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月影梧桐
在辽阳这个中枢战场上,雷公电母即将带给无比的震撼……[(m)無彈窗閱讀]
国势 第170章 辽阳战血(9)
第70章 辽阳战血(9)
95年,这个辽阳的冬天,格外寒冷,西伯利亚来的寒风吹在人面上,嗖嗖的吃痛。
随着中日两国不断地调兵遣将,原本激烈异常的辽东战场居然赢得了一丝难得的宁静,国防军没有主动出击的意思,而日军也在加紧做着攻破辽阳防线的准备——各色的物资、军火、粮秣源源不断地从旅大和朝鲜调遣北上。日本海或者叫中国海上,到处是日本运输船和军舰的穿梭往来。
自从鱼雷机发动对舰攻击后,吃到苦头的日本海军就主动将封锁线后退了0海里,只是在前哨线上布置了一些老旧的海防舰,虽然依旧还保持着对葫芦岛和秦皇岛的压力,但这种压力,无形中却是放松了,不惟中国海军最新锐的快速驱逐舰和鱼雷快艇敢于出来晃荡一圈,便是某些胆大的商船,也敢利用天气不利、风高浪急的机会进行运输。这种买卖可是能比平常多倍的运费,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船员们也是豁出去了。
当然,后撤封锁线的好处也很明显,由于距离增大,航空兵飞机的飞行距离无形中也拉大了,冬季风大,顺风的时候自然无话可说,但逆风的时候,速度慢了许多,这个时候的飞机,滞空能力很短,特别是载有鱼雷的飞机,本来负担就大,有效作战半径就小,这0多海里一下子便占去了所剩无几的作战时间,要是在敌舰上空多停留一会,说不定都飞不会来,因此,日军的这个高招自然也大大降低了被空袭的概率。
当然,航行侦察是免不了的,可日本海军自恃彼此实力差距很大。就是全部让支那军去又何妨?一开始气球炮还要对侦察机进行射击,到后来怎么也打不下,干脆就不再白费力气,要知道,每一发气球炮的炮弹都要个日元,日本还没有富裕到可以如此挥霍的地步。
源源不断地情报传入战区指挥部,汇聚成一副越来越清晰的图像,而鬼子在辽阳战场上的两个大钳。也是更见明显。
如何先敌而动,把握战机与主动权,便成为指挥官战术高明的试金石——谁说防御作战中主动权一定是属于进攻者的?
在这样紧急备战的当口,辽阳军的最高指挥李杜、辽阳军民心目中的精神领袖沈麒昌,却齐齐聚集在弓长岭以北20公里地一处工业基地里,在这处基地的周围,遍布着荷枪实弹的卫兵甚至还有宪兵,如果对辽阳军内幕大有了解的人士。一定能出其中的端倪,担任守卫的是全辽阳乃至全东北最精锐的武力——辽阳营和新民营,这里究竟有什么了不得的情况?
这处基地在外头地名声很一般,甚至表面上起来与其他工业基地并无什么特殊区别,作为辽阳实业重工体系的关键一环。这里的地位虽然重要,但并不具备决定性意义,在以往的日子里,这里也从来不曾出现这么多的官兵。唯独几个月前突然实现了军管,人们不仅要问,究竟出了什么事?
如果再把这处基地放眼开来考虑,聪明人或许已经能够嗅到一些蛛丝马迹——这里名叫辽阳机车厂,是东北唯一能制造和修理机车地地方。
这便够了。
新的思维通常促使新的战法和武器产生,在这个地方,已经有了两次成功的经验。
第一次,辽阳实业地工人们在拖拉机底盘上安装了钢铁框架。组成了中国最早的铁甲车,并成功奠定了中国装甲力量快速发展的基础;
第二次,在总装的直接指挥下,震撼辽东大地的雷公,即将登场。
为了这次揭幕,连远在京城大本营的何峰上将都急匆匆赶来,当神秘即将揭晓时,所有人都忍不住屏住呼吸。
“总长阁下。系统全部调试完毕。请求试车!”
“很好。”何峰果断下令,“开始!”
“开始!”的声音。激起了山岚无数的回响,这一处地基地,构思得十分巧妙,全部都隐藏在巨大的鞍山山脉体系中,只是露出了两扇黝黑的大门。
早有令旗挥动和电话指挥,“隆隆”声作响之后,洞库的铁门徐徐开启,里面的光景也一点一点的变亮。
这是一个火车头?李杜已经清楚了里面的东西,不由得把疑惑的目光投向何峰,辽阳机车厂能出产火车头是天下皆知地事情,用得着这么保密?
