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推衍娘子:状元相公不信邪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裴晏
易玹顿时酸了:“你倒是重视他。”
“我是重视急事好吧。”凌相若翻了个白眼,这人怎么越来越小心眼了?
易玹轻声哼哼,就凌相若那爱看美人的尿性和花茗那容貌,他不吃醋行么?
花茗快步进了院子,二话不说就把荷包给了凌相若,然后将自己的推测说出:“这荷包上绣着刘字,又特意送到我手上,想来是刘家大少刘冰无疑了。他定是遇到了危险不便直接来找你。”
凌相若看了一眼荷包里的灰烬,眼神沉了沉:“护身符已毁,的确遇到了危险。走,去他家看看。”
为了低调行事,三人走的是后门。赶到刘冰住的巷子,三人越发谨慎小心地隐藏行踪,然后悄悄靠近刘冰的家。
出人意料的是,三人潜入得无比顺利。
刘冰屋中还亮着灯,易玹当先上前查探,发现里面没有异常,这才敲了敲门。
刘冰心中一紧,忙上前开门,见到是易玹三人悬着的那颗心总算落下了。
“刘公子遇到了什么麻烦?”凌相若开门见山道。
“户部右侍郎吕行以我祖母威胁我做假账陷害安国公。”刘冰回答道,并将蒙面人之事也告诉了他们。
“你中了摄魂术了。”凌相若一听便道出了其中蹊跷。
易玹闻言双目几欲喷火:“好大的胆子!竟敢枉顾数十万将士性命!”
“还请世子和世子妃救我祖母,我区区残身不足为惜,明日我便去御前揭发他!”刘冰决绝道。
“你不要怕,我即刻安排人手保护刘老夫人,顺便再给你府中派些护卫。”凌相若对刘冰道,“这一次也是我们连累你了。”
刘冰摇摇头:“世子妃于我有再造之恩,且官场不得已颇多,就算没有这次的事也会有别的事,是我厚颜劳累世子妃了。”
“这件事到底只是无根之言,即便御前揭发,他也可以抵死不认。”易玹沉声分析道。
“吕行与咱们又有什么恩怨?”凌相若问道。
“他是德妃的哥哥。”易玹说道。
这么一说凌相若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原来症结出在七皇子和八皇子身上呢!
但若要追本溯源,却还是昭慧长公主的锅。如今再联系上这件事,他们基本可以断定,西燕寇边一事定然和昭慧长公主脱不开干系。
这要传出去还挺让人匪夷所思的。一个后宫干政,一个宗亲卖国。真是对得起她们的身份!
明明享受着天下万民的供养,偏偏做出这种丧尽天良置万民于水火的事来,简直畜生不如。
“难道就任由他们无法无天?”刘冰握紧双拳,忿忿不平道。
“自然不可能。”易玹目露杀机,“但此时揭发有害无益,别说没有证据他们根本不可能承认,就算有证据凭他们的能量运作一番也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除非后果严重影响恶劣,否则办不了他们。”
虽是差不多的年纪,但易玹比刘冰老道多了,完全就是一根官场老油条。里面的弯弯绕绕早被他摸清了。
刘冰闻言大骇:“啊?世子的意思是要我配合他们?”
“那倒不必。”易玹否认道,“你这几天便装病吧,他们总不能逼一个昏迷不醒的人做什么。”
刘冰狐疑道:“装病?瞒得过去么?”
“我会请我师父出手,任谁也看不出痕迹。”凌相若承诺道。
刘冰对凌相若的能力是深信不疑,对她的师父自然更加信任。
易玹三人没有多待,很快便又悄悄离开了刘冰的家。
回去之后,凌相若便去见了玉琅玕。玉琅玕对此早就习惯了,但还是骂骂咧咧了两句:“人都说有事弟子服其劳,你倒好,反过来了。”
“谁让我有个好师父给我遮风挡雨呢?”凌相若的马屁信口拈来。
玉琅玕翻了个白眼,虽然嘴上嫌弃,但人已经往外走了。
梦真人道:“不如由晚辈代劳吧?”
玉琅玕侧头瞪他一眼,什么都没说就转身走了。
梦真人一脸莫名,看向凌相若道:“凌师妹,贫道说错什么了么?”
