的走上了研制新式轰炸机的道路。
与之相比,海军就没有这个战术需求了。
从根本上讲,空军研制战略轰炸机是为了增强国家的战略打击能力,其次才是获得更加强大的常规打击力量。
在海军中,显然没有这个需求。
拥有更加可靠的战略核潜艇,海军没有理由投入巨资开发第二种战略打击手段。
发展作战飞机不是海军的重头戏,在战术层面上得由海航承担,而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海航迟早得改变现在的发展模式,即把重点放到舰载航空兵上,不再是部署在陆地上的海军航空兵。
如此一来,海航更加重视战术航空兵,特别是舰载航空兵。
只是,受自身情况限制,短期内海军也不具备全球作战能力,而且舰载航空兵不可能立即取代岸基航空兵。
更重要的是,在海军航空兵中,还没有一种战斗机能够取代h-6。
几年前,海航还把希望寄托在j-20上,认为通过改进,可以用j-20取代h-6,成为海航的对海打击主力。可惜的是,在j-20定型后,海航不得不接受这种由空军主导开发的战斗机上的致命缺点:狭窄的弹舱无法容纳重型反舰导弹。
1...168169170171172...5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