可是,很快他就发现自己错了,随着工程总指挥和德国工程师顾问团地持续指挥,洞库轰轰作响,那火车头,开了出来,速度不快,黑烟滚滚,但李杜分明觉得,脚下的大地在颤抖。
他不是没见过火车,也不是没有近距离接触过火车头,可是,今儿这个,怎么如此古怪,不仅块头要大上一圈,便连声音都如此与众不同,他再次将疑惑地目光投向何峰,却发现后者的目光正目不转睛地盯着黑黝黝的钢铁怪物。
啊!这下差点要轮到李杜惊叫出声了,在常规的火车头后面,居然还拖着老长一段,再仔细一,老天,总装怎么把火炮装到火车上去了?
见过火炮装在铁甲车上,没见过火炮装在火车上,而且,这还是一门如此硕大的火炮。
“植初兄,怎么样,长见识了吧。”望着嘴巴大得几乎可以塞下一个苹果的李杜,一旁的郭宝忍不住调侃他,虽然郭宝统帅大本营直属的重炮部队,和李杜已经很久没在一起了,可两人却是从义军时期便相熟的哥们,这番玩笑却是当得起……
“你们,把舰炮装上了火车?”李杜悄声问道,“我那口径,起码在0寸以上……”
“你猜对了方向,不过都完全说错了。”郭宝笑道,“列车上装载的不是舰炮,而是从德国进口的要塞炮,口径也不是0寸,而是寸,确切地说叫做2公厘……”
这辆绰号“雷公”的列车炮几乎是世界上第一部正式的列车炮,口径20mm,身管72倍(即206m),全炮长9m,战斗重94吨,炮管采用深膛线不需抬起,直接支撑在经过特殊加固处理的炮架上,用2台2轮铁道车运输,可以发射500斤中的破甲弹或者高爆弹,射程在40公里以上。
在行进过程中,“ 雷公”列车炮依靠前后两组6轴各2个铁道轮之平台车承载,调整主炮之射角则由炮身两旁各一组的液压装置及中央一组的液压缓冲器所负责,在构筑发射阵地后,除了经过特殊加固处理的铁轨炮台还,还要额外动用工兵构筑两组大弧形旋转铁轨,使火炮可以通过位置改变做全周天射击。
“老兄,我没有听错吧,40公里?”
“没错!”郭宝斩钉截铁地告诉他,“你说,海军舰炮能打多远?这可比海军舰炮的身管长多了,打40公里自然绰绰有余。德国专家根据要塞炮的估计,在标准装药状态下,40公里射程内精度偏差不超过00米!如果进行强装药,甚至可以打50公里远,只是那样会对炮膛产生太大的压力,寿命不济罢了。”
“这玩意,是你想出来的?”
“我?”郭宝吐吐舌头,“没有何总长点头和操心,谁会去弄这玩意,别的不说,光是这0多个德国工程师一年的费用就要几十万,不要说造普通火炮,便是造战车坦克乃至重炮,都是不小的量了。”
李杜狠狠点了点头,总长总是能够想出这些异想天开的东西来,不知道这次,会带来什么影响。正想问郭宝如何开火,如何发射,猛一回头,这家伙已经坐镇在列车炮前指挥了。
“各单位注意,各就各位,进行发射前准备。”
“哗”一阵令人心寂的声音中,炮口前端的炮架缓缓升高,带动炮口徐徐上扬,李杜得清清楚楚,那黑黝黝、寒气逼人的炮口直指南方,那里,有日本人的阵地。
“调整标高定尺,4000米!”
“4000米!”
4000米?没错,那里正好是日军的阵地,这些天坐镇辽阳指挥,李杜早已把一切方位都摸得滚瓜烂熟,至于日军的部署,在侦察机眼皮底下也是心知肚明,4000米的射程一报出来,他就有数了。
“方位xxx,xxx,调整方向角!”
“全体注意,扬弹机工作。”
哗,所有人都屏住呼吸,虽然中间的准备时间已经用去许久,但很多人都觉得过得飞快,当那发黑黝黝的、重达500斤的炮弹通过扬弹起重机塞入炮膛时,所有人都感觉无比踏实。
“分钟准备,进行疏散,所有人撤离现场。”
望着磨磨蹭蹭还想多几眼的李杜,何峰笑了,一把拉住他,“走吧!”