“梦师兄认识我师父多久了?”凌相若问道。
“几十年了吧,但真正相处也就几次。”梦真人遗憾道。
“难怪。”凌相若了然,随即解释道,“师兄你别看师父嘴上嫌弃我,实际上护短着呢。”
“原来如此!”梦真人恍然大悟。
就说呢,明明他是好心代玉琅玕跑一趟怎么偏偏不受待见,原来是口是心非,嘴上不乐意,心里却巴不得亲力亲为。
难怪这马屁会拍马腿上了。
梦真人好笑地摇摇头,随即沉吟道:“贫道在府上叨扰多日,也该告辞了。”
凌相若诧异道:“梦师兄何必如此见外?国公府与天师盟都在京城,师兄你便是长住也无妨。”
“凌师妹盛情贫道自不会客气,但贫道已受玉前辈指点良多,不该不知进退,先前贫道已与玉前辈请辞。”梦真人解释道。
“那师兄有空常来玩。”凌相若道。
梦真人笑着应下,随后告辞离去。
玉琅玕效率极高,出去一会便回来了,而刘冰则忽染重病昏迷不醒。





推衍娘子:状元相公不信邪 第758章 董太师殉国
第758章 董太师殉国
凌相若又给红领巾发了两道任务,一道自然是暗中保护刘老夫人的安全,另一道则是暗中保护刘冰的安全。
翌日吕行便得知了刘冰重病昏迷的消息,顿时面色一沉,自然而然便怀疑起刘冰是故意装病想置身事外。
“刘大人为了筹备粮草日夜操劳,属实辛苦,本官去看看他。”吕行大有深意道。
而刘府已经兵荒马乱,刘冰的小厮不知内情,乍一见到主子昏迷不醒顿时乱了方寸,好在只是暂时,慌乱之后便渐渐恢复镇定,紧接着便去请了大夫。
大夫愁眉苦脸地把完脉,直摇头道:“老朽医术不精,惭愧,惭愧。”
“您再想想办法!”小厮大急。
“另请高明吧,老朽实在无能为力。”大夫摇头叹气,转身离去。
小厮面色惨白,回头看了眼昏迷的主子,随即抹了把脸,坚强道:“我不能乱,少爷只是昏迷,一定能治好的!”
就在他准备再次出门寻找大夫的时候,吕行一行上门了。
“您,您是?”小厮谨慎问道。
“本官是户部侍郎吕行,听说刘大人病了特来探望。”吕行道。
“原来是吕大人,小人失礼了,快快请进。”小厮忙道。
“刘大人如何了?”吕行一边往里走一边问道。
“少爷他一直昏迷不醒,大夫也束手无策,小人正准备请别的大夫来看看。”小厮克制住悲伤,神情低落道。
吕行笑道:“正好,本官来的路上顺便请了大夫,便让他先看看吧。”
小厮惊讶地看向吕行身后的中年人:“原来您是大夫啊!”
“不才正是。”中年大夫微微颔首,实际上,他还是个天师。
“大夫,求您快救救我家少爷吧!”小厮恳求道。
“这是医者本分。”中年大夫应承道。
小厮大喜,忙不迭带着他们去看了刘冰。
中年大夫也给他把了把脉,暗地里将灵力探入了刘冰体内,不多时却皱起了眉头。
吕行死死地盯着刘冰,见状便急切问道:“如何?”
中年大夫摇了摇头,放下了刘冰的手腕:“应是突发急症导致昏迷,在下才疏学浅,无能为力。”
吕行眼神晦朔不明,神色也变了数变,暗道竟然真的病了?这也太巧了。
可连天师也没办法弄醒刘冰,吕行再不甘也只得放弃了这枚大好的棋子。
不然以刘冰和凌相若的关系,待贪墨军需一事东窗事发,便又多了一项指向安国公的证据!
可惜了。
吕行此来是为了确认刘冰到底是不是真病了,如今目的已经达到自然不再多留,虚情假意地安抚了小厮几句便离去了。
小厮在刘冰身边守了一会,忽然灵光一闪:“大夫不能治,那天师呢?”