“最后分钟准备。”人群已经在安全距离外屏住呼吸,只听到广播里传来越来越紧张的声音。
“0、9、……2、、0,发射!”随着郭宝的令旗狠狠挥动,
“轰地”一声巨响,炮弹飞出了炮膛,穿入云霄,带着仇恨,直朝日军的炮兵阵地飞去。
让他们尝尝雷公的愤怒!
国势 第171章 辽阳战血(10)
第7章 辽阳战血(0)
李杜也是久经战场的军人了,原本对于炮声早就有了足够的免疫力,但雷公的这声巨响,还是让他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平时说“惊天动地”,那是夸张,今儿搁在这里,却是实打实地震撼了。
在其余人群,全部是张大了嘴,一脸不敢相信的样子,直到几秒钟之后,在何峰的带动下,众人全部欢呼起来:“成功了!”
到这会儿时,炮弹还在空中飞行呢,4000米的距离,即便是超音速飞行,也要飞上老大一串时间。此时此刻,大谷和仁田师团长以及一班参谋军官和各联队联队长正在商议作战方案,会上正是剑拔弩张的气氛,猛然间一种震人的声音传来,让人不由得大感心悸。
立花和岛田是素来和火炮打交道的,脸色顿时变得惨白,这不是炮弹又是什么?而且,这种声音绝非是普通的炮弹。
就在他们还在思考到底是怎么回事的时候,穿越了4000,在空中飞行了几十秒钟的雷公之怒猛然落下,立花刚刚说了一声“卧倒!”,轰隆隆,顿时是山摇地动般的震撼……这个声音和震撼听起来不像是炮弹爆炸,倒像是火药库发生了惊天动地的爆炸。
在现场去,炮弹不偏不倚正好击中了日军的炮兵阵地西北角,在强大的冲击波作用下,地面被砸出十多米深的大坑,在直径00米的范围内,所有东西都荡然无存,不要说士兵和普通军械,就是重达上吨分量的山炮野炮也被气浪掀起,在空中翻了个跟斗后才掉落下来,至于被直接命中的。更是化为零件状态,直接打回原形……
“不是说,支那人在对面没有布置重炮阵地么?”
“不是说,支那人发现不了我军的炮兵阵地么?”听了紧急上报的情况,仁田师团长脸涨成猪肝色,顾不得查实地情况,将连珠般地炮弹投向立花和岛田,会议室内只听见他的咆哮。“你们这些饭桶,饭桶。”
“长官,确实不是对面支那人打来的炮弹,根据下官的目测和刚才呈报的消息,这是一发在0寸以上口径的炮弹……”
“0寸以上?”仁田师团长几乎要抓狂了,“大日本皇军都还没有这种火炮,支那人怎么会有?再说,又怎么会打到这里?”
相对于暴跳如雷的仁田。大谷的心态显然要温和一些,但语气同样咄咄逼人,“这到底是什么火炮,怎么会有这么大地威力,我从来没有听说陆军有这么大口径的火炮。”
“难道。是支那人的舰炮?”一个参谋刚刚自言自语了一番,随即又把自己的结论推翻了——别说支那人没有0寸以上口径的火炮,便是有,也打不到这里来。辽阳可是陆地腹心,与海岸线隔着上百公里的距离,哪有这么大威力的舰炮能飞这么远?
就在众人还在相互埋怨,相互揣度的时候,6分钟之后,又是惊天动地地一声巨响,第二发炮弹不偏不倚,再次落到了炮兵阵地上。原本以为炮击已经过去的日军基层部队正在大呼小叫地抢救,这次却是活生生的在劫难逃。立花面对惨景,痛苦地闭上了眼睛——他根据专业经验判断出,第一发是破甲弹,可以用于重点对付超厚的钢筋混凝土工事,第二发却是高爆弹,专门用于对付人体等软目标。
眼阵地上尸横遍野、血肉横飞,立花和岛田简直就像剜了他们的心一样。
“怎么样?”何峰紧张地问郭宝。“弹道测定地结果如何?”