对啊,少爷的症状岂不是跟失魂很像?想到这里,小厮兴奋地起身往外跑去。
他没去别处,而是去了安国公府求见凌相若。
凌相若随即大大方方地上门了,毕竟这种情况她不来才可疑。
当然来了也没用,不管凌相若有没有办法治好刘冰,这个时候都是治不好的。
“世子妃,怎么样?我家少爷到底怎么了呜呜……”小厮忍不住哭了起来。
“你先别急,你家少爷虽然昏迷,但性命暂时无虞。”凌相若安抚道,“你容我想想,一定尽快治好他。”
“好,好,多谢世子妃!”小厮感激道。
“这几日你好生照顾他,我找到办法就来为他医治。”凌相若承诺道。
“是。”小厮点头如捣蒜。
这边刘冰不行了,吕行自然只能找别人顶上。那名主事倒是上道,为了攀上吕行这条大腿满口应下了这个差事。都无需威逼,利诱便足够了。
易玹他们对吕行的行为已经知悉,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毙,于是开始私下筹备起粮草。
如今的大齐也算将才济济,安国公的威名世人也是如雷贯耳,这次他亲自率军驰援,朝野内外都信心十足,认为此战必胜。
然而就在大军出征的前夕,又一封急报或者说噩耗送到了。
“报——”信使匆匆入殿,打断了朝会,“报!边关急报,董太师,薨了!”
说完,便伏地不起。
皇帝闻言愣在当场,甚至一阵晃神,眼前都模糊了。
半晌,皇帝才扶着龙椅缓过神来,但面色却苍白了几分,不敢置信地指着信使沉声道:“你,再说一遍,董太师,怎么了?”
“太师他,他老人家薨了。”信使颤抖道。
“你,唔,噗——”皇帝气急攻心,竟是吐了一大口血。
“圣人!”众人大惊。
“太医,快宣太医!”太子立即下令道。
两旁的太监也连忙上前搀扶。
皇帝却一把挥开他们,捂着胸口起身道:“你说,太师是怎么薨的?”
“金州城破,董太师殉国而死!”信使悲愤道。
金州城便是凉州的总管府所在。
这对皇帝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刚刚压下去的气血又上涌了:“噗——”
“圣人节哀,龙体为重啊。”首相面露忧色地劝道。
“先退朝吧,让太医看看再议。”太子恳求道。
皇帝摆摆手,缓缓坐回龙椅喘息了一会,指着信使道:“你给朕说仔细了,金州城如何破的?以太师之能绝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被破城,其中定有蹊跷!”
“是……是城中出了奸细,趁太师镇守西门时打开了东门,西燕军绕至东门潜入,太师救援不及,死战殉国!如今遗体还在西燕贼子手中!”信使哽咽道,“这奸细正是开府将军袁道奇,太师对他信任非常,他竟做出这等禽兽不如之事!”
“混账!”皇帝勃然大怒,仿佛恨不得将那人拆骨扒皮,“将袁家抄家问斩!”
“圣人三思!”首相大惊,“如今证据不足,只凭信使片面之词便杀大将家属难以令天下信服。臣说句大不敬的话,倘使圣裁有误冤杀无辜之人,则有损天威啊!”
被首相这么一劝,皇帝怒火一滞,稍稍冷静了几分。也觉得他说的有理,便道:“先将袁家上下看押,待证据确凿之时再判处论罪。”




推衍娘子:状元相公不信邪 第759章 皇帝的布局
第759章 皇帝的布局
“圣人英明。”首相拱手道。
“朕的太师啊!”皇帝根本没心情去听歌功颂德的话,一想到太师殉国,他便悲从中来,老泪纵横,不能自已。
“圣人节哀!”文武大臣纷纷跪地恳求。
“节哀?”皇帝哽咽道,“天地君亲师,太师与朕如师如父,你们叫朕如何节哀?”
董老太师忠心耿耿,年已八旬犹戍边关,风餐露饮枕戈待旦,可谓是劳苦功高。这样一位本该安享晚年的重臣却马革裹尸,战死沙场,就算是毫无干系之人听了也于心不忍,何况是与他有深情厚谊的皇帝?
“老太师戎马一生,我等亦为武人,却躲在京中安享太平,真是羞煞我也!”安国公羞愤道,“臣请圣人恩准,待收复金州城后,臣愿戍守边关,以承老太师遗志!”
“臣也愿往!”
“……”
紧随其后,一众武将也纷纷请命。
“好,”皇帝眼神骤然凌厉,“此战许胜不许败,朕要御驾亲征!”
“圣人不可啊!”百官大惊,连忙劝阻。
“朕意已决,不必多言。”皇帝决绝道,“即日起太子监国,望众位爱卿竭力辅佐。”
“是,臣等遵旨。”百官劝不动他,只好领命。
吕行低着头眼中却是闪过一丝算计,皇帝突然御驾亲征,那么粮草一事东窗事发的后果便也越发严重,这一次定能将安国公彻底踩死!
皇帝气得连吐两口血,身体其实已经虚弱了很多,但还是撑着病体议完了余下诸事而后才宣布退朝。
退朝之后,皇帝便又紧密地召集了太子、楚王、首相和安国公。
“圣人,您还是先看看太医吧。”太子面色焦急道。
“朕已经服过丹药了。”皇帝疲惫道,“朕召你们来除了西征一事,便是削藩了。”
皇帝不愧是皇帝,哪怕大悲大痛之下,这份心计依然转的比别人快得多。别人以为他在第一层,其实他已经到第五层了。
“请圣人示下。”四人请示道。
“此次西征,归来至少也要年底,先前崔卿之策应显成效。彼时便只差一个引子将藩王召入京中。”皇帝说了几句便停顿了片刻,然后才继续道,“故而此战归来,朕会重伤垂危。”
“圣人三思!”四人俱是一惊。
“不过是个由头罢了。”皇帝摆摆手,“之后便可顺理成章命众王入京侍疾,于他们看来便是朕真的命不久矣,害怕藩王趁朝廷动荡之际生事。而此诏一下,无反心者自会入京,有反心者也暂时不敢不入。”
此言一出,四人目中俱是迸出一缕精光。皇帝此计不可谓不毒,却又是光明正大的阳谋。摆明了告诉他们这里面有坑,偏偏他们不得不往里跳。
“依臣看,怕是有反心者比无反心者更乐意入京。”首相老奸巨猾道。
“崔卿所言甚是。”皇帝微微颔首,“但前提是朝堂不稳,他们才会觉得有机可乘。仅朕重伤还不够。”
在场的都是人精,一点就透,皇帝刚说完楚王便接过了话头,埋怨道:“还得兄弟阋墙,爹将我也喊来果然没好事。”
他只想当个逍遥王,斗斗鸡遛遛狗,维持他大齐第一纨绔的美名。偏偏皇帝老爹总是给他找事做!
“矮子里面拔高个,诸皇子中能跟老二争一争的也就你了。”皇帝淡淡道。
“嘿!”楚王气结,“找我帮忙还没句好话!哼,您倒是信得过我,不怕我顺水推舟?”
皇帝还没开口,太子便笑道:“若六弟当真有这本事,哥哥便将这位置让你又何妨?左右都是爹的儿子,你能挑起大梁,我也乐得像你一样做个逍遥王爷。”
楚王一脸吃了屎的表情。
“老六。”皇帝突然严肃开口。
楚王面色一凛,恭敬肃立:“臣在。”
“朕还有一个重任要交予你。”皇帝凝重道,“此次,你若能引出黄天教,朕必有重赏。”
楚王眼珠飞速转了转,很快便明白了皇帝的意思,他想跟太子争可毕竟根基薄弱,此时必然有投机取巧之辈会向他靠拢。黄天教一直觊觎国运,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但与虎谋皮终究危险,黄天教若是选中他无非也是看中他好掌控罢了。一着不慎,他还真有可能沦为黄天教的傀儡。
“你可敢?”皇帝犀利的眼神直击楚王双目,仿佛一直看到他的灵魂深处。
楚王闻言不再迟疑,笑道:“儿子连跟二哥上战场都敢,这点小事又有何不敢?”
“好,好,不愧是朕的儿子。”皇帝大感欣慰,连面色都红润了许多,“朕会托国师暗中照看,不会让你有危险的。”
“嘿嘿,那我就放心了。”楚王咧嘴一笑,转头看向太子,“二哥,那弟弟可就得罪了。”
太子淡淡一笑。
“圣人思虑甚远,微臣佩服。”首相感慨道。
“若无崔卿为朕筹谋布局,朕亦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皇帝道。
“臣惭愧。”
“易卿。”皇帝又看向安国公。
安国公忙上前:“臣在。”
“正如易卿所言,此次西燕寇边必有蹊跷,退一万步说即便突厥事先不曾参与,但事后必定会掺一脚。”皇帝说到这里,目中迸出一股狠厉,“不论是谁,敢参与的朕一个不饶!”
害死了他的太师还想全身而退?做梦!