为了配合雷公的射击。不仅重炮兵支队专门在弓长岭防线设置了观测气球,航空兵部队还专门抽调了小飞天用于前线观瞄。虽然飞艇的速度不如飞机。可胜在载重量大,滞空时间久,上面的炮兵观察员一边查日军阵地地遍体鳞伤,一边口述方位,在小飞天的作战舱里,还载有电报员和无线电报……
滴滴答答,电报信号在第一时间传回来两轮射击的结果。
第一次射击,北偏西400米;
第二轮射击,南偏东250米……
接到明确指令的重炮兵部队连忙按照这个尺度进行微调——在炮架上要是差一公分,飞出去的落点可能就差几十上百米,丝毫马虎不得。
电波还在滴滴答答地报告炮弹落地后的杀伤力,工兵已经在忙碌地调整了,要让近200吨的庞然大物运转起来,完全配得上“大象起舞”四字了,果然端的是配上“雷公”两字,威力与雷公不逞多让,便是声音与雷公亦足以相提并论,“雷公”两字,可谓贴切矣。
“总长,这炮威力是大,可是速度慢了些。”李杜问道,“我了一下,按照这个速度,一个钟头都发不了2炮。”
“2炮?”何峰苦笑,“就你这样还高估了它,它最快地射击速度——就是方向角、高度角都不调整的情况下,一个小时也只能打0发,要是稍微调整下,一个小时能有6发就不错了,而且,每24发就要维护一次,每00发就要更换炮管。”
“这么慢的速度可不行啊。”李杜急了,“雷公威力足够了,可是速度这么慢,好虎架不住群狼啊,鬼子可不省心。”
“你放心,我这不是让郭宝过来了么?”何峰大笑,“雷公是定海神针,关键时刻起威慑作用的,让它和鬼子炮兵群去打炮战,不合适,今天的目的就是试验一下,给鬼子一个教训,从心里上威慑住他们,至于炮兵压制,你还得指望郭宝,他可是把大本营直属的重炮支队全部给你带来了,雷公不打炮战,那一群55mm的重型榴弹炮总可以了吧?”
“好好好。”李杜大喜过望,“这样一来,辽阳城地固守又多了一层保障,我原本还怕本部炮兵不足以压制鬼子地炮群呢。”
“雷公是让你对付鬼子那些20mm口径的攻城臼炮用地,你也20,我也20,谁先讨饶……”
连续两轮炮击过后,第三轮射击迟迟未到,不仅立花和岛田务必诧异,就是仁田师团长也吃不准了。他用担忧的口吻对大谷说道,“大谷军,支那人用了新式武器,怎么办?”
“恐怕要调整作战思路了。”大谷沉吟片刻,在地图上比划起来,“我们当面是弓长岭矿区和辽阳实业钢铁公司等设施,算是辽阳最基础的工业基地,根据情报显示,支那辽阳军指挥官李杜将最精锐的兵力放置在此处,摆出了决一死战、固守到底的架势……从南线攻打工事群的教训来,没有攻城重炮是不顶用的,可面对支那人突然增强的火力和部署,如何应对还是个问题。”
“嗯……”仁田在心里不满意大谷的保守,嘴上却显得仍然谦虚。
“其实,仁田君。”大谷竭力照顾对方的感受,“我认为我们其实应该重新挑选作战区域,面不是在这里碰钉子。”
“可是,难啊……”仁田拿出一叠电报纸,脸色铁青,口吻亦是一脸郑重,“全部是大本营发来的,陆相要求我们在5天之后完成辽阳攻防战,然后全面接管……”
“谈何容易,谈何容易?”大谷愤怒地揪着自己的头发,“指挥让政治家接管,不但造成混乱,而且跟不上就损害了军令的完整与独立性,这完全是一种自相矛盾的悖论,在战场上,唯一能决定军事行动的,是指挥官的决心和战机,超越这两者做决策,无法让人容忍。”
“可是,进攻必须按时发起,一个钟头都不能耽搁。”仁田踌躇满志,似乎已把刚才的雷公之怒造成的破坏忘记的一干二净,但雷公可没有这么健忘,第三发炮弹在间隔0多分钟重新破空而来,虽然日军已有了足够的免疫力,但仍然损失惨重,惨叫声连连,每个人都想逃离这个地狱,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一发炮弹什么时候会落在自己头顶上。。
原本一早上就要发动的进攻,却因为国防军的“雷公”而耽误整个进程,到了最窘迫的时候,连提供足够压制的火力群都凑不起来。
“长官,您怎么任由他摆布?”肥前和渡边急了,“即便时间紧,也要有个合理调整啊,像这样几乎差不多等于自投罗去白白送死,有什么价值?”
立花的脸色也非常难堪,指挥炮兵反制?他办不到,不要说方位和弹道到现在还计算不出来,就连射程都有很多种推测。
第二,指挥炮兵撤退?可是,这样一来前线的压制武力消逝了,如何保证进攻时有充分的力量呢?
“长官……”立花的眼泪都快要喷薄而出,“怎么办?”
“没有怎么办!”大谷的声音提高了一个八度,”军人唯一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去吧……“
哈依!