“圣人但有吩咐,臣万死不辞。”安国公跪地请命。
……
转眼便到了出征之日,大军早已整装待发,只是挂帅之人却从安国公换成了皇帝。
帝王御驾亲征,士气空前高涨。
皇帝看着台下雄姿英发的将士,面色冷凝,语气愤慨:“贼寇犯我边关,老太师以身殉国,此仇不报,朕愧对老太师,愧对边关浴血奋战的将士,也愧对大齐百姓!此战,必胜!”
“必胜!”大军由原来的十万增至了二十万,齐声呐喊,声威震天。
“出征!”皇帝大手一挥下令道。
二十万大军自承天门而出,沐浴着沿街百姓的目光一路浩浩荡荡西行而去。




推衍娘子:状元相公不信邪 第760章 兵者诡道也
第760章 兵者诡道也
因救援心切,皇帝便决定率部分军队先行一步,粮草随后。于是急行不到十日便赶到了凉州。金州城虽然失守,但由于董太师死命血战拖住了西燕军的脚步,加上他的后手安排,终究没有令西燕军往东更进一步。而北面又有凉州刺史坐镇凉州城,西燕军暂时没有北上。
如今齐军和西燕军正在陇中县对峙。
皇帝舟车劳顿,面色不佳,但依然没立即去休息,而是登上城楼为大军助威,震慑敌军。身为天子,他无需多说什么,只站在那里便是最强大的后盾,浴血奋战的将士们立即便有了主心骨。
西燕军在齐军突然猛烈的攻势中暂时败退,陇中守将得以喘息之机。
如今统领边军的是董太师的孙子董昭,打退西燕军后,他便立即带领众将士前来拜见皇帝。
“诸位将士无须多礼,幸得你们舍身为国,才不至于令豺狼之辈大肆侵占凉州以致生灵涂炭。你们辛苦了。”皇帝和颜悦色地安抚道。
“谢圣人体恤,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哪怕血战多日,此时将士们也个个激动不已中气十足。
皇帝率大军亲自来援,无疑为边关将士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原本低迷的士气顿时大振,迷茫的将士们也从绝望中走出,心中充满了希望,更是对皇帝赞颂不已。有如此英明的君主,何愁失地不复、大仇不报?
当即,边军众将士便请命道:“求圣人恩典,允我等夺回太师遗体!”
说起这个,皇帝也是一阵悲痛。哪怕时间已经过去半个多月,可每每想起老太师哪怕死了也不得安宁,他便心如刀绞。
“诸位将士的心意朕都明白,也深有体会。朕跟你们一样无时无刻不盼着夺回太师遗体,报仇雪恨。可此非一战一役之功,需将贼寇彻底击溃方可,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功亏一篑。”皇帝理智道。
众人闻言,也只好暂时按下,毕竟皇帝说的是事实。
随后,皇帝又问起了董太师殉国的真相。结果得到了与信使所言别无二致的答案,的确是董太师手底下的开府将军之一袁道奇出卖了他。
“袁道奇人呢?”皇帝眼神毫无温度。
“已经投西燕了。”董昭咬牙切齿道,“末将恳请圣人恩准,若擒住袁道奇便将他交给末将处置!”
“……准。”皇帝沉吟一番后,应允道。
“谢主隆恩!”董昭抱拳谢恩。
皇帝撑了许久有些乏了,便让众人也先下去休息,至于城防则换上了援兵。安国公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众人自然没什么不放心的。
皇帝睡醒已是傍晚,漱了个口稍微吃了点东西,便又将众将传召而来。
“今晚夜袭敌营,诸位以为如何?”皇帝问道。
众将一惊,对皇帝的雷厉风行感到诧异的同时,也开始思索起此举的利弊。
皇帝等了一会,点名道:“董将军,说说你的意见吧。”
“末将以为可行。”董昭拱手道,“边军血战数日正是疲乏之时,而援军舟车劳顿也不遑多让,敌军必定以为我们要休整几日,从而有所松懈。”
“安国公呢?”皇帝又看向安国公。
“臣以为今日不适合夜袭。”安国公沉吟道,“正如董将军所言,但我们想得到,敌军未必想不到。故臣以为今晚敌军不仅不会松懈,反而会忌惮我们援军到来而加强戒备。倒不如休整一晚,明晚再行夜袭之事。也好让敌军相信我们果真疲乏。”
1...200201202203204...5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