迎接他们的是一发发震撼全国的雷公之怒……[(m)無彈窗閱讀]
国势 第172章 辽阳战血(11)
第72章 辽阳战血
大谷的决心是正确的——这不像是仁田师团长那种武断的刚愎自用,而是由他独特的判断,他认为,支那军的炮火虽然威力离谱得吃惊,但速度和频率同样也让人感到吃惊,这决不是普通的火炮,那么,究竟是什么呢?
大谷的脑海里,立刻浮想起前不久在关东军司令部到的有关情况通报。
……在围攻巴黎失败后,英法两军抓住德军战线拉得过长、部队成弧形分布的弱点发动了马恩河会战,甚至不惜在别的方向收缩兵力,调整方向。
但是,由于德军出动了200辆铁甲战车,采用了掩护步兵冲击和利用突击群撕开口子,大部队扩大破裂面的战术,将英法联军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攻势冲得七零八落,以近20万人的损失造成了英法联军近60万的损失。
不过,饶是如此,谨慎的小毛奇还是到了其中的危险,主动收缩了进攻的矛头,兵锋虽然还对准了巴黎,但其主力翼展却向后进行了缩回——一方面进行兵力武器的重新补充,另一方面也要对整体战略进行一个调整。
经过、9两个月的激烈战斗,到了0月中旬的时候,西线的战局逐渐稳定了下来,德国付出了近5万的损失,英法比三国的损失则在20万左右,光是法国一家就承受了近90万左右的损失。但是,这种奇高的交换比在实质上并不是对等的:虽然协约**械损失是德国的近4倍,但光从数量上衡量,德国反而没有损失——他们缴获的军械远远超过损失的军械,无非是很多不能通用罢了。
在人力资源方面,虽然德国只付出了近四分之一地代价,但在小毛奇来。也是比较危险的信号:德国损失的是第一打击波的兵力,换而言之,这是最精锐的进攻矛头,而英法比损失的,则是一线部队到三线部队都有,即便是敌军一线部队的重大损失,小毛奇依然极其鄙视——“四个比利时人、三个英国人、两个法国人才抵得上一个德意志人……”至于俄国人,那至少要在六个以上。
在相互僵持而谁又都在蓄力发动致命一击的时候。德军对巴黎发动了前所未有地破袭战。从大贝尔塔攻破列日要塞的成功中,德国人吸收了灵感,准备了一门超级大炮——“巴黎大炮”。
与历史上的“巴黎大炮”不同,这门在最新技术背景和作战环境下的巴黎大炮有三个显著的不同点:
第一,口径更大,原本为了超远射程,德国人把巴黎大炮的口径限定在20mm,而射程则达到20km。现在因为德国掌握了法德边境的控制权,这门巴黎大炮的口径为05mm,射程只有原来地一半,即60km;
第二,炮弹威力更大。原本的巴黎大炮为了照顾射程,所使用的炮弹不及新版的一半;
第三,准头更大,原来的巴黎大炮能否击中目标纯粹靠运气。现在有了铁道机动地液压炮架,可以方便地调整高低角,再加上德军的空中优势,虽然还不能说指哪打哪,但已经不是单纯凭运气了——通过类似战列舰齐射的弹着点校正,可以实现很高精度的炮射,圆概率偏差在500米以内……
所以,当国防军地雷公一发怒后。大谷立即将这两种兵器联系起来考虑,并且断定,支那人一定和德国人在技术上实现了合作,说不定就是德国人直接操作的——他完全不知道,这根本就是出自于何峰的构想,在与克虏伯商谈时,双方一拍即合,至于德国本土搞出的05mm口径巨炮。完全就是克虏伯在远东产品的放大版。何峰既没有精力去交涉知识产权,也没有必要。
虽然德国巨炮的模样谁都没有见过。但巴黎大炮的威名就这样传开了——霞飞的去职,一方面是因为他在战场上没有能够取得胜利——如果不是说失败地话,另一方面,他让德军推进到这么近的距离,让德国人的巨型火炮能够舒舒服服地打到巴黎而巴黎所有的火炮都无法还击,让上百万巴黎市民陷入恐慌,这种罪孽是不可饶恕的。
当民心、军心都不利于霞飞老爹时,他的下台便成了政治家赖以向民众交代的替罪羊。
一直坚守在巴黎的日军联络官每天都要记录这种令人心悸地轰击,但有一点他敏锐地观察到了——德军在每隔20~0炮后就要暂停射击很久,有时候甚至一听就是两天,他认为,这便是在对巨炮进行维护和保养。
猜你喜欢